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視發明台

電視發明台

發布時間:2021-11-14 18:07:09

『壹』 是誰發明了電視

電視的發明 電視的誕生,是 20 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在現代社會里,沒有電視 的生活已不可想像了。

各種型號,各種功能的黑白和彩色電視從一條條流水線上 源源不斷地流入世界各地的工廠,學校,醫院和家庭,正在奇跡般地迅速改變著 人們的生活。

形形色色的電視, 把人們帶進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尼普可夫圓盤俄裔德國科學家保爾尼普可夫還在中學時代,就對電器非常感興趣。

當時 正是有線電技術迅猛發展時期。

電燈和有軌電車取代了古老的油燈, 蠟燭和馬車, 電話已出現並得到了普及,海底電纜聯通了歐洲和美洲,這一切給人們的日常生 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後來他來到柏林大學學習物理學。

他開始設想能否用電把 圖像傳送到遠方呢?他開始了前所未有的探索。

經過艱苦的努力,他發現,如果 把影像分成單個像點,就極有可能把人或景物的影像傳送到遠方。

不久,一台叫 做"電視望遠鏡"的儀器問世了。

這是一種光電機械掃描圓盤,它看上去笨頭笨 腦的,但極富獨創性。

1884 年 11 月 6 日,尼普可夫把他的這項發明申報給柏林 皇家專利局。

在他的專利申請書的第一頁這樣寫道:"這里所述的儀器能使處於 A 地的物體,在任何一個 B 地被看到。

"一年後,專利被批准了。

這是世界電視史上的第一個專利。

專利中描述了電視工作的三個基本要素: 1。

把圖像分解成像素,逐個傳輸。

2。

像素的傳輸逐行進行。

3。

用畫面傳送運動過程時,許多畫面快速逐一出現,在眼中這個過程融合為一。

這是以後所有電視技術發展的基礎原理,甚至今天的電視仍然是按照這些基 本原則工作的。

1900 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第一次使用了電視這個詞。

可是最簡 單最原始的機械電視,是在許多年以後才出現的。

貝爾德和機械電視 一個偶然的機會,英國發明家約翰貝爾德看到了關於尼普可夫圓盤的資 料。

尼普可夫的天才設想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他立刻意識到,他今後要做的就 是發明電視這件事。

於是,他立刻動手幹了起來。

正是對發明電視的執著追求和 極大熱情支持著貝爾德,1924 年,一台凝聚著貝爾德的心血和汗水的電視機終 於問世了。

這台電視利用尼普可夫原理,採用兩個尼普可夫圓盤,首次在相距 4 英尺遠的地方傳送了一個十字剪影畫。

貝爾(1888-1946)英國發明家。

1926 年製造出機械電視系統。

經過不斷地改進設備提高技術,貝爾德的電視效果越來越好,他的名聲也越 來越大,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後來"貝爾德電視發展公司"成立了。

隨著技術和 設備的不斷改進,貝爾德電視的傳送距離有了較大的改進,電視屏幕上也首次出 現了色彩。

貝爾德本人則被後來的英國人尊稱為電視之父。

幾乎就在同時, 德國科學家卡羅魯斯也在電視研製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 就。

1942 年,卡羅魯斯小組(包括兩名科學家,一名機械師和一名木工),造出 一台設備。

這台設備用兩個直徑為 1 米的尼普可夫圓盤作為發射和接收信號的 兩端,每個圓盤上有 48 個 1。

5 毫米的小孔,能夠掃描 48 行,用一個同步馬達 把兩個圓盤連接起來,每秒鍾同步轉動 10 幅畫面,圖像投射到另一台接收機上。

他們稱這台機器為大電視。

這台大電視的效果比貝爾德的電視要清晰許多。

但是, 他們從未進行過公開表演,因而他們的發明鮮為人知。

不同國度的科學家幾乎同 時做出了類似發明,這充分說明了機械電視的發明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 是人類在自然界面前擁有創造力的一個見證。

1928 年,"第五屆德國廣播博覽會"在柏林隆重開幕了。

在這盛況空前的展 示會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發明——電視機第一次作為公開產品展出了。

從此,人 們的生活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

然而,不能否認,有線的機械電視傳播的距離 和范圍非常有限,圖像也相當粗糙,簡直無法再現精細的畫面。

因為只有幾分之 一的光線能透過尼普可夫圓盤的孔洞,為得到理想的光線,就必須增大孔洞,那 樣,畫面將十分粗糙。

要想提高圖像細部的清晰度,必須增加孔洞數目,但是, 孔洞變小,能透過來的光線也微乎其微,圖像也必將模糊不清。

機械電視的這一 致命弱點困擾著人們。

人們試圖尋找一種能同時提高電視的靈敏度和清晰度的新 方法。

於是電子電視應運而生。

電子電視 1897 年,德國的物理學家布勞恩發明了一種帶熒光屏的陰極射線管。

當電子 束撞擊時,熒光屏上會發出亮光。

當時布勞恩的助手曾提出用這種管子做電視的 接收管,固執的布勞恩卻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1906 年德國製造的第一台電子電視圖像接受機。

1906 年,布勞恩的兩位執著的助手真的用這種陰極射線管製造了一台畫面 接收機,進行圖像重現。

不過,他們的這種裝置重現的是靜止畫面,應該算是傳 真系統而不是電視系統。

1907 年,俄國著名的發明家羅辛也曾嘗試把布勞恩管 應用在電視中。

他提出一種用尼普可夫圓盤進行遠距離掃描,用陰極射線管進行 接收的遠距離電視系統。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英國電氣工程師坎貝爾溫斯頓, 在 1911 年就任倫敦學會主席的就職演說中,曾提出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設想, 他提出了一種現在所謂的攝像管的改進裝置。

他甚至在一次的講演中幾乎完美無 缺地描述了今天的電視技術。

可是在當時,由於缺乏放大器,以及存在其它一些 技術限制,這個完美的設想沒有實現。

俄裔美國科學家茲沃雷金,開辟了電子電視的時代。

茲沃雷金曾經是俄國 聖彼德堡技術研所的電氣工程師。

早在 1912 年,他就開始研究電子攝像技術。

1919 年茲沃雷金遷居美國,進入威斯汀豪森電氣公司工作。

他仍然不懈地進行 電子電視的研究。

1924 年茲沃雷金的研究成果——電子電視模型出現。

茲沃雷金(1889-1982)美國發明家。

1923 年發明電子電視攝像管, 1931 年研究成功電視顯像管。

茲沃雷金稱模型的關鍵部位為光電攝像管,即電視攝像機。

遺憾的是,由 於圖像暗淡,幾乎同陰影差不多。

1929 年矢志不渝的茲沃雷金又推出一個經過 改進的模型, 結果仍然不很理想。

美國的 ARC 公司最終投資了 5 千萬美元, 1931 年茲沃雷金終於製造出了令人比較滿意的攝像機顯像管。

同年,進行了一項對一 個完整的光電攝像管系統的實地試驗。

在這次實驗中,一個由 240 條掃描線組成 的圖像被傳送給 4 英里以外的一架電視機,再用鏡子把 9 英寸顯像管的圖像反 射到電視機前,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

隨著電子技術在電視上的應用,電視開始走出實驗室,進入公眾生活之中, 成為真正的信息傳播媒介。

1936 年電視業獲得了重大發展。

這一年的 11 月 2 日, 英國廣播公司在倫敦郊外的亞歷山大宮, 播出了一場頗具規模的歌舞節目。

這台完全用電子電視系統播放的節目,場面壯觀,氣勢宏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對同年在柏林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報道,更是年輕的電視事業的一 次大亮相。

當時一共使用了 4 台攝像機拍攝比賽情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 佐爾金發明的全電子攝像機。

這台機器體積龐大,它的一個 1。

6 米焦距的鏡頭就 重 45 公斤,長 2。

2 米,被人們戲稱為電視大炮。

這 4 台攝像機的圖像信號通過 電纜傳送到帝國郵政中心的演播室,在那裡圖像信號經過混合後,通過電視塔被 發射出去。

柏林奧運會期間,每天用電視播出長達 8 小時的比賽實況,共有 16 萬多人通過電視觀看了奧運會的比賽。

那時許多人擠在小小的電視屏幕前,興奮 地觀看一場場激動人心的比賽的動人情景,使人們更加確信:電視業是一項大有 前途的事業,電視正在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員。

到了 1939 年,英國大約有 2 萬個家庭擁有電視機,美國無線電公司的電視 也在紐約世博覽會上首次露面,開始了第一次固定的電視節目演播,吸引了成千 上萬個好奇的觀眾。

二戰的爆發使得剛剛發展起來的電視事業幾乎停滯了 10 年。

戰爭結束以後,電視工業又蓬勃發展起來,電視也迅速流行起來。

1946 年,英 國廣播公司恢復了固定電視節目,美國政府也解除了禁止製造新電視的禁令。

一 時間,電視工業猶如插上了翅膀,飛速發展起來。

在美國,從 1949 年到 1951 年,短短三年來,不僅電視節目已在全國普遍播出,電視機的數目也從 1 百萬台 躍升為 1 千多萬台,成立了數百家電視台。

一些幽默劇,輕歌舞,卡通片,娛樂 節目和好萊塢電影常常在電視中播出。

千變萬化的電視節目的出現,在公眾中引 起了強烈反響。

在不長的時間里,公眾就拋棄了其它的娛樂方式,閉門不出,如 醉如痴地坐在起居室的電視機前,同小小的熒屏中展示的一切同悲共喜。

電視愈 來愈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

1946 年美國第一次播出黑白電視。

圖為 50 年代電視節目錄制現場。

電視家族的主要成員自從全電子電視出現以來,電視家族迅速興旺發達起來。

電視機的數量急劇 增長,電視機的形狀變得五花八門,電視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全面。

可以毫不誇張 地說,令人目眩的新型電視機正以鋪天蓋地之勢源源不斷地湧向人們的生活中。

在這電視機的洪流中,電子錄像,衛星傳播,以及各種新媒體更是倍受人們的青 睞。

電子錄像——金斯伯格和安德遜 1956 年設計製作的 Modoll VRllo 錄像機的 問世,使電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以前,人們製作電視節目一般採用兩種方式。

一種是用電視膠片把節目拍攝 下來,沖印,再通過電子掃描播出。

採用這種方法的一個最大的缺陷,是無法進 行電視節目的實況轉播。

另外一種是用攝像機直接把信號播出去。

這雖然滿足了 那些希望目睹現場情景的觀眾的需要,但是它不能記錄和重放,失去了作為資料 的歷史價值。

可見,以往的製作方法都有一種無法克服的缺憾。

錄像機的出現完 全改變了這種狀況。

有了錄像機,人們可以絲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在紐 約製作的節目帶到世界各地播放,讓人們同享歡樂。

1972 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一種 3/4 英寸的盒式磁帶,從根本上改變了電 視節目的制方法。

這種盒帶看起來普普通通,非常小巧,它卻是世界上第一個專 業彩色錄像放映系統。

時至今日, 錄像技術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黑白, 彩色, 提式,盒式,各種型號和功能的錄像機爭奇斗艷,畫面,聲音,清晰度也越來越 好。

衛星傳播——1960 年 8 月 12 日,在熊熊的烈焰中,又一枚火箭騰空而起, 將一顆用於通信的衛星送入了廣袤的太空。

盡管這顆衛星只是一個巨大的金屬 球, 只能用於反射無線電信號, 但是, 它開創了衛星通訊的先河。

隨著"信使者" 及"電星" 1 號衛星成功升入太空,進入地球軌道,衛星通訊進入實用階段。

隨著通信衛星的出現,電視的傳播速度更快了。

通過實況轉播,各種世界性 的體育盛會和重大科技信息,轉眼之間傳遍整個世界,電視傳播的范圍更廣大。

1982 年有 140 多個國家的百餘億人次在電視中看到了世界盃足球賽的比賽實 況, 觀看人數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電視傳播的地域界限縮小了。

1965 年到 1980 從 年,國際通信衛星組織共發射了 5 顆國際通信衛星,完全實現了全球通信。

可 以毫不誇張地說,通信衛星加強了人們的社會交往和相互了解。

在高懸於太空中 的通信衛星的照耀下,地球彷彿變小了,"全球村"時代來臨了。

新媒介——家庭錄像,電纜電視,衛星直播電視,多功能電視等新媒介的出 現,帶來了電視發展的一個新的潮流——由公共媒介向家庭媒介轉變。

自從 1/2 帶寬的家用錄像機於 1975 年首批投放市場以後, 家用錄像事業以 不可阻擋之勢發展起來。

有了錄像機,人們可以更自由地隨時隨地觀看自己喜歡 的電視節目,而不再受制於電視台的時間表。

人們有事外出而看不到想看的節目 時,可以利用錄像機的定時裝置把它錄下來供人們欣賞。

錄像機也可用來存貯資 料和指導學習。

當人們有興趣時,還可以用家用攝像機拍下自己外出旅遊,生日 宴會和家庭節日聚會的情景,留作未來的回憶。

人們總希望能在電視中輕易地看到自己所喜愛的節目, 有選擇地收看某些節 目。

迎合這種心理,有線電視應運而生。

有線電視一反過去電視節目大眾化的作 法,實行窄播傳遞,提供專門的娛樂節目頻道,兒童節目頻道,體育和新聞節目 頻道等滿足部分觀眾的需要。

今天,電纜電視十分發達。

到 1980 年,美國已有近 1 萬個電纜電視系統, 電纜電視用戶近 5 百萬戶,占家庭總數的 52%。

有線電視正在進入人們的日常生 活之中,成為無線電視的強大競爭對手。

衛星直播電視——1983 年 11 月 5 日,美國 USCI 公司首次開始衛星直播。

以前的衛星傳播,要經過地面的接收,再把信號通過無線電或電纜傳送出去。

衛 星直播電視與此不同, 只要在同戶家中裝備一個直徑 1 米左右的小型拋物面天線 和一個調諧器(用來對信號進行解碼),就可以直接接收衛星的下行信號。

這對 偏遠地區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多功能電視——自從 1949 年第 1 台蔭罩式彩電問世以來,短短幾十年,電 視獲得了驚人的發展。

從電子管電視,晶體管電視迅速發展到集成電路電視。

目 前,伴隨著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電視正在向智能化,多功能和多用 途化邁進。

如今的電視不僅用於收看電視節目,同時又可以是家用計算機,電子游戲機 並可以預制錄像帶。

人們不僅利用電視消息,而且可以通過衛星和電視進行遙感 式診病,使用家用電視控制家裡的電器,進行電視報警,購物,記錄,學習等等。

此外,立體聲電視,超大屏幕電視,高清晰度電視,激光視盤,家庭資料庫等也 不斷地發展起來。

也就是說,現代電視已經從一種公共媒介的收看工具,變成了 包含眾多信息系統的家庭視頻系統中心。

1954 年彩色電視試播成功。

圖為現代電視導播控制中心。

電視的發明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它不但使人們的休閑時間得到前所未 有的充實, 更重要的是它加大了信息傳播空度和信息量, 使世界開始變小。

如今, 電視已成為普及率最高的家用電器之一,而電視新聞,電視娛樂,電視廣告,電 視教育等已形成了巨大的產業。

電視作為一項偉大的發明,給人類帶來了視覺革命。

『貳』 誰發明了電視

1888年,貝爾德庭生於英國蘇格蘭,少年時他就讀於皇家技術學校,在那裡聽到了有關電視實驗的凝情況。畢業後,他曾經營過肥皂業,但是他的興趣不在這上面。他迷戀上了電視研究。1906年,年僅18歲的貝爾德自故鄉蘇格蘭移居英格蘭西南部的黑斯遷斯,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實驗室,著手對電視的研究。 貝爾德沒有實驗經費,只好從舊貨攤、廢物堆里覓來種種代用品,裝配了一整套用膠水、細繩、火漆及密密麻麻的電線粘和串聯起來的實驗裝置。貝爾德用這套裝置日以繼夜地進行實驗,而心地裝了又拆,拆了又裝,不斷加以改進。失敗一次又一次接踵而來,貝爾德從一個稚嫩的小夥子變成了滿臉鬍子的中年人,長期的飢餓與勞累使得他的健康狀況變得極壞。他貧病交加,不名一文,不知道怎樣維持這難熬的日子,只知道一心撲在電視實驗上。功夫不負有心人,1924年春天,他終於成功地發射了一朵十字花,那圖象還只是一個忽隱忽現的輪廊,發射距離只有3米。 然而,他突然變成倫敦報界的新聞人物了,但這不是由於他實驗的成功,而是由於一次幾乎使他送命的竟外事故。 原來為了得到2000伏電壓,他把幾百隻手電筒連接起來。一不小心,他觸及了一根連接線,電流立即把他擊劍在地,身體蜷成一團,一隻手燒傷,不醒人事。事故發生的次日早晨,《每日快報》用大字標題報道發明家觸電倒地」。 把那個瘋子趕緊打發走」 1925年的一天,倫敦一家最大的百貨商店的老闆找上門來,向貝爾德提出一個誘人的合同每周會給25英鎊,免費提供一切必要材料,條件是貝爾德每晶三次在該百貨商店電器部把新發明進行公開表演。 這位發明家雖然知道這套設備對廣大公眾公開表演還為時過早,但為解決研究經費,只得同意簽定和約。於是塞爾弗里奇百貨商店騰出電器部一角供他使用,一面巾出告示招徠顧客。自此,百貨商店每天顧客盈門,一批又一批的人群趕來觀看貝爾德發明的東西。可是,面對發射機和接收機,幾乎沒人真正明折它的意義。觀眾所看到的只是凝不清的影子和閃爍不定的輪廊,大多數人對貝爾德的非凡發明」只是聳聳肩膀或會之一笑。 貝爾德對這種把戲似的表演也厭煩透了,他向塞爾弗里奇百貨商店提出終止合同的要求,他的實驗裝車又搬回河口街的家裡。這時,他再一次陷入困境。晚飯有一頓沒一頓,省下一點可憐的飯錢來添置設備,衣服破了,鞋子穿洞,他都無錢修補,身體變得更加糟糕。因為沒有錢付房租,房東揚言叫人把他趕出去。他為了尋找經濟資助人,拖著疲憊的步子,走遍了倫敦的大街小巷。他訪問報館,想通過報紙的宣傳引起人們的關注,但記者們都已經看到貝爾德在商店的表演,幾乎都回答說你能傳送一張臉給大家看,這就是我們的新聞啦!」好幾次,他一到報館門口順應潮流被門衛拒之門外,因為門衛早被吩咐,把那個瘋子」趕緊打發走! 電視的誕生 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無奈之下,貝爾德走出了他最不願走的一著向蘇格蘭老家要錢。對於家裡能否寄錢,他實在不抱多大希望。蘇格蘭人是講究節儉的,哪裡肯把花花綠綠的鈔票花在他那毫無把握的實驗上呢?然而,意外之事發生了,蘇格蘭寄來了500英鎊。這是兩個堂兄弟匯給他作為入股資金的。這真是絕處適逢生。一家小規模的電視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原先賣掉換取糧食的實驗部件,貝爾德又迫不及待地買了回來。他開足馬力,實驗一件又一件的裝置。他的唯一的助手」,是一個木偶頭像,他為它取名為比爾」,他要通過發射機把比爾的臉傳送到鄰室的接收機上。 1925年10月2日是貝爾德一生中最為激動的一天。這天他在室內安上了一具能使光線轉化為電信號的新裝置,希望能用它把比爾的臉顯現得更逼真些。下千,他按動了機上的按鈕,一下子比爾的圖象清晰逼真地顯現出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睛仔細再看,那不正是比爾的臉嗎?那臉上光線濃淡層次分明,細微之處清晰可辨,那嘴巴、鼻子,那眼睛、睫毛,那耳朵和頭發,無一不一清二楚。 貝爾德興奮得一躍而起,此記得浮現在他腦際的只有一個念頭趕緊找一個活的比爾來,傳送一張活生生的人臉出去。 貝爾德樓底下是一家影片出租商店,這天下午,店內營業正在進行,突然間樓上搞發明的傢伙」闖了進來,碰上第一個人便抓住不改。那個被抓的人便是年僅15歲的店堂小廝威廉·台英頓。 幾分鍾之後,貝樂德在魔鏡」里便看到了威廉·台英頓的臉——那是通過電視播送的第一張人的臉。接著,威廉得到許可也去朝那接收機內張望,看見了貝爾德自己的臉映現在屏幕上。實驗成功了! 接著,貝爾德又邀請英國皇家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前來觀看他的新發明。1926年1月26日,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應邀光臨貝爾德的實驗室,放映結果完成成功,引起極大的轟動。這是貝爾德研製的電視第一天公開播送,世人將這一天作為電視誕生的日子。

『叄』 第一台電視是誰發明的

英國電器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1930年至1940年,是電視成型的時代。除了轉播工程技術方面有顯著改進外,電視已開始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各國對電視的研究發展受到極大影響,幾乎中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電視事業才開始在美國及其他國家蓬勃興起。 1940年,美國古爾馬研製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1949年12月17日,開通使用第一條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1951年,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斯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46年美國第一次播出全電子掃描電視,從此,電視進入電子掃描時代。戰時,美國只有商業電視台六家,民間使用的電視機的總數也不過一萬台。戰後,美國新設的電視台如雨後春筍。至1948年底,電視台增加到41家,電視接收機的產量也達到100萬台。到了1964年,美國的彩電更是暢銷,當年銷售了124萬台,幾乎是過去十年的總和,使彩電的總數,一下子高達286萬台之多。至1966年,全美彩色電視機超過了1000萬台,USA的彩電普及運動就此完成。

『肆』 電視機是誰發明出來的

1924年英國人貝爾德發名的電視機。 其實電視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創造。它是一大群位於不同歷史時期和國度的人們的共同結晶。

『伍』 第一台電視是誰發明的

電視的發明者——貝爾德 1929年的一天,當英國人第一次看到電視圖像時,無不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們中間的電 視發明者貝爾德(1888—1946),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貝爾德出生在英國,從小體弱多病,好多次差一點被病魔奪去生命。然而,身體的脆弱磨煉了他克 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大學畢業後,他在電氣公司工作。他對工作一絲不苟,很短時間就修好了幾 台幾乎淘汰的機器,深受公司器重。 無情的病魔纏住了他,只好辭職養病。1923年的一天,一個朋友告訴他:「既然馬可尼能夠遠距離 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那麼發射圖像也應該是可能的。」這使他受到很大啟發。貝爾德決心要完成 「用電傳送圖像」的任務。他將自己僅有的一點財產賣掉,收集了大量資料,並把所有時間都投入 到研製電視機上,最後,完成了電視機的設計工作。 要把設計圖紙變成實物樣機,不是容易的事。一間小小的屋子,既是卧室又是工作室。雖然疾病折 磨著他,但他仍頑強地工作著,常常是日以繼夜,連夜戰斗,餓了吃麵包,困了和衣睡一會兒,沒 有錢買實驗器材就以舊茶葉箱、舊帽子盒蓋、編織針等代替。 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奮斗和無數次失敗之後,貝爾德終於用電信號將人的形像搬上了屏幕。1929年, 英國廣播公司允許貝爾德公司開展公共電視廣播業務。30年代以後,貝爾德又轉向了彩色電視的研 究,並有所成就。 電視機的誕生 上世紀初期,無線電技術廣泛運用於通訊和廣播以後。人們希望有一種能夠傳播「現場實況」的電視機。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在著手研究。 1906年,18歲的英國青年貝爾德雄心勃勃,開始研究電視機。貝爾德家境貧寒,沒錢購置研究器材,只得就地取材,把一隻盥洗盆與從舊貨攤覓來的茶葉箱相連,作為實驗的基礎設備。箱子上安放著一台舊馬達,用它來轉動「掃描圓盤」。這掃描圓盤是用馬糞紙做成的,四周戳著一個個小孔,可以把場景分成許多明暗程度不同的小光點發射出去。這樣,一台最原始的、只值幾英鎊的電視機便問世了。 經過18年夜以繼日的努力,他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1924年春天,他把一朵「十字花」發射到3米遠的屏幕上,雖然圖像忽隱忽現、十分不穩定,但是,它卻是世界上第一套電視發射機和接收器。 接著,他想到應該把圖像發射得遠一點、清晰一點。他把幾百節干電池串聯起來,使電壓達到了兩千伏,這樣,馬達就會轉動得更快,使「掃描」圖像的速度加快,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可是,他在操作時太大意了,不當心左手觸到了一根裸露的電線上。他只覺得渾身一麻,就被彈了出去,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幸虧被人及時發現,對他進行了搶救,貝爾德才大難不死。 第二天,倫敦《每日快報》用「發明家觸電倒地」的大標題報道了他觸電的新聞,也介紹了他不懈努力研究的情況。 在這之後,貝爾德的實驗毫無進展,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更無錢付房租,他只得把設備上的一些零件賣掉,換錢糊口。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探索並在親友的資助下,1925年10月2日,貝爾德的實驗有了突破,他將一個人的圖像發射到了屏幕上,而且十分逼真,眼睛、嘴巴甚至眉毛和頭發都清晰可見。一架有實用意義的電視機宣告誕生了。 1941年,貝爾德又研究成功了彩色電視機,可是,當英國廣播公司1946年6月第一次播送彩色電視節目時,他沒能看到,不久,他便與世長辭了。 貝爾德(1888-1946),電視機的發明者。他的發明成功後,申請在英國開創電視廣播事業,英國廣播公司不願意,後經議會決定才獲准。1936年秋天,英國廣播公司開始在倫敦播放電視節目。 他發明的第一架電視機,現被陳列在英國南肯辛頓科學博物館中。

『陸』 中國第一台電視是誰發明的

1958年3月17日,是我國電視發展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晚上,我國電視廣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試播電視節目,國營天津無線電廠(後改為天津通信廣播公司)研製的中國第一台電視接收機實地接收試驗成功。
這台被譽為「華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電子管黑白電視機,如今擺在天津通信廣播公司的產品陳列室里。我國在1958年以前還沒有電視廣播,國內不能生產電視機。1957年4月,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十局把研製電視接收機的任務交給國營天津無線電廠,廠領導立即組織試制小組,黃仕機同志主持設計。當年,試制組多數成員只有20歲上下,他們對電視這門綜合電、磁、聲、光的新技術極其生疏,沒有見過電視機,參考資料也很少,通過對資料、國外樣機、樣件的研究,他們根據當時國內元器件生產能力和工藝加工水平,制定了「電視接收和調頻接收兩用、通道和掃描分開供電、採用國產電子管器件」的電視機設計方案。
我國第一台電視機的試製成功,填補了我國電視機生產的空白,是我國電視機生產史的起點,今天我國已成為世界電視機生產大國。

『柒』 電視是誰發明的

英國電器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1930年至1940年,是電視成型的時代。除了轉播工程技術方面有顯著改進外,電視已開始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各國對電視的研究發展受到極大影響,幾乎中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電視事業才開始在美國及其他國家蓬勃興起。 1940年,美國古爾馬研製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1949年12月17日,開通使用第一條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1951年,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斯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46年美國第一次播出全電子掃描電視,從此,電視進入電子掃描時代。戰時,美國只有商業電視台六家,民間使用的電視機的總數也不過一萬台。戰後,美國新設的電視台如雨後春筍。至1948年底,電視台增加到41家,電視接收機的產量也達到100萬台。到了1964年,美國的彩電更是暢銷,當年銷售了124萬台,幾乎是過去十年的總和,使彩電的總數,一下子高達286萬台之多。至1966年,全美彩色電視機超過了1000萬台,USA的彩電普及運動就此完成。

『捌』 電視是誰發明的

英國人約翰·貝爾德。1925年,英國人約翰·貝爾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視機,即第一台能傳輸圖像的機械式電視機。因此,貝爾德也被稱為「電視之父」。

『玖』 電視誰發明的

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用電的方法版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權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

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電視信號傳輸分配的過程,以轉播其他城市中的實況為例,一般從攝像機、電視中心或轉播車,再經微波中繼線路、發射台,到用戶電視接收機。電視廣播衛星和電纜電視也分別是全國性和城市區域性電視傳輸分配的有效手段。


(9)電視發明台擴展閱讀:

電視攝像將景物的光像聚焦於攝像管的光敏靶面上,靶面各點的光電子的激發或光電導的變化情況隨光像各點的亮度而異。

用電子束對靶面掃描時,即產生一個幅度正比於各點景物光像亮度的電信號,傳送到電視接收機中使顯像管屏幕的掃描電子束隨輸入信號的強弱而變。當與發送端同步掃描時,顯像管的屏幕上即顯現發送的原始圖像。

『拾』 誰發明了電視機

英國電器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
1924年,英國電器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發明了最原始的電視機,用電傳輸了圖像。
美國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機。
有趣的是英國人把貝爾德奉為「電視之父」,而德國人則把這項榮譽授予了尼伯科,至於美國人更推崇出生於農家的法恩斯沃斯……。

閱讀全文

與電視發明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