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四大發明是哪四個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
(一)造紙術
1.發明
我國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先後出現絮紙和麻纖維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
2.發展
東漢宦官蔡倫於105年改進造紙術,製造植物纖維紙。改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等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成便於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
3.意義
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變革。4世紀起,造紙術傳到朝鮮,7世紀傳到了日本,8世紀傳到中亞,後來經過了阿拉伯傳到了歐洲和非洲,歐洲人又帶著紙張傳進了新大陸美洲。中國的造紙術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造紙術加速了世界文明的進程,為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
(二)印刷術
1.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現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是868年印刷的《金剛經》卷子)。宋代雕版印刷業很發達,刻印的書,字體工整,裝訂精美。
2.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發明於北宋,發明者為平民畢升,比歐洲早了400年。(當代畢升:王選)
3.意義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傳播知識和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指南針
1.發明
早在戰國時期,人們根據磁石指示南北特性,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發展
北宋時,已經會使用磁針指南,後來把磁針裝在羅盤上,製成指南針用於航海。
3.傳播
南宋時期,指南針傳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國,廣泛用於航海事業。
4.意義
指南針用於航海,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它促進了各國航海事業發展,並為新航路的開辟好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
(四)火葯
1.起源
火葯的起源是我國古代煉丹、制葯相關。
2.發展
唐朝《真元妙道要略》一書最早提到火葯,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軍事從冷兵器過渡到熱兵器)。
北宋時期,政府在東京設立了「廣備攻城作」,製造火葯和火器。宋仁宗時成書的《武經總要》記載了許多火器的製作方法。
南宋時發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槍」,管形火器的出現,開創了人類作戰史的新階段。
3.傳播
13世紀中期傳入阿拉伯,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4.意義
恩格斯曾經高度的評價了火葯發明的影響,他說毫無疑問的,火葯是從中國傳到了印度,再傳到了歐洲。肯定了中國還是火葯的發明地。火葯是通過戰爭傳到了歐洲,並且火葯的發明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㈡ 不靠譜的宋朝四大發明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宋朝是中國古代科技發達,經濟繁榮的一個時期,很多朋友都比較喜歡宋朝。
於是,有些人就說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火葯、印刷術都出現在宋朝,甚至宋朝出現了第五大發明——紙幣。相當於宋朝有個獨屬於自己的四大發明。
事實真是如此嗎?
實際上這兩個說法是非常可笑的,且非常不可取的。
事實上,所謂第五大發明從來都沒有形成定論,紙幣也從來都不是第五大發明。
㈢ 古代四大發明是什麼
四大發明,指造紙抄術、指南針、襲火葯和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
這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㈣ 為什麼四大發明出現在宋朝
造紙術發明於西漢,東漢蔡倫加以改進。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三大發明,起內始遠在宋代以前,但其容完成和發展卻在宋代。它代表著宋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
1、原因:
①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②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③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④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⑤國家的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⑥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2、簡介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膠泥活字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㈤ 四大發明中哪一項不是宋元時期發明或改進的
造紙術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薴麻和大麻。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㈥ 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三樣是始於宋朝,為什麼
火葯、造紙術、指南針 因為要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㈦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不是宋元發明或改進的是
C.是漢朝蔡倫發明的,其他的多是宋朝時發明或改進的。
㈧ 四大發明哪個跟宋朝沒有太大關系
四大發明跟宋朝都沒有關系,下面是四大發明的介紹:
1、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2、火葯:
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
3、指南針:
指南針的發明至早不逾於宋代,此種觀點在其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都有所體現。王振鐸認為在唐朝已經出現了便於攜帶的類指南針儀器。
4、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8)古代四大發明不是宋朝擴展閱讀:
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而建立這一偉績殊勛的莫大光榮屬於中華民族。印本的大量生產,使書籍留存的機會增加,減少手寫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絕滅的可能性。由於印本的廣泛傳播及讀者數量的增加,過去教會對學術的壟斷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戰。
宗教著作的優先地位也逐漸為人文主義學者的作品所取代產讀者們對於歷來存在的對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認識,因而削弱了對傳統說法的信心,進而為新學問的發展建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