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槍的一些問題
手槍:作為火器的槍,其歷史至今已近1000年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槍曾在人類戰爭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槍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最古老的槍是竹筒火槍。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各式各樣的手槍便出現了。
手槍是槍族中最小的槍,盡管手槍在戰爭中作用並不很大,但它確是軍隊不可缺少的裝備之一。手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手槍的由來及演變卻經過了復雜的過程。
手槍的名稱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從捷克文「pistal」演變而來;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對兩吉斯蒙德的戰爭中使用了一種短槍,稱為「pisk」,因為射擊時槍管發出的尖叫聲像「哨聲」,手槍因此得名。還有的說手槍是由騎兵使用,不用時放入槍套內,故手槍因此得名。盡管手槍的名稱說法不一,但手槍是與長槍同時產生和並行發展的。手槍先後經歷了火門手槍一火繩手槍一轉輪發火槍一打火手槍一一燧發槍一擊發手槍一轉輪手槍一自動手槍等幾個發展階段。現在裝備部隊的擊發手槍和轉輪手槍及自動手槍才算是真正的手槍。
最早的手槍是由火門手槍。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枝火門手槍是義大利人在14世紀中葉發明的,當時被稱為「希歐皮」,即手槍的意思。它是用鑄銅或熟鐵製成的,槍管尾部有一個火門,發射時先將火葯裝入,然後在火門處將引火葯點燃。這種槍發射時,需一手持槍,一手持可燃物。盡管這種手槍與19世紀和20世紀的現代手槍不能相比,但它的產生標志著人們研製單手射擊武器的發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火門手槍問世以後,迅速被一些國家運用到軍事作戰中。德國曾用火門手槍打得法國士兵措手不及。
14世紀末出現了火繩手槍,火門手槍才被替代而逐漸被淘汰。火繩手槍出現在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期。這種槍的出現是點火技術的一大突破。15世紀中期,火繩手槍又有了新的改進,並引起世界各國的注意。1485年,英國近衛部隊裝備了火繩槍。西班牙人在帕維亞戰役中使用了火繩手槍。到了16世紀,火繩手槍仍作為步兵武器在歐洲大陸廣為流行,前後經歷了一個世紀。
火繩手槍雖然被歐洲大陸廣泛使用,但它有諸多的不足之處:遇到風雨天,火繩不易點燃;夜間火繩容易暴露目標。因此,人們又研製出抗風雨的點火方式,即轉輪發火。
轉輪發火就像現在打火機用一個帶鋸齒的旋轉鋼輪與燧石摩擦產生火花引燃火葯。這種原理簡單的轉輪發火是德國紐倫堡的鍾表師約翰·基弗斯發明的。1544年,德國騎兵在倫特戰斗中使用轉輪發火手槍,打死打傷了數不清的法軍。當時,德國騎兵馬槍插在槍套中,採用輪番近戰的攻擊戰術向法軍靠近後,突然拔出手槍猛烈齊射,把法軍打得潰不成軍,死傷慘重。法國國王亨利二世連吃敗仗後也為自己的騎兵配發了轉輪發火手槍。在1618年~1648年的30年戰爭期間,轉輪發火手槍一直是騎兵的主要武器。直到16世紀末期,燧發手槍的出現,轉輪發火手槍才退出軍事舞台。
燧發手槍的出現是手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燧發手槍是由法國人研製的,前後歷經10年時間。因為它也是撞擊燧石產生火花,引燃火葯完成發射,所以又叫燧發手槍。在1775年到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燧發手槍大顯神威。一名美國士兵用燧發手槍把英殖民軍少校打下馬來後,還繳獲了一枝蘇格蘭造的燧發手槍。燧發手槍和火繩手槍一樣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英軍在1690年就裝備了燧發手槍。法軍1746~1842年間一直裝備燧發手槍。
擊發式手槍是伴隨金屬彈殼的問世而產生的。1800年,人們發現了雷汞,隨後便又發明了含雷汞擊發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帶火孔的擊砧上,打擊火帽引燃膛內火葯,這就誕生了擊發手槍。法國的普魯士軍械工人馮·德雷澤於1835年發明了彈頭和發射葯及紙彈殼連成一體從槍管尾部裝填的槍彈,勾動扳機,擊針便從彈殼的底部穿過,刺穿雷管,引發火葯爆炸,將彈丸發射出去。德雷澤的這一發明比以前的槍更進了一步。美國人伊桑·艾倫在同一年設計了「胡椒盒」 多槍管擊發手槍,美國費城德國血統的著名槍械工亨利·德林傑發明了單管擊發手槍,法國則裝備了沙斯波式擊針槍。
柯爾特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武器發明和製造商,他從舵轉的轉動原理聯想到改進燧發轉輪手槍的圓筒式彈倉,構思出了木柄單動式左輪手槍的結構。1831年,柯爾特著手設計轉輪手槍。4年後,他獲得了第一個擊發式轉輪手槍的英國專利,1836年又獲得美國專利。有「左輪手槍之父」的美稱。常見的轉輪手槍,裝彈時轉輪從左側擺出,故稱左輪手槍。左輪手槍從問世到不斷完善,最後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搶手武器。1911年3月,美國國防部命名它為Ml911式。柯爾特自動手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被廣泛使用。
自動手槍是在18世紀末由德籍美國人雨果·博查特發明的。從1908年起到1938年德軍一直把它當成自衛武器使用了3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新型手槍便應運而生。最具代表性的有捷克M1975式手槍、法國MAP15式手槍、德國HKP9式手槍和P95式手槍、義大利改進型伯萊塔手槍。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更新型的手槍被載入各國軍事史冊,如義大利伯萊塔公司的92F手槍、奧地利9毫米格洛克17~30手槍系列、蘇聯PSM小口徑手槍等。
參考資料: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7010713699.html
Ⅱ 手槍是怎麼來的
手槍:作為火器的槍,其歷史至今已近1000年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槍曾在人類戰爭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槍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最古老的槍是竹筒火槍。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各式各樣的手槍便出現了。
手槍是槍族中最小的槍,盡管手槍在戰爭中作用並不很大,但它確是軍隊不可缺少的裝備之一。手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手槍的由來及演變卻經過了復雜的過程。[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手槍的名稱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從捷克文「pistal」演變而來;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對兩吉斯蒙德的戰爭中使用了一種短槍,稱為「pisk」,因為射擊時槍管發出的尖叫聲像「哨聲」,手槍因此得名。還有的說手槍是由騎兵使用,不用時放入槍套內,故手槍因此得名。盡管手槍的名稱說法不一,但手槍是與長槍同時產生和並行發展的。手槍先後經歷了火門手槍一火繩手槍一轉輪發火槍一打火手槍一一燧發槍一擊發手槍一轉輪手槍一自動手槍等幾個發展階段。現在裝備部隊的擊發手槍和轉輪手槍及自動手槍才算是真正的手槍。
最早的手槍是由火門手槍。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枝火門手槍是義大利人在14世紀中葉發明的,當時被稱為「希歐皮」,即手槍的意思。它是用鑄銅或熟鐵製成的,槍管尾部有一個火門,發射時先將火葯裝入,然後在火門處將引火葯點燃。這種槍發射時,需一手持槍,一手持可燃物。盡管這種手槍與19世紀和20世紀的現代手槍不能相比,但它的產生標志著人們研製單手射擊武器的發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火門手槍問世以後,迅速被一些國家運用到軍事作戰中。德國曾用火門手槍打得法國士兵措手不及。
14世紀末出現了火繩手槍,火門手槍才被替代而逐漸被淘汰。火繩手槍出現在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期。這種槍的出現是點火技術的一大突破。15世紀中期,火繩手槍又有了新的改進,並引起世界各國的注意。1485年,英國近衛部隊裝備了火繩槍。西班牙人在帕維亞戰役中使用了火繩手槍。到了16世紀,火繩手槍仍作為步兵武器在歐洲大陸廣為流行,前後經歷了一個世紀。
火繩手槍雖然被歐洲大陸廣泛使用,但它有諸多的不足之處:遇到風雨天,火繩不易點燃;夜間火繩容易暴露目標。因此,人們又研製出抗風雨的點火方式,即轉輪發火。
轉輪發火就像現在打火機用一個帶鋸齒的旋轉鋼輪與燧石摩擦產生火花引燃火葯。這種原理簡單的轉輪發火是德國紐倫堡的鍾表師約翰·基弗斯發明的。1544年,德國騎兵在倫特戰斗中使用轉輪發火手槍,打死打傷了數不清的法軍。當時,德國騎兵馬槍插在槍套中,採用輪番近戰的攻擊戰術向法軍靠近後,突然拔出手槍猛烈齊射,把法軍打得潰不成軍,死傷慘重。法國國王亨利二世連吃敗仗後也為自己的騎兵配發了轉輪發火手槍。在1618年~1648年的30年戰爭期間,轉輪發火手槍一直是騎兵的主要武器。直到16世紀末期,燧發手槍的出現,轉輪發火手槍才退出軍事舞台。
燧發手槍的出現是手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燧發手槍是由法國人研製的,前後歷經10年時間。因為它也是撞擊燧石產生火花,引燃火葯完成發射,所以又叫燧發手槍。在1775年到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燧發手槍大顯神威。一名美國士兵用燧發手槍把英殖民軍少校打下馬來後,還繳獲了一枝蘇格蘭造的燧發手槍。燧發手槍和火繩手槍一樣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英軍在1690年就裝備了燧發手槍。法軍1746~1842年間一直裝備燧發手槍。[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擊發式手槍是伴隨金屬彈殼的問世而產生的。1800年,人們發現了雷汞,隨後便又發明了含雷汞擊發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帶火孔的擊砧上,打擊火帽引燃膛內火葯,這就誕生了擊發手槍。法國的普魯士軍械工人馮·德雷澤於1835年發明了彈頭和發射葯及紙彈殼連成一體從槍管尾部裝填的槍彈,勾動扳機,擊針便從彈殼的底部穿過,刺穿雷管,引發火葯爆炸,將彈丸發射出去。德雷澤的這一發明比以前的槍更進了一步。美國人伊桑·艾倫在同一年設計了「胡椒盒」 多槍管擊發手槍,美國費城德國血統的著名槍械工亨利·德林傑發明了單管擊發手槍,法國則裝備了沙斯波式擊針槍。
柯爾特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武器發明和製造商,他從舵轉的轉動原理聯想到改進燧發轉輪手槍的圓筒式彈倉,構思出了木柄單動式左輪手槍的結構。1831年,柯爾特著手設計轉輪手槍。4年後,他獲得了第一個擊發式轉輪手槍的英國專利,1836年又獲得美國專利。有「左輪手槍之父」的美稱。常見的轉輪手槍,裝彈時轉輪從左側擺出,故稱左輪手槍。左輪手槍從問世到不斷完善,最後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搶手武器。1911年3月,美國國防部命名它為Ml911式。柯爾特自動手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被廣泛使用。
自動手槍是在18世紀末由德籍美國人雨果·博查特發明的。從1908年起到1938年德軍一直把它當成自衛武器使用了3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新型手槍便應運而生。最具代表性的有捷克M1975式手槍、法國MAP15式手槍、德國HKP9式手槍和P95式手槍、義大利改進型伯萊塔手槍。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更新型的手槍被載入各國軍事史冊,如義大利伯萊塔公司的92F手槍、奧地利9毫米格洛克17~30手槍系列、蘇聯PSM小口徑手槍等。
引用自 http://bbs.tiexue.net/post_1499702_2.html
Ⅲ 世界上第一隻音箱是誰發明的
1837 Page應用電磁體發聲
1876 貝爾和沃森申請電話專利,發明第一個實用的電話受話器
1877 德國人西門子提出了揚聲器雛形的專利
1878 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表了"聲學原理"
1890 懷特(A.White)發明肩背式送話器(現在電話機的原型)
1907 福雷斯特(De Frorest)發明三極電子管
1911 出現用於收音機的杠桿式揚聲器(如圖1-6所式)
1917 E.C.Weute發明靜電傳聲器
1918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了將電話受話器房子留聲機號筒的擴聲設備
1919 韋伯斯特(A.G.Webster)第一個將數學方法用於揚聲器號筒設計
1920 強生發表了收音機揚聲器專利
1921 Magnavox公司生產號角揚聲器
1922 西門子的格洛克(E.Gterlach)發明了帶式電聲換能器
1923 Kellev提出背後開放式障板和密閉箱
1924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電磁式紙盆揚聲器(如圖1-7所示)
1924 賽克斯(A.S.Sykes)和格洛克發明電動式揚聲器
1924 美國賴斯和凱洛格發明電動式傳聲器
1925 美國的漢納(Hanna)和斯利伯(Slperian)論述了號筒揚聲器的設計方法
1925 出現了帶式揚聲器(如圖1-8所示)
1926 電動式紙盆揚聲器有Magnavox公司投入市場
1927 正縫圈被採用
1929 凱爾(Kyle)推出經典揚聲器
Ⅳ 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這在當時的社會上造成了什麼影響
一、槍的演變
古往今來,「槍」始終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戰鬥武器。沿著它們產生、發展、演化的足跡,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戰爭一幕幕悲壯的發展歷史。
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步槍的變更: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轉管槍-連珠槍、栓式步槍、機槍、半自動步槍、沖鋒槍、自動步槍(突擊步槍),而未來則可能最終被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所取代。
1、早期火器
1)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火繩槍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達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簡化了射擊操作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最最重要的是做到了隨時瞬間發射,也為槍械的改進奠定了基礎。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2、自動機槍
2)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槍
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槍都是單發槍。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轉管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槍,但採用多隻槍管,每隻槍管事先裝入子彈,發射時無需再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槍管存貯彈葯,在發射時依次將數只槍管中的子彈發射出去。在轉管槍的基礎上,通過改進,發明了轉鏜槍-只用一支槍管,用手扳動槍機即可推動槍膛旋轉並對准槍管,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轉鏜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
轉鏜槍不會有因啞火、卡殼等中斷射擊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膛壓低、初速低、射程近和發射時火光、聲音都比較大的劣勢。
轉鏜槍和轉管槍至今依然在生產和使用,就是現在的轉輪手槍和多管轉管機槍。
然而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後座式槍,為槍械自動原理另闢蹊徑,成為現代自動槍械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湯姆遜沖鋒槍也是自動步槍的老祖宗了,在馬克沁成功研製後很多人開始選擇了單兵化更輕便的自動火器,湯姆遜創造了這一二戰期間湯姆遜沖鋒槍的偉大奇跡,至今也是威力十足,難怪銀行大盜和黑幫這么喜歡用它。
MP44式突擊步槍是德國二戰期間的先進裝備,起初被希特勒否認。但是此武器卻秘密生產。一次希特勒考察時問戰士們需要什麼,戰士們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帶來這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一看,竟然是當初不可以生產的MP43。後來希特勒經過測試,MP43的確很不錯,後改為MP44式突擊步槍。那時候是唯一的發射栓式步槍子彈的自動武器(當時槍栓式步槍的口徑比自動武器(除機槍外)口徑算大的了)
3)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一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手槍
俄國的 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一。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一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一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後,蘇聯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StG44。
4)形形色色的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世界上採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 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 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 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 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 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 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准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 AN-94突擊步槍外表採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採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 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一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武器的樣式也是越來越多。
3、槍栓式步槍/單發式步槍(代表:雷明頓700):指必須需要手動拋殼的步槍,或者是槍栓式拋殼/手動旋轉後拉式拋殼等方式拋殼的步槍稱之:槍栓式步槍/單發式步槍(需要手動填裝子彈,只能裝填一發,巴雷特M99為單發式)
4、半自動步槍(代表:巴雷特M99):絕大多數手槍為半自動,步槍也有半自動。半自動指拋殼和上膛自動完成而無需手動操作的步槍/手槍稱之為半自動步槍/手槍(用土話講,就是一扣扳機打一發,一扣扳機打一發不用拉栓的槍,因為在子彈發射後,槍的自動機構利用火葯氣體做到了拋彈和子彈上膛,但這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控制的。因此稱之半自動,當然,如果一直扣著扳機打出去的就只是一發啦)
二、槍
全自動步槍/沖鋒手槍(代表:AK47/格洛克18):全自動指完全可以自動進行拋殼和上彈,並且只需要一次控制(即扣下扳機)持續下去便可連續射擊的武器稱之為全自動。絕大多數突擊步槍,步槍都是全自動。手槍如:glock18也是全自動。(就是一直按扳機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半自動是一次一次扣扳機一發一發的打)
狙擊步槍:(代表:Cheytac M200干預狙擊步槍):狙擊步槍指在步槍(半自動/栓式/單發式)上加裝了特定用途的遠望鏡(即狙擊鏡)可以打擊遠距離目標的特定用途武器稱之為狙擊步槍。狙擊步槍分為:一般、反人員、反器材、反坦克/防空、干預幾類 突擊槍一般型指口徑適中不超過一般步槍最大口徑的子彈的狙擊步槍,差不多規劃為7.62MM
反人員即特定用途阻攔人員,這個和一般型沒有多大區別,不過是口徑大了一些,AWM(L115A3不是AWP)為.338英寸(越8.6MM)的子彈。M200為.408英寸(10.36MM)的特製子彈,威力在2000米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介乎於.338和.50之間。
反器材用於摧毀有價值事務或輕裝甲的大口徑武器,都在.50英寸(12.7MM)如巴雷特M107和M82A1
反坦克/防空這類狙擊步槍的口徑較大,因為20MM以上歸為炮彈,很多子彈都超過了20MM,模糊了很多人的觀念。克羅埃西亞的RT 20採用20MM口徑的子彈,可以用於防空。XM109採用25MM的子彈,改自阿帕奇直升機的30MM高爆彈,對付裝甲絕對有備無患。當然25MM也模糊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觀念,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射程遠高精度的榴彈發射器了。
三、戰爭作用
槍炮革新對十九世紀陸軍發展的作用
槍支武器十九世紀,影響陸戰很有意義的最早的技術改革是發明和應用火帽。幾世紀以來,在戰場上使用手中火器時的射擊動作本身,是所有動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現後,就消滅了這種現象。燧發槍大約每射擊七發子彈,要瞎火一發。火帽的應用,就使瞎火子彈降為低於每兩百發出現一發。
然而,更為革命性的改進是圓柱錐形子彈,這使高度精確的遠射程來福槍最終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堂槍,成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發明新子彈之前,來福槍的射擊速度比滑膛槍慢,因為裝彈很困難。由於火葯氣體對鉛彈彈底凹部發生作用,使彈丸具有膨脹的特性。子彈形體小,便於裝填,但射擊後體積膨脹,緊嵌入槍管來福線中,獲得最大轉速以提高精度和增大射程。
如要使滑膛槍與來福槍射擊效果相當,在200步距離處射擊,前者需費相當於後者二倍的子彈,300步處五倍,400步處至少十倍。超過400步射擊距離,滑膛槍已完全失效,而來福槍在800碼處還可射擊軍隊隊形等大目標。在1000碼處,彈丸還具有足夠的末端能量,可穿透四英寸厚的軟質松木板。
在1850-1860年之間發明的來福槍和圓錐形子彈與任何先後的新武器技術發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響,即使20世紀出現的高爆彈、飛機、坦克對當代產生的影響都比不上當時的來福槍。主要理由是:因為輕武器與火炮和冷兵器相比,它的殺傷力突然提高了,除了山頭或者山瘠擋住視線是個限制外,等於每個握有來福槍的步兵有了一門具有同樣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況且,炮兵人員更易受步兵火力殺傷。
早期火器的另一特點是後膛裝填,此法當時久已廢棄,19世紀的科學技術讓它在古時無所作為的困境中解脫了出來。傳統上,後膛武器的困難在於金屬部分裝填接合不嚴密,燃燒火葯產生氣體和火焰從後膛的縫隙中噴射出來。為了與19世紀後膛武器的發展相適應,終於發明了金屬彈葯筒,它連結彈丸、火葯和火帽於一體。這種子彈用特製銅和其它軟金屬製成,爆炸受熱後就會膨脹,能有效封閉向後逃逸的氣體。後膛裝填法使步槍手能夠快速裝彈,免得在敵火力下站立或暴露。
19世紀的新冶金學、化學和彈道學,是在火炮、尤其在重武器的發展中最終獲得了輝煌效果的,至於要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那是20世紀的事了。義大利的卡韋利於1846年製造第一門「線膛炮」,也是後膛裝填,用的是盤旋的六角炮膛以代替旋轉的來福線。
1859年的義大利戰爭中,證明拿破崙三世的線膛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絕對優於奧地利的滑膛炮,但多數軍隊直到該世紀70年代才不再依賴滑膛炮。主要因為滑膛炮比試驗中的火炮造價便宜,更加可靠。實際上,由於戰場上新炮的有效射程受炮手視力限制,製造這種新炮並不真正合算,除非觀察距離能大幅度增加。在美國內戰中,線膛炮、滑膛炮,南北雙方都用過,雙方都同樣喜好前裝滑青銅"拿破崙"炮。這種便於使用的火炮,實際上是在歐洲早已過時,在美國壽命也不長的12磅級榴炮。青銅性質較軟,這一直是個嚴重缺點。人們將新的冶金技術結合膛內彈道學進行研究,才有可能利用了鋼的堅硬和耐久的優越性。
來福槍本身既不是新冶金學又不是新彈道學的產物,因為靠來福線增加精度和射程的原理早已眾所周知。但是十九世紀線膛武器的發展大大得益於上述兩門知識的增長。隨著技術的改進,又有了金屬加工機械,就能空前提高鏜孔精度,並在身管中刻劃來福線。幾世紀以來,製造手槍常常是熟練軍械匠的任務,每一件武器他都是作為個人產品生產的,往往是一件藝術品。造槍的基本金屬材料是鍛鐵,所用工藝通常是在芯管周圍綁扎或焊接鐵條。十九世紀,在紐約雷明頓槍炮廠,第一次用鑄鐵孔,製造出帶來福線的身管。生產裝備線也是雷明頓槍炮廠第一家發展的,它的基礎是該世紀早期伊萊·惠特尼和其他人創導的零部件通用互換原則。人們運用彈道科學,設法對這個時期的新線膛武器進行了系統的試驗,從而迅速積累並總結了對於彈丸性狀等各方面的知識。
槍隨著作戰武器經歷了深刻的技術革命,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顯然在編制、戰術和後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應改革。在拿破崙發展了軍、師編制之後,在編制和戰術方面,如果說不是倒退的話,起碼經歷了相當長的停滯時期。1815年至1845年之間著名的一場沖突--即俄土戰爭(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陳舊步兵戰術就是明顯例子。俄國人放棄了拿破崙的集中兵力的戰術和戰略原則,同樣,法國和英國部隊仍然堅持閱兵的操練而損害了戰斗訓練。
編制和戰術適應武器的變化較為緩慢,大部分原因在於新武器要求戰場兵力配置分散,而職業軍人卻害怕一旦分散會失去控制,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問題在於如果士兵分散到讓敵人難以發現,自己的司令自然也一樣很難觀察到他們。如果中層指揮官未能改變戰術機動動作以適應清楚而容易識別的友軍的部署,那麼和友鄰協同也非常困難甚至令人惱火。因此,要求戰術跟上武器的發展,就要涉及到工業革命的另一個范疇,即電和電子。
在那時的軍事專業文獻里和各國軍事指揮部門的上層圈子裡,對於新武器發展的討論相當透徹,有時甚至很激烈。但主要由於擔心戰場失去控制,該世紀中葉大部分職業軍人不同意改變基本的編制和戰術,騎兵的作用因此未受影響。
槍這時期,歐美作戰各國的大多數軍隊,旅、團都不是戰術基本單位,而師是便於管理和機動的標准建制。"師"這個詞用得不嚴格,一般按中世紀習慣是指部分戰線,或者指一支大於旅、然而在規模還是模糊的步兵或炮兵部隊。
英國和美國有保持師一級的法律和條例。在戰時,團或多或少還可任意編成旅或師,到戰事結束,就又解散。和平時期的參謀人員,不能按擴編需要保留那麼多,所以在戰時,參謀軍官擔任嚴峻的任務往往缺少實踐機會。
但在上述軍隊里,和平時期也有保持師和軍的建制的,它們的編制和參謀人員從現代標准看還很幼稚。普魯士雖然主要集中精力於軍一級編制,但在參謀總部的建設方面也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其他各國軍隊和指揮作戰,認為那是司令官和戰爭委員會的特權。司令官只要求下級指揮官提供建議,而不要求參謀人員提供意見。如普魯士新任總參謀長赫穆特·馮·毛奇1864年所說,這種做法在普魯士司令官中也無一例外。
從理論上講,在一切現有或預期要建立的軍隊中,師是個合成軍隊單位,主要包括步兵、炮兵、騎兵,有時還有編制的或臨時配屬的工程兵支援部隊。一般情況是一個師包括兩個旅。戰斗支援問題各國不一樣,甚至各師之間也不一樣。在法國和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一個作戰師的實力通常不多於5000人,不少於2500人。然而在俄國和普魯士,師的實力達12000人,甚至更多。因此,實力數字不大可靠,就是在有些國家裡勉力按文件或編制配足了兵員的部隊,也會迅速減員,從而低於規定的編制數,原因是生病、開小差、掉隊和戰斗傷亡。這時期最重要的沖突對抗是美國、墨西哥戰爭(1846-1848),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美國內戰(1861-1865),奧普戰爭(1866)和普法戰爭(1870-1871)。
槍歐洲對墨西哥戰爭其實未加註意,它的主要軍事意義在於當時人數不多的美國陸軍軍官具有罕見的高度軍事素養,決定性地擊敗了一支規模大得多的墨西哥軍隊。
克里米亞戰爭的大部分經驗教訓都是反面的。在武器裝備、編制和戰術方面沒有劇烈的變革,甚至連溫和的變革也沒有。事實上,雙方的戰術水平一般都很糟糕。當時幾乎沒有察覺到野戰築城對武器的防禦還仍有成效,這一點在塞瓦斯托波爾包圍戰中表現了出來,該戰役歷時12個月,英、法用2587門炮共發射2381042發炮彈,消耗大,戰果較小,與當時軍事上的要求不相符合,只引起了內行人一陣短暫的興趣。
Ⅳ 誰發明了音箱
貝爾發明的好像是電話吧 電話不是音響吧
電話=音箱??? 還是我搞錯了 ??? 他之後又發明了音箱??
不知道???
1837 Page應用電磁體發聲
1876 貝爾和沃森申請電話專利,發明第一個實用的電話受話器
1877 德國人西門子提出了揚聲器雛形的專利
1878 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表了"聲學原理"
1890 懷特(A.White)發明肩背式送話器(現在電話機的原型)
1907 福雷斯特(De Frorest)發明三極電子管
1911 出現用於收音機的杠桿式揚聲器(如圖1-6所式)
1917 E.C.Weute發明靜電傳聲器
1918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了將電話受話器房子留聲機號筒的擴聲設備
1919 韋伯斯特(A.G.Webster)第一個將數學方法用於揚聲器號筒設計
1920 強生發表了收音機揚聲器專利
1921 Magnavox公司生產號角揚聲器
1922 西門子的格洛克(E.Gterlach)發明了帶式電聲換能器
1923 Kellev提出背後開放式障板和密閉箱
1924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電磁式紙盆揚聲器(如圖1-7所示)
1924 賽克斯(A.S.Sykes)和格洛克發明電動式揚聲器
1924 美國賴斯和凱洛格發明電動式傳聲器
1925 美國的漢納(Hanna)和斯利伯(Slperian)論述了號筒揚聲器的設計方法
1925 出現了帶式揚聲器(如圖1-8所示)
1926 電動式紙盆揚聲器有Magnavox公司投入市場
1927 正縫圈被採用
1929 凱爾(Kyle)推出經典揚聲器
http://ke..com/view/13534.htm#10
Ⅵ 什麼時代有了槍
步槍的演變過程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槍」始終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戰鬥武器。沿著它們產生、發展、演化的足跡,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戰爭一幕幕悲壯的發展歷史。 步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從第一支火門槍誕生到現在,步槍變更了九大種類,即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連珠槍、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而未來則可能最終被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所取代。 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火繩槍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步槍 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葯,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連珠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然而真正使連珠槍發揚光大,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式步槍,成為現代步槍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湯姆遜沖鋒槍也是自動步槍的老祖宗了,在馬克沁成功研製後很多人開始選擇了單兵化更輕便的自動火器,湯姆遜創造了這一二戰期間湯姆遜沖鋒槍的偉大奇跡,至今也是威力十足,難怪銀行大盜和黑幫這么喜歡用它。 MP44式突擊步槍是德國二戰期間的先進裝備,起初被希特勒否認。但是此武器卻秘密生產。一次希特勒考察時問戰士們需要什麼,戰士們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帶來這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一看,竟然是當初不可以生產的MP43。後來希特勒經過測試,MP43的確很不錯,後改為MP44式突擊步槍。那時候是唯一的發射栓式步槍子彈的自動武器(當時槍栓式步槍的口徑比自動武器(除機槍外)口徑算大的了) 手槍
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 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 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一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 俄國的 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一。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一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一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後,蘇聯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 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StG44。 突擊步槍M16和AK47
形形色色的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目前世界上採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 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 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 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 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 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 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准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 AN-94突擊步槍外表採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 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採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 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一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武器的樣式也是越來越多。 槍栓式步槍/單發式步槍(代表:雷明頓700):指必須需要手動拋殼的步槍,或者是槍栓式拋殼/手動旋轉後拉式拋殼等方式拋殼的步槍稱之:槍栓式步槍/單發式步槍(需要手動填裝子彈,只能裝填一發,巴雷特M99為單發式) 半自動步槍(代表:巴雷特M99):絕大多數手槍為半自動,步槍也有半自動。半自動指拋殼和上膛需要同時進行無需手動的步槍/手槍稱之為半自動步槍/手槍(用土話講,就是一扣扳機打一發,一扣扳機打一發不用拉栓的槍,因為在扣下扳機的同時同時做到了拋彈和上彈,但這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控制的。因此稱之半自動,當然,如果一直扣著扳機打出去的就只是一發啦) 步槍是一種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主要用於發射槍彈,殺傷暴露的有生目標,有效射程一般為400米。短兵相接時,也可用刺刀和槍托進行白刃格鬥,有的還可發射槍榴彈,並具有點、面殺傷和反裝甲能力。 步槍是步兵單人使用的基本武器,不同類型的步槍可以執行不同的戰術使命。但步槍的主要作用是以其火力、槍刺和槍托 槍
殺傷有生目標。因此,在近戰中,解決戰斗的最後階段,步槍起著重要的作用。 步槍按照自動化程度可以分單發步槍、手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按照用途可以分為民用步槍、軍用步槍、警用步槍、突擊步槍、騎槍(卡賓槍)和狙擊步槍。 非自動步槍是最古老的一種傳統兵器,自13世紀出現射擊火器後,經過約600年的發展,基本趨於完善。這種步槍一般為單發裝填。半自動步槍是能夠自動完成退殼和送彈的一種單發步槍,它是19世紀初開始研製、並在兩次大戰中廣泛應用和發展的一種步槍,其戰斗射速一般為35~40發/分,扣動一次扳機只能發射一發子彈。自動步槍是能夠進行連發射擊的步槍,它的戰斗射速單發時為40發/分,連發時為300~650發/分。這種步槍能夠自動裝填子彈和退殼。 騎槍又稱馬槍,它的結構與步槍相同,只是槍身稍短,便於騎乘射擊。卡賓槍是15世紀末開始研製的一種步槍,當時主要用於騎兵和炮兵,實際上它是一種縮短的輕型步槍,現代卡賓槍和自動步槍已無大區別。狙擊步槍是帶有光學瞄準具,用於對單個目標進行遠距離精確射擊的點殺傷武器,一般有效作用距離可達600~800米,夜間射擊還裝有夜視瞄準具。 突擊槍
槍械的口徑一般分三種:6毫米以下為小口徑,12毫米以上(不超過20毫米)為大口徑,介於二者之間為普通口徑。目前使用較多的是5~6毫米的小口徑步槍,其特點是初速大,彈道低伸、後坐力小,連發精度好,體積小,重量輕。近年來英、美、德等國也在發展5毫米以下口徑的步槍。 隨著步槍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特別是它已經顯示了的優越性:結構簡單、質量小、使用和攜帶方便、適於大量生產、大量裝備,使得步槍即使在未來的高技術戰爭中,仍將成為軍隊中最普遍使用的近戰武器。 全自動步槍/沖鋒手槍(代表:AK47/格洛克18):全自動指完全可以自動進行拋殼和上彈,並且只需要一次控制(即扣下扳機)持續下去便可連續射擊的武器稱之為全自動。絕大多數突擊步槍,步槍都是全自動。手槍如:glock18也是全自動。(就是一直按扳機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半自動是一次一次扣扳機一發一發的打) 狙擊步槍:(代表:Cheytac M200干預狙擊步槍):狙擊步槍指在步槍(半自動/栓式/單發式)上加裝了特定用途的遠望鏡(即狙擊鏡)可以打擊遠距離目標的特定用途武器稱之為狙擊步槍。狙擊步槍分為:一般、反人員、反器材、反坦克/防空、干預幾類 一般型指口徑適中不超過一般步槍最大口徑的子彈的狙擊步槍,差不多規劃為7.62MM 反人員即特定用途阻攔人員,這個和一般型沒有多大區別,不過是口徑大了一些,AWM(L115A3不是AWP)為.338英寸(越8.6MM)的子彈。M200為.408英寸(10.36MM)的特製子彈,威力在2000米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介乎於.338和.50之間。 反器材用於摧毀有價值事務或輕裝甲的大口徑武器,都在.50英寸(12.7MM)如巴雷特M107和M82A1 反坦克/防空這類狙擊步槍的口徑較大,因為20MM以上歸為炮彈,很多子彈都超過了20MM,模糊了很多人的觀念。克羅埃西亞的RT 20採用20MM口徑的子彈,可以用於防空。XM109採用25MM的子彈,改自阿帕奇直升機的30MM高爆彈,對付裝甲絕對有備無患。當然25MM也模糊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觀念,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射程遠高精度的榴彈發射器了。
Ⅶ 頭腦風暴問題。。。。請問下大家在我們中國看不到的手槍是怎麼進化過來,最好結合下手槍發展歷史,
作為火器的槍,其歷史至今已近1000年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槍曾在人類戰爭 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槍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 最古老的槍是竹筒火槍。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各式各樣的手槍便出現了。 手槍是槍族中最小的槍,盡管手槍在戰爭中作用並不很大,但它確是軍隊不可缺少的裝備之一。手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手槍的由來及演變卻經過了復雜的過程。 手槍出現的時代,說法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手槍出現在1540年,由義大利人造出了皮斯托亞手槍。另一種說法是,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對兩吉斯蒙德的戰爭中使用了一種哨聲短槍,手槍因此而得名。從火器史來看,手槍大致經歷的發展過程是:火門手槍--火繩手槍--轉輪發火手槍--燧發手槍--擊發手槍--轉輪手槍(又稱左輪手槍)--自動手槍。但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現代手槍,實際上只包括擊發手槍、左輪手槍和自動手槍。早期的手槍──手槍的最早雛形在14世紀初或更早幾乎同時誕生於中國和普魯士(今德國境內)。在中國,當時出現了一種小型的銅制火銃──手銃。它口徑一般為25毫米左右,長約30厘米。使用時,先從銃口填入火葯、引線,然後塞裝一些細鐵丸,射手單手持銃,另一手點燃引線,從銃口射鐵丸和火焰殺傷敵人。這可以看作是手槍的最早起源。1331年,普魯士的黑色騎兵就使用了一種短小的點火槍,騎兵把點火槍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槍靠在胸前,另一手拿點火繩引燃火葯進行射擊。這是歐洲最早出現的手槍雛形。 14世紀中葉(不遲於1364年),義大利的幾個城市都出現了成批製造的一種名為「希奧皮」的短槍,「希奧皮」(scioppi)一詞源於拉丁文,詞意即是手槍。這種槍長僅給17厘米,因此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手槍。 手槍應用於軍事領域,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1544年,德國騎兵在倫特戰斗中,對法軍使用了單手轉輪打火槍。隨後法國也使用了相同的手槍騎兵。金屬彈殼發明後,擊發式手槍便出現了,其首要標志是美國人伊桑·艾倫設計了胡椒盒手槍,即多管旋轉的擊發手槍。接著,英國和歐洲大陸也開始生產此類胡椒盒手槍。但這種手槍較重,擊錘抬起時影響瞄準,軍用價值不大。在15世紀,歐洲的手槍由點火槍改進為火繩槍。火繩式手槍克服了點火槍射擊時需一手持槍,另一手拿點火繩點火的不便,實現了真正的單手射擊。 到了17世紀,火繩手槍為燧發式手槍所取代,它已具備現代手槍的某些特點,如擊發機構具有擊錘、扳機、保險等裝置,並且槍膛也由滑膛和直線開線膛發展為螺旋形線膛。 1812年,蘇格蘭牧師A·福賽斯設計製造出擊發火式手槍。這種手槍還屬於由槍口裝彈丸的前裝式手槍,操作不便,發射速度也較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1825年,美國人德林格發明的德林格手槍,採用了雷汞擊發火帽裝置,提高了手槍的射擊性能。1864年,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遭刺身亡,兇手使用的就是這種手槍。 1835年,美國軍人柯爾特發明了裝有底火撞擊與線膛槍管的左輪手槍,這是第一支真正成功並得到廣泛應用的左輪手槍。它作為武器在1861~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得到迅速發展。1873年,柯爾特11.44mm後裝式單動左輪手槍被美國陸軍正式採用。同年,史密斯-韋 森研製出新型斯柯菲德11.43mm左輪手槍。1909年,美國陸軍又正式採用柯爾特11.43mm重型左輪手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使用了韋伯利11.6mm左輪手槍,俄國使用了納甘M1895式7.62mm左輪手槍,義大利使用了M1889式10.35mm左輪手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英國還繼續使用韋伯利11.6mm左輪手槍以及美國的9mm左輪手槍。由於左輪手槍對瞎火彈處理十分簡便,安全可靠,所以至今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仍有使用。 1889年毛瑟手槍問世,確立了自動手槍結構原理。1893年,德國製造了第一支實用的博爾夏特7.63mm自動手槍。德國人盧格對該槍又進行了改進,這就是世界聞名的盧格手槍。盧格9mm手槍,從1908年起裝備德國軍隊達30年之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自動手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結構新穎、性能優良的自動手槍,如美國的柯爾特M1911式及M1911A1式11.43mm手槍,比利時的勃朗寧9mm大威力手槍,蘇聯的托卡列夫TT33式7.62mm手槍,德國的華爾特7.65mm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M1934式9mm手槍,奧地利的施泰爾9mm手槍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也研製了一些新型手槍,差不多都是自動手槍(自動裝填手槍)。這些手槍主要有:捷克的M1975式手槍,法國的MAB PA15式手槍,德國的HKP9式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M1951式手槍。70年代後,又出現了一些新手槍,如義大利的伯萊塔92F 9mm手槍,奧地利的格洛克17~23系列手槍,蘇聯的5.45mm小口徑手槍等。從19世紀末自動手槍出現到現在,盡管手槍特別是近代手槍在技術上並沒有重大的突破,但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包括手槍自動原理和結構的改進與發展,而且手槍的口徑也經歷了一個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Ⅷ 音箱是誰發明的呢。
1837 Page應用電磁體發聲
1876 貝爾和沃森申請電話專利,發明第一個實用的電話受話器
1877 德國人西門子提出了揚聲器雛形的專利
1878 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表了"聲學原理"
1890 懷特(A.White)發明肩背式送話器(現在電話機的原型)
1907 福雷斯特(De Frorest)發明三極電子管
1911 出現用於收音機的杠桿式揚聲器(如圖1-6所式)
1917 E.C.Weute發明靜電傳聲器
1918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了將電話受話器房子留聲機號筒的擴聲設備
1919 韋伯斯特(A.G.Webster)第一個將數學方法用於揚聲器號筒設計
1920 強生發表了收音機揚聲器專利
1921 Magnavox公司生產號角揚聲器
1922 西門子的格洛克(E.Gterlach)發明了帶式電聲換能器
1923 Kellev提出背後開放式障板和密閉箱
1924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電磁式紙盆揚聲器(如圖1-7所示)
1924 賽克斯(A.S.Sykes)和格洛克發明電動式揚聲器
1924 美國賴斯和凱洛格發明電動式傳聲器
1925 美國的漢納(Hanna)和斯利伯(Slperian)論述了號筒揚聲器的設計方法
1925 出現了帶式揚聲器(如圖1-8所示)
1926 電動式紙盆揚聲器有Magnavox公司投入市場
1927 正縫圈被採用
1929 凱爾(Kyle)推出經典揚聲器
Ⅸ 輕武器的發展史,有誰知道呀
手槍發展史1
手槍是單人使用的自衛武器,它能以其火力殺傷近距離內的有生目標。手槍由於短小輕便,攜帶安全,能突然開火,一直被世界各國軍隊和警察,主要是指揮員、特種兵以及執法人員等大量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槍經過長期的演變過程,已經發展成為種類繁多的現代手槍家族,並且性能和威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因此,手槍的作用和地位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1.發展簡史
手槍出現的時代,說法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手槍出現在1540年,由義大利人造出了皮斯托亞手槍。另一種說法是,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對兩吉斯蒙德的戰爭中使用了一種哨聲短槍,手槍因此而得名。
從火器史來看,手槍大致經歷的發展過程是:火門手槍—火繩手槍—轉輪發火手槍—燧發手槍—擊發手槍—轉輪手槍(又稱左輪手槍)—自動手槍。但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現代手槍,實際上只包括擊發手槍、左輪手槍和自動手槍。
手槍應用於軍事領域,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1544年,德國騎兵在倫特戰斗中,對法軍使用了單手轉輪打火槍。隨後法國也使用了相同的手槍騎兵。金屬彈殼發明後,擊發式手槍便出現了,其首要標志是美國人伊桑?艾倫設計了胡椒盒手槍,即多管旋轉的擊發手槍。接著,英國和歐洲大陸也開始生產此類胡椒盒手槍。但這種手槍較重,擊錘抬起時影響瞄準,軍用價值不大。
1835年,美國軍人柯爾特發明了裝有底火撞擊與線膛槍管的左輪手槍,這是第一支真正成功並得到廣泛應用的左輪手槍。它作為武器在1861~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得到迅速發展。1873年,柯爾特11.43mm後裝式單動左輪手槍被美國陸軍正式採用。同年,史密斯-韋森研製出新型斯柯菲德11.43mm左輪手槍。1909年,美國陸軍又正式採用柯爾特11.43mm重型左輪手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使用了韋伯利11.6mm左輪手槍,俄國使用了納甘M1895式7.62mm左輪手槍,義大利使用了M1889式10.35mm左輪手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英國還繼續使用韋伯利11.6mm左輪手槍以及美國的9mm左輪手槍。由於左輪手槍對瞎火彈處理十分簡便,安全可靠,所以至今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仍有使用。
1889年毛瑟手槍問世,確立了自動手槍結構原理。1893年,德國製造了第一支實用的博爾夏特7.63mm自動手槍。德國人盧格對該槍又進行了改進,這就是世界聞名的盧格手槍。盧格9mm手槍,從1908年起裝備德國軍隊達30年之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自動手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結構新穎、性能優良的自動手槍,如美國的柯爾特M1911式及M1911A1式11.43mm手槍,比利時的勃朗寧9mm大威力手槍,蘇聯的托卡列夫TT33式7.62mm手槍,德國的華爾特7.65mm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M1934式9mm手槍,奧地利的施泰爾9mm手槍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也研製了一些新型手槍,差不多都是自動手槍(自動裝填手槍)。這些手槍主要有:捷克的M1975式手槍,法國的MAB PA15式手槍,德國的HK P9式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M1951式手槍。70年代後,又出現了一些新手槍,如義大利的伯萊塔92F 9mm手槍,奧地利的格洛克17~23系列手槍,蘇聯的5.45mm小口徑手槍等。從19世紀末自動手槍出現到現在,盡管手槍特別是近代手槍在技術上並沒有重大的突破,但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包括手槍自動原理和結構的改進與發展,而且手槍的口徑也經歷了一個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2.性能特點
手槍按使用對象可分為軍用手槍、警用手槍和運動用手槍;按用途可分為自衛手槍、戰斗手槍(大威力手槍和沖鋒手槍)和特種手槍(包括微聲手槍和各種隱形手槍);按結構可分為自動手槍、左輪手槍和氣動手槍(如運動手槍)。
與其他槍械比,手槍的主要特點是:
<1.質量小,體積小,滿裝槍彈手槍的總質量:軍用手槍一般在1kg左右,警用手槍在800g左右,便於隨身攜帶。
<2.槍管較短,口徑多在7.62~11.43mm之間,也有採用小口徑的,但大多採用9mm口徑,適合於殺傷近距離內的有生目標。
<3.彈匣供彈,自動手槍彈匣容量大,多為6~12發,有的可達20發;左輪手槍則容彈量小,一般為5~6發。
<4.多採用半自動(單發)射擊,但也有少數手槍(如沖鋒手槍)採用全自動(連發)射擊方式。前者戰斗射速為30~40發/min,後者戰斗射速高達120發/min左右。
<5.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於大批量生產,成本低。手槍的不足之處是有效射程近,一般為50m左右,沖鋒手槍的有效射程遠些,但也不超過150m。由於沖鋒手槍質量較大,連發精度差,火力不及沖鋒槍,因此,尚未被廣泛採用。
3.裝備現狀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手槍的口徑有5.45mm、7.62mm、7.63mm、7.65mm、9mm、0.380in、10mm、11.43mm和12.7mm等口徑,大約有幾十種型號。
美國和北約各國採用的是9mm、10mm、11.43mm和12.7mm等口徑。裝備的軍用手槍主要有美國的M1911A1式11.43mm自動手槍、柯爾特11.43mm手槍和2000式9mm手槍,奧地利的格洛克17式9mm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92F 9mm手槍等。裝備的警用手槍主要有德國的HK P7M8/P7M13式9mm手槍和HK P9S式9mm手槍,瑞士的SIG P225式9mm手槍等。
前蘇聯和原華約各國採用的是7.62~7.65mm及9mm口徑。裝備的軍用手槍有前蘇聯的托卡列夫7.62mm手槍、馬卡洛夫9mm手槍,前捷克斯洛伐克的M61蠍式7.65mm沖鋒手槍等,裝備的警用手槍主要有前蘇聯的ПСM5.45mm手槍,前捷克斯洛伐克的M1975式9mm手槍等。
在世界各國裝備的手槍中,口徑最小的為5.45mm和0.22LR口徑,口徑最大的為12.7mm,尤以美國的M1911A1式11.43mm自動手槍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9mm口徑自動手槍,因其後坐力小、射擊穩定、彈著密集、彈匣容量大,目前為世界各國軍隊和警察廣泛使用。
4.發展趨勢
隨著使用要求的變化,手槍也在不斷發展。從目前看,主要的發展趨勢是:
<1.重點發展雙動手槍
從安全和減少手槍操作程序的角度出發,大力發展雙動手槍,有的手槍甚至是三動,如韓國的DP-51式9mm手槍。這種手槍開火迅速,手槍意外落地也不會發生走火現象。
<2.大力發展進攻型手槍
進攻型手槍的概念是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於1990年11月提出的,它的目的是既作為士兵的自衛武器,又在長槍受損時充當進攻性武器使用,而且可用不同的槍彈,對付不同的對象。
<3.用沖鋒手槍和小口徑沖鋒槍取代手槍
手槍由於彈匣容量小、射程近、故障率高限制了它的使用,因而有些國家提出用沖鋒手槍甚至小口徑沖鋒槍取而代之。
<4.再度發展大口徑手槍
美國M1911A1式11.43mm手槍雖已被9mm手槍取代,但1986年4月邁阿密槍戰促使美國再度考慮大口徑手槍的發展,如美國聯邦調查局准備採用10mm口徑手槍。
5.手槍趨於系列化和彈葯通用化
目前手槍除統一彈葯口徑,使其通用化外,還通過變換槍管、復進簧、彈匣等部件發射多種完全不同的槍彈,以滿足不同的需要。
展望未來,無論手槍如何發展,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仍會占居應有的位置。
◇鑒別手槍的表面塗層
要想判斷二手槍的塗層是否是原來的,最好最科學的辦法是了解手槍塗層的技術。我們知道手槍塗層的工藝有許多種,每個工廠在某個時期採用的技術都有不同。而後來塗層跟原廠相差極大。任何人都能夠比較出來。因為槍店塗層,採用的都是單一一種工藝,不可能克意模仿某廠的塗層。這樣如果我們手頭有資料的話,很容易比較出來。
以上「最好」辦法,對於一般人來說有些麻煩,我這里評經驗介紹一個竅門。槍的塗層磨損有三種情況:
1.機械摩擦痕跡,比如套筒軌道,這種磨損對辨別塗層沒有什麼用處,但可以分析槍的射擊數量;
2.攜帶磨損,這是槍的楞角部分在槍套衣服上的磨損,這種磨損位置固定;
3.撞擊磨損,槍如果真正作為武器使用,一定會出現撞擊磨損。無論你多麼小心,槍總會跟金屬物品碰撞,如撞上其他武器、石頭牆、金屬柱,汽車門,金屬工具等等。這種碰撞的痕跡沒有規則和具體位置,往往在槍的表面。如果槍身出現癟坑,劃鉤形狀,然而表面塗層完好,就說明塗層是在碰撞之後塗上去的。
查看的時候,仔細觀察槍的金屬表面,多數重新塗裝的槍都能夠看出來。
世界輕武器集錦 - 機槍發展史
機槍原是步兵自動武器的一個籠統稱呼。這種武器的供彈、進膛、擊發、抽殼、拋殼和裝填的一次循環完全是自動的。由於現代步槍也是自動的,因此機槍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安置在兩腳架或三腳架上射擊。機槍的口徑一般在l5mm以下,通常是彈鏈或彈鼓供彈.具有較長的持續射擊能力。
現代機槍一般有輕機槍、重機槍、通用機槍,坦克機槍、坦克並列機槍、航空機槍、大口徑機槍等。
據史料記載,首次出現的機槍叫蒙蒂尼機槍,據說是-個叫伐商的比利時上尉於185l年設計的,山蒙蒂尼工廠監制,定名為 『Mitrailleuse『,即機槍。該槍是用手動曲柄操縱25個擊發裝置進行擊發的第一挺機槍,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曾被法軍所使用。手動擊發的第二挺機槍是美國著名機槍發明家加特林設計的。他1861年發明,1865年作了改進,1866年把槍提供給美國陸軍使用。英國政府l870年對這挺槍進行了對比試驗,證明其比第一挺機槍性能優越。於是,在英格蘭建廠生產加特林機槍。與此同時,俄國政府也買了加特林機槍,更名為戈洛夫機槍,
上述機槍均屬於外力推動的機槍.真正靠自身驅動的第一挺機槍是美國人海勒姆.S.馬克沁(Maxim,Hiram Stvens,1840-1916年)發明的。1885年,他設計一種單管槍,利用槍管的後坐能進行裝填發射等動作。1887年,他首次公開展出此槍。1888年11月21日,英軍在進攻甘比亞的一個部落時,第一次使用了馬克沁機槍。1590年,該槍曾引銷奧地利、英國、德國、義大利、俄國和瑞士等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得到了普遍運用。自此以後,世界各國軍隊都裝備了馬克沁機槍。英國改進的馬克沁機槍定名為7.7mm維克斯機槍,英軍於1912年開始列裝,一直到1968年才撤裝。
1909年,德軍提出使用輕型馬克沁的要求,主要想用在飛機上。這挺槍由海涅曼設計成功,定名為『派拉貝魯姆『(Parabellum是個拉丁語,亦即『si vis Pacem Para bellum『,其意是『如果你渴望和平,就得准備戰爭『)1911年投產。這可說是航空機槍的鼻祖。
在馬克沁機槍出現後幾年,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家約確·M·勃朗寧 (Browning,JohnMoses,1855一1926年)於1890年也發明一種機槍,交給柯爾特公司,1892—1893年進行了試驗,美軍於1895年正式採用,這是美軍首次裝備自動機槍。這挺槍是導氣式自動武器的元勛。
還有一個奧地利軍隊的上尉柯列克,也搞出了一個導氣式機槍方案,1893年出售給巴黎的哈其開斯公司。法蘭西軍隊1897年來用這挺機槍,這就是有名的哈其開斯機槍。1904年日本軍隊曾使用此槍打過俄國人.
另有一種著名的機槍是丹麥騎兵l902年使用的輕型槍管短後坐機槍,型號叫¨麥德森『全世界曾有3個國家使用它。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對機槍機動性的重視,真正的輕機槍也應運而生。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國勃朗寧M1918AR。此後近30年間,各國都研製了不少輕機槍。如捷克的ZB26,英國的布侖等著名的輕機槍,在此期間,原西德首創了兩用機槍MG34。
MG34兩用機槍的優點迅速為各國軍隊所認識,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研製的機槍都是兩用機槍,也叫通用機槍,如比利時的FNMAG、原西德的MG3、美國的M60、捷克的VZ59、原蘇聯的PK,PKM等。它們發射的主要是兩種彈:7.62x5lmm和7.62x54mm。由於這類槍彈威力大,槍管散熱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因此兩用機槍的火力一般都比不上老式重機槍。
目前,通用機槍的含義已不僅指輕、重兩用功能,而且還指攜行和上車兩種機動方式。例如北約和美國,它們的通用機槍既能利用三腳架,在地面實施火力支援,也可以作為車載武器使用。
隨著小口徑步槍的發展,小口徑班用機槍也應運而生。在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後,比利時的FN MinimI(米尼米)、原蘇聯的RPK一74、奧地利的AUG、英國的L86A1等著名的小口徑班用輕機槍相繼問世。關於大口徑機槍二次大戰中它曾是有效的防低空武器,但是,隨著飛機的不斷發展以及小高炮和防低空導彈的大量使用,大口徑機槍已由以高射為主變為以平射為主。國外大多用作坦克並列機槍或裝甲車載機槍,有的也支在地面,主要目標是打輕型裝甲車輛。70年代以來,各國在研製新型大口徑機槍的同時,更加重視新型彈葯的開發和對老槍的改造。新型大口徑機槍中最有名的原蘇聯的l2.7mmNSv,它設計新頓,工藝很好,裝在T—72等新型坦克上作坦克機槍。彈葯的開發主要是提高性能,因此出現了諸如瑞典的羅福斯多用途彈之類集穿、爆、燃於一身的新型大口徑槍彈。對舊槍的改進主要圍繞快速更換槍管問題,還有的設法改進槍架,以便進一步提高大口徑機槍的勤務性能和使用性能。
除了上述各種機槍外,還有航空機槍,它們是隨同飛機一起發展起來的。原先,因在飛機上的安裝位置與使用方法不同。航空機槍分為固定式和回轉式兩種。一般來說,單人執行戰斗任務的飛機上使用固定式機槍,執行偵察如轟炸任務的飛機上使用回轉式機槍。大多數航空機槍是普通機槍的變型槍,如美軍武裝直升機上的7.62mmM60C就是M60的變型槍。
http://bk.jhrx.cn/05/book/193003.html
Ⅹ 關於槍支的發展史及現代名槍(至少10個)最詳細的
AK槍族是世界上被生產和使用和仿製最多的槍械之一,據統計,AK系列槍械在全世界的數量超過1億支(20世紀90年代統計全世界共有55個國家使用AK槍械),這一系列的槍械的優點十分突出,堅固耐用、精確度高、彈葯殺傷力大,而最受各國軍人青睞的在於,AK系列槍支能適應各種復雜惡劣的天氣和地理環境,不管在沙漠還是在高原,不管是在熱帶雨林還是在戈壁荒野,AK都能始終如一地發揮自己的優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