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語言是誰發明的
語言是整個人類一起發明的。
語言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為了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人類把無意義的語音按照各種方式組合起來,成為有意義的語素,再把為數眾多的語素按照各種方式組合成話語,用無窮變化的形式來表示變化無窮的意義。
語言是生物同類之間由於溝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統一編碼解碼標準的聲音訊號。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人們藉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人們的彼此的交往離不開語言。盡管通過文字、圖片、動作、表情等可 以傳遞人們的思想,但是語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
㈡ 語言是誰發明的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漢字的起源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參考資料:人民網-人民日報
滿意請採納
㈢ 是誰發明了普通話
普通話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員的官話,因為北京做過多朝首都,官話也就更接近北京話,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蘇南地區,也因為南京做過多朝首都,有點接近官話。 「普通話」一詞,是朱文熊於1906年首次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說法,並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明: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范,確定標准。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普通話的語法以魯迅、茅盾、冰心、葉聖陶等人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范,並且還必須是這些現代白話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普通話以《現代漢語規范詞典》為准.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口語形式,我們國家地域遼闊、人口很多,自古以來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給交際帶來不便,產生隔閡,為了克服方言給交際帶來的隔閡,就要有溝通各種方言的共同語存在。 漢語自古以來有方言同時也有共同語。根據歷史記載,春秋時候孔夫子時代管共同語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現在的地理方位說就是山東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來自當時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學生都講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講課的時候怎麼能夠讓來自各地的學生都聽得明白呢?因為當時有共同語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講學的時候用雅言,這樣交際沒有什麼障礙。 根據歷史記載,在漢代,共同語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管共同語叫做通語。各地講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語進行交際,這是古代的情況。明清時期社會有了很大的發展,明清時期仍舊有方言存在,有方言就要有共同語。明清時期管共同語叫官話。 官話在明清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到了19世紀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特別受到日本的影響。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大力推廣日本語的共同語,日本人把日本語的民族共同語叫做國語。國語這個詞本來是中國古代一本書的名字,日本人把國語當做民族共同語的名稱。19世紀末受日本語文生活的影響,國語這個名詞也從日本傳到中國,明清時期我們的共同語叫官話,清末從東瀛日本傳過來一個詞「國語」。19世紀末中國的文化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國語這個名詞得到傳播。 辛亥革命之後,為了發展中國的經濟、文化,有些語言改革家提出我們學習日本,在我們國家也要推廣國語。國語這個詞在民國時期得到當時政府的承認,成為民族共同語的一個正式稱呼。 漢民族共同語從古至今有好幾種說法,有雅言、通語、官話、民國時期的國語。名稱不同,內容基本是一樣的。1949年新中國建立,中國走上完全新的階段,為了發展新中國的文化教育,我們也要推廣民族共同語,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閡。在上世紀50年代,我們要推廣民族共同語,歷史上曾經有好幾個不同的名稱,我們叫什麼呢?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建立之初,考慮到我們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語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國時期的國語實際是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不是其他少數民族的共同語。為了突出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了突出我們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平等,所以上世紀50年代經過深入研究,我們決定不採取國語這個叫法。如果叫國語的話,擔心會被誤解為把漢語凌駕於國內其他民族之上。不叫國語叫什麼? 經過研究最後決定叫普通話。普通話這個詞不是上世紀50年代才發明的,在19世紀末已經有文獻裡面提出普通話。19世紀末一直到民國時期,當時講的普通話和上世紀50年代人民政府推行的普通話,在內容上不完全一樣。普通話這個詞原來就是說講不同方言的人大體上能夠聽懂這樣一種話,特別是在五方雜處的大都市,講不同方言的人馬馬虎虎能夠溝通的話叫普通話。 我們把這個概念拿來,又給它加上科學的內涵,把它的內容科學化,更明確。這就是人民政府建立以來,直到現在我們講的「普通話」。
㈣ 哪個民族最先發明方言
方言本身就是地區的一種語言。對於每個民族在不同的地區而言他們都屬於方言。所以並沒有先後這一觀點。
㈤ 語言是誰發明的
安生的讀書筆記:赫爾德《論語言的起源》
1.譯序:
背景:關於語言起源的討論:17,18世紀的語言神授觀
孔,盧,赫的世俗語言觀
赫駁斥另兩個人的語言觀以及神授語言觀
語言來源於人類本身:
「當人類還是動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語言。」
感覺導致了語言的誕生。語言是為了表達情感而生。
人與動物共有的語言:自然的自發語言
為了創造語言,人類需要「悟性」。
此書的英譯本:F.M.barnard,1969,J.G.Herder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李 本傑明: Reading in Western Idea of Man,Society and Cultur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第一卷:人類憑借其自然能力,能夠自行發明出語言么?
第一篇:
當人還是動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語言,人的感覺和熱情都通過聲音來表達。
1.個體的感覺之弦是針對其他個體而發的,呼喚著回聲。(安:可見語言具有社會性,是出於交流的需要。)
假定一條自然規律:不要獨自一人感受,要用聲音表達出你的感受。
一個祝願:你用聲音傳達出的感受將為你的同類認可,被感同身受。
生物並不孤立:它與整個自然聯結在一起。
自然為感覺之弦配上了聲音,這便是語言。語言最初為人與動物共有。人為的語言已經排擠了自然的語言。社會文明抑制了激情。但激情仍然在母語中通過重音表達出來。P3(安:重視激情,非理性,也許是盧梭的影響)(母語與民族性有何關系嗎?)
人的本性離動物越遠越難以理解動物。我們只能理解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種類。自然的語言是每一類動物本身的社群語言(Volkersprache)。
語言應該喚起圖像,圖像會自動說話。
2.形而上學的語言:vs 古老粗野的語言:一切古老民族的語言對於異族來說都是不可名狀的
由字母來表達語音實在太不明確了。一種語言越是生動就越是不可想像通過字母去把握它。P7
語音通過長期的文字使用後就會變得方便而統一,依附於字母。(安:書寫的影響)
語言離起源越近,發音越不清晰,越難記。因此字母其實是很晚才出現的,目的在於方便記憶。P9
詩人,演講家,巫師的魅力在於自然的音。語言是:直接的感覺的語音(兒童的語言)。成人的語言與之完全不同。
駁斥孔的語言觀。駁斥盧梭。
立論:
人以有語言能力而區別於動物
動物的藝術本能與其生存范圍成反比。人的生存范圍大,所以人的藝術能力弱,沒有動物的語言。
動物的生存范圍越大,感覺分工越細。動物的語言表達了強烈的感性的表象,是與生俱來的,絕對自然的。
動物的語言是源於強大專一的本能。P37
第二篇
(語言與第一個區分特徵一起誕生)
1.人類高於動物,不是因為程度上的差別而是種屬的不同。人之為人就在於他有語言。語言是人的本質所在。人的感官與想像力因為有更廣闊領域而自由了。人因此不得不拋棄本能。人因此而以自身為行動的目的。人的力量所具有的這種傾向就是「知性」(Verstand)或理性(Vernunft),或者意識(Besinnung)。是人的感性本質和認知本質、認知本質和意願本質的結合形式,是全部力量擇取的發展方向。P22不論在何處,心靈都是一個不可拆分的整體。
理性能力是人的種屬特徵,是相對感性和本能而言的全部思維力量。
人是一種能悟識的生物。兒童有理性,但是不成熟。P24
2.沒有什麼「純粹的理性能力」。只存在感性與理性的此消彼漲。
當人處在他獨有的悟性狀態中,悟性初次自由地發揮作用,他就發明了語言。所以語言的發明對於人來說是自然的。
思考能力和自然:
確認行為:第一個被意識到的特徵就是心靈的詞。語言就這樣發明了。eg:過來一隻咩咩叫的羊。沒有獅子那樣阻礙認識的本能,沒有強迫遠離的感官,所以人的內在意識可以發揮作用,以人的方式認識到羊。叫聲是一個聽到的符號,心靈通過它想到一個明晰的概念。在心靈中發現語言的起源。認為語言源於社會的預定和協調的說法沒有道理。
人類心靈在沒有語言和社會參與的情況下也必須能夠發明語言。這是他與自己心靈的契約。P29
區分的特徵成了心靈內在的符號。(安:心靈內部應該是有一個結構)
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性和人性,又怎麼能把理性和人性教給他呢?P33
詞的內在而必要的發生是明確的意識行為的標記。
重點:語言乃是我們人類種屬外在的區分特徵,正如理性是人類的內在區分特徵一樣。確認就是命名(安:喜歡這句話,我也是這么認為的)。P36
思想是心靈與自我的對話,與他人的對話。是交往聯系的手段。
結論:第一個區分特徵對於自我是區分的符號,對於他人是傳遞訊息的詞。(個體自己確定能指所對應的所指,人與人通過能指發生交流,但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所指。由於所指的隱私性使得能指無法完全承載和支撐所指,帶來了交流的障礙,正如不同民族之間語言無法通約:因為每個人有自己心靈的母語。)
第三篇
語言要素的最早標記是什麼?聽覺。大自然通過聽覺向他展示自身。「這樣,他就有了一部小小的詞彙(疑為詞典),等待著發音器官給它們打上印記。」P39
真理就是:「人依靠知性統治自然,而知性也正是語言之母;從物體發出的聲音中,人提取出區分特徵,從而構成一種生動的語言。」
原初的語言里,發聲的動詞是最早的生命要素。只有行為、活動,而沒有行為主體。只有謂語,沒有主語。(安:因為人只有先認識到他者,才能意識到自我的邊界和自我……)
語言的全部構造方式正是人類精神的發展方式,正是人類發現的歷史。動詞是語言的根基,名詞是從動詞發展來的。P41
感性的人邁出的兩步:一,名詞由動詞發展而來;二,具象轉變為抽象。(安:二者是否就是同一回事呢?但動詞其實也有某種概括性。具象轉化為抽象似乎意味著能指和所指的距離變大,符號化。)P42
「人與周圍的所有事物建立起關系,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在對他說話,都在為了他的利益行動或與他抗爭;而他則要對它們作出反映,或贊同或反對……人類思維的所有這些痕跡都刻在了最早的名稱上面!」P42正是這類感情決定了語法上的性。(語言發明者)他的感覺和情感匯合在一起。「語言中的詩情畫意和性別區分反映了人類的興趣,而言語彷彿成了人類生殖手段的延續。」P43(安:可見語言本身是帶有非理性因素的,不過,這非理性本身是和理性相融合的。其實人本身就是這樣,不存在純粹理性/非理性的人。)
詩歌比散文古老,是一切生物的自然語言,是心靈的詞典,充滿激情。
最早的人類語言是歌唱。從純粹感覺的發聲中不可能產生出人類語言,因為還缺少每一種生物用它自己的語言進行的命名活動。(安:這就引入了外界,而非只是自我。語言建構起人與世界之間的一種關系,它屬於人,卻又指向外界。)
「整個自然都在鳴響、歌唱,而人要運用其知性,把握其感覺,盡可能地運用其器官,才能形成自己的歌唱,他的歌唱可以說是一台匯集了所有自然聲音的音樂會。……是一切生物的語言在人類語聲的自然音階內獲得的表達!」P45
「知性把語聲鑄成區分特徵,語聲於是成為詞。」P46
那麼那些不發聲的事物呢?
觸覺。
因此得出兩個論點:
(1)一切感官都只不過是心靈的知覺方式,而通過區分特徵,心靈形成明確的概念,與此同時產生了內在的語言。(2)一切感官都只是一個統一的心靈的觸感方式。一旦這種觸覺明晰起來,升級為一個區分特徵,詞作為外在語言的符號就產生了。
結論:聽覺是中介感官,成為通往心靈的門徑。
(1)面對外部刺激,聽覺是人類各種感官的中介。P50(將觸覺作為首要感官的世界太小,將視覺作為首要感官的世界太大。聽覺居中。)通過聽覺,每一種感官都有了語言能力。這樣,人所看到的,觸摸到的,就都可以發出聲來。通向語言的感官於是成為我們的中央聯系感官,我們成了擁有語言的生物。(安:其實未必然,否則怎麼解釋聾子也可以認識世界呢?作者對聽覺如此重視,是因為語言主要表現為語音的形式。他認為人是通過語言來把握世界、跟世界打交道的。其實人內在的理性可以與外在的各種符號(各種感官的對象)相對應,而不只是聲音。於是……人是符號的動物。)P51
(2)就清晰明確性而言,聽覺是適中的感官,因此便是達到語言的首要感官。(觸覺太含混,視覺太明晰)通過多樣性(觸覺含混的多樣性和視覺清晰的多樣性)的統一,通過區分特徵的確立,語言便產生了。
(3)就生動性而言,聽覺強弱適中。(觸覺太熱情,視覺太冷漠)(安:這樣說很勉強。不如說是因為說話最不消耗能量,最便於傳達信息。你可以不摸,你可以不看,但你不能不聽見。)
(4)從作用的時間來看,聽覺長短適中。(觸覺太突然短暫,視覺太繁亂。)(安:突然想到我們的時空觀念,所謂的三維時空,其實只是建立在視覺(空間)和聽覺(時間)的基礎之上。觸覺在其中沒有地位。想像一個瞎子的世界……)
(5)從自我表達的需要看,聽覺適中。(觸覺太含混;自足;視覺不需要表達。)聽覺與運動相連,通過運動獲得表達。(那麼啞語又放在什麼位置呢?)
(6)從發展來看……觸覺最先出現,之後是聽覺,再是視覺。
人類本性的組織因此是註定要造出語言的組織。P54
繼續討論:
(1)語言越古老原始,其詞根就越能看出感官的相似性。(安:就是通感。也許如莊子所說,最初的感官就是一個混沌的整體。)
(2)語言越古老原始,人的感官就在詞根里越交織成一團。最早的語言發明者必須把觀念從一種感覺中強行分離出來,並把它傳遞給另一種感覺。觀念越不能為感覺和聲音所把握,自我表達的需要就越強烈。P56
強烈的自我表達需要。比喻精神活躍在所有的原始語言里。P56(因為想要表達,就努力尋找詞彙。……而我已匱乏這熱情。)
值得注意:
「最貧乏、最古老、最原始的語言無疑是在東方,在它裡面,感覺的轉移最為明顯,比喻的用法根深蒂固。顯然,想要為這樣一種語言編一部詞源詞典,肯定非常困難!一個詞根有不同的意義,它們都從一個詞義派生而來,自然也就應該歸朔至同一源頭;但這些意義是由含混不清的感覺、轉瞬即逝的次要觀念和同時發生的感知行為聯系起來的,而所有這些都發自心靈深處,難以用規則把握!此外,這些意義間的聯系極有民族特點,反映著一個生活在特定地域、特定時期、特定自然條件下的民族(即語言發明者)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觀查方式,所以,北方和西方國家的人們幾乎不可能恰當地表達這類意義,不得不用冗長而又缺乏感情色彩的語句來轉述。(安:民族因此也就成了自然的產物。民族和語言成了捆綁在一起的「本體」。要點在於,他完全忽略了語言也有人造性的一面,也沒有涉及語言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影響。民族亦如是。)(安:他只注意到了語言(方言之別),沒注意到言語。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詞彙。即使個體無可選擇地出生在一個發明語言的民族之中,他還有自己選擇如何運用語言的空間,即使是最平庸最缺乏個性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都發明著自己的語言。歸根結底:語言的分歧是源於生活的分歧,--個體的生活,群體的生活。分歧普遍存在,大小不一而已。)再者,這些意義本是生存所迫的產物,是在激情之中、在感覺的刺激下,為應付表達的不足而生成的;如今要想了解它們,就必須找回同樣的情感,試問誰會有這份運氣?!(安:可見,這樣的語言觀源於東方他者而建構,東方原始民族是高貴的野蠻人,其語言更接近自然。典型的浪漫主義。註定是民粹主義的:社會較低階層也更接近於自然。)最後,在這樣一部詞典里,要把產生自不同時代、不同動機和不同思維方式的詞及其意義搜集起來,即無窮地擴大詞的當前定義--這是一項多麼艱難的工作!要具備多麼敏銳的眼光,才能洞察育成詞義的那種環境和條件;要有何等的判斷力,才能對不同時代的意義作出不偏不倚的解釋!(顯然把詞義看成是穩定的,可以抽離於語境的。於是將語言本體化了。實際上,語言只是我們運用它成的樣子,只在使用中存在:萬物皆流。) 語言源出於人類本身(安:語言與民族、與人相互定義,赫爾德樹立而卡西爾刪除了的是民族這個項,而安德森則解除了語言和民族的項。安德森似乎認為人都是一樣的,只是把自己想像得不同;而我認為正好相反,人是不同的,不同到每個都不一樣,這其實是一回事,表述不同而已)。P58
但鑒於許多原因,我不相信最早的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被完全闡釋清楚。
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重要事實:「豪放粗獷的語詞比喻源於最初的語言發明活動。但後來,在迫切的需要不復存在後,出於單純模仿的嗜好或對古典時期的愛好,人們不僅保留下原有德比喻和形象,而且予以了發展和提高。這樣就出現了語言發明之初根本沒有的現象,即貌似崇高的荒誕不經,晦暗不明的詞語游戲。……這就是所有近代語言的命運,而本來它們的初始形式卻那麼剛硬豪放。」「整個法語便是建康理性的散文,一開始就幾乎沒有詩人所特有的詩化語詞。但是,東方民族、希臘人、英格蘭人以及我們德意志人難道也是這樣的嗎?」P58(安:從表達到模仿是語言的墮落)
(3)一種語言越原始,各種感覺在它裡面越是頻繁地纏結混雜起來,對這類感覺就越難以加以精確、邏輯的歸整。(安:由此想到了卡西爾的「前邏輯」)在這樣在一種語言里,同義詞異常豐富;雖然欠缺不少重要的東西,它仍有大量不必要的冗餘成分。P59
「為描述石頭,發明了七十個詞,同時卻沒有詞來表達一切必要的概念、內在的感覺和抽象;一方面充斥著無用的冗餘,另一方面又苦於極度的貧乏,不得不求助於大量的比喻和不合邏輯的詞語,--語言被設計得這么糟糕,而有人卻還以為這是神的安排!」(安:有時候一篇文字只是為了解釋一個詞語;比喻的存在彌補了語言的不足,使描寫的窮形盡相成為可能:我們可以依此逐步去印證)
從人的角度去考慮就好解釋了:先驗的思考越少,感性的創造越多,同義詞也就越豐富。P60
同義詞大量存在這種奢侈現象(語言的形式特徵)反映了民族性格的不同:每一種這樣的同義詞都與特定民族的習俗、性情和起源相關聯,但不論在哪裡,都可以看到人類精神在進行創造。(安:人類精神成了創造的主體,人本主義)
(4)任何語言都是通過聲音和感覺而形成的一種抽象。語言越原始,抽象的東西就越少,感性的東西則越多。P61在語言最深在的內里根本不存在任何一般概念或抽象。觀念若未被用作明確的特徵,便沒有相應的詞。
正是由於人類理性離不開抽象,每一步抽象又都離不開語言,語言才必須包含在每個民族的抽象概念之中,即,語言既是理性的工具,也是理性的映像(Abdruck)。但是,每一種語言里的抽象概念既不多於、也不少於一個民族的能力所及。並且,任何一個抽象概念都是經由感官形成的,在一開始無非就是感性的表達,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說使出於神的安排,語言從頭至尾完全是人的屬物。(安:明顯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概念來自感官)
(5)語法即關於一種語言的哲學。所以語言越原始語法越少。最古老的語言僅僅是一部自然的詞典。(安:想到詞典的出現就意味著語言的自覺,也意味著語法的自覺)P65
一些說明:
1)變格變位是對名動詞用法的限定或縮簡,語言越原始,限定越不規則,語法的發展顯示出人類理性的成長。
2)動詞先於名詞產生,名詞由動詞抽象而來,故原始的語言變位形式越多,動詞在各種變位之間移來挪去(但那不是真正的變位)。「人類心靈最早的詞典是一部生動的敘事詩,記錄著有聲的、行動的自然,所以,最早的語法可以說就是一種哲學的嘗試,企圖把這部敘事詩變成更規律的歷史。」P66
3)過去時是動詞的基礎,但在初始階段,過去時幾乎也用來表示現在。
4)在所有近代哲學語言里名詞的變化比動詞更加細微,但動詞受到更規律的限定。古老的語言則缺乏規律,搖擺於現實和可能之間。
5)活生生的語言中,詞彙的大量描繪成分起到了語法的作用。
6)利用發音區別使詞義變化。
7)語言藉助理性而發展,當語言邁出了最初的幾步之後,理性也藉助語言而不斷進步。(安:對進步的信仰)
以上從兩方面證明了人類發明語言的能力:從內部,即從人類心靈出發;從外部,即從人的機體組織、從所有語言和民族的相似性出發。後一方面又包括兩個方面的考察:一方面對象是一切言語的構造成分;另一方面,對象是語言與理性一同發展起來的全部過程。
㈥ 各國的語言是誰發明的
那是古老時代的一些外星人出現創造出來的,或者是祖先突發奇想寫出一些符號改造成的。
㈦ 各地的方言是如何產生的
中國古代語言從時期上來分,差異很大,所以爭議也很多。我找到兩種資料(在下面),第一種是從歷史的角度,第二種是從古漢語發音的角度。但不管是哪方面資料,對於秦朝以前的中國官方語言都還是未知數。
總的來講,如下:
秦朝以後:以陝西、咸陽方言為基礎的某種語言;
南宋時期:出現類似北京的「兒化音」;南京話也有可能。
官話在明清時代的不同時期可能採用不同地區的語音。明代至清初的官話究竟採取哪個(哪些)地區的語音,有頗多爭論,有金陵(今南京)說、北京說、洛陽說等數種1。可以確認的是,從清朝的某一時期至清末,官話都是採取北京音。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南京話、洛陽話、北京話,與明清時期特別是與明初的南京、洛陽、北京音相比已有很大的變化。
(此文章好像缺乏實證,不過我個人認為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當今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普通話的基礎就是北京話。中國官方語言的這個傳統大概從元代就開始了。但是,元代以前,中國的官方語言是什麼呢?我們現在幾乎沒有確切的歷史記錄。
中國大一統社會的建立始於秦朝,但是,歷史記載顯示,秦朝只統一了文字,所謂「書同文」,而沒有統一語言。直到今天,中國各地方言差異很大,也是一個歷史的遺跡。秦朝以前,我們有理由相信,夏商周的官方語言應該相對統一,但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個獨立王國基本上都是各自獨立的官方語言。齊楚燕韓趙魏秦,再加吳越等,各個朝廷的官方語言應該是不一樣的。
那麼秦朝以後,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建立之後,中央朝廷的官方語言是什麼呢?按照常理,秦朝的官方語言也許應該是以陝西、咸陽方言為基礎的某種語言吧。西安作為歷史古都,在中國歷史上長期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因此,有理由認為,在元代以前,中國政府的官方語言應該是陝西話,或者西安話。
之所以要講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研究中國古代詩歌時,我們會碰到一個問題。中國古代詩歌非常講究音律和平仄,那麼,這種音律和平仄是按照那種語言制定的?換句話說,李白的詩應該用什麼語言念更符合音律和平仄?今天,我們念李白、杜甫的詩,毫無例外地使用的都是普通話,但是在唐朝的時候,李白在朝廷之上,要求高力士為他脫靴再做詩的時候,他使用的什麼語言?我們用今天的普通話念「看書」這個詞的時候,一模一樣的發音,在陝西話里就是「砍樹」。那麼,當唐朝人寫下「砍樹」這個詞,我們今天念的時候,應該是念成普通話的「砍樹」,還是「看書」?雖然這種區別對於今天我們讀古文、念古詩似乎也沒多大區別,但是,在我們研究古代詩歌音律的時候,這個區別就非常重要了。
宋朝的蘇東坡詩名很高,蘇東坡是四川人,我聽過用四川話念蘇東坡的詩,很有味道,不比用今天的普通話念遜色。然而,我們能夠肯定蘇東坡詩詞的音律就是按照四川話的發音嗎?好像也沒有充分的理由。
宋朝還有一個詩人叫周敦頤,也就是寫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那個人。歷史記載說,周敦頤的詩歌是語言和音律配合最好的。今天我們用普通話來念周敦頤的作品,這種感受並不明顯。所謂語言和音律的配合,可以舉一個現代的例子讓大家有所體會。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有一首歌叫做《在蘑菇的小姑娘》,谷建芬說,她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念歌詞,在念的語調中找到音樂旋律。當我們唱這首歌的時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籮筐」唱腔和念白真的非常接近,這也是這首歌曲琅琅上口的原因之一。可惜現在很多作詞、作曲的人,不太懂這個道理。回到周敦頤的問題上,古人評價周敦頤,說他的詩歌和音律最貼近、最符合,用今天的普通話我們難以感受,也許合理的解釋就是,周敦頤的詩歌最適合的語言可能不是今天的普通話。
作為語言學的學術研究,中國的語言在歷史上有兩次大規模製定標准語音的事件,一次在漢朝,一次在宋朝。但是,那時候的語音規范在今天看來,依然是模糊的。例如漢朝的《說文解字》,對於字音的注釋,今天看來就不夠精確。舉一個例子,按照《說文解字》的主音規則,「劉」這個字的發音可以注釋為「李樓切」,也就是「李」的聲母同「樓」的韻母相切。但是,「六」似乎也能這么注音。當然,「六」更適合的注音也許是「李漏切」,然而,當我們不知道「李」、「樓」、「漏」的標准發音時,又如何能獲得「劉」、「六」的准確發音呢?《說文解字》的注音法,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個循環,你只有掌握「李、樓、漏」的發音,才能掌握「劉、六」的發音,但是,要掌握「李、樓、漏」的發音,你還必須先掌握其他字的發音。這種注音的循環狀況,缺少了今天小學生先學音標的標准化過程。同樣是「李樓切」,用普通話讀,和用四川話讀,用廣東話讀,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因此難以達到統一語言發音的效果。對於語言學家來說,古代文學作品中很多不符合音律的現象,他們往往用一個簡單的說明就帶過了——古代發音和今天的發音不同。而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古代官方語言和今天官方語言的不同。
由於沒有錄音設備,要探究古代的官方語言的發音,似乎少了必要的基礎。但是,還是有一些語言的遺跡是可以供今天研究的。
在語言學中有一種叫做「語言孤島」現象。例如杭州話。熟悉江浙一帶方言的人都會知道,杭州話在江浙地區比較特別,它和鄰近地區的方言有較大的區別,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兒化音」特別多。「兒化音」其實是北方語言的重要特徵,杭州話里的「兒化音」其實是南宋時期,杭州(臨安)作為首都,來了大批以皇族為代表的北方貴族,北方語言成為南宋臨安的官方語言,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百姓語言,才使得杭州城裡的語言,同鄰近地區的語言產生較大的差異。由於在語言上向官方語言傾斜的趨勢,還使得杭州話里的「兒化音」甚至比北方話還要突出、強調,比方說「棍兒」、「袋兒」等杭州話,其「兒」字的發音非常突出,有點故意強調的意思。此外,南京話也有這種傾向。因為,我相信朱元璋即使登上了寶座,也還是說著他的蘇北話,連他的很多親信大臣都是蘇北人,明初朝廷里的官話應該是蘇北話。知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北京話才成為朝廷的官話。而作為陪都的南京,政府機構一應俱全,大量的北方官吏看守養老,北方話自然也就大大影響了南京本地話。
上古漢語指的是周朝時期的漢語。上古漢語的構擬不建立在歷史比較法的基礎上,其原則和印歐語完全不同。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從中古漢語(《切韻》音系)倒推上古音。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可以用《詩經》的韻部和諧聲系列來推測古代的發音,還可以用漢語方言的存古特徵和一些外部證據(漢藏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等語言中的漢語同源詞和藉詞)。
韻部
漢語發音從《詩經》到南北朝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南北朝人讀先秦文獻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押韻不和諧的地方了。當時人對《詩經》的註解反映他們遇到的困難:當《詩經》的韻腳不押韻時,他們牽強的改其中一個字的音使其押韻,認為這樣讀起來更加和諧。例如:《詩經邶風燕燕》「燕燕於飛,上下其音,之子於歸,遠送於南」中的「音」和「南」兩個字押韻。北梁人沉重在《毛詩音》中指出:「南:協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標注他認為正確的讀音(用普通話讀,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ín)。這個方法叫做「協韻」。
隋朝人陸德明認為不應該使用協韻法,因為他認為古代人押韻不嚴謹,沒有必要改正《詩經》的讀音。他指出:「沈雲協句宜乃林反,今謂古人韻緩,不煩改字」。
在宋朝,朱熹等人繼承了南北朝的協韻法(亦稱「葉音」),並非常系統的用這個方法來改正《詩經》和《楚辭》里所謂「不和諧」的韻腳字的讀音。他們認為,古人對韻腳字可以臨時改讀,他們還沒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音變化的原則,他們以為先秦時代的古人的發音和宋朝人一樣。但是,在這個時代,吳棫在《毛詩葉韻補音》等著作中發現《詩經》的押韻現像是有規則的,他通過對韻腳字系統的考察,把中古韻類歸納成九個韻部。雖然吳棫缺乏明確的歷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韻腳字混為一談)他的研究邁出了進入正確的路線的第一步,為後代的學者開辟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徑。除了他以外,鄭庠、項安世、程迥等人進行了古音的研究。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學者是顧炎武。他繼承了陳第的想法,認為「古詩無葉音」,並旨在恢復古代漢語的發音(「復古」)。他發明了「離析唐韻」的研究方法:把《詩經》的韻腳整理起來,分析這些字的押韻行為。在《詩經》押韻的字通常屬於《廣韻》的不同韻類,這是因為這些字的韻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後來到中古音變得不一樣。但是,上古音的押韻行為有理可尋,可以按照這些押韻行為把中古韻類分配成幾個組,這些組叫做「韻部」,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可以在《詩經》押韻,但是有些中古韻類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韻部。顧炎武把韻類歸納成十個韻部。雖然他對韻部的劃分不夠嚴謹,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對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現在,他的「離析唐韻」是上古音構擬的原則之一。
清朝學者構擬古音的方法與現代語言學家不同。他們當時認為,屬於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在上古時代有相同的發音,後來其中一個韻類(「古本韻」)保留了原始的發音,其它的韻類發生了變化(「變韻」)。這個構擬方法有嚴重的缺陷。第一,沒有解釋「變韻」發生變化的條件:按照語言學的定論,語音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如果某些字在上古時代有完全相同的讀音,沒有理由分化出來(除非發生了方言混合)。第二,我們現在知道,上古漢語的一些韻部的發音和與其對應的任何一個中古韻類的發音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中古韻母保留了原始的發音(沒有「古本韻」)。例如:歌部構擬成*-ar或者*-aj(還有母音長短等特徵),和來自歌部的中古韻類如歌韻(中古*-a),魚韻(中古*-ø,馬韻(中古*-ca),模韻(中古*-o)的發音都不相同。
上古漢語無聲調說
1954年法國學者奧德里庫爾(Haudricourt)通過歷史比較法的考察,發現越南語的聲調是已經脫落了的韻尾的痕跡,這些韻尾在比較原始的親屬語言中(如克木語)仍然存在。他發現,越南話的上聲來自喉塞音,去聲來自-s。由於越南話和漢語的聲調系統很相似,他提出漢語的聲調有同樣的來源,上古漢語沒有聲調。
這個假設得到了很多印證,最明顯的一個是可以自然的解釋「陰入韻對轉」:
上古漢語有次要音節說
以前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是一種以單音節為主的語言,每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但是近幾年,中國學者潘悟雲和法國學者沙加爾不謀而合達到了一致的結論:上古漢語不僅有復輔音,也有次要音節,漢朝以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第一個音節是弱化音節,其主母音為Y,沒有韻尾。這個結論目前還存在爭議。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網也有一段相關文章,是從中國歷代少數民族語言出發研究的。你也可以參考看看:http://www.cass.net.cn/file/2006092881378.html
㈧ 為什麼中國會有那麼多的方言都是誰發明的
從歷代祖宗至盡流傳下來的,不同區域的祖先,當然方言也就會有差異,人口漸漸的多,社會上的交流也就越來越多,所以方言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就這樣,中國的方言有很多種.
㈨ 古代每個地方都有方言,是由誰提出要統一語言方便交流的
夏商周就有朝廷提出來要統一語言方便交流,這主要是在朝政上也讓官員們的語言統一。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官方語言,被稱為雅語。周朝時期統一官方語言是洛陽一帶的發音。南北朝時期的官方語言是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