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② 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所包含的道理是
答案A
此題考查的是對人民群眾在文化創新中的主體性地位的認識。B、C、D各項觀點雖
然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故不能選。
③ 怎樣理解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文化、藝術的唯一源泉;其次,勞動群眾為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勞動知識分子在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社會革命、社會改革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不可能自發地起作用,必須通過人民群眾這一社會變革的主體才能實現其作用。
④ 群眾的文化主體地位體現在哪些方面
群眾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本期起,《文藝評論》專刊將陸續刊發一組共三篇「群眾文化論」系列文章,深入探討群眾文化的屬性、特徵以及與專業文化的關系等,旨在為推進群眾文化事業的健康蓬勃發展提供理論的啟發和支持。敬請讀者朋友留意。
人民群眾是締造歷史的英雄。他們創造豐饒的物質精神財富,以卓絕的首創精神與堅實的主體地位,當之無愧地成為文化的主人。我們文化的中心問題,是為群眾和如何為群眾的問題。然而,長期以來,群眾文化在文化的創作生產上並沒有真正占據主體地位。精英文化、貴族文化被認為是主流文化。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與創造因為其原始和粗糙總的被稱之為「下里巴人」,被文化精英們拋之於文化視野之外。這與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傳播與應用人民群眾文化素質和創造熱情不斷高漲的現實,形成了巨大反差。切實尊重和維護人民群眾在文化中的主體地位,把文化工作的重心和著力點轉到群眾文化上來,已成當務之急。
(一)確證和尊重人民群眾的文化主體地位,從根本上釐清群眾文化的定位與內涵,使之回歸到主流文化上來,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在理論與實踐上的一次新飛躍。大力發展繁榮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群眾文化,是有效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關鍵,是確保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壯大的堅實根基,是順應時代潮流、響應群眾呼喚的科學抉擇。
群眾文化,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通過非功利性、非職業性的文化表達,實現自我參與、自我怡情、自我開發的文化現象,人民群眾在其中抒發情感、愉悅身心、陶冶性靈、展示自我,蘊藉著追求自我完善、按照美的規律認識和掌握世界的文化訴求。它以人民群眾為文化實踐的主體,以自娛自教為價值取向,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包含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事業、群眾文化隊伍等元素,是最大多數人廣泛參與的社會文化實踐。
流光溢彩的文化發展史證明,群眾文化承載和弘揚著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在群眾文化中得到全面解放和充分展現。在人類社會的歷史演進過程中,群眾文化從原始社會的蒙昧自發中走來,歷經階級社會的自在階段,到今天,在社會主義社會這個更高的社會形態中,進入自覺自為的自由狀態,人民群眾的文化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確證和加強。「群眾化」是群眾文化的基本原則,即使在社會分工出現職業化的專業文化之後,群眾文化依然鮮活不衰、豐富多姿,呈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並以其群眾基礎的廣泛性、文化創造的原生性、文化享有的民主性、文化傳遞的普遍性及文化傳承的自覺性,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衷與青睞,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豐富和滿足日常精神生活的文化支點。
我們黨歷來重視群眾文化。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群眾文化業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流。黨領導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深入研究文化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努力提高推動文化科學發展的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其根本特徵是,由過去被動地欣賞文化,轉變為主動地參與和創造文化,各種形式的群眾文化蓬勃興起,群眾文化已經成為文化發展的巨大動力。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地把握文化發展的時代趨勢,深刻挖掘和總結新時期群眾文化的內涵、特徵、形式、趨勢等等,把文化發展的立足點轉到群眾文化建設上來,加大投入,加強引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發展的新期待,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文化方針,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二)然而,客觀地看,當下的群眾文化發展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由於一些文化管理部門認識上存在偏差,一些專業文化工作者思想上存在偏見,沒有賦予群眾文化作為本體文化應有的地位與禮遇,把群眾文化視為精英文化、高雅藝術之下的草根狂歡,是不入流的粗鄙庸俗文化。每每提及群眾文化,很多人就簡單地理解為是婦孺老者在茶餘飯後於街頭巷尾唱唱歌跳跳舞,即便是琴棋書畫、吟詩作賦也大都是水平低、格調俗的民間活動,市井之樂、「泥腿子」的快意、「下里巴人」的歡愉,與那些專業文化相比微不足道,難登大雅之堂。這種「重專輕群」的錯誤認識必須端正。群眾文化,是全部文化的母體,是眾多文化模式的根基與源頭活水。「創造在基層,希望在民間」是被文化發展證明了的一個基本規律。專業文化是根植於群眾文化的大地之花,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擔當著普及提高的文化使命。脫離了群眾文化,專業文化勢必曲高和寡、乾涸枯竭,沒有前途。群眾文化通俗而絕不低俗,蘊藉著專業文化的精髓。不應該把專業文化與群眾文化對立起來,而是要正本清源、源流共進,從而實現大俗與大雅的交融轉換。
還有一個問題是,隨意地將群眾文化等同於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作為一種主流文化模式,是包括群眾文化工作(含方針、政策、管理)、群眾文化事業(含機構、設施)、群眾文化活動和群眾文化隊伍等在內的一個巨大的文化譜系,有其自身物質基礎、價值規范和運行機理,今天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方式,成為與國民文化藝術素養的提高密切相關的重要文化形態,擁有相對獨立的文化價值。而群眾文化活動只是其一種具體的載體與呈現方式,是整個群眾文化系統的一個子要素。把群眾文化簡單地等同於群眾文化活動,認為發展繁榮群眾文化就是多組織開展一些群眾文化活動,讓老百姓自娛自樂就可以,這是從根本上偷換了概念,本末倒置,把涵養萬千、滋生文化的根本——群眾文化降低到淺表層面,無視群眾文化的母體意義,成為影響和制約文化發展的觀念屏障。
至於將群眾文化等同於大眾文化更是混淆視聽。群眾文化與大眾文化一字之差,卻大相徑庭。群眾文化是我們的主體文化,它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在文化上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項基礎工程,具有鮮明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自我創造、自我享有,主體地位突出。而大眾文化又稱市場文化,抑或可稱之為消費文化,是以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為手段,以市場為依託,向人們提供文化消費產品、場所、服務等的文化現象。它是工業化時代的特殊產物,有極強的商業目的和系統的內部調控機制,文化產品可以大量復制並進入人們的消費生活。在這個層面上講,人民群眾只能是文化的消費主體與被動接受者,創造文化、掌握文化的主體地位被削弱。
(三)發展繁榮群眾文化,必須始終認清並牢固樹立人民群眾在文化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並發揚他們的首創精神,維護和堅守我們的文化之根。
人民群眾是文化的創造主體。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巨大力量,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他們通過物質生產實踐為文化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反過來又在文化滿足中催生創造物質財富的內驅動力。文化發展史上的第一枚文字、第一曲旋律、第一首詩、第一個舞蹈都是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情動於中、形之於外的精神物化所得,亦為後來的專業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們直接或通過他們的文化代言人——文學藝術家們間接地創造著屬於自己的文化,並與時俱進地破舊立新,構建著人類文明有史以來的一座又一座文化高峰。專業文化必須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向群眾學習,到民間采風,對群眾文化進行再創造,才會贏得群眾的喜愛,進而實現普及與提高的文化擔當。
人民群眾是文化的享有主體。人民群眾創造文化,理所當然地享有文化的所有權與裁決權,誰都沒有資格和能力剝奪,文化理所當然地為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有權力對各種文化現象及文化發展的質量好壞、是非良莠、有無價值作出裁決,標准就是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人民群眾的文化期待必須予以滿足,文化權益必須予以保障。我們黨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提出文藝為人民服務,是對人民群眾文化主體地位的確證與尊重,是黨領導文化建設理念的精髓與靈魂,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特徵,反映了人類文藝發展規律和方向,是文化實踐永無止境的不懈追求。今日的文化體制改革,就是黨審時度勢、順應民意,破解落後的文化生產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矛盾的必然抉擇。
人民群眾是文化的表現主體。我國的先進文化,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文化主體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熱情謳歌億萬民眾正在進行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表現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光輝成就,反映他們的生活、思想感情和精神風貌,關心群眾疾苦,體察人民願望,把握群眾需求,通過形式多樣的文藝創造,為人民放歌,為人民抒情,為人民呼籲,這是文化為人民服務,實現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的重要標志。我們的文化殿堂上,應當多一些下功夫表現當前現實生活、普通百姓、復興大業的文化產品,少渲染那些帝王將相、暴力殺戮、淫靡艷俗的落後腐朽文化,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文化表達的主角。唯此,我們的文化作品才能夠讓人民群眾在其中反觀自身,做到好聽、好看、好學、好參與,博得掌聲、笑聲與呼聲,經民心向背和市場檢驗,獲得真正的生命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進而達到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高遠目的。
⑤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出自哪裡
源自:蘇聯著名哲學家尤金,於1939年從《聯共黨史》的某些觀點引申和附會出來的。
馬克思原話: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
恩格斯原話:
歷史的進步整個說來只是極少數特權者的事,廣大群眾則不得不為自己謀取微薄的生活資料,而且還必須為特權者不斷增殖財富。
簡單的說,這句話是被割裂了,是斷章取義的產物,因為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講究事實與真相,馬恩的本意為,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會產生特定的歷史結果,人民群眾會推動這種結果的的產生。但是因為蘇聯的無上權威,這個說法在社會主義世界成了金科玉律,被引用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象徵。
請採納
⑥ 「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這句話對嗎
【答案】 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屬於逆向選擇題。注意審題,這種觀點否定了可知觀點是錯誤的。文化創新來自創作者的靈感否定了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主要靠文化創作者的聰明才智否定了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故本題選B項。本題並未否定文化創作者在文化創新中的作用,相反承認了文化創作者在文化創新中的作用。①項不符合題意故排除。考點:本題考查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系知識點。點評:本題審題很關鍵。題干是錯誤的,所以它所否認的是正確的觀點。依據題干選出正確的即可。做這種題要進行思維轉換。
⑦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啊
創新,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這個概念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拋棄舊的,創造新的。」是指提出別人未提出的思想,和作別人未做過的事情,它是在原來事物基礎上,通過重新排列組合,引伸發散,否定重構等,設計創造出一種與原來既有一定聯系又有明顯區別的新事物,在某種意義上說,創新就是對舊有的錯誤的東西進行否定;創造,是指提供新穎的、獨特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產物的活動。創即花樣翻新,造即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東西必須從未見過,同時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在文化創新中堅持群眾觀點,首先必須把人民群眾作為創新的主體。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不僅是物質生產實踐的主體,也是精神生產實踐的主體,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主體。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進行文化創新,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廣大群眾的創新潛力,鼓勵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探索,勇於創新。
⑧ "文化創造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主體之間有本質的不同」是什麼意思要具體!
是生活的升華,從結繩記事到今天的電腦都是因我們的生活准備的,但是由於貧回富差距答,生活環境,等等因素。人們的生活水平形勢必定有所差別,所以導致了文化的不同,很明顯東西方價值觀,經濟體系,倫理關系差距很大,有些思想我們也很難互相接受。 你自己寫吧,呵呵
⑨ 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直接主體說法對嗎
對,抄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襲觀點。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在文化創新中堅持群眾觀點,首先必須把人民群眾作為創新的主體。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不僅是物質生產實踐的主體,也是精神生產實踐的主體,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主體。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進行文化創新,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廣大群眾的創新潛力,鼓勵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探索,勇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