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唐代發明獎

唐代發明獎

發布時間:2021-11-11 05:16:26

Ⅰ 唐代科舉制度

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唐代將科舉制度化,幾乎年年開考,在科舉考試的選拔層次、國家主考的級別、考試內容及方法、考試科目的劃分、考試程序的制定、錄取後何時授職及起點官階等方面都作了艱苦的探索,對實行了1300年的科舉制的確立有奠基之功。

同時也表現出了早期的幼稚與不規范,科舉還不是補充官員的主要手段,政府及國民對科舉考試及其中選者的重視程度亦遠不如宋、明、清諸朝,對科場案查處不力,選才亦遠未擴展到中下層。

唐代科舉考試的科目繁多,而人們最重視的又是「進士」科,當時就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從整個科舉考試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舉畢竟處於早期,尚為探索階段。

其他科目且不論,其進士科考試就始終不糊名,更無譽錄之說,考試並不嚴格。多數的錄取並不完全倚重考卷,還要看平時的文字高下,考生的聲名、影響其家世、地位等等,有時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開考,名次已定。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唐代科舉考試只是一種虛假的形式」。盡管如此,其草創之功不可抹殺。關於唐代科舉的方方面面,已有不少著作和論文進行過研討。本文僅擬就幾個小的問題做點拾遺補缺的工作。

拓展資料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系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參考資料網路。科舉制度

Ⅱ 李姓人中唐代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唐代。。。。。諾貝爾???
唐朝(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癸巳年)-1896年12月10日(丙申年)
諾貝爾本人死後才設立的諾貝爾獎
整個唐朝滅亡後一千年才有諾貝爾獎,你說唐代有李姓人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咩????

Ⅲ 唐代劍的科研成果

主持過廣西、浙江、江西、江蘇、貴州、安徽、山東等省的各類旅遊規劃132項,完成了國家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課題5項,出版專著6部,在《旅遊管理》、《理論探討》、《農村經濟》中國旅遊報等報刊雜志發表論文67篇,獲省社科優秀成果獎2項,世界休閑創新獎1項。其代表作有《旅遊開發地生態風險評價與對策研究》、《旅遊規劃原理》、《中國鄉村旅遊開發與管理》、《杭州市旅遊資源研究》,「旅遊規劃方法研究」、「中國旅遊業面對SARS的思考與對策」、《杭州西溪濕地旅遊策劃》等,在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較深入研究。

Ⅳ 唐代經濟制度

1、財政制度:租庸調制、兩稅法。

2、土地與賦稅制度:唐朝戶籍制度沿襲隋朝,行三等戶制。前期的賦稅制度,大提承襲隋朝,於624年頒行均田制與租庸調制。

唐朝是繁榮強盛的大朝代,經濟的發展與規模有長足的發展。隋朝末年因為戰亂的關系產生大量無主地,使得均田制可以持續推行,對於穩定農業有很大的幫助。而自孫吳、東晉等六朝發展的江南經濟持續提升,已經顯出超越黃河流域的趨勢。

而唐朝掌握南北經濟使得經濟十分強盛。甚至在安史之亂後,雖然華北殘破不堪,但唐朝政府還可以依賴江南的經濟而持續復甦。自隋唐開始,中國經濟進入了更高的發展階段。

(4)唐代發明獎擴展閱讀

1、農業:

唐代農業生產工具比前代有所進步,開元年間發明了曲轅犁,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統一全國,在之後穩定的一百三十年之中,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總計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安徽鏡湖、山東竇公渠、山西文水、河北三河、四川彭山、湖南武陵等。

2、手工業:

唐代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

3、商業:

唐代的城市商品經濟處於成長的胚芽時期。長安、洛陽、蘇州、揚州、成都、廣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內的商業中心。唐朝國內交通在當時世界上是十分發達的。陸路交通以長安為中心,道路遍布全國。

Ⅳ 古代獎項設置

古代皇帝或官府的獎勵,對內是有文字記載的,如同現在的資料或檔案一般。
金銀財帛、美女、奴役、土地等既是一種獎勵方式,同時也可以說是一種憑證。
除此以外,作為獎勵憑證的還有:
1、誥命是古代帝王詔令文書的文種名稱之一,為皇帝分封高級官員的憑證。始於商周,秦廢不用,漢代偶爾用之,不為常式,唐代稱告身,為頒給個人的官階憑證。宋代沿用告身,又稱官告,宋始稱誥命,為封贈文書,用滾動條式五色綾紙書寫。凡文武官升遷改秩,追贈大臣,貶議有罪,贈封祖父妻室,都用誥命。元有宣命和贊牒,宣命用於一至五品官,贊牒用於六至九品官,均用紙繕寫。明沿宋制,只宣命改稱誥命,文官用玉箸篆,武官用柳葉篆。清沿明制,封贈五品以上官員及世爵承襲罔替者發給誥命,誥命文字由翰林院撰擬,交中書省繕寫後,由內閣蓋「制誥之寶」印後頒發。
2、其他的詔令文書。如誥敕、誥券、誥策、誥章等都是封贈的文書。
3、牌。主要有金牌、牌面、牌印,我們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金牌了,尤其是免死金牌。
4、丹書鐵契,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這種憑證因用丹書寫鐵板上,故而得名。
5、敕造,帝王賞賜臣下或恩准起建造府宅,都會在門前的牌匾上標注「敕造」二字,如《紅樓夢》中的「敕造寧國府」,這也是一種獎勵憑證。
6、極少的,珍貴的,為世人熟知的,具有代表性的物件。如,尚方寶劍、黃馬褂等。
7、牌文。帝王所予以的獎勵,張榜公布於天下的時候,是詔令文書。牌文則是官府的文書,是古時各部行道府以下官府所用的公文。在公布獎勵的時,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憑證。

Ⅵ 古時唐朝聲名遠揚,在歐洲人眼裡真的很強嗎

當時朝聲名遠揚,可以說在很多國家眼裡,唐朝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存在,而在歐洲人眼裡,唐朝也是非常強大的,主要是因為當時他們對於唐朝不甚了解,就覺得他們愈發的神秘且強大,這種未知更加讓他們覺得害怕。而且根據客觀來說,當時唐朝的國力以及軍事實力都是世界前列的,即使沒有真正的實地考察過,歐洲人也可以得知唐朝的繁盛,所以當時,歐洲人根本不敢侵略唐朝,他們對於唐朝,更多的就是一種尊敬和對於大國的一種崇拜。

Ⅶ 唐朝俸祿是什麼

包括祿米、土地、俸料三項.我找找具體的哈.

一)祿米。《新唐書·食貨志五》雲:「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遞至從九品為30石,都是每年供給一次,外官無祿。至貞觀初年,中書舍人高季輔建言:「外官卑品貧匱,宜給祿養親。」此後,規定外官比京官低一等給祿,一品以50石為一等,二品三品以30石為一等,四品、五品以20石為一等,六品、七品以5石為一等,八品、九品以2石5斗為一等。若無粟則以鹽代祿。此外,百官在年終考核中得到上考者,可得到獎祿一季或一年。
二)土地。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職事官、散官、封爵、勛官等均可按品級受職分田和永業田。據《新唐書食貨志五》載,一品有職分田12頃,二品10頃,遞至九品2頃,皆給百里內之地。諸州都督、都護、親王府官二品12頃,三品10頃,遞至九品2頃50畝。武官、三衛中郎將、上府折沖都尉六頃,中府五頃五十畝,遞至隊正、隊副80畝。此外,又有永業田,親王100頃,職事官一品60頃,郡王、職事官從一品50頃,國公、職事官從二品35頃,縣公、職事官三品25頃,遞至九品2頃。上柱國30頃,柱國25頃,上護軍20頃,護軍15頃,散官五品以上給同職事官。如果職事官被解免者,則追回田畝,若被除名者,則僅受口分之田,若襲爵者,不另給田畝。這些規定,只是政府的一種限田措施,並不能實授其地。不過,《食貨志五》說:「凡給田而無地者,畝給粟二斗」。但從白居易的《問議百官職田》看,唐代官員從政府那裡所得土地收入主要還是靠職分田。職分田一般按每畝收六升的租率出佃,所謂「依品而授地,計田而出租」。

(三)俸料。唐代官員的俸料制是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制定的。所謂俸料,包括月俸、食料、雜用,職事官又有防合或庶仆(一品至五品有防合。一品防合96人;六品至九品有庶仆,六品有庶仆15人)。這套內容復雜的俸料制,至唐玄宗時才合為一項。《新唐書·食貨志五》說:「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令百官防合、庶仆俸食雜用以月給之,總稱月俸」。唐代官員的俸料法定額數與實際收入往往差別很大,這在地方官尤其為甚。其俸錢的來源有幾個方面,或以公廨錢充,或以戶稅充,或以青苗錢充等等。 隋唐五代的官員,按規定到了七十歲是要退休的,稱之為「致仕」。官員請求致仕叫做「乞骸骨」。如果不滿七十但疾病纏身者,也可提前要求退休。反之,若精力充沛,體魄健壯者,雖年過七十也可繼續留任。五品以上官員退休,本人應直接上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退休者,則只要尚書省按規定統一辦理即可。致仕之後,若有特殊需要,也可再度出仕。官員致仕時可享受一定的待遇,據《唐會要·致仕官》說,有的可以加官一級,有的只是換了一個官名而品秩並未改變(致仕後,例晉一級,至宋代才成為制度)。在經濟待遇方面,五品以上者致仕,終生可以享受半俸,特例可給全俸。六品以下者,舊制前四年給半俸,天寶時令給至終身。此外,三品以上致仕者還享受朔望聽朝參,其班列在本品現任官之上,以表尊崇。這些制度和規定對於鼓勵官員退休是有一定作用的。

轉自中華歷史網

Ⅷ 中國古代的創造發明有哪些

1、張衡發明地動儀。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5、走馬燈。公元1000年左右,中國人就創造了走馬燈,古籍都有關於走馬燈的記述。走馬燈上有平放的葉輪,下有燃燭或燈,熱氣上升帶動葉輪旋轉,是現代燃氣渦輪工作原理的原始應用。

Ⅸ 唐朝官員俸祿

唐代官員從政府那裡所得的俸祿來源包括:祿米、土地、俸料三大項。

祿米

《新唐書食貨志五》雲:「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遞至從九品為30石,都是每年供給一次,外官無祿。至貞觀初年,中書舍人高季輔建言:「外官卑品貧匱,宜給祿養親。」此後,規定外官比京官低一等給祿,一品以50石為一等,二品三品以30石為一等,四品、五品以20石為一等,六品、七品以5石為一等,八品、九品以2石5斗為一等。若無粟則以鹽代祿。此外,百官在年終考核中得到上考者,可得到獎祿一季或一年。
土地 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職事官、散官、封爵、勛官等均可按品級受職分田和永業田。據《新唐書食貨志五》載,一品有職分田12頃,二品10頃,遞至九品2頃,皆給百里內之地。諸州都督、都護、親王府官二品12頃,三品10頃,遞至九品2頃50畝。武官、三衛中郎將、上府折沖都尉六頃,中府五頃五十畝,遞至隊正、隊副80畝。此外,又有永業田,親王100頃,職事官一品60頃,郡王、職事官從一品50頃,國公、職事官從二品35頃,縣公、職事官三品25頃,遞至九品2頃。上柱國30頃,柱國25頃,上護軍20頃,護軍15頃,散官五品以上給同職事官。如果職事官被解免者,則追回田畝,若被除名者,則僅受口分之田,若襲爵者,不另給田畝。這些規定,只是政府的一種限田措施,並不能實授其地。不過,《食貨志五》說:「凡給田而無地者,畝給粟二斗」。但從白居易的《問議百官職田》看,唐代官員從政府那裡所得土地收入主要還是靠職分田。職分田一般按每畝收六升的租率出佃,所謂「依品而授地,計田而出租」。
俸料

唐代官員的俸料制是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制定的。所謂俸料,包括月俸、食料、雜用,職事官又有防合或庶仆(一品至五品有防合。一品防合96人;六品至九品有庶仆,六品有庶仆15人)。這套內容復雜的俸料制,至唐玄宗時才合為一項。《新唐書食貨志五》說:「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令百官防合、庶仆俸食雜用以月給之,總稱月俸」。唐代官員的俸料法定額數與實際收入往往差別很大,這在地方官尤其為甚。其俸錢的來源有幾個方面,或以公廨錢充,或以戶稅充,或以青苗錢充等等。

Ⅹ 唐朝有哪些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製的金剛經-現存世界上最早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唐末藩鎮割據時,有支軍隊進攻豫章,使用火葯。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葯打仗的記錄
僧一行第一次測量子午線的長度。並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恆星運動的科學家。
唐高宗時,政府組織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葯典《唐本草》。

與唐代發明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