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互聯網金融貨幣創造

互聯網金融貨幣創造

發布時間:2021-11-23 00:44:32

1. 互聯網金融銷售的 創新表現在哪裡

我國金融創新層出不窮,「互聯網+」等新業態不斷沖擊金融行業的傳統。但隨之而來的是平台倒閉、跑路,觸碰政策「紅線」等風險事件頻發。如何適應市場變化,在創新中規避各類風險,是當前亟需思考的問題。
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在生產函數中,技術的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被認為是提高生產率的主要來源,他們能使產出的增長率超過要素投入的增長率。生產活動的創新能創造新的生產力,但也會面臨風險。而風險,是指生產目的與勞動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包括收益的不確定性和成本代價的不確定性,風險帶來的結果就是成本與收益差值,即損失、收益、或者即沒有損失也沒有收益。任何生產活動都會面臨不確定性,尤其是探索未知領域和新生事物的創新行為。在經濟生活中,人們通過創新去尋找新的生產力,努力做大社會財富的蛋糕,卻經常因此付出許多代價。
互聯網引領的信息技術革命影響著各行各業,尤其在長期受到壓抑和管制的金融領域,互聯網帶來的變革如雨後春筍般萌發,互聯網和金融碰撞產生的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行業,已經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代表。在金融自由化和互聯網普及的雙重浪潮中,傳統金融的低效與扭曲給互聯網金融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2013年以來的互聯網金融熱潮,催生出各種新興的金融業態,網路支付、網路借貸、股權眾籌、網路理財、網路保險、網路消費金融、互聯網銀行、數據金融等便經常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創新是一場冒險,他既能創造支付寶和余額寶這樣的神話,也會發生各類互聯網金融平台破產甚至跑路的慘痛教訓。因此認清創新存在的風險是做好風險管理的前提。互聯網金融創新主要面臨以下風險:
1、市場需求風險
任何創新都會面臨需求風險,所謂需求風險,就是消費者是否真的需要這種創新,創新的成果是否能滿足某種市場需求。需求引導供給,沒有需求的供給將毫無價值。如果沒有大眾理財需求,網路基金銷售便沒有市場,如果沒有個人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網路借貸和股權眾籌便沒有市場。曾經轟動一時的比特幣逐漸被人們淡忘,就是因為它除了投機需求外並沒有實質性現實需求,而投機需求就像一場「鬱金香泡沫」。也許比特幣這種互聯網貨幣的嘗試還不能被宣告失敗,它是一種超前的創新,但是目前它這種超前的意識形態還不能被接受,所以它只能被沉寂。如果余額寶十年前就被推出,可能也會面臨同樣的待遇。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成果可能因沒有需求而失敗,也可能因需求還遠未到來而沉寂。
2、宏觀環境風險
金融形勢和金融環境的變化會給互聯網金融創新造成風險,互聯網金融歸根結底是金融,互聯網只是實現各種業態的技術手段和基礎設施。經濟形勢、貨幣環境、資本市場走勢等宏觀大環境變化會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產生影響,例如美國支付公司PayPal於1999年設立了賬戶余額的貨幣市場基金,在當時堪稱互聯網金融的創舉,規模最高達到10億美元,基金年收益達到4%,但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推出多輪量化寬松政策,超寬松貨幣政策使利率大幅降低至零,2011年PayPal貨幣基金的收益僅為0.05%,加之美國利率市場化程度高,套利空間較小,最後該貨幣基金只能宣布關閉。貨幣環境由收緊向寬松轉變也會對網路借貸行業造成沖擊。宏觀環境的變化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可能會大於傳統金融業務,因為互聯網金融業務作為創新業務可能沒有傳統金融業務那麼成熟,傳統金融經歷過市場長期的檢驗,穩定性和抗壓性更好。
3、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技術風險,主要包括網路安全、技術和數據缺陷等方面。網路安全是一個重大的課題,在客戶的資金安全、客戶的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統的安全等方面,互聯網金融企業都面臨較大的法律風險、聲譽風險和信息管理風險。這些風險的暴露,極易引發社會對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產生信任危機。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網路支付被盜刷,客戶信息被竊取等安全事件屢屢發生,因為相較於其他互聯網行業,攻擊他們更有利可圖且更容易變現。另外,技術和數據的缺陷也會成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風險,信息系統穩定性,數據處理模型的精確性,數據獲取的完備性都會制約產品的創新,例如我國落後的徵信體系,制約了網路信貸發展,信用數據缺失,再好的數據模型都無能為力。
4、競爭風險
互聯網金融創新業務的競爭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傳統業務和同類創新業務。一項創新業務,如果相對於傳統業務沒有明顯優勢,或者難以動搖傳統業務形成的利益鏈條,那這一創新就很難成功。例如互聯網保險,保險產品大多較為復雜,往往需要代理人面對面的講解,導致絕大多數保險產品無法依靠互聯網銷售,其較傳統的保險銷售沒有明顯優勢。又如美國的移動支付Square,2009年成立之初快速發展,但由於受制於VISA、萬事達等信用卡公司,又面臨NFC等其他移動支付技術競爭,發展前景不明,將面臨被收購的結局。現有的創新業務和未來快速更新的新技術都可能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產生競爭,對創新成功造成不確定性。
5、政策與監管風險
政策和監管風險來自兩方面,首先創新業務本身可能違反法律法規,其次政策和監管的變化可能會使創新無法順利進行。金融是一個高度專業、高度復雜、充滿風險的行業,因此必然會面臨政策和監管的約束。對於新興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我國還沒有比較完善的政策法規,行業和監管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法律界定模糊,創新項目很容易觸碰監管紅線,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有些互聯網金融平台在業務創新過程中會發生變質,例如演變成非法集資、洗錢等。此外,政策和監管本身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對創新領域的監管政策可能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對創新業務造成阻礙。
6、商業模式風險
有時創新失敗並不是因為技術不成熟,沒有市場需求或者違反法規,而在於商業模式的不可持續。很多創新業務剛開始通過「燒錢」實現業務的擴張,但由於沒有清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最終雷聲大雨點小。例如成立於2009年的數銀在線是首家獲得銀監會核發牌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主要提供在線融資服務,類似於金融產品超市,集成銀行的信貸產品,使得客戶能夠通過其平台比較並申請貸款,由於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每年巨額的成本投入迫使股東撤資,企業陷入困境。
互聯網金融創新面臨的風險並不限於上述幾項,全面的認識創新存在的風險,是為了更好地管理風險,提高創新的成功率。釐清風險不是讓我們因噎廢食,而是要從風險來源的角度做到提前預防,讓互聯網金融創新更加穩妥,更加可靠。

2. 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一,在貨幣政策的執行環境方面,互聯網金融發展會對諸多的環境因素帶來變化。一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會進一步豐富金融組織體系,填補了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空白,推動傳統金融機構加快創新和信息步伐,使得貨幣政策調控的主要對象發生新的變化。

二,能快速了解地方金融風險。

三,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互聯網金融和發展有助於提高價格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但這會降低數量級貨幣工具的有效性。

四,在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方面,互聯網金融發展會給傳統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調控有效性帶來挑戰。

五,在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方面,互聯網金融發展會使傳統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有效性下降。

3.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

P2P(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台尋找到有出借能力並且願意基於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率條件。
兩種運營模式,第一是純線上模式,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通常這些企業採取的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措施有通過視頻認證、查看銀行流水賬單、身份認證等。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後,平台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採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已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互聯網支付,而是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綜合支付工具。 除去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支付、P2P貸款模式、小貸模式、眾籌融資、余額寶模式等形式,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也開始露出自己的獠牙 。
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爆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其他任何互聯網金融形式都更具顛覆性。在2013年8月19日,德國政府正式承認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比特幣可用於繳稅和其他合法用途,德國也成為全球首個認可比特幣的國家。這意味著比特幣開始逐漸「洗白」,從極客的玩物,走入大眾的視線。也許,它能夠催生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帝國。
比特幣炒得火熱,也跌得慘烈。無論怎樣,這場似乎曾經離我們很遙遠的互聯網淘金盛宴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視線,它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金融最終極的形態就是互聯網貨幣。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只是對現有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提出挑戰,將來發展到互聯網貨幣的形態就是對央行的挑戰。也許比特幣會顛覆傳統金融成長為首個全球貨幣,也許它會最終走向崩盤,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會給人類留下一筆永恆的遺產。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 。
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利用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所謂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採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金融信息化是金融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機構則是金融創新的產物。
從金融整個行業來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不僅具有國際領先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筆——數據集中工程在業內獨領風騷,其除了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之外,還形成了「門戶」「網銀、金融產品超市、電商」的一拖三的金融電商創新服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門戶(ITFIN)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
互聯網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因為其平台既不負責金融產品的實際銷售,也不承擔任何不良的風險,同時資金也完全不通過中間平台。

4. 互聯網金融有哪幾種模式

發展模式主要有:
1、眾籌
2、 P2P網貸 (2020年11月中旬,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完全歸零。)
3、第三方支付
4、數字貨幣
5、大數據金融
6、信息化金融機構
7、金融門戶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4-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和發展模式有哪些

8.金融大數據

通過打造金融產品垂直搜索引擎的方式,把有借款需求的個人和有放款需要的中小銀行和小貸機構在一個平台上進行對接;然後通過廣告費或者交易傭金的方式獲得收入。

6.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有什麼區別

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FIN)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專業的說法是:實行從儲蓄到投資的過程,狹義的可以理解為金融是動態的貨幣經濟學。)
金融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期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
而「融資」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公司籌集資金的動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進行。我們通常講,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有三大目的: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混合動機(擴張與還債混合在一起的動機)。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從現代經濟發展的狀況看,作為企業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機構、了解金融市場,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企業必須與之打交道。1991年鄧小平同志視察上海時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由此可看出政府高層對金融逐漸重視。

7.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

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拓展資料: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

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創富通寶等模式。

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

8.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東西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建議投資前先看它它的背景,是怎麼來盈利的,能不能隨時套現,是否可以投活期,你的錢去了哪裡,它的資質,媒體報道,等全面了解,我是投資了 「輕易貸」 背景是開元金融,注冊資金25億,居國內榜首,可以很好的吸收風險,然後主要做4S店和卡車業務等,注冊資金居國內榜首。知道自己投資的平台,才能更好的規避風險,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請採納,謝謝!

9.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模式如下:

眾籌
眾籌大
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的本意是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創業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
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眾籌平台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台,
經過相關審核後,便可以在平台的網站上建立屬於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3]
P2P網貸
P2P[4] (Peer-
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台尋找到有
出借能力並且願意基於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
率條件,比如貸貸巴等。

兩種運營模式,第一是純線上模式,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通常這些企業採取的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措施有通過視頻認證、查看銀行流水賬單、身份認證等。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後,平台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採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
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已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互聯網支
付,而是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綜合支付工具。
數字貨幣
除去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支付、P2P貸款模式、小貸模式、眾籌融資、余額寶模式等形式,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也開始露出自己的獠牙[5] 。

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
代表的互聯網貨幣爆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其他任何互聯網金融形式都更具顛覆性。在2013年8月19日,德國政府正式承認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
比特幣可用於繳稅和其他合法用途,德國也成為全球首個認可比特幣的國家。這意味著比特幣開始逐漸「洗白」,從極客的玩物,走入大眾的視線。也許,它能夠催
生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帝國。

比特幣炒得火熱,也跌得慘烈。無論怎樣,這場似乎曾經離我們很遙遠的互聯網淘金盛宴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視線,它讓人
們看到了互聯網金融最終極的形態就是互聯網貨幣。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只是對現有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提出挑戰,將來發展到互聯網貨幣的形態就是對央行的挑
戰。也許比特幣會顛覆傳統金融成長為首個全球貨幣,也許它會最終走向崩盤,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會給人類留下一筆永恆的遺產。[5]
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

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利用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金融機構
所謂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採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金融信息化是金融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機構則是金融創新的產物。

從金融整個行業來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不僅具有國際領先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銀
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筆——數據集中工程在業內獨領風騷,其除了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之
外,還形成了「門戶」「網銀、金融產品超市、電商」的一拖三的金融電商創新服務模式。
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

互聯網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因為其平台既不負責金融產品的實際銷售,也不承擔任何不良的風險,同時資金也完全不通過中間平台。[3]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貨幣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