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晷是何時發明的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人利用日影來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的種類很多,根據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等多種,功能也不盡相同。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74年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⑵ 日晷發明的時間
人類使用日晷的時間非常久遠,古巴比倫人在遠古時代的6000年前就開始使用了,遠遠早於沙漏(大約在公元1100年)。
⑶ 日晷是誰發明的
日晷的發明者無從考詳,日晷儀在史籍中卻少有記載,現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是「漢書·律歷志·制漢歷」一節:太史令司馬遷建議共議「乃定東西,主晷儀,下刻漏」,而「漢書·藝文志」中列有晷書34卷,但僅存書名,而無內容。
隋書·天文志中記載了耿詢的成就,「觀測日晷和刻漏,是測天地正儀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對日晷的形制,定時之法都有詳細的記載。較之圭表,它已復雜多了,可以說是一種真正的儀器了,發展到清代,不僅可以計時用,日晷本身已成為一件裝飾藝術品。
(3)日昝的發明擴展閱讀
日晷原理:日晷計時的原理是這樣。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因為我們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
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由於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因此,單用日晷來計時是不夠的,還需要其它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鍾,來與之相配。
日晷擺放: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馬莉萍副研究員介紹,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種,在我國最重要、最常見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國古代最經典的計時儀器。日晷石制的圓盤叫「晷面」,應根據當地緯度以一定傾角斜著擺放,使晷面平行於赤道面。
在西安,應該讓晷面朝北,晷針上端指向北天極,下端指向南天極,「也就是說,若在城牆月城內擺放,不應該背靠箭樓坐北朝南,而應該坐南朝北,讓晷面對著箭樓方向,晷針指向正北,仰角34.3度(西安的緯度)。」
⑷ 中國最早的日晷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我國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經發明了最原始的計時器「土圭」 ,後來發展為「圭表」。「日晷」大約發明於漢代以前,是觀測陽光投影方向的計時器。
⑸ 日晷是古代計時工具,它是怎樣發明的
日晷是我們古代用來計時的工具,它是由一個帶有刻度的圓盤和一個指針構成,它是通過觀察指針在刻度盤上影子的位置,來計量一天中時間的變化。像我們的中華世紀壇,就是按照日晷的模樣來計算的。
人類使用日晷的歷史非常遙遠,古巴比倫在遠古時期的6000年前就開始使用了,中國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是開始使用日晷計時了。
所以不得不說我們的祖先是很聰明的,會利用太陽的東升西落來計算我們每天的時間,讓我們現在可以有時間可計算。
⑹ 日晷的發明順序.急急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⑺ 日晷是中國發明的嗎
因為地球人都共同擁有那個太陽、月亮,利用太陽、月亮觀測時間,是每一處能見到太陽、月亮的人共同的愛好和最初的必然選擇,於是,各自獨立地創造發明了符合自己文化習慣,有各自特色的日晷和月晷。
根據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見第4卷第一分冊的「天文儀器的發展」)里的論證,日晷在亞洲的發展是和西方並行的。製作垂直式或地平式日晷,晷針平行於地球自轉軸,需要有許多關於圓錐截面的知識,因此可以判斷它們是希臘幾何學的一種自然產物。他經過深入分析,推斷出了日晷在全世界交流的大趨勢:耶穌教會傳教士把地平式日晷傳入中國,他們(或者是他們之前的葡萄牙旅行家)同時也把在中國發現的較簡易的赤道式日晷帶回歐洲。
或者更可靠的說法是,在更早的時候,通過阿拉伯人或猶太人之手傳入歐洲。雖然各類日晷因地制宜,各有所長,但是李約瑟特別強調:赤道式日晷是所有日晷中最准確的一種。在中國的宮殿、園林、廟宇中,永久性的日晷始終都是赤道式日晷的古老式樣,而未被「復雜」的垂直式或地平式日晷所取代,就毫不奇怪了。相反,赤道式日晷的一種(赤道面板可隨緯度調節,最晚在宋代已出現),17世紀時卻在歐洲風行起來。這一類型的樣品在劍橋惠普耳博物館里至少有25個。
如今,國門大開,人們去世界各地旅遊,只要留心,就能在廣場、街頭、庭院看見日晷,樣式琳琅滿目,展露出各地人們的智慧。網上信息還反映,北美有個日晷協會,定期召開會議切磋交流。英國的日晷協會還按季出版刊物,從20多年目錄可見,內容兼具科學性於藝術性,范圍不限本國,涉及世界各地。
⑻ 日晷是誰發明的
日晷的發明者無從考詳,日晷儀在史籍中卻少有記載,現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是「漢書·律歷志·制漢歷」一節:太史令司馬遷建議共議「乃定東西,主晷儀,下刻漏」,而「漢書·藝文志」中列有晷書34卷,但僅存書名,而無內容。
隋書·天文志中記載了耿詢的成就,「觀測日晷和刻漏,是測天地正儀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對日晷的形制,定時之法都有詳細的記載。較之圭表,它已復雜多了,可以說是一種真正的儀器了,發展到清代,不僅可以計時用,日晷本身已成為一件裝飾藝術品。
(8)日昝的發明擴展閱讀
日晷原理:日晷計時的原理是這樣。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因為我們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
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由於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因此,單用日晷來計時是不夠的,還需要其它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鍾,來與之相配。
日晷擺放: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馬莉萍副研究員介紹,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種,在我國最重要、最常見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國古代最經典的計時儀器。日晷石制的圓盤叫「晷面」,應根據當地緯度以一定傾角斜著擺放,使晷面平行於赤道面。
在西安,應該讓晷面朝北,晷針上端指向北天極,下端指向南天極,「也就是說,若在城牆月城內擺放,不應該背靠箭樓坐北朝南,而應該坐南朝北,讓晷面對著箭樓方向,晷針指向正北,仰角34.3度(西安的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