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阿伯特韓信用創造學說

阿伯特韓信用創造學說

發布時間:2021-11-23 12:09:51

A. 信任一詞有什麼含義你是怎麼理解的

信:對一個人的相信、信服。
任:委任,引申為把事、心事託付給他。
信任一個人不能籠統地講信任,也要因「材」因「事」而「信」而「任」。

B. 信用的基本概念

信用的意思是能夠履行諾言而取得的信任,信用是長時間積累的信任和誠信度。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一事的言行而失掉。它還是是指我們過去的履行承諾的正面記錄,它還是一種行為藝術,是一種人人可以嘗試與自我管理的行為管理模式。 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信用」這個詞已經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它可能是人類認識中最為復雜、最難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一些事物僅僅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在所有的這些事物中,沒有哪一件比信用更加古怪,更加微妙;信用從來不是強迫的,而是自覺自願的,依賴於期望與擔心這樣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爭取而自行出現,又總是無緣無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喪失,就很難完全恢復……信用非常類似於,而且在很多場合就如同是,人們靠管理國家的才智以及戰場上的勇猛和指揮才能贏得的聲譽與名望。精明強乾的政治家與傑出優異的船長,會因為一些倒霉的偶然事件,一時失誤或運氣不佳而名譽受污,失去眾人的愛戴,但是只要他有卓越的才能、真正的本領,名譽遲早是會恢復的。同樣,信用雖然會暫時黯然失色,在困境中掙扎,但是只要它有可靠而堅實的基礎,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得到恢復。」對信用的真正含義的認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在通常意義上,我們至少可以從4個角度來理解「信用」。
從倫理道德層面看:信用主要是指參與社會和經濟活動的當事人之間所建立起來的、以誠實守信為道德基礎的「踐約」行為。
從法律層面來看:《民法通則》中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守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守信的原則」;《合同法》中要求「當事人對他人誠實不欺,講求信用、恪守諾言,並且在合同的內容、意義及適用等方面產生糾紛時要依據誠實信用原則來解釋合同」。
從經濟學層面看: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換或者其他經濟活動中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夠實現其承諾的基礎上,用契約關系向受信人放貸,並保障自己的本金能夠迴流和增值的價值運動。 從倫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實際上是指 「信守諾言」的一種道德品質。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講的「誠信」、「可信」、「講信用」、「一諾千金」、「答應的事一定辦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實際上反映的就是這個層面的意思。從這個層面來看信用,它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個社會只有講信用,才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信任結構」(trust structure),而這個信任結構是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人們會發現「相互信任同服從、仁愛、友誼和交談一樣,是把一國人民聯系和維系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條件」,齊美爾也指出:「沒有人們之間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會本身將會瓦解。……現代生活是建立在對他人的誠實的信任基礎上的,這一點的重要性要遠比人們通常認識到的程度大得多。」可以說沒有一個社會不強調與褒獎倫理層面的守信的道德,在我國,崇尚信用的風尚有幾千年的傳統,《論語》中「信」字出現了38次,頻次雖然低於仁(109次)、禮(74次);但是高於描述道德規范的多數詞彙,如善(36次)、義(24次)、敬(21次)、勇(16次)、恥(16次)。比如:「自古皆有死,民無信而不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言必行,行必果」,「與國人交,止於信」等。在西方社會,守信同樣也是人們奉行的道德主軸,《聖經》中關於信用、信任的詞彙也出現了幾十次之多。
從企業的商業倫理角度來看信用的含義,狄喬治提供了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誠信(integrity)行為既指與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為規范相一致的行為,也是指將倫理道德要求的規范加於自身的行為。他指出了誠信行為的最大特點是:道德規范是「自加的和自願接受的」,所以對企業這個「非道德神話」的主體而言,「要強調商家及其最高管理層的自律」。更為重要的是,他限定了誠信行為的范圍,至少要以倫理上「無可非議的、正當的正面價值」為最低的道德底線,也就是說企業「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為規范」至少要低於這個底線。 從經濟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實際上是指「借」和「貸」的關系。信用實際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時間內獲得一筆錢的預期」。你借得一筆錢、一批貨物(賒銷),實際上就相當於你得到了對方的一個「有期限的信用額度」,你之所以能夠得到了對方的這個「有期限的信用額度」,大部分是因為對方對你的信任,有時也可能是因為戰略考慮和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為之。從經濟的角度理解信用有著豐富的層次,至少可以從國家、銀行、企業、個人幾個層次來理解。
國家信用至少包含著這樣的兩層意思,首先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借貸關系,即所謂的主權債務,如著名的布雷迪債券、美國20世紀80年代對拉美國家的貸款、我國對亞洲和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低息貸款、日本的海外協力基金貸款、世界銀行貸款等。其次表現在國家政府與本國的企業與居民之間的借貸關系,政府發行國債,由企業和居民購買,這實際是政府先向企業和居民借到一筆錢,然後進行投資,並在到期時償以本息。
銀行與企業、個人之間的信用是相互的。銀行要從企業與個人取得信用,也就是要向企業與個人借到錢,這是它們的生存之根基。同時,企業與個人也需要向銀行取得信用,企業可用它解燃眉之急,或投資擴張等;個人可用它應不時之需,提高生活質量等。
企業與企業、個人之間的信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商業信用(也稱交易信用,即trade credit),或者可以稱之為B—B的信用,它主要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非現金交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賒銷,我們不要簡單地將賒銷對象只看成是一些有形的商品,如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提供的一批零件;它實際上也可以是一個工程,比如建築公司完成了一幢大廈的建築,工程款尚未完全收回,這時該建築公司賒出去的不僅是在這幢大廈建築中的預墊的資金、材料,同時還有在建築過程中的勞動;甚至還可以是一些無形的服務、智力產品等,比如管理咨詢公司提供的咨詢服務等。二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信用,也可以稱之為B-C信用,這種形式的信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我們的手機消費通常都是一種信用消費,我們總是在下個月繳納上個月的費用,中國移動甚至可以允許你拖欠2個月的話費。 從法律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實際上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當事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但凡「契約」規定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是當時交割的,存在時滯,就存在信用;第二層含義是指雙方當事人按照「契約」規定享有的權利和肩負的義務。
在這個層面上理解信用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這個「契約」,我們可以把這個契約看成是狹義的經濟合同,小到兩個企業之間的供貨合同,大到兩個國家之間的數以億元計的債務;也可以看成是廣義的社會契約,比如你和你的父母之間的契約關系,你的父母有撫養你成人的義務,你也有贍養你的父母的義務。二是這個「契約」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這是構成法律上的信用的必要條件,那就是非即時交割。如果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同時進行的,那麼就不會構成信用,這兩者之間必須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才會出現信用。 在信用創造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信用創造貨幣;信用形成資本。
在貨幣金融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紀的約翰.勞為先驅、以19世紀的麥克魯德、韓以及20世紀的熊彼特等人為代表的「信用創造學派」。在這一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約翰·勞說:「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與貨幣量的增加有同樣的效果,即它們同樣能產生財富、興盛商業。,「通過銀行所進行的信用創造,能在一年之內比從事十年貿易所增加的貨幣量多得多。所以,法國如欲富庶,實在有求助於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於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強,法國即將陷入貧弱的狀況。」「只要貨幣豐富,即能夠創造一國之繁榮;只要有信用設施(他主要指銀行等),即可以供應豐富之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能夠為法國產出大量的財富。」約翰·勞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貨幣就是財富——貨幣不必是金銀,而以土地、公債、股票等為保證所發行的紙幣為最好——紙幣是銀行的一種信用——銀行通過供給這種信用,就可提供豐富的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可以使國家富強、經濟繁榮;總之,信用即貨幣;貨幣即財富,即資本。
麥克魯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論》中指出:「人們以生產物與勞務和人交換,而換得貨幣,此貨幣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體,然而人們卻樂於用其生產物與勞務換取貨幣,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換得貨幣以後,可在需要之時,憑以換取所需之物的緣故。所以,貨幣的本質不過是向他人要求生產物與勞務的權利或符號,從而實為一種信用」,「因此,金銀貨幣也可以正確地稱之為金屬信用。」麥克魯德認為信用與貨幣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信用的創造就是貨幣的增加,兩者可以統一於「通貨」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單一的價值,但是貨幣卻有多數的價值或者一般的價值,信用只是對某個人的要求權,但是貨幣卻是對一般商品的要求權;(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確定的價值(因為債務人死亡或者破產,信用就變得沒有價值了),而貨幣則有持久的價值。
韓被公認為信用創造理論的代表人物,他於1920年發表了《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的理論》,影響很大。他是這樣論述信用就是貨幣的: 「為了支付的目的,從一人轉讓給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劃條,就法律的觀點來看,自然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但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只要它需要兌換成本位貨幣而完成了貨幣的功能,則它就不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而實是貨幣本身。」「向銀行兌取貨幣的憑證,只要它確實可靠,為任何人所願意接受,則它就被當作貨幣而流通了。」韓的理論重點在於闡明了信用能夠形成資本。他認為信用愈擴,利率愈低,資本商品的生產就愈多,從而資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縮,利率愈高,資本商品的生產即愈少,從而資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題就是:「資本形成不是儲蓄的結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結果。」「假如說需求對生產是第一性的,那麼信用提供對資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沒有信用提供則任何資本商品都不能夠生產,因而資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給之能引起資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產一樣」。
熊彼特則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從信用交易著手,把資本主義金融看成是一種清算制度,它抵消債權債務,將差額轉移到下期——使得『貨幣』支付成為特殊情況,沒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換言之,從實際上和分析上來講,一種信用貨幣理論可能要優於一種貨幣信用理論。」
其他的一些著名經濟學家也做過相似意義上的評說。羅賓遜夫人就曾經明確地指出:「貨幣實際上就是信用問題。」瑞典學派的代表人物魏克塞爾也認為:「嚴格地說,我們可以斷定,一切貨幣——包括金屬貨幣——都是信用貨幣。這是因為直接促使發生價值的力,總是在於流動工具收受者的信心,在於他相信藉此能夠獲得一定數目的商品。不過紙幣只享有純粹的地方信用,而貴金屬則多少是在國際范圍內被接受的。但是一切只是一個程度上的問題。」

C. 為什麼《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是一本必讀書

如果說不少交易員通過閱讀《第一排》而躲過了2013年的錢荒,那麼《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則是理解央行思路的最新參考。
作者:季天鶴,作者為萬門大學CFO,央行觀察特約專欄作家就職於人行貨政司和貨政二司的李斌和伍戈的新書《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於2014年12月出版。該書是繼貨政司副司長孫國峰的《第一排》之後在同一方向上的新探索。如果說不少交易員通過閱讀《第一排》而躲過了2013年的錢荒,那麼《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則是理解央行思路的最新參考。人民銀行的分析框架和市場框架並不相同,只需打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券商的分析報告即可發現。原因當然很多,但或許有兩條比較重要,一是央行了解自己的口徑而外界並不了解,比如作為法定準備金計算基數的「一般存款」的數量和會計具體科目,以及超額准備金的數量等。二是對於央行網站上每月公布的統計報表,市場雖然和央行有同樣的信息集,但解讀方法並不相同,而閱讀人民銀行發表的論文和專著,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家。《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系統地總結了央行在先前披露在報告中的零散分析,特別是在貨幣創造,離岸人民幣,以及貨幣與物價和產出的關系這三方面。在貨幣創造方面,作者沿襲了孫國峰先生的框架,使用資產負債表的分析方法,明確批駁了市場流行的諸如「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會使准備金總量增加」、「吸收存款以發放貸款」、「為滿足法定準備金需要而吸收存款」等觀點。此外,作者還著重分析了同業業務如何影響貨幣的創造,細化了發表在2013年3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關於貨幣創造的同業渠道的分析,對於深入認識銀行間市場和實體經濟融資的資金價格有非常大的幫助。在離岸人民幣方面,作者採取了和中國銀行王永利先生相同的清算視角分析,指出離岸人民幣存款是以境內央行和銀行共同作為「央行」的境外銀行信用創造的結果,境外存款匯入境內對境內貨幣量的影響由當前三種清算模式所決定。清算行模式下的資金流出和境內居民春節前提取大量現金的情形相似,代理行模式和銀行存款流入余額寶的情形相近,而NRA模式則和銀行間季末拉存款或本行內存款轉帳的情形相近,因此在分析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貨幣與物價和產出的關系方面,作者致力於解釋高M2/GDP和低通貨膨脹率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觀點沿襲了央行一貫的關於融資結構以及高儲蓄率的觀點,即銀行融資本身創造貨幣,而無中介的融資在創造信用的同時並不創造新貨幣而僅是貨幣的轉移,高儲蓄率減少貨幣流轉而使當期新增貨幣和GDP脫鉤,而儲蓄存款不能為融資方提供資金會加劇融資方對銀行體系的需求。此外,作者還指出,投資拉動型增長產生了對信貸的大量需求,在貨幣上便體現為高貨幣增長率和貨幣量。對於低通貨膨脹率,作者認為存在兩個市場,即競爭性部門和壟斷性部門,前者多用CPI衡量,增長率較低,但後者則價格上漲明顯,大量貨幣在壟斷部門流動從而抬高價格,而為購買更高價格的壟斷產品則形成更多儲蓄從而擴大貨幣量,造成競爭性部門的價格增長乏力。從更深層次來看,作者其實是在探討央行是否應該考慮資產價格作為貨幣政策制定的考慮因素。更高的資產價格一方面會造成傳統的財產效應,以及對投資品供給的帶動,另一方面也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而後者對貨幣結構存在直接影響,應予以注意。補充和疑問或許有三點。首先,關於貨幣創造的渠道,作者沿襲傳統分析方法,從貸款、購匯和購買債券的角度分析問題,而更基礎的角度或許是直接從資產和負債的變化來看,即銀行一種資產的產生,對應的是另一種資產的減少,還是銀行自身負債的增加。若是前者,則沒有新增貨幣,而後者則會產生新貨幣。通過列舉具體的金融產品,很容易被產品蒙蔽,例如作者自己也提到,銀行購買其它銀行的資產不會派生貨幣,而是銀行之間超額准備金的轉移,但在關於銀行同業渠道創造貨幣時,作者又描述了銀行間買入返售交易如何創造新貨幣。所以,具體分析產品會有一定局限,畢竟產品層出不窮,但一旦抓住資產和負債的變化則會清晰很多。第二點是關於影子銀行的。作者雖然論述了影子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提出如果沒有對商業銀行負債方的存款貨幣數量造成影響,則該影子銀行沒有創造貨幣。但影子銀行真正的問題是擴大了貨幣的范圍,如同我的余額寶份額遠超我的銀行存款一樣,因為余額寶份額和銀行存款一樣容易用於支付。如果余額寶也像米什金描述的銀行一樣,投資債券,再從其他人那裡吸入銀行存款成為份額,那麼余額寶就實現了信用擴張,創造了余額寶份額,亦即影子銀行的貨幣。影子銀行的關鍵在於以商業銀行存款作為自己的准備金,因此即使原有的商業銀行存款不變,影子銀行會擴張出新的貨幣。第三點是關於離岸人民幣的。作者描述了離岸人民幣的存款派生模式,在該模式中,企業存入人民幣存款形成境外銀行持有的資產,銀行保留部分資產作為准備金,剩餘資產貸出,從而通過貨幣乘數形成存款派生。但作者自己也在第三章提到,創造貨幣並非要在一家銀行進行多次存款和貸款業務才能實現,更非諸多單個銀行匯集為銀行總體業務而產生的奇妙效果。那麼離岸銀行是否需要多次流傳才能派生存款,便成為了本書沒有回答的問題。最後,非常感謝李斌和伍戈二位作者在書中展現的精彩分析,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更多的讀者帶來新的啟發。

D. 金融中介理論的演變階段

John Chant(1990) 將金融中介理論分為新論與舊論,「新論」主要是對信息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平行發展做出的回應。也就是說,隨著信息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發展,金融中介理論的研究以信息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作為分析工具。「新論」對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種不同的轉形服務進行了更細致的識別與分析;更深入地探尋金融中介如何運用資源以博取有用信息、克服交易成本從而通過改變風險與收益的對比來實現這些轉形。新論中,又要涉及第一代和第二代金融發展理論的不同觀點。前者的代表 Gurley & Shaw ( 1960 )認為,金融中介利用了借貸中規模經濟的好處,他們以遠低於大多數個人貸款者的單位成本進行初級證券投資和管理。 Benston George ( 1976 )認為存在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場,是金融中介產生並存在的理由。後者的代表 Boyd & Smith ( 1992 )認為信息獲取和交易監督上的比較優勢使金融中介得以形成; Bencivenga & Smith ( 1991 )認為當事人隨機的流動性需要導致了金融中介的形成; Dutta & Kapur ( 1998 )認為當事人的流動性偏好和流動性約束導致了金融中介的形成。事實上,金融中介發展到現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對稱的範式約束,開始強調風險管理、參與成本和價值增加的影響,使金融中介理論從消極觀點(中介把儲蓄轉化為投資)向積極觀點轉變(在轉換資產的過程中,中介為最終儲蓄者和投資者提供了增加值)。關於這一點,後面有詳細的論述。
「舊論」將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務等同於資產的轉形,金融中介向客戶發行債權,而這些債權與其自身持有的資產具有不同的特點。把金融中介視為被動的資產組合管理者,只能根據他們在市場上所面對的風險與收益情況完成組合的選擇。事實上,新論與舊論的區分不是很明確,因為任何一種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都是在以前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舊之間很難截然分開。金融中介理論的發展也不例外。本文打算以金融中介理論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展開論述。 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論包括相互對立的兩種理論即信用媒介論和信用創造論。早期對金融中介進行研究的可能是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約翰·穆勒等人的信用媒介論。其基本觀點是: 1 、貨幣只是簡單的交換媒介和一種便利交換的工具,這是信用媒介論的全部理論基礎; 2 、信用僅僅是轉移和再分配現有資本的一種工具,並不能創造出新的資本; 3 、銀行的作用在於媒介信用,而不是創造信用; 4 、銀行必須在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礎上才能實施放款; 5 、銀行通過充當信用媒介,發揮著轉移和再分配社會現實的資本,提高資本效益的作用。信用媒介論的出現是由當時客觀經濟基礎決定的,有它合理的成份。但是它排除了銀行超過其吸收的存款數量而進行貸款的可能,這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就不十分正確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銀行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由普通的中介者變成萬能的壟斷者。面對這一現實,簡單樸素的信用媒介論無法解釋。於是信用創造論便應運而生。
信用創造論的基本觀點是:銀行的功能在於為社會創造信用。銀行能夠超過它吸收的存款額進行放款,而且能夠用放款的辦法創造存款。因此,銀行的資產業務優先於負債業務,且資產業務決定負債業務。銀行通過信用創造,能為社會創造出新的資本,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信用創造說的先驅者是 18 世紀的約翰·勞,主要代表人物是 19 世紀末的麥克魯德和 20 世紀初的熊彼特和哈恩等人。信用創造論從技術上描述了銀行信用對貨幣流通的經濟過程的影響,並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貨幣供應方式和貨幣倍數擴張的原理,這對中央銀行制度的完善和對貨幣量的調控提供了理論依據,對後來的經濟學家深入研究貨幣信用起了很好的啟發作用。但是,信用創造論的「信用即財富、貨幣即資本」,「銀行無限創造信用」的觀點則是錯誤的(周延軍, 1992 )。
上述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論實際上只是說明了銀行的部分職能,但是沒有論及銀行存在的原因,這可能是受當時經濟金融環境及認識能力所限。 20 世紀前期,對金融中介理論的研究進展不大,一般的研究都是把金融中介作為既定的要素。當然,也存在例外, Fisher(1930 ) 發現,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跨時消費效用函數,在缺乏外部交易的情況下,每個家庭的消費效用函數將在兩個時期間效用的邊際替代率等於相同兩個時期間家庭內部「生產」的邊際轉換率的那一點達到最佳。後來,人們對此做了引申並概括為 Fisher分離定理。如果進一步引入消費者信貸,則會使家庭消費儲蓄的個量和總量軌跡發生改變 ,且這種改變具有帕累托最優改進的性質 (Tobin,1987) 。這個所謂的「內部信貸市場」觀點實際上凸現了金融中介的功能 ,即消費者信貸市場的存在會改變家庭的總效用和福利水平。 Fisher 的貢獻開啟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論閘門,對後來經濟學家產生了影響。 然而,長期以來認為金融中介對經濟不產生影響的觀點一直存在,遠有薩伊,近有 Arrow(1953 , 1970) , Debreu ( 1959 )、 Friedman & Schwartz(1963) 和真實經濟周期模型的信奉者。在 Arrow(1953 , 1970) , Debreu(1959) 提出的包含銀行部門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均衡時,銀行的利潤為 0 ,且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組成和規模對其他經濟部門無任何影響,企業和家庭通過市場相互作用,金融中介不扮演任何角色。當市場是完美的和完全的時候,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效率,不存在可由中介改進福利的餘地。而且 MM 定理用到此處會得出資本結構無關緊要的論斷,家庭能夠構建資產組合以抵消中介持有的任何頭寸,中介不能創造價值( Fama , 1980 )。 Friedman & Schwartz(1963) 認為由中央銀行控制的貨幣供給是最為關鍵的金融變數 ,這也就意味著 ,銀行在貨幣創造功能之外不會發揮其他功能 ,包括中介功能。 Modigliani & Miller(1958) 提出的所謂「MM定理」以及隨後發展起來的「真實商業周期模型」中 ,都可導出金融中介是多餘的或者無關緊要的結論。上述的金融中介無關緊要的論斷明顯的與現實不符。歷史上,銀行和保險公司在金融市場上已經扮演了中心角色,即使在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中介的發展也會導致金融市場本身的發展( Mckinnon , 1973) 。以後的研究者正是在對上述模型的前提進行修正的情況下,認為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參與成本和風險管理等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
20 世紀 60 年代以後的金融中介理論 ¬ —金融中介新論
新金融中介理論利用信息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為主線,對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種服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了它們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克服不對稱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從而以比市場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務。
Gurley & Shaw(1956 , 1960) 、 Benston George ( 1976 )、 Mishkin(1978 , 1984) 以及隨後的許多經濟學家強調了交易成本的作用。 Leland&Pyle(1977) 、 Diamond(1984) 、 Gale & Hellwig(1985) 、 Campbell & Kracaw(1980) 、 Boyd & Prescott(1986) 、 Mishkin(1978 , 1984) 等經濟學家則強調金融中介在解決信息不對稱方面的作用。 Merton(1989 , 1990 , 1993 , 1995) 、 Merton & Bodie(1993 , 1995) 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功能觀」。 Allen & Santomero(1998) 強調了風險管理和參與成本的重要性。 Scholtens & Wensveen(2000) 提出價值增加應是金融中介理論的焦點。金融中介新論是本文餘下部分的重點內容。

E. 信用創造概念

在信用創造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信用創造貨幣;信用形成資本。
在貨幣金融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紀的約翰.勞為先驅、以19世紀的麥克魯德、韓以及20世紀的熊彼特等人為代表的「信用創造學派」。在這一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約翰•勞說:「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與貨幣量的增加有同樣的效果,即它們同樣能產生財富、興盛商業。,「通過銀行所進行的信用創造,能在一年之內比從事十年貿易所增加的貨幣量多得多。所以,法國如欲富庶,實在有求助於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於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強,法國即將陷入貧弱的狀況。」「只要貨幣豐富,即能夠創造一國之繁榮;只要有信用設施(他主要指銀行等),即可以供應豐富之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能夠為法國產出大量的財富。」約翰•勞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貨幣就是財富——貨幣不必是金銀,而以土地、公債、股票等為保證所發行的紙幣為最好——紙幣是銀行的一種信用——銀行通過供給這種信用,就可提供豐富的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可以使國家富強、經濟繁榮;總之,信用即貨幣;貨幣即財富,即資本。


麥克魯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論》中指出:「人們以生產物與勞務和人交換,而換得貨幣,此貨幣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體,然而人們卻樂於用其生產物與勞務換取貨幣,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換得貨幣以後,可在需要之時,憑以換取所需之物的緣故。所以,貨幣的本質不過是向他人要求生產物與勞務的權利或符號,從而實為一種信用」,「因此,金銀貨幣也可以正確地稱之為金屬信用。」麥克魯德認為信用與貨幣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信用的創造就是貨幣的增加,兩者可以統一於「通貨」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單一的價值,但是貨幣卻有多數的價值或者一般的價值,信用只是對某個人的要求權,但是貨幣卻是對一般商品的要求權;(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確定的價值(因為債務人死亡或者破產,信用就變得沒有價值了),而貨幣則有持久的價值。


韓被公認為信用創造理論的代表人物,他於1920年發表了《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的理論》,影響很大。他是這樣論述信用就是貨幣的: 「為了支付的目的,從一人轉讓給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劃條,就法律的觀點來看,自然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但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只要它需要兌換成本位貨幣而完成了貨幣的功能,則它就不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而實是貨幣本身。」「向銀行兌取貨幣的憑證,只要它確實可靠,為任何人所願意接受,則它就被當作貨幣而流通了。」韓的理論重點在於闡明了信用能夠形成資本。他認為信用愈擴,利率愈低,資本商品的生產就愈多,從而資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縮,利率愈高,資本商品的生產即愈少,從而資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題就是:「資本形成不是儲蓄的結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結果。」「假如說需求對生產是第一性的,那麼信用提供對資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沒有信用提供則任何資本商品都不能夠生產,因而資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給之能引起資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產一樣」。

F. 信用創造論的信用創造論概述

該理論繼承和發展了古典學派關於商業銀行信用媒介論的觀點,認為銀行的功能在於為社會創造信用,銀行能夠通過存款進行貸款,且能用貸款的方式創造存款,銀行通過信用的創造能夠為社會創造新的資本,信用就是資本,信用能夠形成資本。銀行的本質在於創造信用。作為近代信用創造論的繼承者合代表人物馬克魯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論》一書中認為「銀行及銀行業者的本質是信用的創造和發行,所以銀行絕不是借貸貨幣的店鋪,而是信用的製造廠」。信用創造資本,信用就是貨幣,銀行具有無限創造信用的能力。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信用創造論的代表人物提出了獨特的觀點,德國金融理論學者阿伯特.韓在1920年出版的《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理論》中,指出信用就是貨幣,從生產和分配的領域論述信用形成資本。
約翰·勞認為,國家擁有的貨幣多,創造就業的機會就多,就能增加國民財富。他相信貨幣具有積極的力量,信用擴大,貨幣增加,就能促使工商業發展。英國銀行家亨利·桑頓(Henry Thomton)認為「商品的價格決定於商品的供求比例和通貨的供求比例,商品增多對銀行券的需求擴大,銀行券增多對商品的需求擴大,所以當銀行券增多而商品對銀行券的需求未擴大時,就必然使物價隨之上漲。物價上漲,工資缺乏彈性,一方面刺激生產,另一方面制約消費,從而造成作為資本的商品增多」。
熊波特認為是科學技術進步,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引起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從而產生對銀行信用的需求。他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中,專門分析信用與資本形成過程,其信用創造論置於他的「創新理論」中。即通過信用擴張創造資本,實現創新。此外,他還把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理論聯系在一起,也是他的先見之明。

G. 商業銀行具有信用創造功能,其信用創造有一定的限度。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商業銀行具有信用創造功能,其信用創造有一定的限度是不正確的。

H. 移動支付對貨幣發行量有影響嗎

這個問題恨有開放性,是個好問題。 @慧航的答案我比較贊同。他通常舉例都非常細致,我想更概括性的來說一下。而 @代藝認為移動支付對消費心理行為等具有影響,我也贊同他提到的這一點。但我就不擴大化描述了,如果把微觀尤其behavior也納入進來,那可能需要大家討論一整天。此外, @keynes hayek的答案我也贊同。貨幣基金對貨幣總量的影響就在於直接金融比例發生了變化,或者說受存准率影響的信用創造活動的比例差異。或者說,從整個社會來看,如果對所有的信用創造活動都實行統一的存准率,那麼任何創造路徑的變化並不會影響貨幣發行量。

下面我開始贅述:

(一)要區分兩個層次的問題
一是,移動支付跟沒有電子支付(比如上世紀前半頁)相比,對貨幣發行量改變大不大?非常大。這個上面不少答案都說到了,貨幣流通速度發生了改變。
二是,移動支付在電子支付(包括信用卡借記卡)的基礎上,對貨幣發行量改變大不大?我認為有,但沒那麼大。這一點,我同意慧航兄與上面不少答案。但移動支付的確也進一步降低了貨幣流通成本(交易成本),以及代藝朋友說的消費心理與行為,進而改變了貨幣流通速度,即改變了上面不少朋友提到的實際商品市場均衡。但與電子支付革命帶來的影響相比,目前來看仍小得多。

(二)本問題的清晰界定
當我們問A對貨幣發行量有沒有影響時,是指在沒有A的情況下,貨幣發行量如果要滿足同等的需求,是否會不同?

我認為,題主問題的答案是:有。
主要影響包括:改變貨幣流通速度、改變貨幣乘數、改變貨幣需求(或供應)。
而改變貨幣需求(或供應)又包括:直接金融對貨幣信用創造的改變,以及移動支付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緩解,帶來的信用創造改變與對市場出清機制的影響。

但要注意,移動支付與余額寶之類的是不同概念,兩者都對貨幣發行有影響,但不能混作一談。余額寶是貨幣基金,跟移動支付沒有關系。如果僅僅可以實行移動支付,當即時到賬,比如銀行自己開發的APP,也是移動支付,就沒有貨幣基金的屬性。

(三)貨幣基金(直接金融、非正規金融)對貨幣發行的改變(貨幣乘數、貨幣的信用本質)
1、貨幣乘數
銀行因為存在存准率,所以貨幣乘數可以使得貨幣發行總量呈現幾何級數形式,因而會收斂為一個固定值。而我們可以把直接信用市場看作為,沒有存准率的銀行,那麼就不會有幾何級數出現,這個時候,這種信用擴張,就只能受到信用創造的收益(利率、各種基本面預期)等來直接制約信用創造的行為。這一點,我想在討論了貨幣的信用本質之後再繼續說。但是顯而易見,當不受存准限制的直接信用創造比例升高,貨幣乘數就會發生改變。

2、貨幣的信用本質
上面有朋友在 @慧航的答案評論中提到,商場優惠券對貨幣發行有沒有影響?有的。
現代貨幣是國家信用屬性,或者叫國家信用本位(關於國際貨幣儲備體系歷史我有空了放入十日談後三個主題中的一個)。要理解,現代貨幣的本質是一種信用擴張。

比如,你幫我了一個生意上的忙,我說老張啊,謝謝你啊,以後有事盡管來找我。沒錯,這個時候,就已經通過一種信用方式替代了貨幣,或者說我的這句承諾,本身就具有貨幣屬性。正是因為具有這種信用關系的存在,人們才不需要對自己的每一次付出,獲得顯性的儲藏價值。如果,你老張只是一個不非常熟悉的人,那麼我就要對你給予我的幫助支付費用,你也希望你的付出可以得到具有可觀儲藏價值的回報,通常來說,它就是貨幣。因此,如果你去研究農村人情關系對貨幣流通有沒有影響,一定能得到顯著的實證結果。如果原始人可以以物易物,那麼現代人也可以以心換心,都是一個道理。

因此,任何一種信用,都具有現代貨幣的屬性,它們自然會影響現代貨幣的發行量與流通。這也是為什麼,國家信用的貨幣只能由央行創造,以及對機構電子貨幣有強烈的限制措施。如果所有的大型機構,都採用自己發行的電子貨幣,那金融監管就會產生困難。比如以後去沃爾瑪,不用刷卡了,要刷沃爾瑪幣卡,假如,假如哈,所有人都要去沃爾瑪購物,沃爾瑪壟斷全世界30%以上的零售量,那麼跟你做生意的人,跟你談項目的人,也都願意以沃爾瑪幣來進行交易清算。哈,看到這里是不是很熟悉,跟各種外幣差不多?沒錯。因為外幣,就是不同的國家信用。跟不同的公司主體信用一樣嘛,都是信用本位。任何生活中的信用,都具有現代貨幣的屬性,一定影響現代貨幣發行量與流通(不要忘了,當我們問A對貨幣發行有影響沒,是在問?換個角度想,就是如果生活中沒有這種信用,那麼?)。

3、綜合影響
由以上兩點,可以知道直接金融(貨幣基金),尤其是非正規金融(正規金融,是指受到金融監管的資本活動),對貨幣發行有著顯著的雙重影響。一改變流通速度,二改變信用創造,直接影響貨幣需求(也可以叫供應,取決於你認為一個貨幣市場內生性的程度)。

因此,對貨幣基金等直接金融,可以看作是沒有存准率的影子銀行,那麼貨幣擴張理論上就可以不具有收斂結果。但是,現實中,信用收益及預期會影響這一信用創造的過程。比如非正規金融,民間借貸,我借給你1萬元,你借給老張1萬元,老張借給老李1萬元,老李可以借給老王一萬元,老李也可以借給我1萬元,然後我就認為我又有1萬,我就又借給老趙1萬元....,由於這個信用創造的途徑沒有存准率限制,所以理論上這個過程可以持續下去而不會收斂(這個就跟 @慧航 所說的1000變2000的例子類似,但是主要差異就在於是否是直接金融,開頭已說過這個問題)。但事實上這個過程不會持續下去,因為每次借出都需要一個利息,最後這個資本杠桿會很高,以使得這種信用擴張行為停止,直接金融市場會受到各種經濟因素制約。當然,這取決於對未來各種經濟因素的預期,以判斷實際利率的變化。Ray Dalio的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就簡要描述了這種信用創造過程的變化與經濟周期。Irving Fisher在他著名的《繁榮與蕭條》中,也對此問題進行了非實證的精彩論述,並以「債務-通縮理論」見長(如何理解歐文費雪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 - Nash Lew 的回答)。

(四)現代銀行擠兌與通貨屬性的改變
有一個鄰居問題,現代銀行遭遇擠兌會發生什麼?
如果銀行會破產,那麼跟過去的擠兌狀況是一致的。恐慌。人們會搶著把自己的資產轉移走。
如果銀行不會破產,那麼跟過去的擠兌狀況是不一致的。過去,在上世紀前半頁,人們需要使用通貨,而且實行各種貴金屬本位制度,而非國家信用本位,因此,僅從流動性需求來說,人們也會擔心銀行的通貨不足,以及擔憂通貨大幅度貶值,希望取出通貨,進行資產替換。比如抓緊買房子,抓緊換金子等等。因為一個人在銀行的存款只是他財富管理中的一部分,他當然會在通貨出現危機的時候抓緊去銀行擠兌通貨。

但是,在現代國家信用本質中,其一,第二點就緩解了很多,除非你會擔心一個「國家信用的價值」產生危險(包括貨幣貶值、主權危機、政治危機等等),否則以該國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資產(包括通貨)就不會發生擠兌危機。其二,電子支付產生以後,對通貨的屬性,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過去的通貨,就是金幣、銀幣、紙幣。而現在不然。你轉給另一個人的錢,是直接從你的活期存款賬戶中轉入另一個人的活期存款賬戶。這跟過去是非常不同的。換句話說,現金與活期存款的屬性變得比以前要模糊了。

而許多經濟學教材是立足於通貨與活期存款有本質區別的時代。在上世紀電子貨幣並不流行時,要進行購買行為,對於公眾來說,只能採取通貨,少數人可以使用其它支票或轉單等方式。即要買東西,不能刷卡,是必須將自己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取出來,變成現金,再購買,賣方再將收到的現金存入銀行,變回活期存款。這是一個有現金持有階段的流動性交換。而在現在電子貨幣非常暢行的情況下,即便是購買房屋,也可以通過轉賬,將自己在銀行的活期存款立即轉變為對方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通貨比率(與利率、通脹的關系)的一些既往分析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如果不是發生銀行業危機,而僅僅是惡性通脹,那麼人們就沒有必要取出通貨先持有然後購買,來變換自己的財富資產組合。而發生銀行業危機時,通貨的轉移或逃離,跟過去是一致的。

這些也對貨幣發行量(或者說貨幣供需平衡)具有影響,但也是通過影響流通速度與信用創造來影響貨幣供需的。

(五)移動支付帶來一個新的改變:信息不對稱問題(影響信用創造、市場出清機制)
與此同時,移動支付可能還會帶來一個新改變,即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而這種改變會在影響信用創造,影響市場出清機制。移動支付,能獲得更豐富的個人資本活動數據,降低信息不對稱,有助於間接與直接金融體系擴大信用創造。但更重要的影響是,影響市場出清機制。

我是一個新凱恩斯主義偏好者。因此在我過去的十日談中,宏觀經濟學十日談-Day 4-政策時滯、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 - 半畝方塘:經濟金融讀書筆記 - 知乎專欄,對貨幣市場為什麼不能實現自然出清進行過簡要介紹。摘錄如下: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利率選擇與銀行風險偏好,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逆向選擇」。熟悉逆向選擇的人都知道,米什金在其貨幣金融學教科書中描述為,「那些越是具有不負責傾向的人,越是願意去接受高利率並獲取貸款」。事實上,這類人並不是全部貸款者。如果我們將貸款者分為,低風險偏好與高風險偏好兩種,那麼當銀行利率很低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很容易獲得信貸,因此大量投資於低風險低收益率事業,銀行的信貸業績良好。而當銀行提高利率的時候,高資金成本會促使部分低風險偏好貸款者望而生畏放棄貸款,而推動部分高風險偏好者開始追逐高收益高風險事業,銀行的信貸業績出現壞賬。當這種利率高到一定的時候,剩下的貸款者可能全部是米什金所描述的「逆向選擇」下高風險信用低的貸款者。盡管高利率使得賬面利息收益預期很高,但是銀行將因為無法收回貸款而經營不良。

因此現實中,銀行對貸款利率的選擇,是依據正向選擇效應(銀行收益隨著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與反向選擇效應(銀行收益隨著利率水平的提高而減少)的均衡來選擇的,使得銀行收益最大化。這也直接影響了銀行在風險偏好上的表現。不同風險偏好的銀行在決定信貸規模和貸款利率時都會採取不同的選擇,這使得貨幣擴張實際情況並非如同只要引入貨幣乘數的小學計算那樣簡單。因而,銀行的利率選擇往往不等於市場出清的均衡利率,同時存在信貸效應(低息貸款)與配給效應(本來發放高息貸款卻依發放了低息貸款),使得實際具有高風險偏好且有能力支付高息的貸款者無法獲得信貸(Stightz and Weiss,1981)。

而即便不存在貨幣基金作為移動支付的支撐,移動支付平台也可以獲得大量的個人消費數據,從而在消費金融(比如消費信貸、汽車金融)等等領域發揮出顯著作用,緩解信息不對稱性,改變市場的出清機制,影響貨幣流通與供需,進而影響到貨幣發行量。

(六)小結
我想,上面應該講得比較清楚了。有沒想到的地方,歡迎一起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好問題,從中可以至少做出十篇以上論文來,從不同的角度,包括我提到的你可以研究人情關系對貨幣供需的影響,以及慧航兄講到的對信用創造路徑的影響,以及代藝朋友講到的對消費心理與行為的改變。即便,僅從貨幣政策、內生性、流動性等問題方面,都可以大做文章。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好題目。我已經列出幾個備選小論文選題。呵呵。

I. 信用創造的基本理論

信用創造論認為:信用創造資本,信用就是貨幣。貨幣是一種交換手段,因此,凡是有交換手段職能的物品都是貨幣。信用既然被用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那麼,信用就是貨幣。信用就是財富。因為貨幣就是財富,信用就是貨幣,故信用就是財富。信用創造資本。信用就是生產資本,通過這種生產資本的擴張即信用量的增加與擴展可以創造社會財富,繁榮商業,使國民經濟具有更大的活力。銀行具有無限創造信用的能力。
約翰·勞認為,國家擁有的貨幣多,創造就業的機會就多,就能增加國民財富。他相信貨幣具有積極的力量,信用擴大,貨幣增加,就能促使工商業發展。英國銀行家亨利·桑頓(Henry Thomton)認為「商品的價格決定於商品的供求比例和通貨的供求比例,商品增多對銀行券的需求擴大,銀行券增多對商品的需求擴大,所以當銀行券增多而商品對銀行券的需求未擴大時,就必然使物價隨之上漲。物價上漲,工資缺乏彈性,一方面刺激生產,另一方面制約消費,從而造成作為資本的商品增多」。
麥克魯德認為,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和信用都是財富,信用是生產資本,能帶來利潤,銀行是信用的創造者,因而也是資本的創造者,銀行所能創造的資本決定於它的存款准備率。
信用創造資本理論是現代西方社會最有勢力、最有影響的信用理論,為以後許多經濟學家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閱讀全文

與阿伯特韓信用創造學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