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集成電路是什麼...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的英文(integrated circuit)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元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硅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鍺的集成電路)。
❷ 集成電路的介紹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它是經過氧化、光刻、擴散、外延、蒸鋁等半導體製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半導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導線全部集成在一小塊矽片上,然後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的電子器件。其封裝外殼有圓殼式、扁平式或雙列直插式等多種形式。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元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
❸ 基爾比在集成電路的發明中起了什麼作用
1958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批平面型IC——在不超過4平方毫米的面積上大約集成了20餘個元件,由回基爾比實答驗成功。1959年2月6日,基爾比向美國專利局申報了專利,並在次年的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協會舉辦的展覽會上出盡了風頭。
❹ 什麼是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它是經過氧化、光刻、擴散、外延、蒸鋁等半導體製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半導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導線全部集成在一小塊矽片上,然後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的電子器件。其封裝外殼有圓殼式、扁平式或雙列直插式等多種形式。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元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
現在,集成電路已經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集成電路的含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剛誕生時的定義范圍,但其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沒有改變,那就是「集成」,其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學科,大都是圍繞著「集成什麼」、「如何集成」、「如何處理集成帶來的利弊」這三個問題來開展的。硅集成電路是主流,就是把實現某種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各種元件都放在一塊矽片上,所形成的整體被稱作集成電路。
當然現如今的集成電路,其集成度遠非一套房能比擬的,或許用一幢摩登大樓可以更好地類比:地面上有商鋪、辦公、食堂、酒店式公寓,地下有幾層是停車場,停車場下面還有地基——這是集成電路的布局,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分開,處理小信號的敏感電路與翻轉頻繁的控制邏輯分開,電源單獨放在一角。每層樓的房間布局不一樣,走廊也不一樣,有回字形的、工字形的、幾字形的——這是集成電路器件設計,低雜訊電路中可以用折疊形狀或「叉指」結構的晶體管來減小結面積和柵電阻。各樓層直接有高速電梯可達,為了效率和功能隔離,還可能有多部電梯,每部電梯能到的樓層不同——這是集成電路的布線,電源線、地線單獨走線,負載大的線也寬;時鍾與信號分開;每層之間布線垂直避免干擾。
❺ 在歷史上,晶元是哪位科學家發明的
晶元是由傑克基爾比和羅伯特諾伊斯二人共同研發的。
1968年8月,諾伊斯與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和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一起辭職,創立英特爾(Integrated Electronics)。諾伊斯開創了沒有牆壁的隔間辦公室新格局。1971年11月,Intel 4004微處理器晶元問世。羅伯特·諾伊斯更是被稱為「矽谷市長」。
諾伊斯興趣廣泛。他喜歡潛水、滑雪,還會駕駛飛機。1990年6月3日,諾伊斯因游泳時突然心臟病發作而去世,享年62歲。
❻ 世界上第一顆硅基集成電路的發明人是誰
傑克·基爾比。
1958年9月,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青年工程師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成功地將包括鍺晶體管在內的五個元器件集成在一起,基於鍺材料製作了一個叫做相移振盪器的簡易集成電路。
並於1959年2月申請了小型化的電子電路(Miniaturized Electronic Circuit)專利(專利號為No.31838743,批准時間為1964年6月26日),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塊鍺集成電路。
(6)基爾比發明的集成電路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947年~1958年中央實驗室,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1958年~1970年德州儀器公司,德克薩斯州,達拉斯;1970年11月自德州儀器公司離職,但繼續為其擔任兼職顧問;
1978年~1984年德克薩斯農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特聘教授傑克·基爾比在這本筆記本里記下了他關於第一塊集成電路的成功構思。1958年的傑克·基爾比,發明了世界第一塊集成電路。傑克·基爾比的第一個集成電路只包含一個單個的晶體管和其它的組件。
傑克基爾比正在研究300mm圓片。傑克·基爾比在基爾比研究中心的實驗室里。傑克·基爾比發明的集成電路幾乎成為今天每個電子產品的必備部件,從手機到數據機,再到網路游戲終端,這個小小的晶元改變了世界。
❼ 人類什麼年代發明了集成電路
傑克 基爾比(Jack S. Kilby) 集成電路之父 1958年9月12日,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塊晶體管在貝爾實驗室誕生,從此人類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電子時代。但是對於從小就對電子技術感興趣的基爾比來說可不見得是件好的事情:晶體管的發明宣布了基爾比在大學里選修的電子管技術課程全部作廢。但是這並沒有消減這個年輕人對電子技術的熱情,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道路。 也許這就是天意,在晶體管發明十年後的1958年,34歲的基爾比加入德州儀器公司。說起當初為何選擇德州儀器,基爾比輕描淡寫道:「因為它是惟一允許我差不多把全部時間用於研究電子器件微型化的公司,給我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和不錯的實驗條件。」也正是德州儀器這一溫室,孕育了基爾比無與倫比的成就。 雖然那個時代的工程師們因為晶體管發明而備受鼓舞,開始嘗試設計高速計算機,但是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由晶體管組裝的電子設備還是太笨重了,工程師們設計的電路需要幾英里長的線路還有上百萬個的焊點組成,建造它的難度可想而知。至於個人擁有計算機,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針對這一情況,基爾比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能不能將電阻、電容、晶體管等電子元器件都安置在一個半導體單片上?」這樣整個電路的體積將會大大縮小,於是這個新來的工程師開始嘗試一個叫做相位轉換振盪器的簡易集成電路。 1958年9月12日,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成功地實現了把電子器件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的構想,並通過了德州儀器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檢查。請記住這一天,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為開發電子產品的各種功能鋪平了道路,並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開創了電子技術歷史的新紀元,讓我們現在習以為常一切電子產品的出現成為可能
❽ 晶體管是何時發明的集成電路是何時發明的
晶體管是肖克萊、巴丁和布拉頓在1947年發明的;集成電路是基爾比在1958年發明的,諾伊斯在1959年發明了更易於製造的平面集成電路,又有一些人認為是在1959年發明的,但我還是喜歡說成是1958年的基爾比的。
❾ 基爾比和諾伊斯在集成電路的發明中誰更重要
1966年,基爾比和諾伊斯同時被富蘭克林學會授予美國科技人員最渴望獲得的巴蘭丁獎章,並被分別譽為「第一塊集成電路的發明家」和「提出了適合於工業生產的集成電路理論」的人。
對兩家公司關於IC發明權的官司,美國聯邦法院在1969年從法律上判定,IC是一項「同時的發明」:基爾比是第一塊IC的發明者,而諾伊斯則使IC更加專業實用。1978年2月,美國的電器電子工程師協會網體電路學術年會,也有類似評判。所以,當1990年2月20日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首次頒發德雷帕獎的時候,就把金質獎章和35萬美元獎金給了他倆——IC的確不愧是電子放大器件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