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飛機上的氧氣面罩只有一個空袋子,那氧氣從何而來
飛機上的氧氣面罩只有一個空袋子,那氧氣從何而來?
坐過飛機的人,尤其是一些細心的人,會發現在飛機上有一個空口袋,據說這個口袋是氧氣面罩。有的人坐過很多次飛機了,並沒有用過這種口袋,也很奇怪,為什麼只是一個空口袋,就會輸出氧氣來了,對於這個氧氣面罩,以及它的功能,大多會感覺到匪夷所思。其實這個氧氣面罩確實能夠輸出氧氣來,是飛機上的一個安全裝置。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比如去四川拉薩等地勢高的地方飛行高度超過海拔3千米的時間遠遠不止20分鍾,所以這種普通的氧氣面罩是不能夠提供足夠安全的,這種情況下會安裝特殊裝置,並且還會有高壓氧氣瓶配置在這種的高原航線的飛機上,一般的高原航線飛機提供的氧氣輸出能超過一個小時,保證乘客的安全,避免乘客因缺氧造成各種不是現象
㈡ 在未來,我們能不用氧氣罩,也能在宇宙里漫遊嗎
絕對不能
因為太空中沒有氧氣,而人沒有氧氣就不能生存,所以不能
㈢ 氧氣面罩是誰發明的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醫院廣泛應用或者說對待缺氧人群這方面的醫療設備。
8世紀初德國化學家發現的,氧氣面罩提供了一個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氣從儲罐中轉入到人體肺部的方法。氧氣面罩可能包裹鼻子和嘴巴(口腔鼻罩)或整個臉部(全面罩)。
㈣ 為什麼救人需要讓出氧氣罩
氧氣面罩提供了一個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氣從儲罐中轉入到人體肺部的方法。主要有醫用氧氣面罩、航空氧氣面罩以及航空乘客使用的氧氣面罩等種類,對於治療疾病、保護乘客及飛行員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由塑料,有機硅,或橡膠製成。
㈤ 民國時有氧氣罩嗎
民國時期應該有氧氣罩吧?電視劇上經常出現,祝你好運
㈥ 飛機上氧氣罩里的氧氣是怎麼來的
普通民航客機里用的是氣態氧,通俗點就是醫院里的氧氣罐放到飛機上了
㈦ 氧氣面罩是誰發明的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醫院廣泛應用或者說對待缺氧人群這方面的醫療設備。
氧氣面罩提供了一個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氣從儲罐中轉入到人體肺部的方法。氧氣面罩可能包裹鼻子和嘴巴(口腔鼻罩)或整個臉部(全面罩)。對於保證人體健康、保護飛行員及航空乘客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編輯本段構造 氧氣面罩主要由塑料,有機硅,或橡膠製成。 編輯本段應用 醫用氧氣面罩 主要性能及結構 貯氧系統是由面罩、貯氧袋、T型三通、輸氧導 醫用氧氣面罩 管以及固定構件組成。 用途 供呼吸困難、缺氧病人輸氧用。 使用方法 氧氣直接注入貯氧袋內,將面罩置於患者面部,密閉口鼻。使用固定構件將面罩固定於患者頭部,進行吸氧。 軍用航空氧氣面罩 簡介 現代化的戰機,都擁有自動增壓座倉,使戰機在高空飛行時機倉內外壓力相同,同時,飛機在6000公尺以上飛行時,由於外間空氣開始稀薄,飛行員就須要配帶氧氣面罩.呼吸氧氣.。 這些氧氣都是存在機體內的氧氣瓶,飛機在起飛前,地勤人員除了替飛機加油掛彈外,同時也會將混合氧注入氧氣瓶內.。 座倉是密封的,否則在高空高速飛行時,輕微的座倉壓力變化都會危害到飛行員,同時戰機在高速飛行時(尤其是在作戰時),飛行員所承受的壓力和G力都很巨大,此時,除了壓力飛行服自動加壓保護飛行員外,供氧泵亦會自動加壓增加氧氣供應,因為此時飛行員的肺部受壓,呼吸會比較困難,這種自動系統可保障飛行員不會缺氧昏迷.。 由於座倉是根據飛行高度自動調整壓力,因此戰機飛到低空時,飛行員就可以選擇打開空氣交換裝置,讓機外空氣進入座倉,或者是繼續使用氧氣面罩.。 所以,現代超音速戰機的飛行員,氧氣面罩和壓力飛行服都是不能缺少的.。 戰機起飛時,飛行員都會首先使用氧氣面罩,不會選擇呼吸機外空氣,因為戰機在跑道上等候起飛時,都會噴出大量有毒廢氣,為免廢氣進入座倉引致中毒 航空氧氣面罩
㈧ 氧氣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1774年8月1日,是一個陽光燦爛、適於試驗的日子。普利斯特里在一個大玻璃瓶底放了厚厚一層黃色的粉末——水銀灰(即氧化汞),把透鏡聚集的陽光投射到水銀灰上。光照在粉末上形成了耀眼的光點。普利斯特里細心地觀察,突然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粉末微微地顫動、騰躍,似乎有人在向它們吹風。數分鍾過後,在這個地方出現小水銀珠。這可是意外的收獲!
「看來,光是燃素!也許燃素留在玻璃容器中了?」普利斯特里點燃干木條,將它放入玻璃瓶內,想去點燃燃素。氣體燃著了,而且燃燒得更旺,光焰更亮!他迅速地取出小木條,撲滅了火焰,把它再次伸入玻璃瓶內時,冒煙的木條又重新燃燒起來了。
他把這個實驗又做了一次,並用排水集氣法搜集產生的氣體。通過研究,他發現蠟燭在這種氣體中以極強的火焰燃燒;老鼠在瓶中存活時間為相同容積的普通空氣的兩倍。他並用玻璃吸管從放滿這種氣體的大瓶里吸取它,感動十分輕松舒暢。其實,他搜集到的氣體就是氧氣。普利斯特里是第一位詳細敘述了氧氣的各種性質的科學家。但是,由於他篤信燃素說,於是推斷這種氣體必然含有極少的燃素或不含燃素,稱它為「脫燃素空氣」。
普利斯特里正准備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的時候,英國的政治家舍爾伯恩勛爵邀他陪同到歐洲旅行。
到法國巴黎後,普利斯特里立即訪問了法蘭西科學院。在那裡,他向科學家們講述了自己對氣體的研究。在巴黎期間,他還會見了拉瓦錫,在他的實驗室進行了學術交流。
普利斯特里向拉瓦錫揭示了他剛剛發現的秘密,並向他表演了製取這種新空氣的方法。拉瓦錫立即著手研究了它,並由此創立了新的氧氣燃燒理論,揭示了燃燒的本質。因而使「燃素說」徹底破產,使化學生發生了一場革命,開創了化學發展的新紀元。
普利斯特里的職業是牧師,化學只是他的業余愛好。但他卻為這一學科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除了氧氣之外,他還於1772年發現了二氧化氮,1773年發現氨,1774年發現二氧化硫。由於普利斯特里在化學方面的貢獻,1782年,他當選為巴黎皇家科學院的外國院士。
1804年2月6日,普利斯特里卒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諾森伯蘭。
㈨ 氧氣是誰最早發現的
卡爾·威爾海姆·舍勒發現了氧氣。
1772年,舍勒對空氣進行研究後,他首先認識到氧氣是空氣的一種重要成分。他用硫磺和鐵粉混合,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掉鍾罩中空氣中的氧氣而製得氮氣,當時他稱它為「濁氣」或「用過的空氣」,或能使人死亡的氣體。
經過思索,舍勒明白了,原來當時人們認為空氣是一種元素的觀點是錯誤的。他猜想:空氣是兩種不同物質的混合,一種是濁氣,能使人死亡的空氣;一種是能使人活命的空氣,能幫助燃燒,在燃燒中消失。於是,舍勒產生了興趣,並開始了他的實驗。
1773年,他把硝石(KNO3)裝進曲頸瓶,瓶口系一個排完空氣的豬膀胱,再把曲頸瓶放到火爐上去燒。硝石融化時分解,放出一種氣體,很快把豬膀胱充滿了,這種氣體正是那種能活命的氣體,即現在所知道的氧氣。
(9)癢氣罩發明擴展閱讀:
一、氧氣主要用途
冶煉工藝:在煉鋼過程中吹以高純度氧氣,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應,這不但降低了鋼的含碳量,還有利於清除磷、硫、硅等雜質。而且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足以維持煉鋼過程所需的溫度。
二、化學工業
在生產合成氨時,氧氣主要用於原料氣的氧化,以強化工藝過程,提高化肥產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溫裂化,以及煤粉的氣化等。
三、國防工業
液氧是現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劑,在超音速飛機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劑,可燃物質浸漬液氧後具有強烈的爆炸性,可製作液氧炸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氧氣
㈩ 為什麼二戰飛行員沒有帶氧氣罩
二戰時期,戰斗機是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發動機.只是在末期,德國才發明了噴氣式發動機.
活塞式內燃機的工作原理與汽油機原理一樣的.必須有大量空氣參與燃燒.戰斗機的飛行速度,大約在400-700公里/小時.
這么慢的飛行速度,二戰初期的飛行員往往習慣於開著機艙蓋來飛行.因為當時的飛機沒有空調,開著機艙蓋,可以散熱.僅在攻擊前,出於飛機減少阻力的需要,才關閉機艙蓋.飛機也長期在對流層飛行,極少在平流層.
對流層空氣並不稀薄.足以滿足發動機和飛行員呼吸的需要.
只是二戰結束,隨著噴氣式發動機的普及,飛機飛得更高.才需要給飛行員尤其是軍用飛行員加裝供氧設備,大型客機,因為在顛簸小的平流層,還要把客艙改為氣密艙,整體密閉,艙內模擬地面的1個大氣壓,以便讓乘客感到舒適,而此時的窗外,卻是空氣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