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貨幣創造乘數 其大小主要和哪些變數有關
貨幣創造乘復數指中央制銀行創造一單位的基礎貨幣所能增加的貨幣供應量。
如果是活期存款,
它還能通過活期存款派生機制創造貨幣。
公式為
D=dRr,
和
D=deRrr+(D
為活期存款總額,
R
為原始存款,dr
為存款准備金,er
為超額存款准備金)。
如果在存款創造機制中還存在現金流出,
即貸款並不完全轉化為存款,
那麼貨幣創造乘數為:dec1krrr=++,
其中cr
為現金—存款比率。
此時,
僅把活期存款考慮為貨幣供給量。
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貨都考慮為貨幣供給量,
即
M=D+uC
,
同時,
引入強力貨幣
H(銀行准備金加上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
此時的貨幣創造公式如下:
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
現金漏損率,
活期存款法定準備率,
超額准備率,
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
貨幣乘數可以從兩個方面起作用:
它既可以使銀行存款多倍擴大,
又能使銀行存款多倍收縮。
因此,
中央銀行控制准備金和調整准備率對貨幣供給會產生重大影響。
② 貨幣創造乘數和貨幣乘數一樣嗎
不是一個概念。貨幣創造乘數指中央銀行創造一單位的基礎貨幣所能增加的貨幣回供應量。 貨幣創答造乘數指貨幣供給量(M:通貨與活期存款總額)對基礎貨幣(H: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總額加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變動的比率。貨幣乘數也稱貨幣擴張系數或貨幣擴張乘數,是指在基礎貨幣(高能貨幣)基礎上貨幣供給量通過商業銀行的創造存款貨幣功能產生派生存款的作用產生的信用擴張倍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
③ 什麼叫存款創造乘數和貨幣創造乘數
貨幣創造乘數指中央銀行創造一單位的基礎貨幣所能增加的貨幣供應量。 貨幣創造乘數指貨幣供給量(M:通貨與活期存款總額)對基礎貨幣(H: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總額加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變動的比率。
存款創造乘數它衡量了商業銀行體系內增加貨幣供給的數量。為了控制這個體系創造的貨幣量,中央銀行給商業銀行設置嚴格的准備金比例,中央銀行只允許商業銀行的初級存款的一部分用於放貸,這也稱作現金准備比例。
④ 貨幣創造乘數
指貨幣供給量(M:通貨與活期存款總額)對基礎貨幣(H: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總額加非內銀行部門持有容的通貨)變動的比率。
一筆存款通過銀行系統而對貨幣供給量所產生的倍數作用。根據銀行體系的制度規定,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須以法定準備率提取一定比例留作準備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銀行向客戶放款,從而進一步增加貨幣量。如此繼續下去,整個銀行系統中最多可以創造出的貨幣量為ΔM=ΔD/rd。式中ΔD為銀行系統中最初增加的存款;rd為法定準備率。
公式:B表示基礎貨幣,k表示貨幣乘數,則貨幣供給的基本模型為:M=B×k
⑤ 什麼是貨幣創造乘數
貨幣創造乘數指貨幣供給量(M:通貨與活期存款總額)對基礎貨幣(H:商業銀行專的准備屬金總額加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變動的比率。
一筆存款通過銀行系統而對貨幣供給量所產生的倍數作用。根據銀行體系的制度規定,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須以法定準備率提取一定比例留作準備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銀行向客戶放款,從而進一步增加貨幣量。如此繼續下去,整個銀行系統中最多可以創造出的貨幣量為ΔM=ΔD/rd。式中ΔD為銀行系統中最初增加的存款;rd為法定準備率。
公式:B表示基礎貨幣,k表示貨幣乘數,則貨幣供給的基本模型為:M=B×k
⑥ 什麼是貨幣創造乘數 其大小主要和哪些變數有關
一、貨幣供應、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
(一)貨幣供應
1. 貨幣供應量的內涵和外延
根據傳統的定義,貨幣供應量包括現金和商業銀行活期存款,在現代的意義上,貨幣供應量是一個國家某一時點上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貨幣和執行貨幣職能的金融資產的總和。從統計上看,貨幣供應量包括中央銀行的現金發行和金融機構的負債項目。現金具有絕對的流動性,金融機構的負債項目的流動性較低。
貨幣層次的劃分:世界各國對貨幣供應量的統計口徑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以便中央銀行控制有所側重,具體為:
M0=現金(通貨)
M1=M0+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儲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
M4=M3+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
M5=M4+政府短期債券和儲蓄券
M6=M5+短期商業票據
其中,對M1到M3的監測和調節被大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所採用,比如美國聯邦儲備體系最看重M2,英格蘭銀行則注意M3,而日本銀行強調的是M2+CDs。
2.決定貨幣供應量的主要因素
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是決定貨幣供給的主體:傳統和現代貨幣理論有的認為貨幣供給是外生變數,有的認為是內生變數。但是大多數經濟學家承認,貨幣供應量並不僅僅取決於中央銀行的意願和決策,也取決於作為貨幣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的行為決策,貨幣供應量主要是由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共同創造出來。因為,第一,現代的現金由中央銀行發行的(個別國家由財政部發行)。第二,商業銀行本身具有存款貨幣的創造能力;第三,商業銀行的存款貨幣創造能力受中央銀行決定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的限制;第四,中央銀行直接決定商業銀行的基礎貨幣。
(二)基礎貨幣
1. 基礎貨幣的定義
指流通中的現金加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之和。表現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是貨幣性負債總額。根據復式記賬原理,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對應的是,基礎貨幣=流通中的現金+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准備金+超額存款准備金=中央銀行對外資產凈額+政府債權資產凈額+對商業銀行的債權+其他金融資產凈額。
中央銀行資產總額增減帶動基礎貨幣量增減:在中央銀行的資產中,項目之間此增彼減,基礎貨幣量的變化則取決於各項資產增減變動相互抵消後的凈值。基礎貨幣是社會各金融機構創造信用的基礎,因為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變動制約著銀行信用規模和貨幣供應量的增減變動;中央銀行可以借創造基礎貨幣的多少,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2.影響基礎貨幣量變動的主要因素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性負債,並對應中央銀行的貨幣性資產。中央銀行對外資產和負債。中央銀行對政府的資產和負債。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負債。其他因素。其他資產與基礎貨幣量反方向變動。
中央銀行對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對外資產負債取決於經濟中各部門對外的經濟活動,如商品的進出口、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等。財政的收支活動與國家預算及財政政策的執行緊密相關,對於這兩個因素,中央銀行只能借其他的政策措施間接控制。中央銀行能夠直接決定存款准備金率以及增減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
(三)貨幣乘數
1.貨幣乘數的定義
指中央銀行投放或收回一單位基礎貨幣,通過商業銀行的存款創造機制,貨幣供應量增加或減少的倍數,即 m =ΔMs/ΔB 其中, m表示貨幣乘數,ΔMs表示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值,ΔB 表示基礎貨幣的變化值。
貨幣乘數要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即使在短期內也是經常發生變化的。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調節和控制影響這些被觀察和預測到的因素。
2. 決定貨幣乘數的因素
包括 通貨比率或現金比率c、定期存款比率t、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rt以及超額准備金比率re,其中,現金比率c的變化對貨幣乘數有兩方面的影響。定期存款比率t、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rt以及超額准備金比率re上升,則導致貨幣乘數變小,反之則反是。
影響貨幣乘數變動的因素的因素:現金比率c要受收入水平的高低,用現金購買或用支票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的多少,公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地下經濟規模的大小,社會的支付習慣,銀行業即信用工具的發達程度、社會及政治的穩定性、利率水平等。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比率受公眾的資產偏好,銀行的存款利率高低,以及公眾通貨膨脹預期。超額准備要受持有超額准備金的機會成本,即生息資產收益率的高低,借入准備金的成本,主要是中央銀行再貼現率的高低,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法定準備金率為中央銀行決定。所以貨幣乘數由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財政、企業以及個人共同作用的結果。貨幣乘數與貨幣供應量的關系:貨幣供應量為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之積,貨幣乘數與貨幣供應量同方向正比例的變動關系。只有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財政、企業、個人等的經濟行為較為穩定時,貨幣乘數值的變動幅度和變動趨勢才能保持相對穩定。
二、貨幣政策標的
(一)貨幣政策標的含義
所謂貨幣政策的標的,即貨幣政策的中介指標,是指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實施中為考察貨幣政策的作用,在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和最終目標之間設立的一些過渡性指標。這些過渡性指標的預期實現值,一般被稱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二)貨幣政策標的選擇及其原則
貨幣政策標的的選擇是制定貨幣政策的關鍵性步驟。適宜的貨幣政策標的,一般要符合可控性、可測性、相關性、抗干擾性和適應性五個原則。
(三)可選擇的貨幣政策標的
1.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穩定幣值之間的較高相關性:基礎貨幣數量變動會直接改變借款主體的金融資產總量及其結構,致使貨幣供給總量發生波動,從而影響市場利率、企業部門和家庭部門的預期及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對比關系,拉動物價水平上升或抑制物價水平下降,從而把物價水平穩定在貨幣政策目標的均衡值域以內。
影響基礎貨幣的因素:作為中央銀行的負債,基礎貨幣的發行要受資產負債表上各科目變動的影響,如資產方的中央銀行對財政和商業銀行貸款,以及黃金外匯占款;負債方的中央財政金庫存、郵政儲蓄存款等項目。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再貸款和再貼現影響對對商業銀行的貸款。中央銀行未必能完全控制財政借款,因為財政的先支後收、支大於收透支方式,迫使中央銀行被動地增加貨幣發行,但可以預測財政借款的變動趨勢。所以,人們一般認為,基礎貨幣是較好的貨幣政策標的。
2.利率
選擇利率作為標的的考慮:經濟貨幣化程度較高國家主要盯住以國庫券利率為代表的短期利率。國庫券是紐約、倫敦等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交易對象。政府對它的買賣可以傳導影響整個市場利率。短期利率的另一個代表是再貼現率,它是一種官定利率,反映了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政策意圖。由於中央銀行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觀察到貨幣市場上的利率水平及其結構,而且再貼現率、國庫券利率以及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等本身都為中央銀行自主決定,因此利率具有很好的可測性、可控性。同時,利率為經濟運行所決定,也反過來影響經濟的運行,所以與經濟運行的相關性也很好。
利率作為貨幣政策標的不足之處:影響利率的因素很多,除貨幣政策調節外,資本收益率、企業和居民行為預期,甚至某些重大政治事件都可能成為市場利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所以,人們很難准確判斷和區分利率的變動是金融政策的效果,還是其他偶然外生效果;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能夠觀察和控制的是名義利率,而不是實際利率,而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之間又有很大的背離,這就降低了利率作為觀測指標的有效性,這就需要其他指標來彌補利率的不足。
3.貨幣供應量
選擇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標的的考慮:首先,現代信用社會,社會經濟活動可以抽象為實物運動和貨幣運動兩個過程,貨幣運動與實物運動的不相適應就會造成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其次,貨幣供應量的各層次分別反映在中央銀行及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可以進行測算和分析。第三,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標的比較便於操作,所以它具有相關性、可測性和可控性。
4. 存款准備金
選擇存款准備金作為貨幣政策標的的考慮:存款准備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中央銀行能夠容易地從自身的賬目中計算匯總商業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總量,也能夠從商業銀行的定期報告或特別報告中計算出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數據。中央銀行有權制定和更改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所以該指標可控性和可測性很強。
存款准備金為標的的局限:商業銀行保有多少超額准備金取決於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情況和行為決策,中央銀行對其只有間接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同時,貨幣乘數很不穩定,難以准確估測。其可控性和相關性不足。
5. 股權收益率
選擇股權收益率作為貨幣政策標的的考慮: J·托賓等經濟學家認為,應當以股權收益率替代利率。所謂股權收益率是指投資於企業股票所獲得的收益率。他們認為,貨幣供給增加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需求水平,這是貨幣政策影響經濟的主要途徑。現有投資品的價值與股權資本在證券市場中的價格以及股權收益率的變動密切相關,以股權真實收益率的變動作為一個指標的明顯優點,在於它的變動可以隨時捕捉和觀察。方法就是將股權資本的市場價格指數與新投資品的價格指數相比較,如果貨幣政策能使前者的增長幅度大於後者,則說明中央銀行採取了鼓勵固定資產投資的擴張性貨幣政策。不過,由於股權收益率作為貨幣政策標的本身還存在許多未澄清的問題,而且也只適用於以直接融資為主體且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的國家,因此迄今為止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廣泛接受。
三、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一)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的基本問題
指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到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作用過程,即如何通過貨幣政策各種措施的實施,經濟體制內的各種經濟變數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能否有效地貫徹中央銀行的意圖、實現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不但取決於貨幣傳導機制自身的構成和規范程度,也取決於傳導機制所處的外部環境。
貨幣政策傳導過程。貨幣政策作用或傳導過程包括經濟變數傳導和機構傳導。經濟變數傳導的主線是:貨幣政策工具____貨幣政策標的____最終目標;機構傳導的體狀況是:中央銀行____金融機構(金融市場)____投資者(消費者)____國民收入。這兩條鏈條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即中央銀行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直接或間接調節各金融機構的超額儲備和金融市場的融資條件(數量、利率、政策等),進而控制全社會貨幣供應量,使企業和個人調整自己的經濟行為,整個國民收入也隨之變動。
四、貨幣政策的調控效應
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的調控效應,主要是通過中央銀行確定適宜的貨幣政策目標,選擇相應的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標的,最後作用於與貨幣政策目標相應的實際經濟變數等一系列復雜過程而實現的。
(一)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貨幣政策在其作用空間對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促進程度。其一,貨幣供應總量和結構及其變動與宏觀經濟總量調控和結構優化之間的相關程度,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的實質增長和經濟結構的優化所起的作用是大是小;其二,中央銀行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住貨幣供應量。
滿足上述兩個條件,即貨幣供應量與實際經濟變數緊密相關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規范、順暢,貨幣政策應該是有效的。但從實踐來看,貨幣政策仍具有局限性。
一般認為,導致貨幣政策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
1.貨幣政策時滯
貨幣政策時滯是指貨幣政策從研究、制定到實施後發揮實際效果全過程所經歷的時間。主要包括認識時滯、決策實時滯和效應時滯。時滯是客觀存在的,其中認識時滯和決策時滯可以通過各種措施縮短,但不可能完全消失;效應時滯則涉及更復雜的因素,一般是難以控制的。時滯的存在可能使政策意圖與實際效果脫節,從而不可避免地導致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2.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
貨幣流通速度變動是貨幣主義以外的經濟學家所認為的限制貨幣政策效應的因素。他們認為,貨幣流通速度對貨幣政策效應的重要性表現在,貨幣流通速度中的一個相當小的變動,如果未曾被政策制定者所預料並加以考慮,或估算這個變動的幅度時出現小的差錯,就有可能使貨幣政策效果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可能使本來正確的政策走向反面。從而給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帶來限制。
⑦ 貨幣創造乘數的定義描述
在活期存款中,貨幣創造乘數能通過活期存款派生機制創造貨幣,公式如下:
在左圖公式中,D為活期存款總額,R為原始存款,rd為存款准備金率,re為超額存款准備金率,
如果在存款創造機制中還存在現金流出,即貸款並不完全轉化為存款,那麼貨幣創造乘數為:
此時,僅把活期存款考慮為貨幣供給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貨都考慮為貨幣供給量,即M=D+,同時,引入強力貨幣H(銀行准備金加上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此時的貨幣創造公式如下:
D是派生存款總額,是通過銀行原始存款派生出來的,而Cu是游離於銀行系統以外的,因此不包含在D中。Cu之所以是高能貨幣是因為它和存款准備金(法定的和超額的)一樣,只要存入銀行作為銀行的原始存款,就可以使派生存款總額D增加。樓主給出的公式中的M實際上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貨幣供給M1——通貨加存款總額。這里關鍵是理解高能貨幣H,H=Cu+Rd+Re,事實上正是因為這些准備金的存在,才使得D變小了。
試想如果一筆存款沒有準備金,那麼D將趨向於無窮大,有了法定準備和超額准備,D變小了,有了現金漏出,D進一步變小。的一方面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 關於貨幣創造和存款派生的問題,是貨幣流通理論的一個基本問題。貨幣創造是現代經濟體系下一個規律性和必然的貨幣現象,它在本質上是必然的和積極的,一個錢當幾個錢用,也是一種效率的表現。但貨幣在投放和「創造」過程中的使用質量,決定著這個經濟體發展的質量。如果使用過程中創造了相應的價值或超額價值,這種創造就不會導致通脹,反之貨幣「創造」多而實現價值少,就有可能形成壞賬和貨幣過多,就有可能導致通脹。大致的原理是這樣。
但派生存款及貨幣創造除了上述正常的和客觀的規律之外,還有一個非正常的人為的「創造」和派生。即商業銀行為了粉飾報表和表現虛假實力所進行的貸款虛假操作,從而人為的增加貸款和存款。這種現象是非法的和對經濟非常有害的。在日本,有專門的《派生存款防止法》等國家法律來防止和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執行非常嚴厲,是日本大藏省「窗口指導」一項經常的和重要的工作。我國銀行這種現象也很嚴重,特別是年終報表粉飾現象很普遍,我們還沒有人提出這樣一部法律。
所以講貨幣創造,也應當考慮到這兩個方面的因素,特別是經濟增長質量和人為「創造」這兩個關鍵,這樣才能把貨幣創造和貨幣乘數問題說清楚。
如果說銀行系統的「貨幣創造」主要是基於實體經濟需求的話,這種創造是相對的和有限的,是一種基於過程的間接創造。但現代資本市場的衍生商品,則是直接的人為的「創造」,它使「貨幣創造」達到了一個極端的和登峰造極的地步。這種貨幣創造有積極的因素,但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產生很大的危害。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這種貨幣創造的產物。傳統的貨幣流通理論主要關注銀行的貨幣創造和貨幣乘數問題,對資本市場的貨幣創造及其對整體經濟的影響還缺乏理論的透徹分析和歸納,還沒有找出可供指導實踐的規律性的東西。各位有興趣,可以在這方面下點功夫。經濟創新了,就給理論的創新留下了空間。
總之,貨幣乘數問題是貨幣流通的客觀規律,運用得好,可以實現社會生產效率的最大化,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實現更快的發展。運用得不好,就可能出現相反的局面,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混亂。所以講貨幣發行和通脹理論,光看貨幣發行量是說明不了問題的,必須結合經濟發展質量和供需平衡來分析。貨幣數量學相對重視貨幣數量和貨幣流通本身的分析,強調人們的消費動機,不大偏重對經濟質量的分析,這是它的一個局限。
⑧ 什麼因素決定了貨幣創造乘數的大小簡單說明貨幣創造過程
貨幣供給
(1)貨幣供給形成的主體是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機構),即存款貨幣銀行系統。
(2)兩個主體各自創造相應的貨幣:中央銀行創造現金,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
(3)銀行系統供給貨幣的過程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實行完全的信用貨幣流通;二是實行比例存款准備金制度;三是廣泛採用非現金貨幣結算方式。
在這三個條件下,貨幣供給的過程可分為兩個環節:
一是由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
二是商業銀行創造的存款貨幣。
在這兩個環節中,銀行存款是貨幣供給量中最大的組成部分,但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是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並且在創造過程中始終受制於中央銀行,因此,中央銀行在整個貨幣供給過程中始終居於核心地位。
基礎貨幣的投放渠道
國外資產業務:主要是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黃金,變動國外資產。
對政府債權: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向財政透支或直接貸款,變動對政府債權。
對金融機構債權:對商業銀行辦理再貼現或發放再貸款,變動對金融機構債權。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各級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轉帳結算,不斷地在各銀行存款戶之間轉移,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系列過程
⑨ 什麼是貨幣創造乘數其大小主要和哪些變數有關
解答:一單位高能復貨幣能帶來若制干倍貨幣供給,這若干倍即貨幣創造乘數,也就是貨幣供給的擴張倍數。如果用H、Cu、RR、ER分別代表高能貨幣、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法定準備金和超額准備金,用M和D代表貨幣供給量和活期存款,則
H=Cu+RR+ER(1)
M=Cu+D(2)
即有=
再把該式分子分母都除以D,則得
=
這就是貨幣乘數,在上式中,Cu/D是現金存款比率,RR/D是法定準備率,ER/D是超額准備率。
從上式可見,現金存款比率、法定準備率和超額准備率越大,貨幣乘數越小。
⑩ 什麼是貨幣創造乘數 其大小主要和哪些變數有關
貨幣創造乘數指中央銀行創造一單位的基礎貨幣所能增加的貨幣供應量內。 貨幣創造容乘 數指貨幣供給量(M:通貨與活期存款總額)對基礎貨幣(H: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總額加非銀 行部門持有的通貨)變動的比率。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現金漏損率,活期存款,法定準備 率,超額准備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