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孔子主要功績
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獻,孔子一方面學習它,一方面加以整理,同時向弟子傳 授。《論語》所涉及的有《易》,有《書》,有《詩》。雖然有「禮」,卻不是簡 冊(書籍)。據《禮記·雜記下》「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 喪禮》於是乎書」,那麼《儀禮》諸篇雖出在孔子以後,卻由孔子傳出。孺悲這人 也見於《論語》,他曾求見孔子,孔子不但以有病為辭不接見。還故意彈琴使他知 道是託病拒絕,其實並沒有病。(17·20)但孺悲若是受哀公之命而來學,孔子就 難以拒絕。《論語》沒有談到《春秋》,然而自《左傳》作者以來都說孔子修《春 秋》,孟子甚至說孔子作《春秋》。《公羊春秋》和《穀梁春秋》記載孔子出生的 年、月、日,《左傳春秋》也記載孔子逝世的年、月、日;而《公羊春秋》、《谷 梁春秋》止於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左氏春秋》則止於哀公十六年「夏四月 己丑孔丘卒」。三種《春秋》,二種記載孔子生,一種記載孔子卒,能說《春秋》 和孔子沒有什麼關系么?我不認為孔子修過《春秋》,更不相信孔子作過《春 秋》,而認為目前所傳的《春秋》還是魯史的原文。盡管王安石詆毀《春秋》為 「斷爛朝報」(初見於蘇轍《春秋集解·自序》,其後周麟之、陸佃以及《宋史· 王安石傳》都曾經記載這話)。但春秋二百四十年的史事大綱卻賴此以傳。更為重 要的事是假若沒有《春秋》,就不會有人作《左傳》。春秋二百多年的史料,我們 就只能靠地下挖掘,總而言之,古代文獻和孔子以及孔門弟子有關系的,至少有 《詩》、《書》、《易》、《儀禮》、《春秋》五種。
孔子弟子不過七十多人,《史記·孔子世家》說「弟子蓋三千焉」,用一 「蓋」字,就表明太史公說這話時自己也不太相信。根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記 載,琴張往吊宗魯之死,孔子阻止他。琴張是孔子弟子,這時孔子三十歲。其後又 不斷地招收門徒,所以孔子弟子有若干批,年齡相差也很大。依《史記·仲尼弟子 列傳》所載,子路小於孔子九歲,可能是年紀最大的學生。(《史記索隱》引《孔 子家語》說顏無繇只小於孔子六歲,不知可靠否,因不計數。)可能以顓孫師即子 張最小,小於孔子四十八歲,孔子四十八歲時他才出生。假定他十八歲從孔子受 業,孔子已是六十六歲的老人。孔子前半生,有志於安定天下,弟子也跟隨他奔 走,所以孔子前一批學生從事政治的多,故《左傳》多載子路、冉有、子貢的言 行。後輩的學生可能以子游、子夏、曾參為著名,他們不做官,多半從事教學。子 夏曾居於西河,為魏文候所禮遇,曾參曾責備他「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 疑女於夫子」(《禮記·檀弓上》),可見他在當時名聲之大。孔門四科,文學有 子游、子夏,(11·3)而子張也在後輩之列,自成一派,當然也設帳教書,所以 《荀子·非十二子篇》有「子張氏之賤儒」、「子夏氏之賤儒」和「子游氏之賤 儒」。姑不論他們是不是「賤儒」。但他們傳授文獻,使中國古代文化不致滅絕, 而且有發展,有變化,這種貢獻開自孔子,行於孔門。若依《韓非子·顯學篇》所 說,儒家又分為八派。戰國初期魏文侯禮待儒生,任用能人;禮待者,即所謂「君 皆師之」(《史記·魏世家》,亦見《韓詩外傳》和《說苑》)的,有卜子夏、田 子方(《呂氏春秋·當染篇》說他是子貢學生)、段干木(《呂氏春秋·尊賢篇》 說他是子夏學生)三人。信用的能人有魏成子,即推薦子夏等三人之人;有翟璜, 即推薦吳起、樂羊、西門豹、李克、屈侯鮒(《韓詩外傳》作「趙蒼」)的人。吳 本是儒家,其後成為法家和軍事家。李克本是子夏學生,但為魏文侯「務盡地 力」,即努力於開墾並提高農業生產力,而且著有《法經》(《晉書·刑法 志》),也變成法家。守孔子學說而不加變通的,新興地主階級的頭目,只尊重他 們,卻不任用他們。接受孔門所傳的文化教育,而適應形勢,由儒變法的,新興地 主階級的頭目卻任用他們,使他們竭盡心力,為自己國家爭取富強。魏文侯禮賢之 後,又有齊國的稷下。齊都(今山東臨淄鎮)西面南城門叫稷門,在稷門外建築不 少學舍,優厚供養四方來的學者,讓他們辯論和著書,當時稱這班被供養者為稷下 先生。稷下可能開始於田齊桓公,而盛於威王、宣王,經歷泯王、襄王,垂及王 建,歷時一百多年。荀子重禮,他的禮近於法家的法,而且韓非、李斯都出自他門 下,但縱在稷下「三為祭灑」(《史記·孟荀列傳》),卻仍然得不到任用,這是 由於他仍然很大程度地固守孔子學說而變通不大。但他的講學和著作,卻極大地影 響後代。韓非是荀卿學生,也大不以他老師為然。《顯學篇》的「孫氏之儒」就是 「荀氏之儒」。然而沒有孔子和孔門辮子以及其後的儒學,尤其是荀卿,不但不可 能有戰國的百家爭鳴,更不可能有商鞅幫助秦孝公變法(《晉書·刑法志》說: 「李悝〔即李克〕著《法經》六篇,商鞅受之以相秦。」),奠定秦始皇統一的基 礎;尤其不可能有李斯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溯源數典,孔子在學術上、文化上的 貢獻以及對後代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孔子的學習態度和教學方法,也有可取之處。孔子雖說「生而知之者上也」, (16·9)自己卻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似乎 孔子並不真正承認有「生而知之者」。孔子到了周公廟,事事都向人請教,有人譏 笑他不知禮。孔子答覆是,不懂就得問,正是禮。(3·15)孔子還說:「三人 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就是說,在交 往的人中總有我的正面老師,也有我的反而教員。子貢說,孔子沒有一定的老師, 哪裡都去學習。(19·22)我們現在說「活到老,學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話,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7·19)就是說學習不曉得老。不管 時代怎麼不同,如何發展,這種學習精神是捨得敬佩而採取的。
孔子自己說「誨人不倦」,(7·2,又34)而且毫無隱瞞。(7·24)元好問 《論詩》詩說:「鴛鴦綉了從教看,莫把金箴度與人。」過去不少工藝和拳術教 師,對學生總留一手,不願意把全部本領尤其是最緊要處,最關鍵處,俗話說的 「最後一手」「看家本領」傳授下來。孔子則對學生無所隱瞞,因而才贏得學生對 他的無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學生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結廬而居, 三年而後去,子貢還繼續居住墓旁三年(《孟子·滕文公上》)。有這種「誨人不 倦」的老師,才能有這種守廬三年、六年的學生。我們當然反對什麼守廬,但能做 到師生關系比父子還親密,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孔子對每個學生非常了解,對有些學生作了評論。在解答學生的疑問時,縱然 同一問題,因問者不同,答復也不同。《顏淵篇》記載顏淵、仲弓、司馬牛三人 「問仁」,孔子有三種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問「聞斯行諸」,孔子的答復竟完 全相反,引起公西華的疑問。(11·22)因材施教,在今天的教育中是不是還用得 著?我以為還是可以用的,只看如何適應今天的情況而已。時代不同,具體要求和 做法必然也不同。然而孔子對待學生的態度和某些教學方法如「不憤不啟,不悱不 發」,(7·8)就是在今天,也還有可取之處。
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左傳》載鄭國有鄉校,那好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們 的子弟才能入學。私人設立學校,開門招生,學費又非黨低廉,只是十條干肉, (7·7)自古以至春秋,恐怕孔子是第一人。有人說同時有少正卯也招收學徒,這 事未必可信。縱有這事,但少正卯之學和他的學生對後代毫無影響。
孔子所招收的學生,除魯的南宮敬叔以外,如果司馬牛果然是桓魋的兄弟,僅 他們兩人出身高門,其餘多出身貧賤。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冠雄 雞,佩猳豚」,簡直象個流氓。據《史記·游俠列傳》,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 衣疏食」,更為窮困。《論語》說公冶長無罪被囚,假設他家有地位,有罪還未必 被囚,何況無罪?足見也是下賤門弟。據《弟子列傳·正義》引《韓詩外傳》,曾 參曾經做小吏,能謀斗升之粟來養親,就很滿足,可見曾點、曾參父子都很窮。據 《呂氏春秋·尊師篇》,子張是「魯之鄙家」。顏回居住在陋巷,簞食瓢飲,死後 有棺無槨,都見於《論語》。由此推論,孔子學生,出身貧賤的多,出身富貴的可 知者只有二人。那麼,孔子向下層傳播文化的功勞,何能抹殺?《淮南子·要略 篇》說:「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這不是說墨子出自儒,而是說,在當 時,要學習文化和文獻,離開孔門不行。《韓非子》說:「今之顯學,儒、墨 也」,由儒家墨家而後有諸子百家,所以我說,中國文化的流傳和發達與孔子的整 理古代文獻和設立私塾是分不開的。
Ⅱ 孔子的貢獻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孔子學院是在借鑒國外有關機構推廣本民族語言經驗的基礎上,在海外設立的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它秉承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百餘家孔子學院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和推廣漢語教學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范,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1594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
「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孔子思想在近現代以來的新發展是指近代西方文明輸入中國以後,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條件下產生的新儒學。新興的「大眾儒學」是當代新儒學發展的又一成果。
Ⅲ 孔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成就
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29]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30]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小康」社會是孔子主張的較低的政治目標。「小康」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隱沒,「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與這種貧富不均、貴賤不等相適應,產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倫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相應地還要設「城郭溝池以為固」,由是,「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這種社會顯然沒有「大同」世界那樣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禮、仁、信、義,所以稱為小康。這種社會實際上描述了「私有制」產生後的階級社會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斗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到其影響。 [31]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繫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干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32]
教育思想
唐吳道子繪《孔子行教圖》拓片(5張)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30]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孔子在易學中明確提出了「美在其中」、「見仁見智」等著名美學命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在易宗基礎上提出了美宗——陽剛、陰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認為「陰陽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謂是美學之宗」。[33]
史學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根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他竭力反對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說:「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這種一以貫之的主張,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態度中。
孔子的治史觀不僅反映到治史態度和治史主張上,而且還體現在歷史發展觀中。孔子認為歷史在不斷「損益」,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為政》),周代正是在總結夏、殷二代的基礎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歷史不是倒退,而是後來居上,是前進發展著的。盡管這種思想很朦朧,但卻是我國史學史上進化論的可貴的開端。 [34]
旅遊觀念
孔子一生游歷豐富。他從漫長的旅遊生涯中悟出精闢的人生哲理,並形成對旅遊的獨特見解。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種形式:游覽、游學、游仕。也就是說,孔子在游中問學教學,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傳道。他的旅遊行為與修學、入仕是分不開的。孔子的旅遊思想可大致概括如下:
孔子的遠游觀和近游觀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戀故土,應該通過游學四方來增長見識,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由此可知,孔子「重遊」,反對「懷居」、「懷土」等心理和行為,甚而把貪戀安居、留戀故土作為君子與小人的分野標志。但是孔子也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明確表達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父母在,不遠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雙親、注重人倫思想的體現。
那麼孔子既「重遊」,又反對「遠游」、提倡「近游」,豈不是自相矛盾?實則非也。孔子的近游觀和遠游觀並不矛盾,而是對立統一的,類似於「魚和熊掌」的關系。遠游與近游,實際上反映了儒家的「忠」與「孝」、報效國家與侍奉雙親的對立統一。孔子雖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遠游,雖然主張推行孝道,但更主張「治國平天下」。到底適宜遠游還是近游,取捨標准就是是否「有方」。事實上,跟從孔子周遊列國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雙親健在者。孔子反對的只是無正當目的卻超出合理程度的「遠游」。
孔子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游,倡導「山水比德觀」
孔子一生行游天下,注重聽樂觀禮,開創了中國文化旅遊的先河。據史書記載:「孔子曾西入周室,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觀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於向老聃學習樂禮。另外,孔子訪齊,曾與齊太師交流關於「樂」的見解並達到忘我的境界。《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行游四方中學習、欣賞古代的禮樂文明,這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文化旅遊。
除了提倡聽樂觀禮的文化之旅,孔子還注重體悟山水的自然之游。對於山水自然景觀,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在孔子看來,智者的聰明銳利和流動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寬厚品格與莊重沉穩的大山相通。這就是「山水比德」的審美觀、體驗觀。「比」指象徵或比擬,「德」指倫理道德或精神品質,意指在欣賞山水自然景觀時,根據其特徵類比聯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
孔子主張旅遊要健康有度,反對佚游
孔子曾說:「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也就是說,以驕傲為樂,以到處遊玩、游手好閑為樂,以大小宴為樂,都是有害的快樂。可見,孔子反對游手好閑、放盪游樂、毫無節制的遊玩等佚遊行為。他認為佚游超出個人身心承受能力與社會禮制許可,佚游帶來的快樂是暫時的、局限的,而且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損害。
人生觀念
孔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32]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3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2]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32]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32]
專著作品
《六經》
古人認為孔子曾修《詩》《書》《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撰《春秋》。
詩歌
《去魯歌》、《蟪蛄歌》、《龜山操》、《盤操》、《猗蘭操》、《將歸操》、《獲麟歌》。
這些詩歌多載於《樂府詩集》,可信度不高。
Ⅳ 孔子創造的書
孔子真正的著作只有魯國的史書《春秋》;他曾增補刪減過《易經》、《詩經》等經典;《論語》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成的。
Ⅳ 孔子的主要功績是哪兩件
孔子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有說法為《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姜廣輝認為,「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望採納。
Ⅵ 孔子的三大貢獻
一是春秋時期,王官之學衰微,孔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設杏壇講學授徒,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育內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貴賤貧富的等級,提綱「有教無類」,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權利,學生眾多,史稱「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張尊師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和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職業教師,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Ⅶ 孔子三大理想是什麼
孔子認為完善修養是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他追求「克己復禮」,悠悠萬事,唯此為大。
也可以理解為仁,仁與禮不矛盾。在這個意義上,許多人認為孔子的核心價值觀和理想追求是「仁者愛人」和「和而不同」。
Ⅷ 孔子的三大思想是什麼啊
1,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2,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3,「,.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還望採納。
Ⅸ 孔子的幾大教育成就
思想主張是 仁 和 禮.還有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教育成就是:
第一、首創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
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
第三、他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准備了條件;
第四、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進行了教材建設,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典教育體系的基礎;
第五、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驗,提出了許多教育教學原則方法,揭示了許多教育教學規律。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產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