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
前20多年的時間里,標有中國製造的一般產品遍布了全世界各個角落,中國製造的商品出口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主力軍。
全世界所有人,購買商品首先是看該產品的實際用途,再次考慮價格,沒誰先把哪國製造確定為唯一選擇,世界上大多單件商品上確實標注了中國製造字樣,給人們的感官印象中國的製造業很發達。
本人不懂英文,made in china 據說是不區分中國製造或在中國製造的,中國製造和在中國製造,漢語的區別就大了。
其實世界上很多商品標注是中國製造實際是在中國製造,由於當時中國的勞動力便宜,現在中國勞動力的價格發生了變化,因此,這些商品就要從新標注,越南、緬甸、印度製造。
20年後的今天,世界消費格局發生了變化,中國製造的優勢已經消失,製造業需要轉型升級,由簡單的製造轉變為創造。
製造業屬於實體生產行業,為人類的社會生活提供著一切物質產品,另外是服務業,政府管理、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經商、交通運輸及各種各樣的公司等等,他們在提供著全部的社會服務,所創造價值是虛擬狀態的,實體生產經濟和虛擬服務經濟共同支撐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在中國對這兩個經濟的體從業人進行比較,不論社會地位和工資收入相差的都很遠,如果是個孩子,問他長大後最大的理想是什麼?他說想做一個生產馬桶蓋的工人,毫無疑問,必定遭致家長的一頓胖揍。
少年強中國強,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也要從娃娃抓起。
Ⅱ 中國製造 中國創造
製造和來創造的區別,一個是沒有自自主知識產權的模仿式製作,一個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性製作。
就如何才能做到「創造」而言,是個大課題,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 1、是國家宏觀政策和稅收杠桿的作用; 2、是國家資金對科技研究的投入規模; 3、是企業自身對研發項目的興趣和投入狀態; 4、是對研發力量的吸收和研發資源的配置; 5、是教育資源對培養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的期望和態度。 6、是社會心理對遠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期待和承受力。
Ⅲ 中國創造的要中國創造
中國花了20年時間,打入一個接一個的製造業領域奇跡,各公司都在不停地談論「中國價格」——中國製造商是如何把從襪子到半導體的各種商品成本壓低的。據2012年不完全統計,中國手機用戶數量8億或中國消費的水平在全球總量中所佔的比例40%以上。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這是用中國人民的血汗換來的GDP. 以蘋果手機iPhone的產業鏈價值分布最能說明問題。據調查,從美國進口一部在中國組裝的iPhone手機是178.96美元,實際零售價格要在兩倍以上.其中快閃記憶體(24美元)和屏幕(35美元)是在日本生產的;信息處理器和相關零部件(23美元)是韓國製造的;全球定位系統、微電腦、攝像機WIFI無線產品等(30美元),是德國製造的;藍牙、錄音零件和3G技術產品(12美元)是美國製造的。除此之外,材料費用、各種軟體許可證和專利費用,合起來近48美元。最後算下來,在中國組裝環節的費用不過只有可憐的6.5美元!這意味著富士康一類的公司以及成千上萬的中國勞工,從那部時尚而尖端的手機里,只能分享3.6%的價值,按零售價計算不足2%! 蘋果手機的利潤分配就說明了一切,中國人製造了蘋果手機,但沒有創造蘋果手機,大量的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接觸有毒物質,但最後我們分配利潤最少。
喬布斯逝世前,蘋果公司市值一度攀升到3370億美元,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相當於微軟、惠普、戴爾三大巨頭的總和。 從蘋果公司例子不難看出中國製造的向中國創造轉變勢在必行,技術能力是骨骼,製造能力是肌肉,創新設計就是給軀體注入靈魂,一個產品或品牌,才有了永久的生命力。喬布斯的偉大,在於其對工業設計苛刻甚至極端的追求。與蘋果相比,「中國製造」真的到了需扭轉發力方向的時候,應該「給自己穿上行頭了」。中國製造從拼數量、拼規模,到拼質量、拼價格,終於在世界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現在老路走不下去了,要拼技術、拼設計了,這決定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沿著思路,人們還會繼續發問:喝一杯香濃的咖啡,與「到星巴克坐一坐」,這之間又有什麼本質差別?前者只與口味或嗅覺有關,而後者卻成了美國人的社交名詞——星巴克連鎖咖啡店,是一個讓你放鬆、發呆,或者會見好友的去處,它甚至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流行文化窗口,讓音樂、書籍、電影之類的文化產品與咖啡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再看看那些進入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公司吧。體育用品製造商耐克,說自己「不僅僅提供高性能的運動設備,而且承諾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時尚服裝品牌阿瑪尼稱,「穿上阿瑪尼,你便成了阿瑪尼」,它意味著成功,休閑和品位,而該品牌創始人阿瑪尼,那個70歲的白發老頭,還准備涉足汽車內飾和特色餐飲業;英特爾公司只是提供一個看不見的晶元嗎?不!它帶來的是「由技術所推動的最前沿的生活」。
「在高手雲集的世界裡,正常化和標准化就意味著一無所有。」所以,可能基於對雷同的恐懼亦或厭惡,瑞典人創造了宜家(IKEA),重新塑造和詮釋了人類的家居文化。
中國人已經用「MADE IN CHINA」證明了自己吃苦耐勞的商業意志,而一個新的挑戰已經赫然擺在眼前,我們能否可以在想像力無邊界的「無形時代」,真正展現中國人的智慧?那就是中國創造。
Ⅳ 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培養人才,大力發展科技,加強與國外科技技術進行交流。
中國製造只能讓中國人干低附加值的工作,並且對整個國家來說缺乏核心競爭力,容易受制於人,隨著人力資源成本增加,製造業可能會轉移到別的成本低的國家。中國創造具有高的附加值,屬於產業鏈的上游,從世界范圍的角度說,就可以用些無形的東西換回巨額的財富,可以使整個國家產業更加健康。
(4)中國製作創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在過去基礎上繼續保持長時期的較快增長,就必須實現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轉變,讓自主創新成為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經濟生態效益、有效保護環境的基本途徑,這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環節和可靠保證。
強調自主創新是基於中國國情、實現國家自強、自立和趕超需要而做出的英明決策,是克服過分技術依賴,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舉措,決定著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質量,決定著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決定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是支撐國家強盛的筋骨,事關國家的戰略利益和安全,事關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後勁,因而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Ⅳ 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有什麼不同
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於中國製造是在中國境內生產的。中國不一定有自主的產權。而中國創造是中國自己發明創造出來,中國有核心的知識產權。而且這種產品外國還不一定能有。所以我們要提升中國創造和中國智造。發揮中國人的智慧。創造出領先世界的產品。
Ⅵ 中國創造有哪些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神舟飛船、航母遼寧號、東方紅號、FAST、量子號衛星
1、神舟飛船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2、航母遼寧號
遼寧號航空母艦(代號:001型航空母艦,舷號:16,簡稱:遼寧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隸下的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也是中國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於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
3、東方紅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4、FAST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5、量子號衛星
量子通訊衛星是一種傳輸高效的通信衛星,徹底杜絕間諜竊聽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術,抗衡外國的網路攻擊與防禦能力。
量子信號從地面上發射並穿透大氣層———衛星接收到量子信號並按需要將其轉發到另一特定衛星———量子信號從該特定衛星上再次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某個角落的指定接收地點。
Ⅶ 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區別
總概: 中國製造的本質是廉價勞動力,在市場競爭中只能以低價格戰來維持生計,而中國內創造本質是擁有領先的核心技術,在國內外的市場都得到認可。
中國製造:中容國製造是一個全方位的商品,它不僅包括物質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內涵。中國製造在進行物質產品出口的同時,也將人文文化和國內的商業文明連帶出口到國外。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同時也成為各國和地區貿易保護主義攻擊的對象。
中國創造:中國創造就是版權持有者是中國,由中國創新,發明。
區別:
製造的核心就是加工,而創造的核心是設計。
中國製造的產品版權不屬於中國,中國只是簡單的生產和加工。所提供的是簡單的勞動力而不是知識智慧和腦力。
Ⅷ 現代的中國創造有哪些
現代的中國創造有很多,以2019年為例,中國創造有嫦娥四號登月、海上火箭、北京大興機場創多個世界第一、通信技術、軍艦下水噸數、高鐵營業里程、航天發射數量等。
1、嫦娥四號首次登月
2019年1月3號,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的月背影像圖,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第一次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2、第一次海上火箭發射成功
2019年6月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技術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試驗取得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實施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
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創多個世界第一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大興國際機場佔地面積達到140萬平方米,有著世界規模最大單體航站樓、世界施工難度最高的航站樓、世界最大隔震支座航站樓和世界最大無結構縫一體化航站樓。
4、第一次領跑通信技術領域
2019年5G大幕在中國穩步拉開,我國多家企業參與定製的部分5G標准成為國際標准,統計顯示,在全球5G標准必要專利申請數量排行榜中,中企占據的份額高達三成多,位居全球榜首。
5、軍艦下水噸數蟬聯世界第一
2019年我國軍艦共計下水9艘驅逐艦、1艘綜合補給艦、1艘綜合登陸艦、1艘兩棲攻擊艦、12艘輕型護衛艦,排水量共計20萬噸,超越下水15萬噸的美國蟬聯世界第一。
6、高鐵總營業里程穩居世界第一
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含崇禮鐵路)、張家口至大同高鐵、張呼高鐵張家口至烏蘭察布段相繼正式開通運營。截止12月,我國共計11條高鐵線路開通運營,高鐵總營業里程達3.5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
7、航天發射數蟬聯全球榜首
截止2019年12月30日,中美俄歐等主要航天國家和實體,進行了超過100次航天發射,使2019年的發射繼2018年之後,連續第二年超過100次。我國以34次航天發射蟬聯全球航天發射榜榜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