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人類創新的科學

創造性人類創新的科學

發布時間:2021-11-12 18:09:36

① 怎麼才能讓一個人具有創造性和創新的能力

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種探索動機,進取動力,是一種向未知和未來世界挑戰的精神。好奇心是人們創造性活動的內驅力。一個人一旦失去了好奇心,就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在說自己一生最大的追求時,他表示,「我畢生的追求,就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就是興趣。」 2、解除對錯誤的恐懼心理 在各種活動中,要大膽去實踐,解除對錯誤的恐懼心理,要敢於異想天開、敢於幻想和大膽實驗。在參與實際的科學研究活動中,要善於發現和思考問題,了解科學創造的思維方法。既要敢於打破已有科學知識的要權威性,提出新問題、新想法,又要系統地學習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對實際研究、創新活動的認識。 3、勇於幻想 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做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4、 和有創造性的人接觸,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麼樣的人來往,就逐漸會變成怎樣的人。古有「孟母」,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後徙居「學官之旁」,終於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可見環境對人的影響。若我們常常和有創造性的人接觸,耳濡目染,必然對自己形成創造性思維有不可泯滅之功效。

② 為什麼說「化學是實用的科學和創造性的科學」

化學科學在人類歷史中一直是伴隨著材料科學的進步,而正是各種新材料的發現和使用,才改變了我們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和發展走向,所以是實用的。
當近代化學進入一個對物質本質認識更加深刻的階段之後,我們可以創造出各種在自然界里並不存在,但是又有著很多實用價值的新材料,這就是創造性的科學,例子的話,儲氫金屬就是一例。

③ 什麼是創新創造性思維

什麼是創新思維

有人將其定義為: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外在有機的聯系,具有新穎的廣義模式的一種可以物化的高級思想、心理活動。

還有人將創新思維定義為: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聯系,而且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獨創、具有明顯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也有另一種說法:創新思維是指具有新穎性,能解決某一特定需要(目的)的思維過程及其功能。

無論有多少說法,但反映創新思維的本質是一樣的。創新思維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級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種思維形式。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增長與發展,而知識的增長與發展又是創新思維的結果。所以,創新思維比之上述思維的其它形式,更能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

創新思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一般認為人們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切對創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維活動,均可視為廣義的創新思維。而狹義的創新思維則是指人們在創新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創新成果的思維活動,諸如靈感、直覺、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

關於創新思維的含義,已有許多不同表述,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邏輯學會秘書長張家龍認為:創新思維是人們自覺地、能動地綜合運用性和開拓性成果的一種思維。在創新思維中,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是交織在一起的。邏輯思維可以發現新真理,這已為無數的科學實例所證明。在創新思維過程中,人們還應用非邏輯思維,靈感就是一種非邏輯思維。創新思維人人皆能具有,只是需要開發。南京金陵思維研究所、「邏大」創新思維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所長黃浩森則認為:創造力的產生要靠思維能力、想像力和觀察力,集中在一起就形成創造性思維,即人的智力。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創新思維是可以訓練的,區別僅在於通過訓練所取得實效程度的不同。高校大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堅持不懈的培養和訓練增強自己的創新

④ 創造性思維科學起源於那個國家

美國哈佛

創新來與創自新思維。什麼叫創新呢?創新是對當今世界,在我們國家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企業家、政府官員,我們大學教授,我們在座的同學,幾乎都念念有詞地創新,同時,創新它又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詞。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那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它的形成是在20世紀的事情。由一個學經濟學、學管理學,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

⑤ 1、創造性思維的維度創新型科學家特徵有哪些

1.1、創造性思維的維度: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
1.2、創新型科學家特徵有:
(1)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
(2)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
(3)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扎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
(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與他人合作或共處;
(5)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需要具備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諸如:基礎理論扎實、科學知識豐富、治學方法嚴謹,勇於探索未知領域,同時,具有為真理獻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學道德。
2.1、合作障礙包括:
1、第一種團隊機能障礙是團隊成員之間缺乏信任。
2、無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危害極大,因為它成為第二種機能障礙—懼怕沖突的基礎。
3、缺乏必要的爭論之所以成為不利的問題,是因為它導致了第三種機能障礙的發生:欠缺投入。
4、因為投入不夠並不能達成共識,團隊成員就會逃避責任,這就是第四種機能障礙。
5、如果團隊成員不能相互負責、督促他人,第五種機能障礙就有了可以滋生的土壤。當團隊成員把他們的個人需要(如個人利益、職業前途或能力認可)甚或他們的分支部門的利益放在整個隊伍共同利益之上的時候,就導致了無視結果。
2.2、造成從眾定勢的原因有:
一是社會學原因,作為社會群體的一員,個人與個人之間,總存在著差異性及沖突性,而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為維持群體的相對穩定,要麼是服從群體中的權威,要麼是少數服從多數,與多數人保持一致,因此,這一生存的行為准則,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逐步泛化和內化為普遍的社會實踐准則和個人行為准則;
二是心理學原因,人內心都需要一種歸宿感和安全感,對孤獨的恐懼是普遍的心理,和他人不一致,意味著沒有歸宿感和認同感、意味著被孤立、飽嘗孤獨和寂寞,因此隨大流,以眾人的是非為是非,人雲亦雲,不失為一種安全的處世原則,「法不責眾」,無需自己一人承擔;
三是社會的強化,文化傳統,尤其是通直接寄到意識形態是社會強化的主要力量和方式,千百年來,統治者通過社會意識形態宣傳站統治地位的思想,以維持社會的統一,鏟除異端和言行獨立的異己分子,同時心理懲罰也是社會強化的另一重要手段,一個從眾定勢弱的人,常被人譏笑為「古怪」,「不合群」,從而被人攻擊和排擠。
2.3、創新思維方式有以下幾種: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形象思維,潛思維。

⑥ 說說人類的創造性,200字就好,不要太口語化。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直到4萬年前,早期人類才開始突破自身一成不變的思維定勢。但近年的考古發現揭示,我們的祖先在此之前便迸發出智慧之火。早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的創造力便在生物學與社會學兩方面因素的推動下嶄露頭角了。

從《蒙娜麗莎》、莫扎特的名曲到NASA發射台上的宇宙飛船,這僅僅展現了人類漫長創造史的一小部分特徵——人類擁有創造新事物,及持續提升設計與技巧的能力。「現代人類是非凡的發明者,我們的技藝越來越高超。」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考古學家漢希爾伍德(Christopher Henshilwood)說。

我們是如何獲得這看似無限的創造能力的?這是科學研究的熱點。我們並不是一直都擁有這么敏銳的創造力。雖然約在600萬年前,人類便出現於非洲,但在起初的約340萬年裡,早期人族成員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可見的新發明。在之後的某一時刻,遷徙的人們開始使用石錘擊打水中的鵝卵石,來製作切削工具。毋庸置疑,這是一項別出心裁的發明,但緊接著是一段冗長的瓶頸期——這期間鮮有發明,我們的遠祖160萬年的時間里,都在使用同樣的石斧,改進極為有限。「這些工具確實算是老古董了。」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考古學家麥克布里雅蒂(Sally McBrearty)說。

那麼,人類大腦究竟是在何時,開始在技術和藝術上產生一些創新性的想法的?直到不久前,大多數研究人員還認為,4萬年前,人類剛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時,智人在歐洲引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發明熱潮——時尚的貝殼項鏈、石洞壁上畫有歐洲野牛及其他冰河時代動物的精美壁畫,以及一系列新的石質和骨質工具。這些發現推動了一個流行理論,即當時的隨機基因突變使人類的認知力產生了突發性飛躍,點燃了創新的「大變革」。

然而,一些新出現的證據,對「突變理論」提出了質疑。過去十年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一系列來自遠古的、藝術與先進技術(當然,這里的先進是相對的)存在的證據,這說明人類產生創新性想法的時間,要比我們之前估計的早得多:甚至在智人還未出現,也就是20萬年以前人類大腦就已經擁有這種能力了。不過,雖然我們的創新能力出現得很早,但人們仍在醞釀了千年之後,才在非洲及歐洲將其轉變為取火能力。這些證據揭示,我們的創新能力並不是在人類進化史晚期突然爆發的,而是經過數十萬年「細水長流」般的累積,在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學及社會學因素作用下才得以出現的。

人類到底從何時開始突破常規思維,又是什麼因素最終點燃了人類的智慧之火?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像閱讀偵探小說一般,抓住幾個關鍵線索,然後從其中那個表明人類創造力起源時間的線索出發,開始這趟探索之旅。

⑦ 為什麼說創造性,科學性,可行性

1.科學內涵:首先,就其表現樣態來說,它是一種知識體系;其次,就其發現過
程說專,科學是一種活動體系;再屬次,就其社會存在方式說,科學是一種社會建制.
這就是現代科學所呈現出來的基本形象.第一,內容的客觀性.第二,理論的邏輯
性.第三,應用的普遍性.第四,進步性.
2.科學、非科學、偽科學的區別:2.1科學與非科學:前者往往從預定的信念出發,
採用隱喻、比附等方式說明對象;而後者則有確定的形式、確定的內容和確定的推
它們雖然都屬於認知活動,但內容和形式卻相差較多.2.2科學與偽科學
的區別:偽科學是指以科學面目出現的種種反科學的理論和說教.偽科學的根本特
征是反科學性.1、偽科學不具有客觀性2、偽科學不具有理性3、偽科學不具有可
檢性4、偽科學不具有開放性.

⑧ 創造性的主要理論觀點

創造性的主要理論觀點。創造性的主要聯絡觀點主要是以創新為主,創新就代表進步,代表先進。

⑨ 想像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嗎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此可見,想像力是智力結構中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因素。加強想像力的培養,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成就理想的一條重要途徑。

英國一名窮學生成立網上廣告版,他以1美元1象素的價錢賣出欄位供人宣傳,結果短短四個月就將自己設計的網頁格子全部售出,一躍成為百萬富翁。後來,這位「神奇小子」又有新創意,方法依舊,但廣告價錢上升一倍,但是瀏覽者有機會中獎100萬美元。據了解,這位「窮學生」從小就有很多精靈古怪的想法。他的這種奇思異想讓他成為一個知名人。有時候,奇思異想是一種特有的生存智慧,處處能產生出奇制勝的效果。

可見,創新需要奇思異想,人類每次偉大的創新背後必定有一個完善的創新體系,有一條長長的創新生態鏈。在人類史上,如果沒有奇思異想的話,那以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是什麼讓人發明了電腦多媒體?是什麼讓人發現了科學的定律?是什麼讓人類的文明越來越輝煌?是什麼讓世界越來越美好?是眾多的奇思異想!所以,創造離不開奇思異想。

法國的一位生物學家曾說過:「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人只有大膽地去幻想,才能提出獨到新奇的見解,而已知的東西,只能讓人的大腦局限於所了解的,束縛了大膽的想像。據科學研究發現,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被動的用了大腦中15%的想像力。而科學家之所以具備豐富的想像力,就是因為這些人大腦中的想像區經常處於一種興奮狀態,善於構思,才創造出推進科學發展的新生事物。

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也正是這樣,所有的理想、榮譽、成就、都源於創新創造,而創新和創造首先都要依賴於想像力,正如一位名作家說的:人類一切創作性的活動,都是以想像為支柱的。作為在校的中學生,正處於智力發展日趨成熟的時期,創造性想像力發展速度很快,並善於將創造想像並與創造活動聯系起來,這正是培養學生想像力的「黃金時期」。

⑩ 思想創造性源自何處——————咖啡夏夏28387

揭開人類創造性思維之謎:靈感源於積累

靈感源於積累而非靈光乍現———

人的創造性是什麼?它來自何處?過去25年來,一大批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神
經學家對人的創造性思維問題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但關於這一神秘精神過程的任何觀
點,都不如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者R.基思·索耶的觀點新穎。據《時代》周刊報道,索
耶寫了一本解釋人的創造性的新書《人類創新的科學》。該書的普及版將於2007年面世。

在人類的創造性上,索耶教授在他的新書提供一些增強人們創造性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僅在
藝術、科學和商務領域是可行的,一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

三個特定場景最易引發創造性

美國輿論認為,以索耶為代表的最新一輪研究浪潮推翻了關於創造性的傳統觀點。對此,索
耶並不否認,他說:「實際上是將過去的觀點全都推翻了。許多人認為創造性是一個人智慧
的突然閃現,這種『魔術般的』爆發是一種不同於我們日常思維的精神過程。但是我們深入
研究發現,當你展示你的創造性時,你使用的大腦部分與平時琢磨怎麼繞過交通堵塞沒什麼
兩樣。

我們經常在洗淋浴時,在體育館里打球時,或別的地方,突然有靈感產生,有奇思妙想出
現,而在上班的時候反而思維僵化,這究竟是為什麼?索耶教授表示,其實這很好解釋:在
研究創造性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提到三個B:浴缸(bathtub)、床(bed)和公交車(bus)。當我
們一段時間不去想一個問題時,我們就改變了正在做的事情及其背景,這可以調動我們大腦
的不同區域進行工作。答案不在大腦所用的這個區域,可能就在另外一個區域找到。如果幸
運的話,在下一個背景中,我們看到或聽到的東西,就能立即與我們暫放一邊的問題聯系起
來。

比如,1990年,美國宇航局的一些科學家試圖解決已在太空軌道運行的「哈勃」望遠鏡的鏡
頭傾斜問題。一位光學專家建議,只要稍稍反向扭轉一下鏡頭,就可以改善拍攝圖片的質
量。但是誰都想不出如何完成「稍稍反向扭轉鏡頭」這項任務的方法。當時,有個叫吉姆·
克羅克的工程師,在一家德國旅館里洗淋浴,發現歐洲浴室里的噴頭都是裝在可調式折疊桿
上。他突然意識到「哈勃」望遠鏡的鏡頭也可以裝上類似的折疊桿。他的這一「靈光閃現」
最終幫助解決了修正「哈勃」望遠鏡的難題。

靈感源於積累而非靈光乍現

通過名人筆記、手稿和歷史記錄進行研究,索耶領導的小組對萊特兄弟、達爾文、T·S·艾
略特、 傑克遜·波洛克以及花旗集團的商業創新人才約翰·里德等的創造性過程進行了分
割,結果發現,創造性不是與所謂的「靈光閃現」一起產生的,它是與思考某件事情時所產
生的一系列小火花的鏈鎖反應一同產生的。

所以,創造性的關鍵不是那最初的「靈光閃現」。研究人員指出,就拿世界上第一架飛機來
說,1903年12月8日,由政府提供研究經費的著名科學家塞繆爾·朗利,在波托馬克河邊將
他的飛行器啟動了,動靜挺大,結果栽到了河裡。但9天之後,萊特兄弟將世界上首架飛機
飛上了天。為什麼身為自行車修理工的萊特兄弟能成功,而著名的科學家卻失敗了呢?因為
朗利是雇別人來完成他的設想。查看萊特兄弟的日記,你會發現,萊特兄弟的構想和實踐是
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多少年來,在他們解決諸如機翼形狀、機翼變形等問題的過程中,每次
調整改動都是一次靈感火花,一次火花引發其他靈感的產生。

點子越多,產生靈感機會越大

研究還發現,有創造性的人有成堆的點子,但多數都是歪點子。有時歪點子也有用,比如達
爾文的日記表明,他的許多研究走進了死胡同,比如他的單細胞生物理論———這是些假設
的微小的生命體,和無生命的物質同時滋生,一旦死去,就會將由它們進化成的所有物種也
一同帶走。達爾文花了好多年來提煉這種奇怪的理論,直到最終將其拋棄。但正是火花鏈里
的這種關鍵鏈接形成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分支。有時你往往是到後來才知道哪些靈感火花重
要。不過你的點子越多,你產生重要靈感的機會就越大。

-延伸思考

普通人如何才能有更多點子?

索耶教授表示:「這就是我們碰到的另一個關於創造性的 神話,即創造性只屬於天才。其
實,天才頭腦里的點子也不是無緣無故冒出來的,他們的點子建立在以前的基礎之上。關鍵
是相互協作。注意你的領域里其他人在做什麼,與不同領域里的人交換思想。研究表明,領
域差別較大反而能導致新點子的產生,正如一位心臟外科醫生往往能對一名建築師或美術設
計師的事情大發一通很有建設性的新議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人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有
創造性。

所有的研究表明,創造過程基本上是一樣的:產生想法(點子),衡量想法,付諸行動,間或
有許多靈感火花。商業活動比寫作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不過就連避世的創作人員,如
作家,也要經常閱讀,與他人交談。比如上世紀20和30年代,作家托爾金和劉易斯圍繞宗教
和文學問題,經常與每周在牛津大學酒館照面的一批基督教神學教授們進行論戰。

對於普通人,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也不是不可能的。索耶教授建議:敢於冒險,做好犯很多錯
誤的准備,因為創造性本就是一個數字游戲。努力工作,經常休息,但休息時也不要把自己
想要解決的問題忘得一干二凈。做你所愛做的事情,因為要花好些年才有創造性突破。建立
一個包括好的同事、隨你所欲的日程表和非特意組織的討論的社交網路。重要的是,拋棄那
些關於創造性的浪漫的神話:藝術家特有的氣質、天才、不用辛苦工作等等。這些神話只能
使我們泄氣,會使我們懶惰地等待那「靈光閃現」的時刻。我們一旦等待下去,就永遠不會
開始做我們將來某一天展開我們的創造性的工作。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人類創新的科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