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糕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的啊
發糕是廣東湛江市徐聞縣民間的傳統小吃,也是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的傳統食品。以糯米蒸煮製成,其味清香、柔嫩而爽口,是一種大眾化的餅類食物。在縣城或鄉鎮的菜市場都有擺賣,也有騎自行車載著發糕的小商販穿街入村巡迴叫賣。
發糕製做較為講究,首先要選擇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雜質,並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6小時,待米粒泡脹後,濾水把濕米磨成米漿。接下來,要將米漿過濾除去顆粒物,加上白糖(或赤糖)、發酵粉,攪勻後倒入特製的蒸籠內。待蒸鍋里的水燒開後將蒸籠放入,蓋上鍋蓋,保持火候蒸40分鍾左右,就可取出放涼,切成小塊便可食用。發糕還可用於人生各種禮儀的專用食品,如壽誕、進宅、婚嫁等,只要在發糕上面貼上紅紙剪成的「喜」就可作為賀禮的吉祥物品。並且,它與「福高」同音,是對客人的良好祝福。
[編輯本段]來歷
關於發糕的來歷,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據說有一天,一位農家小媳婦在拌粉蒸糕時,不小心碰翻了擱在灶頭上的一碗酒糟,眼看酒糟流進米粉中,小媳婦急得直想哭,可是她不敢聲張,怕遭到公婆的責罵,只得把沾了酒糟的米粉依舊拌好放在蒸籠里蒸。誰知由於酒糟的發酵作用,這一籠糕蒸得特別松軟可口,還有一股微微的酒香。於是,大名鼎鼎的發糕就流傳開來,這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吧。
[編輯本段]發糕製作工序
發糕製做較為講究,首先要選擇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雜質,並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6小時,待米粒泡脹後,濾水把濕米磨成米漿。接下來,要將米漿過濾除去顆粒物,加上白糖(或紅糖)、發酵粉,攪勻後倒入特製的蒸籠內。待蒸鍋里的水燒開後將蒸籠放入,蓋上鍋蓋,保持火候蒸40分鍾左右,就可取出放涼,切成小塊便可食用。發糕取其「發」字,普遍用於人生各種禮儀的專用食品,如壽誕、進宅、婚嫁等,只要在發糕上面貼上紅紙剪成的「喜」就可作為賀禮的吉祥物品。 因其製作的成品往往混有花紅粉且規模巨大,故又被稱作大紅發糕。大紅發糕取其「發」字,普遍用於人生各種禮儀的喜事當中,可視作是喜事專用食品。在惠州,壽誕、出生、婚嫁諸俗中對之頗有講究。一般是將大發糕切成小塊、或作為賀客諸親的回禮,或分發鄰里鄉親,今城中居民在近郊農民仍甚講究。 製作發糕一般使用純粘米,加糖、發粉或糕種,用大盛器蒸成巨大規模,蒸好的糕點如發得很大,尤令主人欣慰。
② 切糕是誰發明的
大家都知道絲綢之路這段歷史,在那個時候,新疆是國內外商隊往來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補給站。由於商人們都是做的長途旅行,所攜帶的食物必須要能長久保存且便於攜帶,而且要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如維生素C,否則人長途跋涉下來,就會像達伽瑪和麥哲倫遠洋船隊上的水手那樣,是會得壞血病而死的。
當然古人在那個時候不會分析得這么科學,他們完全是本著長期積累的經驗以及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來製造長途攜帶食物的。
切糕由玉米和小麥麵粉做成,裡面加入了大量的乾果和果脯。大家都知道玉米面和小麥面在北方是作主食的,而當時往來於絲綢之路的絕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所以用麵粉做切糕就理所當然了。
而新疆自古盛產多種水果和乾果,比如核桃,花生,葵花籽,葡萄乾等等,它們都含有極其豐富的營養,古人們在長期食用的過程中已經明白了它們對於人體的重要性,所以把它們加到麵粉做的切糕中也就不足為奇.
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切糕還必須滿足便於攜帶和保存這一要求。
於是人們在做切糕的時候,在麵粉中加入大量的糖,有人要問了,加糖能有什麼用?哼哼,糖的用處可大了!首先,它能給切糕調味,其次,大量的高飽和度的糖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再者,蔗糖也是很有營養的食物,特別是在長途旅行中消耗大量能量的情況下,糖份能很好很快的補充體力!
大家要知道,在科學很不發達的那個時代,人們只能憑借日常生活經驗去了解各種事物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比如神農嘗百草這樣的故事。很多流傳至今的傳統知識,或許今天看來稀鬆平常,可在當時,說不定是經過許多血和淚的教訓才被人們所掌握的呢!
恩,營養豐富,能長期保存不變質,這兩個條件已經滿足了,那麼怎麼樣才能便於攜帶呢?這就涉及到製作方法了。
北方人吃麵食,都有蒸的習慣,比如饅頭包子窩窩頭,所以我們也自然而然的選擇了蒸切糕這種方法,和面的時候,在面團中加入適量的乾果和果脯,以及大量的蔗糖和紅糖,麵粉和好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就可以上蒸鍋蒸了,大概的流程和發糕,饅頭這些差不多,關鍵之處在於切糕蒸熟以後,接下來的處理方法。
切糕蒸熟以後,趁熱將它放進一個很結實的木槽之中(木槽由幾塊單獨的厚木板圍成,用粗麻繩和兩頭彎的大鐵釘固定在一起),再用一塊厚木板蓋在切糕上面,木板上面再壓上一些重物,比如石塊或鐵塊,總之要夠重夠分量,當讓你要找幾個小胖站在上面也無可厚非。就這樣切糕慢慢得被壓到很緊實,裡面很多水分也隨著木槽底部的縫隙慢慢流出。
兩天之後,移開重物或者小胖們,再撬起鐵釘,解開麻繩,取下木板,一塊結結實實,香氣四溢的切糕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了!
這樣製作而成的切糕,密度高,好像壓縮餅干,一小塊就足以填飽肚子,且營養豐富,不易變質,深受往來客商的歡迎。
有人說裡面加了水銀才會很重,其實根本就是胡說,大家買個熱饅頭回去試著自己把它壓縮到很小,就知道壓縮後的小小的一塊麵粉分量其實是很重的
可是,我不得不承認,有些新疆同胞還是很不厚道的,他們被金錢所引誘,拋棄我們良好的傳統道德,用粗製濫造的手段做出切糕拿到內地來買。
這些切糕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看很誘人,但實際上都是用糖精和劣質麵粉以及變質的乾果做成,而且賣的時候使用一些齷齪的伎倆來欺騙顧客成交(比如顧客問多少錢一斤,他們說的價格卻是多少錢一兩,比如2塊錢,顧客以為是2塊錢一斤,毫不猶豫就買),顧客購買後發現被騙,他們再夥同一些無恥之徒用威脅手段強迫顧客購買,很多顧客也不想因為十多二十塊錢搞到很麻煩,往往也就算了
③ 黃岡許師傅發糕培訓真的坑
一點都不坑的 ,很實用 ,創業都很有幫助的,望大家不要坑別人
沒有沒有 可能是許師傅太忙了把,我在那邊就不會 是手把手交的
④ 龍游發糕的歷史
龍游發糕起始年代已很久遠,因風味獨特,製作精美,又是「福高」的諧音,象徵吉利,因而成為節日禮品。逢年過節家家戶戶蒸製作糕,用作點心或饋贈親友。花色品種多樣,有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紅棗糕、大栗糕等。發糕配料上乘,加工精細,選用上白糯米搭配粳秈米,浸數十天後,用水漂清,磨成細粉,按比例加豬油、白糖、酒酵調制,經發酵後蒸熟。色澤晶瑩如玉,孔細如針,色香味美,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膩。
⑤ 鬼節的燒錢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誰發明的
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庄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漢語中用「鬼」組成的詞如「鬼雄、鬼魅、鬼才」之類舉不勝舉,民間關於鬼的傳說更無法搜集窮盡。我國的鬼文化源遠流長,達到幾近完美的程度。
清明祭掃墳塋和喪葬禮俗有關。據載,我國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因此無從祭掃。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祭墓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後漢書�6�1明帝記》引《漢官儀》雲:「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皇帝幾乎是逢節便祭,一般官吏和普通百姓沒那麼多時間和金錢,便逐漸定格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屆時,官府允許官吏請假祭掃,民間也「田野道路,士女遍滿,卑吏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墳。」到了唐代,祭掃之舉已將寒食、清明合二而一了,時值春暖花開,可以挑擔載酒,熱熱鬧鬧去上墳,清明不但是祭祀的鬼節,也成了踏青游樂的日子。
從世俗的觀點看,這兩個鬼節的設置也恰到好處。清明正值北方雪化冰消之時,經過一秋一夏的雨水沖刷和一個冬天的冰雪壓蓋,墳塋上黃土有些被沖落,變矮變小,借清明掃一掃,添點土,讓先人的房子不至於漏風淋雨;而七月十五,立秋已過,天氣漸涼,到了該添衣服的時候了,也該給地下的先人送點錢去,置辦點衣服,不至於到了冬天挨冷受凍。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幫,從來注重對祖先的祭奠追思。記得以前我家春節祭祖時上面的橫批就是「木本水源」「慎宗追遠」, 即不忘祖先之意。文革期間,破四舊,反迷信,誰還敢上墳燒紙?市上也沒有燒紙可買,但仍有不少人家買小學生訂本子用的白紙去墳上偷偷地燒給親人。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祭祀用品成了商家賺錢的一大門類,每到清明和七月十五,滿街的燒紙,在店家門口,推成一座座小山,種類之繁,數量之多,不亞於端午、中秋成垛的果品盒。而且很有些現代商品意味,燒紙都成沓成捆,整齊美觀,均勻地印著古錢幣的印記,還有花花綠綠的美元、港幣,大面值的,一張就是數億,加上大小不一的黃燦燦的金元寶,如果真有冥國銀行,也得自愧財力不足,甘心倒閉。燒掉這么多「錢」是否真能使離去的親人在陰間過富足日子?無法得知,有句話叫「心誠則靈」,意到心到而已。記得小時候老人說,印現成的燒紙不好使,面值再大也沒用,最好使的是拿著木頭刻成銅錢樣的鑿子,用小榔頭一下一下在紙上打。打紙時有很多講究,最好是先人的後代,一定要男孩,榔頭必是木頭的,打的痕跡不能疊在一起。小時候,過年或兩個鬼節,我就經常做這件事。老人告訴我,打上個印就行,可自己怕不清楚,到陰間不好用,總是用力地打,還怕錢少了,先人不夠用,總是打得密密麻麻的。雖然現在紙多了,樣子美觀了,我倒覺得小時候由後人一鑿子一鑿子打出的紙錢倒更能體現出對先人的真情。當然,鬼節這一天,從山野到街路,到處火光閃耀,煙氣繚繞,紙灰飛揚,造成環境的污染,有時還會釀成火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有什麼辦法呢?祖上傳下來的習俗,中國人還沒有學會像西方人那樣用鮮花表達對逝去的親人的哀思和懷念的習慣。鬼節祭祀,不能簡單看成是迷信,西方基督教國家,現代科學已把人送上了月球,把火箭發射到了火星,但對上帝仍然篤信不移,其實就是一種精神寄託。我們給已逝親人燒幾張紙看似土俗,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和倫理內涵。這是對離去親人的一種感激和懷念,是同另一個世界人的一次對話,是同先人的一種溝通,是人類種族和精神的一種延續。即使親人活著的時候,有不孝順或照顧不周的情況,在上墳燒紙的時候,念叨幾句,也能求得心理的一種平衡。也許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文化程度的提高,我們民族會找到更好的紀念先人的辦法,但對先人的紀奠和追思卻是什麼時代都不可缺少的。
傳說中陰歷7月15日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在那天它們可以在陽間逗留一天.包括一些孤魂野鬼在那天都可以接受陽間人們的供奉,所以那天也稱之為鬼節.
⑥ 發糕和饅頭哪個好消化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別喜歡吃發糕,我們都知道發糕的甜味要比饅頭甜,那發糕熱量比饅頭大嗎?下面我們來看看發糕和饅頭製做的區別。
發糕熱量比饅頭大嗎
應該是發糕吧,感覺發糕吃著比饅頭甜。
麵粉麵食更容易發胖,因為裡面含有更多的澱粉,會被分解成麥芽糖麵食更容易發胖,因為裡面含有更多的澱粉,會被分解成麥芽糖都是一樣的。
發糕和饅頭製作做的區別
發糕是以糯米蒸煮製成的一種食品,主要原料是純粘米,加糖、發粉或糕種,其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
發糕是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發糕是以麵粉經發酵製成,主要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更容易消化吸收。胃酸過多、脹肚、消化不良而致腹瀉的人吃烤發糕,會感到舒服並減輕症狀。
發糕怎麼做好吃
玉米面發糕
材料:玉米面(黃)50克、麵粉50克、調料白糖20克、蜜豆20克、泡打粉3克、水100克 。
玉米面發糕的做法:
1、所有粉類過篩子再加入其他材料放入容器中。
2、攪拌開來,加入水,攪拌成面。
3、用刷子把容器刷油,這樣是為了防沾,然後將麵糊倒入。
4、蓋上蓋子,不用封死。也可以用保鮮膜包上
5、冷水上鍋,中火,蒸30分鍾
小貼士:
1、粉類過篩一下,第一不會有顆粒,第二,會讓泡打粉充分發揮作用
2、你可以放蜜紅豆,也可以放其他果乾
3、此款發糕食用普通麵粉即可,不必像做蛋糕一樣使用低粉。
4、麵粉中加入少許細砂糖,不僅使口味更佳,也有助於發酵。
小米麵發糕
主料:麵粉900克、小米麵300克、牛奶250毫升、發酵粉5克、葡萄乾適量、玉米適量、棗(干)適量。
做法:
1、用900克白面、小米麵300克、酵母粉5克、牛奶250毫升和面,發酵1小時左右;
2、在發好的面團內加入葡萄乾、玉米粒、將面團揉勻,做成圓型。凈置10分鍾左右,使其再發酵;
3、將發好的面團上鍋蒸30分鍾,開鍋在面團上插上大棗,出鍋後切成大塊。
玉米南瓜發糕
食材:
200g玉米粉、200g麵粉、100g南瓜、適量紅豆餡、適量葡萄乾、適量白糖、適量發酵粉、適量紅棗。
做法:
1)備好小麥麵粉和玉米粉;
2)紅棗用水浸泡半小時;
3)紅豆餡里加糖,這次沒有把紅豆搗碎,粗粗地吃吧;
4)發酵粉用溫水化開,因為南瓜水份多,所以要少用點溫水;
5)把玉米粉和麵粉放入發酵水中;
6)加入蒸熟的南瓜;
7)和成光滑的面團靜置發酵;
8)發酵後加入點點鹼面揉勻中和酸性;
9)再次發酵;
10)發酵好之後取其一半面團擀成個大厚餅;
11)鋪上一層紅豆餡;
12)撒上一層葡萄乾;
13)剩下的面團也擀成一個大厚面餅蓋在放了餡的面餅上;
14)放一層紅棗;
15)可以上鍋蒸啦,大火半小時,即熟;
16)很松軟,自然甜,很好吃哦!
⑦ 大發糕蘊含著濃濃的年味和美好的祝願!這有什麼寓意和祝福
大發糕也叫步步登高大發糕,寓意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要步步登高、吉祥如意! 大發糕有很多美好寓意:象徵著新的一年,步步登高,吉祥如意,一帆風順。
發糕廣泛分布於南方地區,是浙江省龍游縣,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及四川省、重慶市等地的漢族傳統美食。以糯米蒸煮製成,成品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是一種大眾化的餅類食物。
發糕製做較為講究,首先要選擇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雜質,並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6小時,待米粒泡脹後,濾水把濕米磨成米漿。
再將米漿過濾除去顆粒物,加上白糖(或紅糖)、發酵粉,攪勻後倒入特製的蒸籠內。
待蒸鍋里的水燒開後將蒸籠放入,蓋上鍋蓋,保持火候蒸40分鍾左右,就可取出放涼,切成小塊便可食用。
⑧ 蒸籠可以蒸發糕嗎
可以的。跟蒸饅頭是一樣的道理的。
首先要發好面哦。
⑨ 為什麼發好的白糖糕,米發糕,泡耙蒸熟後卻發不起來
給朋友點建議吧成都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小吃,與其餚饌一樣膾炙人口。從各色小面到抄手、餃子,從腌鹵到涼拌冷食,從鍋煎蜜餞到糕點湯元,從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琅滿目,各味俱全,種類不下200種。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小吃店。這些名小吃,多半是早年由小商小販肩挑手提,沿街擺攤設鋪經營起家的。成都小吃往往由小商販的姓氏和設店開業的街道為名,招牌豐富多彩,且扣著行業特點和店址風光,如總府街的賴湯元,荔枝巷的鍾水餃,長順街治德號的小籠蒸牛肉,耗子洞張鴨子,洞子口張老五涼粉,銅井巷素麵等等,今天,有的名小吃已遷新址,但依然沿用舊名。小吃中的麵食有擔擔面、枕頭嫂面、鍾水餃、龍抄手。擔擔面用紅油、花椒、咸醬油、芽菜末、蔥花、味精、醋等作調米,加上碎肉,十分可口,常常是吃一碗擔擔面,引出許多孩時的夢。宋嫂面是一種鮮美魚羹面,以魚肉、芽菜、香菌製成魚羹,以其入面,鮮美無比,因是[南宋]東京人宋五嫂所發明,故有此溫馨的名字。鍾水餃皮薄餡嫩,紅油水餃以甜紅醬油作佐料,突出甜咸鮮味和紅油蒜泥香味;清湯水餃清鮮味美,細嫩化渣。成都的著名小吃餐廳當屬「龍抄手」。以抄手為龍頭,聚成都所有名小吃於一店。龍抄手製作精美,皮薄餡嫩,滋潤化渣,湯味渾香,名不虛傳。如果再來一份白蜂糕、葉兒粑、玻璃燒麥、蛋烘糕、牛肉焦餅、川北涼粉、珍珠元子,會感到很愜意。不過請您記住,它可不是龍姓開設。創辦人是「濃花茶社」的幾個伙計,取其諧音及龍鳳成祥之意。成都的湯元遠近聞名。賴湯元有近百年的歷史,皮薄心香,有三不沾的特點:不沾碗,不沾筷子,不沾牙齒。黑芝麻雞油酥洗沙心子最為有名,吃時加上小碟白糖芝麻醬更是有滋有味,好香甜哦!許多年青的朋友是否從中嘗到了生活的甜蜜!郭湯元的心子加進各種蜜餞,一碗四個湯元,個個味道不同。嗯,還有香甜可口、油而不膩的「古月胡」三合泥,肉餡飽滿、鮮香無比的韓包子,酥脆香甜的鮮花餅,色白晶瑩的珍珠圓子,油茶、饊子、蒸蒸糕、麻花,發糕、馬蹄糕、糖油果子、「三大炮」、酸辣粉、涼粉、涼面、碗豆糕、肥腸粉、小籠包子……,還有成都的怪味雞塊、怪味兔丁、涼攔肚條,夫妻肺片。腌鹵製品有成都的「王胖鴨」、耗子洞的掛爐雞,……如今,成都的美食節名揚國內外,成都人愛吃,會吃,吃的精美,成都人與成都小吃一起,可為譽滿天下啦!
⑩ 鬼節的燒錢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誰發明的
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庄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漢語中用「鬼」組成的詞如「鬼雄、鬼魅、鬼才」之類舉不勝舉,民間關於鬼的傳說更無法搜集窮盡。我國的鬼文化源遠流長,達到幾近完美的程度。清明祭掃墳塋和喪葬禮俗有關。據載,我國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因此無從祭掃。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祭墓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後漢書•明帝記》引《漢官儀》雲:「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皇帝幾乎是逢節便祭,一般官吏和普通百姓沒那麼多時間和金錢,便逐漸定格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屆時,官府允許官吏請假祭掃,民間也「田野道路,士女遍滿,卑吏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墳。」到了唐代,祭掃之舉已將寒食、清明合二而一了,時值春暖花開,可以挑擔載酒,熱熱鬧鬧去上墳,清明不但是祭祀的鬼節,也成了踏青游樂的日子。 從世俗的觀點看,這兩個鬼節的設置也恰到好處。清明正值北方雪化冰消之時,經過一秋一夏的雨水沖刷和一個冬天的冰雪壓蓋,墳塋上黃土有些被沖落,變矮變小,借清明掃一掃,添點土,讓先人的房子不至於漏風淋雨;而七月十五,立秋已過,天氣漸涼,到了該添衣服的時候了,也該給地下的先人送點錢去,置辦點衣服,不至於到了冬天挨冷受凍。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幫,從來注重對祖先的祭奠追思。記得以前我家春節祭祖時上面的橫批就是「木本水源」「慎宗追遠」, 即不忘祖先之意。文革期間,破四舊,反迷信,誰還敢上墳燒紙?市上也沒有燒紙可買,但仍有不少人家買小學生訂本子用的白紙去墳上偷偷地燒給親人。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祭祀用品成了商家賺錢的一大門類,每到清明和七月十五,滿街的燒紙,在店家門口,推成一座座小山,種類之繁,數量之多,不亞於端午、中秋成垛的果品盒。而且很有些現代商品意味,燒紙都成沓成捆,整齊美觀,均勻地印著古錢幣的印記,還有花花綠綠的美元、港幣,大面值的,一張就是數億,加上大小不一的黃燦燦的金元寶,如果真有冥國銀行,也得自愧財力不足,甘心倒閉。燒掉這么多「錢」是否真能使離去的親人在陰間過富足日子?無法得知,有句話叫「心誠則靈」,意到心到而已。記得小時候老人說,印現成的燒紙不好使,面值再大也沒用,最好使的是拿著木頭刻成銅錢樣的鑿子,用小榔頭一下一下在紙上打。打紙時有很多講究,最好是先人的後代,一定要男孩,榔頭必是木頭的,打的痕跡不能疊在一起。小時候,過年或兩個鬼節,我就經常做這件事。老人告訴我,打上個印就行,可自己怕不清楚,到陰間不好用,總是用力地打,還怕錢少了,先人不夠用,總是打得密密麻麻的。雖然現在紙多了,樣子美觀了,我倒覺得小時候由後人一鑿子一鑿子打出的紙錢倒更能體現出對先人的真情。當然,鬼節這一天,從山野到街路,到處火光閃耀,煙氣繚繞,紙灰飛揚,造成環境的污染,有時還會釀成火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有什麼辦法呢?祖上傳下來的習俗,中國人還沒有學會像西方人那樣用鮮花表達對逝去的親人的哀思和懷念的習慣。鬼節祭祀,不能簡單看成是迷信,西方基督教國家,現代科學已把人送上了月球,把火箭發射到了火星,但對上帝仍然篤信不移,其實就是一種精神寄託。我們給已逝親人燒幾張紙看似土俗,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和倫理內涵。這是對離去親人的一種感激和懷念,是同另一個世界人的一次對話,是同先人的一種溝通,是人類種族和精神的一種延續。即使親人活著的時候,有不孝順或照顧不周的情況,在上墳燒紙的時候,念叨幾句,也能求得心理的一種平衡。也許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文化程度的提高,我們民族會找到更好的紀念先人的辦法,但對先人的紀奠和追思卻是什麼時代都不可缺少的。傳說中陰歷7月15日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在那天它們可以在陽間逗留一天.包括一些孤魂野鬼在那天都可以接受陽間人們的供奉,所以那天也稱之為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