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第三產業不能創造價值
設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可以解釋大部份的第三產業(個人理解)。
假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只是從事農業生產,既從事第一產業,全島GDP是10萬。有一天,島上來了一個資本家,帶來1萬塊貨幣。資本家在島上招聘員工,買地等等,建立了一個拖拉機工廠,生產出的汽車一部份賣給島上的人,一部份出口。因為每量拖拉機賣100塊錢,所以每生產出100量拖拉機,島上的GDP就增加1萬塊。島上出現第二產業後,工人有工資,農民因為使用了拖拉機,糧食產量也提高了。隨著資本的累積和技術的進入,島上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因為糧食產量提高,一些空閑下來的農民開始為拿工資的工人服務,工人也由於錢多了,也不想再吃白米飯,而是改吃一種非常好吃的石頭,但是這種石頭很稀少,所以價格也水漲般高,因為要吃這種石頭,島上餐館也多了起來,運輸也多了起來,拖拉機的銷量也多了起來,在這里,如果工人的錢多到一個地步,石頭的價格也將高到一個地步。假設這時島上的GDP是,10萬第一產業,15萬第二產業,以石頭為中心的第三產業5萬。後來小島和別的島發生了戰爭,因為人要吃飯,所以糧食價格沒有多少變化,因為拖拉機可以為農業和戰爭服務,所以價格也沒有多少變化,而那種石頭,因為戰爭時不是必要的,所以價格一落千丈,這時,島上平空消失了5萬的GDP。
❷ 第三產業是否創造價值
當然創造啦~~第三產業是高度城市化和第一二產業高度發展之後的表現~
❸ 是否所有的第三產業都會創造價值
不完全是。有些三產例如環保或福利項目只是體現價值,但不一定創造價值。
❹ 什麼產業創造的價值最少
從經濟學上看,第一產業(原料生產),第二產業(加工裝配)是主要的價值創造產業,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是不創造價值的,但是卻佔有的財富最多。
比如金融行業,不創造任何價值,但是卻是產業鏈條的頂端,是最賺錢的行業。
❺ 第三產業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
;l;lnl;;lk;ln;
❻ 依然說銀行利潤是對產業部門剩餘價值分割的結果,那麼銀行本身創造價值嗎
以前學經濟學的時候書上就講過產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是剩餘價值的主要分割者,也是經濟領域的兩大主要主體。產業資本家就是現在干實業的,金融資本家可以狹義理解為銀行,銀行表面上看起來不創造價值,是分產業資本家的剩餘價值。但是銀行提供的服務,信息以及資金實際上就是價值。
❼ 服務業如何創造價值的並計入GDP
第三產業、服務業勞動也創造產值(專題論文)
傳統的生產勞動觀點認為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才創造價值,對他們的勞動才計算產值,而把從事第三產業的服務性勞動稱之為非生產勞動,認為它不創造價值,從而不計算產值,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處理。可是,物質生產與非物質生產的劃分是必要的,但必須承認第三產業勞動者的勞動也創造價值,他們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的勞動一樣,都是生產者,共同創造價值。肯定第三產業勞動者的勞動也創造價值,這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重要的還是一個實踐問題,它關繫到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全面衡量,關繫到對范圍廣泛的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視與否,因此,有必要從理論上加以澄清。
一、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
(一)從第三產業勞動成果勞務的屬性看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
人們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就有多方面的需要,為了滿足這些需要,人們必須從事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活動以及服務勞動。第三產業的勞動者雖然不直接提供具體的物質產品以滿足社會需要,但他們的勞動總要提供服務,提供效用,滿足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
第三產業的產品——勞務,作為勞動的產物,同樣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服務的實用價值在於它的有用性,它能具體地滿足人們的生產需要和生活、發展、享受的需要。例如,商店的售貨員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顧客購買商品的需要;旅店服務員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旅客住宿和飲食的需要;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患者醫療的需要;學校的教職員工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學生求知的需要;文藝團體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觀眾精神享受的需要等等。
但是,與物質產品相比,服務的使用價值又有自己的特點。物質生產勞動是人們運用勞動手段作用於一定的勞動對象,改變其形狀與性能,生產出新的產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而第三產業的勞動則不同,它不需要象物質生產那樣,先形成一定的產品形式,而是直接以活勞動本身去滿足人們的需要。這是由服務勞動的特點所決定的。服務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就同時為服務的享用者提供了服務的使用價值,服務的過程就是使用價值實現的過程。服務作為一種活動,並不象物質產品那樣有一定的實體可以摸得著的,但它是可以感受到的。服務的使用價值也不象物質產品的使用價值那樣,是生產過程結束的產物,只有在它離開了生產過程而進入消費過程時才能實現其使用價值;而服務則相反,服務的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是同時進行的,也是同時結束,當然服務的效果還會存在。
第三產業的勞動不僅創造使用價值,而且也創造價值,其價值同樣是抽象勞動的凝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於從事非物質生產的第三產業勞動者來說,他們的活動就是一種可以用來交換的商品,它具有實在的交換價值和價值。馬克思指出,服務勞動者用服務去取得他們所需要的商品,「就象每次商品和商品相交換一樣,是等價物換等價物」。
第三產業的產品即勞務的價值也是由三部分組成。第三產業勞動者在活動過程中消耗的原料、勞動工具和設施的折舊等形成C, 他們的工資——即維持勞動力(及家庭成員)再生產所必需的消費資料的價值形成V,他們在必要勞動以外創造的價值形成m。
第三產業勞動的價值有兩種實現方式:一是為社會生產服務的那部分勞動創造的價值,通過構成社會生產的費用或社會產品的加價而轉移到總產品的價值之中,隨著社會總產品的實現而最終實現。例如,企業為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或專業技能,需要聘請教師或工程師對職工進行培訓,為此要支付教育培訓費用,這些費用要加入到產品成本中去,隨著企業產品的銷售而收回。這部分教育培訓費用實際上是第三產業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只不過是藉助於產品的實現而實現。二是直接為人們生活發展服務的那部分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通過為勞動力再生產服務,把服務的價值加入到「勞動力的生產費用或再生產費用」中,以工資的形式表現出來,最終將在各類產品的價值中實現。
(二)社會總產值中包含著第三產業的勞動
第三產業部門的勞動者是社會勞動者的必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勞動也是社會總勞動的重要部分,他們勞動創造的價值同樣是社會總價值的一部分。這是因為,隨著勞動社會化的發展,一方面愈來愈多的勞動者從物質生產部門轉向非物質生產部門;另一方面物質生產部門與非物質生產部門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共同為發展生產、創造價值、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做出貢獻。當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主要靠延長勞動時間、更不是靠提高勞動強度,而主要是靠科學技術、靠勞動者素質、靠現代科學管理和不斷完善的社會組織系統來實現。因此,既不能說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也不能說物質產品只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而科學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會組織管理部門的勞動就不是生產勞動,不創造價值。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向社會全方位滲透,勞動社會化出現質的飛躍;物質生產與非物質生產出現水乳交融的情景。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人數愈來愈少或比重不斷下降,而從事非物質生產的人數愈來愈多,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作為非物質生產,雖然不同於第一、二產業的物質生產,但它總要提供服務、提供效用,滿足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屬於現代的綜合性生產,他們的勞動也是生產性勞動,也創造價值。
二、第三產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們在理論上承認第三產業的勞動創造價值
經濟的發展帶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勞務消費的比重不斷上升,從而促進了以非物質生產為特徵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其地位日益提高,作用越來越重要。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無論從產值還是從就業人數看,都已佔整個國民經濟的60—70%。我國北京第三產業的產值也佔一、二、三次產業產值比重的42%,天津佔34%,上海佔31%。第三產業在社會再生產和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它是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全過程。生產的准備工作離不開為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的勞動,而產品生產出來以後,也需要服務勞動者的勞動,才能使產品進入生產消費或生活消費。在生產——消費之間需要有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作為橋梁,這是一部分服務勞動的主要作用。如果沒有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社會再生產就不可能順利進行。
第二,它是勞動力再生產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勞動力再生產包括腦力、體力的恢復,也包括勞動力的培訓,這些均離不開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既可保持勞動力的再生產,又可提高勞動力的質量。例如教育部門的勞動,雖然不直接提供物質產品,但它卻有開發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技能和全面發展人才的功能。教育作為智力開發的主要手段和途徑,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經濟建設有沒有後勁,關鍵在於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在於勞動者素質的高低,當今國際間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和軍事競爭,在一定意義上是智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誰在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方面取得優勢,誰就能奪得經濟、科技和軍事上的優勢。
第三,第三產業勞動可以增加社會總供給,對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社會總供給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由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提供了物質產品和勞務的總和。社會總需求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對生產出來的各種物質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在不斷變化,個人消費中用於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和旅遊等方面開支呈上升趨勢。「恩格爾定律」認為,家庭收入越少,用於食物支出所佔的比重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於食物支出所佔的比重就會減少。一般地說,在人們各類消費中,吃的需求彈性小,穿次之,用的彈性大,非實物性消費的需求彈性更大。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客觀上要求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以改變勞務消費在社會總消費中比重過低的狀況,而且也是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徑。因為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不僅要求總量平衡,而且要求結構平衡。要實現結構平衡,就必須調整一、二、三次產業及各自內部的結構。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且內部結構也不合理,如交通通訊業的滯後,生產服務體系不完善,教科文衛事業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等等,已嚴重地阻礙和制約著經濟的協調發展和消費需求的實現。所以,努力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徑。
最後,發展第三產業是提供勞動就業,增加資金積累,活躍城鄉經濟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在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由於生產越來越社會化和專門化,更多的服務性工作和勞動從生產和生活領域中獨立出來和集中起來,使非物質生產大大擴展了范圍,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和產值都有了極大的發展。我國由於種種原因,第三產業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第三產業雖然發展較快,但是總的來看,目前我國第三產業仍然相當落後,不僅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而且專業化、社會化水平也很低。1993年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27.2%,第三產業從業人數佔全社會勞動者總人數的比重僅為18.9%,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我國是人口大國,勞動力相對過剩,僅農村就有近兩億剩餘勞動力。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要途徑。因為第三產業中的許多具體行業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能容納較多的勞動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旅遊業作為「無煙工業」所創造的大量產值,所吸收的大量外匯,所帶動的相關產業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抽樣調查,1994年海外來華旅遊者達4000餘萬人次,國內旅遊總人數為5.24億人次。隨著「雙休日」制度的實施,必將使更多的國民特別是工薪階層有更多的短期旅遊的機會,從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可以為社會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而且在整個第三產業中,它又是關聯帶動功能較強的產業,其發展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交通運輸、城建、商業飲食服務、文化文物設施、輕工、外貿、金融、保險、通訊等事業的發展,從而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多的產值和國民收入,並大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
上述第三產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們在理論上必須承認第三產業的勞動是社會總勞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的勞動也創造價值。只有在理論上承認第三產業的勞動創造價值,在實踐中才會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
三、產業結構演進的規律表明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隨著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和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就業人數和產值構成,也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可以說,三次產業順序發展,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提高,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
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指出:「第三產業的興旺發展,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戰略意義。
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從理論上肯定第三產業的勞動者和第一、二產業的勞動者一樣,他們的勞動也是社會勞動,共同創造價值。這是消除「非物質生產部門是由物質生產部門養活」偏見的理論基礎,也是進行正確的全面的國民經濟核算的客觀要求。
過去,我們僅把物質生產算作生產性勞動,僅對物質產品計算產值和國民收入,而把范圍廣泛的第三產業視為非生產性勞動,認為他們的勞動不創造產值和國民收入,大有被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養活」之嫌。這顯然是不科學、不公正的,不僅造成了物質生產者與非物質生產者思想上的隔閡,而且也不能反映現代經濟生活的全貌。
根據馬克思的再生產原理,必須保證價值補償與實物補償。有的作為企業性質的第三產業,通過直接收費取得了補償。而有的屬於事業性質的第三產業,沒有直接收費,而是通過迂迴的形式,主要由其他生產單位和個人繳納的稅金,通過財政撥款,以保證其業務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繳納相當於「購買」,也取得了補償。這是因為,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各種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產業的生產,同其他單位與居民對這種服務的消費,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和消費,而且所佔比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因此,必須從社會勞動出發,同時計算物質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與消費,使經濟核算能全面地反映社會經濟生活。按照社會勞動創造價值的原理,擴大生產勞動的范圍和國民經濟的核算范圍,對於研究社會總供需的平衡,研究貨幣資金流量及其運動規律,搞好宏觀經濟調控以及進行國際間經濟指標的對比,都有其現實意義。
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也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迫切要求,是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的重要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有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它是由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科技市場、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信息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等構成的有機整體。當前我國市場體系的建立尚處在起步階段,它還很不完善,各種生產要素市場還很不健全,因此,必須加快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而加快和培育市場體系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過程。因為,統一市場體系的許多內容,如科技市場、金融市場、信息市場等也是發展第三產業的內容。這就是說,發展第三產業也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所要求的。
重視和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第三產業的成功經驗。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是代社會化規律的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國外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過程,不僅是經濟增長的過程,而且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使之趨於合理,逐步高級化的過程。從西方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發展的情況看,當經濟發展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時期時,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一般超過第二產業的發展,產值比重和勞動力比重都超過50%,有的國家甚至超過 70%。盡管各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戰略的重點選擇、各種資源以及對機遇的把握等方面有很大差異,但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趨勢是:三次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由第一產業占優勢比重逐漸向第二、三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
產業結構演進的歷史充分表明,第三產業的勞動也創造價值。從理論上肯定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黨的十四大把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作為今後時期關系全局的十大任務之一。與此同時,國務院也作出了《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我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重視,再加上積極學習和借鑒國際上發展第三產業的經驗,我國的第三產業必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❽ 影響產業創造價值的范疇
『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1]從哲學的角度考察,一種事物的價值是指它對人類、對社會的效用關系。「法律價值是一種具體價值,是社會價值系統中的子系統。」[2]法律基於滿足社會的需要而產生,法律價值自然是法的精髓所在,寓於法律之中。經濟法的法價值范疇在於揭示經濟法的存在意義與目的意義,即經濟法因何而存在。「相對於調整對象而言,法律價值無疑是更本質更深層的東西。經濟法價值從哲學的高度概括了經濟法的目的與宗旨,決定了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特徵、原則,與它們密切相聯並統一在整個經濟法律體系中。」[3]構成經濟法的各部門法律規范都從整體上體現著經濟法的價值。只有把握經濟法獨立的內在價值並與其他法律部門如民商法、行政法的價值相區別,才能從理性和邏輯的高度確立經濟法的獨立地位,為實現經濟法律體系內在的和諧統一奠定基礎。
一、經濟法的存在價值——商品經濟的普遍法
經濟法是以商品經濟關系為生存基礎的法,是與商品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法律范疇。經濟法的商品經濟屬性體現在:
1.經濟法以保護競爭,促動競爭及維護正當競爭秩序為目的。經濟法從確立其地位伊始即以打破資源壟斷狀況為使命,最充分地保障了競爭規律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與功能的發揮,如果說民商法是商品經濟的競爭秩序法,那麼經濟法就是商品經濟的競爭保護法。
2.經濟法以維護正常的私權秩序,並以建立公權對私權合理干預的法律秩序為內容。經濟法對民商法調整功能的不足給予必要補充的重要內容在於:經濟法擺脫了傳統民商法對私權行為失范的自發與自覺矯正機制的被動和缺陷,以公力干預和救濟的方式對私權濫用的行為實施法律規制,保障了正常私權秩序的延續與拓展。同時經濟法在採取公力救濟與干預方式時,極為注重控制公權的無度性、擴張性和對私權無對抗力條件下的易便犯性,經濟法存在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確立公權對私權合理干預的法律秩序,這種良好秩序的建立首先在於合理配置公權,但目的與結果則是為了一種良性私權機制的成就。
3.經濟法以確保交易安全,最終達到確保全社會經濟安全為使命。交易安全是商品經濟秩序的良性前提,誠實信用是商品經濟的職業道德,民商法屬於集中反映和體現這種道德的法律。但民商法對違背這種道德所進行的審判又顯得蒼白無力,而過多地借用刑罰手段又顯得魯莽、粗暴和簡單,與商品經濟的理性相悖。而經濟法則最大限度地吸納各種道德、經濟、行政、法律手段的合理與優長,對經濟關系進行綜合調整,從交易的直接相對人、交易的社會群體網路、交易的國家監控視角等多個方面,對商品經濟秩序實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調節與控制,使商品經濟交易秩序成為名符其實的法律化的道德,使「道德的法律」與「法律的道德」在交易安全與經濟安全一體上得到最佳的融合與統一。
二、經濟法的法權價值——權力的規制
(一)經濟法是限權法,而非擴權法
對經濟法的經濟權力本質的揭示,豐富了經濟法的權力內涵,確立了經濟法的權力本源。但經濟權力畢竟屬於國家權力的范疇,帶有明顯的擴張性與侵襲性。經濟法對經濟權力的依託,是否意味著經濟法是一個向商品社會擴張權力的法律部門?權力的理性來自於制衡與秩序。私權的存在自身就是對公權的一種天然制衡,而公權內部分權機制的形成則是一種創造性的制衡。經濟法的存在是為了順應權力的理性。經濟法的價值意義不在於擴權,而在於限權。經濟法不是擴權法,而是限權法。
經濟法限權思想的體現:一是基於部分民商關系的非經濟合理性與非社會合理性而實施的對私人權利的限制;二是基於國家在經濟力資源、經濟政策資源的分配與再分配關系中的主導性與優越性而實施的對國家權力的限制,其目的在於保障資源分配的規范有序與合理,並防止對私人權利的隨意侵犯。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濟法既要糾正市場失靈,又要糾正行政失靈。雙重限權的最終目的是要對私人權利與國家權力作出合理的定位,這是法治社會的最高境界。
(二)經濟法與私權規制
私權領域,對私權的限制是基於權利義務機制對私權濫用的制約已經失靈。傳統民商秩序中的權利義務機制以平等性、自願性、對等流動性為基本出發點,民事主體相互強制對方的可能性為零,所採取的方式是用假定自我權利和設定對方義務來約束對方,並以對方自願接受為前提。在經濟力基本平衡的民商主體之間,這種秩序化的權利義務機制是能夠發揮作用的,但在經濟力嚴重失衡的民商主體間,一方被迫「自願」接受對方的條件而締結民商關系的情形經常發生,並且諸多的侵權行為及其衍生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民商行為的平等性、善意性和正當性,這時候權利義務機制的平衡秩序已被打破。私權濫用的傳統抗辯機制是運用侵權行為法規范、合同法規范進行侵權處置和違約處置,而這種處置必須藉助國家裁判機制與民間裁判機制,其顯得間接而繁瑣,保護成本高昂,並且由於被侵害的私人勢單力弱,已無能力與侵害者進行對抗。而這種私權濫用趨向的社會化擴張進程極為迅速,已構成對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損害。在這種條件下,運用公權對私權濫用進行制約是必需的,設定某一國家機構或公共機構行使對私權的監控權和一定製約權,既可以彌補私權自力救濟的不足,又可以降低私權保護成本,因為在這種保護機制中,社會公共保
護成本遠遠低於私人保護成本。
❾ 第三產業創造的價值
商業等第三產業都是為一、二產業服務,越發達越能提高社會的總需求,從而提高社會總供給(總供給就是生產,就是價值所在)。同時我們一定要有「把一個商品價值看作是一個產業鏈的價值」的思想,一個商品不但包括生產,還有物流,品牌,商品設計,金融服務(生產需要資金),零售,科技等等各個環節,當一個商品銷售出去後,也就是交換完成後這個商品的價值才體現了。不然,你今天生產了一個土豆,賣不掉,明天你就不生產了,這樣還談什麼價值。只有賣掉的商品才完成了價值,這樣所有服務性第三產業都是為了完成這個過程存在的,都是土豆價值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你說的土豆坐飛機,土豆在當地賣不掉,坐飛機一圈賣掉了,就是價值實現了,價值增加了,賣不掉就是浪費,沒有任何價值,還損失了成本,所以飛機不是白做的,這個成本也在土豆賣掉的價值里得到了增加。
這里再說明一點:不是你生產多少東西就表明你的國家經濟就多少了,要有可持續性的,沒有這么多需求,你一年可以生產一萬億東西,明年呢?明年還需不需要啊,不需要你就經濟就一下子掉下去了。我國的GDP以前靠外貿做到了世界工廠,但是這種狀況在世界金融危機里就有很大的危險,國外人民賺不了錢了,沒有能力消費你這么多的產品,那你的產品就多了,你的產能就過剩了,外貿看起來不增加產品價值,但是它卻是我國維持如此規模經濟的前提,從中不難看出服務業對整體經濟的價值。你的這種觀點在封建社會很流行,但是眾所周知封建社會的社會經濟遠遠要低於現在,就是忽視了商業等服務性產業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認為商業是投機,沒有增加社會生產,所以抑制商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