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主的權利

創造主的權利

發布時間:2021-11-09 08:50:46

① 一個人有幾個權力是由自己做主的

公民的權力見憲法第33-41條規定。
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

② 主導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一權力是什麼

人類各民族文明的生存與發展,因循著其系統內部結構中不同權力之間的此消彼長,什麼樣的權力占據主導地位以及若干核心權力之間具有什麼樣的關系,決定著不同文明的結構模式。所謂權力,從廣義上說,指的是產生某種特定事件的能力或潛力,泛指某種影響力和支配力,它分為社會權力和國家權力兩大類。從狹義上說,指的是國家權力,即統治階級為了實現其階級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統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種組織性支配力。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主要存在著四種起著主導作用的核心權力:神權、王權、族權、人權。 神權,主導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一權力 世界為什麼而存在?世界是怎樣存在的?世界與人自身如何存在的問題是人類每個民族都無法逃避的大問題。每個民族對於世界的存在有著不同的理解方式。遠古時代,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對於大自然發生的各種現象感到困惑不解,以為風雨雷電之類的自然現象背後都有神靈在操縱著。人們仰望天空,幻想出在天空深處存在著無所不能的神,並產生出對神充滿恐懼而又敬畏的情感,神於是成了人類各民族所信仰的對象。人是不能沒有信仰的,人的信仰就是在他回答這些大問題的時候產生的。每一個民族在回答這些大問題時形成的集體意識就成了這個民族共同遵守的信仰。人類最初對於神的信仰,通過神話傳說、圖騰、多神自然崇拜、巫術、原始宗教等多種形式表達出來,由這些形式所形成的特定信仰,代表了一定區域內特定民族的共同意志。人一旦信仰了什麼,就會被什麼所限制乃至被控制。共同的信仰將不同的個體或群體組織在一起,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從本質說,人們對於神的信仰體現出有組織的社會強制性,具有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我們可以把這種由信仰對於組成社會的所有成員所產生的控制力稱為神權。人們對於神的信仰代表著一定區域特定民族的共同價值觀,代表著同一信仰者的共同利益,因而,人們對於神的信仰是特定人群組成社會組織的共同基礎。由於神權在建立社會組織方面所起到的獨一無二的作用,我們可以把神權稱之為主導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一權力。按照人類選擇信仰的方式,人們主動選擇的信仰稱為主動式信仰,被動選擇或是被迫選擇的信仰稱為被動式信仰。主動信仰者即為主動接受神權控制的人,被動信仰者即為被動或被迫接受神權控制的人。隨著王權社會的出現,人類各民族對於神的信仰,逐漸發育出系統化的神權思想。在此過程中,由於神權在社會組織行為中所具有的控制力,必然影響到不同人群的利益分配方式。一方面,神權思想體現了不同人群的意志與利益,它通常為構成社會組織的多種力量角逐之後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在在經過多方意志與利益相當漫長的沖突、融合、調和期之後,神權思想才能趨於成熟,最終形成固化為不同社會集團所共同接受的體系性邏輯範式。因此,我們不得不說,沒有神權思想的同一性,就不可能有民族文明的同一性。構成神權思想體系的元素就像構成物質世界的原子一樣,它不僅能夠塑造人類文明的靈魂,而且也是影響和制約人類各民族風俗習慣、倫理道德、法律規章、政治體制等社會制度性文明的核心基礎。人逃脫不了神權思想的控制,正如同人的靈魂逃離不了軀體一樣。人類各民族對於神的信仰有著不同的方式,人們通過對於神的不同信仰來理解世界,解決人在世界中如何存在的問題。「印度人在『自身之中』去認識神,中國人的神『在自己之上』,亞伯拉罕則不同,他『面神』而立,而行,並且把毫無條件,毫不動搖的信仰,奉獻到神面前,就連神讓他獻上自己的愛子也在所不惜。」(《世界宗教尋蹤》[德]漢思·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版,235頁)「亞伯拉罕」是源於小亞細亞—閃米特地區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共同先知。在這里,漢思從人與神的關系方面非常形象地總結出將人類幾個主要文明的顯著特徵。如果從神性、理性對於人性影響的角度來分析,更能看出神權對於人類文明的重大影響。印度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早建立起較為完備的神權思想體系的文明模式,其文明的發展始終受到神權思想的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印度文明是一種早熟而又發達的宗教文明。在前二千紀中葉,北印度就進入了吠陀時代。所謂「吠陀」,即「知識」、「啟示」的意思。前1500年—前1000年左右出現的梵文經典《犁俱吠陀》是吠陀教產生的標志。它是印度歷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文獻,被認為是印度文學和哲學的源頭。印度社會特有的種姓制度也形成於這一時期。前6世紀,印度社會出現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局面,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和社會理論應運而生,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是這場思想文化較量的產物。但無論是婆羅門教,還是佛教、耆那教,它們在教義和哲學上都具有一種重精神、輕物質;重靈魂、輕肉體;重直覺、輕理性的傾向。《奧義書》是印度古代哲學的源頭,不僅婆羅門教的各個哲學流派發源於它,就連佛教、耆那教的哲學也深受它的影響。為了回答人的本質、宇宙的本質是什麼以及人與宇宙的關系問題,《奧義書》提出了「梵我同一」的學說。梵是宇宙的最高本體,萬物的本源和始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來源於梵,依靠梵而存在,並且最終還原於梵。復雜的教義不僅影響著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也影響到世俗的社會生活。諸如輪回、業報、施捨、解脫等觀念連同種姓制度形成了完整的神權思想體系。在這一體系中,人的理性融合於神性之中,理性不僅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獨立性,反而為神權思想提供了系統性的邏輯範式。神權的力量在印度人的社會生活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即使在現代,如果把印度視為一個由神權控制的宗教國度仍然不是一個錯誤的判斷。與印度文明中的理性融合於神性之中的邏輯範式不同的是,西方文明中的理性與神性相分離的傾向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開始了。理性與神性總是不完全一致,甚至經常導致沖突,從而為理性與科學的獨立發展打開了一條通道。西方基督教文明是世界上傳播最廣、信徒人數最多、對歷史影響最為深刻的宗教。基督教是嚴格的一神教,只承認上帝是最高的神,反對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對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縟節和嘩眾取寵。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愛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帝,具有明顯的倫理化傾向。這對於教化人民起到了很大作用。基督教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友愛,使人間生活充滿溫暖,這種彼此友愛的情懷,後來升華為博愛精神,經過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大力倡導,已經成為西方普世的倫理觀念,為世界大多數民眾所接受。中世紀基督教會為救助貧困弱小,成立了濟貧院,為貧困無助的人提供了食宿、醫療等幫助,促成了福利保障制度在近現代西方的建立。西方人對上帝的崇拜,為後世博愛、平等、自由、民主社會的創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少人堅信,中世紀是信仰的世紀,是人們苦修精神之功的世紀—就人類心性的虔誠程度、內心的靜穆程度以及超然物外的靈性境界而言,或許它還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無法再現的黃金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中世紀是停滯的1000年,沉靜的1000年;但同時也是充滿了上帝之言、祈禱之聲和人心祝福的1000年;是西方人走向內心、修煉趨聖的1000年;是他們為未來那個即將到來的更加激動人心的時代做充分准備、充分籌劃的1000年。與印度文明、西方文明相比,中華文明在理性與神性的關繫上表現出另外一種情形,理性與神性同胎而出,理性與神性之間的界限較為模糊,彼此沒有徹底分離。也就是說,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並沒有純理性的思維方式,亦沒有純神性的思維方式。表現在人與神之間的關繫上,中國人很早就建立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中華文明中的神權思想主要存在於兩種崇拜形式中,即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自然神大多具有象徵性意義,人對神敬而遠之,人有相對自主的生存方式。相對和諧的天人關系乃是人與神之間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神的力量並沒有真正介入到中國人的實際生活中,人們不必像其他世界性宗教教義規定的那樣,通過禮拜、祈禱、祭祀等具體的行為來建立人與神之間的關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格神被人頂禮膜拜,沒有人能夠將具體的神鬼形象描述出來。因而,中華文明中神權思想是一種自然神論,或者說是一種泛神論。神存在於高天之上,亦在萬物之中潛在地關注著人類的生活。這種道德倫理化的神權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此外,與印度文明、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之處還在於,在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當中,祖先崇拜遠比自然崇拜更直接、更重要。這一點主要是由於中華文明建立在宗法文明的基礎之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遠比人與神之間的關系更實用、更具體。孕育於中華文明之中的神權思想在春秋戰國乃至西漢時期經歷了一個劇烈的沖突與融合的過程。道家傾向於自然崇拜,其代表者為天道觀、陰陽五行論乃至漢代流行的讖緯等學說;儒家傾向於祖先崇拜,其代表者為系統性的綱常倫理學說;墨家兼有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傾向,其代表者為倫理化鬼神崇拜。戰國後期,儒、道、墨三者在神權思想上相結合的趨勢十分明顯,最終匯成中華文明的神權思想體系之中。人們經常提及中華文明的早熟,其實正表現在人神之間相對超然的關繫上。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人擺脫了神權的束縛,而是意味著神權在一個更高層次上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雖然並沒有繁瑣的宗教教義與禮儀,但神權所起到的作用卻與其他世界性宗教有著相似之處。一切宗教存在的最終目的,都是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影響。中華文明中的神權思想相對理性化——中國人建立的彷彿是一種睜眼看世界的宗教。人雖然處在清醒狀態,但並沒有真正醒來。早在西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確立「以德配天」的思想觀念,從這一觀念出發,中國人建立了沒有至上人格神崇拜的倫理化神權思想體系。秦漢大一統之後,雜有道、墨、法等百家學說的儒學成為主流文化的代表,亦成為神學思想的主要來源。擁有儒學思想的人成為神權思想的捍衛者與執行者。他們以士官集團為代表,其教條就是四書五經中的綱常倫理學說。神權政治思想是中國式專制理論的主要根據,即使是皇帝也不得不畏懼三分。士官集團總是標榜堅守天道,而皇帝有時又囿於一己私利,這樣就容易發生矛盾。明朝萬曆皇帝就曾在立儲問題上與臣僚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最終使局面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樣的一個皇帝,實際上已經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處置國事的一個權威性的象徵。他應該做到寓至善於無形。如果他能夠保持感情與個性的真空,經常演習各種禮儀,以增強抽象的倫理觀念,他就和上述要求恰相符合。多少年來,文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在處理政務時擯斥他個人的意志。皇帝沒有辦法抵禦這種力量,因為他的權威產生於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實際上所能控制的則至為微薄。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萬曆皇帝以他的聰明接觸到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計劃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懶,對這個操縱實際的官僚集團日益疏遠,採取了長期怠工的消極對抗。(《萬曆十五年》,黃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版,102頁) 神權及其衍生物,亦即泛神權,潛在的神權無處不在,無人能夠擺脫它的影響。掌握無數人生殺大權的一朝皇帝尚且如此,普通中國人如何能夠擺脫神權思想的束縛呢?在龐大的人類文明體系中,神權仍然在更多的方面代表了人的本質屬性。直到今天,它仍然在實質性的方面影響到各民族主流文化乃至整個人類文化的走向。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心理學家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有一個很著名的命題———關於「軸心時代」的理論。他在1949年出版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說,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在精神上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墨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有千山萬水的阻隔,但它們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那個時代,古希臘、以色列、中國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發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換句話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這個世界,同時也產生了宗教。這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類型決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國、伊斯蘭不同的文化形態。那些沒有實現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倫文化、埃及文化,雖規模宏大,但都難以擺脫滅絕的命運,成為文化的化石。雅斯貝爾斯的說法未必正確,至少印度文明就不是這樣,對印度文明產生無可替代影響的吠陀時代就不處於這樣的時期。我們可以把「軸心時代」看成是人類處於從童年、少年時代向青年時代過渡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可以稱之為人類思維的定型期,而不能具體固化為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不能將偶然性視為必然性。雅斯貝爾斯所提到的「軸心時代」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人類的神權思想走向系統化、規范化的成熟期與固化期。正是那些最初的先入為主的文明形式,對於人類各民族的遠古文明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它們構成了人類文明的始基。這些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文化一直以潛在的方式延續到了今天。「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與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並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後,情況就是這樣,軸心期潛力的蘇醒和對軸心期潛力的回歸,或者說復興,總是提供了精神的動力。」(雅斯貝爾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頁)每當處於文明突變期,人們總是習慣於返回神權奠基時代重新思考——彷彿是從神權思想的「原教旨」中重新找到方向和出路,以期解決民族文明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正處於雅斯貝爾斯所命名的軸心時代。今天的中國,也許正處於這樣的時代。神權之所以能夠被稱為第一權力,在於它能夠通過信仰的方式規定和調節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人類各民族不同的生存方式,可以從神權思想的差異性中尋覓蹤跡;而人類各民族不同文明間的沖突,在更多的情況下是由於神權思想的差異性所導致的。因此,我們必須在全球史觀的視野下審視各民族文明中的神權思想。任何一種神權思想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應該對神權之間的沖突持一種放任的態度。「一種諸宗教之間世界范圍內的諒解的目的,應該是一種共同的人類倫理的形成。這種倫理不應像人們有時候錯誤推測的那樣,導致宗教瓦解和消亡。倫理精神是,並且總也只是一種宗教內部或諸宗教之間的一個維度。這就是說,一種倫理精神不應成為某種一統宗教,也不應成為一種宗教雞尾酒,更不應成為一種宗教代用品。因為:沒有諸宗教之間的和平,便沒有諸民族之間的和平。沒有諸宗教間的對話,便沒有諸宗教間的和平。沒有全球性的倫理准則,便沒有諸宗教之間的對話。沒有一種全球性的倫理即世界倫理,便沒有一種全球性的共同生存。」(《世界宗教尋蹤》[德]漢思·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版,前言VII頁)人類的「大同」世界,也許從更主要的方面來說是神性的融合。不可能存在共同意義上的「十戒」,但共同的「一戒」、「二戒」也許是存在的。各民族完全可以最大公約數達到最基本的一致,從而共同建立相互平等與相互尊重的和諧世界。

③ 如何理解職務的發明創造權利歸屬權

法條: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釋義:本條是關於職務發明創造和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其專利權的歸屬的規定。

一、本條所稱的"單位",包括各國家機關、團體、部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發明人、設計人是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完成發明創造的自然人。本條所稱的"發明人"、"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即通過自己的智力勞動,完成產品、方法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技術方案的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成為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主體,但不能作為發明人或設計人。

二、職務發明創造,其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設計人任職的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1.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為職務發明創造:

一是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二是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以外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三是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一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2.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這里講的本單位的物質條件,包括利用單位的資金、儀器、設備、原材料等;技術條件,包括單位未公開的技術資料等。發明人、設計人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發明創造,盡管不屬於執行本單位的任務,也應作為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屬於單位。但是,本條第三款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除本條第一款規定屬於職務發明創造的情形外,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都屬於非職務發明創造,其申請專利的權利和申請被批准後的專利權,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四、對專利權的歸屬約定,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原則上屬於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和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歸單位。但是,如果使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與本單位訂了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則按照本條第三款的規定,應依從雙方的約定確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

④ 權力游戲七大名言是什麼意思

權力游戲的七大名言是:

1、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

2、The north remembers.北境永不遺忘。

3、A Lannister always pays his debts.蘭尼斯特有債必償。

4、You know nothing,Jon Snow.你什麼都不懂,瓊恩·雪諾。

5、Valar Morghulis.Valar Dohaeris.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

6、The night is dark and full of terrors.長夜漫漫,處處險惡。

7、Words are wind.言語就像風。

(4)創造主的權利擴展閱讀:

1、Winter is coming.它是自英雄紀元的築城者布蘭登時代一直延續至今的史塔克家族族語,它也是《冰與火之歌》小說故事的終極大背景,將至未至。

2、The north remembers.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在《冰雨的風暴》中第二十章「凱特琳」的章節。羅柏下令要處死瑞卡德·卡史塔克時跟黑魚的談話:「你不了解,他們都是北方人,北境永不遺忘。」

3、A Lannister always pays his debts.泰溫大人領導下的蘭尼斯特家族是七國政治游戲的終極玩家。但是在泰溫父親還是凱岩城公爵的時候,蘭尼斯特這頭雄獅卻飽受臣屬的欺辱。卡斯特梅的雷耶斯家族與塔貝克廳的塔貝克家族妄自尊大,藐視泰陀斯大人,嘲笑他是沒牙的獅子,拒不服從蘭尼斯特家族的命令,讓泰溫的整個童年生活都充滿了嘲笑與挑釁,以至於他再也不相信笑容。

4、You know nothing,Jon Snow.守夜人軍團的瓊恩·雪諾愛上了「吻火而生」的女野人耶哥蕊特,怎麼看都讓人覺得是奇事一樁。耶哥蕊特對瓊恩那句總不離口的「你什麼都不懂」的現代表達方式應該是「圖樣圖森破」吧。

5、Valar Morghulis.Valar Dohaeris.這兩句高等瓦雷利亞語出自布拉佛斯無面者們的千面之神信仰。但是千面之神信仰最初誕生地卻不在布拉佛斯,而是在瓦雷利亞礦井內悲慘的奴隸群中。

6、The night is dark and full of terrors.光之王拉赫洛信徒們最著名的一句禱詞。對光之王的崇拜在東方大陸厄索斯儼然已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傳統,而在維斯特洛卻沒有那麼受歡迎。

7、Words are wind.這句話雖在劇中不常出現,但在《冰與火之歌》系列故事中卻有太多人講過——高個兒鄧肯、伊耿五世、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瓊恩·雪諾、提利昂·蘭尼斯特、瑟曦·蘭尼斯特、道朗·馬泰爾、亞蓮恩·馬泰爾、席恩·葛雷喬伊、維克塔利昂·葛雷喬伊、塔斯的布蕾妮、戴佛斯·席沃斯、巴利斯坦·賽爾彌、凱馮·蘭尼斯特、泰陀斯·蘭尼斯特……數不勝數。

參考資料:網路_權力的游戲

⑤ 宙斯、上帝、真主、玉帝、梵天和佛祖誰的權力最大

真主是伊斯蘭教的創造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萬物都是耶穌創造的,他和創造主齊名,同等。所以就耶穌厲害啊。因為他是創造主,其他的都是被造物。故此信耶穌的就不能信其他的,因為真神就一個,假神千萬個,看看:宇宙之戰。認真的。

⑥ 什麼是尼採的「權力意志論」

一,權力意志
(由於遲到五-十分鍾,漏去重要介紹文字及關於權力意志的引入)
霍布斯:實現意志——對權力的渴求權力
要求——意志——權力
權力就是意志,意志就是權力.
"權力意志"——尼采晚期思想的核心術語.
任何一句話,都可能是深入一個哲學家思想的門徑.
《道德的譜系》第二章十二節:懲罰與起源的目的應該分開.
重新評價一切價值,因為你有一個強有力的意志.
價值創造,做我要做的人!
人生目的——目的規定
然而一切規定的目的和意義是模糊不清的,而一切規定的意義和目的沒有人有權力去"規定"它,只有"強力意志"才能認識並實踐.
成為某種事物或把它設定為目的,只是權力意志的某種體現.
對尼采來說,沒有什麼因果關系.在人類的世界中,只有生成,而這種生成的核心便是權力意志.
整個生物的生成過程並沒有一個連續、上升的過程,並不是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只是以一種斗爭的方式成長.有很多東西是沒有用處的,這樣一個過程便是強力意志的表現過程.強力意志只在對弱小意志的征服過程中體現出來, 高貴的人取代猥瑣的人.
《善惡的彼岸.》最後論述的是貴族,任何一個時代,支撐這個時代和民族的便是這種高貴的人、擁有強力意志的人.

⑦ 的歷史的創造者,還是只是一種獲取權力的手段

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一個根本分歧。 首先,歷史唯物論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唯心主義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⑧ 其實我真的理解不了,既然天堂等級分明,別西卜論權力和罪行都僅次於撒旦,但是為什麼撒旦要稱別西卜為

別西卜

(Beelzebub)〔可能是巴力西卜的別稱,即以革倫地非利士人崇拜的巴力神,意思是「蒼蠅的主人」;或指別西布爾和別斯布爾,意思也許是「高處居所的主人」;如果這是希伯來語詞ze′vel澤貝(意即糞便,這個詞沒有在聖經出現)的另一種寫法,那麼意思就是「糞便的主人」〕

「別西卜」是指邪靈的首領或統治者撒但。1世紀的宗教領袖公然詆毀耶穌基督,竟說他是靠別西卜去驅逐邪靈的。(太10:25;12:24-29;可3:22-27;路11:15-19;見巴力西卜)

巴力西卜

(Baal-zebub)〔蒼蠅的主人〕

以革倫地非利士人崇拜的巴力神。證據顯示,希伯來人習慣把假神的名字改成一個帶貶意的類似名字。因此,「西卜」也許是改自沙姆拉角文獻中給巴力的一個頭銜Zabul扎布勒(意即領袖),或Zebul西布勒。但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巴力崇拜者給他的專稱,因為巴力被視為蒼蠅的創造主,有能力控制這些為禍中東地區的害蟲。另外,由於巴力西卜以賜人神諭聞名,有人認為神諭就是借蒼蠅飛來飛去的嗡嗡聲賜下的。(王下1:2)

以色列王亞哈謝曾派使者求問巴力西卜,要知道自己的重傷會否痊癒。耶和華差以利亞先知斥責亞哈謝,說:「你去求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是因為以色列沒有上帝嗎?所以你上了床榻,必不能下來,因為你必定死。」(王下1:2-8;見別西卜)

⑨ 創造主與創造從的關系

大概
就是
老闆和下屬的關系吧
一個有決定權
另一個只是跟隨

閱讀全文

與創造主的權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