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國家會失敗
塑造成功的政治與經濟體制 從第三章起,本書論述了到底是什麼創造了社會的繁榮與貧窮。體制、體制、體制,本書的第十三章以這樣的題目再次強調他們的論點。貫穿本書的主要論點是一個社會的體制決定這個社會的命運。成功的、繁榮的國家和社會有良好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用這兩位學者的術語來描述,這種體制是包容性體制(inclusive institutions);而歷史上那些將失敗或已失敗的國家,無一不是因為體制惡劣,惡劣的體制是一種攫取性體制 (extractive institutions),這種攫取性以榨乾多數人的利益而為極少數人服務為目的。 體制包括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包容性的經濟體制的主要特點是:保障私有財產(私有制)、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保證個人創業積極性與法制)、鼓勵投資和科技創新。包容性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是:政治權力分布廣泛同時受到限制、有相對集中的政治權力確保國家基本設施教育醫療等的建設等等。作者認為,兩個體制之間的關系是互為保障的,僅僅有經濟包容性體制,沒有政治包容性體制,經濟發展沒有持續性,經濟的發展必定會停滯以致失敗;政治包容性體制為包容性經濟體制開路,並促使其進一步發展,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最終決定這個國家是否能走向繁榮和富強。 古往今來,作者們用種種例子說明攫取性體制是怎樣壓制人的創造性、積極性, 從而使國家越來越落後;而包容性體制是怎樣鼓勵人的主動性,法律面前平等而保障人的私有財產權,從而保障了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繁榮的馬達是包容性的經濟體制,這種體制不僅給人們從事自己願意的、最適合他們才能的職業的自由,也提供給他們公平的場所和機會。那些有好主意的人能開始他們的企業,工人們到讓他們的生產力最能發揮的地方去工作,不那麼有效率的企業被更有效率的替代。 本書用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來說明技術創新與攫取性體制的沖突。1583年一個叫威廉·李的年輕人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回家鄉做牧師。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戴一頂編織的帽子。威廉看到母親和姐妹們每天都在編織帽子,想到編織帽子要花很長時間,他就琢磨是否能發明機器來編織帽子。結果,我開始忽視我在教堂和家庭里的職責,我的機器和創造一個機器的想法吞噬著我的心和頭腦。經過六年的努力,1589年,他終於發明了編織機,他激動地去了倫敦,請求覲見伊麗莎白女王,想把自己的機器給女王看是多麼有用,希望女王能給他專利權,防止別人偷盜他的產品。讓他沒想到的是伊麗莎白女王拒絕給他專利,並對他說,你的目標很高尚,但是想想你發明的東西會對我的可憐臣民產生什麼影響!你發明的機器會使他們失掉工作,讓他們成為乞丐。李搬到法國,希望法國能認可他的產品,還是不成功。回到英國後,他請伊麗莎白的繼任詹姆士國王一世給他專利,還是被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同樣的。女王和國王害怕的是機器會使人們失掉傳統的工作,會帶來政治的不穩定,從而使自己喪失權力。編織機作為技術革新,既有帶來巨大生產力的潛力,也有帶來創造性毀滅的能力。 從宏觀視角看世界的暢銷書 作者認為,攫取性經濟體制壓抑創造性毀滅,因為攫取性體制的根本特點就是要保持現有秩序。能否激發創造性毀滅是經濟體制的好壞的主要標志之一。包容性經濟體制鼓勵創造性毀滅的各種發明。美國的經濟體制有巨大的包容性,所以近百年世界上的各種技術和發明大多都是在美國出現的。 兩位作者不相信好領導人之說,他們相信體制的改變極為復雜,不是靠所謂好領導人就能完成,比如英國的光榮革命,日本的明治維新,波札那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等都可為證。經濟和政治體制是不停發展和變化的,英國和美國的例子說明這兩個國家的體制是怎樣逐漸演變,從攫取性體制向包容性體制轉變的。美國的攫取性經濟和政治體制,直到20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才徹底打破,英國的進步更是歷史一步步斗爭出來的結果。 這本書的宏觀視角給讀者提供了看世界歷史和未來的不同角度。他們討論的是大問題,而這樣的大問題給決策的人、給關心社會和每個國家未來的人提供了不同的視角。這本書讓我想到了另一本風靡了歐美知識界的書《槍、細菌和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作者是加州洛杉磯大學教授賈德·戴蒙德。那本書討論的是人類的文明史以及為什麼有些文明倖存下來,而有些文明卻已經消失了,文明的持續存在並不意味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曾經幾次在我的課上讓學生讀這本書作為參考。而《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則幫助我們思考國家怎樣可以走向繁榮富強的問題。 (作者為博士,女性主義學者,現任教於美國海軍學院外語系。)(沈睿)
B. 什麼是創新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創造性毀滅
熊彼特是新古典經濟理論興起之後恢復企業在經濟理論中主動地位的「第一個經濟學家」。他在《經濟發展理論》日文版序言中寫道:把經濟體系「從一個均衡推向另一個均衡」的不僅僅是外部因素,「在經濟體系內部存在著自動破壞可能達到的任何均衡的能量源泉」。他認為,資本主義是「一個進化過程」,一個「非連續歷史跳躍」的過程。「資本主義就其性質來講是經濟變動的一種形式或方法,不僅不是,而且也永遠不可能是靜止的」。他認為,資本主義本質特徵就是創新,創新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是一個「創造性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的過程。他對競爭過程的基本性質予以重新定義:實質性的市場競爭不是價格競爭,而是創新競爭,後者較之前者,「其效力之區別就像大炮狂轟與徒手推門之間相比」。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可以說是現代經濟學中的一大飛躍。他的「創造性毀滅」的觀點,「非連續歷史跳躍」的觀點顯然與邊際替換概念不相容。他的經典之作使我們明白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是經濟進化的發動機,企業具有超越外部經濟條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夠塑造市場條件。當然,熊彼特的理論框架顯得寬乏,而把創新主體囿於企業家也招致非議。但瑕不掩瑜,他的創新理論為後來學者研究動態企業理論提供了思路。
謝國忠如是說: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創造性毀滅」
野生動物集體渡河的優勢是真實存在的,如果它們單獨渡河,就會留給鱷魚更多的獵它們的時間。如果它們想發揮人多勢眾的優勢渡河,就需要一個發起沖刺的領頭者,而第一個沖進河中的領頭者被吃掉的概率遠遠高於其他動物。個體的不理性行為實際上造福了群體利益。
在經濟生活中,有些泡沫確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例如,IT泡沫創造的科學技術至今還令全球受益,盡管當初的投資者可能賠了錢。那些認為投資IT領域可以致富的人就好比是獸群中的領頭者,不自覺地為了公眾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
大部分科技因素驅動的泡沫都有類似的特點,惠及全球但不利於投資者。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創造性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理論,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泡沫。由於大量的泡沫並不全都是有害的,所以和央行對它們很慷慨大度。
C.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毀滅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毀滅
1)創造性毀滅的定義:
創新是資本主義的動力所在,只有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才能為資本家帶來超額利潤,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新的市場需求。這種不斷破壞舊結構,創造新結構的過程,被有的經濟學家稱作是「創造性毀滅」的過程。
2)產品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阻止了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程度上促進了平均利潤率的下降,由此導致了資本積累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大規模波動。
①產品創新阻止了平均利潤率的下降。由於存在著對新產品的旺盛需求,新產品的社會價值是由勞動生產率最低的企業決定的,這樣一來,整個部門會出現超額利潤,從而引起平均利潤率的提高。產品創新及新興產業部門的建立,在質上擴大了勞動的社會分工體系,使得勞動(從而剩餘勞動)的質的差別不斷擴大,社會需要日益多樣化,由此擴大了社會總勞動的規模和商品價值總量,為剩餘價值和利潤的增加開辟了新源泉。
②產品創新對利潤率提高的促進作用只是暫時的。一方面,產品創新是一個「創造性的毀滅」過程,一些舊的產品和舊的部門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削弱,甚至遭淘汰,資本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利潤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隨著新產品在技術上壟斷性的喪失和部門之間競爭的充分發展,由產品創新引起的超額利潤會逐步消失,各部門之間的利潤差別會逐步消除,從而導致了一般利潤率的下降
D. 這里的」創造性毀滅「是什麼意思(內有上下文,出自格利高里《經濟學原理》」寡頭「一章)
這里的」創造性毀滅「 即是(Schumpeter's creative destruction)
創造性破壞理論是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觀點,這是其企業家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的基礎。在熊彼特(1883~1950)看來,「創造性破壞」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性事實,重要的問題是研究資本主義如何創造並進而破壞經濟結構,而這種結構的創造和破壞主要不是通過價格競爭而是依靠創新的競爭實現的。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並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
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理論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年)對企業家研究最有影響力,他發展了馬歇爾的理論。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指出,企業家就是「經濟發展的帶頭人」, 也是能夠「實現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的創新者。熊彼特將企業家視為創新的主體,其作用在於創造性地破壞市場的均衡(他稱之為「創造性破壞」)。他認為,動態失衡是健康經濟的「常態」(而非古典經濟學家所主張的均衡和資源的最佳配置),而企業家正是這一創新過程的組織者和始作俑者。通過創造性地打破市場均衡,才會出現企業家獲取超額利潤的機會。
熊彼特首次突出企業家的創新性,但是他認定企業家是一種很不穩定的狀態。他認為,
一個人由於「實現新的組合」而成為企業家,「而當他一旦建立起企業,並像其他人一樣開始經營這個企業時,這一特徵就馬上消失」。因此,企業家是一種稍縱即
逝的狀態。按照他的定義,一個人在他幾十年的活動生涯中不可能總是企業家,除非他不斷「實現新的組合」,即:不斷創新。簡言之,創新是判斷企業家的唯一標
准。
「創造性破壞」是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觀點,這是其企業家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的基礎。在熊彼特(1934)看來,「創造性破壞」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性事實,重要的問題是研究資本主義如何創造並進而破壞經濟結構,而這種結構的創造和破壞主要不是通過價格競爭而是依靠創新的競爭實現的。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並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
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不斷地從內部革新經濟結構,即不斷破壞舊的,創造新的結構。而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是當前世界范圍內文化發展中的一對突出矛盾。
五六十年前,「創造性破壞」這一頗具顛覆性的概念提出之時,人們為之震驚。如今,全球經濟所破壞和創造的巨大價值完美地印證了這一前瞻性論斷。可以說,創造性破壞的力量還在不斷增強,業已成為主流經濟論述中的重要核心概念。
創造性破壞理論的精髓
創造性破壞理論指出:當景氣循環到谷底的同時,也是某些企業家不得不考慮退出市場或是另一些企業家必須要「創新」以求生存的時候。只要將多餘的競爭者篩除或是有一些成功的「創新」產生,便會使景氣提升、生產效率提
高,但是當某一產業又重新是有利可圖的時候,它又會吸引新的競爭者投入,然後又是一次利潤遞減的過程,回到之前的狀態....。所以說每一次的蕭條都包括
著一次技術革新的可能,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陳述為:技術革新的結果便是可預期的下一次蕭條。在熊彼特看來,資本主義的創造性與毀滅性因此是同源的。但熊彼
特並不認為資本主義的優越性便是由於其自己產生的動力將而不停地推動自身發展,他相信資本主義經濟最終將因為無法承受其快速膨脹帶來的能量而崩潰於其自身
的規模。
熊彼特指出經濟創新過
程是改變經濟結構的「創造性破壞過程」。經濟創新不斷地從內部使這個經濟結構革命化,不斷地破壞舊結構,不斷地創造新結構。這個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就是資本
主義的本質性事實。有價值的競爭不是價格競爭,而是新商品、新技術、新供應來源、新組合形式的競爭,也就是佔有成本上或質量上決定性優勢的競爭,這種競爭
打擊的不是現有企業的利潤邊際和產量,而是它們的基礎和它們的生命。
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
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一書中,熊彼特(1942)對經濟變化採用了一種更為廣闊的觀察方法。他不是檢驗資本主義經濟所經歷過的周期變化,而是考察資本主義
的未來。他提出的一個大問題是:「資本主義能生存下去嗎?」他給出的答案是:「不,我認為它無法生存下去。」在根本上,他認為馬克思相信社會主義將取代資本主義是正確的。但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並不是像馬克思預測的那樣被自己的失敗毀滅,而是將被自己的諸多成功所毀滅。
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即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資本主義不僅包括成功的創新,也包括打破舊的、低效的工藝與產品。這種替代過程使資本主義處於動態過程,並刺激收入迅速增長。
然而問題出現了,因為較小的企業經常被較大的企業所替代。在此過程中,是官僚主義的管理者在經營企業,而不是創新的企業家。這些管理者不像主人而更像雇員。他們偏好穩定的收入和工作保障甚於創新和冒險,結果,資本主義就失去了傾向創新的動態趨勢以及不斷進取與變化的精神。
熊彼特(1942)還看到了一個潛在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植根於資本主義需要理性的思考以及需要在所有參與者中作出合理選擇這樣一個事實中的。這將促使人們在思想中形成懷疑性和批判性的框架。此外,由於資本主義在收入增長方面如此成功,它能夠支撐大量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些擁有大量閑暇時間的知識分子,將批判資本主義體系,竭力推行增強政府官僚的經濟作用的措施。對資本主義賴以生存的收入不平等的怨恨也將在知識分子中間愈演愈烈,他們將竭力採取保持收入平等的措施。這些活動將減少冒險與創新的動力。
最後,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破壞了家庭。資本主義的目的是滿足個人需求,而家庭需要升華個人的慾望和妥協。可是,家庭對於資本主義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家庭是儲蓄的主要來源。家庭儲蓄是—種在賴以養家的主要勞動力發生意外時,其他家庭成員能被供養的措施。資本主義通過破壞儲蓄動機,從而摧毀了自己的基礎——未來發展所需要的資本。
長期經濟增長一直是經濟學關注的中心。亞當·斯密和大多數古典經濟學家將資本主義視為獲得迅速增長的最佳途徑。然而到了19世紀末,經濟學家們開始更多地關注經濟效率的問題,而對增長問題失去了興趣。熊彼特的主要貢獻即把經濟學家的注意力調整到長期經濟增長的問題上來。在進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他強調了創新、企業家等非經濟因素對於資本
E. 創造性毀滅的意義
創造性毀滅的意義:
在熊彼特理論體系中,創造性毀滅有宏觀和微觀的雙回重含義。答
在宏觀上,熊彼特用認為創新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企業家是創新的始作俑者,而創造性毀滅則是創新的內涵和結果。創新一方面帶來新的產品與服務,開創新的市場和產生新的價值,一方面又在取代舊有產品與服務,佔領舊有市場和毀滅舊有價值。新舊交戰,引發經濟的周期性變化,金融危機和生產要素的重新分配。這種既創造又毀滅的現象,被熊彼特稱之為創造性毀滅。
在微觀上,一個產業,一個企業,以及產業之間和企業之間,同樣可能存在具備創造性毀滅特徵的創新活動,這些活動決定著產業和企業的存亡興衰。
F. 「市場競爭是創造性毀滅的過程」是什麼意思
「市場競爭是創造性毀滅的過程」的意思: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競爭是最專基本的運行屬機制之一。
G. 創造性毀滅的意義
新的抄技術的發展就會導致舊的東西的滅亡,舉個例子,想要中國人每個人都看得上紙質的報紙,那就得研發新的造紙技術,造紙工業就會得到發展,但是人工制紙業就會衰落,這是歷史的必然。因此,創造性毀滅無疑是在歷史的進程中必不可少的,淘寶網的出現,必然毀滅零售商,然而它也有益了製造商(倉儲、運輸的成本減少)以及消費者(消費資金減少以及減少了出行距離),那麼難道這對於零售商而言就是一定不好的事情嗎?當然也有其好的一方面,因為零售商作為一種創造力極低的行業,這樣就會促進人們的就業轉型,加速產業升級。
綜上所述,創造性毀滅這里理論對於整個社會而言以及從社會、經濟乃至生態角度都是有極大裨益的。
H. 創造性毀滅是約瑟夫·熊彼特在他的哪部著作中提出的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I.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一種創造性毀滅力量
因為科學是人們慢慢一步步創造的
沒有人去研究
它就不會被發現
科學也有利有弊
看怎麼用
像原子彈
氫彈
就是科技的成果
只不多是毀滅性的科學成果
所以此案說科學急速是一中創造性毀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