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袁隆平研究並發明了什麼

袁隆平研究並發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1-11-22 00:14:35

Ⅰ 袁隆平怎樣發明的雜交水稻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將雜交水稻的育種從選育方法上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育種程序朝著由繁至簡而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

從雜種優勢水平的利用上分為品種間、亞種間和遠緣雜種優勢的利用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優勢利用朝著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

根據這一設想,雜交水稻每進入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將把水稻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這項戰略構想的提出,為中國已取得三系法雜交水稻研究、開發成功後開展雜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學生李必湖、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並且育 性轉換明顯和同步。

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雜交水稻的發展戰略」,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

1987年,國家「863」計劃將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立為專題,袁隆平組成了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協作組開展全國性的協作攻關。歷經九年的艱苦攻關,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雜交稻增產5%~10%,且米質一般都較好,近年的種植面積為6000畝左右。



(1)袁隆平研究並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袁隆平1997年提出「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技術路線,在國際上引起高度重視。在他的率領下,先後於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實現了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標。

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也於2014年10月實現歷史性突破,為進一步大面積、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奠定了基礎。1995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Ⅱ 袁隆平,發明了什麼

袁隆平最大的貢獻是研究出了雜交水稻,大大提高水稻的產量,解決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難題,為許許多多的人帶來了福利

Ⅲ 袁隆平院士研究了一輩子雜交水稻,都完成過哪些重大突破

袁隆平對中國農業的貢獻有多大?應該受到怎麼對待?

這個問題問得有意思,大家都知道袁隆平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旨在肯定他對雜交水稻作出的巨大貢獻,更被咱們不少人成為「當代神農」。但是空口白話的羅列一些袁隆平的榮譽老張覺得顯得太單薄,在此老張就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當然,袁隆平也獲得了無上的榮譽,中國科學獎第一批得主!中國工程院第一批入選院士!受邀美國農學院外籍院士!這些都是國家和世界給予袁隆平的肯定和嘉獎,在此老張一個農民,也做不了什麼能上今日頭條的大事情,只能祝福已經年近九十依然奮戰在科研一線的袁隆平院士長命百歲,早日研製出海水稻!

Ⅳ 袁隆平發明了什麼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不是發明,是利用雜交水稻技術為水稻增產。

Ⅳ 袁隆平什麼時候發明的雜交水稻

1973年由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袁隆平等發明秈型雜交水稻。獲1981年國家發明特等獎。該項發明是利用普通野生稻的雄性不育株作母本,矮桿秈稻為父本,經過連續回交,育成二九南一號、V20、珍珠97等保持系及其同型不育系。通過廣泛地測交篩選,選育一批優良恢復系,完成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配製南優二號、三號;秈優二號、三號,V優6號等雜交組合,還研究出一整套有關雜交稻繁殖制種和雜種一代的高產栽培技術。1980年,該發明作為中國第一項農業技術轉讓給美國。

Ⅵ 袁隆平發明的什麼

雜交水稻。。

Ⅶ 袁隆平發明的什麼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常識人物篇。

Ⅷ 袁隆平的發明成就對中國和世界做出了那些貢獻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他於1964年率先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最先發現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 並提出通過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來利用雜種優勢的設想;1972年他育成中國第一個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號A和B; 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二號; 1975年和協作組成員一起攻克了制種技術難關,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生產上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國家。
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總設計師和最主要的學術帶頭人。1986年他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由三系法到兩系法到一系法和從品種間到亞種間到遠緣雜種優勢利用三個發展階段的戰略設想, 這一設想已成為國內外公認雜交水稻育種的指導思想, 1987年被列為國家「863」計劃的重點課題。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1996年兩系法雜交稻研究基本成功並投入生產應用。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超級雜交稻研究已實現畝產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第二目標,現正致力於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級雜交稻研究。
雜交水稻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1976-2005,全國累計種植面積約3.4億公頃, 增產稻穀4.5億多噸。由於雜交水稻獲得巨大成功,袁隆平先後獲得迄今唯一的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2004年度世界糧食獎等十多項國際獎, 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Ⅸ 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有什麼重大意義

(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
(2)他選育出的雜交水稻不僅大大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
(3)也被認為有助於解決未來世界性飢餓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雜交稻技術作為一項戰略計劃,還聘請袁隆平為首席顧問,為一些國家培訓技術專家。袁隆平多次獲得國際大獎,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責任制),二靠袁隆平(雜交稻)。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Ⅹ 袁隆平是如何發明出雜交水稻的

雜交抄水稻並沒有在全國地區進行推襲廣。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全國耕地面積20.23億畝。農財網數據,雜交秈稻種植面積約2億畝,雜交率約67%,粳稻只有不到0.2%是屬於雜交稻。2014—2017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前三名都是常規稻,順序為龍粳31、中嘉早17、寧粳4號。雜交水稻是Henry Beachell發明的。三系育種完善雜交育種技術是新城長友發明的。野敗植株的發現者是馮克珊和李必湖。第一個培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第一個成功的三系組合的是顏龍安,第一個恢復系是張先程。二系法是石明松發明的。
中國種植面積最大雜交水稻的品種是謝華安培育的。 海水稻(耐鹽鹼稻)是陳日勝培育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袁隆平研究並發明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