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麵食

誰發明麵食

發布時間:2021-11-21 08:21:04

㈠ 山西麵食是誰發明

世界的麵食之根就在山西。今天的晉南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這里,炎鞭百草,稷教稼穡,上古時期出現了華夏第一餅——堯主餅,自此順流而下,有漢之"煮餅"、晉之"燙餅"、唐之"冷淘"……凡此種種,無不由三晉而生,由三晉而興,由三晉而演繹流傳,惠及四海,澤被五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麵食文化。稷是周王朝的祖先後稷,他教給百姓種植糧食的方法,把人類帶入了農耕文明。於是人們把當時的糧食作物黍就叫作"稷",他也被奉為穀神。傳說今天的晉南稷山縣就是後稷生長和教民稼穡之地。如今,山西人在節日或嫁娶時,仍用黍(糕米)來做油糕。很多人不知道,歷朝歷代的黃鍾大呂,就是用黍來定音的。現在晉南流行的堯王餅(石頭餅),也常把人們帶回到遠古的石烹時代。山西還以其地理氣候孕育出了眾多的雜糧,世人稱之為"雜糧王國",其莜麥、蕎麥及各種豆類,均可製成營養豐富的各種麵食。星移斗轉,朝代興替,山西麵食也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播變化。東漢末年,山西運城胡相的羊肉泡饃開始傳向陝甘寧等西北地區。唐朝時,稷山人金氏兄弟赴京(長安),後在岐山開了"順天立"面館,後來成為聞名中外的岐山掛面。元朝時,馬可波羅兩次來到太原,將山西麵食帶回義大利,此後山西麵食開始遠播世界各地。
遠古的堯王餅到如今的鮑汁面,從封建宮廷中的豌豆黃、小窩頭到民間的烤澇和灌腸,從山西刀削麵到西方的通心粉,從太原的晉陽飯店到北京的晉陽飯庄,從太原街頭的麵食館到日本的蕎面館……
山西麵食的名字也時常在變化。以面條為例,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麵食名稱推陳出新,因時因地而異,俗話說嬌兒寵稱多,麵食眾多的稱謂與名堂,正說明山西人對它的重視和喜愛。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能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麵做幾十種,如刀削麵、拉麵、圪培面、推窩窩、灌腸等。到了廚師手裡,更被做的花樣翻新,目不暇接,達到了一面百樣,一面百味的境界。據查,麵食在山西按照製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制麵食、煮制麵食、烹制麵食三大類,有據可查的麵食在山西就有280種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麵名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其他如大拉麵、刀撥面、撥魚、剔尖、河撈、貓耳朵、蒸、煎、烤、炒、燴、煨、炸、爛、貼、攤、拌、蘸、燒等多種,名目繁多,讓人目不暇接。
山西麵食從遠古走向今天,山西麵食從黃土高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山西麵食,不僅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㈡ 面條是誰發明的

一碗4000年前的面條重見天日,顏色鮮黃,與拉麵相似。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中國考古學家在青海喇家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條實物,從而證明了面條起源於中國,而不是義大利或者阿拉伯。

來自青海的偶然發現,結束面條起源國的爭議。

中國人常說:這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飯,這飯里最好吃的就是這面。歌唱大師卡魯索出國多年,最想念的則是一碗義大利面條。面條是中國人還是義大利人發明的?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也沒有答案,然而,考古學家在中國青海的偶然發現,為這個歷史懸案找到了答案。

科學家發現的這些古老面條保存完好,長而細,呈黃色,盛在一個倒扣的密封的碗中。這個碗是在中國西北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發掘出來的,那碗面條被埋在3米深的沉積物中。這一無可辨駁的證據表明,中國無可爭議地早於其他國家發明了這種麵食。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呂厚遠說:「這是發現的最早的面條實物證據。」科學家確定這種面條是用小米和高粱兩種穀物製成的,小米是中國的本土穀物,在7000年前便被廣泛種植。而現代的北美和歐洲的面條則通常是用小麥麵粉製作。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帕特里克·麥克戈溫說,如果這碗面條被確定的製作時間無誤的話,那麼這一發現是「非常令人驚喜的」。他說,即使是今天,要做出像在喇家發現的這種又長又細的面條也要求有靈巧嫻熟的技術。他說:「這顯示了相當高的食品加工和烹調技術水平。」

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想爭奪面條的發明權。

中國考古學家的這一發現肯定會讓義大利人感覺不爽,因為他們一直聲稱,面條的發明權應該屬於義大利。其實,面條是世界的一種大眾食品,到底是哪一種文化發明了這種食品,已經爭論了好幾十年,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想要獲得這種食品的發明權。他們說,他們食用面條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

義大利人爭奪面條的發明權並非無理取鬧。義大利的象徵是什麼,遊客的答案實在令人驚訝,既不是義大利時裝,也不是米開朗琪羅,更不是法拉利跑車,而是——義大利面條:長的,圓的,扁的,螺旋的,用雞蛋染成黃色的,用菠菜染成綠色的,還有用墨魚染成深紅色的,里頭填上乳酪的……據義大利面條工業聯合會統計,目前全球義大利面條的年產量已達到1000萬噸。

關於義大利面條的起源,歷史學家們一直未能達成一致。有人認為,義大利面條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入義大利的。也有人認為,早在公元前7世紀,當時居住在義大利北方的埃特魯斯坎人就已經開始製作面條。在托斯卡納地區發現的公元前4世紀的埃特魯斯坎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出土的文物中,人們發現了用來和面的大張木頭桌子以及肯定是用來煮麵條的廚房用具。從這些用具可以看出,當時的埃特魯斯坎人已經開始製作各種形狀的面條了。

還有證據表明,在屋大維成為古羅馬的凱撒之後,羅馬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50萬。保證眾多公民的糧食供應就成為古羅馬政府一個嚴重的問題。於是,當時的人們想出了一種保存麵粉的新方法。將麵粉先和成面團,然後用刀子將面團切成面條,這種面條在太陽下曬干後可以保存至少一年。於是,曬乾的面條就這樣在義大利人當中流行開來。不過當時吃乾麵條的都是平民,貴族和富人家裡還是吃現做的面條。直到19世紀,曬乾的義大利面條才成為歐洲各國不分貴賤的餐桌美食。

面條由高粱和小米的兩種混合物製成。

義大利面條擁有悠久的歷史,這確是事實。然而,中國新發現的面條可以將中國人吃面條的歷史往上推4000多年,單憑這一點,義大利人就不得不俯首稱臣,除非他們找到比這更古老的證據。

據呂厚遠介紹,在喇家考古遺址發現這碗面條之前,最早的有關面條的記錄出現在中國東漢時期的書中。其他的理論認為,面條首先在中東地區發明,然後經過阿拉伯人介紹到義大利,而義大利人又使面條在歐洲廣泛普及,最後傳到世界各地。

喇家發現的面條到底是不是阿拉伯面條或者義大利面條的祖先,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加以證明,不過呂厚遠說:「無論如何,以前最早的記錄只是出現在 2000年以前。」加拿大米西索加的多倫多大學的考古學家加里·克勞福德說,在中國發現4000多年前的面條毫不令人吃驚,他說:「這符合我們一般都知道的事實,那就是面條在中國有著長久而重要的歷史。」

為了測定新發現的面條是用什麼做成的,呂厚遠和同事們把在面條碗里的澱粉穀物和外殼的形狀、樣式與現代作物進行比較。該研究小組得出結論說,這種面條是用兩種穀物製成的,一種是高粱,一種是小米,當時的人先把這兩種穀物磨成麵粉,做成面團,然後拉壓成面條形狀。研究人員說,小米缺乏黏性,如果單用小米粉做成面團的話就無法壓拉成又細又長的面條。

中國現在仍然有用小米製作的面條。

考古證據證明中國4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小麥了,但直到唐朝(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才開始普遍種植。據克勞福德說,用小米製作面條並不令人驚奇,他自己在中國北方地區的一個時間差不多的遺址進行的研究證明,那時的中國有豐富的穀子和水稻,但很少有小麥。

不過他補充說,發現保存完好的穀物面條有助於解釋在一些考古地點缺乏穀物種子的發現。他說:「有一個猜測說,穀物的種子通過加熱製成了食品,以及製成了麵粉食品,所以不必留下太多的谷種,如果他們用穀物製成了面條,那就可以解釋這種猜測了。」

呂厚遠說,即使現在,在貧窮偏僻的中國西北地區,人們仍用小米做面條。他說:「現代的小米麵條比小麥面條有更硬的質地,所以經常被稱為鐵絲面。」但嚴格說來,現在中國人吃的面條和義大利面條有明顯不同。

㈢ 麵食是哪裡發明的

面條最早在哪個國家出現?這個爭論持續了十年,終於有答案了,那就是中國。

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聲稱自己最早發明這種出現至少二千年的主食。但一支由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呂厚遠率領的考古隊星期四在英國《自然》雜志中報告,現在有無可爭辯的證據,證明中國是面條的最早發明者。

他們在中國西北部喇家村一段黃河階丘,發現四千年歷史的煮熟面條,被藏在一隻倒轉的碗內,置於一堆混有幼細的黃中帶啡色的黏土中。

這個地點在一個沉澱物有三米深的洪泛區,謹慎的挖掘工作一九九九年以來一直進行。發現物的歷史由發現位置沉澱物中的碳年代確定。

這些新石器時代面條沒有杜林小麥粉、高筋麵粉或大麥等今天義大利粉材料的痕跡,而是以黍製造,那是中國西北部半乾燥高原最早種植的草類植物之一。

研究員高興地說:「這些面條很幼(直徑約零點三厘米),長超過五十厘米,黃色的。它們和拉麵相似,後者是一種傳統的中國面條,以手反覆把面團拉長製成。」

但吃面先鋒的傳說有一個悲劇的結局。考古學家說,喇家村此後不久就被一場大地震及大水沖毀了。

㈣ 面是誰發明的

一碗4000年前的面條重見天日,顏色鮮黃,與拉麵相似。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中國考古學家在青海喇家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條實物,從而證明了面條起源於中國,而不是義大利或者阿拉伯。

來自青海的偶然發現,結束面條起源國的爭議。

中國人常說:這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飯,這飯里最好吃的就是這面。歌唱大師卡魯索出國多年,最想念的則是一碗義大利面條。面條是中國人還是義大利人發明的?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也沒有答案,然而,考古學家在中國青海的偶然發現,為這個歷史懸案找到了答案。

科學家發現的這些古老面條保存完好,長而細,呈黃色,盛在一個倒扣的密封的碗中。這個碗是在中國西北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發掘出來的,那碗面條被埋在3米深的沉積物中。這一無可辨駁的證據表明,中國無可爭議地早於其他國家發明了這種麵食。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呂厚遠說:「這是發現的最早的面條實物證據。」科學家確定這種面條是用小米和高粱兩種穀物製成的,小米是中國的本土穀物,在7000年前便被廣泛種植。而現代的北美和歐洲的面條則通常是用小麥麵粉製作。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帕特里克·麥克戈溫說,如果這碗面條被確定的製作時間無誤的話,那麼這一發現是「非常令人驚喜的」。他說,即使是今天,要做出像在喇家發現的這種又長又細的面條也要求有靈巧嫻熟的技術。他說:「這顯示了相當高的食品加工和烹調技術水平。」

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想爭奪面條的發明權。

中國考古學家的這一發現肯定會讓義大利人感覺不爽,因為他們一直聲稱,面條的發明權應該屬於義大利。其實,面條是世界的一種大眾食品,到底是哪一種文化發明了這種食品,已經爭論了好幾十年,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想要獲得這種食品的發明權。他們說,他們食用面條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

義大利人爭奪面條的發明權並非無理取鬧。義大利的象徵是什麼,遊客的答案實在令人驚訝,既不是義大利時裝,也不是米開朗琪羅,更不是法拉利跑車,而是——義大利面條:長的,圓的,扁的,螺旋的,用雞蛋染成黃色的,用菠菜染成綠色的,還有用墨魚染成深紅色的,里頭填上乳酪的……據義大利面條工業聯合會統計,目前全球義大利面條的年產量已達到1000萬噸。

關於義大利面條的起源,歷史學家們一直未能達成一致。有人認為,義大利面條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入義大利的。也有人認為,早在公元前7世紀,當時居住在義大利北方的埃特魯斯坎人就已經開始製作面條。在托斯卡納地區發現的公元前4世紀的埃特魯斯坎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出土的文物中,人們發現了用來和面的大張木頭桌子以及肯定是用來煮麵條的廚房用具。從這些用具可以看出,當時的埃特魯斯坎人已經開始製作各種形狀的面條了。

還有證據表明,在屋大維成為古羅馬的凱撒之後,羅馬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50萬。保證眾多公民的糧食供應就成為古羅馬政府一個嚴重的問題。於是,當時的人們想出了一種保存麵粉的新方法。將麵粉先和成面團,然後用刀子將面團切成面條,這種面條在太陽下曬干後可以保存至少一年。於是,曬乾的面條就這樣在義大利人當中流行開來。不過當時吃乾麵條的都是平民,貴族和富人家裡還是吃現做的面條。直到19世紀,曬乾的義大利面條才成為歐洲各國不分貴賤的餐桌美食。

面條由高粱和小米的兩種混合物製成。

義大利面條擁有悠久的歷史,這確是事實。然而,中國新發現的面條可以將中國人吃面條的歷史往上推4000多年,單憑這一點,義大利人就不得不俯首稱臣,除非他們找到比這更古老的證據。

據呂厚遠介紹,在喇家考古遺址發現這碗面條之前,最早的有關面條的記錄出現在中國東漢時期的書中。其他的理論認為,面條首先在中東地區發明,然後經過阿拉伯人介紹到義大利,而義大利人又使面條在歐洲廣泛普及,最後傳到世界各地。

喇家發現的面條到底是不是阿拉伯面條或者義大利面條的祖先,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加以證明,不過呂厚遠說:「無論如何,以前最早的記錄只是出現在 2000年以前。」加拿大米西索加的多倫多大學的考古學家加里·克勞福德說,在中國發現4000多年前的面條毫不令人吃驚,他說:「這符合我們一般都知道的事實,那就是面條在中國有著長久而重要的歷史。」

為了測定新發現的面條是用什麼做成的,呂厚遠和同事們把在面條碗里的澱粉穀物和外殼的形狀、樣式與現代作物進行比較。該研究小組得出結論說,這種面條是用兩種穀物製成的,一種是高粱,一種是小米,當時的人先把這兩種穀物磨成麵粉,做成面團,然後拉壓成面條形狀。研究人員說,小米缺乏黏性,如果單用小米粉做成面團的話就無法壓拉成又細又長的面條。

中國現在仍然有用小米製作的面條。

㈤ 饅頭是誰發明的

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殺羊宰豬,包成面團,投於水中以示供奉,這就是「饅頭」的起源。

各地稱呼

中國在江浙滬地區,仍然把帶餡不帶湯的饅頭叫做「饅頭」,而不帶餡的叫做「白面饅頭」。而「包」是指帶湯的。如蘇州湯包。這和北方不一樣。北方話中,帶餡的即為「包子」,不帶餡的叫做「饅頭」,北方沒有帶湯的饅頭。詳細稱呼見下表。

其他稱謂

饅頭之稱謂,仍很混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稱作「饃饃」、「卷子」,也有稱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餡者,也有稱作「面兜子」、「湯包」的。現時不管什麼樣的有餡的無餡的饅頭,其實都距諸葛亮當初創制的饅頭相去過遠。饅頭的饅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換成方〕」。盧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換成方〕頭。」荀氏《四時列饌傳》:「春祠有〔曼字的又換成方〕頭餅。」

查唐趙璘《因話錄》,則有另外的說法:「饅頭本是蜀饌,世傳以為諸葛亮征南時以肉面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孔明與馬謖謀征南,有攻心戰之說。至伐孟獲,熟視營障,七縱而七擒之,豈於事物間有欺瞞之舉,特世俗釋之如此耳。

㈥ 饅頭是誰發明的

諸葛亮發明的

《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用麵粉加水捏成人頭模樣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因「蠻頭」太嚇人,後來人們就用「饅頭」取代了。

(6)誰發明麵食擴展閱讀

諸葛亮在四川地區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現代仍有頭戴白布的習慣,據說就是為諸葛亮戴孝,歷時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紀原》中,有記載諸葛亮南征班師時,正遇風起,不能渡河,孟獲說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頭和牲畜祭祀,便會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了,於是用麵粉搓成人頭狀,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為饅頭。

㈦ 面條最早是由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中國,發明者沒有記載。

面條的歷史發展:

面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面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

初期的東漢、魏晉南北朝、到後期唐宋元明清都有史料紀錄。但起初對面條之名稱卻不統一,除普遍水溲麵、煮餅、湯餅外,亦有稱水引餅、不託、餺飥等。

「面條」一詞直到宋朝才正式通用;「面條」為長條形,花樣卻多不勝數,什麼冷淘、溫淘、素麵、煎麵……皆屬「面條」;制面方法之多亦令人嘆為觀止,可擀、可削、可撥、可抿、可擦、可壓、可搓、可漏、可拉。

中華面條既屬經濟飽肚的主食,還可作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據史錄,很多達官貴人均喜吃面,並會以麵食招待貴賓。

中華麵食在清朝發展巳相當成熟且穏定,甚至各個地區均有其獨特風味,如中國五大名面:四川擔擔面、兩廣伊府麵、北方炸醬面、山西刀削麵及武漢熱乾麵。加上中外文化交流與發展,更令中華面條、麵食之文化於全世界大放異彩。

(7)誰發明麵食擴展閱讀:

面條的營養價值:

面條中含有銅元素,雖然說銅元素在身體中的需求量不是非常的大的,但銅元素是作為身體微量元素也是不可以缺少的,而面條中正好就含有銅元素,銅元素對於頭發的發質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適量的吃一些面條還可以起到養發的作用。

面條對於幫助養胃起到了很好的功效的,因此對於胃部消化不良的朋友們在食用主食的時候可以將面條穿插到其中來食用,由於面條比較好吸收,而且湯面還能暖暖胃,胃部不好可以多食用面條來養胃。

面條中的蛋白質的含量是非常豐富的,因此豐富的蛋白質可以滿足身體活動的需求,從而保證了身體的一個基本需求。

㈧ 面條誰發明的

安藤百福。

1957年的一個冬夜,安藤百福經過一家拉麵攤,看到穿著簡陋的人群頂著寒風排長隊,為吃一碗拉麵竟然能這樣不辭辛苦,不由使他產生極大興趣。

他決定研製一種注入開水就能立刻食用的拉麵,他相信,對於工作忙碌的人們來說,這可以提供極大的方便。

由於面條不易保存,烹調又麻煩,安藤將自己的住房改成小研究室,試用各種方法,如日光曬干法和熏製法等,結果保存問題解決了,卻不能使乾燥的面條迅速復原成可食麵。

後來還是安藤夫人的油炸菜餚啟發了他,他把面條放到油鍋里煎炸,把水分炸干,同時又製作了專門的鐵框,在煎炸的同時讓方便麵呈現出規則的容易包裝的形狀。「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方便麵終於問世了。

(8)誰發明麵食擴展閱讀

食用注意事項

1、第一碗水要倒掉

因為會有一部分油脂和食鹽析出來,所以倒掉可以減少二者的攝入量。

2、加點青菜和瘦肉

因為方便麵很少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足夠的蛋白質,所以加一些蔬菜和瘦肉可以改善這個問題,使營養更均衡。

3、料包醬包要減半

放料包的時候盡量放一半即可,為了增強口感,料包的含鹽量都比較高,所以一般情況下放一半就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4、面湯味美但別喝

煮完泡完的面湯雖然味道鮮美,但是你要知道大量的鹽和油都在裡面,所以把面湯都倒掉比較好。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麵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