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外科護士發明

外科護士發明

發布時間:2021-11-12 08:47:59

Ⅰ 護理的歷史發展

1、近代護理是在中世紀之後生物醫學發展的基礎上起步的。比利時人維薩里(Vesalius1514~1561年)醫生解剖屍體,用直接觀擦法寫出了第一部人體解剖學,英國醫生維廉哈維(william Harver,1578~1675年)以實驗法發現了血液循環。

隨之,細菌學、消毒法、麻醉術等一系列的醫學發明和重大突破,為建立近代護理學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實踐發展的條件。

近代護理學與護士教育的創始人之一南丁格爾(FlorenceNightingale,1820~1910年),為護理成為一門科學、一種專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救護傷員的卓越成就和犧牲精神,被國際紅十字會確認為是紅十字會工作的開端。

為表彰她的功績,1883年英國皇室授予她勛章,1912年,國際紅十字會決定設立南丁格爾獎章,作為獎勵世界各國有突出貢獻的優秀護士的最高榮譽。人們為了紀念她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南丁格爾以其為護理事業奮斗不息的獻身精神,成為全世界護士的楷模。她是近代護理學的奠基人。

2、我國近代護理概述

我國近代護理學是隨西醫的傳入而起始的。1835年,在廣東省建立的第一所西醫醫院,外國人為了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以短訓班形式培訓護理人員。1887年,美國護士在上海婦孺醫院開辦護士訓練班。

1888年,在福州開辦我國第一所護士學校,首屆只招收了3名女生。那時醫院的護理領導和護校校長、教師等多由外國人擔任,護士教材、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護士的培訓方法等都承襲了西方的觀點和習慣,形成歐美式的中國護理專業。

1912年中華護士會成立護士教育委員會,並對全國護校注冊。1914年6月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護士代表大會。在這次會議上,鍾茂芳是第一位被選為學會副理事長的中國護士。

鍾茂芳認為從事護理事業的人是學識的人,應稱之為「士」,故將「nurse」創譯為「護士」,被沿用至今。那時的理事長由外國人擔任,直至1924年才由我國護士伍哲英接任理事長。1922年,我國參加國際護士會。

1925年,中華護士會第一次派代表出席在芬蘭召開的國際護士會會員國代表大會。

1921年,北京協和醫院聯合燕京、金陵、東吳、嶺南大學創辦高等護理教育,學制4-5年,並授予畢業學士學位。1932年在南京創立我國第一所國立中央高級護士職業學校。1934年,教育部成立護士教育委員會。

然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經過60年(1888-1948年)的漫長歲月,正式注冊的護校只有180所,總計培養護士3萬多人,遠不能滿足億萬人民對衛生保健事業的實際需要。

3、人民革命戰爭中的護理事業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護理工作始於土地革命戰爭年代。早1928年井崗山的紅軍醫院,就附設有看護訓練班。1931年底創立的我軍第一所醫校——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在長征之前培訓看護300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為保障部隊的戰鬥力,護理教育趨向正規、普及、培養了大批優秀護理人才。

1941年、1942年護士節,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護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尊重護士,愛護護士」。黨和革命領袖對護理工作的重視和關懷,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廣大護理工作者,他們浴血奮戰,艱苦創業,默默奉獻,譜寫了永載史冊的業績,在我國近代護理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外科護士發明擴展閱讀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護理,護理是人們謀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遠古人在與自然的搏鬥中,經受了猛獸的傷害和惡劣自然環境的摧殘,自我保護成為第一需要。

北京猿人在火的應用中,逐步認識到燒熱的石塊、砂土不僅可以給局部供熱,還可以消除疼痛。原始人創造了「砭石」和「石針」,以之作為解除病痛的工具。當人類社會發展至母系氏族公社時代,氏族內部分工男子狩獵,婦女負責管理氏族內部事務,採集野生植物,照顧老、幼、病、殘者,家庭的雛形由此產生。

護理往往象徵著母愛及妻子對丈夫的關愛。初始的家庭或自我護理意識成為撫育生命成長的搖籃,它伴隨著人類的存在和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而發展。

1980年美國護理學會將護理定義為:「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

從這一定義引申出:現代護理學是研究如何診斷和處理人類對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一門科學。強調「人的行為反應」,表現在人們對一件事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精神諸方面的行為反應。

Ⅱ 誰發明了衛生巾

現代版本的衛生巾據稱是由一名十分疼愛妻子的美國男士發明的(名字不詳)。

他無意中發現,用細軟的布將潔凈的棉纖維和吸收性強的紙漿包裹起來,做成長條狀棉墊,能夠有效減輕妻子經期的痛苦和不方便。這種棉墊20世紀40年代開始從歐美國家流行起來,並逐漸發展為使用一次性材料製造。

衛生巾的分類:

1、乾爽網面衛生巾

是指衛生巾面層使用各種打孔膜為原料製成的衛生巾,其主要是聚乙烯,俗稱PE膜。

2、棉柔類衛生巾

是指衛生巾面層採用各類非織造布材料製成的衛生巾,其主要是聚丙烯,俗稱PP。

3、純棉類衛生巾

是指衛生巾面層採用純棉材料製成的衛生巾,其主要是純棉無紡布。

(2)外科護士發明擴展閱讀

選購衛生巾的方法:

1、要挑選衛生質量有保障的衛生巾,首選正規品牌,挑選時,除了要注意外包裝的密封性,避免污染,還要察看產品標識,盡量選擇近期生產的產品,此外,最好選擇小包裝的衛生巾。

2、好的衛生巾每個外包裝和獨立小包裝的封口平滑,無損,無漏氣現象,表面清潔,厚薄均勻。若從手感上識別,好的衛生巾由吸收性強、蓬鬆性好的絨毛漿製作,所以又輕又軟。如果摻有其他紙漿、下腳料等的衛生巾則又重又硬。

Ⅲ 朱建英的經歷

現任長海醫院外科總護士長。兼任全國殘疾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委員會護理學組副主任委員、楊浦區護理學會副理事長、上海護理學會科技開發專委會委員、上海市靜脈輸液核心組成員、長海醫院靜脈輸液安全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實用護理雜志等多家雜志編委。從事外科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工作30餘年,積累了骨科和泌尿外科臨床護理的豐富經驗並開展多項研究,在脊髓損傷排尿障礙管理、脊柱圍手術期管理、提肛肌訓練在泌尿系統疾病圍手術的應用、臨床支持系統建立與管理、靜脈輸液專職隊伍建設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研究成果先後獲全國護理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上海市護理科技一等獎一項、上海市衛生事業管理成果三等獎一項、上海市護理成果三等獎一項、學校臨床護理成果一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護理論文60餘篇、主編專著2部、參編5部、承擔上海科委重點攻關項目1項、醫院258項目(骨科)1項、軍隊十五重點課題1項。

Ⅳ 誰發明的皮膠手套在線等,爆急!

他是Johns Hopkins醫學院第一任外科主任,Halsted先生年青的時候,外科事業剛出於起步的階段,無回菌術答的原則很不完善。醫生當時都是光著倆膀子做手術,消毒都是用石碳酸。石碳酸這玩意兒腐蝕性很強。(Halsted夫人是手術室護士,手得用石碳酸消毒,搞得手都爛了。他很心疼他的夫人,於是想了個辦法。從此以後,外科醫生、護士做手術都帶橡皮手套了。

Ⅳ 關於護理的小發明

護士這幾個小發明,真得很給力!

沙袋固定裝置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常見疾病,腹股溝疝的手術方式主要為無張力網片修補術,該手術所用時間短,恢復快,可降低術後疝的復發,但手術後血腫發生率較高,因此患者手術後醫囑予傷口壓沙袋。

但是由於患者翻身或是側卧,沙袋容易滑脫或是偏離位置,壓迫止血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普外一科護士設計了一個沙袋固定裝置。固定裝置是在腹帶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能夠容納沙袋大小的口袋,將沙袋放於口袋中,用尼龍粘扣封口固定,外層腹帶粘扣扣好固定,能夠很好的固定沙袋,即使患者翻身或取半坐卧位,沙袋仍然不容易滑脫或是偏離位置。

尿管固定裝置
留置導尿是常見的護理操作,而多年來硅膠氣囊導尿管固定法被臨床廣泛應用,但其引起的並發症如泌尿系感染、尿道黏膜損傷、疼痛等也很是讓臨床護士困擾。

該科護士發明的尿管固定外固定裝置將尿管置於大腿內側,不接觸床單,不易被糞便污染,阻斷了細菌經尿道逆行進入膀胱的途徑,減少了污染的機會,避免了因牽拉引起的陰莖頭、尿道外口疼痛、潰瘍等並發症,降低了脫管率,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

護理人員識別標識
株洲市市中心醫院患者在住院期間所有治療護理都由專屬責任護士完成,但在治療護理集中的時段經常會有病人反映 「護士戴了口罩之後分不清誰是誰」。為了使患者更加容易識別自己的責任護士,該科制訂了護理人員識別標識,讓患者及家屬方便快捷識別自己的責任護士。

一次性無菌用品分隔欄
一次性無菌用品的使用,關繫到臨床護理安全,因此護士在使用一次性無菌用品前,應確保在有效期范圍內。但有時把即將超過有效期的物品與剛剛上新的無菌物品混放在一起,結果有的物品還未用完有效期就已到,造成浪費。因此該科在一次性無菌用品框內設計一個分隔欄,規范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使用,減少因過期造成的浪費。

Ⅵ 衛生紙是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

最早在唐朝。如廁後使用衛生紙的習慣源於中國,最早在唐朝時即有。當時衛生回紙的答材質五花八門,王公貴族們甚至用宣紙或帛作衛生紙,但無一例外都是一張張的。

現代皺紋衛生紙則誕生在美國。

中國最早的用紙拭穢記載見於南北朝。《元史》列傳第三載元裕宗的妻子極為孝順公婆,侍奉婆婆昭睿順聖皇後(察必皇後)「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面擦,令柔軟以進。」

譯文:不離開他身邊,非常孝順,她要在婆婆拭穢之前用自己的臉試試手紙的柔軟度。

(6)外科護士發明擴展閱讀:

使用衛生紙的注意事項:

一、看產品包裝是否標明衛生許可證號,是否印有廠名、廠址和有無執行標准。

二、看紙的色澤,純木漿制紙因無任何添加劑,顏色應為自然的象牙白,紋理相對均勻。

三、看價格,市場零售價過低的衛生紙一般不可能含有純木漿。

四、看耐力強度,純木漿紙由於纖維長,故拉力大、韌性好、不易斷,而質量差的紙,則有不規則的小洞和掉粉。

五、看火燒的結果,好的衛生紙經燃燒後呈白灰狀。

Ⅶ 麻醉針什麼時候發明的

麻醉不是麻醉針。

說到麻醉,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開刀時打一針麻醉葯後睡過去的場景。其實,麻醉不僅是在開刀時很重要,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去世,都離不開麻醉科醫生的幫助。

美國國家醫生節

美國有一個國家醫生節(National Doctor』sDay),就是每年的3月30日。紀念誰呢?紀念第一位施行乙醚麻醉的醫師Long(郎)。他在1842年3月30日為一位手術患者施行了第一例乙醚麻醉。只是他的工作開始沒有報道,所以在很多麻醉教科書里,都是將另一位美國醫生莫頓1846年10月16日在麻省總醫院施行的乙醚麻醉作為現代麻醉的開端。但美國還是尊重發明的。在確認郎是第一位乙醚麻醉的施行人後,美國為他發行了一枚紀念郵票。但他的家鄉人並不滿足,又向國會提交議案,建議將他施行乙醚麻醉的這一天定為國家醫生節。經國會參眾兩院通過後,由美國總統布希(老布希)於1993年簽署總統令,成為美國的國家醫生節。

有史以來,美國的名醫成千上萬,為什麼會選郎醫生做第一例乙醚麻醉的日子來做醫生節呢?那就是大家都認識到,麻醉的發明,對促進人類的健康發展、人類文明社會的進步所具有的劃時代的意義。實際上,在發明麻醉以前,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外科手術技術了,只不過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實施罷了。那時是將病人捆綁在手術台上,或是將患者用酒灌醉,或將其擊暈,甚至放血到休克後再進行手術。這是多麼殘酷的經歷!只是到發明麻醉的這一天,這一切才徹底發生了改變。所以,在莫頓的墓誌銘上寫著這樣的話:「在他以前,手術是一種***;從他以後,科學戰勝了疼痛。」

「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

在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故事:「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美國著名華裔麻醉學家李清木教授在上海曾經講過這個故事。很多美國人都認為,麻醉科醫生的工作,不過就是給病人打一針、睡睡覺,那麼簡單,怎麼拿的薪水卻是美國醫療行業的第一(平均工資)呢?應該減薪。於是就有了一場非常熱烈的TV辯論。絕大多數嘉賓,一邊倒地支持給麻醉科醫生降薪。這時,出席這次辯論會的麻醉科醫生說了一句名言:「其實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全場立刻安靜下來。他接著說道:「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我收的費用,和我拿的薪水,不過是打完針後看著病人,不要讓他(她)因為麻醉或手術出血而死去,並保證他們在手術結束後能安全醒過來。如果你們認為我錢拿多了,也沒問題,我打完針走就是了。」從此美國不再爭論麻醉科醫生工資是否太高的問題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麻醉科醫生是手術過程中患者生命安危的保護者。人的生命價值高了,管理這個價值的人的薪水自然也應該高一些。

為每個人出生狀態打分

我們每個在現代醫院出生的人,在他(她)出生時都有一個Apgar評分,滿分是10分,是根據每個人出生時的身體狀態評出的,包括:1.皮膚顏色:全身皮膚粉紅2分,身體紅、四肢青紫1分,全身青紫或蒼白0分。2.心率:大於100次/分鍾2分,小於100次/分鍾1分,聽不到心音0分。3.呼吸:規律2分,慢或不規律1分,沒有呼吸為0分。4.肌張力及運動:四肢活動正常2分,四肢異常亢進或低下1分,四肢鬆弛0分。5.反射:彈其足底,或用其他方式刺激後,嬰兒啼哭為2分,皺眉或其他動作1分,無反應0分。Apgar評分包括出生1分鍾的評分,8分以上為正常,低於7分,則醫護人員會根據情況進行相應處理。5分鍾後還會再次進行Apgar評分,為緊急救治後的結果。有了這個評分標准,使圍產期的醫療工作有了明顯改進,有效提高了新生兒出生前後的醫護質量,為提高整個人類的素質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很多人都以為這個評分體系是哪位婦產科醫生的發明,其實是美國一位偉大的麻醉科女醫師、也就是Apgar醫生的傑作。正因為她對人類社會文明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美國也為她專門發行了一枚紀念郵票。

使更多人起死回生

美國醫生Safar,他也是一個麻醉科醫生。他後半生的事業,主要致力於心肺腦復甦的研究,以及在全美消防員、警察、計程車司機以及國家公務員、教師、學生中普及野外條件下的心肺復甦(起死回生)技術。他制定了標准化的心肺復甦步驟,並用ABCD(開放呼吸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臟按壓、除顫)來概括心肺復甦的基本步驟,使得心肺復甦技術在全球推廣,從而挽救了無數生命。他也是外科ICU(重症監護病房)創始人。由於他的貢獻,人們將他譽為腦復甦之父。

注射死刑與安樂死

這里談一下人類社會對死亡方式的選擇和進步,以及麻醉學科在其中的貢獻。有生就會有死,本來是很自然的事。但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卻與生俱來。理想的情況下,死亡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或按中國傳統的說法,應該是壽終正寢。但現實中,除了壽終正寢外,還有因災、因病、因傷等的死亡,以及因犯重罪而被處死。更激進的,還有人選擇安樂死。因病死亡的病人,很多在臨終時需要麻醉科醫生進行搶救,是大家都理解的,不再贅述。這里主要介紹一下對犯人執行死刑方式的進步。

死刑的執行,是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打擊,對法制權威的維護,對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保護。但執行方式,卻有文明與野蠻之分。歷史上,曾經有凌遲、車裂(五馬分屍)、斬首、絞刑等種種殘酷的方式。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注射死刑越來越普遍。而注射死刑的基礎,仍然離不開麻醉,也即是在使死囚犯人麻醉後,再注射使心跳停止的葯物,完成死刑。這無疑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

再談一下安樂死。雖然目前安樂死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還未被大眾接受和獲得合法地位,但它代表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表明人類能夠有尊嚴地選擇舒適的死亡方式,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又一標志。安樂死的過程,仍然是一個以麻醉為基礎的過程。在有限的幾個能合法施行安樂死的北歐國家中,安樂死也是由麻醉科醫生主持的。可見麻醉科醫生既是為人類「迎來送往」者,又是在您需要得到幫助時為您保證安全、解除痛苦者,是不是也應該得到更多一點的尊重呢?

首腦的隨行醫生

多年前的一次大型國際會議上,筆者曾接待某國首腦的隨行保健班子,他們是兩個人,一位麻醉科醫生,一位麻醉科護士。事後有領導問我,這位首腦為什麼只帶麻醉科醫生?我說這也很好理解。因為這位領導年齡不大,平時又喜歡鍛煉身體,沒有什麼慢性病,當然不用帶專科醫生。而從安全考慮,首腦出訪可能遇到的危險,不外乎車禍、槍擊、爆炸等,在這些事件中一旦受傷,能在第一時間挽救生命的是麻醉科醫生。所以其保健班子全為麻醉科工作人員,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傑克遜與麻醉管制葯

一代天王傑克遜突然死了。警方在反復調查後確認,他的私人保健醫生疑犯過失殺人罪。那麼,傑克遜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原來,傑克遜有嚴重的失眠,每天都要使用大量的安眠葯才能入睡。事發當天,傑克遜仍然無法入眠,遂請他的私人醫生為他用葯。在使用多種催眠葯仍無效後,傑克遜要求他的醫生為他注射異丙酚(一種快速起效的麻醉誘導葯物,能迅速誘發類似自然睡眠的睡眠狀態,但也使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呼吸停止)。他的醫生為他注射了異丙酚後,就離開他去了洗手間。等他回來時,傑克遜已停止了呼吸。由於他不是麻醉科醫生,無法有效施行心肺復甦(CPR),遂使一代天王絕塵而去。檢方之所以認定傑克遜的私人醫生犯過失殺人罪,是因為異丙酚屬於麻醉管制葯,只有麻醉科醫生才可以使用。

解除手術後疼痛

多少年來,人們總認為,手術後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後的疼痛已不再是困擾患者的主要障礙。伴隨著各種新的止痛葯物和鎮痛技術的層出不窮,手術後鎮痛技術的安全性已大為提高,特別是患者自控鎮痛技術的普及,更令患者能根據其自身對疼痛的感受來自己控制給葯,使得手術後鎮痛無論是在安全性還是有效性方面都得到極大的改善。

所謂患者自控鎮痛技術,就是在手術前,由麻醉科醫生根據患者的生理條件、手術部位和種類以及麻醉的方式,選擇適當的手術後鎮痛裝置(主要是經靜脈給葯和經硬膜外給葯的鎮痛泵),在手術結束時開始給患者持續輸入一個背景劑量的鎮痛葯物。如果這個劑量能夠滿足患者的需要,即不用再增加劑量。如果背景輸注劑量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則患者按下控制按鈕後,鎮痛泵就會根據事先設定好的劑量,給予患者一個補充的劑量。由於這個補充劑量很小,因此不會產生副作用,所以患者非常安全。又因這個補充劑量是在背景劑量的基礎上給予的,所以又非常有效。行文至此,我又想起了美國的莫頓醫生,1846年10月16日,他在美國麻省總醫院的穹頂教室(乙醚教室,ether dome)公開演示了乙醚麻醉,被譽為現代麻醉的開拓者。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在他以前,手術是一種酷刑;從他以後,科學戰勝了疼痛。」今天,我們又可以說,現代科學真正戰勝了手術後的疼痛。

麻醉在今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領域里,與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願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健康的體魄,從而遠離疾病的困擾,也盡可能遠離麻醉。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麻醉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任委員)

Ⅷ 列舉歷史上幾個在戰地中有偉大貢獻的醫生或護士,簡述其經歷

醫生:白求恩。
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北部小鎮格雷文赫斯特。
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博士學位。
1922年被錄取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會員。
1923年,白求恩通過了非常嚴格的考試,成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的臨床研究生。
1926年夏天,白求恩不幸染上了肺結核。
1928年初,病癒後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爾,成為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加拿大胸外科開拓者愛德華-阿奇博爾德醫生的第一助手,期間他發明和改進了12種醫療手術器械,還發表了14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
1933年被聘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衛生部門的顧問。
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產黨。
1936年冬志願去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斗爭。
1937年12月前往紐約向國際援華委員會報名,並主動請求組建一個醫療隊到中國北部和游擊隊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帶著足夠裝備幾個醫療隊的葯品和器材,從溫哥華乘海輪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中國延安,毛澤東親切接見了白求恩一行。
1938年8月,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衛生顧問 。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醫療隊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線進行戰地救治,4個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術 300餘次,建立手術室和包紮所13處,救治大批傷員。
1939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參加軍區衛生機關的組織領導工作。創辦衛生學校,培養了大批醫務幹部;編寫了多種戰地醫療教材。
1939年10月下旬,在淶源縣摩天嶺戰斗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術中被細菌感染轉為敗血症醫治無效,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護士:南丁格爾。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Nightingale)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城出生。她父母以此城市名為她取名。
南丁格爾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家境優裕,她的父親威廉·愛德華是一個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是一名統計師。母親芬妮·史密斯,也出身於英國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鄉里。南丁格爾的父親畢業於劍橋大學,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南丁格爾自幼便在家庭里接受教育。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她在當主婦、文學家、護士三者之中游移不定,不顧父母反對,毅然選擇了當護士。
19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英國的戰地戰士死亡率高達42%。南丁格爾主動申請,自願擔任戰地護士。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戰地醫院服務。她竭盡全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每個夜晚,她都手執風燈巡視,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人們推崇為民族英雄。
家境富裕的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60年,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的4000多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隨後,她又創辦了助產士及經濟貧困的醫院護士培訓班,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1907年,英王頒發命令,授予南丁格爾功績勛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後來還發起組織國際紅十字會。她終身未嫁。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
她的一生,歷經整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對開創護理事業做出了超人的貢獻。她畢生致力於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一切,使她成為19世紀出類拔萃、世人敬仰和贊頌的偉大女性。
南丁格爾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後人贊譽她為「傷員的天使」和「提燈女士(神)」。北京師大版教材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第三課《白衣天使》、重慶西師版教材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第四課《提燈女神》講述了她的故事。
在中外歷史上,能以堅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難並建立特殊功業的人物向來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為鮮見。現代護理的鼻祖及現代護理專業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偉大女性。
為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倡議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詳情可去網路查看。

閱讀全文

與外科護士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