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是誰
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是誰?
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的鼻祖。他出身貴族家庭,從小愛到良好的文學教養。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一些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俄國的貴族革命家)為朋友。畢業後到彼得堡進外交部任職。在此期間寫出了《自由頌》、《致恰達耶夫》等政治抒情詩,歌頌自由、進步,反對封建農奴制,挾擊暴君專制,表現了開明貴族的理想,對當時的革命者曾產生過巨大影響。
⑵ 俄國的文學之父是誰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
⑶ 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人是誰它有哪些代表作
俄羅斯的文學在世界范圍內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俄羅斯也誕生過許多偉大的文學家、小說家和詩人,比如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果戈里、契訶夫、高爾基、屠格涅夫等。這些名字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而被人們稱作“俄羅斯文學之父”是普希金。
普希金的作品特點他的詩歌作品具有俄羅斯的獨創性,他用簡潔、樸素、准確和強有力的語言來描寫俄羅斯的人民、俄羅斯的大自然、俄羅斯的靈魂。
⑷ 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人是誰他著作的詩有哪幾首
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人是著名詩人普希金;
他著作的詩有《致恰達耶夫》 《致大海》 《自由頌》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等等。
⑸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
你好,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是偉大的俄羅斯民族詩人、俄羅斯近代文學 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普希金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之一.
代表作有《皇村懷古》、《致大海》、《給凱恩》、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紀念碑》等
⑹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啊
錯了`
最佳答案 - 由提問者2年前選出
普希金,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
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贊譽普希金的詩:「所表現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樣鏗鏘有力。」
⑺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
普希金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普加喬夫史》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深刻。
⑻ 誰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
著名詩人普希金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
解釋:
大約自19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1825年貴族革命的失敗和專制農奴制統治的強化,俄羅斯文學中的浪漫主義又很快讓位給以強調冷靜客觀地觀察和描寫生活、要求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為主要特徵的現實主義。原來和十二月黨人一起同屬於積極浪漫主義詩人的普希金,從這時起先後創作大量現實主義的戲劇、小說和詩歌,他因此被尊為俄羅斯近代文學之父。
拓展:普希金的簡介
普希金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小說之父」。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等。
⑼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他的作品有什麼
「俄羅斯民族文學之父」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的鼻祖。他出身貴族家庭,從小愛到良好的文學教養。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一些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俄國的貴族革命家)為朋友。畢業後到彼得堡進外交部任職。在此期間寫出了《自由頌》、《致恰達耶夫》等政治抒情詩,歌頌自由、進步,反對封建農奴制,挾擊暴君專制,表現了開明貴族的理想,對當時的革命者曾產生過巨大影響。
1820年沙皇把普希金流放到高加索。不久又以他的無神論思想為借口,把他幽禁在他母親的領地米哈伊夫斯克村。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沙皇為了拉擾他,把他如回莫斯科,企圖使他成為宮廷詩人。終因普希金的進步思想和創作活動與統治階級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宮廷貴族集團的仇視。1837年沙皇及其黨羽策劃的決斗中,普希金受重傷而死。臨死前最後一句話是:「這個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普希金是俄羅斯語言文學的創始者。他的創作奠定了近代俄羅斯文學的基礎,宣告了它的黃金時代的到來,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羅斯優秀作家,因此被稱為「近代俄國文學之父」。果戈理說:「他的作品,象一部辭典,包含了我們語言全部的豐富、力量和靈魂。」高爾基稱他為「集前人之大成,囊括一切新奇和機智」的「一代詩宗」。
⑽ 誰是俄國文學中的散文之父
俄國散文之父——果戈理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和奠基人。1809年4月1日出生在烏克蘭波爾塔瓦省密爾格拉德縣大索羅欽鎮的一個地主家庭里。
果戈理自幼在農村長大,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尤其喜愛烏克蘭的民謠、傳說和民間戲劇。由於父親早逝,他離家去聖彼得堡謀生,曾經在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先後供職。正是在聖彼得堡的這段經歷令他飽嘗世態炎涼和小職員度日的的艱辛,使他看到了嚴酷的社會現實本質,官場的黑暗與腐敗,是對普通民眾身受的苦難非常理解。這些都成為他日後文學創作的素材和動力。
聖彼得堡在果戈理文學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城市。正是在這里,果戈理結識了當時著名的詩人茹可夫斯基和普希金,這對於他走上創作道路有很大的影響。他與普希金的友情與交往傳為文壇的佳話。
才華橫溢的果戈理一生痛苦而短暫,但是創作的作品卻成為世界名著流傳至今。
1831年至1832年間,果戈理以小說集《狄康卡近鄉夜話》步入文壇,年僅22歲。這部小說集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創作相結合的產物,被普希金譽為「極不平凡的現象」,從而奠定了果戈理在文壇的地位。作品筆調幽默、清新,結合了優美的傳說、神奇的幻想和現實的素描,描繪了烏克蘭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謳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熱愛自由的性格,同時鞭撻了生活中的丑惡、自私和卑鄙。
除了寫作以外,1834年果戈理還曾在聖聖彼得堡大學任教職,不過為了專門從事文學創作一年多後隨即棄職。在此期間,他相繼出版了《密爾格拉德》和《小品集》(後來又稱為《聖彼得堡故事》)兩部小說集,這些作品標志著他創作上的一個新階段。果戈理將諷刺的筆觸轉向了揭露社會的丑惡、黑暗和不平,對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特別是1837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後,他將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度,無愧地站在普希金遺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果戈理的文學成就除了小說以外還有諷刺喜劇。1836年4月,著名喜劇《欽差大臣》在聖彼得堡亞歷山德拉劇院上演,轟動了整個京城。該劇逼真地反映了俄國專制社會的種種弊端和黑暗,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階級的丑惡和腐朽。成為聞名世界的文學作品。
1835年起,果戈理開始《死魂靈》的創作,這部沒有完成的作品是果戈理他作達到頂峰的標志。《死魂靈》的第一部終於在1842年問世。這是一部卷帙浩繁、人物眾多的宏篇巨制,通過對形形色色的官僚、地主群像的真切、生動的描繪,有力地揭露了俄國專制統治和農奴制度的吃人本質,極大地震撼了整個的俄羅斯。後來,他在極度的苦悶中將先後兩次寫成的《死魂靈》的第二部手稿,也先後兩度付之一炬,果戈理的一生而窮困短暫,終身未娶,於1852年3月4日與世長辭,年僅43歲。臨終前,果戈理在精神上已經完全為向他施加不良影響的馬蒂厄神父所控制,他地說服果戈理放棄文學,獻身上帝。果戈理聽從馬蒂厄神父的旨意焚燒了《死靈魂》第二卷的手稿,在封齋期以常人忍受不了的方式守齋,每天只吃幾調羹燕麥糊和一片麵包。夜裡,為了不讓自己做夢,他努力剋制自己不睡覺。守齋的結果接踵而至,他終於大病一場。在2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創作了系列佳作極大地豐富了俄羅斯文學的寶庫,終於成為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代宗師。除了自己的造詣以外他還影響了一大批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如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岡察羅夫、赫爾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陀斯妥耶夫斯基曾坦言道:「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從果戈理的《外套》中孕育出來的。」果戈理被譽為「俄國散文之父」,而普希金是俄國文學中的詩歌之父,因此,他們兩人一向被譽為俄國文學史上的雙璧。
戈理主要的作品有:《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1831)、《聖誕節前夜》(1832)、《伊凡?費多羅維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媽》(1832)《舊式地主》(1835)《伊凡?伊凡諾維奇和伊凡?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故事》(1834)《涅瓦大街》(1835)、《鼻子》(1836)、《畫像》(1842)、《外套》(1842)、《馬車》(1836)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