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所有的人和階級都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句話說明了什麼
a否認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不是所有的人,是大部分的人,是勞動的人
❷ 如何正確認識農民階級在近代中國的歷史地位
農民階級的抗爭
(一)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侵略的農民運動,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它堅持了14年, 勢力發展到18個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主觀原因是一次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客觀原因中是外反動勢力色結起來,對太平天國聯合絞殺.歷史教訓是:農民階級和時代的局限,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注意:《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編》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產生背景不同;經濟主張不同;群眾基礎不同;作用不同;反映時代特徵不同
聯系:後者是前者的繼承,彌補了前者在社會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後性
(二)義和團運動(1899-1900):
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山東等地掀起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把斗爭鋒芒指向帝國主義,在斗爭中提"扶清滅洋"的口號,這口號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義和團運動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即以貧苦農民為主,還包括手工業者,小商販,運輸工人和城市貧民等.義和團運動有嚴重的自發性質,"扶清滅洋"口號體現出對清政府抱有幻想,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義和團愛國運動失敗.義和團運動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打擊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注意: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的比較
相同點:性質,斗爭方式,失敗原因,歷史作用等
不同點:背景,主要對象,組織性,斗爭規模,時代特點等
(三)農民階級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農民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農民深愛地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具有反抗壓迫和剝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客觀上起了阻止中國殖民地化的歷史進程.大革命時期的農民運動,學生打擊了封建勢力,配合了北伐戰爭.根據地的廣大農民,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踴躍參軍參戰,為奪取民主革命勝利提供了保障.
2,農民階級由於階級和時代局限,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農民是小生產者,落後的小生產者不是先進生產方式的代表,具有狹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無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沒有理論指導),政治上(提不出徹底的綱領,不能建立先進的政權組織),組織上(宗派主義)的致命弱點.
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a.經濟上是分散的個體的小生產者;b.政治上提不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c.思想上不能用科學的革命理論作指導;d.組織上很難形成堅強的革命領導核心.
3,中國革命如果失去了農民的支持同樣不能取得勝利,
這是由中國特殊的國性決定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孫中山維護民主共和制義的斗爭的失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4,毛澤東指出,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是土地問題.
❸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詳細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揭示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是唯物史觀區別於唯心史觀的一個根本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人們」是指社會的一切成員。由於各人所處的經濟地位和其他社會條件不同,其意向、要求和利益亦各異。他們的活動,或者遵循或者
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不同的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要研究歷史的發展,必須在承認「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基礎上,探討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根本觀點出發,認為少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些人,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們的思想動機決定歷史的發展。這種觀點不符合客觀實際,是反科學的。
唯物史觀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從而確認作為物質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主體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創造著自己的歷史,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最終決定作用。正是他們的生產斗爭和包括階級斗爭在內的各種社會斗爭,推動歷史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具體地說:(一)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承擔者。他們生產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創造社會的一切物質財富,並為政治、科學、文化等其他社會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因此,停止了生產,人類就不能生存,社會就要滅亡。必須充分估計創造物質財富的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所起的決定作用。(二)人民群眾在精神財富創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階級社會里,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分離,剝削階級壟斷了科學文化,勞動人民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他們的聰明才智受到很大的壓抑。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身於剝削階級、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往往成為精神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但他們的發明創造,歸根到底要以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為基礎。人民群眾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是人類科學文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不僅如此,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科學發明、藝術創作是勞動人民親自製作和創造的,在勞動人民中產生了許多發明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直接為人類創造了重要的精神財富。(三)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通過被剝削、被壓迫階級反對反動的統治階級的革命斗爭來實現。奴隸階級、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盡管在革命斗爭中有過挫折和失敗,但它們始終是各自時代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新興的剝削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中,革命的主力軍仍是勞動者階級。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17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甚至資產階級的最光輝燦爛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爭得的,而是平民大眾,即工人和農民為它爭得的。」強調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並不意味著對傑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馬克思主義認為,偉大人物發動的重大歷史運動,不僅要考慮人心的向背,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同人民群眾的斗爭相結合。
❹ 為什麼說農民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為什麼說農民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1.在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中,農民占絕大多數。他們承擔著社會的基本生產任務,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受壓迫最重,生活最為悲慘。
2.農民階級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無產階級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偉大斗爭中,必須依靠廣大的農民。
3.無產階級對農民的領導,是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在農民的問題上,必須反對輕視農民的做法。
所以,農民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❺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揭示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是唯物史觀區別於唯心史觀的一個根本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人們」是指社會的一切成員。由於各人所處的經濟地位和其他社會條件不同,其意向、要求和利益亦各異。他們的活動,或者遵循或者
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不同的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要研究歷史的發展,必須在承認「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基礎上,探討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根本觀點出發,認為少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些人,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們的思想動機決定歷史的發展。這種觀點不符合客觀實際,是反科學的。
唯物史觀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從而確認作為物質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主體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創造著自己的歷史,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最終決定作用。正是他們的生產斗爭和包括階級斗爭在內的各種社會斗爭,推動歷史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具體地說:(一)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承擔者。他們生產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創造社會的一切物質財富,並為政治、科學、文化等其他社會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因此,停止了生產,人類就不能生存,社會就要滅亡。必須充分估計創造物質財富的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所起的決定作用。(二)人民群眾在精神財富創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階級社會里,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分離,剝削階級壟斷了科學文化,勞動人民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他們的聰明才智受到很大的壓抑。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身於剝削階級、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往往成為精神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但他們的發明創造,歸根到底要以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為基礎。人民群眾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是人類科學文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不僅如此,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科學發明、藝術創作是勞動人民親自製作和創造的,在勞動人民中產生了許多發明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直接為人類創造了重要的精神財富。(三)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通過被剝削、被壓迫階級反對反動的統治階級的革命斗爭來實現。奴隸階級、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盡管在革命斗爭中有過挫折和失敗,但它們始終是各自時代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新興的剝削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中,革命的主力軍仍是勞動者階級。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17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甚至資產階級的最光輝燦爛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爭得的,而是平民大眾,即工人和農民為它爭得的。」強調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並不意味著對傑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馬克思主義認為,偉大人物發動的重大歷史運動,不僅要考慮人心的向背,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同人民群眾的斗爭相結合。
❻ 農民階級的積極意義
農民占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農民,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偉大作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可是,過去我們在如何認識和對待農民的問題上,無論是實際工作中,還是理論認識上,都有需要檢討的地方。例如,有的論者認為:在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中,「農民是懷著以平均主義為主要特徵的農業社會主義思想參加民主革命的」。民主革命勝利後,當黨號召「組織起來」時,農民是「一擁而起」;並認為:農民所謂傾向社會主義,但本身並不是社會主義;農民在「一擁而起」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必然是狂熱的、空想的,帶有極大的
請採納
❼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是英雄還是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內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容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7)農民階級是歷史的重要創造者擴展閱讀:
以不同形式從事和促進生產實踐活動的人民群眾,必然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這是最簡單、最明顯的事實,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事實。
勞動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任何人要從事科學、文化、藝術等精神活動,都要有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和一定的物質手段,這些都是勞動人民通過生產實踐創造的。
❽ 農民階級中國歷史發展作用
一、當代中國農民階級的形成及其同質性特徵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盡管農民是為數最為眾多的社會群體,但由於這一群體內部的差異性及其分散性,所以從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的理論出發,不能輕易地將他們簡單地作為一個整體的階級決定。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一文中,就沒有採用「農民階級」這一概念,而是將中國廣大農民歸入到「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以及「遊民無產者」之中。把農民視為一個整體的階級,則是在新中國建立前夕。1949年6月毛澤東在對未來國家政權及政治制度的設計中,不僅使用了「農民階級」的概念,而且提出「工人和農民的聯盟」是這一制度的基礎。在此之後出現的關於「工農聯盟」的提法,都是將農民視為工人階級盟友的一個獨立的階級來看待的。
按照毛澤東對新中國國家政權及政治制度的設計思路,建國後在國家政治權力的主導下,農村中逐步形成了同質性的農民階級。1950年8月20日國家政務院公布了《關於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決定》,全國農村開始了階級成分的劃定,農村居民被劃分為「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工人(雇農在內)」等階級成分和政治性身份,並成為確立其經濟政治地位的主要依據。在此基礎上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地主階級的土地被沒收,並被強制參加勞動,逐漸成為農民階級的成員;而其他不佔有土地等生產資料的貧農、雇農,也分得了土地等生產資料。但是,在當時廣大農民已經普遍擁有土地的情況下,農村中卻出現了部分農民賣地的現象。毛澤東曾指出:「現在農民賣地,這不好。法律不禁止,但我們要做工作。阻止農民賣地。辦法就是合作社。」由此而開展起來的合作化運動,不僅避免了在土地改革中分得了土地而缺少其他生產資料的農民,重新借高利貸甚至典當和出賣土地,再度產生兩極分化,也維護了農村土地為農民居民均等化佔有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村也實現了個體農業向合作化方向的發展。加之,在此期間陸續形成的戶籍管理、用工制度、糧食統購統銷、交通制度以及建立在戶籍基礎上的社會福利制度,不僅正式確立了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也讓農村形成了同質性的農民階級的階級結構。
在經歷了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後,土地等農村主要生產資料又進一步改變為「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所有制形式。這種由農村居民共同佔有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更進一步固化了中國農村同質性的農民階級的階級結構。盡管在那些「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裡,農村的地主、富農被剝奪了政治權力甚至受到管制,但無論就當時的法律和制度而言,都從未宣布剝奪這部分人對生產資料的集體所有權,他們不但可以參加集體勞動,而且也可以分得相應的口糧和勞動報酬,從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看,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後,農村的地主、富農實際上已經歸屬於農民階級這一范疇了。乃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也並未否定他們對集體土地的共同佔有和使用權,而是與其他農民一樣分得了承包的土地,並為他們重新劃定了成分。
回顧這段歷史不難看出,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中國農村總體上已經演化為單一的農民階級,在階級結構高度同質性的農村繼續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多半是一個階級內部的無謂斗爭。正因為如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地停止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從中國農村的實際看,也充分地顯示出其必要性和現實性。
二、分化的出現並未改變農民階級的存在及其地位
始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對於中國而言,同樣可以稱之為是一種革命。它不僅改變了計劃經濟的舊體制建立了市場經濟的新體制,同時也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在農村,高度同質性的農民階級內部逐步出現了巨大分化。
階級的存在是由社會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決定的,而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變革,總是要帶來階級內部結構以及階級關系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階級的分化,正是源於農村生產方式的變革。土地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改變了以往「捆綁式」和「大呼隆」的生產方式,為農民階級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向非農產業轉移提供了推動力。與此同時,國家不僅解除了農村人口自由流動的禁令,而且鼓勵和提倡農民從事非農產業以及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農民階級的「非農化」注入了拉動力。從農民階級分化的軌跡看,首先是剩餘勞動力在農村內部的就地轉化,大量農民進入鄉鎮企業工作,這種「離土不離鄉」的方式在緩解了城市人口壓力的同時,也孕育了農民階級內部的分化。此後的「離土又離鄉」,不僅有大批農民進城打工,也有進城創辦實體經濟的,在為農民階級的分化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的同時,也提供了現實的路徑。
在那些「離土又離鄉」的農民中,有少部分經過多年的打拚和積累,不僅在城市有了穩定的職業,而且擁有了房產。按照許多城市關於購買一定價位的住房,就可以將其本人和主要家庭成員轉變為城市戶口的政策,他們在放棄了對農村土地的那部分所有權的同時成為了城市居民,並從農民階級中分化出來。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全國有4000萬農民失去了土地,那些失去了以土地為基本生存保障的農民大多流落在城市,以打工維持生計。盡管他們中間有相當一部分依然是農民身份,但是作為已經失去了土地的農民,無論從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的定義出發,還是按照某些現代學者關於階級概念的闡釋,都不能將他們依舊歸屬於農民階級了。再有,1977年以來高考制度的恢復以及中高等教育的發展,促使農村這個巨大的人力資源庫不斷為城市化發展提供優質人才,許多農家子弟在考入大學、中專後,通過「身份轉化」改變了他們對農民階級的繼承性規律。正是在市場帶動、社會流動、失地變動、教育推動的作用下,中國的農民階級出現了分化,其中部分農民已經從農民階級中分化出來。這種分化又直接推動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1978年全國城鎮人口比重只有18%,2009年則上升到46.6%,幾乎每年上升一個百分點;而從1949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上升還不足0.2個百分點。
但是,目前中國仍然是一個農村人口和農民階級占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那些「離土又離鄉」往返於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農民工,盡管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億萬農民工成為產業工人重要組成部分」,但卻沒有將他們歸屬於「工人階級」范疇。因為農民工不僅擁有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而且依舊擁有對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權,就這一點而言,當今中國的農民工無論與傳統意義上還是現代意義上的工人階級相比,都還有著明顯的不同。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大批農民工返鄉現象的出現,更讓我們進一步看到,就農民工個體而言,隨時都有迴流農村和回歸農民的可能。而就農民工整體來看,盡管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城市,並從事著非農產業,但無論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都與城市居民有著明顯差異,他們依舊無法割斷對農民階級的那種歸屬感。然而,從發展趨勢看,相當部分的農民工終究要從農民階級中分化出來,尤其是那些新生代農民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不可能重返農村再去從事農業勞動了。因此,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現行土地制度的變革,讓大批農民工融入城市並最終轉化為工人階級,應當是中國未來一個時期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城市化作為社會發展的趨勢,絕不單純是大批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以及農民階級的分化,更主要的是農村人口在生產、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等方面與城市的趨同,城市化越是發展,城鄉之間的界限就越是模糊,農民階級這一概念也越是難以把握。但如果從社會中每個人與生產資料或生產要素的關系去考察,並根據他們怎樣生產以及用什麼方式生產來分析,就可以分辨出當今中國究竟哪些人應屬於農民階級,而且這種經濟關系和生產方式,其實也直接決定著人們的政治態度。用這樣的觀點去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盡管當今中國的農民階級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分化,其中一部分已經從以往的農民階級中分化出來,並且這種分化仍在繼續,但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農民依舊應當屬於農民階級這一范疇。當然,今天的農民階級已經告別了改革開放前的那種高度同質性的時代,其內部已經出現分化,從社會階層劃分的理論和標准出發,可以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層,甚至這些階層之間經濟和政治地位方面的差距有些懸殊。但是,他們依然作為一個整體的農民階級存在著,而工農聯盟不僅依舊是我們國際政治制度的基礎,也是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力量。
❾ 如何正確認識農民階級在近代中國的歷史地
中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農民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歷史的推動者。半殖民半封建社會里,農民階級一直處於社會的底層,長期遭受著官僚、地主甚至殖民統治者的壓迫;新中國成立後,農民翻身做主,成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歷史地位大幅提高,但是,建國初期不合理的制度使得農民奉獻大,回報少,無法充分調動農民發揮社會建設主力軍的能動作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路線,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制約農民發展的不合理制度被逐漸廢除,農民群體在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發展中開始嶄露頭角,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農民在這一時期的歷史地位變遷也在其對我國社會發展的貢獻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農民是華夏文明的創造者。是革命的依靠...從實際出發,逐步提高 農民的自治程度,減少政府的行政性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