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知識創造未來,多思怎樣
「記住很多知識」相當於和別人相比,個體腦袋中的知識結構相當宏大,可以比喻為「版地域寬廣」權。創造力是指個體面對「自己還沒有學習過」,或者「以前根本就沒有人解決的難題」時,表現出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傾向嗎?是的話,那麼「地域寬廣」與創造力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創造力需要一個獨立思考的系統,和強大的發散思維能力;而「記住很多知識」只需要記憶能力,尤其是我國的應試教育,是以犧牲獨立思考和發散思維能力為基礎的,所以,我國作為人口大國、教肓大國,科技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正是應試教育的惡果──當然,政策與體制不健全也是重要阻力。例如,科研經費與成果沒有實質上的聯系;民間創造力沒人重視等等,都是阻礙我國創新能力發展的問題。
❷ 影響知識創造因素無外乎()和外因
影響知識創造因素無外乎(內因)和外因 。
內因:主觀能動性。
❸ 先天和後天因素都有哪些
一、 什麼是人格
「人格」一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高頻詞彙,我們經常說「他具有高尚的人格」、「他出賣了自己的人格」、「他具有健全的人格」等。人格一詞涵蓋了法律、道德、社會、哲學等領域。而人格(Personality)一詞最初來源於古希臘語Persona,是指演員的面具,面具會隨著角色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後來此詞被用作描述人的心理。心理學上的人格內涵極其豐富,但基本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個體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現出的種種言行,人格所遵從的社會准則,這就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外顯的行為和人格品質;另一方面是內隱的人格成份,即面具後面的真實自我,是人格的內在特徵。
(一)人格(Personality)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這個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思想品質。
(二)人格是指穩定的行為方式和源於個體內部的人際過程。
(三)查爾德認為人格是使個體的行為保持時間的一致性,並且區別於相似情境下的其他個體行為的比較穩定的內部因素。
(四)人格是「穩定的」、「內部的」、「一致的」、「區別於」他人的心理品質。人格存在於個體內部並不等於外部行為。
二、人格的特徵
(一)獨特性。個體的人格是在遺傳、成熟、環境、教育等先、後天環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遺傳、存在及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特點,我們經常所說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如有的人開放自然,有的人頑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謹慎等。環境會使某一人格品質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出不同的含義。如獨立性這一人格特質,作為缺乏父母愛護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獨立帶有靠自己努力的含義;而在一個民主型家庭成長的孩子,獨立則作為健全人格培養的重要部分。
(二)穩定性。人格的穩定性是指那些經常表現出來的特點,是一貫的行為方式的總和。正如我們所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某種人格特質一旦穩定下來,要改變是較為困難的事,這種穩定性還表現在人格特徵在不同時空下的一致性。例如一個性格外向的大學生,他不僅僅在家庭中非常活躍,而且在班級活動中也表現出積極主動的一面,在老師面前同樣也能自然地表現自己,不僅大學四年如此,即使畢業若干年再相逢,這個特質依舊不變。
(三)統合性。人是極其復雜的,人的行為表現出多元性、多層次的特點。人格的組合千變萬化並非死水一潭。各種人格結構的組合千變萬化,因而使人格表現得色彩紛呈。在每個人的人格世界裡,各種特徵並非簡單的堆積,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樣,依據一定的內容、秩序與規則有機組合起來的動力系統。人格的有機結構具有內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當一個人的人格結構的各方面彼此和諧一致時,人們就會呈現出健康的人格特徵,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心理沖突,導致「人格分裂」。
(四)功能性。人格是一個人生活成敗、喜怒哀樂的根源。正如人們常說的「性格就是命運」。人格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時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人們常常使用人格特徵解釋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對挫折與失敗,有志者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在失敗的廢墟上重建人生的輝煌;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失卻了奮斗的目標。當人格功能發揮正常時,表現為健康而有力,支配著人的生活與成敗;當人格功能失調時,就會表現出懦弱、無力、失控甚至變態。
三、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一)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主張無意識的沖突對人的行為的主導作用和重要影響,非理性的意欲(性的或社會文化的)與外界現實在內心引起的沖突是精神異常的原因。該學說首創人弗洛伊德確立了精神分析的方法與理論體系。精神分析人格發展的理論有兩個前提:第一,強調發展。認為成人的性格是由各種嬰幼期經驗塑造而成的;第二,性力是與生俱來的,出生後隨著心理性階段而發展。在心理性慾發展階段中,人格發展可能遇到兩種情況:挫折和過分放任,出現依戀和退化等現象。這些階段的各種經驗對人格形成是決定性的因素。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有三個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這三者在意識、無意識活動的機制下,在性力發展的關系中形成。本我是一種原始的力量來源,是遺傳下來的本能。本我要求滿足基本的生物要求,毫無掩蓋與約束,尋找直接的肉體快樂。這種要求若有遲緩或減弱就會感到煩擾、懊惱,其結果不是這種原動力消失或減弱,而是企圖滿足的要求更加迫切;自我是人格結構的表層,但也只是部分意識而已。人若在本我控制的社會中,危險與恐懼則是難以想像了。因為本我不受任何管制,幸而本我得到人格中自我的檢查。自我是本我的對立面,在與環境接觸過程中由本我發展而來。在與環境的交往中,兒童不僅發展了自我,而且還知道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能夠對正確與錯誤做出辨別。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超我遵從理性原則,從理性角度思索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不可以做。本我的快樂原則、自我的現實原則與超我的理性原則共同構成了人格的三層結構。精神分析學派重視無意識即本我對人格的影響及兒童早期生活經歷對人格的影響。
(二)特質流派 特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爾伯特、卡特爾與艾森克。
奧爾伯特於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 ,他將人格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而個人特質又包括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共同特質是指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群體所具有的共同特質。個人特質是個體身上獨有的特質,依照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分為首要特質即個體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質;第二是中心特質,即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一般每個人身上有5至10個;其三為次要特質,只是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卡特爾認為人格基本結構的元素是特質。認為特質是人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中都保持的一致性。他還認為人格特質是有層次的,第一層次是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第二層次是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外部表現能直接觀察到的行為或特徵,表面上看相似的行為有著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質是指具有相互關聯的特徵或行為以相同原因為基礎。例如:大學生考試作弊相同的表面特質後面有著及其不同的心理動因;而考前睡眠不好、考試緊張、體育測試雙腿發抖等都源於同樣的根源特質焦慮。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法篩選出16種人格根源特質,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求新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被廣泛使用在人格測驗上。
表3-1 卡特爾的16種根源特質
人格因素
低分者特徵
高分者特徵
A
樂群性
緘默孤獨
樂群外向
B
聰慧性
遲鈍、知識面窄
聰慧、富有才識
C
情緒穩定性
情緒激動
情緒穩定
E
恃強性
謙遜順從
支配、攻擊
F
興奮性
嚴肅審慎
輕松興奮
G
有恆性
權宜敷衍
有恆負責
H
敢為性
畏怯退縮
冒險敢為
I
敏感性
理智、著重實際
敏感、感情用事
L
懷疑性
信賴隨和
懷疑剛愎
M
幻想性
現實、合乎成規
幻想、狂放不羈
N
世故性
坦白直率、天真
聰明能幹、世故
O
憂慮性
安詳沉著、有自信心
憂慮抑鬱、煩惱多端
Q1
激進性
保守、服從傳統
自由、批評激進
Q2
獨立性
依賴、隨群附眾
自立、當機立斷
Q3
自律性
矛盾沖突、不拘小節
知己知彼、自律嚴謹
Q4
緊張性
心平氣和
緊張困擾
愛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據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一是外傾性(Extraversion),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二是神經質(Neuroticism),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三是精神質(Psychoticism),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之後,愛森克編制了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簡稱EPQ,1968);為提高人格測量的信效度,在三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 Lie因素,指說謊引起的自身隱蔽。前三者為人格的三種維度,它們是彼此獨立的。EPQ在大量被試者身上應用的結果表明,各量表記分以E最高,N次之,L再次之,P最低;男女需要分別記分;P、E、N記分隨年齡逐降,L則逐升,青少年被試者各量表的年齡記分與成人的大致相反。艾克森以神經過程興奮—抑制為基礎構建各水平的人格層次結構,按照他的理論,人格的結構主要包括人格的行為方面(行為外傾)和人格的體質方面(如體質外傾)。行為外傾可以通過量表,如EPQ或EPI等進行測定。體質外傾則可以在各種程度上採用實驗測得。盡管艾克森認為他的人格和行為觀點並沒有排除環境的作用,但人格的生物傾向性仍是他的理論的主要方面。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較一致的共識,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 Goldberg(1992)稱之為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研究者通過詞彙學的方法,發現大約有五種特質可以涵蓋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外傾性(extraversion):好交際對不好交際,愛娛樂對嚴肅,感情豐富對含蓄;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點。
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煩惱對平靜,不安全感對安全感,自憐對自我滿意,包括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沖動、脆弱等特質。
開放性(openness)富於想像對務實,尋求變化對遵守慣例,自主對順從。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慧等特徵。
隨和性(agreebleness):熱心對無情,信賴對懷疑,樂於助人對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謙虛、移情等品質。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對無序,謹慎細心對粗心大意,自律對意志薄弱。包括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剋制等特點。
大五人格(OCEAN),也被稱之為人格的海洋,可以通過NEO-PI-R評定。
(三)行為主義流派 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華生、斯金納和赫爾。行為主義將人格看作是個體的獨特行為方式或這些方式的組合。對人格的研究是對個體的特殊學習經歷或獨特遺傳背景的系統考察,發現有機體與強化之間的獨特聯系。並且,人格研究只有建立了科學的判斷標准才是合理的。行為主義注重從個人所處環境的強化程序來考察人格的發展與改變。由於行為主義的人格理論主要是對低等動物的研究中得出的,只注重行為的外顯性,反對內省法和對內部事件的研究,而且人格研究忽視了人格機能的基本方面,即整體系統中部分的功能作用。
(四)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注重交互作用,即有機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強調有機體對變化著的環境的反應能力。在對人格的研究中,行為的個體差異取決於我們特定的學習經驗,而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質。例如,我們通過觀察學習,發現了哪些行為更易被獎勵或被懲罰,這是替代強化。班杜拉還強調,行為是由我們的行動自己掌控或自生成的。自我調節包括自我觀察、個人標准和自我反應過程。
(五)人本主義流派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陣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馬斯洛。馬斯洛不同意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學派的人格學說,而是著力於創立一門研究人類的積極本性的心理學。他的學說的重心是動機理論。它堅定不移地主張人類有一些本能化的需要。這種內在的需要即使有其生物學基礎,也很微弱,很容易被壓抑、埋沒或被扼殺。基於此,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一是生理的需要,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包括飲食、性、排泄和睡眠;二是安全需要,是住宅、工作場地、秩序、安全感和可預言性,這一層次需要的首要目標是要減少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三是歸屬的需要,即個體要有組織、家庭、社會的歸屬感,歸屬感的建立是個體社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是愛和尊重的需要,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別人對自己重視,相應地產生了威信、認可、地位等情感;二是要求自尊,與此相應的是適應、勝任、信心等情感;五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即使自己成為自己理想的人,達到個人潛能的最高之顛,這是每個個體內心真正需求的。
四、人格的結構
人格是由不同成份構成的一個結構系統,不同成份從不同側面反映個體的差異。人格結構系統包括認知、動機、氣質、性格、自我調控等成份。氣質與性格是人格的重要方面。
(一)氣質。氣質是指個體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這種特徵既決定了個體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又給每個人的心理活動蒙上了一層獨特的色彩。
膽汁質——夏天裡的一團火;這類人精力旺盛,直率、熱情,行動敏捷,情緒易於激動,心境變換劇烈。這類大學生有理想、有抱負,有獨立見解,反應迅速,行為果斷,表裡如一;不願受人指揮,而喜歡指揮別人;一旦認准目標,就希望盡快實現,遇到困難也不折不撓,但往往比較精心,學習和工作帶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能以極大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學習和工作,一旦精力消耗殆盡時,便會失去信心,情緒頓時轉為沮喪而心灰意冷。
多血質——喜形於色,喜怒都在展現中,可塑性強。多血質的人具有活潑好動,反應迅速,情緒發生快而多變,興趣容易轉移等特徵。這類大學生易於適應環境的變化,性情活潑、熱情,善於交際,在群體中精神愉快,相處自然,常能機智地擺脫困境;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上肯動腦、主意多,不安於機械、刻板、循規蹈矩,常表現出較強的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對外界事物興趣廣泛,但容易失於浮躁,見異思遷。
粘液質——冰冷耐寒;粘液質的人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寡言,情緒不易外露,注意穩定難於轉移,善於忍耐。這類大學生反應較為遲緩,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都能基本保持心理平衡;凡事深思熟慮,力求穩妥,一般不做無把握的事情,在各種情況都表現出較強的自我剋制能力;他們外柔內剛,沉靜多思,不願流露內心的真情實感;與人交往時,態度適度,不卑不亢,不愛拋頭露面和作空泛的清談;學習、工作有板有眼,踏實肯干,嚴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制度。但他們過於拘謹,不善於隨機應變,固定性有餘而靈活性不足,有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表現。
抑鬱質——秋風落葉;抑鬱質的人孤僻,行動遲緩,情感體驗深刻,善於覺察別人不易覺察到的細小事物。這類大學生在生理上難以忍受或大或小的神經緊張,厭惡那些強烈地刺激;他們的感情細膩而脆弱,常為區區小事引起情緒波動;自己心裡有話,寧願自己品味,不願向別人傾訴;喜歡獨處,與人交往時顯得靦腆、忸怩,善於領會別人的意圖,在團結友愛的集體中,很可能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遇事三思而行,求穩不求快,對力所能及的工作能認真負責地完成。在學習、工作一段時間後,常比別人更感疲倦;在困難面前常怯懦、自卑和優柔寡斷。
氣質本身無優劣之分,任何一種氣質都有其積極和消極的方面,氣質也不能決定一個人活動的社會價值和成就的高低。因此,大學生要正確對待自己的氣質類型,經常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氣質的消極品質,發揚積極品質,以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個性。而且值得重視的是與生俱來的氣質特徵,更多的人是多種氣質的混合體,看哪種氣質佔主導性地位。
(二)性格。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它是一個人對現實穩定的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的總和。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與周圍世界的態度,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
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可以對性格類型進行不同的劃分,如按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現程度,可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三種。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動;情緒型的人,情緒體驗深刻,舉止容易受情緒左右;意志型的人具有較明確的目標,行為主動。
按照個體的心理傾向,可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外傾型的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外部,活潑開朗,善於交際,感情易於外露,處事不拘小節,獨立性較強,但有時粗心、輕率;內傾型的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內部,一般表現為感情含蓄,處事謹慎,自製力強,交往面窄,適應環境比較困難。
按照個體獨立性程度,可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獨立型的人不易受外來事物的干擾,他們具有堅定的信念,能獨立地判斷事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緊急和困難的情況下不慌張,易於發揮自己的力量,但有時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固執己見,不易合群;順從型的人,隨和、謙虛,易與人合作,但獨立性較差,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在緊急情況下易驚惶失措。
性格與氣質都是構成人格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彼此制約。二者所不同的是,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會評價的內容,更多受到環境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性格具有社會評價的意義,反映了社會文化的內涵,有好壞之分;而氣質更多的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點制約,雖然在後天的環境影響下也有所改變,但與性格相比,它更具有穩定性,變化比較緩慢。
第二節 人格的影響因素
塑造和培養良好的人格是個體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在一個人的人生發展歷程中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到人格的發展,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人格是環境與遺傳交互作用的產物。在人格培養過程中,既要看到個體的生物遺傳的影響,更要看到社會文化的決定作用。
一、生物遺傳因素
心理學家對「生物遺傳因素對人格具有何種影響」的研究已經持續很久了。由於人格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特徵,因此人格研究者也會注重遺傳因素對人格的影響。
雙生子的研究被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是研究人格遺傳因素的最好辦法,並提出了雙生子的研究原則:同卵雙生子既然具有相同的基因形態,那麼他們之間的任何差異都可以歸於環境因素造成的。而異卵雙生子的基因雖然不同,但在環境上有許多相似性,如出生順序、母親年齡等,因此也提供了環境控制的可能性。系統研究這兩種雙生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環境對相同基因的影響,或者是相同環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現。研究結果表明:由於同卵雙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他們間的任何差異一定是環境造成的;由於異卵雙生子在遺傳上不同,他們有許多相同的環境條件,故可提供一些有關環境控制的測量;同時研究同卵雙生子與異卵雙生子,就可能評估相同基因類型下不同環境的作用,以及在相同或類似環境下不同基因類型的作用。
研究結果表明: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但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徵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氣質這些與生物因素相關較大的特徵上,遺傳因素較為重要;而在價值觀、信念、性格等與社會因素關系緊密的特徵上,後天環境因素更重要。人格發展過程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影響人格發展方向及形成的難易。
人既是一個生物個體,又是一個社會個體。人一出生後,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就開始了,並會作用人的一生。後天環境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會文化因素。而這些因素對大學生人格的發展更為重要。
二、社會文化因素
人一出生,便置身於社會文化之中並受社會文化的熏陶與影響,文化對人格的影響伴隨著人的終生。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徵,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展,而這種相似性又具有維系一個社會穩定的功能。這種共同的人格特徵又使得個人正好穩穩地「嵌入」整個文化形態里。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影響力因文化而異,這要看社會對順應的要求是否嚴格。越嚴格,其影響力就越大。影響力的強弱也視其行為的社會意義的大小,對於不太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社會允許較大的變異;但對在社會功能上十分重要的行為,就不太允許太大的變異,社會文化的制約作用就越大。但是,若個人極端偏離其社會文化所要求的人格基本特徵,不能融入社會文化環境之中,可能就會被視為行為偏差或心理疾病。
社會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文化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文化認同。例如,米德(M.Mead)等人研究了新幾內亞的三個民族的人格特徵,結果表明:來自於同一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鮮明地體現了社會文化對個體的影響力。居住在山丘地帶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則,成員之間互相友愛、團結協作,沒有恃強凌弱、沒有爭強好勝,一派親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帶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獵為主,男女間有權力與地位之爭,對孩子處罰嚴厲。這個民族的成員表現出攻擊性強、冷酷無情、嫉妒心強、妄自尊大、爭強好勝等人格特徵。居住在湖泊地帶的張布里族,男女角色差異明顯,女性是這個社會的主體,她們每日操作勞動,掌握著經濟實權。而男性則處於從屬地位,其主要活動是藝術、工藝與祭祀活動,並承擔孩子的養育責任。這種社會分工使女人表現出剛毅、支配、自主與快活的性格,男人則有明顯的自卑感。
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影響力一直被人們所認可,它對人格的形成與發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後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徵,如性格、價值觀等。社會文化因素決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徵,它使同一社會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民族性格等。
值得重視的是:隨著對文化因素的強調而產生的生物因素與文化因素之間的平衡,文化在個體人格發展中的作用受到進一步重視。
三、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常被視為人類性格的加工廠,它塑造了人們不同的人格特徵。家庭雖然是一個微觀的社會單元,但它對人格的培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不僅具有其自然的遺傳因素,也有著社會的「遺傳」因素。這種社會遺傳因素主要表現為家庭對子女的教育作用,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不無一定的道理。父母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逐漸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徵。
強調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家庭間的差異對人格發展的影響,探討不同的教養方式對人格差異所構成的影響。西蒙斯(P.Symonds)研究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和他(她)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息息相關。這意味著當我們考慮親子關系時,不僅要注意它們對造成心理情緒失調和心理病理狀態的影響,也得留意它們與正常、領導力和天才發展的關系。」
孩子的人格是在與父母持續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富於感情的父母將會示範並鼓勵孩子採取更富情感性的反應,因此也加強了孩子的利他行為模式而不是攻擊行為模式。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與他們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孩子在批評中長大,學會了責難;敵意中長大,學會了爭斗;虐待中長大,學會了傷害;支配中長大,學會了依賴;干涉中長大,被動與膽怯;嬌寵中長大,學會任性;否定中長大,學會了拒絕;鼓勵了長大,增長了自信;公平中長大,學會了正義;寬容中長大,學會了耐心;贊賞中長大,學會了欣賞;愛中成長,學會愛人。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
家庭教養方式一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權威型教養方式,這類母親在對子女的教育中,表現得過於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來控制。成長在這種教育環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做事缺乏主動性,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特徵。第二類是放縱型教養方式,這類母親對孩子過於溺愛,讓孩子多表現為任性、幼稚、自私、野蠻、無禮、獨立性差、惟我獨尊、蠻橫胡鬧等。第三類是民主型教養方式,父母與孩子在家庭中處於一個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父母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並給予孩子積極正確的指導。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快樂、直爽、自立、彬彬有禮、善於交往、富於合作、思想活躍等。
普朗明在他的《天性與教養》中對人格的天性與教養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共享環境(shared environment)即子女們在同一家庭成長所享有的環境構成,而非共享環境(unshared environment)由在同一家庭成長卻不被子女們共同享受的環境如性別差異、排行順序或特定生活事件而被父母區別對待。研究結果表明:重要的不是家庭單位,而是每個孩子在家庭中的獨特經驗。即孩子在家庭中的非共享環境。兒童在家庭內與家庭外得到的經驗對其人格發展都有重要影響。
由此可見,家庭是社會文化的媒介,它對人格具有強大的塑造力。其中,父母教養方式的恰當性直接會決定孩子人格特徵的形成。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自己的人格,並有意無意地影響和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會遺傳性」。
參考資料:http://www.5xx.cn/data/25461/detail.php?thisid=8221
❹ 行業層面的知識創造往往與什麼歷史背景有關
行業層面的知識創造往往與「(
)」的歷史背景密切相關。
A、
企業
B、
所處地方的
C、
此時此地此景
D、
行業組織
答案:
C~
❺ 後天的教育對人成才的作用的例子有
人的教育是在後天形成的,根本就不存在天生的天才,嬰幼兒的智力開發應該是從零歲開始,錯過了最佳階段,可能會帶來很多麻煩;一位心理學家指出,假若一個17歲的青年人的智力發展水平為100的話,那麼他4歲時就具有50%的智力,8歲時有80%的智力,剩下的20%是從8~17歲這8年裡獲得的。智力發展的速度具有先快後慢的趨勢,而前4年智力的發展等於以後13年的總和;我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我自己就是最好的見證,我曾經被接生的醫生斷言為弱智,在媽媽與我的共同努力下,我一直很健康的成長,不僅沒有弱智,還考上了大學,連接生的醫生都很驚訝,因為比我出生時情況好的孩子都是弱智;所以,我認為後天的教育是最重要的。
先天與後天
轉自兒童教育論壇 作者:一袋子寧靜
因育有龍鳳雙胎,雙卵雙生的兩個寶寶同時出生一起長大,對先天因素及後天發展的問題很關注。我的兩個寶寶出生時身長一樣,體重都是整整5斤,只是男孩兒在秤盤上的指針,稍稍偏高那麼一點點。兩個孩子都是我和LG自己帶,除了女兒在6--12個月時在放在婆婆家半年,上幼兒園之前有一段時間兩個保姆同時帶,但也沒有固定專人。我給他們完全相同的教育和愛撫,哪怕一顆糖豆兒和一個擁抱,我都堅持要給他們等同的。然而,打從出生起,他們就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接觸世界的方式和性格,基因、血型和一切與生俱來的東西都執著地烙印在基體里,幾乎無法更改。
女兒學習很優秀,認真、專注並有極大學習興趣,幾乎不用父母操心,我現在可以預言將來她一路的學習成績會很不錯;兒子學習讓我頭疼,字跡跡草,學習興趣全無,總是需要我督促才去寫作業。女兒很喜歡閱讀,經常自己找書看,書放在那裡就會自己津津有味地自己讀;兒子除了玩電子游戲,就會擺弄一些益智玩具,如車啊、槍呀、積木等等,我就想,難不成以後他適合當建築工人或者汽車修理工?
相同的書桌和學慣用品,女兒的一塵不染,井井有條,用過東西都放回原處;兒子的書桌永遠是亂亂的,東西總是找不到,我得經常幫他去收拾書桌。女兒天生食慾好,不挑食,身體素質好;兒子有些挑食,吃飯不多,同樣一起飼養的兩個孩子,兒子就偏瘦一點。兒子性格外向開朗、愛表達,主動接家裡電話,來客人熱情相迎,和陌生人愉快相處;女兒都是跟著哥哥後面,被動又羞怯地表達自己。兒子自信,心態好,成績不佳卻非常樂觀勇於接受現實;女兒呢,虛榮心極強,老師說一句都會哭鼻子,有時會小心眼兒,在家裡比較撒嬌。
因為兩個孩子的適時對比,我覺得人的性格、能力和智商情況先天因素占很大比重:
1、孩子生下來,並不是白紙一張,他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和劣勢,有一些無法更改的東西在基體里。
2、父母對孩子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對於孩子與生俱來的東西有時是無能為力的。
3、後天的發展要以先天情況為基礎,所謂因材施教;後天的發展只能是先天的補充,即所說的勤能補拙。
4、可以廣泛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最終還得服從孩子先天條件和興趣所在,比如搞音樂,據說先天的成份佔99%,有一句話說「他不是這塊料,吃不了這碗飯」,只有嘆爹媽沒給好天分了。
5、除了孩子智商和性格先天因素占很大比重外,孩子在身體素質比如消化吸收系統方面也有很大先天因素,有的孩子天生不愛吃飯,有的孩子食慾旺盛。可能過分強調先天的因素比較宿命,但對孩子過分期望,試圖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也是夢想和神話。先天不足,可以後天彌補。美女天生麗質,那叫底子好,後天努力修為可以成為才女,二者兼具,外表和內心都非常精緻那是少有的極品。承認先天的差異,不過高要求孩子,對懶惰的父母也許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我的觀點:這位家長說的不錯!但是,有條件的家長最好採取積極的做法——針對孩子的個性進行教育。而現實中,往往保護了孩子的個性,卻讓家長不知所措,孩子最終也未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那該怎麼辦呢?我想,如果一群有遠見的家長能聯合起來,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的話,那麼,我們既能保護孩子的個性,又能使孩子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可謂一舉兩得!!)
❻ 知識創造的五個階段有哪些
野中郁次郎在描述知識創造過程的同時,指出了創造新知識的過程是一個「脆弱的過程」,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創造新知識與個人的信念和投入、特定的情境以及組織的氛圍等密切相關。
❼ 知識創造是人類的,在不斷問為什麼
泰坦巨神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傳說普羅米修斯是創造人類和造福人類的偉大天神。版他得到弟弟厄庇米修斯(Epimetheus)的幫助,權按照神的形象用泥和水創造出人類,並賦予人以生命,他又違抗宙斯的禁令,使人間有了火。還把各種技藝、知識傳播給人類,使人類得到文明。他因此而觸怒宙斯,被牢牢地釘在高加索山頂(Mount Caucasus)的峭上,每天有一隻大鷹來啄食他的肝臟,到夜晚肝臟又長出來,恢復原形。普米修斯這樣受折磨達三萬年之久,他忍受一切痛苦,始終沒有屈服,後來被赫拉克勒斯(Hercules)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