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鹽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古人最早何時開始食用鹽,迄今尚未無史籍記載或考古資料可以內確切說明。
最早使用和容制鹽的是中國人,在古代稱自然鹽為「鹵」,把經人力加工過的鹽,才稱之為「鹽」。中國古代最早發現和利用自然鹽,是在洪荒時代,與動物對岩鹽、鹽水的舐飲一樣,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國古代流傳下的「白鹿飲泉」、「牛舐地出鹽」、「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記載都說明了這一點。 20世紀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最晚在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
中國最早發現並利用的自然鹽有池鹽。其產地在晉、陝、甘等廣大西北地區,最著名的是山西運城的鹽池(即解池、河東鹽池)歷史悠久,在《史記》中有記載,黃帝曾戰炎帝於阪泉,敗蚩尢於涿鹿,後又「邑於涿鹿之阿」。據專家考證:「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濁澤,一名涿鹿」。而「炎黃血戰,實為食鹽而起」。
⑵ 唐順之對於明代陝西總制秦綻於弘治十五年(1502)五月創制的獨輪全勝車進行了怎樣的敘述
唐順之又例舉了明代陝西總制秦綻於弘治十五年(1502)五月創制的獨輪全勝車。該車車高5.4尺,廂闊2.4尺,前後通長1.4丈,車上有2名士兵放火銃,車下有4名士兵,既推車又放火銃,重約240斤。若遇險阻,可用4人肩行。上下前後以布為甲,以遮擋矢石。同敵作戰時,先以5~10車沖擊敵陣。車前有敵,則以首車向前射擊,後有追敵,則以尾車向後射擊,沖入敵陣,則各車從兩廂向左右射擊,其餘各車,或犄角夾攻,或截敵退路。
⑶ 西方航海大發現,中國處於什麼時代
《大國崛起》裡面有句解說詞「公元1500年左右地理大發現,新航路航線開始開辟」,中國處於弘治年間,為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大約在公元1488年至1505年。明朝中後期時代,中國皇權封建勢力在繼續加強。
⑷ 明孝宗是誰幫忙介紹一下
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明朝第九位皇帝,憲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紀太後。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史稱「弘治中興」,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歲。死後葬於泰陵謚號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孝宗去世後傳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
⑸ 他是有名的好皇帝,也是發明家,歷史上首個施行一夫一妻制的君王,他是誰
一說到皇帝,相信大家立馬就會聯想到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坐擁江山與美人。我們都知道,古代皇帝常常是後宮佳麗三千,當然,三千佳麗只是一個虛數,它只是用來代指皇帝伴侶數量之龐大。畢竟皇帝往往除了正牌妻子皇後以外,還有妃嬪無數,在古代傳統文化里,皇帝的一夫多妻制幾乎被人們默認為正常操作,因為作為九五至尊,皇帝需要延續香火,以保護江山不被奸人奪走,得以維持社會的穩定。
縱觀我國歷史,皇帝多得我們數都數不過來,然而,真正能被我們記住的賢明的君主實在是少之又少,而朱祐樘就是這些好皇帝中的一個。生活中,他思想超前,尊重妻子,一生只寵張皇後一人,開創了皇帝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在政治上,他勵精圖治,廣開言路,讓大臣們敢於說話;在社會實踐中,他思維敏捷,敢於創新,發明了牙刷,為後世的我們造福。
⑹ 華佗比李時珍
你好!
華佗和李時珍都是中醫發展史上偉大的名醫,都對中醫葯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華佗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擅長外科。是當之無愧的「神醫」。他發明「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對病人施行手術,首創了中醫的外科手術。他還發明了「五禽戲」,強調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
而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瀕湖脈學》,是一位醫葯並精的大醫家。《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中國16世紀以前本草學的成就,在植物、動物、礦物、農學、氣象等自然科學的許多方面均有貢獻。
華佗和李時珍所處歷史時代不同,很難比較醫術孰高孰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醫術都很精湛,都是他們所處年代的神醫。在中醫葯發展史上,他們兩人的貢獻都很大,都是不可或缺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你提供有用的參考!
⑺ 放牛娃朱元璋 開創的大明朝,有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朱元璋建明]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於應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立馬氏為皇後,朱標為太子,設官分職。至此,明王朝正式建立。
[建文改制]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漳在位31年,死時刀歲,同月十六日葬於孝陵,溢號高皇帝,廟號太祖。同日,皇太孫朱允文即帝位,以第二年(公元1399年)為建文元年。
[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當建文帝准備肖U奪燕王時,燕王朱棣便舉兵反叛。明建文四年(公元 1402年)六月,燕軍攻入京城,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文皇帝,改元永樂。
[遷都北京]
北京宮殿、郊廟的大規模營建開始於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歷經四年完成。永樂十九年(公元 1421年)正月初一遷都基本完成,十一日大祀南郊,十五日大赦天下。從此,北京就成了明王朝的都城。
[鄭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為了鞏固海內,耀威異邦,撫剿逃亡海外的臣民,獲取異國珍寶奇貨,從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起派鄭和幾次下西洋。
[永樂北征]
永樂年間,明成祖五次率兵親征,打擊居於漠北的蒙古貴族對內地的侵擾和破壞,這就是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永樂大帝去世]
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 1424年)同年七月十八日,成祖回師至榆木川(今內蒙烏珠穆沁東南)時,因病去世。
[仁宣之治]
朱棣去世後,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改元洪熙,是為仁宗。
朱高熾經歷了坎坷的道路才得以繼承大統。他生於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年),為朱棣的嫡長子,洪武二十八年(公元 1395年)被明太祖朱元漳冊封為燕世子。宣德元年(公元 1426年)八月初一,朱高煦乘北京地震之機,在樂安(今山東廣饒東北)舉兵造反。明宣宗親率大軍征伐,很快將其擊潰,並把他囚禁入獄,後殺之。
[明英宗即位]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等擁朱祁鎮為帝,即為英宗。
[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公元 1449年七月,也先分東、西、中三路大軍攻打中原,北疆告急。
[於謙保衛北京]
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勢不可
擋,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迂都城。兵部侍郎於謙極力反對遷都,要求堅守京師,並詔令各地武裝力量勤王救駕。隨後,調河南、山東等地軍隊進京防衛,於謙主持調通州倉庫的糧食入京,京師兵
精糧足,人心稍安。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挾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北京保衛戰開始。
[奪門之變]
也先率領瓦刺軍在北京城下慘遭失敗後,賊野心勃勃地企圖卷土重來。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也先又開始與明朝展開激戰,都被明朝軍隊挫敗。軍事上的屢次敗退導致也先進犯明朝的實力大大減弱,加上明朝已另立皇帝,挾持英宗已失去了當初的意義。也先於是改變對明朝的策略,送回英宗,與明朝議和。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日,英宗返回北京,做了太上皇。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朱祁鎮正式復位,改年號為天順。朱祁鎮命徐有貞掌管機務,第二天加封其為兵部尚書,將於謙、王文等逮捕入獄,全部殺害。二十一日,明英宗宣布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封石亨為忠國公。朱祁鎮復辟帝位終於成功。歷史上稱這件事為「奪門之變」。
[明憲宗即位]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初七,明英宗朱祁鎮去世,時年38歲。天順八年正月二十一日,長子朱見深即帝位,是為明憲宗。大赦天下,以翌年為成化元年。
弘治中興]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憲宗朱見深去世。九月六日,明憲宗第三子朱佑樘即皇帝位,是為明孝宗,大赦天下,以第二年為弘治元年,廟號孝宗。
[武宗亂政]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明孝宗朱佑幢去世,其長子朱厚照即帝位,以第二年為正德元年,大赦天下,是為武宗。
[寧王謀反]
朱袁壕於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嗣寧王,早已心蓄異謀,不安王位,加之術士的教唆,野心逐漸增長。先後行賄劉謹,拉攏兵部尚書陸完,向權臣獻金獻寶,又投朱厚照(武宗)所好,貢上特別奇巧的四時燈數百個。
朱袁壕為實現其篡位的願望,竟想出以
子入嗣的辦法,拜託錢寧、減賢等設法使其子「司香太廟」。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朱厚照近臣江彬、張忠與錢寧、臧賢相互傾軋;張忠多次向朱厚照稱贊朱袁壕既賢且勤,意思是說武宗反而不賢不勤。朱厚照即下旨收寧王護衛,歸還所奪民田。朱袁壕知道這一消息,干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日自立為帝,且以致仕都御史李士實、舉人劉養正為左右丞相,參政王綸為兵部尚書總督軍務大元帥職,糾集兵馬10萬,准備出鄙陽湖,下九江、南康等地,攻下南京後正式即皇帝位。
康戌之變]
嚴嵩當權之際,邊患嚴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蒙古俺答率軍犯大同。
[嚴嵩遭貶]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 1562年)五月,明世宗勒令內間首輔嚴嵩辭官,其子嚴世藩被捕入獄。
[盪平倭寇]
明代倭患早在洪武二年便已開始。
[張居正改革]
大學土張居正(公元1525~1582年),湖廣江陵縣沖湖北江陵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二十六年(公元
1547年)進士,歷任編修、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吏部左侍郎兼東間大學士、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等職,是明代著名政治家。
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七月,他與宦官馮保的私交很好,兩人共同輔助幼年明神宗執掌朝政。神宗即位只過了一個月,大學士張居正即利用宦官馮保將高拱排擠掉,代之為首輔,並推薦禮部尚書呂調陽兼文淵間人學士,參顱機務。至此,張居正、馮保兩人執掌明王朝政權。
萬曆三大征]
萬曆三大征是中國明代萬曆年間平息叛亂的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鮮抗擊日本侵略的朝鮮之役的統稱。
[寧遠大捷]
天啟六年(公元
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兵13萬攻明,連續攻克錦州、松山、大小凌河、杏山、連山和塔山七城,繼而圍攻寧遠,致書袁崇煥要他投降。當時袁崇煥官任寧前參政,在大兵壓境、外無援兵的危急關頭,袁崇煥大氣凜然,毫不害怕。他和總兵滿桂、副將朱梅、參將祖大壽等集將士赦血誓師,堅守寧遠。
[李自成起義]
李自成於崇幀十七年(公元
1644年)春節,正式宣布建國。將西安改名為西京,國號「大順」,建元「永昌」。
崇幀帝自縊煤山]
崇幀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大順軍隊十北京城下會師。十七日,李自成親率大軍環攻九門。十八日,大順軍將士架雲梯奮力攻城,越牆而人,攻破外城。與此同時,明太監曹化淳獻彰義門出降。
[南明政權的抗清斗爭]
南明政權的抗清斗爭是發生在清初(1644-1662年)的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
滿族是由我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女真族發展來的。明朝初年,他們分散居住在黑龍江兩岸和松花江、牡丹江、綏芬河流域。16世紀80年代起,女真族的傑出首領努爾哈赤用了30多年的時間,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他建立後金國(後來改國號為清),他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皇太極(即清太宗)逐步統一了我國東北地區,並屢次侵入長城以南地區。
公元1644年3月,正當清軍要打進山海關時,李自成攻進北京。不久,明將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清軍在山海關打敗李自成的起義軍以後,乘勝向北京進軍。1644年5月,清軍進佔北京。
與此同時,明朝在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朱家王室的藩王,重建明王朝。就在這年五月,他們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年號弘光,建立了南明的第一個政權。
[鄭成功收復台灣]
明朝末年,由於政治腐敗,武備廢弛,台灣、澎湖的防衛力量逐漸削弱,給外敵窺伺造成可乘之機。公元1644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推翻了明朝統治。1646年,清軍佔領福建。1662年2月,荷蘭殖民者被迫在投降書上簽了字。荷蘭在台灣的所謂「總督」科業特和他的殘兵敗將狼狽地從台灣撤走。被荷蘭殖民者侵佔了38年的台灣,終於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的偉大斗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⑻ 歷史上最好的皇帝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嗎
明孝宗弘治皇帝名朱佑樘,成化六年(庚寅,1470年)七月三日生於西宮。明憲宗成化皇帝第三子,母淑妃紀氏。因萬貴妃所生第一子及賢妃柏氏所生悼恭太子夭折,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佑樘被立為皇太子。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卻非常不幸。他的母親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帶到皇宮。紀氏端莊、聰慧,被選送內書堂學習,然後被派充內廷書室看護藏書。憲宗朱見深常到書室看書,對紀氏很滿意,一次臨幸,紀氏懷孕。當時宮中最受寵的是年長憲宗17歲的萬貴妃,她恃寵而驕,為所欲為。將所有妃嬪視為眼中釘。幸而有好心的宮女照應,紀氏在冷宮中生下皇子朱佑樘,一直偷偷地養到5歲。人到中年的憲宗一次為子嗣憂心時,才第一次見到自已那胎發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憲宗不禁淚流滿面。第二年,朱佑樘被冊立為太子,接著紀氏暴亡。
朱佑樘18歲時即皇帝位,年號弘治。在位期間,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整頓吏治:凡是憲宗親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於是吏部尚書萬安、禮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繼曉等,或殺、或貶,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同時,更定律制,復議鹽法,革廢一應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人稱弘治中興。
孝宗在內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泛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
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對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後宮中只有一位皇後張氏,恩愛和諧如民間夫婦,別無其他嬪妃。
由於先天體弱,孝宗於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卒於乾清宮,年36歲。尊謚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廟號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
⑼ 正德帝:關於他的為人
呵,你是不是看了《回到明朝當王爺》這本書才問的啊?
這個我們對他的印象?你的問題真喲意思。
我們有不會想楊凌那樣穿過去,沒與他老人家親自接觸,怎麼會對他有印象?再說了,他也不是歷史上偉大的君主,我們為啥會去留意他啊?
如果非要說的話,只能說,他是個沒有啥作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