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貿易創造案例

貿易創造案例

發布時間:2021-11-09 07:09:58

Ⅰ 國際貿易案例分析 知識產權保護案

1)在抄印度政府簽署了TRIPS後應當履行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各成員應實施本協定的規定,不違反本協定的規定。各成員可在其各自的法律制度和實踐中確定實施本協定規定的適當方法,從而盡到TRIPS的義務。
2)印度政府的考慮存在失誤。印度政府對於簽訂了TRIPS使得葯品價格在國內的大幅波動,更主要考慮的是烏拉圭回合談判的其他協議有利於本國。缺少對貿易知識產權的重視,導致最終的無法實現TRIPS目標的結果。
3)裁決:世界貿易組織判定印度沒有執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這個協議,在世界貿易組織的監督下,印度作出了調整。

額外資料:專利就是指一切技術領域中的任何發明,不論是產品發明還是方法發明,只要其具有新穎性、創造性並適合於工業應用,均可獲得專利。

Ⅱ 求一個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轉讓定價的案例

跨國公司在華利潤轉移以及避稅問題探討
一.案例背景

在改革開放初期,計劃經濟轉變過程中確實還存在一定阻力,因此宏觀政策提
出「開放可以引進技術、引進管理」,這也是為了打破阻力。由此外資企業獲得了在
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但是不少外資卻以此作為獲取超額收益的途徑。

由國家統計局「利用外資與外商投資企業研究」課題組完成的一份關於外資的研
究報告稱,虧損的外商投資企業中約2/3為非正常虧損,每年通過轉讓定價避稅的
稅款損失有300億元。外資企業憑借超國民待遇和避稅手段,使其能以較低價格開
拓和佔領國內市場,已對內資企業產生了巨大的擠出效應。

研究跨國公司在華行為也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經驗。集團化、全球化是企業發
展的趨勢,中國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相當多的問題,向優秀的跨國公司學習,
加強母子公司管控能力,是中國企業成功必經之路。

二.跨國公司利潤轉移-成功的橫向管控

在跨國公司全球化過程中,在其母子公司管控的整體框架的指導下,出於集團
整體戰略考慮,對於旗下眾多不同業務領域、不同地區分布的子公司,母公司會根
據運營環境的變化構築有效的橫向管控。在財務管控的輔助之下,集團整體戰略的
實施就會更加迅速而有效。

1.跨國公司利潤轉移的動因-將屬於中方的利潤轉入其集團內部

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子公司有多種方式,籠統的講可分為中外合資公司和外商
獨資公司兩種。在中外合資公司里,中方合作夥伴並不包含在集團利益版圖里,不
是集團的一部分,那麼跨國公司的母子管控體系裡自然會涉及怎麼樣使其在華子公
司能為集團創造更多的利潤,在合資公司能創造的利潤固定的情況下,根據在合資
公司里雙方共同分擔收益和風險,跨國公司一般建立的橫向管控就會要求想辦法將
合資公司的整體利潤盡可能轉移至母公司,或者全資子公司,以實現集團利益最大
化。

我們剛剛提到的跨國公司對子公司利潤控制以達到集團利潤最大化的戰略實際
上是母子公司管控中的橫向戰略。橫向戰略(Horizonta1Strategy)是協調相關業
務單元的目標和戰略,包括協調現有業務單元和基於與現有單位的關聯選擇進入新
產業。橫向戰略是集團公司總部對下屬業務單位在目標、政策上的協調統一。

那麼是什麼樣的方式得以讓這樣的橫向管控生效呢?

2.跨國公司利潤轉移的途徑

要實施有效的橫向管控,需要跨國公司全方位的思考合作中出現的各種有利於
自己的機會,以及機會的利用價值。橫向管控光有戰略不行,還需要有可操作的具
體策略。在華跨國公司實施利潤轉移這個橫向管控戰略所實施的策略不外乎以下2種:

(1)利用品牌優勢鉗制合作夥伴

合資企業的中方企業往往沒有自己的品牌,而是期望於利用跨國公司提供的知
名品牌迅速增加銷量,搶占市場。在合資之處,這樣的做法確實能快速提高銷量,
但是也確立了中方對外資方的依賴,離開跨國公司提供的知名品牌,中方幾乎無法
生存。基於此,跨國公司在合資企業運營的過程中就占據了主動,中方不得不看其
臉色行事。

單純的鉗制住合作夥伴並不能為跨國公司帶來直接的收益,對其橫向戰略的實
施也沒有直接的影響,跨國公司必須進一步的掌握合資企業的財務支配權,才能實
現利潤的轉移。那麼財務支配權是怎麼落到跨國公司手裡的呢?

(2)利用技術優勢掌握購銷渠道

在許多合資企業里,中方擁有更多的控股權,按理說掌握領導權的應該是中方
企業,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外資提供了「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先進的生產技
術」,掌握了絕大多數實際問題的決策方向。特別是外方憑技術控制權,在實際操
作中控制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購大權。

另外,作為合資公司成立的條件,跨國公司實際上掌握了集團大部分的銷售權。

涉及到購銷,就必然涉及財務,采購的結果是現金流出,銷售的結果是現金流
入,這就為跨國公司的利潤轉移提供了可能。

外資企業利潤轉移就發生在采購環節,其前提就是外方堅持「原始供應原則」,
在中外合資的主機企業和整車企業,外方憑技術控制權,掌握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
采購大權。近年來,中外合資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采購原材料和零部件,普遍堅持
「原始供應原則」,排斥中資企業。

以汽車生產企業為例,外商故意在其本國建立獨資零部件企業,在中國建立中
外合資整車公司。中外合資公司掙的錢要分給中方一部分,但是外商在其本國建立
的獨資零部件公司掙的利潤完全是外商的。中國零部件企業給中外合資主機企業和
整車企業供應配套產品,必須通過外方總部的「認證」。這樣就實現了「利潤轉移」。
「認證」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轉移利潤才是實質。

從母公司高價采購原材料和零部件是外資公司「偷梁換柱」的另一大法寶。一家
日資汽車零部件企業從母公司采購原材料,其采購價比中國同樣的原材料高出數十
倍。權威人士告訴記者,外方從母公司高價采購原材料和零件,再以低價向母公司
出售產品,從而把利潤轉移到母公司,加大中外合資企業的成本,減少中外合資企
業的利潤。

從集團戰略,到橫向戰略,再到具體的操作策略,跨國公司表現出了橫向管控
的有效性,其在華子公司的發展戰略早就納入集團的整體戰略之中,等到中方意識
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似乎一切都已經不可動搖了。

三.跨國公司的避稅分析-強大的財務管控

在母子公司管控體系中,最受人們關注的無疑就是財務管控了,因為財務數據
指標是母子公司管控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也是母子公司管控的核心。

母公司集權管理的基礎是財務上掌握以下幾種權利:

(1)、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及收益分配的最終決策權;

(2)、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會計規范權,子公司執行母公司統一的會計制度及會
計政策;

(3)、母公司擁有對子公司的財務規范權。

1.跨國公司避稅的動因――超國民待遇引發的稅收漏洞

在作出合理的財務管控之前,跨國公司會先研究所在國的國情,根據特定情況
作出分析,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構建合適的財務管理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於生產性外商投
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徵企業所得
稅,第3年至第5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對於這些企業,有兩種方法可以做到不納稅:一是虧損,而是只盈利兩年。

跨國公司未必會採用上述的經營方式,跨國公司有專門的律師來研究各國的政
策,以及政策的漏洞,結合各種成本分析,作出非常合法又合理的財務管控,配合
橫向戰略的執行。

2.跨國公司怎樣避稅

我們在研究跨國公司在華避稅方法的過程中發現,其強大的財務管控非常好的
配合了集團整體戰略和橫向戰略,憑借其全球一體化的財務管控體系,他們所制定
的避稅方案才能順利實施。那麼,他們具體採用什麼方法來避稅呢?

(1)價格轉移

從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看,企業規避稅收的手段主要有如下幾種:其一,在跨境
貿易方面,通過出口高報和進口低報向處於減免稅期的企業轉移利潤,或者是通過
出口低報和進口高報使已過減免稅期的外商投資企業處於虧損或微利的狀態。就前
者而言,企業規避的是境外的稅收,不是中國稅務部門關注的重點,但它往往是洗
錢或熱錢流入境內的重要渠道。就後者而言,它損害的是中國的稅基;在經濟全球
化的大趨勢下,這一被跨國經營的企業所廣泛採用的手段理應成為中國海關和稅務
部門關注的重點。

比如河北一家食品公司,2005年主營產品的內銷價格為71元/箱,但出口價格
僅卻為36元/箱;山東一家制葯公司通過境外母公司直接定價的方式,將出口產品
單價定為比國內同類產品平均價格低40元,以此來減少銷售收入、變相將實際利潤
轉移出境。在當前形勢下,企業的上述行為不僅會成為資金外逃的通道,造成國家
稅收的流失,還會成為外國指責中國低價傾銷的口實之一。

其二,在服務貿易方面,外商投資企業通過管理費分攤以及咨詢費、技術專利
費的轉移支付,可以達到向境內或境外企業轉移利潤的目的。比如河北一陶瓷有限
公司,與其香港母公司簽訂協議,規定每年按其銷售收入的32%向境外支付咨詢
費,僅2005年就支付了804萬美元,相當於其當年利潤的3倍。深圳一石化有限公
司,2003-2005年累計向境外關聯企業支付技術轉讓費、服務費和商標許可費1.6億
元,占總管理費用的56.3%,占未彌補虧損2.6億元的63%。其服務貿易開支的比重
之高確實令人咋舌。

在華跨國公司顯然將價格轉移作為主要手段來實現利潤轉移和避稅。在母子公
司財務管控的特點里,我們注意到在財務管理方式上,企業集團體現為高度的全面
預算性,預算結構及運作過程較為復雜。跨國公司顯然深諳此道,其實際運作方法
非常復雜,往往在國外轉好幾個圈,而且內部財務核算有著非常先進的軟體系統,
有的軟體系統國內稅務工作者根本就不會操作,監管極其困難。

(2)資本弱化——虛假虧損的通道

在資本項目交易方面,企業不僅可以通過股權轉讓或注冊空殼公司的方式,將
母公司注冊地變更為離岸金融中心等稅收優惠地區,並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轉移到
母公司;還可以通過增加股東貸款及資本弱化的手段,盡可能多地匯出債務利息、
減少稅前利潤。國際經合組織對資本弱化的認定標准為企業權益與債務資本之比低
於1:1,美國稅制對此的認定標准為1:1.5。按照中國現行稅法,企業借入外債的應
付利息可從企業稅前所得中扣除。

為了達到避稅的目的,有些外商投資企業就盡可能多地借入股東貸款,將權益
資本與債務資本之比壓至遠低於1:1的國際標准,以通過資本弱化的手段造成賬面
虧損,而實際利潤卻通過債務利息的方式匯給境外的母公司。

除了資本弱化外,現在還有許多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價格轉移將實際收益匯往在
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注冊的企業,而國內外商投資企業本身卻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在母子公司財務管控體系裡,資金管理(Treasury)是一項重要內容。為了獲
得更多的資金用於企業的發展,向銀行貸款幾乎是每一個企業的必經之路,但銀行
貸款的利息卻又使企業的財務費用急劇上升。即便是股份制企業,可以通過公開市
場籌措到大量資金,但是面對資本市場,卻仍然存在一個投資回報的問題。

盡管在國內借款產生的利息也可以從企業稅前所得中扣除,但是與其將利息付
給國內的銀行,還不如以更高的利率向母公司支付,同時達到避稅和利潤轉移的目
的。

(3)新外企是老外企逃避稅收的載體

境外投資方根據兩免三減半的時間段,滾動設立新的外商投資企業,並通過境
內新老外企之間或境內外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讓老外企虧損、新外企獲利則是另一
種逃避稅收的手段。

比如某著名的台資食品集團,就有按減免稅期不斷增設外商投資企業的趨勢。
該台資的系列企業,設立後頭兩年的利潤特別多;稅收減半的三年,利潤就顯著下
滑;全額繳稅後,更馬上陷入盈虧臨界點或虧損狀態。而調整新老外商投資企業利
潤的辦法還有前面提到的關聯交易手段。如青島一韓資製鞋有限公司,通過境外母
公司操縱進出口價格,以及讓老外企承擔新外企額外費用的辦法,讓老外企常年大
額虧損、新外企利潤率奇高。該集團在稅收優惠期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曾高達
757%,與經營范圍相同的老外企的持續虧損形成了鮮明對照。

我們前面已經提到,跨國公司有專門的律師團來研究各子公司所在國的法律,
而中國目前在引進外資方面的制度缺陷成為跨國公司利用的環節。對於很多地方官
員來說,引進外資就等於有了政績,因此在引進外資時不注意外資所能帶來的效益。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外資橫向管控在中國的又一表現形式,對於集團來說,
將利潤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以及將稅收轉移至國外,不如在一國內部轉
移來的方便和低廉,並且保證了在子公司所在國再投資時的資金需求。橫向管控的
內容十分豐富。

四.中國企業集團化、全球化過程中母子公司管控的借鑒

策略的制定是戰略制定的順延,我們認為跨國公司的一整套戰略、策略的制定
和實施之所以能夠如此周密和順利,是與其完善的母子公司管控體系分不開的。跨
國公司並不只是在中國針對中國的特殊情況進行利潤轉移和避稅,在世界的各個角
落,只要有利益,只要是在其集團業務范圍之內,他們的母子公司管控體系就會施
加影響,其優秀的橫向管控和財務管控就像雙劍合並,無所不破。

對於中國的企業來說,集團化和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沒有這樣的野心,就必
然會落後於其他企業。要想集團化、全球化,就必須加強母子公司管控。

如何加強母子公司管控?中國的企業也並非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在華跨國公司
的許多案例已經成為活生生的教科書。我們暫且不論跨國公司在華利潤轉移和避稅
這兩種做法是否正確,至少在橫向戰略和財務管控方面,有許多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的地方。

1.集團的橫向戰略

(1)怎樣理解橫向戰略

橫向戰略是協調相關業務單元的目標和戰略,包括協調現有業務單元和基於與
現有單位的關聯選擇進入新產業。橫向戰略能夠而且應該在集團、部門、公司等層
次上存在。但是,不管企業如何精心地為單個的業務單元制定戰略,它們也只有最
不正規的橫向戰略。然而,可見的關聯仍是形成競爭優勢的主要潛在來源。明晰的
橫向戰略應是集團、部門和公司戰略的核心。

沒有明晰橫向戰略的企業難以頂住始終存在著的使單個業務單元業績最大化而
損害公司業績的強大壓力,尤其是那些有分散決策傳統的企業。

跨國公司並沒有把自己的優勢局限在某個單一部門或者是單一地理區域,而是
從集團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衡量戰略的科學性。

橫向戰略是以競爭優勢為基礎的集團、公司和部門戰略的概念,橫向戰略並非
是業務組合管理,它是公司戰略的精華。

橫向戰略是集團公司總部對下屬業務單位在目標、政策上的協調統一。在很多
集團企業中,長期存在著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相互關聯,識別這些關聯以及獲取關聯
所帶來的戰略性效益是集團公司超越多企業聯合體的差別所在。

橫向戰略就是集團公司總部通過關聯管理實現下屬業務單元之間的協同效應,
在集團化的情況下為下屬企業創造作為單體企業永不能達成的競爭優勢來提升集團
公司管控水準。

中國企業在集團化過程中要逐步習慣全局性的考慮問題,不要過分在意在某個
領域或地區暫時的成敗得失,通過合理的橫向戰略最大化集團利益才是重點。那
么,應該怎樣制定橫向戰略呢?

(2)橫向戰略的制定

Ⅰ.識別關聯。先要科學地鑒別一個公司所屬的各經營單位之間實際上存在的或
潛在的一切有形的橫向關系。在做法上,第一步是檢查每個經營單位的價值鏈,看
是否有共用各種價值活動的實際而可能的機會。開始,應該對似乎已存在著的一切
橫向關系進行鑒別;然後,通過進一步分析,排除那些虛幻的或無實際意義的橫向
關系。在研究橫向關系時,必須對有可能提供作為共用基礎的價值活動的具體特徵
進行鑒別。

Ⅱ.評估關聯,如果轉讓專門知識的益處大於轉讓專門知識的成本,無形的相互
關系導致競爭優勢。如果價值活動之間有很多相似點,價值活動對有關產業的競爭
優勢很重要以及公司的專門知識的轉讓能在物質上增強競爭優勢,則轉讓專門知識
就是有益的活動。

Ⅲ.制定橫向戰略,公司如果沒有一個鼓勵在經營單位之間進行協調和轉讓技能
的橫向組織機制就無法成功地發展相互聯系。確定合適的經營單位,把它們組成相
應的集團和部門以及建立鼓勵經營單位的經理人員共事的獎勵制度等諸如此類的措
施,這些對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

前文所述的是橫向戰略的一般制定過程,集團公司在制定橫向戰略時,必須認
清自己的母子公司管控體系,不能離開母子公司管控框架。

2.集團的財務管控

從我們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跨國公司橫向戰略的實施需要集團財務管控的配
合。對於財務管控,中國的企業並不陌生,再小的企業也有財務,也需要財務管
理。但是,企業規模不一樣,財務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樣。那麼集團化公司的財務管
控的要求是什麼呢?如何實施財務管控呢?

(1)財務管控的要求

最為理想的母子公司財務管控體系是不能管的太死,又不能放的太開,行之有
效的管控體系。

集團化財務管理的關鍵部分就是將戰略、業務計劃和預算管理結合起來,這也
是戰略執行和貫徹的最主要手段。

完善的財務分析和報告體系是實施管理管控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支持集團高層
領導進行決策的重要信息依據。

降低財務管理費用,這是是衡量一個公司管理水平和運行機制的重要指標。

觀察跨國公司在華財務管控體系就可以發現,他們的財務管控體系就是把重點
放在財務管控的效率、成本以及配合戰略的有效性上面。

(2)如何實施財務管控

Ⅰ.健全財務制度

如果會計制度不健全,就會給經營者造成違法亂紀的機會。會計制度是事前的
防範,會計核算是事中的、即時的監督,而審計是事後的監督。一定時期企業財務
管理制度的混亂和財務控制能力的低下,往往是一個企業財務失敗的主要原因。

Ⅱ.財務預算控制

通過編制財務預算,集團公司可以全面掌握所屬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財務預
算下達後,即成為公司的經營目標,執行中一般不需要作調整。特殊情況需作調整
的,要按照程序報董事會審批。集團總部通過對財務預算的動態管理,可以對子公
司及分支機構的主要財務活動實施有效控制。

Ⅲ.對現金進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必須杜絕賬外現金循環,所有的現金都必須進入銀行帳戶體系。二是保證
現金全部能夠集中管理。企業可以設立財務結算中心對集團內部得資金進行統一管
理,及時了解子公司資金運營方向。三是做好預算結算工作。日常開支做到事前有
預算,事後有結算。四是超過一定額度的支出項目要經過董事會審批。五是對資金
統一籌集,從而直接控制經營著的投資計劃,對資金調撥、利潤分配等重大決策都
直接掌握,集中管理。

Ⅳ.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控制

資產和負債是衡量企業經營好壞的重要指標。出資者把經營權交給經營者,實
際上是兩權分離。這就需要出資者對經營者掌握的資產進行嚴格的控制,購置時要
審批存檔,報廢時要記錄檔案,並有專人負責賬和物的核對。

由於負債過高可以導致資本的毀滅,所以出資者必須通過合理化的手段對負債
的規模進行時常的控制。出資者負債一般就會與銀行有關系,所以處理好與銀行之
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是控制好企業資產和負債的主要手段。

Ⅴ.財務風險的控制

財務風險是指由於舉債給企業收益帶來有不確定性。企業舉債經營會對企業自
有資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由於負債要支付利息,債務人對企業的資產有優先的
權利,萬一公司經營不善,或有其他不利因素,則公司資不抵債,破產倒閉的危險
就會加大。但是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債務,可以大大地提高企業的收益,當企業
經營好利潤高時,高負債會帶來企業的高速增長。合理的控制和利用財務風險是企
業成功的又一因素。

Ⅵ.強化內部審計監督制度

內部審計監督是整個財務控制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為確保集團公司整體目
標的順利實現,集團公司應建立內部審計制度,設立審計部。從而一方面使內部審
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另一方面有利於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審計工作,如
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決策審計、基建審計等,以保證集團公司及時
獲取准確的財務信息,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

同樣,我們也要求集團公司的財務管控要配合集團戰略,尤其要符合母子公司
管控框架,否則財務管控就會像空中樓閣一樣,空有華麗的外表,不能對集團做出
實質的貢獻。在這方面,跨國公司為中國企業作出了很好的範例。

一.中國政府如何加強對跨國公司的監管

在華跨國公司的利潤轉移和避稅確實體現出了這些跨國公司橫向戰略和財務管
控的能力,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中國在引進外資的某些制度上仍有改進的空間。

1.逐步取消跨國公司的「超國民待遇」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對於外資政策上是「有收」、「有放」,對合資和出口比例
都有一定的要求。在稅收方面,外資的稅收政策也有優惠。利用外資的本質是促進
國內經濟的發展,而外資的引入和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標准相掛鉤,一方面可以促
進地方外資的引進,但另一方面,過多的外資引進對地方經濟的沖擊會更大。

商務部出台的《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逐步取消外資的「超國民
待遇」,使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競爭,讓世人看到中國的對外
開放正在和國際接軌。

合理重建我國涉外稅法中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是一項緊迫任務。名目繁多的優惠
政策的刪減更新,將使外商投資企業利用優惠政策進行國際避稅失去了條件。

2.加強國際反避稅工作

Ⅰ.規范轉讓定價稅制,建立國際市場價格信息系統

在實踐中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設置執行轉讓定價稅制的專門機
構,制訂具體的執行規劃和制度。第二,稅務調查與賬務調整同步進行,切實保護合
資企業的中方利益。第三,嚴格執行中國注冊會計師對涉外企業的賬務審計制度,使
部分轉讓定價在審計階段得到調整。第四,稅務部門應建立健全完善系統的國際市
場價格資料的匯集體系,為調整和確認轉讓定價提供依據。

Ⅱ.完善稅收立法,擴大稅務部門反避稅的權力

在稅法中應單獨制定反避稅條款,其主要內容應包括:明確關聯企業的概念,為
國際反避稅提供法律依據;完善防範轉讓定價避稅的法規,在制定法規時,可參照國
際通行的正常交易原則、舉證轉嫁原則和稅收妥協原則等,對跨國定價按正常交易
原則進行事後調整;明確稅務機關在掌握充分資料和確鑿數據的情況下,有權作出調
整和處罰的決定;制定對納稅人不與稅務機關配合的處罰規則;明確有關部門在國際
反避稅中的配合職能,制定對有關部門不配合及違章的處罰條款;盡快修改和補充有
關電子商務適用的稅收條款,明確網路商貿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納稅
地點、稅率以及納稅資料申報、保管制度等等。

Ⅲ.適應新形勢,採取相應措施防範電子商務國際避稅

首先,應建立符合電子商務要求的稅收征管體系,加強稅務機關自身網路建設,
盡早實現在國際互聯網上與銀行、海關、網上商業用戶的連接,實現真正的網上監
控與稽查,並加強與各國稅務當局的網上合作。第二,推行電子商務稅收登記制度,
納稅人在辦理了上網交易手續之後必須到稅務機關辦理電子商務的稅收登記。第
三,從支付體系入手解決電子商務稅收的征管問題,杜絕稅源流失。可以考慮把電子
商務建立和使用的支付體系作為稽查、追蹤和監控交易行為的手段。第四,組織研
制開發智能征稅軟體,形成網上自動征稅系統,能自動識別通過網路實現交易的應稅
商品或勞務,確定所適用的稅種、稅目、稅率,自動計算稅額,自動將稅款劃入稅務
機關指定的帳戶之中。第五,要加強國際稅收合作,完善國際稅收協定。

Ⅲ 易貨貿易的案例

易貨被視為一種能夠增加資產、進入新市場、增加利潤和創造財富的工具,在國際間越來越受重視,但在國內,易貨貿易仍處於萌芽階段。由於傳統貿易缺陷的爆發,人們越來越渴求建立一種新型貿易模式,以此打破傳統貿易的發展壁壘。隨著網路技術的成熟發展和應用,現代易貨貿易模式開始出現,它也成為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企業的典範,
其中螞蟻易貨具備新型貿易模式的優點:有效解決企業庫存積壓、三角債、盤活企業資產;企業不用現金就可購回所需商品,減少採購現金流;拓寬企業商品和服務的銷售渠道,易貨的同時也實現了銷售,增加銷售額。

Ⅳ 國際貿易慣例與規范實務課程 寫一篇2000的案例分析 有案例 分析 總結即可 求大神

裝船通知的重要性
摘要:在當今的國際貿易中,裝船通知書已經越來越受到買賣雙方的重視。裝船通知書可以作為買賣雙方順利完成交易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同時也是賣方通知買方貨物已經裝船發運,可以准備辦理相關保險手續和付款接貨的一個重要依據。本文通過相關案例分析,闡述裝船通知書對買賣雙方的重要性。
關鍵詞:裝船通知書,CFR, 風險,重要性
案例:
2006年,湖南某糧油進出口公司從泰國進口一批香米,雙方簽訂的合同中規定使用的價格貿易術語為CFR黃埔。不料,載貨船隻從泰國港口起航後遭遇撞船事故,導致船隻沉沒,全部貨物受損。由於出口方未能及時發出裝船通知(shipping advice),該湖南公司尚未辦理保險事宜。因此,湖南公司認為全部損失應由泰國出口商承擔。但泰國出口商認為貨物於裝運港越過船舷時已轉移給買方,因而他們不應對貨物的損失承擔責任。請問誰的辯解具有合法的理論依據?
案例分析:
國際貿易中按照CFR術語成交,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賣方在貨物裝船之後必須及時向買主發出裝船通知,以便買方辦理投保手續。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遭受損壞或滅失,由於賣方未發出或遲發裝船通知而使買方漏保,那麼賣方不能以在裝運港船舷轉移風險為由免除責任。因此,在CFR條件下裝船通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案例中貨物損失的責任顯然應由賣方,也就是泰國出口商承擔。
一、裝船通知
裝船通知是賣方在貨物裝船後給買方的通知,其目的是讓買方了解貨物已經裝船發運,買方可以准備辦理相關保險手續和付款接貨。為能順利地完成買賣雙方之間的交易,重視裝船通知書的發出可以避免買賣雙方之間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反之,忽視或延誤裝船通知書的發出而致使貨物遇到海上風險等問題,那麼買賣雙方之間就無法順利完成交易。本案例,因買方未能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導致貨物在海上運輸途中損壞因而買方向賣方提出索賠。
由以上可知,裝船通知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體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二、裝船通知書對買方的重要性
(一)賣方及時的發出裝船通知書市為自身投了一份保險
當買賣雙方達成協議確定交易合同後,待貨物准備裝船發運,此時賣方應特別重視裝船通知書是否已經發出,賣方順利的發出裝船通知書市保證自己在遭到風險時能夠將損失減低,可以通過向保險公司辦理保險手續講奉獻轉嫁給保險公司,這樣一來,賣方就為自身投了一份保,而不需要對貨損方面負任何責任。
(二)裝船通知書的發出是賣方將風險是否轉移至買方的一個重要依據
就本案而言,很顯然可以看出,賣方未能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書,結果導致買方未辦理貨物保險,而貨物卻因海上風險而損毀,故賣方 理應對該批貨物損失負責。而不能以風險已轉移給買方 為由拒絕索賠,而賣方就貨物在運輸途中發生的損失做出相應的賠償。所以,從本案例不難看出,裝船通知書對賣方是何其重要了,它關繫到賣方的利益問題。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以下這個案例。看到底案例該由哪一方來承擔責任,又該如何處理?
中國大陸某公司以CFR價 出口貨物一批,其貨物運往德國一港口,待貨物備齊裝運後,我方以電報形式向德國某公司(買方)發出裝船通知,但對方沒有收到通知,因而未及時投保,結果船在運輸途中沉沒,貨物全部損失,事發後買方向我方提出索賠,我方立即回電拒絕賠償。
很明顯,此案例我方已及時發出裝船通知,買方未能及時投保造成損失的責任不在我方,為了能證明我方確實已經發出裝船通知書,可以向買方出示我方發出裝船通知書的證明材料,為了能使下次合作成功,我方可以協助買方查找未收到通知書的原因,但同時聲明這並非我方責任,所以說,裝船通知書也是買房將風險轉移給買方的有利憑證。
三、裝船通知書對買方的重要性
(一)裝船通知書由賣方發出,當買方收到賣方發出的裝船通知書時,應及時到目的港接貨
當貨物已經由賣方發出並順利發出裝船通知書時,此時買方需重視的是在收到賣方發出的裝船通知書之後,應及時到目的港卸貨,如未及時卸貨而導致貨損,其責任由賣方承擔。
(二)收到裝船通知書之後,及時辦理投保手續
買方收到賣方發出的裝船通知書後,未能及時辦理投保手續而導致貨物損失或損毀的,其責任仍由買方承擔。所以說,買方在收到賣方發出的裝船通知書後,應立即投保,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下面我們需買方自行投保運輸險的情況下,裝船通知書應毫不延遲地發出,以便買方辦理投保手續,如有延誤導致損失,應由賣方負責。
四、由此案例總結的幾點注意事項
(一)在使用CFR貿易術語時應注意
CFR貿易術語屬於裝運術語,在該貿易術語條件下,賣方負責租船訂艙,支付到指定目的港的運費,並在合同規定的裝船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船,並及時通知買方,根據《INCOTERMS 2010》,貨物裝上船以後,其風險和貨物所有權(象徵性)即從賣方轉移至 買方,而買方負責辦理從裝運港至目的地的貨運保險,並支付保險。值得注意的是,賣方在裝船後應毫不延遲地通知貨物已經裝船,以便買方購買貨運保險。一旦買方沒有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致使買方未能投保,由此產生的損失均由賣方承擔。
(二)裝船完畢後應注意
當裝船通知書由賣方發給買方時,賣方在貨物裝船完畢後48小時內,賣方應立即以電報或電傳通知買方合同號、商品名稱、所裝重量(凈重或毛重)或數量,發票價值,船名,裝運口岸,開船日期,預計到達目的港時間,如因賣方未能及時電報或電傳給買方以上述裝船通知書而使買方不能及時投保的,賣方負責賠償買方由此引起的一切損失。
(三)人道主義上的裝船通知書
盡管在除CFR外的其他貿易術語中,賣方並沒有「在貨物裝上船以後向買方發出通知書」 的責任和義務,但是,一般來說,為了買賣雙方之間的貿易能夠更迅速更順利地完結,基於人道主義,以及相關的實際情況,賣方也得及時發出裝船通知。譬如在FOB貿易術語條件下,但是由於是賣方租船訂艙,買方對貨物裝運情況不比賣方熟悉,而買方又得負責辦理貨運保險,這樣,有助於買賣雙方之間的貿易,從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良性與蓬勃發展。
綜合上述案例分析,我們隊裝船通知書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論是對賣方還是買方,能及時發出通知,就意味著為自己投了一份保險,就賣方而言,其風險已經轉移至買方,就買方而言,裝船通知書的收到,使其能夠順利地對貨物進行及時投保,從而也就不必擔心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了,裝船通知書的迅速及時發出和收到,為交易的順利完成提供了保障,買賣雙方應該時刻注意,並予以裝船通知書足夠的重視,在交易中創造雙贏的非凡效果。
參考目錄:
《國際貿易實務》劉廣文 項義軍 張曉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國際貿易實務案例分析》 賀雪娟 李涵 覃蔚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9年

Ⅳ 求比較有名的合作創造雙贏的例子!

1、WTO提供給各國互利共贏機會

WTO制度設計的出發點是:任何國家只要選擇將自己的市場能量納入多邊體制的規則內,就能從中受益,它追求的是共贏的目標。它的宗旨是期望通過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當的份額。

經濟全球化雖給參與國帶來了好處。例如,中國經濟在加入WTO之後保持了年均約9.5%的增速,這樣的成就「引人注目」,中國與時俱進,改革多邊貿易體制,提高了綜合國力。

2、美國南北合作

二戰之後,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有三種模式:南南合作、北北合作和南北合作。

較早的南南合作應首推1967年成立的東南亞聯盟和1969年成立的安第斯集團,至今東盟成員國之間尚未完全取消關稅,安第斯集團成員之間的經濟合作也僅達到關稅同盟階段。

三十多年的合作進展緩慢,原因在於南南合作成員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相近,都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導,比較優勢不能充分發揮,難以出現經濟互補的狀況,被稱為「只開花不結果」的經濟合作模式。

幾十年的實踐表明,南北合作對於世界的共同富裕更有成效。南北合作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優越性主要體現為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的龐大消費市場擴大本國產品的出口,快速引進發達國家的資本、技術和經濟管理制度,可以通過建立經濟合作和援助機制,減輕經濟危機的影響,保持本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穩定。

美、加、墨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南北合作的典範,三國在能源、製造業、農產品等領域經濟互補,其中墨西哥受益最大。尤其是1994年墨西哥爆發嚴重金融危機時,美國向其提供了500億美元國家援助貸款,並大量購買其產品,使其經濟迅速恢復。

3、自由貿易通過互利共贏給各國帶來最大利益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從對外貿易中受益匪淺,尤其是2001年入世後,外匯儲備從2121億美元上升到2005年8189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同時,中國的貿易對手也從中獲利。例如,據美國摩根斯丹利統計,美國人由於使用中國製造的商品,在過去10年給美國節約了6千億美元。

新貿易理論在新加坡也得到了有力印證。緬甸的領土比新加坡大一千多倍,但緬甸是一個封閉的國家,開放度幾乎為零,而新加坡的開放度值將近100%,開放度導致新加坡的收入水平比緬甸高出100%。

在全球化時代,民族國家仍然是世界的主要角色。只有當自由貿易通過互利共贏的途徑,給各國帶來各自最大的國家利益時,才能激發各國開放國際貿易的積極性,推進經濟全球化的良性發展。

4、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想方設法的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

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游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沖右突,四處躲避,加速游動。

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5、廉頗與藺相如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

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而屢次對人說:「以後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

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後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後兩人合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Ⅵ 近幾年發生的國際貿易糾紛的案例以及對我們的啟示

中埃貿易糾紛典型案例

--------------------------------------------------------------------------------

中國國際招標網 發布時間:2009.03.16 來源:駐埃及經商參處子站
近年來,駐埃及使館商務處積極貫徹落實部黨組指示,全力促進中埃經貿關系的發展,促進我對埃出口的增加,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雙邊經貿額連續6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8年達到62.4億美元。與此同時,兩國企業交往過程中產生的貿易糾紛數量也有所上升。特別是今年以來,我企業在出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增多,風險加大。現將我處整理的近期典型案例列出,供我有關商務主管部門、商協會和企業參考,請企業對埃出口過程中加強風險意識,確保交易安全,有效保護自身利益。駐埃使館商務處將繼續積極推動我企業對埃出口,並努力協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各種貿易糾紛。

案例一:與新客戶的首次交易缺乏足夠的風險意識

2008年底,國內A公司通過網站結識埃及X公司,並約定向該公司出售一批石材,付款方式為見提單附件付貨款的70%,尾款以D/P方式支付。A公司隨後將貨裝船運往埃及亞歷山大港。貨物發出後,X公司以各種理由強調經濟困難,要求減價,並更改付款方式為風險度很高的銀行匯票。X公司的行為導致我出口方進退兩難。如同意對方做法,則一方面利潤大幅縮減甚至無利可圖,並且有可能完全無法收回貨款,如不同意對方做法,由於貨物已在埃港口,則須支付巨額的碼頭及相關費用。

案例二:不能確保收匯安全

2008年初,國內B公司以FOB方式向埃Y公司出售金屬製品。合同約定買方支付25%預付款,餘款於貨物出港前支付。提單正本簽發給買方。2008年2月收到預付款後,B公司即組織貨源運至港口,但經Y公司多次解釋付款困難,並保證盡快付款,B公司在餘款未收到的情況下同意貨物裝船運往埃及。2008年5月,B公司發覺貨物已被Y公司提走,但餘款至今未付,並拒絕與B公司聯系。

案例三:埃及船公司無單放貨

2008年9月,埃Z公司以FOB方式向我國C公司定購一批鋼材,提單正本簽發給賣方。合同約定買方支付30%預付款,餘款見到提單COPY付清。貨到埃及港口後,Z公司以各種理由拖延付款。2009年1月,C公司得知貨已被提走,餘款迄今難以追索。

1.市場經濟以利益為根本,擴展對外貿易有相應的策略。一些專家學者撰文立著,從古典政治學先驅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學說論到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從維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到赫克歇爾-俄林定理,引經據典的論證西方經濟學中的市場經濟是自由的市場經濟,國際貿易是自由貿易,但美國和歐盟對中國紡織品設限,卻不符合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理論。一些專家學者開始責問美國和歐盟:「200年前歐洲人就開始向全世界推銷他們的自由貿易政策,今天,當中國工人生產的價廉物美的紡織品運往他們的市場時,為什麼這些自由貿易的鼻祖們搖頭說『NO』呢?」在這里,我們不能忘了一個最本質的問題,市場競爭的本質是資本競爭。國際貿易的實踐和馬克思的理論揭示告訴我們,西方市場經濟理論在本質上是為資本服務的,認「利」不認「理」,市場經濟以利益為根本,自由貿易理論是為資本謀取最大利益服務的,有利可圖就講「自由」,無利可圖就不給你「自由」。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美國和歐盟在對外貿易的不合理設限時,既要據理力爭,又要從最壞處考慮,善於在「不自由」、「不合理」的處境中擴展對外貿易,要有相應的策略。
2.在應對中美和中歐紡織品貿易中,各級政府必須負擔起引導、調控、保護和管理市場經濟的重要職責。其實,世界上任何市場經濟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只是西方經濟學的一種假設。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要正確學習借鑒西方經濟學理論,不要被其中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自己都不相信、不去付諸實踐的不科學理論觀點所誤導。我國還是一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大國,生產力水平低、結構性矛盾突出和發展不足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迫切需要各級政府強化經濟調節職能、市場監管職能、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充分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能該管的也不去管。 3.繼續完善有關立法,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為企業應對國內外經濟事務提供有效服務。隨著開放的擴大和加深,企業與國際經濟事務的聯系和來往更加密切,各種法律和社會服務需求也愈來愈多。僅就應對國際貿易糾紛,就不僅僅是要求有法律服務,幫助打官司。實際上需要一系列社會服務,才有條件應對各種名目的貿易糾紛。
4.實現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提升出口商品結構層次,實現結構升級,錯位發展。目前,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的層次比較低,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所佔比重不高。我國出口的55%以上是以加工貿易的方式實現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85%以上是由外資完成的。服務貿易發展出口嚴重滯後。服務貿易出口占我國貿易總額的10%,明顯低與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客觀的市場容量也要求必需轉變轉變增長方式。在實現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掌握和利用比較優勢動態變化的規律,一方面穩定或延續中低端產品或生產環節的比較優勢,保持出口貿易的數量增長;另一方面又要創造和積累中高端產品或生產環節的比較優勢,擴大產品出口,達到改善貿易結構,提高貿易質量的目的。
5.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突破「非市場經濟地位」創造更多實例。由於中國經濟地位上升,周邊貿易夥伴對中國市場興趣越來越大,只要我們運作得當,通過推進區域一體化逐漸消除不利條款的影響是有很大迴旋餘地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WTO規則是發達國家制定的有利於自己的游戲規則,要善於利用WTO規則為我國經濟發展服務。要善於在國際貿易爭端中最大限度的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Ⅶ 舉例說明「貿易創立」和「貿易轉向」

樓主說得是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果吧,好像這比較官方的將這兩種概念成為「貿易版創造和貿易轉移」吧權
我說一下一般的定義吧,基本上,樓主可以用這個概念很容易就能舉出無數的例子了。

(一) 貿易創造效應:關稅同盟成立以後,在比較優勢基礎上使生產更加專業化,這樣關稅某些同盟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產品將被其他成員國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取代,其結果,是關稅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提高。
(二) 貿易轉移效應:在關稅同盟成立前,關稅同盟國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產品,關稅同盟成立以後,關稅同盟國該項產品轉由同盟國內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而不是世界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則進口成本較前增加,社會福利下降。

Ⅷ 貿易轉移效果和貿易創造效果的典型案例,一句話概括!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也稱作「商業本位」,16至18世紀)。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

Ⅸ 當代國際貿易特點及發展趨勢(要求具體實例)

服務貿易的重要性持續增長,能源貿易變局影響深遠;發展趨勢是以低碳名義實施新保護主義措施。。

1、服務貿易的重要性持續增長

隨著全球服務業的迅猛發展和服務型經濟的到來,服務貿易開始加速增長,它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上升。1980年至2012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從3650億美元上升至43450億美元,佔全球出口的份額也從1980年的15.7%上升至2012年的19.2%。

2、能源貿易變局影響深遠

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等,各種新型綠色可再生能源的產業化都被列入大國國家戰略,新能源的開發被看作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危機、走向復甦與繁榮的重要引擎。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全球市場疲弱的狀態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呈現出新態——以低碳名義實施新保護主義措施。

碳標簽是其重要代表。所謂碳標簽,即把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量)在產品標簽上量化標示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使用碳標簽正在成為全球性潮流。

國際標准組織正積極制定產品碳足跡標准ISO14067,已經完成草案的擬定。碳標簽的推行實施,將凸顯遠洋運輸導致的巨額碳排放,顯著削弱中國和東南亞等遠離歐美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的低成本優勢;

導致歐美投資轉向墨西哥、東歐等靠近歐美市場的地區,一些投資和加工製造甚至有可能重返歐美本土,全球貿易和投資布局將深受影響。

(9)貿易創造案例擴展閱讀

面對後危機時代的全球格局動盪與變幻,歐美發達國家加速了區域自貿區的商簽,建立區域自貿區網路成為它們構建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爭奪全球經貿發展空間的國家戰略。

2009年,美國高調加入並力推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2013年,美歐開始TTIP(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關系協定)談判。

TPP和TTIP的共同特點就是廣覆蓋、高標准,其主要內容包括:消除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消除服務貿易和投資的限制性措施;在知識產權、競爭政策、勞工標准、環境標准、政府采購和技術創新等領域制定高於世貿組織現行標準的規則。

通過TPP和TTIP的構建,歐美國家不僅能夠在未來全球貿易發展中有效地控制全球主要的經貿市場空間,而且能夠繼續牢牢地佔據著國際經濟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高標準的全球經貿規則新體系將強化發達國家的競爭優勢,遏制新興國家的趕超態勢,並將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置於邊緣化狀態。

在這樣一場新的全球競爭中,如果中國被排斥在外,貿易轉移效應與新貿易壁壘將讓中國蒙受巨額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TPP和TTIP將可能阻滯中國的東亞區域合作步伐,壓制中國在東亞經濟合作中的影響力,並削弱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因而,需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發展中國主導的高標准自貿區網路,並將推進與大國的自貿區建設作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和戰略夥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貿易創造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