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選發明激光照排系統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1976年,英國蒙納公司將激光掃描技術應用到照相排字機上,製成Lasercomp型激光照相排字機。
王選院士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就是激光照排在中國的應用技術。外國用外文的激光照排設備和技術。
補充:
這就好象是活字印刷一樣,英文只有26個字母,中文漢字浩如煙海,常用的就是3000-5000,當然是不能通用的。
「漢字字形是由以數字信息構成的點陣形式表示的,漢字字體、字數比西方字母多,如一個一號字要由八萬多個點組成。因此全部漢字字模的數字化存貯量高得驚人。研製人員發明了一種字形信息壓縮和快速復原技術,使存貯量減少到五百萬分之一,速度大大加快。這一構思新穎的高解析度字形、圖形發生器和高速字形復原方法,解決了漢字激光照排的關鍵難題。」
網路粘貼的
② 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是何時發明的
使國產照排系統走向世界
——1981年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的發明1981年7月,中國第一台計算機——激光漢字編排版系統原理性樣機(印華光工型機)在教育部和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的主持下,通過了部級鑒定。
鑒定會肯定華光工型機在漢字信息壓縮技術方面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激光照排機的輸出精度和排版軟體的某些功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確,華光工型系統在不少方面都優於當代最先進的英國蒙納公司的系統。凡看過底片和樣書或參觀過華光機的美、英、日等國的技術專家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但是,在王選看來,一項科研成果,不管它獲得多少的榮譽,再高的評價,只要它沒有走出實驗室,沒有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不過是迷人的海市蜃樓罷了。「華光系統在成為實用商品之前,我們的成果只能算作零!」這是王選對自己提出的挑戰。他沒有退縮,而是作出了從零起步的戰略決策。
1980年夏天,北大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軟體的核心部分全部調通,其性能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備出版條件。很快,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成功地排出了樣書——《伍豪之劍》。
全書只有26頁,字形優美清晰,封面古樸典雅。從封面到正文,都是由點陣組成。這本書從文稿輸入、編輯排版、校對修改、加添頁碼等一系列工序都是在計算機控制下自動運行的。它沒有動用一個鉛字,也沒有經歷鉛排所必不可少的撿字、拼版、打紙型、澆鉛版等一系列繁瑣的工序,更沒有熔鉛、鑄鉛這類有毒作業。它是中國印刷史上完全甩開鉛作業,用激光照排系統印成的第一本漢字圖書。
當這本書送到分管科技工作的方毅副總理手中時,他抑制不住喜悅的心情,揮筆批示:「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術從火與鉛的時代過渡到了計算機與激光的時代。」他愛不釋手地翻看了樣書之後,又把《伍豪之劍》帶到中央政治局,分贈給每位政治局委員。
這些貌似平凡的綠色小冊子,向中國最高領導層傳遞了一則重要的信息:北京大學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專家,已經在首都引發了一場劃時代的漢字印刷術革命!
日理萬機的鄧小平也沒有忽略這一信息。他當即寫下了「應加支持」的批示。
1980年10月,方毅帶著批示來到北大,向王選及全體研製人員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王選是幸運的,幾年的頑強拼搏換來了華光Ⅰ型的具體成果,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而在他之前起步的六家,現在怎麼樣了呢?
上海的兩家,一家下馬,一家改變了研製方向。
北京的兩家中,有一家在1979年就已經停頓下來,照排機沒出實驗室就夭折了。另一家負責光學和精密機械設計的同志,在看到《光明日報》以通欄標題報導了華光工型機主體工程已獲重大突破的消息之後,立即長嘆一聲說:「我們的方案就要被淘汰了!」不久,這家也半途夭折了。
南京的一家二代機協作單位,也是見報後派人坐飛機到北京了解情況,不久就停止了二代機的研製工作。
王選絲毫沒有幸災樂禍的想法。他知道這幾家科研骨乾和技術負責人都是很有才華、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專家。他們的專業水平,他們所設計出的高難度機械動作都達到了國內極高的層次。但僅僅因為沒有選好方案,致使十年之功,付諸東流,數百萬元的科研經費也泡了湯,這實在是每位科技人員都不應忘記的慘痛教訓!
只剩下雲南一家了。王選曾對他們過時的模擬式三代機技術方案提出過忠告,但終因騎虎難下,未能下決心改變方案,到了1982年才下馬。
王選的獲勝,使他一時成了新聞人物。然而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錯,華光I型系統已經通過了部級鑒定;核心技術已經登記了歐洲專利,但華光系統離目標還遠著呢!它現在只不過是一台原理性樣機。它採用的是小規模集成電路,是落後的磁芯存貯器。這些國產部件僅能達到70年代初的水平,可靠性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僅僅是樣品而不是商品!
正當王選和研究室內外的科技人員齊心協力,埋頭苦幹,為華光系統的商品化而奮斗的時候,社會上掀起了出國熱、理論進修熱、輔導孩子熱等沖擊波,攪擾了研究室的正常秩序。出國、職稱、調資、住房、子女升學等問題,王選一概沒有能力解決,他只能懷著惋惜和內疚的心情,為調出人員送行。研究室搞硬體的原來有9人,後來剩下兩人,王選還算其中一人。在80年代初,普遍存在的心態是,把學術研究與商品生產截然對立開來,把科學與技術分為上下兩等。「北大是全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怎麼也搞起商品來了?」「大學是搞科學研究的,不應該做具體的技術工作。」還有朋友好心相勸:「王選,你已經在學術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功成名就。剩下的工作讓別人干去吧!何必還這么辛苦?」這些打上了計劃經濟時代烙印的思想觀念和知識分子根深蒂固的清高態度,曾困擾著王選,形成了不小的精神壓力。
王選認真統計了一下國外在計算機方面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即榮獲過計算機最高榮譽獎——圖靈獎的人。結果驚奇地發現:他們都是兩位一體的人——既是提出新思想的人,又是親自實現的人。
由此看來,科學家介入生產實踐活動,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迅速變為商品,不僅是一件無可指責的事情,相反,這倒是科學家的必由之路,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一個吉兆。
「干!不搞出商品型華光系統,死不瞑目!」王選作出了研製漢字計算機激光照排系統以來的第二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他領導的北大研究集體的骨幹力量,一個個都鐵了心要干到底。
就在王選費盡心機安定研究所人心的時候,外地協作單位也頻頻告急。濰坊計算機廠的部分領導人對華光系統的前途產生懷疑,下令凍結了幾十萬元的研製經費,強迫研製華光系統的技術人員立即下馬。後來,計算機工業管理局長親自出面做了領導工作,才渡過了這場危機。
又恰是在王選於逆境中奮力拚搏的時候,他工作上最得力的助手,生活上最親密的伴侶愛人患了癌症!王選險些被這一晴天霹靂所擊垮!他深感內疚,但又無可奈何。他沒有忘記病弱的妻子,但他必須為華光事業全力拚搏,否則就會跟歷史的機遇失之交臂。
王選帶領研究室的全體成員,夜以繼日地投入到華光系統的換代工作中。他負責新一代產品——華光Ⅱ型的邏輯設計和微程序的編制。原系統小規模集成電路被中、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微處理機取而代之,研製工作進展順利。
1983年夏天,華光Ⅱ型系統研製成功。隨即,大樣機在普通紙上打出了清樣!要知道,當時國外最先進的照排系統也只能在價格昂貴的照相紙上打出清樣。直到1984年初才在普通紙上打出了清樣。
1984年初,華光Ⅱ型系統在展覽會上剛一亮相,就被新華社大膽採用了。這是華光系統第一次進入試用狀態,既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華光Ⅱ型系統每天要處理14萬多字的新聞稿。新聞稿不同於普通文稿,時間性極強。郵車每天清晨都准時來取稿,不能有絲毫延誤,華光Ⅱ型系統能禁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嗎?王選心裡又興奮又緊張。
國內的電腦市場上,從微機到大、中型計算機,幾乎全是進口貨。數十種國產計算機產品靜靜地躺在倉庫里無人問津。外國計算機設備仍然像潮水般地湧向中國海關,大有一舉沖垮中國電腦工業的勢頭。
有人斷言:進口是阻止不住的。深圳、廣東等地的廠商與外商結合,引進先進設備之後,華光系統肯定得完蛋!有人講得更具體、更嚇人:1984年10月,是華光系統正式垮台的日子。他們的斷言並不都是無稽之談。這年10月將在北京舉辦國際印刷設備展覽會。很多國家的先進設備都將來華參展。不少人認為,到了那時,華光系統將無立錐之地,只能徹底瓦解。
更令人感到擔心的是,王選在《人民日報》專家論證會上的失敗。《人民日報》自1983年就考慮引進激光照排設備,以實現編輯排版現代化。1984年召集專家論證會。專家們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引進國外激光照排設備。主張引進的意見,在論證會一開始就佔了優勢。他們認為,《人民日報》是黨中央的喉舌,是中國影響最大、發行量最高的綜合性報紙。照排系統的任何差錯都會引起嚴重後果。而國產照排系統至今不過是樣機和展品,能否達到真正實用的水平,現在還很難預料。即便研製出來也必然是落後的,無法與先進的英美電腦公司所生產的照排系統相匹敵。
王選在發言中力排眾議,極力主張選用華光系統。他引用一系列數據表明華光系統的優越性,但仍未能扭轉論證會的傾向。有人認為王選不過是在進行「王婆賣瓜」式的自我吹噓。
「華光」照排系統在《人民日報》的論證會上遭到失敗之後,華光系統的處境更趨惡化。因此,王選深知新華社能否用華光Ⅱ型照排系統順利排出日刊,已成為決定華光系統成敗的關鍵一仗。王選決心背水一戰。在電子工業部主持召開的制定「七·五」規劃會議上,他鄭重宣布:明年2月1日,如果華光Ⅱ型系統還不能在新華社排出日刊,我們自動放棄「七·五」攻關的經費,「統統不要,分文不取!」
北大漢字信息研究室及協作廣的科技人員,都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全力以赴地參加了大決戰。
1985年2月1日,新華社用華光Ⅱ型計算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連續運行排印出《新華社新聞稿》日刊和《前進報》旬報。Ⅱ型系統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
5月,中國計算機界,新聞界和出版界一百多名專家,出席了國家經委主持的鑒定會。專家們對華光Ⅱ型計算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和審查之後,鄭重宣布:華光Ⅱ型編排系統是我國研製成功的一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研項目。它開創了我國印刷技術發展史上的新紀元。
我國各大報刊都報道了這一重大新聞,並宣布華光Ⅱ型系統即將正式投入批量生產。
那些聳人聽聞、喧囂一時的凶險預言一一破產了。華光系統不但沒有垮台,而且在中華大地上站穩了腳跟。
接著又傳來一個喜訊:華光Ⅱ型系統被評為1985年中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③ 漢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選是誰
20世紀初,國外出現了一種利用照相原理來代替鉛活字的排版技術,實際上是「西文打字機」加「照相機」。70年代國外的印刷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激光照排機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而我們的印刷業卻還在漢字的「叢林里」艱難跋涉。
1974年,電子部等5家單位發起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被列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748工程」。北大計算機教授王選得知這個信息,躍躍欲試。當時國內已有5家院校和科研單位申報承擔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王選決定參加這場競爭,「因為它的難度和價值吸引了我」。沒人知道王選初涉這一領域時的艱辛。在做研究前,他必須先弄清國內外的現狀和發展動向。為了廣泛查閱資料,王選往返於北大至科技情報所之間,每次兩角五分的公共汽車費都捨不得花,常常提前下車步行一站。由於缺乏經費,他也常常用手抄代替復印。
一旦選擇這個目標,漢字字形信息量太大就成了最大的難題。漢字字模的組合高達100萬個以上,若採用傳統的點陣漢字,儲存量將高達200億位。那些日子,王選滿腦子的漢字橫豎彎鉤,連做夢也盡是筆畫,終於想出了用數學方法計算漢字輪廓曲率的「高招」。經過幾個月嘔心瀝血的奮斗,他就像一位魔術師那樣,讓龐大的漢字字模減少了500倍,掃清了研製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最大障礙。1976年9月,「748工程」中的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研製任務,終於正式下達給了王選所在的北京大學。
就在王選緊張地投入研製時,全球著名的英國蒙納公司,憑借著雄厚資金和先進技術,也正在加緊研製漢字激光照排機,想一舉佔領中國市場。面對雙重壓力,王選只是默默地加快自己的工作進度,帶領著一幫年輕人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他們創造性地採用了許多令世界矚目的新方法,照排控制機上的電路板,那些由密密麻麻的集成電路組成的尖端高科技設備,大多是王選他們自己動手做出。
1979年7月27日,精密漢字照排系統的第一台樣機調試完畢。大家圍在樣機旁,緊張地注視著它的動作,機房裡只有敲擊計算機鍵盤發出的嗒嗒聲。轉眼之間,從激光照排機上輸出了八開報紙大小的一張膠片,王選懷著興奮緊張的心情接下這張可以直接印刷的膠片,各種精美的字形、字體、花邊、圖案美不勝收。1980年,支持這套系統的電腦軟體,包括具有編輯、校對功能的軟體也先後研製成功,並排印出第一本樣書。
通過鑒定驗收後,王選和他的同事們馬不停蹄地向實用性的激光照排機發起沖鋒。不久,一個響亮的名稱——華光電子排版系統誕生了。它象徵著中華之光,照亮了神州大地。
「精密漢字照排系統」的發明,使中文印刷業告別了「鉛與火」,大步跨進「光與電」的時代。王選被公認是對中國印刷出版業的現代化作出最大貢獻者之一,被人們贊譽為「當代畢A」和「漢字激光照排之父」。
王選,這位「當代畢A」,以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托起了中國出版印刷業的偉大革命,為國家創造了數十億元的效益。他說過:「我們所乾的是前人沒干過的事業。」畢A的活字印刷術使中國的印刷業受惠了1000多年,但王選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發明,其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畢A!我們有理由感到驕傲,也有信心在許多科技領域取得新成績。
④ 激光照排
1976年,英國蒙納公司將激光掃描技術應用到照相排字機上,製成Lasercomp型激光照相排字機。
王選院士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就是激光照排在中國的應用技術。外國用外文的激光照排設備和技術。
補充:
這就好象是活字印刷一樣,英文只有26個字母,中文漢字浩如煙海,常用的就是3000-5000,當然是不能通用的。
「漢字字形是由以數字信息構成的點陣形式表示的,漢字字體、字數比西方字母多,如一個一號字要由八萬多個點組成。因此全部漢字字模的數字化存貯量高得驚人。研製人員發明了一種字形信息壓縮和快速復原技術,使存貯量減少到五百萬分之一,速度大大加快。這一構思新穎的高解析度字形、圖形發生器和高速字形復原方法,解決了漢字激光照排的關鍵難題。」
其實BAIDU網路里就有相關的介紹,我就不大段大段的粘貼了,LZ有興趣可以搜索看看。
⑤ 王選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發明有什麼意義
王選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發明,一下子改變了這種落後狀況。激光照排一問世,就在市場上創造了一個神話,現在它已佔據了中國報業的99%,海外中文報115科學家傳奇系列叢書業80%的市場份額。西方國家用了40年的時間,才從第一代照排機發展到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而我國卻從落後的鉛字排版一步就跨進了最先進的技術領域,使我國印刷業的發展歷程縮短了將近半個世紀,並且使印刷行業的效率提高了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