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少數民族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創造了許多聞名世界的作品,如彝族敘事詩:
阿詩瑪
『貳』 請教·各個民族語言創造的根本及什麼影響了語言的創造·
怎麼問題這么多啊。
為了更好的生存,及管理家族,所以創造了語言。
為什麼中國人聰明,就是因為我們用的是單音節語言及象形文字,同樣多的音節和字數蘊涵了更多的意思。這就是影響。
『叄』 普通話是神馬時候開始被創造並使用的如題 謝謝了
1、普通話的定義演變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通俗叫法,又稱現代標准漢語,台灣地區稱為國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則稱為華語,也有部分人稱其為中文。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用來交際的、包括口語與書面語在內的語言,也是目前中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更是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台灣、海外華人的共同通用語文。 1902年,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歸來後,首次提到「普通語」之名。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與留日學生組織「演說聯系會」,擬定簡章中也出現「普通話」名稱。1906年,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俗語(方言)」三大類別,第一次明確提出「普通話」名稱,並定義為「各省通行之話。」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文中說到,「文學革命的任務,決不止於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小說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對普通話的名稱定義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了體現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尊重,避免「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中國決定對國語及其文字進行改革。1951年,毛澤東說:「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必須簡化漢字。」 1955年10月15~23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召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參會代表共207人,分別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中央文字改革、教育、科學、作協、外交、郵電、新聞、廣播、出版、民委、總政、全總、青年團、婦聯等部門。張奚若作主題報告:「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范,確定標准。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為了突出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了突出我們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平等,經過深入研究,我們決定不採取國語這個叫法。如果叫國語的話,擔心會被誤解為把漢語凌駕於國內其他民族之上,所以最後決定叫普通話,「普通」意為「普遍」和「共通」。 2、普通話的地位演變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范化而努力 》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對普通話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為「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的內涵明確規定和闡述了普通話標准,使普通話定義更科學、更周密。 語音方面,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而不是「以京音為主、也兼顧其他方音」,語音標準是就整體而言,並非北京話每個音都是規范和標准。詞彙方面,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而不是以北京話為標准,因為詞彙流動性大、相互滲透力強,系統性不如語音嚴整,不能使用某地方言為標准或基礎,否則過於狹窄。語法方面,普通話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是指現代優秀作家、理論家如魯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代表性優秀作品,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論著和國家發布的各種書面文件如法律文本、通告、政令等。 1956年1月,首批簡體字被創造出來。1958年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實施《漢語拼音方案》,開始推廣普通話。1958年1月10日,周恩來總理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中指出:「要把六億漢族人民的方言逐漸統一起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必須作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究竟多長?就要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和我們的工作,但是只要我們不斷認真地工作,這個任務是一定可以實現的。」 1959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2238個簡體字。1957年-1962年,普通話審音委員會發表《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初稿)》。1962年,普通話審音委員會頒布《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第三編)》。1977年,國務院又公布853個簡體字,給語文和社會生活造成一定混亂,1986年宣布取消。1982年「漢語拼音方案」成為國際標准(ISO 7098)。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1998年,中國政府確定每年9月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正式確立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3、普通話的英語翻譯 普通話英語詞彙為「Mandarin」,或直接使用漢語拼音「Putonghua」,實際生活中也有人使用「Chinese」這個詞彙。普通話英譯為「mandarin」並非「滿大人」諧音,明朝就和中國官方來往的葡萄牙人開始使用該詞專指中國官員,後來其他歐洲人用「mandarino」或「mandarin」泛指中國官員、中國官話、國語等。 普通話是在明清時期才英譯為「mandarin」,西方人所用名稱「mandarino」從葡萄牙文動詞「mandar」而來,意指「指揮、管理」。利瑪竇在《中國札記》(台灣地區譯為《利瑪竇中國傳教史》)說:「所有軍職或文職大臣都稱官府,意思是司令官或主管,其尊稱或非官方稱呼則是老爺,意思是指主人或父親。」葡萄牙人稱中國官員為「Mandarin」,是由「Mandando」或「Mando Mandare」而來,即指揮或命令。英文「Mandarin」及義大利文「mandarino」均來源於葡文「mandarim」,「mandarim」則由葡文「mandar(命令)、mando(權力、命令、軍權、 裁決)」等派生而來。 現存最古老的澳門平面圖(約繪於1615~1622)已標有葡文「mandarim」一詞,可見明朝萬曆年間葡萄牙人已將中國官員稱為「mandarim」。1749年的澳門平面圖中則把前山寨用兩種文字分別標作「La CaseBlanche Maison Du Mandarin」、「t Witte Hof , Huiz des Mandaryn」,說明「mandrin、mandaryn」等均為「mandarim」的轉寫。 四、普通話與漢語方言 漢語方言是中國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地域分支,並非與普通話並列的獨立語言,而是從屬於民族共同語的語言低級形式。語言的使用和發展與社會發展及經濟體制的建立和變革密切相關,舊中國長期處在以小農經濟為主的體制下,小生產的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形成自給自足的封閉式小農經濟,所謂「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逐步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漢語方言。廣闊的地域、山川的阻隔等地理條件,更是進一步促進了各地方言的自我封閉式發展。 1955年,羅常培、羅叔湘在《現代漢語規范問題》文中將漢語方言分成八大片區,分別是:北方方言區(包括華北、東北、西北、中原、江淮、西南等地區)、吳方言區(包括蘇南、皖南、上海、浙江)、閩方言區(包括福建、海南、粵東等地區,東南亞國家及海外部分華人深受閩語影響,可細分為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方言、以福州話為代表的閩東方言、閩東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廣義閩南方言還包括海南話、潮州話、浙南閩語等)、粵方言區(包括廣東、香港、澳門和部分海外華人)、湘方言區(湖南大部,通常分為新、老兩類,新湘語更接近北方話,以長沙話為代表,老方言以雙峰話為代表)、贛方言區(包括江西大部、湘東等地區)、客家方言區(以梅州話為代表,包括粵東北、閩西、贛南、桂東南等地)。 1988年,香港朗文出版公司出版《中國語言地圖集》,又將漢語方言劃分為十大片區,分別是:官話區(包括東北官話區、北京官話區、冀魯官話區、膠遼官話區、中原官話區、蘭銀官話區、西南官話區、江淮官話區)、晉語區、吳語區、徽語區、贛語區、湘語區、閩語區(包括閩南區、蒲仙區、閩東區、閩北區、閩中區、瓊文區、雷州區、邵將區)、粵語區、平語區、客家話區。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召開期間,與會者就普通話基礎方言的選定爭論激烈,最後採用投票辦法,從漢語區十五種主要方言中選出普通話基礎方言,各方言投票結果按照得票率排序如下: 北京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52票 西南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西南官話為基礎方言、以成都語音為標准音):51票 吳語(以吳語為基礎方言、以蘇州或上海語音為標准音):46票 粵語(以粵語為基礎方言、以廣州語音為標准音):25票 中原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中原官話為基礎方言、以開封語音為標准音):7票 冀魯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冀魯官話為基礎方言、以濟南語音為標准音):6票 江淮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江淮官話為基礎方言、以揚州語音為標准音):6票 閩語(以閩語為基礎方言、以福州或泉州語音為標准音):2票 東北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東北官話為基礎方言、以沈陽語音為標准音):1票 西北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西北官話為基礎方言、以蘭州語音為標准音):0票 膠遼官話(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膠遼官話為基礎方言、以旅大語音為標准音):0票 晉語(以晉語為基礎方言、以太原語音為標准音):0票 客家語(以客家語為基礎方言、以梅縣語音為標准音):0票 贛語(以贛語為基礎方言、以南昌語音為標准音):0票 湘語(以湘語為基礎方言、以長沙語音為標准音):0票 棄權:11票 五、北京話,並不只是北京人的話! 北京話成為漢民族共同語的讀音標准不是偶然。元明清三朝除明朝初年短短幾十年以南京為都外,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均為北京,從皇帝到大臣、從文人雅士到凡夫俗子,無不以會說北京話為榮。七百餘年以來,北京話實際發揮著中國貴族語言、官方語言和民族通用語言的作用,既有厚重的歷史積淀,也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民國初年,中國政府曾有將廣東話定為國語的議案,結果不了了之,後來的「京國之爭」也同樣以北京話勝出而收尾。 北京話,並不只是北京人的話!
『肆』 如果這個世界是上帝創造的那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語言和民族
巴別塔,來或稱巴貝塔源、巴比倫塔、通天塔。
《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宣稱,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此故事試圖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
『伍』 語言一般以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名字命名,但是世界語是個例外,它是由波蘭的柴門霍夫創造的,他是一位
醫生
『陸』 語言一般以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名字命名,但是世界語是個例外,它是由波蘭的柴門霍夫創造的,他是一位:
眼科醫生。
語言是抄人襲們表達思想情感的媒介。世界有三千多種主要的民族語言,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們如何交流呢?波蘭眼科醫生柴門霍夫(1859—1917年))通過摸索,創造了一種人造國際輔助語,簡單實用,共28個字母,16條簡要、科學的語法和800多個詞彙,於1887年正式公布於世。
當時這種新語言方案是以俄文出版的,取名《第一書》。柴門霍夫最初把這種語言稱為「希望語」,即「ESPeRanto",意思是希望通過這種語言,人們相互理解,共同交往。1905年,柴門霍夫撰寫了《世界語基礎》一書,明確規定了世界語的基本規則、語言結構等。他還親自用世界語翻譯了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如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席勒的《強盜》、《安徒生童話集》等。
『柒』 對於中國援外物資寄語就如何傳承,創造和運用民族語言談談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你好,我覺得對於中國援外物資的寄語想要傳承自己的民族語言的話,我覺得就要加量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