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職務發明界定

職務發明界定

發布時間:2021-11-14 00:33:54

㈠ 職務發明創造的認定

(一)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屬於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屬於職務發明創造:
1、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本職工作即發明人或設計人的職務范圍,屬日常工作職責的范圍,既不是指單位的業務范圍,也不是指個人所學專業的范圍。從事日常工作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屬於職務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這里的「本單位」包括:職工的認識隸屬單位和臨時工作單位(如借調人員從事工作的借調單位、專業人員的受聘單位等。)「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是指工作人員根據本單位的安排承擔的短期或臨時的任務。單位如果安排特定人員參加本職工作以外的為特定目的而是定的研究開發任務時,應當簽訂協議,明確任務范圍,並保存好有關證據,以免發明創造完成後,雙方為該發明是否為職務發明創造而產生糾紛
3、退職、退休或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應當注意,退職、退休、調動工作後作出的發明創造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才能構成職務發明創造。1)該發明創造必須是發明人設計人從原單位退職、退休或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2)該發明創造與發明人設計人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聯系。
(二)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在實踐中,很多發明創造的完成都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但根據專利法的規定,並非凡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就屬於職務發明創造,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發明創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謂物質技術條件,是指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2、發明創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本單位是指發明人隸屬單位、借調單位、聘請單位,如果主體在發明創造完成的過程中所利用的物質技術條件,與本單位無關系,則不認為是職務發明創造。
3、發明創造的完成「主要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的物質技術條件。這里強調的是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在發明創造完成過程中的作用和比重。對這一點,專利法並沒有詳細規定。學術界認為: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如果這種利用對發明創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條件,則發明創造應屬於職務發明創造。如果發明人或設計人僅少量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而且這種利用對發明創造的完成的關系不大或者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則該發明創造不認為是職務發明創造。
應當注意的是,只有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才能人為該發明創造的完成「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資條件」,也才能認定為職務發明。其原因就在於,這種發明創造的完成同單位的物資幫助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沒有這種物質幫助,該發明創造是不可能完成的。
判斷是否屬於職務發明創造,不取決於發明創造是在單位內還是在單位外作出的,也不取決於是在工作時間還是在本工作時間外的業余時間做出的,只要屬於執行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即便發明創造是在家裡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的也屬於是職務發明創造。因為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不同,它可以不受特定場所和上下班時間的限制。

㈡ 在公司時申請的專利,這個職務發明如何界定

第六條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專造為職務發明創造屬。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七條 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第九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㈢ 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如何界定

職務發抄明與非職務發明是怎樣界定的?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㈣ 職務專利定義是什麼有什麼界定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職務發明創造是指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是指排除上述情況下完成的發明創造,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做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一、概述

關於申請和獲得專利的權利問題.有兩種不同的作法。任何發明創造都是人作出來的,因此一種觀點認為,有權就一項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應當是發明人、設計人或者其合法繼承人。有的國家,例如美國,其專利法就規定,專利申請人只能是發明人。但是,完成一項發明創造常常需要輔以大量的資金和眾多的設備,個人往往難於獨立完成。在很多情況下,一個發明創造是在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提供研究資金和各種物質條件,並進行組織協調的前提下完成的。因此,許多國家的專利法規定,當發明是執行單位的工作任務而作出時或者是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而作出時,申請和取得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對於其他的一些情況,例如合作或者委託作出的發明創造等,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申請和取得專利的權利可由合同規定。事實上,美國授予的專利權多數都註明了其受讓人,而受讓人一般是發明人所屬的公司企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專利權的實際擁有者仍然是單位,而不是發明人。因此,就其最終結果而言,美國的作法與大多數國家並無實質區別。

對於職務發明創造,我國集體所有制單位、在我國境內的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申請專利的,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歸該企業所有;我國全民所有制單位申請的,申請和取得專利的權利歸該單位持有。對於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歸該發明人或設計人所有。

二、職務發明的界定

本條第一款規定職務發明創造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職務發明創造是指發明人或設計人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結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的規定,以下因素影響職務發明創造的界定。

1 .本單位的職工

首先,作出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設計人應是申請專利的單位的職工。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斷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其著眼點是完成發明創造的人。所謂「完成發明創造的人」是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第二次修改後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專利法所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因此,不能因為一項發明創造的組織者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就得出該項發明創造屬於職務發明的結論。 實施細則的上述規定既是確定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專利文件上註明的發明人、設計人的依據,也是判斷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的依據之一。

第二,本條所稱的「單位」,既包括法人單位,也應包括非法人單位。若按所有制劃分,應當包括國有(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私營所有制單位和個體所有制單位。

第三,本條中的「本單位」一詞應作廣義的理解。第二次修改後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第二款補充規定:「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根據這一規定,本單位的工作人員包括臨時工作人員,例如從其他單位借調、聘請來的人員。雖然這些人員的編制和J 二資關系在其他單位,但借調單位、聘用單位實際上是把他們納人本單位的工作計劃的,所以在完成該單位所分配工作的情況下,應當視為本單位的工作人員。

2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根據第二次修改後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的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包括下列幾種情況:

(l )發明人或設計人在本職工作中完成的發明創造。例如,發明人的本職工作是搞微電機研究,他在工作中發明了一種新的微電機;這項發明就是職務發明創造。再如,印染廠搞圖案設計的設計師,他所設計的新花紋圖案就是職務設計。

(2 )雖然與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本職工作無關,但是屬於在執行本單位分配的專門任務時完成的發明創造。例如,發明人的本職工作是搞機床設計,單位臨時派他去進行一項新型繪圖桌椅設計,他作出的有關發明創造也是職務發明創造。

(3 )工作人員退職、退休或調動工作後一年之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發明創造是復雜的腦力勞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有一個長期構思並動手實踐的過程。離職或退休的雇員因任職的時間很長,在原單位積累了很多知識和經驗,他們在離職、退休後一段時問內作出發明創造往往與原單位的工作作有密切的關聯。因此,各公司一般都規定雇員在離開原單位一段時間內作出的和其原來被僱傭時的本職工作或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仍屬於職務發明。這樣規定可以避免出現雇員把離職或退休前作出的發明留到離職或退休以後再以個人名義申請專利的情況,有利於調整僱主和雇員在職務發明創造問題上的關系。至於離開原單位後多長時間所作的發明應定為職務發明,各國規定有所不同。太長不好,太短也不好,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規定為一年。

3 .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

這里講的物質技術條件,根據第二次修改後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的規定,應當包括資金、設備、零部件、技術情報或技術資料等。其中技術情報或資料是指該單位擁有的內部情報或資料.如技術檔案、設計圖紙和新技術信息等。單點陣圖書館或資料室對外公開的情報或資料不包括在內。此外,對本單位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應當是完成發明創造所不可缺少的。少量的利用或者對發明創造的完成沒有實質幫助的利用,應不予考慮。應當指出的是,只有在工作人員完成發明創造不是進行其本職工作,也不是執行其單位分配的任務,而是自己進行的情況下,才需要根據「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這一規定來確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

在專利法的第二次修改中,將」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改為「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技術」兩字的加人可以理解為本條所述的「條件」既包括物質條件,也包括技術條件。例如一個人作出一項發明創造不是完成本單位交給的任務,也沒有利用單位的具體物質條件,但是卻與其在該單位所知的內部技術信息和所了解到的項目進展情況密切相關,就應當視為是利用了該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

4 .單位與發明人、設計人之間的有關合同

專利法的第二次修改在本條中新增了第三款,這是此次修改專利法的一個重大突破。根據該款的規定,允許科技人員和單位通過合同來約定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的歸屬。對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發明人履行事先訂立的合同所規定的義務的,例如向單位返還資金或交納使用費的,可以不作為職務發明。

關於上述約定原則,應當注意如下幾點:

第一,單位與發明人、設計人之間訂立的合同應當限於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對於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不適用本條第三款的規定。

第二,這種約定應當有書面的合同。合同可以約定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也可以約定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非職務發明。沒有訂立合同的,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其權利歸屬。

第三,在依據本條第三款訂立合同,對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情況下,發明創造的完成是「主要」還是「非主要」地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條件並不重要。

㈤ 怎樣認定職務專利

職務發明或者非職務發明對確定專利權的歸屬至關重要。怎樣認定職務專利專利法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的申請專利權人與專利權人是單位。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申請專利權人與專利權人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同時,即使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如果與單位就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按照約定認定權利人。專利法實施條例進一步解釋,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一)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三)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留一個問題給大家思考:員工在業余時間,非工作地點做出的發明是否一定是非職務發明?我們應該理解,所謂本職工作並不完全以工作時間、地點和環境決定。員工在下班時間,在家裡做出的發明創造如果明確屬於執行本單位任務,或者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包括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就屬於職務發明。相反,即使在上班時間、上班地點,並且主要利用了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做出的發明,只要發明人與單位有過事先約定,權利歸屬就按照約定決定。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員工離職,包括退休、辭職、調動甚至被辭退後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也屬於職務發明。

㈥ 如何認定哪些屬於職務發明創造

職務發明創造是指發明人或設計人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如何認定哪些屬於職務發明創造。如何認定哪些屬於職務發明創造(一)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屬於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屬於職務發明創造:1、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本職工作即發明人或設計人的職務范圍,屬日常工作職責的范圍,既不是指單位的業務范圍,也不是指個人所學專業的范圍。從事日常工作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屬於職務發明創造。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這里的本單位包括:職工的認識隸屬單位和臨時工作單位(如借調人員從事工作的借調單位、專業人員的受聘單位等。)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是指工作人員根據本單位的安排承擔的短期或臨時的任務。單位如果安排特定人員參加本職工作以外的為特定目的而是定的研究開發任務時,應當簽訂協議,明確任務范圍,並保存好有關證據,以免發明創造完成後,雙方為該發明是否為職務發明創造而產生糾紛。3、退職、退休或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應當注意,退職、退休、調動工作後作出的發明創造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才能構成職務發明創造。1)該發明創造必須是發明人設計人從原單位退職、退休或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2)該發明創造與發明人設計人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聯系。(二)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在實踐中,很多發明創造的完成都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但根據專利法的規定,並非凡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就屬於職務發明創造,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發明創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謂物質技術條件,是指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2、發明創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本單位是指發明人隸屬單位、借調單位、聘請單位,如果主體在發明創造完成的過程中所利用的物質技術條件,與本單位無關系,則不認為是職務發明創造。3、發明創造的完成主要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的物質技術條件。這里強調的是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在發明創造完成過程中的作用和比重。對這一點,專利法並沒有詳細規定。學術界認為: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如果這種利用對發明創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條件,則發明創造應屬於職務發明創造。如果發明人或設計人僅少量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而且這種利用對發明創造的完成的關系不大或者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則該發明創造不認為是職務發明創造。應當注意的是,只有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才能人為該發明創造的完成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資條件,也才能認定為職務發明。其原因就在於,這種發明創造的完成同單位的物資幫助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沒有這種物質幫助,該發明創造是不可能完成的。判斷是否屬於職務發明創造,不取決於發明創造是在單位內還是在單位外作出的,也不取決於是在工作時間還是在本工作時間外的業余時間做出的,只要屬於執行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即便發明創造是在家裡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的也屬於是職務發明創造。因為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不同,它可以不受特定場所和上下班時間的限制。

㈦ 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是怎樣界定的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專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屬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㈧ 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的區別在哪如何界定

通常在企業的員工做出了什麼方法可以推廣到該崗位上的技術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屬於該員工的職務發明,企業應該要進行保護,以免蒙受損失。而對於個人來說,如果自己辛苦發明的東西被企業冠上了職務發明而搶走勞動成果,這也是很讓人氣憤的,那麼我們要如何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呢?弄清楚了二者的區別,也就可以保證企業的資產不受侵害,個人的勞動成果得到保全,這是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的意義所在。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一、從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的定義上來看區別職務發明: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其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單位應當對發明人或設計人給予獎勵。非職務發明: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職務之外沒有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二、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通過《專利法》界定《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通過以上區別我們可以知道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有著根本的區別,通過法律來看這兩種專利發明是再明顯不過的區分了,所以在無法界定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的時候,直接對照法律上的規定,與現實情況進行對比我們就可以知道該如何界定了。

㈨ 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是怎樣界定的

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有何區別?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專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屬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3) 退休、調離原單位後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閱讀全文

與職務發明界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