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
文化的實質就在於創新,它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進文化的特質,是增強綜合國力的要求。是實現文化與時俱進,增強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徑,是提高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文化創新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從中國近代革命到現代和平,每一次重大勝利與歷史轉折無不體現著文化創新這個主題。
一百年來革命的勝利,六十多年共和國的光輝歷程,三十多載改革的巨大成就,在這些工程中無不蘊含著創新這個重要元素,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一種創新。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是一次創新;改革開放就更是一種創新。當今世界正是需要這種創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工程就是一個創新的工程,科學發展觀正是這樣一個創新理論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揚。
歷史實踐證明: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只有不斷進行文化創新,才能使我們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我們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不僅黨和政府在強調文化創新的重大意義,我們的校園也在努力貫徹這一方針。
校園文化是構建大學精神的靈魂,我校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程中,注重創新形式和載體:1:主題鮮明的輿論宣傳,加強網路管理,在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學生動態,校園網主頁和《宣傳在線》、《學生在線》、《琅琊青年》等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及時更新內容,在學生中有著較強的影響力,2:精彩紛呈的文體活動,元旦文藝匯演,迎新生,運動會,座談會成為師生積極參與的傳統文化,3:蓬勃健康發展的學生社團,今天我也是藉助這樣一個平台來展示我的才能,放飛青春夢想,4:重大活動展示風采,農歌會,大學生走進共建部隊開展「軍營一日」活動,充分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教育人、培養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陶冶學生,凝聚教工、示範社會的優良教風、學風和校風。
最後,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積極融入我們的班級、校園,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實踐中樹立創新意識,學會發現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定新理念,開拓新境界,這樣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真正做到文化創新!
Ⅱ 為什麼說文化是創造力的開端
文化是創造力的開端
因為只有有了文化的基礎,才有創造一切的可能性
Ⅲ 誰認為文化是人類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
馬克思認為文化是人類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
文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既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產生的,也是為了調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及人與自身心靈的關系而產生的。
首先,文化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尤其主要是為了滿足人的高層次需要而產生的。眾所周知,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獲得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或在上述五層次之外又加上求知和理解的需要與美的需要而成七個層次。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層次需要主要為生理性、物質性需要,而歸屬和愛的需要、獲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及美的需要等高層次需要則為心理性、精神性需要。滿足心理性、精神性需要的產品直接就是文化產品,尤其是哲學、宗教、藝術、倫理等人文文化產品。滿足物質性需要的產品雖是物質產品,但物質生產離不開科技,也離不開對生產活動的組織管理,仍直接需要科技文化產品,並間接需要人文文化產品。筆者創立的「保存本能和顯示本能理論」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又作了完善,認為人與其它事物一樣,天然就具有自我保存和自我顯示的傾向,即有保存本能和顯示本能。自我保存和顯示的需要為原生需要,由二者構成其它一切需要。因顯示以自身的存在為前提,自身不存在了,也就無從顯示。故自我保存的需要主要為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低層次需要,多為生理性、物質性需要,而自我顯示的需要,即想受到重視、尊重,都想出人頭地、位高權重、控制他人、功成名就、萬世流芳等等一系列需要,則主要為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高層次需要,多為心理性、精神性需要。不過楊英法認為馬斯洛「下一層需要的滿足是上一層需要產生的條件,低一層次的需要獲得滿足後,才會向高一層次的需要發展」的說法並不確切,實際是人都會力求高低層次的需要同時滿足,但在不可兼得時則大多會舍高就低。馬斯洛七個層次的需要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這些低層次的需要主要是保存本能的體現,而獲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這些高層次的需要則主要是顯示本能的體現,但其實都是保存本能和顯示本能的復合。如生理需要這一最底層的需要顯然主要表現為保存本能,但也有顯示本能作用的因素,比如幾個人坐在一塊兒吃飯,總是讓位高年長者坐在主位,位低年幼者坐在下位,總是讓位高年長者先動筷子,喝酒舉杯時也總是讓位高年長者的杯子位置高一點,這就顯示了吃飯者的地位、年齡、資望。穿衣主要是為保暖、防曬,主要表現為保存本能,但人穿衣又都要求顯示自身的美麗及身份地位的高貴,也包含著顯示本能作用的因素。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一最典型的高層次需要及美的需要這一最高層次的需要,主要表現為顯示本能,但也體現著保存本能的作用。因功成名就、位高權重後,便衣食不愁,財源滾滾;即使畫畫這一典型的美學活動,也是畫家謀生的手段。保存本能和顯示本能雖體現著高低層次的差別關系,但更重要的是橫向要素組合的關系。因此,人的心理性、精神性需要雖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日益迫切,但在生產力落後的遠古時期也是存在的,只是因條件不具備而潛伏下來而已。一旦生產力的發展達到了出現剩餘產品的時代,文化也就產生了。
其次,也是為了調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及人與自身心靈的關系而產生的。調解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需要制度、倫理,調解人與自身心靈的關系需要哲學、宗教,而制度、倫理及哲學、宗教,都屬人文文化產品。調解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通過物質生產活動進行的,直接需要科技文化產品,但也間接需要人文文化產品。這四種關系的處理伴隨著人類的全過程,但在生產力落後的遠古時代,對這四種關系的處理尚無明確的意識,只有朦朧的、混沌的意識,一旦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這四種關系出現清醒的意識,尤其是對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及人與自身心靈的關系有了清醒的意識,文化也就產生了。
人類的進化史可明顯印證關於文化產生的上述觀點。舊石器時代,人類雖已知用火,但僅能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以漁獵和採集為主要生產方式。終日凄凄惶惶求生存之不暇,談不上有意義的文化活動。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石器由打制改良為磨製,並分化為各種專門用途。更重要的是農業與畜牧兩種新型態經濟生活的開始,將天然植物的種子加以人工的播種、培育;把野生的獸類加以馴服、飼養,使其繁殖。這次重大的變革,改變了人和自然的關系,把人類由只知從大自然攫取食物的自然的寄生者,轉變成食物的培育者與生產者,減輕了人類對自然食物的依賴,提供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人類的生存有了比較可靠的保障,心理性、精神性的需求逐步顯現。隨著剩餘產品的出現,人類開始有餘裕從事文化活動,從而導致文化的產生。
人生活於自然之中,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自然環境,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出於這種需要,科技文化產生了。如,為了記錄農作種子數量、農作灌溉的用水量,為了記錄禽畜的數量,數學產生了;為了適時播種、澆水、收獲,需要掌握四季變化,天文學產生了;為了建造宜居的房屋,縫制宜穿的衣服,做出可口的飯菜,得到甘甜的飲水及出行的方便,等等,建築技術、紡織技術、染整衣料的配方、柔化皮革的技術、織網捕魚的技巧、製造舟車的技術、騎乘技術、駕車技術、航海的技術,等等一系列技術也產生了。
人活於世,總要與社會、他人打交道,需要處理好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如果說在人煙稀少、社會關系極為簡單的遠古,對這兩種關系的處理還不是很迫切的話,那麼隨著人煙的稠密、貧富分化的顯現,尤其是定居生活的出現,所有權問題開始顯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復雜,對這兩種關系的處理就一刻也不能離開了,這就導致語言文字學、制度倫理等人文文化的產生。如,為了相互交流,語言文字產生了;當人類開始定居之後,為了確定土地的歸屬,所有權等法律、制度意識出現了;為了協調好聚落內部的關系保持聚落內部的團結協作,為了處理好與其他聚落的關系,避免戰亂,求得和平的生存環境,倫理、制度產生了;為了消滅強敵,擴展生存空間,軍事學及相應的組織管理知識也出現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的自我意識日益逐漸顯現,對人與自身心靈的關系有了明確意識,時常體會到自身的渺小和命運的難以捉摸,感到惶恐不安,為了心靈安定,求得精神寄託,宗教、哲學產生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理需要等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人對美的需求日益強烈,一方面是力求在穿著、居住環境及吃食上力求體現美感,另一方面是力求通過音樂、美術等專門的藝術活動或作品求得美的享受。這樣,美學也產生了。
文化產生之後,其發展歷程是個由社會精英群體向社會大眾不斷擴展的過程,是個商業化程度逐漸加深的過程。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廣大勞動者既沒有足夠的剩餘時間來進行精神享受,也沒有足夠的文化素養進行精神享受,更沒有足夠的資訊手段來獲得文化資源。文化活動基本上僅屬於少數社會精英群體的事情,且與宗教和政治緊密相連,主要是一種意識形態而非商業行為。社會精英群體雖擁有大量上乘的文化產品,但很少作為商品進入流通領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進入工業社會之後,社會大眾有了較多的空餘時間,也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素養,能夠進行文化的創作、展演、傳播及享受等活動。特別是由於紙、印刷術等大眾傳媒的出現,社會大眾也可以較為方便地獲得各類文化資源,這樣文化產品便走出社會精英群體的殿堂,成為社會大眾消費的對象。文化的創作者、經營者更多考慮的是社會的接受、歡迎程度,能為自身帶來多少經濟回報,使文化產品具有了明顯的商品素性。
Ⅳ 何為文化創造力
文化部部長蔡武近日稱,當前我國文化產業領域普遍呈「小、弱、散」版狀況,大量呈現「為權他人做嫁衣」的「紐扣現象」。他的擔憂,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文化產業所處的尷尬局面。我國文化產業在全球的地位現狀是:復制能力強大,但原創能力不高。大量快餐式的文化產品捲起一陣陣熱潮,卻熱得急,涼得也快,真正給大眾留下長遠影響的精品力作難得一見。《貴州民族報》文章指出,文化創造力的核心在於文化人獨立的思想、敏銳的洞察、崇高的責任和不泯的良知。唯有把握時代脈搏、感知人民冷暖、領悟生活真諦、超越個人得失,進而煥發創造激情,激活創新潛能,文化創造才有不竭的源泉。一個民族的復興必然伴隨著文化的興盛。作為國家發展的軟實力,文化理應成為時代變革的先聲,社會進步的先導,民眾心智的明燈。風雲激盪的改革時代,中西交匯的開放格局,急劇變化的社會生活,新舊思想的沖突碰撞,是文化創作最豐厚的土壤。
Ⅳ 文化的價值在於創造經濟效益 辨析這句話
只要有文化,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那錢就不是問題。就會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Ⅵ 文化創造的主體是誰我們應該怎麼做
文化創造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主體之間有本質的不同,即是生活的升華,從結繩記事到今天的電腦都是因我們的生活准備的,但是由於貧富差距,生活環境,等等因素。人們的生活水平形勢必定有所差別,所以導致了文化的不同,很明顯東西方價值觀,經濟體系,倫理關系差距很大,有些思想我們也很難互相接受。
Ⅶ 如何理解「文化是人創造的,人又是文化創造的」
有了人民在生活中習慣與規則,所以形成了文化;而文化的產生,造就了人類發展與創新。
Ⅷ 文化是人創造的嗎
是的 ,是讓人一步一步的實踐然後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
Ⅸ 什麼是「文化的創造屬性」
在文化的創造與發展中,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在實踐中的對立統一物。這里的「自然」,不僅指存在於人身之外並與之對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類的本能、人的身體的各種生物屬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發點是從事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活動,進而也改造自身即實踐著的人。人創造了文化,同樣文化也創造了人。舉例言之:一塊天然的岩石不具備文化意蘊,但經過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價值觀念和勞動技能,從而進入「文化」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