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紙的歷史 手抄報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早在西漢,我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甲骨文,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五代制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元代造紙業凋零,只在江南還勉強保持昔日的景象。到了明代,造紙業才又興旺發達起來,主要名品是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清代宣紙製造工藝進一步改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紙。
造紙術對促進世界文明發展有重大作用。關於蔡倫與造紙術的關系,當今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他是造紙術發明者,第二種意見認為西漢初已用紙代簡,蔡倫只是造紙術革新者。現在看來第二種意見是正確的,因早在蔡倫200年前的西漢初即已有用於書寫的麻紙。蔡倫的貢獻是組織並推廣了高級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發展,但「造意用樹膚以為紙」者,倒有可能是蔡倫或其尚方下屬。皮紙用樹皮纖維製成,其技術難度比麻紙更大。蔡倫的貢獻就在於使皮紙生產在東漢發展起來。麻紙及皮紙是漢代以來1200年間中國紙的兩大支柱,中國文化有賴這兩大紙種的供應而得以迅速發展。
② 世界最早的手抄報紙是什麼
我們學習世界平面設計史,而且全國統考考試填空題考試過這道題!
世界上地一張報紙是1609年開始在德國的奧格斯堡每日出版的《阿維沙關系報》
其他的那些回答我就不清楚了!可能是學術性事情了
③ 紙的手抄報怎麼畫
報頭、插圖與尾花的表現: 1、手抄報的報頭設計應注意:
(1) 構圖要穩定, 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月瞭然」的作用,
(2)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 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2、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於報題的文字,要大於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手抄報的插圖與尾花
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於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並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
手抄報的總體構思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手抄報是模仿報紙的,單面的,用鋼筆書寫的,可傳閱,也可張貼的小報,同時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
④ 紙的由來板報簡單明了
你好:這個很簡潔了
或者可以參考下這個,然後自己總結下:http://zuoye..com/question/.html;
古今中外,公認為東漢初期的宦官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
據范曄的《後漢書》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這是歷史文獻中最早的關於造紙術的記載。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倫造紙使用的原材料是樹皮、麻頭、舊布、漁網等價格低廉的物料,這樣造出的紙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廣應用。
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獻記載了蔡倫之前就有紙張使用的例證。例如,在班固的《漢書》中,就記載了公元前12前用紙包葯事例。特別是本世紀以來在甘肅天水放馬灘、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和敦煌甜水井漢懸泉郵驛遺址出土的西漢紙,以現存實物證實了遠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西漢就已出現了紙張的使用。這大約比蔡倫發明造紙術要提前170年左右。
由此看出,早在西漢時期就發明了紙張,當時的紙張質量較差,不能用於書寫,到了西漢後期,紙張的質量才有提高。而蔡倫正是在此造紙術的基礎上,對原材料、工藝進行了改進,製造出了質量很高的紙,特別是蔡倫擴大了造紙的原料,而且為以後廣用各種植物纖維造紙提供了條件。
公元105年,蔡倫所造的紙已經能滿足書寫的要求,對於蔡倫來說,造紙的目的就是用來取代木牘、竹簡、縑帛等書寫、記錄文字的材料,由於紙質輕,價格低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東漢末年,造紙技術與超過了蔡倫的造紙。
公元2世紀4世紀,是竹簡、縑帛和紙張並用的時期,由於紙張的質量和產量不斷提高,紙張作為寫字用的材料,已成為文人不可缺少的寫字材料。
有關中國古代造紙的方法,歷史上記載很少,但就紙的製作工藝及其原理,發明迄今兩千年來,並無多大實質性變化。總結起可歸納以下幾點:
一是將砍伐來的植物,比如麻類植物,用水浸泡,剝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鍋里煮,待晾涼後再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
二是摻入輔料,製成紙漿。
三是用抄紙器(竹簾之類)進行抄撈、晾乾,即可製成為紙。
⑤ 紙的發明😳小報要畫什麼
可以放上紙的發明歷史的插畫,從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開始,包括紙張的材料構成,發明的艱辛過程以及它的對文化傳播的巨大意義,再網上搜索些紙張每個時期的更新過程,配上不同時期紙紙張的進化過程。
⑥ 《童年時發現了》什麼的手抄報(8克紙張)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然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當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聲時,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感悟到一個道理,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全文共有19個自然段,
⑦ 有關紙的用途的手抄報
紙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一樣生活用品,紙可以寫字,可以畫畫,還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們上廁所需要廁紙,折紙需要彩紙,寫字需要稿紙,在生活之不管是在哪裡都需要紙,紙也分種類,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紙:廁紙,稿紙,彩紙,卡紙,紙盒,紙板,面巾紙,手帕紙,畫紙,蠟紙,泡沫紙,宣紙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紙的用途雖然很多,但我們也要節約用紙,愛護樹木。
⑧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歐洲出現了商業性的手抄報紙,這些手抄報被稱為
紙張是必不可少的,但更多是出於經濟因素而不是技術因素。手抄稿通常被抄寫在羊皮紙(由綿羊斷裂皮層製成)或牛皮紙(小牛皮製成)上,當印刷品的意義巨大而不太注重是否實惠時,雕版印刷可以使用這些材料。但像《聖經》一樣厚的書需要使用多達170張小牛皮或300張羊皮,缺少紙張會使盛行的機械復制技術變得無用武之地,即使它能經濟快速地生產出大批量的書籍。12世紀時,從中國獲得技術的阿拉伯人把造紙術引入西班牙。接下來的兩個世紀,造紙術在歐洲大部分地方都發展緩慢,其中有:義大利(約1270年)、法國(約1340年)、德意志(約1390年),瑞(1411年)。
西方的活版印刷也汲取了歐洲的方法經驗,它們在技術上有著直接的關聯。就像谷登堡、福斯特、舍弗在美因茨實驗的那樣,印刷需要合適的墨汁、把墨汁轉化為紙張的壓床,以及金屬模子。想要墨汁平滑均勻地黏附在金屬模子上墨汁必須有一種油基。15世紀早期,佛蘭德斯藝術家開始創作油畫;適合印刷的油墨,也是油畫顏料的簡單改良,含有顏料(燈黑或木炭)與亞麻籽油調和物雕版印刷的原模子也是現成的,就是造紙廠用來擠壓濕紙水分的壓力機,它可以輕松用於印刷。最主要的是活字印刷的發明,它使得每一個字母的繁體模型都可以用金屬精密地鑄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