『壹』 諸葛亮 發明了哪些食物
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
《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版南蠻之後,過權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殺牛宰豬,包成面團,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此風俗。這大概是「饅頭」的起源。「饅」通「蠻」,「饅頭」即意為「蠻頭」。饅頭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為半球形或長條。在江南地區,在製作時加入肉、菜、豆蓉等餡料的此類麵食都通通叫做饅頭,而無餡的饅頭叫白饅頭。味道可口松軟,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面饅頭,玉米面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叫法也不盡相同。
『貳』 「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嗎
有人說是
饅頭的起源來自三國時代,當時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於是諸葛亮親自帶兵去征伐孟獲。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瀘水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瀘水的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但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但是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這只是傳說,諸葛亮沒有那麼厲害。饅頭估計是歷史中人們慢慢發現的做法,畢竟在戰國之前人們已經有吃麵食的習慣。
也有人說不是
不是他發明的,只是最早他起名叫『蠻頭』,今訛而為饅頭
一 「饅頭」最早的名字叫什麼:
現在我們吃的「饅頭」在古代,最早叫「面起餅」。
後來還有很多叫法,比如,蠻頭,籠餅, 玉柱, 灌漿,餖飣等等。
其實,即使到了現代,饅頭的叫法仍然很混亂。比如我國北方地區把無餡的也叫做「饃」、「卷子」,也有叫做「包子」的。
南方之有焰饅頭的,也有叫做「面兜子」、「湯包」的。
我們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
《事物紺珠》里有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意思就是「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
因此,「面起餅」是中國最早的饅頭。
二:饅頭的發展歷史:(以歷史朝代為序)
到了明代,明人加郎瑛的在《七修類稿》一本書里有記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之後,饅頭剛開始就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晉束晰《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三春之初,冬去春來,萬象更新。俗稱冬屬陰,夏屬陽,春初是陰陽交泰之際,祭以饅頭,為禱祝一年之風調雨順。當初饅頭都是帶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
到了晉朝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凡以面揉水作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
到了唐代,饅頭的形態變小,有叫作「玉柱」、「灌漿」的。
在《匯苑詳注》一本書中也有記載:「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
南唐時,又有「字母饅頭」。唐人徐堅《初學記》把饅頭寫作「曼頭」,《夢粱錄》中,又作「饅〔設換成飠〕」。《集韻》:「〔設換成飠〕音豆,與餖同,飣也」。」「飣」又作「〔月丁〕」,《玉篇》:貯食之義。《玉海》:「唐,少府監御饌,用九盤裝壘,名『九飣食』。今俗燕會,粘果列席前,曰『看席飣坐』。古稱『飣坐』,謂飣而不食者。按《唐書·李遠傳》雲:『人目為釘會梨。』今以文詞因襲,累積為餖飣。」這就是說,「飣」其實從「釘」來,「餖飣」是指供觀覺的看席。韓愈有詩;「或如臨食案,餚核紛飣餖。」可見當時饅頭是作為供觀賞的看席。但「餖飣」指的是點心之類,也就是把饅頭列為了點心。
到了宋代,當時的饅頭成為大學生的經常食用的點心,所以《武林舊事》中稱:「羊肉饅頭」、「大學饅頭」。
岳珂有《饅頭》詩:「幾年大學飽諸儒,薄枝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枚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牙齒辜大嚼,流誕才合慰饞奴。」
到了清代,饅頭的叫法出現了分歧:北方把無餡的叫做「饅頭」,有餡的叫做「包子」。
而南方則把有餡的叫做「饅頭」,無餡的也有稱作「大包子」的。
《清稗類鈔》里有記載:「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饅頭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鶴林玉露》曰:有士人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大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綠者也。』蓋其中亦有餡,為各種肉,為菜,為果,味亦咸甜各異,惟以之為點心,不視為常餐之飯。」但《清稗類鈔》又把有甜餡者稱「饅頭」。「山葯饅頭者,以山葯十兩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兩,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濕手,捏成饅頭之坯,內包以豆沙或棗泥之餡,乃以水濕清潔之布,平鋪蒸籠,置饅頭於上而蒸之。至饅頭無粘氣時,則已熟透,即可食。」
三: 饅頭的名字的由來:
饅頭的叫法,知道今天仍然很混亂。
比如北方把無餡的,有的也叫做「饃」、「卷子」,也有叫做「包子」的。
南方的有焰的饅頭,也有叫做「面兜子」、「湯包」的。
現時不管什麼樣的有餡的無餡的饅頭,其實都距諸葛亮當初創制的饅頭相去過遠。饅頭的饅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換成方〕」。盧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換成方〕頭。」荀氏《四時列饌傳》:「春祠有〔曼字的又換成方〕頭餅。」
查唐趙〔磷字換成王字旁〕《因話錄》,則有另外的說法:「饅頭本是蜀饌(此說,似乎在諸葛亮之前已有饅頭),世傳以為諸葛亮征南時以肉面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孔明與馬謖謀征南,有攻心戰之說。至伐孟獲,熟視營障,七縱而七擒之,豈於事物間有欺瞞之舉,特世俗釋之如此耳。」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叄』 饅頭到底是諸葛亮發明的,還是在這之前就有了
這個說法並不見於正史記載,僅僅是在一些古人的筆記當中有類似的描述。事實上關於吃饅頭的最早的記載可追溯的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可能有讀者要問了《事物紺珠》中的是「蒸餅」並非饅頭啊?大家有所不知,根據《名義考》中的說法:「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之饅頭」。 宋代的時候,為了避宋仁宗趙禎的名諱,便將「蒸餅」改稱「炊餅」。所以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蒸餅」,其實也就是饅頭。
另外古人所說的餅跟我們現在所吃的餅不是一個概念,古人所說的餅更加籠統,凡是用麥製成的麵食都可統稱為餅,比如古人所說的「湯餅」就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面條什麼的。(以火炕,稱「爐餅」,即今之燒餅;以水淪,稱「湯餅」(或煮餅),即今之切面、面條。——《名義考》)。
但戰國時期石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所以當時的人們主要還是把麥子拿來煮粥或者蒸成麥飯,那個年代只能用杵臼來將麥子杵成面,但這樣的製作工具生產出來的面十分有限,所以在那個時候麵食還並不十分普及。到了西漢初年的時候,智慧的勞動人民終於發明出了石磨,由於石磨的廣泛應用,蒸制的麵食才隨之逐漸成為人們普遍的食物。
而「曼頭」(特此聲明這不是錯別字,曼通饅。)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大文學家束皙的一篇《餅賦》,其中有一句寫到「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消,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宜設。」
無論饅頭的發明專利屬於誰,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饅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擔負著祭祀用品的作用。《祭法》中就說:「春祠用曼頭」。明朝人李詡在《戒庵老人漫筆》中也有記載說:「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寧、上元二縣供面二十擔,祭畢送工部匠人作飯。」
在唐朝的時候饅頭還被稱之為「玉柱」或「灌漿」,聽起來還蠻文藝的呢。( 「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匯苑詳注》)
而「包子」其實就是指的帶餡的饅頭,《燕翼詒謀錄》中記載:「宋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還在「包子」後註明:「即饅頭別名。」
『肆』 包子是諸葛亮發明的嗎
是的。
包子(steamed stuffed bun)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一般由麵包裹著餡,主要製作材料有麵粉和餡,起源於四川。相傳由三國時期蜀漢諸葛亮發明(距今1800多年)。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於宋代,饅頭之有餡者,北人謂之包子(意思是說饅頭沒有餡,包子有餡)。包子一般是用麵粉發酵做成的,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其他依次為中包、大包。還有灌湯包。
常用餡心為豬肉、羊肉、牛肉、酸菜、粉條、香菇、豆沙、芹菜、茄子、包菜、韭菜、豆腐、木耳、乾菜肉、蛋黃、芝麻、茴香等。三鮮餡分為素三鮮和肉三鮮,其中素三鮮為韭菜、雞蛋、蝦仁,肉三鮮為肉、韭菜、雞蛋。
(4)三國演義諸葛亮發明包子擴展閱讀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稱由來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創始人高貴友出生在直隸武清縣下朱庄(現天津市武清區)。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
高貴友14歲時,到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伙計。因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三年滿師後,高貴友獨自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
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生意十分興隆。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
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型大小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伍』 諸葛亮為什麼發明包子啊
諸葛亮做包子只是民間傳說,是為了用包子代替士兵的人頭。
相傳三國時期,蜀國諸葛亮率兵攻打南蠻,七擒七縱蠻將孟獲,使孟獲終於臣服。諸葛亮班師回朝,途中必須經過瀘水,軍隊車馬准備渡江時,突然狂風大作,浪擊千尺,鬼哭狼嚎,大軍無法渡江。
此時諸葛亮召來孟獲問明原因,原來,兩軍交戰,陣亡將士無法返回故里與家人團聚,故在此江上興風作浪,阻撓眾將士回程。大軍若要渡江,必須用49顆蠻軍的人頭祭江,方可風平浪靜。
諸葛亮心想:兩軍交戰死傷難免,豈能再殺49條人命?他想到這兒,遂生一計,即命廚子以米面為皮,內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顆人頭。然後,陳設香案,灑酒祭江。
從此,在民間即有了「饅頭(註:這時包子還是叫饅頭,直到宋代才改成包子)」一說,諸葛亮也被尊奉為麵塑行的祖師爺。
(5)三國演義諸葛亮發明包子擴展閱讀:
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劉備去世以後,蜀國丞相諸葛亮准備北伐中原。當時蜀國南部,就是雲南貴州交界處,少數民族的大酋長孟獲發動叛亂,諸葛亮決定親自領兵平息叛亂,先解除這後顧之憂。
有人建議,派一員大將南下足以消滅孟獲,丞相就不必深入那「不毛之地」了。但是諸葛亮考慮得更長遠,他要對孟獲恩威並施,以收服人心。
孟獲有萬夫不當之勇,豪俠仗義,在少數民族中很有威望。諸葛亮命令部下,遇到孟獲,千萬不要傷害他,要抓活的。
第一次戰斗,蜀軍在諸葛亮的指揮下逮住了孟獲。當士兵押孟獲進營時,諸葛亮親自給他松綁,還叫人擺酒席款待他。
第二天,諸葛亮陪他參觀蜀軍營地後,問孟獲:「我們的軍營怎麼樣?」孟獲不僅不贊揚,反而說:「不過如此。以前我不知道你的虛實,所以戰敗了。現在我看到了你們的部署,如果放我回去,再戰定能戰勝你們。」
諸葛亮笑著,把孟獲放走了。幾天後,孟獲果然帶兵來挑戰,結果又戰敗被俘。孟獲還是不服輸,諸葛亮又放了他。
孟獲又連續和諸葛亮一戰再戰,一連打了七次,被擒七次。最後一次,孟獲又被押解到蜀軍營帳。士兵傳下諸葛亮的將令說:丞相不願意再見孟獲,下令放孟獲回去,讓他整頓好人馬,再來決一勝負。
孟獲想了很久說:「七擒七縱,這是自古以來沒有過的事情,丞相已經給了我很大的面子,我雖然沒有多少知識,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麼能那樣不給丞相面子呢!」說完跪在地上,流著眼淚說:「丞相天威,我們再也不反叛了!」
諸葛亮很高興,趕緊把孟獲攙扶起來,請他入營帳,設宴招待,最後客客氣氣地把孟獲送出營門,讓他回去。
自那之後,孟獲死心塌地歸順蜀漢,直到諸葛亮死,他都沒有叛亂。這在客觀上為蜀漢出兵中原掃清了後顧之憂,而且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生活安定和經濟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包子
『陸』 諸葛亮是發明饅頭的鼻祖嗎
早在公元前越1600年前的商朝的甲骨文就有對麵食的記載了,不過那時候不叫面,叫麥。到了戰國時期,人們管麵食還不叫面,叫餅。到了秦漢時期才算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麵食。不過古代人們吃的大多是沒有發酵的死面,我們知道死面是很硬的,所以一般都是泡湯吃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很多小吃比如我們北京的鹵煮火燒,陝西西安的羊肉泡饃,等等諸多泡在湯汁里吃的麵食都是這樣慢慢演變過來的。
古代的面條也很有意思,人們管那時候的面條叫「湯玉」,非常好聽的名字,而且那時候人就是拿一坨面在鍋里削進去,有點刀削麵的感覺,到了宋朝面條種類變得很多了,到了元朝掛面就出來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面條的鼻祖是中國,而且面條的歷史非常長,高達4000多年,在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葉茂林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約4000年前被地震掩埋)中發現了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的面條,長約50厘米、寬0.3厘米,由粟製成,有最早的文字和實物佐證。
『柒』 諸葛亮為什麼發明包子饅頭
諸葛亮南征孟獲,到瀘水難渡,就用蒸麵食替代「蠻頭」,祭祀河神。由此,發明了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