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駱駝祥子》中的黃包車令人印象深刻,是誰發明了黃包車呢
黃包車是一種用人力拖拉的雙輪客運工具,又稱人力車,約1870年創制。 早在商朝,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我國已經能製造有輻車輪的輕便兩輪車了。到了秦漢時代,人力兩輪車稱為「輦」,像這個字一樣由「男子並行,拉車前進」,一般為皇帝和顯貴乘用,所以沒有在百姓間流行開來。漢魏時代盛行的就是獨輪車了,用人力推挽,貨架安設在車輪的兩側,用以載貨,也可乘人。
人力車繼承了馬車等交通工具的舒適、便捷,隨時隨地隨停隨走,又更好地適應了上海彎曲、狹窄的街道和巷子,可以將客人接送到目的地門口,更加便利。隨著時代的發展,黃包車也一直在改進。現在在很多旅遊景點都能看到黃包車,以供遊客累了方便休息。
⑵ 雞尾包 黃包車是誰
名字說不得~~~
雞尾包:外表清純,在娛樂圈打拚多年名氣不大,傳聞與不少監制關系好,故此不少劇集都有見其做花瓶。雞尾包原是一種特色麵包,是以舊麵包混合砂糖及椰絲作為餡料。起源於1950年代的香港。有麵包店東主不想將賣剩的麵包扔掉這樣浪費。因此,有人便發明將賣剩的麵包搓碎,再混合砂糖作為麵包的餡料,便可以將這些麵包重新再用。由於以不同麵包混合成餡料就好像雞尾酒一樣,雞尾包因此而得名。後來餡料加入椰絲,使雞尾包更為香口。因其生活混亂,交男友甚多,故得名雞尾包。雖則工作有限,但副業無限,二十歲左右就有房有車,出入有助手相隨,近年與「虛偽公子」打得火熱。
黃包車:雖然30來歲就處於半退休狀態,但感情空虛,經常四齣旅行。私生活較混亂,工作態度一般,曾經與導演吵架,又對助手態度惡劣,堪稱片場鬼見愁。近年沉迷風水,在家布下不少桃花陣
⑶ 民國時期的黃包車是一種便利交通工具,那黃包車為什麼姓黃
黃包車是電影中最常見的一種人力交通工具,它不但方便與百姓,而且對環境毫無污染,還有遮風擋雨的作用。
另一種說法是當時人力拉車很火,不僅許多商人喜歡這道菜,甚至許多有錢人也開始看上它。為了區分商用車和私家車,政府規定商用車輛必須塗上黃色才能區別開來。
由此可見,黃包車姓黃,是因為中國人認為黃色是尊貴的代表和方便政府區分商用車和私家車而做的標志。當今科技發達,黃包車早已被汽車、飛機等更先進的交通工具所取代。倘若你想看到黃包車長相如何?想享受一下黃包車你只能去一些旅遊風景區或者老北京尋找。但是前提一定要有當水魚的准備,因為聽說坐一次黃包車比打的還要貴上兩倍。
⑷ 黃包車歷史背景及關於黃包車的案件
黃包車是日本人發明的,所以又叫做「東洋車」。中國的黃包車最早於上海出現。1870年代,法國商人見租界交通日益繁盛,於是向有關當局申請,從日本引進人力車。
最初引入的人力車車身頗高,車輪用木料製成,行走時會發出刺耳的隆隆響聲,車身又顛簸不定,乘坐很不舒適,所以人們對這種交通工具,反應相當冷淡。當時人力車經營者有見及此,便改良車身的設計,首先將車身降低,然後以橡膠車胎代替木輪,使乘客坐得更安穩舒適。其後,人力車的車身髹上鮮艷的黃色,「黃包車」之名便由此而來。
對於人力車的由來,還有另一種說法。中國最早的人力車出現於清光緒年間,是慈禧太後出宮乘坐過的鐵皮車(這輛車現收藏於頤和園)。由於是御用車關系,所以車身塗上了黃色油漆,墊子採用黃龍緞子做成。自慈禧太後御用的鐵皮車出現後,街道上便陸陸續續出現形狀大致相同的鐵皮車。
⑸ 黃包車在上海灘曾風靡一時,後來怎麼消失不見了
提到老上海,大家腦中浮現的除了租界、各種公館、小弄堂之外,一定少不了人力車。近代上海這樣一座與國際接軌的城市,在傳統與現代間,人力車穿梭於大街小巷,見證了那一段時期獨特的歷史。
一、人力車傳入與興盛
人力車誕生於東洋日本,1873年,法國商人米拉將它引入上海法租界,並創建了第一家人力車公司,開啟了人力車在中國的歷史。《申報》描述這種新奇的車輛:“比中華車大小不同,不論天暗下雨,一樣可推。車上另有帳篷,下雨不濕衣服,格外奇巧”。人力車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叫法,因在上海統一刷漆為黃色,故又被稱為黃包車。近代中國的大城市基本都有人力車的身影,但要論及數量以及名氣,還得數上海的黃包車最為著名。
代替人力車的三輪車
文史君說:
老上海的黃包車,在大街小巷中是一道獨特的景色,前後七十年的歷史,見證了近代上海的興起與繁華,最終被時代淘汰,成為歷史的印記。人力車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中國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掙扎,城市發展處於傳統與現代之間時,它的存在具有相當的價值。人力車方便交通且養活了大批困頓的人,這也正是其不能隨便被取締的原因。當歷史進程發展到人力車不再適應時,它也便自己消亡,當最後的人力車被放入博物館時,也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如今,我們只能從旅遊景點,博物館與影視作品中看到人力車,卻永遠看不到當時人力車業的繁華。但它的使命卻還未結束,從小小的人力車,我們可以窺探的其實是近代中國,我們所不常得見的廣闊社會生活史。
⑹ 「黃包車」的來歷
清康熙本《孔子問答‧小兒論》插畫即出現後推型的人力車。有別於需站在車上的馬戰車,可供長者乘坐的兩輪車,不晚於漢代出現,即所謂的「安車蒲輪」。
人力車最早在1869年,重點:(由到日本的美國傳教士,強納森.斯科比所發明),最早僅是個人在橫濱街上使用,但很快即開始在當地流傳使用,在幾年之間已經成為日本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1873年,一位叫梅納(Menard)的法國商人從日本抵達上海,試圖把人力車引進中國以圖獲利,獲得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同意。公董局以發放牌照收稅的方式來作管理。
1874年米拉正式成立了公司,到該年底,在上海已有十家公司成立,有近千輛人力車在營業。其後逐漸在上海各地區流行起來,到1914年時,僅公共租界就有9178輛的人力車。
(6)黃包車發明者擴展閱讀:
在民初上海的人力車公司經營方式早期主要是由外國成立的人力車公司,購買人力車,並向租界當局登記買牌照,之後再租給中國的中間商,再轉租給人力車夫作生意,到20世紀開始,逐漸出現中國商人的公司登記競爭。
由於當時人力車造價因技術發達而日漸下降,公司購買一輛人力車,約出租一個月就能收回成本,因此成為當時獲利甚豐的行業。
出勞力的人力車夫的生活一般都辛苦,在1930年代,搭乘人力車的價錢大約是一英里收費不到20分,比當時乘出租汽車要便宜很多,一般市民可以負擔的起,加上人力車相較於汽車而言,可以進入許多較窄的巷弄,因此成為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人力車夫花費大量的勞力,但所得扣除租車費用之後,收入甚少。據估計,在1930年代,上海約有80000左右的人以拉人力車維生,大多是外地移入的下層貧民。
⑺ 人力車是那國發明
雖說一段時期在中國風行一時,舊社會那陣,但是還是經由日本傳入中國,也是日本發明的黃包車 黃包車黃包車,又名人力車。來自日本,又叫東洋車、洋車。為引人注目,招徠生意,車身塗黃漆,故名黃包車。
民國初年,黃包車已風靡京、津、滬、漢等大都市。武進縣於民國六年(1917年)籌建人力車公司,民國七年第一家人力車公司合興賃代所開始營業。至民國十五年已有中合興、北合興、老合興等3家,另有快利一家未列入。民國十七年,西門通新閘、北門通龍虎塘、南門通湖塘橋等處公路告竣,城區內有些街道拓寬,於是人力車通行范圍大為擴展,人力車公司又有發展。民國十七年後,相繼開有福利、先後、利民、順記、安泰等人力車行。至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全縣甲等人力車30輛,乙等人力車570輛。至民國二十四年六月,"本邑車行有合興、快利、捷程等20餘家,出租黃包車黃750輛。"至民國二十六年抗戰前未變。在此期間人力車夫已有2000餘人,人(車夫)多於車近3倍。雖人力車一再限制發展,但從業求車者無法控制。淪陷期間,仍有黃包車營業,敵偽新貴憑借勢力,劫得老車商車輛為己有,成為新車商。工人亦有購車自營者。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頒布整理營業人力車條例,新老車商計程車輛和車夫自有車輛重新登記開業,當時以2000輛為限。到民國三十六年車商有20多家,有車1200輛,車夫自置車約600-700輛。人力車夫(包括季節性的)大約3000多人。解放前夕,全城有人力車公司和車行達30多家,黃包車數達1300多輛,黃包車商團體有"人力車租賃同業公會",黃包車工人組織有"人力車職業工會"。
黃包車首先在縣城發展,民國十六年七月戚墅堰商辦益民人力車公司,額定黃包車20輛,縣公署批准西街至火車站可以通行。民國十七年五月一日,"城建局長庄中希(庄啟),偕同通江路常委會委員等,赴奔牛開通江路第二次常委會隨乘黃包車4步(輛),一路經過新閘鎮參觀蠶桑指導所,又經過連江橋察看河工,並隨途考察各段築路成績,至中午蒞奔,一路觀者駭然,可謂開風氣之先",武進報為此特以《武丹路通黃包車》之標題報道黃包車第一次下鄉的情況。同年有人擬籌建丹陽路黃包車公司。至民國二十年奔牛也曾開辦人力車行,有少量黃包車。縣城至周圍集鎮通黃包車的已有龍虎塘、湖塘橋、白家橋。鄉鎮除奔牛外,無此行業。由於下鄉都是長途,黃包車夫拉車奔跑不勝勞累,故黃包車在本縣40餘年歷史,來鄉鎮者不常見。
客運三輪車,為黃包車與自行車的結合體,容坐二客,駕車者腳踏行駛,較黃包車拉行奔跑減體力不少。解放前夕常州城裡有鳴凰人自備三輪車三五輛,納入黃包車行業經營
⑻ 黃包車是從何時開始的,有哪些歷史文化內涵在其中
黃包車在清朝時十分流行,是一種人力交通工具,它開始是來源於日本。看過很多電視劇的人,尤其是關於民國時期的影視片,對於黃包車應該不是很陌生。黃包車開始是來自於日本,後來慢慢傳入中國,最開始叫做東洋車,後來傳入中國之後也被人們慢慢地稱為黃包車,在當時它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備受人們的歡迎與喜愛。
在清朝末期和民國時期,沒有其他的交通工具,除了馬車,黃包車,在當時那個社會是非常流行的,這也代表了家庭經濟情況。如果家裡有黃包車的人,家庭經濟情況肯定也不錯,它也代表著尊貴。黃包車的出現也解決了當時很多人失業的情況, 雖然現在已經被很多交通工具代替,但它依然是我們的文化產物,它代表了那個時期的中國社會生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