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穿刺針發明

穿刺針發明

發布時間:2021-11-10 18:01:48

❶ 留置針的發展歷史

1962年,德國貝朗公司發明了第一支留置針「Braunüle」。80年代初,靜脈留置針進入亞洲發達國家和地區; 90年代,開放式留置針率先進入中國手術室, 此後,由於留置針能夠相對普通鋼針減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在兒科受到廣泛的應用,並逐漸地影響到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留置針設計經歷了從最初的開放式到密閉式,從普通型到防針刺傷安全型.開放式留置針是最早的留置針形式,顧名思義,導管座的末端是開放式的,因此在穿刺結束撤出枕芯時,容易造成血液外漏,增加醫務人員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的風險,即便佩戴手套操作,這種風險依然存在;而密閉式留置針則在設計上根本避免了這一弊端,它是包含延長管、導管和密閉式輸液接頭(比如肝素帽)的一體式的設計。同時,除了直接的血液暴露外,80多名醫務人員因針刺傷而感染艾滋病的案例,直接推動了留置針向防針刺傷安全型設計的轉變,這種設計使得在鋼針撤出後,鋼針被特定裝置覆蓋或包裹起來,從而避免醫護人員,包括醫療廢物處理人員因被這些已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鋼針扎傷而感染血源性疾病。
同時,留置針的導管材料也經歷了從普通poly塑料到TEFLON到聚氨酯(以BD Vialon為代表)的變革。導管材質從根本上決定了留置針的留置結果,因此導管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強度易於穿刺,還要具有抗打折性能力讓導管打折或扭曲後迅速復原,同時導管表面要光滑,不易形成血栓,從而減少細菌定植帶來的感染風險,更要具有不透X光功能確保導管在靜脈中被清晰定位,這在發生導管斷裂等罕見並發症時顯得尤為重要。新的材料的應用,尤其是Vialon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上述對導管的要求,經過循證證實,能相對Teflon材質減少並發症,增加留置時間,減少不必要的額外費用支出。
此外,留置針的連接頭也從無連接頭的開放式留置針到有有連接頭的帶肝素帽的密閉式留置針,進展到無針正壓接頭:機械閥無針正壓接頭和分隔膜無針接頭。
留置針變革的歷史也是其核心部件的變革歷史,包括導管材質,輸液接頭和防止血液暴露和針刺傷害的功能 。

❷ 發明seldinger穿刺技術的是哪個國家的人

發明seldinger穿刺技術的是瑞典人Sven-Ivar Seldinger (1921-1998)

❸ 靜脈留置針誰發明的

1962年,德國貝朗公司發明了第一支留置針「Braunüle」。80年代初,靜脈留置針進入亞洲發達國家和地區; 90年代,開放式留置針率先進入中國手術室, 此後,由於留置針能夠相對普通鋼針減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在兒科受到廣泛的應用,並逐漸地影響到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❹ 穿刺針頭與注射針頭一樣嗎

穿刺針頭和注射針頭是不一樣的,前者的內徑要稍微大些,用於膿腫的穿刺診斷和排膿,後者用於皮下或者是肌肉注射。建議不管是何種針頭進行注射或者是穿刺後,都需要按壓住穿刺點5-10分鍾,避免皮下出血。

❺ 什麼是射頻穿刺針射頻穿刺針詳細介紹

北琪射頻穿刺針,射頻套管針為一次性使用無菌產品,與射頻控溫熱凝器配套使用。用於神經和肌肉等組織的射頻熱凝治療時的穿刺。
使用說明
1)在無菌條件下,取出射頻穿刺針射頻套管針。
2)使用前應確保手術電極的長度與直徑均適合於射頻穿刺針射頻套管針的長度。可查閱射頻控溫熱凝器廠家說明書中標稱的規格尺寸。如不能確定時,請將射頻熱凝電極套管針中的襯芯從針管中取出,將電極插入針管
中驗證。此時,如果電極的頂端剛剛出針管且位於針管端部斜面的中間,並且電極無明顯松動,則視電極為適合。
3)確定襯芯是否與針管配合正確。
4)使用射頻熱凝電極套管針進行經皮穿刺,直到針管的頂端到達目標位置。
5)輕輕地將襯芯從針管中移走,插入手術電極。
6)通過連接器將手術電極電纜連接到引線電纜,然後將引線電纜連接到射頻控溫熱凝器上。可依照所配套射頻控溫熱凝器使用手冊中所描述的方法進行治療。
7)熱凝過程結束後,待電極和套管針溫度下降至40°C以下再一起取出,以確保不發生凝血。

儲存環境要求
應存放在溫度 -29~55ºC,相對濕度0~80%(非冷凝態),氣壓0.5kPa~1.06kPa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曬。

❻ 有誰知道顯形穿刺針用來做什麼的

穿刺針的作用,顧名思義是穿刺取活檢的作用,用穿刺針取腫物的組織送病理,進行細胞學和組織學檢查,以明確腫物的性質,為臨床治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據。臨床上常見的穿刺取病理的部位有,肺部腫物、乳腺腫物、甲狀腺腫物、肝臟腫物等等,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腫物都需要穿刺取病理,有一些是需要直接手術切除腫物,做術中冰凍病理檢查的。

❼ 國家規定生產穿刺針需要在什麼樣的環境里生產

要看你生產的穿刺針是幾類產品,三類的一定要在十萬級凈化車間生產。

❽ 腰麻是怎麼發明的

復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雙重特點,以起效快、阻滯完善、肌松好、經濟等優點,目前臨床上應用已逐漸增多〔3〕,但腰麻後可引起生理擾亂,其程度與阻滯平面有密切關系,平面越高,擾亂越明顯,如阻滯平面越過胸10後,常出現血壓下降,嚴重者因腦供血不足而出現惡心嘔吐〔4〕。CSEA產生的阻滯比預計的要廣泛,這可能是由於蛛網膜下腔注葯使得硬膜外腔負壓降低和容積變小,從而平面擴散較廣,為避免平面廣泛,我們採用蛛網膜下腔應用小劑量重比重局麻葯(2ml)將腰麻平面控制胸10~11以下,再加小劑量的硬膜外給葯,獲得了局限的阻滯平面,並在麻醉開始後30分鍾內快速輸液200~300ml,降低了低血壓的發生率。對於腰麻後低血壓,首先補充血容量,如無效可給麻黃素15mg靜注或30mg肌注。本組病例中除個別患者給予小劑量升壓葯外,其餘患者均為用升壓葯。所有病例均採用腰麻硬膜外小劑量麻醉完成手術,此種方法值得推廣。
頭痛是腰麻後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是患者最苦惱的問題〔4〕,但用25G背孔穿刺針操作就沒有這種後顧之憂,頭痛的主要原因是腦脊液丟失造成的,使用這種特殊的細針,避免了腦脊液的丟失,故本組患者無1例發生頭痛。另外,局麻葯液從硬膜外腔擴散到蛛網膜下腔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因此CSEA的用葯量要小於單純硬膜外麻醉的劑量,這與我們的結果是一致的。硬膜外注葯前,應先給試驗量,以防導管誤入蛛網膜下腔,給2%利多卡因3ml,如導管在硬膜外腔,平面最多升4個節段,如置入蛛膜網上腔可能引起廣泛的阻滯平面,也不致引起膈肌麻痹〔3〕。本組病例中未發現導管置入蛛網膜下腔現象。在我國硬膜外麻醉失敗率和阻滯不全發生率為9.55%。在剖宮產患者甚至高達25%以上〔5〕。而CSEA阻滯患者99%獲得了完善的鎮痛〔6〕。CSEA吸取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雙重優點,可達到完善的鎮痛、滿意的肌松,其次小劑量的腰麻和合適的硬膜外阻滯可避免持續的交感神經阻滯和肋間神經麻痹,維持了呼吸、循環系統的穩定,減少了並發症的發生,盡管CSEA有以上優點,但是此方法也有一些缺點:①操作復雜技術要求較高;②硬膜外導管有置入蛛網膜下腔的可能,造成廣泛阻滯;③麻醉平面比單純硬膜外阻滯麻醉廣泛,對循環系統影響較大;④並發症可能多於單純硬膜外阻滯,因為腰麻醉並發症多。盡管有些缺點,但只要引起注意,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復合腰麻硬膜外麻醉,還是值得推廣使用的。

❾ 求問骨科穿刺針活檢針的廠家

北京安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❿ 輸液是誰發明的

1656年將葯物用羽毛管為針頭注人狗的靜脈內的英國醫師Christophe:wren和Robert,開創了靜脈輸液治療的先河。
1831年,正當霍亂肆虐西歐之際,蘇格蘭醫師ThomasLatta用煮沸後的食鹽水注人病人靜脈,補充因霍亂上吐下瀉而丟失的體液。
因此,ThomasLatta醫師理應被認為是第一位成功地奠定人體靜脈輸液治療模式的醫師。
隨後人體靜脈輸液進人了快速發展時期。1907年捷克人JohnJansky確定ABO血型系統,使得經靜脈輸血成為安全的急救手段。
但是,當時困擾醫生的是靜脈輸液治療當中的感染和熱源反應問題。所以在1930年之前靜脈輸液仍只能被用於急症患者,且規定護理人員只能協助准備靜脈輸液所需的耗材,而真正執行靜脈穿刺操作,只限於醫師親自為之。所有輸液用液體均為醫院自行制備。
1931年,美國醫生Dr.Baxbr與同伴合作在改造後的汽車庫內生產出世界上第一瓶商業用輸液產品一5%葡萄糖注射液,這種工業化生產的輸液產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大量應用於
傷、病員的搶救。

閱讀全文

與穿刺針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