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道戰的創始人是大神們幫幫忙
說起抗戰時期根據地軍民開展的地道戰,大家都耳熟能詳。這種被日軍驚呼為「奇幻戰爭」的游擊戰術,以其在抗日戰爭中的巨大效用,成為我軍軍史、戰史上的光輝典範,也一直為國人津津樂道。然而,作為這種戰術的創始人,曠伏兆將軍卻一直鮮為人知。曠伏兆將軍的一生,和神秘的地道戰一樣,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曠伏兆將軍: 江西省永新縣人。一九二九年參加本地工會,曾任鄉工會委員,縣模範團大隊長。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第七十團班長,紅六軍團第十八師衛生部政治指導員,第十七師新兵營營長,龍桑獨立團政治委員,紅六軍團第十六師四十六團副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山西省方山縣委書記,山西戰總會第二支隊副支隊長,冀中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委員,冀中軍區警備旅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十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補訓兵團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第六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第一縱隊政治委員,第二十兵團六十七軍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兵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政治委員,鐵道兵第二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⑵ 地道戰是中國發明的嗎
這個沒有文字記載。但地道戰三國時的鄧艾就利用挖地道偷襲了姜維設在陰平的兵營。
⑶ 《地道戰》是毛主席發明的嗎
不是。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從保定清苑的冉庄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1939年初,日軍侵佔了冀中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後,經常包圍村鎮,製造了一次又一次血案。慘痛的教訓,逼得蠡縣的抗日軍民不得不想個好辦法,以躲避敵人的突然襲擊。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啟發,當時河北省保定市蠡縣的縣委書記王夫指示,選基礎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條秘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連、敵人來時便於躲避。
後來,經過縣委決策,在河北省保定市蠡縣的各抗日村鎮發展起了網路地道,即各家相通、各街相通、各洞相通、各村相通。有的村還發明了連環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令人眼花繚亂。在戰斗中,這種被改進的地道很快發揮了它的威力。
(3)地道戰是誰發明創造的擴展閱讀:
冉庄地道始挖於1938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大舉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戰爭苦難。為了防禦敵人的襲擊,保存自己,抗禦外侮,冉庄一帶人民開始挖地洞,最後挖成地道。冉庄地道一般寬0.7至0.8米,高約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
地道以十字街為中心,順沿東、西、南、北大街挖成4條干線地道,再由干線延伸出20多條支線,直通村外和周邊幾個村,最後挖成戶戶村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長達16公里的地道網。在斗爭實踐中,冉庄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艱苦的勞動,把地道網建設得十分完備。
地道分為作戰用的軍用地道和供群眾隱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內有指揮部、休息室、儲糧室,設有路牌和油燈,還有地下兵工廠、翻眼、陷阱等多處秘密設施。
同時,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徵,在牆壁、地面、井壁、牲口糟、炕面、鍋台、衣櫃等不易發現處,巧妙的構築地道口,並加以偽裝,使敵人難以發現。
為了便於監視、射擊敵人,還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構築工事多處,並與地道相通。同時,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將引線引入地道。這樣,冉庄地上地下各種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個立體火力網,成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
抗日戰爭時期,冉庄人民飽嘗了日寇的血腥屠殺,經受了血與火考驗的冉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畏強暴,奮起抗日,利用地道優勢配合武工隊、野戰軍對敵作戰157次,殲敵2100餘名,其中較大的戰役5次,榮獲了「地道戰模範村」的光榮稱號。
⑷ 知道戰是誰發明的
你說的應該是地道戰吧!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爭進入困難階段,日偽軍「掃盪」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對日偽軍進行斗爭。冬初,清苑縣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單口隱蔽洞(俗稱蛤蟆蹲),很快遭到日偽軍的破壞。民兵把單口隱蔽洞改造成能進能出的雙口隱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進行戰斗,多數地道又遭到破壞。 1942年夏季反「掃盪」開始後,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轉移,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路,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斗爭的堅強地下堡壘。冉庄的地道也有較大的發展,共有4條主要干線、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向外可通往孫庄、姜庄、隋家墳、河坡等村,全長30餘華里。地道一般寬1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內設有瞭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便於進行對敵斗爭。
⑸ 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
地道戰何以產生?
地道斗爭最早的發源地在冀中地區(河北中部)。冀中平原坦盪,日軍機動好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幹部、民兵、婦女和日軍周旋的難度較之山地要大得多,向地下發展是一個容易想到的選擇。
在歷史上,華北地區就有挖掘地道的記載,河北永清、霸縣等地多次發現地下古戰道:「古戰道結構十分復雜,既有寬大的藏兵室,又有窄小的迷魂洞,還有掩體、夾壁牆、閘門等軍事專用設施。」
單從地質條件言,冀東、冀南及豫北、豫中、豫東、魯西北地區均可滿足挖掘地道的要求,地道之所以在冀中濫觴,主要緣於其獨特的環境。冀中是華北平原上中共武裝力量的發祥地。
1939年,隨著武漢、廣州相繼失守,日軍開始將重心放在鞏固其控制區域上,冀中作為日軍眼皮底下的敵對地區,首當其沖受到日軍連續攻擊。
盡管在抗戰初期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中共造就了一個強盛的冀中根據地調動人力、物力和資源以運動戰、游擊戰的方式和日軍周旋,但面對日軍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持續保有根據地還是力所難能。
和日軍爭奪異常激烈的特殊態勢,催生了冀中地區挖掘地道的動能。
由於雙方力量上的差距,在日軍的進攻中,地區逐漸被蠶食,武裝也處於相對被動狀態,要承受日軍一波波治安強化運動的持續壓力,尋找游擊和躲避的空間至為關鍵。
地道是不穩定環境的產物,如果對手方完全控制局面,則地道和地道斗爭失去存在的基礎,而自身如果處於安定環境中,挖掘地道則不免畫蛇添足之嫌
拉鋸是催生地道的外在環境,地道和地道斗爭的產生及發揮功能,更重要的還在於人的因素即民眾的態度。
地道挖掘必須依靠民眾,同時民眾是否為地道保守秘密,是否通過地道幫助掩護中共幹部和武裝人員,是地道能否有效的關鍵。
地道基本是依村而建,民眾挖掘地道不僅要付出人力、物力,相應的村莊還要承擔被日軍發現地道後展開報復的風險
日本人承認,「由於血緣和地緣的關系,民眾與中共黨軍的關系非常堅固,不可輕視」。
中共在冀中表現出的非同一般的力量,冀中獨特的內外在條件也提供了不少助力。
冀中是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最早佔領的地區,為顯示威力,日軍在初期佔領地區,燒殺特別嚴重,就華北總體言,呈現北重南輕的態勢。冀中作為日軍燒殺政策首當其沖的被難地區,也因而成為對日抵抗的堅定支持者,而這又反過來招致日軍進一步的屠殺,大「掃盪」後,由於中共的堅持以及彌漫在民眾中潛在的反抗和敵意,日軍的統治相當困難,屠殺成為其強化統治的重要手段。屠殺固然可以嚇阻於一時,卻也激起民眾更為強烈的敵意。
由於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頑強抵抗,加之八路軍在敵後戰場的韌性堅持,日軍不得不把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被動防禦上,其對華北地區的統治始終處於不安定狀態。
這就決定了日本對中國的進攻和統治是有限的、戰略性的,控制區域集中於大城市和交通線附近。相對而言,眼皮底下的冀中地區控制雖較為嚴密,但也必須依靠密集的碉堡和據點完成。
地道斗爭的活躍▼
1943年年中以後,華北乃至冀中的中日對峙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隨著日軍開始准備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戰役,冀中兵力不得不進一步予以壓縮。
9月至12月,日方在冀中撤去點碉400餘個。1944年後,隨著豫湘桂戰役的展開,日軍兵力抽調更加急迫。根據日方自己的統計,1944年秋,華北方面軍佔領地區,有139個縣差不多未部署兵力,占總數的31.5%。日軍兵力大批被抽調,為趁勢反擊提供了機會,地道斗爭在此背景下重新活躍並進入高峰期。
▲ 隱蔽的地道
地上和地下是抵抗的一體兩面,只有成功的地上抵抗環境的造成,才能為地道的挖掘和戰斗提供可能;而地下斗爭的開展,又大大豐富了地上抵抗的手段。
這樣的解釋既回答了為什麼在五一掃盪後地道斗爭趨於沉寂,也可以幫助理解1944年後出現的地道大發展局面。
日軍對民眾的掠奪,既源於其侵略戰爭的本質,同時和中國的持久抵抗對日軍形成的壓力不無關系。
當民族情懷和中國軍民抗戰的現實與宣傳結合,就足以成為日軍控制中國的巨大負擔,使日本人不得不長期面對著敵對的人群,消耗其統治資源。
地道的隱蔽功能與戰斗功能▼
不誇張地說,抗戰結束前,冀中的地道已成為一座地下長城。不過1944年前,除局部地區、個別地道曾經發揮作戰功能外,地道更多還是以其隱蔽功能而存在。
1944年後,形勢明顯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變化,不再滿足於挖掘地道用於隱蔽,地道的戰斗功能被特別強調,戰斗地道逐漸得到推廣。
地道要發揮戰斗作用,必須和村落戰、爆炸戰等戰斗方式結合。「事實證明,單純的地是起不了多大作用,必須以武裝斗爭、爆炸運動來掩護。只有廣泛的游擊戰很好開展起來,地道運動才能廣泛開展。」
地道斗爭之所以能夠進行,就中共本身言,民眾的支持不可或缺;就對手方言,其被牽制的現實則是中共力量可以發揮的關鍵。
在普遍的敵意和有領導的武裝反抗下,日軍有限的兵力,決定了其只能局限於控制交通要道和核心地區,要想全面控制力所難能,這就給各種形式的抵抗提供了空間,地道斗爭是其中富有效能的一種。
但是地道斗爭畢竟有其被動挨打的一面,因此和各種形式的斗爭結合顯得至關重要,對環境和條件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否則,就難免遭遇挫折。
地道戰一般投入小兵力,如果遇到對手大兵力、持久性襲擊,而又無法順利轉移,周邊村莊也不具備協助打擊敵軍的實力,則有可能遭遇困難,和中共所有的敵後抵抗措施都一樣,地道斗爭必須放在抵抗系統中的一環予以使用。
結語▼
縱橫於冀中地下的地道是中國抗日戰爭史的奇跡,也是日軍難以想像的腳底下的噩夢。對日本人而言,過大的戰爭企圖使他們很難腳踏實地,以有限的兵力,從事一場沒有邊界的戰爭,日本人的捉襟見肘幾乎不可避免。
冀中地底下的抵抗,本質上是一場關乎士氣的較量,征服一個地道或許不難,但要征服成百上千的地道就難上加難,何況在這些地道後面,還有令征服者膽寒的抗爭意識。
⑹ 地道戰是誰發明的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復抗日斗爭制進入困難階段,日偽軍「掃盪」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對日偽軍進行斗爭。冬初,清苑縣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單口隱蔽洞(俗稱蛤蟆蹲),很快遭到日偽軍的破壞。民兵把單口隱蔽洞改造成能進能出的雙口隱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進行戰斗,多數地道又遭到破壞。 1942年夏季反「掃盪」開始後,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轉移,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路,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斗爭的堅強地下堡壘。冉庄的地道也有較大的發展,共有4條主要干線、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向外可通往孫庄、姜庄、隋家墳、河坡等村,全長30餘華里。地道一般寬1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內設有瞭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便於進行對敵斗爭。
記得採納啊
⑺ 地道戰是誰誰誰建造的
故事發生抄在抗戰時期的華襲北平原。堡壘村高家莊遭到日軍少佐山田(王奎榮 飾)和漢奸湯丙會(李琦 飾)的偷襲,民兵隊長高傳寶(王千源 飾)設計將敵人引開,但狡猾的敵人分幾路包抄,情況危在旦夕,關健時刻,漁民小興(許還幻 飾)與爺爺掩護了他們,但爺爺卻不幸犧牲。秋天來臨,高老忠(姜華 飾)號召全村改造地道打擊敵人,但消息被敵特偵察到,高家莊付出了慘痛代價。趙區長針對以往教訓,組織民兵學習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等著作,充分發揮大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把全村的地道連成一片,形成了消滅敵人的地下長城。在一次戰斗中山田暴斃,敵人又派出繼任井上(候天來 飾)卷土重來......
⑻ 地道戰是什麼來歷
1939年初,日軍侵佔了冀中蠡縣後,經常包圍村鎮,製造了一次又一次血案。慘痛的教訓,逼得蠡縣的抗日軍民不得不想個好辦法,以躲避敵人的突然襲擊。
地道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啟發,當時蠡縣的縣委書記王夫指示,選基礎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條秘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連、敵人來時便於躲避。
後來,經過縣委決策,在蠡縣的各抗日村鎮發展起了網路地道,即各家相通、各街相通、各洞相通、各村相通。有的村還發明了連環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令人眼花繚亂。在戰斗中,這種被改進的地道很快發揮了它的威力。
1941年春天,蠡縣辛橋據點有30多名日偽軍出動「五一大掃盪」。已經挖好地道的游擊隊員個個摩拳擦掌地等著敵人來較量一番。當敵人來到時,埋伏在村口的游擊隊一陣排子槍和手榴彈打倒了七、八個,敵人措手不及,待拉開架勢要進攻時,游擊隊員已經鑽入地道無影無蹤。當敵人撤退時,游擊隊員又從野外的地道鑽出,在背後又是一陣猛打,包括一名日軍小隊長在內的這股敵人幾乎全部被殲滅。這一仗打得神出鬼沒,一時間,當地抗日軍民士氣大振,昔日大搖大擺地出來掃盪的日偽軍的氣焰也不再囂張了。
不久,冀中根據地領導黃敬、呂正操把蠡縣地道戰這個新生事物向劉少奇同志作了匯報。少奇同志對地道戰很感興趣,指示他們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把地道戰的戰術發揚光大。於是,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和政委程子華決定將這一經驗向整個根據地推廣。
1942年「五一大掃盪」後,冀中根據地的抗戰形勢空前嚴峻,地道戰便在各個抗日村鎮廣泛展開,清苑縣冉庄村的地道戰就是在這次掃盪中打出了名的。
至於後來影視作品中的故事什麼的,99%都屬於虛構。
⑼ 地道戰是誰的發明創造
地道戰歷史介紹1941年,河北平原 抗日根據地的道溝地道戰,是這種形式的前身,但當時還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敵人大掃盪以後,斗爭環境異常殘酷。為了便於我軍民堅持平原對敵斗爭,黨根據幾年來開展道溝地道戰的經驗,在廣大平原地區領導軍民進一步開展了地道戰。初期的地道主要是為了我地方幹部隱蔽斗爭,在一些黨員或「堡壘戶」的住宅院內,挖掘能容納一、二人的小地洞。雖然這種地道在反「掃盪」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靈活,一旦被敵人發覺,沒法躲避。為了使敵人不易發現洞口,就逐漸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兩層,或修兩個洞口,或把兩個洞連接挖通。這樣,雖有了一定的靈活性,但它只能作為臨時藏身躲險的處所。
地道的分布范圍大概是北起北京南郊,西到保定中部偏南,東到滄州以西廊坊偏南,南至石家莊北部及衡水中北部地區。面積大概是以保定中東部為中心方圓直徑為130公里。
從1943年開始,地道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的陣地。地道戰開始後,敵人也曾費盡心機,採用尋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辦法進行破壞。但是,黨領導群眾不斷改進地道,使其更加完善。為使敵人不易發現洞口,除對群眾進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還把洞口巧妙地隱蔽起來,用牆壁、鍋台、水井、土炕做掩護;為使敵人不敢進入洞內,在洞口修築陷阱、埋設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內挖掘縱橫交錯的「棋盤路」;為了防止敵人用水、火、毒破壞地道,還在洞內設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門,或者將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細、並且設有直通村外的突圍口。這樣,地道便成了進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壘。
地道戰的廣泛開展,對平原地區進行嚴酷的反「掃盪」斗爭起了重大的作用。例如,1943年3月,駐靈壽的日偽軍200多人包圍了正定縣高平村。拂曉,敵人開始進攻,群眾已進入地道,民兵游擊組、爆炸組利用地道工事監視敵人。當敵人進入地雷陣時,先後兩次拉響4枚地雷,炸死20多個鬼子,敵人嚇得在街上亂跑,又接連響了9個地雷,加上手榴彈和冷槍,打得敵人亂跑亂竄,防不勝防。至中午,敵人傷亡40多人,狼狽逃回據點。
1945年4月1日,敵人約一個團的兵力向清苑縣冉庄進攻,冉庄群眾依靠地道擊斃敵人17名。4月3日又打退了敵人三個團的兵力進犯,擊斃團長以下40人,打得敵人不敢再來進犯。地道戰是平原人民對敵斗爭的偉大創舉,在河北平原抗日斗爭 史上閃爍著燦爛的光輝!
地道戰中國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記載,但近代抗日戰爭中被我們的先輩發揮到了及至。大概在1942年左右冀中等中國平原地區開始有個別村莊利用地窖的來躲避倭寇的掃盪直至後來發展到地窖相連甚至村村相連,最終用於殲敵.
當然具我所知不僅僅我們在而二戰是用了地道戰,在太平洋戰爭中倭奴也曾用來抵禦過美軍對倭國本土的進攻,如硫磺島戰役期間,對美軍造成了較大的傷亡。
在後來的美越戰爭中越共也曾用過以抵禦外敵. 可以看出在戰爭雙方裝備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利用有利因素是完全可以取到預想不到的效果的. [編輯本段]地道遺址 冉庄遺址
冉庄(地道戰重要標志之一)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斗爭中一處重要的戰爭遺址。這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廣鐵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東有保衡公路,張望公路穿境而過。 1937年「七·七」事變後,冉庄人民為保存自己、抗禦外侮,於1938年春開始挖地洞,並由單口洞逐步發展成為雙口洞、多口洞,最後挖成長達32華里的地道網。整個村落設有各種構思巧妙的地道口,並築有多處戰斗工事,構成一個立體火力交叉網。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優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配合武工隊、野戰軍對敵作戰157次,殲敵2100餘名,曾榮獲「地道戰模範村」稱號。
冉庄地道戰遺址現仍保留著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境風貌。還保留著當年構築的地道及各種作戰工事,且在附近修復日寇侵華炮樓一處。展廳內珍藏著大批寶貴的地道戰文物,輔之以聲光電等現代化展覽手段展現當年情景,多處舊址復原陳列,使人如置身於戰爭歲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戰紀念館,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戰遺址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戰遺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莊180公里,西北距滿城漢墓40公里,東北距華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節假日和單、雙休日旅遊的好去處。 冉庄地道戰遺址是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旅遊於一體的、獨具特色的理想參觀地,也是為後人留下的一處永恆的、寶貴的歷史財富。 焦庄戶遺址
焦庄戶位於北京市順義縣東北燕山余脈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現屬龍灣屯鎮。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秋,定名為「焦庄戶民兵斗爭史陳列室」。
1979年北京市政府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改名為「北京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焦庄戶村在戰爭年代隸屬於冀東抗日根據地領導,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據地的必經之路。
焦庄戶人民同國內外敵人開展地道戰斗是爭從1943年春天開始的,當時只是挖了幾個隱蔽洞。這種懂只能藏一兩個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敵人發現只有束手就擒。
為了跟敵人長期斗爭,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把單個隱蔽洞連接起來,並在地道內安裝了翻板、單人掩體和暗堡等戰斗設施以及數十個休息室和指揮所,供民兵和群眾較長時間的在地道內戰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裡共挖了23里長的地道,村內縱橫交錯並和鄰村相連,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戰斗型地道網。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傳統教育,展室內以翔實的資料、珍貴的文物及真實的地道戰遺址,再現了焦庄戶在黨的領導下同國內外敵人進行英雄斗爭的歷史畫面。現在供人們參觀的地道遺址留著650多米。
紀念館參觀的內容共有六項:一是參觀地道遺址;二是看地道戰電影;三是聽抗戰時期兒童團員焦志斌同志講焦庄戶村的戰斗歷史;四是吃「抗戰飯」(即窩窩頭、玉米渣粥和鹹菜);五是看「地對空導彈基地」(即看部隊內務、隊列表演、通訊和指揮、導彈實物操作、導彈演習錄像);六是秋季蘋果熟了,觀眾可以親自參加採摘蘋果活動。
焦庄戶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東北燕山余脈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現屬龍灣屯鎮。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秋,定名為
「焦庄戶民兵斗爭室陳列室」1979年北京市政府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改名為「北京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焦庄戶村在戰爭年代屬於冀東抗日根據地領導,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據地的必經之路。
焦庄戶人民同國內外地人開展地道戰斗爭是從1943年春天開始的,當時只是挖了幾個隱蔽洞,這種洞只能藏一兩個人或存放一些糧食等物品。一旦被敵人發現,就只有束手就擒。為了同敵人進行長期斗爭,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把單個隱蔽洞連接起來,並在地道內進行戰斗和生活。到1946年全村共挖23里長的地道,村內縱橫交錯並和鄰村相連,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戰斗型地道網。順義縣人民政府於1947年10月授予焦庄戶「人民第一堡壘」錦旗,並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揮了網樓頂上。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傳統教育,展室內以翔實的資料、珍貴的文物及真實的地道戰遺址,再現了焦庄戶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國內外地人進行英勇斗爭的歷史畫面。現在供觀眾參觀的地道戰遺址還保留著650多米,地道內有休息室和指揮所,又單人掩體、陷阱、碾盤和廟台暗堡等戰斗設施,還有水缸、炕洞、牆櫃、鍋台、豬圈、驢槽等較隱蔽的出入口和瞭望樓。
現在,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六年國家又把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定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