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新理論或者創造力理論

創新理論或者創造力理論

發布時間:2021-11-21 16:25:28

『壹』 熊彼特創新理論的基本觀點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觀點:
1、創新是生產過程中內生的
2、創新是一種「革命性」變化
3、創新同時意味著毀滅
4、創新必須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
5、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本質規定
6、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貳』 熊彼特創新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

『叄』 請對經濟學家熊彼特的創新理論進行簡單論述,謝謝

『肆』 創造力和創新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創新是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生產或採用、同化和開發一種增值新產品;更新和擴大產品、服務和市場;發展新的生產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創新。創新在經濟、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舉足輕重。

2、創造力指的是在零基礎上,進行發明製造生產的能力,比如中國的核工業。創新則是在一定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技術更新和升級,比如當下人們關注的企業轉型。

3、創造力是一種能力,而創新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結果。

(4)創新理論或者創造力理論擴展閱讀

培養創造力的方式

1,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2,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3,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對於人來說,創造力不僅是天賦和才能,而且還是一種責任。創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決一個困難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來,由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看來,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閱題在於洞察創造活動的全過程,為促進創造力創造先決條件。

『伍』 有關創新的理論(名言警句……)、事實(事實例證)論據。各5條

競爭優勢的秘密是創新,這在現在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是如此。
創造力對於創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應該提倡創造力,然後將其轉變成創新,而這種創新將導致競爭的成功。
————美國《未來學家》1995年10月號文章

對於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
————郎加明《創新的奧秘》27頁

創新,可以從需求的角度而不是從供給的角度給它下定義為:改變消費者從資源中獲得的價值和滿足。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權威
中國、孫黎編著《策劃家》第178頁

不創新,就死亡。
————〖艾柯卡〗現代美國著名企業家

創新應當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不是投機商,也不是只知道賺錢、存錢的守財奴,而應該是一個大膽創新敢於冒險,善於開拓的創造型人才。
————〖熊彼特〗奧地利經濟學家

日日創新。
————日本索尼公司

在人類日超擁擠的生存空間里,唯一可以使人擺脫擁擠感覺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創新之路。

把嘗試「解決新問題「的追求,從人群中的局部人、少數人,擴大到人群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有機構成的一部分,這種趨勢在二十世紀末已初露端倪……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402頁

如若說,在創新尚屬於人類個體或群體中的個別傑出表現時,人們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尚可為時代所容,那麼,在創新將成為人類賴以進行生存競爭的不可或缺的素質時,依然採用一種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則無異於一種自我潰敗。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404頁

……以空前未有的熱情,煥發青春的創新功能,激發人人獨特的創新精神,使民族的、國家的創新智慧來一個總發動!使個體的、群體的創新潛能來一個大爆發!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382頁

最佳的創新定義是「不限大小,不限部門」。
最有效的創新都簡單得驚人,其實,一項創意所能得到的最高褒獎就是別人說一句:「這個一看就懂,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有效的創新開始時……要做的只是某件具體的事。但是,基於聰明設想的創新數量極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較小,仍然成為開辟新行業、提供新職業、給經濟增添新的活力方面的相當巨大的源泉。

這種創新代表著社會所需要的東西:首創性、進取心和創造精神。
————佚名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經深刻地指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4頁

創新——創造新的世界的真正奧秘在於:創新首先是一種由創新者的素質和創新者的思路組成的運行機制,它是一個由創新者的素質轉化為創新者的思路、再由創新者的思路轉化為創新者的行為的復雜過程。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5頁

在創新活動中,只有知識廣博、信息靈敏、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易於在多學科、多專業的結合創新中和跳躍性的創造性思維中求行較大的突破。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11頁

科學技術史表明,過多的知識信息有時反倒會妨礙和限制創新。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14頁

創新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貝爾〗美國科學家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265頁

將來,先進國家生產的產品價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從藍領工人的勞動及從資本物中得來,而主要是從設想和創新中得到的。
————〖吉福德·平肖第三〗美國咨詢專家
《創新者與企業革命》第16頁

創新時代實際上是信息時代的天然的伴隨物。盡管我們掌握了新的信息,但仍然有薄弱環節,它不是出現在信息的創造上,也不是出現在信息的貯存上,甚至也不在信息的獲取上,而是出現在利用新的信息去做新的事情上。

————〖吉福德·平肖第三〗美國咨詢專家
《創新者與企業革命》第17頁

作為一個未來的總裁,應該具有激發和識別創新思想的才能。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25頁

為了產生創新思想,你必須具備:(1)必要的知識;(2)不怕失誤、不怕犯錯誤的態度;(3)專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29頁

在識別創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總裁,總是善於同有創新意識的人打交道的,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包括聽來有點古怪的意見。……為了獲取創新思想,作為公司總裁必須樂於承認和接受由創新思想帶來的種種不愉快。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33頁

有一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創新思想不是那些專門從事開發創新思想的人的專有領地。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33頁

創新是企業家的具體工具,也就是他們藉以利用變化作為開創一種新的實業和一項新的服務的機會的手段。……企業家們需要有意識地去尋找創新的源泉,去尋找表明存在進行成功創新機會的情況變化擴其徵兆。他們還需要懂得進行成功的創新的原則並加以運用。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19頁

即使日本人現在也不得不超越模仿、進口和採用他人技術的階段,學會由自己來進行真正的技術創新……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33頁

……基於聰明的設想出現的創新數量極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比較小,仍然成為開辟新行業、提供新職業、給經濟增添新的活動面的相當巨大的源泉。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139頁

然而,喚起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創新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中國、郭光華著《商品開發技巧》第8頁

商品開發離不開創新構想,創新構想是人類智慧中最美麗的花朵。
————中國、郭光華著《商品開發技巧》第95頁

市場經濟全靠自己闖盪,在求異的同時就要創新。具體的感覺是,要把繁華世界看作蠻荒一片,把已經光彩奪目的物質文明看作還未開墾的處女地,大膽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開拓、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文明世界。

————中國、顏建中著《第四產業大崛起》第301頁

『陸』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的基本觀點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觀點:
第一,創新是生產過程中內生的。他說:「我們所指的『發展』只是經濟生活中並非從外部強加於它的,而是從內部自行發生的變化。」盡管投入的資本和勞動力數量的變化,能夠導致經濟生活的變化,但這並不是唯一的經濟變化;還有另一種經濟變化,它是不能用從外部加於數據的影響來說明的,它是從體系內部發生的。這種變化是那麼多的重要經濟現象的原因,所以,為它建立一種理論似乎是值得的。這種另一種經濟變化就是「創新」。
第二,創新是一種「革命性」變化。熊彼特曾作過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你不管把多大數量的驛路馬車或郵車連續相加,也決不能得到一條鐵路。「而恰恰就是這種 『革命性』變化的發生,才是我們要涉及的問題,也就是在一種非常狹窄和正式的意義上的經濟發展的問題。」這就充分強調創新的突發性和間斷性的特點,主張對經濟發展進行「動態」性分析研究。
第三,創新同時意味著毀滅。一般說來,「新組合並不一定要由控制創新過程所代替的生產或商業過程的同一批人去執行」,即並不是驛路馬車的所有者去建築鐵路,而恰恰相反,鐵路的建築意味著對驛路馬車的否定。所以,在競爭性的經濟生活中,新組合意味著對舊組織通過競爭而加以消滅,盡管消滅的方式不同。如在完全競爭狀態下的創新和毀滅往往發生在兩個不同的經濟實體之間;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實體的擴大,創新更多地轉化為一種經濟實體內部的自我更新。
第四,創新必須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熊彼特認為,先有發明,後有創新;發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發現,而創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只要發明還沒有得到實際上的應用,那麼在經濟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因為新工具或新方法的使用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作用,最重要的含義就是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把發明與創新割裂開來,有其理論自身的缺陷;但強調創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必須產生出新的經濟價值,這對於創新理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這個思想為此後諸多研究創新理論的學者所繼承。
第五,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本質規定。熊彼特力圖引入創新概念以便從機制上解釋經濟發展。他認為,可以把經濟區分為「增長」與「發展」兩種情況。所謂經濟增長,如果是由人口和資本的增長所導致的,並不能稱作發展。「因為它沒有產生在質上是新的現象,而只有同一種適應過程,像在自然數據中的變化一樣。」「我們所意指的發展是一種特殊的現象,同我們在循環流轉中或走向均衡的趨勢中可能觀察到的完全不同。它是流轉渠道中的自發的和間斷的變化,是對均衡的干擾,它永遠在改變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狀態。我們的發展理論,只不過是對這種現象和伴隨它的過程的論述。」所以,「我們所說的發展,可以定義為執行新的組合。」這就是說,發展是經濟循環流轉過程的中斷,也就是實現了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本質規定。
第六,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熊彼特把「新組合」的實現稱之為「企業」,那麼以實現這種「新組合」為職業的人們便是「企業家」。因此,企業家的核心職能不是經營或管理,而是看其是否能夠執行這種「新組合」。這個核心職能又把真正的企業家活動與其他活動區別開來。每個企業家只有當其實際上實現了某種「新組合」時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企業家。這就使得「充當一個企業家並不是一種職業,一般說也不是一種持久的狀況,所以企業家並不形成一個從專門意義上講的社會階級。」熊彼特對企業家的這種獨特的界定,其目的在於突出創新的特殊性,說明創新活動的特殊價值。但是,以能否實際實現某種「新組合」作為企業家的內在規定性,這就過於強調企業家的動態性,這不僅給研究創新主體問題帶來困難,而且在實際生活過程中也很難把握。
學術界在熊彼特創新理論的基礎上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使創新的經濟學研究日益精緻和專門化,僅創新模型就先後出現了許多種,其代表性的模型有:技術推動模型、需求拉動模型、相互作用模型、整合模型、系統整合網路模型等,構建起技術創新、機制創新、創新雙螺旋等理論體系,形成關於創新理論的經濟學理解。
按照熊彼特的觀點和分析,所謂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在熊彼特看來,作為資本主義「靈魂」的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實現創新,引進新組合。所謂經濟發展就是指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不斷地實現新組合。資本主義就是這種「經濟變動的一種形式或方法」,即所謂「不斷地從內部革新經濟結構」的「一種創造性的破壞過程」。
在熊彼特假定存在的一種所謂循環運行的均衡情況下,不存在企業家,沒有創新,沒有變動和發展,企業總收入等於總支出,生產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資」,因而不產生利潤,也不存在資本和利息。只有在他所說的實現了創新的發展的情況下,才存在企業家和資本,才產生利潤和利息。這時,企業總收入超過總支出,這種余額或剩餘就是企業家利潤,是企業家由於實現了新組合而應得的合理報酬。資本的職能是為企業家進行創新提供必要的支付手段,其所得利息便是從企業家利潤中償付的,如同對利潤的一種課稅。在這個創新理論中,人們只能看到生產技術和企業組織的變化,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剝削關系則完全看不見了。

『柒』 如何理解創新能力理念

創新能力具有綜合獨特性,和結構優化性等特徵。遺傳素質是形成人類創新能力生理基礎和必要的物質前提,它潛在決定著個體創新能力未來發展的類型,速度和水平;環境是人的創新能力和提高的重要條件,環境優劣影響著個體創新能力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實踐是人創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徑。

『捌』 簡述技術創新理論的基本內容.

技術創新理論(TechnicalInnovationTheory)的首次由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的《經濟發展理論》系統的提出。」創新」就是「一種新的生產函數的建立(the setting up of a new proct in function),即實現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一種從未有過的新結合。並將其引入生產體系。創新一般包含5個方面的內容(1)製造新的產品:製造出尚未為消費者所知曉的新產品(2)採用新的生產方法:採用在該產業部門實際上尚未知曉的生產方法(3)開辟新的市場開辟國家和那些特定的產業部門尚未進入過的市場:(4)獲得新的供應商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應來源(5)形成新的組織形式創造或者打破原有壟斷的新組織形式 創新並不僅僅是某項單純的技術或工藝發明.而是一種不停運轉的機制.只有引入生產實際中的發現與發明.並對原有生產體系產生震盪效應。才是創新。

『玖』 熊彼特創新理論的理論啟示

1、珍惜企業家精神,造就企業家隊伍
在熊彼特看來,創新活動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企業家與只想賺錢的普通商人和投機者不同,個人致富充其量只是他的部分動機,而最突出的動機是「個人實現」,即「企業家精神」。熊彼特認為這種「企業家精神」包括:(1)建立私人王國,(2)對勝利的熱情,(3)創造的喜悅,(4)堅強的意志。這種精神是成就優秀企業家的動力源泉,也是實現經濟發展中創造性突破的智力基礎。企業家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最稀缺的資源,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它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因此,許多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都不惜代價、不擇手段地網羅創新型人才,而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選拔人才的機制還不盡公正合理,「論資排輩」、「年齡一刀切」、「恨能」、「恨富」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對人才的制度化激勵還相當缺乏,鼓勵冒險、容忍失敗的社會氛圍還十分稀薄,所有這些都嚴重地阻礙著我國企業家的孕育、培養和造就。因此,我國今後應對這些問題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努力造就一支優秀的企業家隊伍,在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培養出獨特的創新精神,培育出更多的實力雄厚、發展前景看好的企業。
2、有秩序的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根據熊彼特的創新理論,改變社會面貌的經濟創新是長期的、痛苦的「創造性破壞過程」,它將摧毀舊的產業,讓新的產業有崛起的空間。然而,面對這個「創造性破壞過程」,熊彼特特別指出:「試圖無限期地維持過時的行業當然沒有必要,但試圖設法避免它們一下子崩潰卻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場混亂 ——可能變為加重蕭條後果的中心——變成有秩序的撤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近年來,在我國存在一種自由追捧「新經濟」的現象,有些人認為我國的傳統產業已經毫無希望,應該把資源集中於「新經濟」,集中於信息產業,跳過漫長的工業化階段,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誠然,在發達國家高科技創新浪潮的推動下,全球正在展開一輪長期的、由機器經濟轉變為信息經濟、工業經濟轉變為服務經濟的產業變革。但是,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即使在發達國家仍有一批傳統產業在蓬勃發展,並與新興產業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從大趨勢看,「新經濟」只有與「舊經濟」融合才有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在傳統經濟結構的困境中尋求突破,確實需要進行結構調整,但同時應該做到「有秩序的撤退」,注意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那些傳統產業的結構和素質,而不能顧此失彼,簡單拋棄傳統產業。如果進退失據,只是一窩蜂地關停,使所有傳統產業一下子崩潰,那麼,滾滾的下崗失業洪流,源源不斷的低收人人群的涌現,供求總量、供求結構的嚴重失衡,必將迫使背離「創造性破壞」的初衷,變成只有破壞而沒有創造,經濟創新將被經濟崩潰所代替。
熊彼特創新理論
3、通過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建立完整的創新生態體系
技術創新活動是一根完整的鏈條,這一「創新鏈」具體包括:孵化器、公共研發平台、風險投資、圍繞創新形成的產業鏈、產權交易、市場中介、法律服務、物流平台等。完整的創新生態應該包括科技創新政策、創新鏈、創新人才、創新文化。根據國家創新體系理論中新熊彼特主義者——弗里曼提出的「政府的科學技術政策對技術創新起重要作用」,為此政府的主要職責應該是通過科技創新政策來構建一個完整的創新生態,通過這個完整的創新生態,最大限度地集聚國內外優質研發資源,形成持續創新的能力和成果。針對當前我國創新動力、創新風險、創新能力、創新融資不足的問題,政府在政策架構上需要做的有:完善促進自主創新的財政、稅收、科技開發及政府采購政策;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大力發展風險投資事業,加大對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與激勵;健全創新合作機制,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進行技術戰略聯盟,實施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推進開放創新;重構為創新服務的金融體制,發展各類技術產權交易,構建支持自主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拾』 學習創新理論的重要意義

創新理論
創新理論起源於拉丁語,原意有三層含義: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創新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資源創造新事物的一種手段。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周期的理論。熊彼特把創新定義為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企業家實行對生產要素的新結合。它包括:1、引入一種新產品;2、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3、開辟新市場;4、獲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給來源;5、建立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當然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對創新的認識也是在不斷演進的。特別是知識社會的到來,對創新模式的變化進一步被研究、被認識。

中文名
創新理論
起源
拉丁語
含義
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
提出者
熊彼特
出處
《經濟發展概論》
快速
導航
經濟

環境

雙螺旋

創新

發展

自由學說
基本定義
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可追溯到1912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的《經濟發展概論》。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系。[7]」熊彼特獨具特色的創新理論奠定了其在經濟思想發展史研究領域的獨特地位,也成為他經濟思想發展史研究的主要成就。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打破舊的均衡而又實現新的均衡主要來自內部力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正是創新引起經濟增長和發展。熊彼特在由創新波動引起的繁榮和衰退交替出現的「純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第二次浪潮」的概念,即創新浪潮的後續反應,其特點是需求、物價和投資膨脹,投機行為急劇增加,並導致失誤和過度投資。由此說明了「純模式」和資本主義實際經濟周期的「四階段模式」(繁榮、衰退、蕭條、復甦)之間的內在聯系。他還認為,由於經濟領域中存在多種創新活動,而不同的創新活動所需的時間長短不一,對經濟的影響范圍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從而出現多種周期。
熊彼特關於創新的基本觀點中,最基礎的一點即創新是生產過程中內生的[7]。他認為經濟生活中的創新和發展並非從外部強加而來的,而是從內部自行發生的變化。這實際上強調了創新中應用的本源驅動和核心地位。然而,20世紀60年代,新技術革命的迅猛發展。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提出了「起飛」六階段理論,「技術創新」在創新活動的地位日益重要。但隨著技術創新的迅猛發展,其表現出了越來越強的知識依賴性。創新由易變難,逐漸成為高知識積累群體才能完成的工作,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創新與應用間壁壘的形成。
創新在研究領域產生,隨後在經過一個時間過程後在應用領域得到接受和採納,這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更熟悉的創新擴散模式。在創新擴散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羅傑斯的研究工作,他所提出的創新擴散理論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直在領域內居於主導地位。羅傑斯認為創新擴散受創新本身特性、傳播渠道、時間和社會系統的影響,並深入分析了影響創新採納率和擴散網路形成的諸多因素。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推動下知識社會的形成及其對創新的影響進一步被認識,科學界進一步反思對技術創新的認識,創新被認為是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交互復雜作用下的一種復雜涌現現象,是創新生態下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創新雙螺旋結構共同演進的產物,關注價值實現、關注用戶參與的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也成為新世紀對創新重新認識的探索和實踐。

閱讀全文

與創新理論或者創造力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