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古羅馬的發明

古羅馬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11-12 02:36:41

A. 古羅馬羊皮紙是怎麼發明

羊皮紙和中國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它們都大大地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使古羅馬和中國的文明流傳至今。

古代世界各國文化人寫字的用具和方式真是五花八門:中國人最先是將象形文字刻在甲骨上,然後是刻鑄於銅器上,後來用筆寫在絲絹上,稱為「帛書」;而古埃及人把字寫在采自尼羅河畔的一種蘆草上,後人稱之「紙草書」;古印度人則把椰樹葉壓平、剪裁整齊用以記事,並稱為「樹葉書」;西亞兩河流域的先人則是將文字在泥板上刻好後,再放到火上燒制而成「泥版書」……

而古希臘人、古羅馬人則是將小牛皮或羊皮加工製作成「皮紙」,當做高級書寫材料。皮紙是由專門的工匠製作,工匠首先把胎牛皮、小牛皮或羊皮加工鞣製,使其軟化,然後用器具颳去上面的附屬物,使組織表面平整光滑,而且柔韌稀薄,人們習慣把它叫「羊皮紙」。

人們用羽毛或蘆管當筆,蘸了墨水之後把字寫在羊皮紙上,然後裝訂成冊。他們看的書是手抄本的,誰要是想得到一本書,就只有去抄寫了,當時的富貴之家都有抄書的奴隸。

另外,為了便於保存和攜帶,聰明的古羅馬人還常把厚疊的書冊用木板進行上下固定,稱其為「書板」,這樣還可以防止亂頁、掉頁。當時著名政治家、大學者西塞維,每次去競技場觀看角斗表演時,都隨身帶著「書板」,當表演項目慘不忍睹時便獨自翻閱起「書板」。

羊皮紙的使用,讓羅馬人發明了奇特的「蠟版書」。蠟版製作方法是:先用黃楊木或其他細質木材做成小板,在木板中同部位挖出長方形凹槽,用以盛放黃色或黑色熱熔的蠟,內側上下兩角(相當於當代書的訂口位置)鑽有小孔,然後用繩穿過小孔將許多木板串聯起來,這樣可以使裡面的蠟版不受磨損。

蠟版的書寫工具是用金屬做成的針,也有用象牙或骨頭做的。這種針一端是尖的,用以在蠟版上劃字;另一端則是圓的,用以修改寫錯的字。因為可以修改,所以蠟版可以反復使用,他們多用它來記事,它還有練字、寫詩或記賬等等多種功能。

蠟版書的流傳和使用頗為廣泛,無論學者、詩人,還是僧侶、商人都用它。蠟版書,用金屬和象牙作為底板和封面,做工精緻,畫面美麗。但蠟版圖畫在當時是比較珍貴的。

據說,古羅馬人發明的蠟版書在歐洲一直沿用到十九世紀初。目前,在羅馬以及那不勒斯城的國家考古博物館中,都珍藏有古羅馬時代的蠟版書。

但蠟版書也有其缺點:在流動中蠟版上書寫的字跡比較容易因為受到磨擦而變得模糊不清,而且由於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較粗糙堅硬,不便於進行精細和工整的書寫,多為草書。

B. 古羅馬留給後世最偉大的發明是

.戰地外科
.十二銅表法及羅馬民法大全
羅馬儒略歷(公歷)
羅馬凱旋門
馬路和高速公路

C. 歐洲古代有哪些發明

外國的發明。。。大多都是近代的。。。
1、手電筒、電燈、電話、手機、衛星……
2、鉛筆、圓珠筆、鋼筆、打字機、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電腦……3、自行車、摩托車、拖拉機、汽車、坦克車、火車、輪船、航空母艦、潛艇、飛機、太空梭、宇宙飛船、空間站……
4、手槍、步槍、機關槍、大炮、導彈、原子彈……
5、股票、債券……是外國人發明的。
6、話筒、CD、VCD、DVD、收音機、錄音機、留聲機、廣播、電視、Internet…

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四大發明對中國和世界的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外國人對這四大發明進行了充分應用在科學,文化研究方面,尤其是指南針和火葯.指南針被用於航海,航海發現新大陸,掠奪了巨額的黃金等財富,為資本主義在西方的萌芽和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火葯被用於軍事,增強了軍隊戰鬥力,為航海征服世界提供了保障.西方在四大文明的幫助下,文明隨之而來,特別是文藝復興,三次工業革命,科學技術大量涌現,領先於世界.而我們中國呢?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統治之下,學術研究沒有自由,受到限制,由於是科舉制度,束縛了很多人的思想,科學研究極少,學術氛圍低迷!指南針最早是用於看風水的,迷信!火葯用於軍事應用也不充分,戰鬥力很低!中國近代落伍的原因是很多的,不過主要的還是腐朽的封建統治!

D. 西方古代的發明有哪些

古代人類的發明主要是中國、埃及、印度已經兩河流域的居民發明的,跟西方人關系不大。那時候西方相當於現在的第三世界。
古代西方的發明主要有以下:
中國的火葯西傳後,十四世紀,歐洲人發明了發射鉛彈、鐵彈和鐵器的火炮,十五世紀出現了帶炮耳的火炮(可使火炮俯仰)。
1450年,歐洲人發明了油漆和火繩槍。
圓規和卡鉗是古羅馬人發明的。
冰鞋是北歐人發明的。
放大鏡是英國人發明的。
眼鏡是義大利人發明的。
印刷機和螺絲釘是德國人發明的。

E. 古羅馬人發明了什麼

西古羅馬帝國的沒落已過去近1500年,但其在創造發明方面所留下的富饒的文化遺產依然鮮活如新。羅馬人乃令世人驚訝的建設者,更是土木工程界的資深專家,其蓬勃發展的社會文明使古羅馬帝國數個世紀以來在科技、文化、建築等方面都保持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從修建大型輸水道到創立報刊,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古羅馬的10大創新之舉。

10.戰地外科

羅馬人發明了許多外科手術工具,並率先進行了剖腹產手術,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醫學上最有價值的貢獻都是在戰場上。在奧古斯塔斯的統領下,他們組建了一個軍隊醫療隊,這是最早致力於專業領域的一支醫療隊伍。這些經過特殊訓練的醫務人員使用止血帶止血,使用動脈手術鉗抑制術中出血等,通過這些醫療創新手段在戰亂中拯救了無數條瀕臨死亡的生命。羅馬的戰地醫生還為新入伍的軍人進行體檢,並監管軍營的衛生條件以遏制疾病的傳播。他們甚至知道在使用醫療用具之前需要在熱水中對其進行消毒,開創了抗菌手術的先例,盡管這種手術形式直到19世紀都沒有完全被世人接受。羅馬軍事醫學鮮明的證實了其在愈傷及保健方面技術的先進性,以至於士兵盡管飽受戰爭之苦,卻依然比平民百姓的壽命要長。

9.十二銅表法及羅馬民法大全

傳票,人身保護權益,義務法律,證詞,所有這些條款都出自羅馬的法律制度,幾個世紀以來,該制度在西方法律和政府管理中都佔有重要的統治地位。最初的古羅馬法律起源於十二銅表法,該法則為共和黨時期制定的憲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十二銅表法於公元前450年首次通過,詳述了財產、宗教和離婚方面的相關條例,並列出了從盜竊到巫術等所有罪行的刑罰措施。然而,同十二銅表法相比,羅馬民法大全更具影響力,這是一部雄心勃勃試圖融合整個羅馬史法律的網路全書。民法大全由拜占庭國王查士丁尼(公元529-535)起草,涵蓋了很多近代法律原理,比如「除非被告被證明有罪,否則就無罪釋放」這樣的概念。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其成為世界眾多法律體系的基石。之後,英國普通法和伊斯蘭教教法相繼頒布,但古羅馬法典仍發揮著其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在一些歐洲國家以及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的民事法案上依然奏效。

8.羅馬儒略歷(公歷)

現代的公歷與2000多年前的羅馬儒略歷極為相似。而羅馬早期的日歷又極有可能是抄襲自古希臘月亮運行周期的模型。由於羅馬人認為偶數是極不吉利的,於是他們改寫日歷,使每個月都變為奇數天。這一做法在儒略歷出現前一直被延用,直到公元前46年,羅馬統帥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與天文學家索西琴尼(Sosigenes)一起,創立了同陽歷相符的儒略歷。凱撒將當時的一年355天改為現在我們所熟知的一年365天,並最終將一年劃分為12個月。儒略歷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日歷了,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們實際一年的時長是同365天相比存在11分鍾的誤差。於是人們最終採用了1582年設立的公歷日歷,該年歷考慮到了由於閏年改變所存在的誤差,使得日歷更為精確。

7.羅馬凱旋門

凱旋門從建立之初至今,已有將近4000年的歷史了。古羅馬是首個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來建橋、建紀念碑、建房的國家。凱旋門的拱門設計極為巧妙,使得建築的重量均勻分散在拱門上。正是因為有了這巧妙的設計,像羅馬斗獸場這類的大型建築才不至於被自身的重量壓垮。古羅馬的建築師致力於改良拱門的設計,最終設計出了形狀更為扁平的「平圓拱」,並將它運用到橋梁和渡槽的建造中。多個不同間距的平圓拱合在一起能構成更穩固的支承,可以加大橋梁和渡槽的跨度。於是,圓柱、圓屋頂和拱形天花板成為了古羅馬建築風格的典型特徵之一。。

6.馬路和高速公路

在其鼎盛時期,羅馬帝國包含近170萬平方英里,甚至覆蓋了歐洲南部的大多數地區。為確保這個龐大領域的管理高效有序,羅馬人建造了古代世界最為復雜的道路系統。這些羅馬公路至今仍被大量使用,它們由花崗岩或硬化火山熔岩形成的泥土、碎石和磚構造而成。在設計公路時,羅馬工程師秉持嚴格的設計標准,創建筆直的道路,以便排水。到公元200年,羅馬人已經建造超過50000英里的道路,主要是服務於軍事征服。高速公路允許羅馬軍團每天步行25英里,一系列的網狀驛站使得信息和其他情報以驚人的速度廣為傳播。這些道路通常以現代高速公路的模式被管理:石碑上的英里標記和標志告知旅客距離到達目的地的里程數,與此同時,被民眾廣為歌頌的士兵也成為了「公路巡警」。

5.紙質書

在人類歷史的大多數時期,文學作品都採用在笨拙的泥板和卷軸上創作的形式。羅馬人通過創造法典(被認為是最早的書的原型),使這種形式得以簡化。首部法典由蠟質的紙製成,隨後就被動物的皮毛羊皮紙所取代,因而能更清晰的顯示紙頁。古歷史學家指出,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創造了早期的莎草紙頁形式的法典版本,但這種紙質法典直到公元一世紀左右才被推廣。早起的基督教徒成了首批利用此項革新的民眾,他們運用此技術大批量的印製聖經。

4.福利事業

現代政府的很多福利事業,其雛形都起源於古羅馬,包括為救助貧困居民所制定的發放糧食補貼標准、教育經費以及其他費用補貼的發放標准。這些福利項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2年,當時的保民官蓋約·格拉古(Gaius Gracchus)設立《糧食法》(lex frumentaria),要求國家政府實現羅馬公民低價購進穀物的需求。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在位期間,保留了這些福利項目,還實行一項「供給」(alimenta)福利,用以養育貧苦無靠的孤兒,確保他們衣食無憂,還可以接受教育。同時,為了控制物價,頒發了一種「代幣券」(tesserae),包括玉米,糧油,酒品,麵包和豬肉在內的物品價格都得以控制。圖拉真皇帝這些慷慨的行為深受羅馬民眾愛戴,但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正是他如此慷慨的行為才導致了羅馬經濟的衰落。

3.報刊雛形

古羅馬會發布《羅馬公報》(或稱《每日紀聞》),裡面會涉及到處理軍事、法律和民事的問題,讓民眾通過文章了解這些事項的結果;這些內容,會寫在金屬或刻在石頭上,放在諸如古羅馬廣場這樣的鬧市區,供民眾瀏覽,這便是報紙雛形。據考證,《羅馬公報》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31年,設及內容相當廣泛,包括羅馬軍事捷報、比賽事項、格鬥回合場次、出生喜訊和訃告等,甚至還會寫些民眾喜歡的故事。此外還有《元老院記事錄》,用來記錄叫羅馬元老院會議的討論和決議,雖然也算報紙雛形,但其內容保密,禁止公諸於眾。直到公元前59年,古羅馬執政官尤列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在第一任期內實行民主改革,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會的議事記錄,這些內容才得以流傳開來。

2. 混凝土

羅馬混凝土的出現使得許多古羅馬建築,諸如萬神廟、斗獸場、古羅馬廣場屹立至今。羅馬人首次利用混凝土建造房屋大約源於2100年前,那時,混凝土被廣泛應用於地中海地區所有的建築中,包括引水渠、橋梁以及紀念碑等等。羅馬混凝土在強度上遠不如現代混凝土,但羅馬混凝土獨特的成分使其更加持久耐用。羅馬混凝土是羅馬人利用熟石灰和一種在維蘇威火山地區發現的粉塵物(Pozzolana)與水混合製成的具有高粘性的糊狀物。加入了火山凝灰岩的羅馬混凝土具有超強的抗化學腐蝕性,而維蘇威火山地區的粉塵物(Pozzolana)使得羅馬混凝土即使在海水中也能夠迅速凝結硬化,得益於此,羅馬人精心建造了浴場、碼頭和港口。

1.引水渠

古羅馬擁有大量的公共設施,諸如公廁、地下排污系統,噴泉和公共浴池等等,大大方便了羅馬人的生活。但是如果沒有羅馬引水渠的發明,一切與水有關的創新設施都將無法實現。第一條引水渠建造於公元前312年,在重力作用下,以石管、鉛管和陶管作為輸水管道把水引入城區。引水渠解決了羅馬城的用水問題,對城市公共健康和衛生設施的發展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引水渠出現之前,埃及、巴比倫和亞述人用原始運河引水灌溉,而羅馬人則利用土木工程技術對運河進行改進,從而發明了引水渠。羅馬帝國時期,數百條引水渠遍布整個帝國,其中一些水渠甚至長達60英里。水渠的偉大之處在於其歷經千年巋然不動,時至今日,部分水渠仍在發揮作用,令人嘆為觀止。羅馬著名的特萊維噴泉(Trevi Fountain)正是位於古羅馬十一條大型水渠之一的維戈水渠(Aqua Virgo)的水源所在地。

F. 古羅馬人是怎樣發明混凝土的

聰明的古羅馬人發明了現代化建築的最基本材料混凝土。古羅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摻合進碎石子製造出混凝土。他們使用的沙子是稱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產自義大利的玻佐里地區。

古羅馬人將混凝土用在許多壯觀的建築物上。如古羅馬最偉大的圓形露天競技場,假如沒有混凝土,建造起來就非常困難。

公元476年古羅馬衰亡後,用白榴火山灰製作混凝土的技術在西方逐漸被人們遺忘了。

但1756年,英國工程師約翰·斯米頓重新發現了這一技術,那時他正在尋找一種用來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燈塔地基的材料。工程師發現用沙子可以代替白榴火山灰,這樣,在建築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流行起來。19世紀60年代,法國約瑟夫·莫里爾首次將混凝土用於摩天大樓等大型建築物中。

G. 古羅馬發明了什麼

古羅馬人發明了銅制算盤
古羅馬人發明了銅制算盤
古羅馬人發明了銅制算盤

H.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有哪些發明創造呀

古埃及:太陽歷,象形文字,金字塔
古巴比倫:楔形文字,輪子和陶輪,星期制度,六十進位制,圖書館
古印度:佛教,梵文字頭(0-9通用數字的源頭)
古希臘:西方哲學、科學,歷史學之源頭,民主政治制度,希臘字母,神話,迴廊列柱式建築
古羅馬:羅馬法,拉丁語拉丁字母,行省制度,圓形競技場,羅馬式拱券會堂建築,基督教

I. 古代的西方發明

按照中國歷史的時間劃分, 1840年以前古代,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現代,1949年迄今是當代 。
以前以為古代發明主要來自4大文明古國,其實不然,改變世界的50項發明,古代共有21項,其中9項來自西方。
紐扣----1235年古希臘人用原始的紐扣和套環固定束腰外衣。
眼鏡----(1451年) 眼鏡最早出現於1289年的義大利佛羅倫薩,據說是一位名叫阿爾馬托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
顯微鏡---(1590年) 一個叫做札恰里亞斯·詹森的荷蘭眼鏡商發明了最早的顯微鏡。
望遠鏡---(1608年) 荷蘭小鎮一家眼鏡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Lippershey),為檢查磨製出來的透鏡質量,把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鏡排成一條線發明。
電池---178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伐尼發現,用兩塊金屬觸及死青蛙的腿,蛙腿會抽動。他的朋友伏打受此啟發發明了伏打電池。
縫紉機---- 1790年,美國木工托馬斯· 賽特發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後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
火柴---1826年來自斯德哥爾摩的化學家約恩·瓦爾克第一個發現,裹有氯酸鉀和硫化銻的木棒能夠在擦過石頭表面時燃燒起來。
相機---1826年最早的一種相機是英國博學家陶爾博特發明的,但是尼埃普斯1826年製作出最早的永久性相片。
冰箱----1834年珀金斯第一個描述了裝有揮發性化學物質的管子怎樣可以冷卻食品。

J. 古希臘羅馬科技的古希臘、古羅馬的科學

古希臘羅馬的科學主要是自然哲學的形態,此外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等方面也有驚人的造詣。古希臘有很多領域屬於思辨猜測,但在某些領域已進入理論科學的范圍。 自然哲學為古希臘的理性科學奠定了基礎。古希臘自然哲學中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是帶有普遍性的命題,對重要的自然現象進行根本性的說明,由於觀察事實的不足,只能以想像和思辨的猜測得出結論,因而它不同於工藝操作的經驗記述,也不同於理論科學,但還是與理論科學更為接近。不過,自然哲學的猜測畢竟要以事實的觀測作為依據,所以當時自然哲學家就離不開對自然現象的研究,而是哲學和自然科學融為一體。對此,恩格斯指出:「在希臘哲學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後各種觀點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論自然科學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半原理發生和發展的歷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臘人那裡去。」
最早的米利都學派對天文地理、數學物理以及生物方面的知識都有極大的興趣。畢達哥拉斯學派則從數的和諧美研究了這些方面的知識。他們將自然數區分為奇數、偶數、素數以及完全數。據記載他們最早地證明了勾股定理,由此發現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為1,則弦是來自一個不能公度的√2。這使他們費解,出現了數學史上的「第一次危機」,以後導致了無理數的發現。他們從數的觀點構思了世界上最早的宇宙整體模型,認為十、圓、球、均速是最完美的,因此,除中心火、地球、太陽、月亮河五大行星之外,又設想一個星球「對地」,對求得天體的數目是10個。他們認為宇宙的中心是「中心火」,「對地」所處的位置是永遠在中心火與地球的中央、地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中心火,人類居住在它的另一面,所以人們看不見中心火和對地。所有天體都是球形,圍繞圓形軌道勻速運行,太陽和月亮都是由於反射中心火的光才能明亮的。這個模型雖屬荒誕,對後世卻有很大影響。他們還發現,同張力不同長度的琴弦,長度比為整數比時產生諧音,這不僅對物理學是一貢獻,而且使他們對宇宙間數的和諧更加深信不疑。畢達哥拉斯派的醫生阿爾克芒(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5世紀間)發現了視覺神經和歐式管,認識到大腦是感覺和思維的器官,被譽為古希臘醫學之父。
持「四根說」的恩培多克勒開創了宇宙形成的漩渦學說,以後又被持原子論觀點的留基伯所發展。詭辯派學者提出三個數學難題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和研究,雖然沒有得到解決,其副產品卻是窮竭法的開端。柏拉圖為尋求思維中的完善美,注意數學的證明方法,將研究數學的方向引入脫離實際的純理論。偏離柏拉圖研究方向的正是他的學生歐多克索(約公元前408——公元前355),他在幾何學上頗有貢獻,在對四邊形面積和曲面體積進行計算中發展了窮竭法,預示了微積分學的萌芽。歐多克索在對天象的精細觀測中提出了宇宙的整體幾何模微積分學的萌芽。歐多克索在對天象的精細觀測中提出了宇宙的整體幾何模型——同心球模型,為解釋行星視運動將其以地球為中心的同心球增加到27個。亞里士多德又發展了幾個模型,將同心球的數目增加到55個。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最博學的人」。他除發展了同心球幾何模型外,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物理學專著《物理學》。由於歷史的局限,有人說「亞里士多德的教的一切皆偽」,並且成為後來宗教利用的工具,不過他對機械運動的認真推理研究卻是科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生物學方面他採取了不同的研究方式。他所記載的500種動物中,親手解剖觀察的至少有50種,對動物作了分類,其方法多達8種,其中「級進分類法」注意到等級間的連續性,把整個生物界看成一個延續的系列。以後,被他的學生狄奧弗拉斯特(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6)所繼承。 以植物以基乾和枝條的狀態為標准進行分類。塔里士多德突破了直觀思維的方法,為自然科學從自然哲學中逐漸分化出來做了准備。
亞里士多德之後,古希臘還有很多領域屬於思辨猜測,但在某些領域已進入理論科學的范圍。自然哲學的思辨猜測、邏輯推理得出大量關於自然現象的定性結論,錯誤百出,甚至笑話荒誕,歷史的局限也在所難免,但卻促使人們更加重視理論思維,成為科學發展進程中的必經之路,也是古代科學中一種知識形態,為理論科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歐多克斯(約409-356BC)在柏拉圖關於天體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原則指導下提出了天體的同心球理論。他一共設置了27個同心球:恆星一個,五顆行星每顆四個,太陽和月亮各佔三個。
亞里士多德之後,薩摩斯的阿利斯塔克(公元前310——公元前230)最早提出日心說。他根據三角形測量法測量得日月與地球的距離之比、並根據月食時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以及太陽和月球的視角估計了地球、太陽和月球的大小。他還作出與眾不同的大膽猜想,出現了地球與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最早的太陽中心說,並且認為太陽與恆星是不動的,地球還圍繞自己的軸每天自轉一周。這些觀點已很接近哥白尼的日心說,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符合世俗觀點,又沒有確鑿證據進行論證,這種思想剛一出世,阿利斯塔克本人就受到控告,一種新鮮的思想被認為是瀆神而被扼殺了,雖然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動搖了同心球宇宙模型。阿利斯塔克還根據得到的日、月、地大小和距離數據,提出地球繞著太陽轉動的地動說。對於因此而應該產生的但沒有被觀測到的恆星周年視差,他假定地球軌道半徑與地球到恆星的距離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這一學說富有革命性但缺乏經驗事實的支持。
不久,阿波羅尼烏斯(約公元前262——公元前190)提出了兩個數學發明:偏心圓運動和本輪、均輪模型,為天文學家解決行星視運動問題提供了基礎,本輪和均輪的運動可以從數學上解釋行星的各種運動狀態:留、逆行等。
這一模型被伊巴谷(約公元前190——公元前120)所繼承。這是伊巴谷的本輪一均論模型,即天體都在自己固有的本輪上做了均速圓周運動,本輪的中心又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均論上作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均速圓周運動。模型的本身沒有改變人們的習慣認識,模型有很好地解釋了當時所觀察到的日月距離的變化以及行星的視運動,因此,它很快被人們所接受,而後又被羅馬時代的托勒密(約90—168)繼承和完善。 伊巴谷本人的工作使人信服也是模型易使人們接受的一個原因。伊巴谷工作於羅特斯島天文台35年,日夜進行著天象觀測與精密構思,他所發明的天文儀器和研究方法都高人一等。他最先發現了歲差,測得一回歸年和一朔望月的時間,以及月球半徑和地球半徑之比,月地距離與地球半徑之比。伊巴谷被譽為古希臘成就最大的天文學家。
阿波羅尼烏斯的發明還被喜帕恰斯(約190-127BC)用來描述天文現象,從此希臘天文學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喜帕恰斯在構建日月和行星運動幾何模型時採用了巴比倫幾個世紀以來保存的觀測數據。他的另一項重要發現就是春分點的退行即歲差現象,並提出了太陽運動模型,很好地解決了四季長度不等與勻速圓周運動之間的矛盾。 除天文學之外,希臘人在數學方面的成就是驚人的。他們把埃及人和巴比倫人的經驗和智慧提煉和升華為一種新的體系,有了這一體系,後人便不再必須通過經驗而只需通過書本和邏輯就能掌握幾何學了。據說米利都的泰勒斯最先提出和證明直徑等分圓、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等命題,還提出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這在今天都是中學幾何學的內容,但在當時是了不起的科學發現。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證明了勾股定理和發現了根號2。到古希臘後期在科學理論上貢獻最大的應推亞歷山大城的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23—公元前235)和西西里島的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公元前212)。
歐幾里得是希臘數學的集大成者,古希臘數學家,被稱為「幾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幾何原本》是歐洲數學的基礎,提出五大公設,發展歐幾里得幾何,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歐幾里得也寫了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是幾何學的奠基人 。歐幾里得通過早期對柏拉圖數學思想,尤其是幾何學理論系統而周詳的研究,察覺到幾何學理論的發展趨勢,將缺乏系統性的片斷、零碎的知識,缺乏聯系性的公理、證明,缺乏邏輯性的公式和定理進行嚴格的邏輯論證和說明。系統地整理之前的幾何學成果,從10個公設、公理出發,按嚴格的邏輯證明推出467個命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幾何學體系。歐幾里得在 13卷的《幾何原本》中所創立的數學方法,即在定義和公理基礎上的抽象邏輯體系,不僅為幾何學的研究和教學提供了藍本,而且對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它的明晰性和可靠性為後輩科學家所嘆服。這是希臘人對數學發展完全獨創性的貢獻,幾何學從此成為一門科學以及古代最成熟的學科。他的其他著作:《已知數》:指出若幾何難題圖形中的已知元素,內容與《幾何原本》的前四卷有密切關系。《圓形的分割》:論述用直線將已知圖形分為相等的部分或成比例的部分,內容與西羅的作品相似。《反射光學》:論述反射光在數學上的理論,尤其論述形在平面及凹鏡上的圖像。《現象》:是一本關於球面天文學的論文,這本書與奧托呂科斯所寫的作品相似。 《光學》:早期幾何光學著作之一,這本書主要研究透視問題,敘述光的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等。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大里亞,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阿基米德把觀察和數學推理、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發現了杠桿原理和浮力定律,給出了求解復盡雜物體重心的方法。他的研究方法已接近現代的研究方法,被譽為「力學之父」。阿基米德流傳於世的數學著作有10餘種,多為希臘文手稿。他是把數學研究與力學研究相結合,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傑出代表。他在力學問題的研究中,最著名的是杠桿原理和浮力定律,著作有《論杠桿》、《論平板的平衡》、《認重心》、《論浮力》等。傳記作家普魯塔克這樣評論阿基米德的著作:「在整個幾何學上不可能找到更困難更錯綜復雜的問題,也不可能找到更簡單更清晰的解說。」在《論平板的平衡》中,有句著名的話叫做「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該書系統地討論了杠桿原理,揭示了重量、支點和力三者之間的關系,指出了加於杠桿支點兩邊的重量或作用之比等於兩個力臂長度之反比,揭示了理論力學的萌芽。阿基米德利用公設、命題來表述的杠桿原理,其形式與近代理論自然科學頗為相似。在《論浮體》中,他用數學分析方法首先論證了浮力定律,證明了一物體浮在液體之中,其所受浮力等於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沉於液體中時,其所失重量也與所排開的液體重量相等。出現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F表示物體於氣體和液體浮力),使用范圍:氣體和液體。在《論球和圓柱》中,他證明了:(命題13)任一正圓柱(不記上下底)的表面積等於一圓的面積,該圓半徑是圓柱高與底直徑的比例中項;(命題33)任一球面積等於其大圓面積的四倍;(命題34推論)以球的大圓為底以球直徑為高的圓柱,其體積是球體積的3/2。其包括上下底在內的表面積是球面積的3/2。他對這條定理非常喜愛,以致遺言把它刻在墓碑上。
在數學上精心研究了圓周、球體、椎體、著重去探討計算面積、體積的一般方法。他還發明了滑輪起重機、螺旋提水器、模仿日月、行星繞地球運動的水力推動儀器等,所以說他還是一位軍械發明家。阿基米德在科學上取得的成就主要決定於阿基米德的科學研究思想和他建立的一整套研究方法,又使數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得出一般方法。研究力學問題時首先注意實際觀察和實驗,從中得出公理和基本假定,繼而用嚴密的邏輯推理、數學論證去探求其力學原理。數學、力學二者又互相聯系,就像他本人所說,力學研究推進了他的數學研究;從他的力學著作中又能看到數學的分析如何促成他達到理論高度。最早給予力學原理藝術學表達式的也正是阿基米德。這也是他獲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離不開社會時間的條件、社會生產的影響以及阿基米德為科學事業的獻身精神。敘拉古城失陷時,他正在專心致志地研究問題,不幸被一羅馬士兵刺死。 希臘醫學中許多知識是直接來自埃及和兩河流域的。符咒和驅邪曾是流行的治療方法。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出現了以行醫為業的醫生,並逐漸形成一些醫學派別。在醫學領域,以醫學兼解剖學家的赫羅菲拉斯(公元前4世紀)為創始人,建立了亞歷山大城的一個醫學派。赫羅菲拉斯較為重視實際經驗,對人體很多器官進行了很好的描述,譬如他接受了阿爾克芒的觀點,批判了亞里士多德吧心臟看作思維器官的說法。他是第一個區分動脈和靜動脈的人。接著,埃拉西斯特拉塔(約公元前304—公元前250)考察了人體中動脈和靜動脈的分布以及大腦的功能,第一個將生理學作為獨立學科加以研究。他還提出所謂的「靈氣」學說,認為空氣被人吸進肺部之後進入心臟變為「活力靈氣」,再通過動脈流向全身,「活力靈氣」的一部分流入人腦變為「靈魂靈氣」,再通過神經動脈流向全身。 歐德謨(公元前3世紀)研究面更廣,通過解剖研究骨骼、神經、胰腺、甚至胚胎。這個學派為歐洲的醫學奠定了基礎。
希波克拉底被認為是古希臘的醫學之父,有全集59篇,集古希臘醫學之大成。該派的理論和醫術走在了現代以前任何時代的見解前面。希波克拉底認為疾病是人體的自然過程,主張用觀察和實驗方法研究疾病並創立了「四體液說」,認為人體由血液、粘液、黃膽和黑膽四種體液組成,這四種體液的不同配合使人們有不同的體質。他把疾病看作是發展著的現象,認為醫師所應醫治的不僅是病而是病人;從而改變了當時醫學中以巫術和宗教為根據的觀念。主張在治療上注意病人的個性特徵、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對患病的影響。重視衛生飲食療法,但也不忽視葯物治療,尤其注意對症治療和預防。他對骨骼、關節、肌肉等都很有研究。
在生物學領域,阿那克西曼德曾想像人是由魚變來的,因為人的胚胎很像魚。亞里士多德採用的解剖和觀察法在生物學史上是首創的。狄奧弗拉斯特(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6)繼承和補充了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的工作。
地理學在古希臘後期主要是亞歷山大城圖書館館長埃拉托色尼(約公元前273—公元前192)的工作了。他著有《對地球大小的修正》和《地理論述》,記載了許多地方的地形、氣候和礦產,記載了地球周長,其值與今天測得的赤道周長僅差385.13千米。他用巧妙的辦法確定了地球上山川的位置,繪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經緯網格表示的地圖。
在物理學領域,泰勒斯認為磁石吸鐵,磁石有靈魂。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分別對風和虹的形成作了大致正確的說明。恩培多克勒也正確地認為,聽覺是聲音造成的,聲音是空氣振動造成的。畢達哥拉斯派研究了弦的長度和音律的關系。埃利亞的芝諾提出四大悖論。亞里士多德寫了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學》專著,他研究的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現象。 羅馬的文明實際上是希臘文明的繼續。羅馬位於義大利半島,由於擴張的結果,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公元1世紀—公元2世紀為其鼎盛時期,自公元3世紀走向衰落。
古羅馬在理論科學上與古希臘相比,不僅僅是遜色的問題,而是一大倒退,這與羅馬時代的社會及思想局限分不開。羅馬本身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軍事帝國,長期的軍事行動使之著重於軍事掠奪,即使在帝國建立初期的穩定時期也只是在掠奪的基礎上追求奢侈豪華的生活,從表面上顯示自己的權威,絲毫不存在繼承和發展希臘科學成就的思想,因而,第一次戰爭就焚毀亞歷山大城珍藏的手稿50萬份;以後為鎮壓不信仰基督教的異端又焚毀書稿30萬份。他們認為古希臘的數學僅僅是一種「方術」,扼殺了剛剛踏入門檻的數學推理,還有奴隸本身所決定的權力日益集中,貧富分化加劇,是科學發展失去動力。因此,古羅馬盛期的繁榮只是重實際輕理論的暫時現象。古希臘科學在古羅馬時期走向衰落,但在天文學和醫學仍有重要進展。托勒密的《至大論》集古代天文學之大成,運用數學模型方法建立了地心說體系。蓋倫醫生提出了「靈氣論」學說。托勒密地心說和蓋倫醫學統治西方科學長達1500年之久。
托勒密(約100-170AD)繼伊巴谷之後進行了細致的天文觀測,更完善了宇宙幾何模式本輪一均輪體系。他將天體運行的圓形軌道增加到80個,使其與觀測結果更好的相符。雖然他已認為這樣龐大復雜的系統沒有客觀實在性,只有數學上處理的意義,但因擺脫不了舊軌,他還是奴隸不懈地進行研究,得出比較滿意的結果,最後著成《至大論》一書,其影響延至16世紀哥白尼心體系建立之後。
自然學家普林尼(23-79)同時也是醫葯網路學家,記錄了包括從蔬菜到動物、礦物製成的葯品,提供了那個年代的公共衛生方面的資料,匯集成為《自然史》。公元一世紀塞爾蘇斯的網路全書中的醫學部分被保存下來,他深信希波克拉底的病理學觀點,並有所進步。詳細敘述了對外傷、骨折的治療,總結了炎症的四個主要症狀:紅、腫、熱、痛。
蓋倫(129-199)生於小亞細亞愛琴海邊一個建築師家庭,早年跟隨當地柏拉圖學派的學者學習,十七歲時跟隨一位精通解剖學的醫生學習醫學知識,是古羅馬時期最著名最有影響的醫學大師,被認為是僅次於希波克拉底的第二個醫學權威。蓋倫是最著名的醫生和解剖學家。一生專心致力於醫療實踐解剖研究(羅馬人統治時期嚴禁人體解剖,蓋倫通過解剖動物來了解人體)、寫作和各類學術活動。一生寫了131部著作,其中《論解剖過程》、《論身體各部器官功能》兩書闡述了他自己在人體解剖生理上的許多發現。

值得指出,古希臘哲學的影響形成了古羅馬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兩大派別。以盧克萊修(約公元前99—公元前55)為代表的唯物主義派別繼承和完善了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思想;唯心主義學派繼承了斯多葛派的泛神論和柏拉圖的靈魂轉世說,二者的結合成為古羅馬煉金術的思想基礎,使煉金術在古羅馬流行300年,雖屬荒唐,但為化學科學的起源積累了知識。總的來看,古羅馬時代理論科學的主流沒有什麼大的建樹,只是古希臘部分理論科學的系統和完善。

閱讀全文

與古羅馬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