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朱光潛談美的讀後感800字左右
讀朱光潛――《談美》有感 朱光潛(1897—1986),安徽銅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 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給青年的 二十封信》、《談修養》、《談美》、《詩論》、《談文學》等。 其中只讀過朱先生的《談美》和《文藝心理學》,對於《談美》其精闢、客觀 的分析和論證實為欣賞,稱贊。以下羅列每一章節的精彩之處,略賦個人拙思主 觀之感,引以對朱先生之《談美》的敬意。 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談及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 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 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 的反應。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 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裡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 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欣賞的同時也賦 予了其畫家內心世界對古松的完美概念。 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 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麼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說人類歷史生 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 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著光,指引人們的靈魂、凈化人們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話:「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 價值的一面」。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先生在此明確的指出了藝術和生活的距離。真 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 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所謂:藝術 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應該也是其中道理。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 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 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 不同藝術各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同京劇有唱、念、坐、打。相聲有說、學、 逗、唱。等其有規矩的表演方式,是經過人們多年在舞台上磨礪總結出的表演形 式,而這些形式是經過人們運用藝術規律如誇張、變形等方式,拉開同實際生活 的距離,而其內容又不脫離生活。 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感和神秘 感,容易從實際生活中的利害關系出發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鮮的、不了解的事物 有距離感就容易產生美感,這也如同《圍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 好,無非是因為有距離,有神秘感而迸發出美感,使人嚮往。如此所謂:「當局 者迷,旁觀者清」。 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這個段落里朱先生引用《莊子。秋水》里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人的美感經驗的 道理,即:美感經驗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迴流。人的認知有時是伴隨 人的主觀情趣來判斷事物的。那麼這種主觀的情趣對事物進行判斷就是「移情作 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映射到身邊的事物中去。這種移情作用是同美感 經驗息息相關的。如同朱先生講到在欣賞古松時,除卻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 感還有個人對古松的內心欣賞情趣也會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賞者的個人認知 經驗在裡面,這也是人們看到某某事物時會說:我認為如何如何,等等諸如此類 的話語。 其實人們在對事物賦予個人的某種情趣的定義同時人們也在不經意中模 仿著事物本身的一些屬性。 也就是說人的美感經驗不是單獨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 主觀情趣獨立產生,因為事物的物理屬性,因為人的移情作用,兩種屬性的結合 造就了人的美感經驗。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 其實美感和快感無時無刻都沖斥於我們的生活當中, 但究其出發點就又產生了 前面朱先生講的不同態度的問題。美感不是實用主義,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 活動,而快感是處於實際應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會產生快感,要解手 排泄了也會產生快感,但這些都不會有美感。雕像和英國姑娘一個是雕塑藝術品 一個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單從實用角度出發那還是英國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 在這里朱先生告訴我們明確美感和快感的不同, 對於美的欣賞要不帶功利和實用 的心態去看去理解。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我姑且如此解釋朱先生的這段文章。聯想是偶然的、雜亂的、無序的,而美感 的東西是一定的有序的, 有結構的、 抽離出來的, 有形式相伴的和諧狀態的東西。 美感經驗可以使人產生對事物的聯想,而單純的聯想不能算做美感經驗。朱先生 提到:美感是一種直覺。一瞬間的感受。而聯想會帶著思考,這種思考會把事物 引到其他不相乾的事物中去,無法直接單純的欣賞一件事物本身,而會產生浮想 聯翩的心理活動,所以美感經驗同聯想是有不同含義的兩種概念,不能混淆。 六、「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考證、批評與欣賞 這段文章可以看出對一部文藝作品所持的不同態度, 考證更接近科學家的方式, 批評更接近哲學家或政治家的態度, 而欣賞更多的是有藝術情趣的藝術家或一部 分人的行為。考證、批評不等同於欣賞,但欣賞需要了解藝術作品的一些相關知 識,才能更好的欣賞。證多是伴隨對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 做歷史判斷,過於理性,少了對藝術作品欣賞時的直覺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 是欣賞。 而批評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觀的規矩或一成不變的框子來規范藝術作 品。我個人認為批評家如果不客觀的評論藝術作品那他的文章將一無是處。這也 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賞的批評。不能把原有的美醜標准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下同 一而論,要把自己放到作品當中去,反復品味其中然後有感而發。 朱先生最 後講到考證和批評都不是欣賞,而欣賞需要有考證和批評在其中,欣賞需要有考 證基礎和批評的態度,這也是辨證法的觀點對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與自然 美是什麼?言論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屬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動 對事物產生的一種態度。 單獨有自然物理屬性而沒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覺――美也 無從產生。自然在經過人的心理感覺加工後產生了美感,不同的經驗會產生不同 的感覺,美的欣賞是對自然的一種再加工、再創造。個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結果 就不同。 俗話講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 如同朱先生所講是人們經過人情化、 理想化的一種心理活動結果。 這種結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觀的審美經驗加上理想化 即人情化產生的結果。美和自然也是對立統一的一種關系,美感沒有自然的物理 屬性就無從產生, 而物的物理屬性沒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無法衍生出美 來。對於美我們應從兩方面來看,美不是憑空產生的。 八、「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德拉克洛瓦 這里又可以提到「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句話。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寫實 主義和理想主義雖略有分別但究其觀點都是「模仿自然」。我們常說的生活中並不 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藝術的美是以自然為內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種 形式而表達出來的,單純的自然是無法定義其美還是丑,因為有了人的感受或說 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這個概念。理想主義雖說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 經過理想化後的一種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東西。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模仿自然。 藝術的美是要高於自然的,自然不過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體, 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變得美,這種美也是人的一種再創造,寫實主 義和理想主義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們講的藝術美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形象丑 陋的元素經過藝術家的重新排列組織它就會變得和諧,變得有美感,簡單的說人 以自然為元素,不同的情趣會創造出不同的形態,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藝術美, 而只模仿自然是無法感受到真正的藝術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 藝術家創作作品時多是有感而發,這里的感也可以釋為感受欣賞,然後有了感 覺便把他表現一番,或詩或畫或唱或書等等。創造不是憑空出來的,好的作品一 定是有感而作。 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 其實可以這樣理解, 游戲的過程包含著純粹的自由狀態,既是游戲便可天馬行空般的來去自由,包含 著大量的人的想像、情緒、感覺,就是再創造一種狀態,它以自然生活為載體, 是玩家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方式,這游戲的行為是沒有社會性的、不具備傳達創作 人的情感的,它同藝術還是有區別的,藝術要有社會性因為作品的評定有一半兒 還要社會中的大眾來參與才算完整。 那麼如果一個藝術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藝術表 達方式,又不失其一顆童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那麼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動人 的。 十、空中樓閣――創造的想像 既是創造就會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像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創作時有 些時平時觀察的印象再現,但這種單純的自然還是雜亂無章的,需要從中進行提 煉,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達其情感時,想像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創造,敢於 創造的想像,能夠用平時所看所得經過重新組合,把不存在的東西表達出來,這 就是創造的想像,當然這些需要積累和對生活的沉澱。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朱先生講:藝術的任物是在創造意象,但是這種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飽和的。這 里談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發的狀態,創造需有飽滿的情緒才能做到有感而發,一 揮而促。藝術是具有社會性的,作者在表現的同時也在傳達其特有的情緒,引發 觀者的共鳴,作者的喜怒哀樂都會通過其作品隱隱或直接表露出來,或讓人痛心 或讓人高興等等。情感可以說是創造的原動力,因為有情感才有了表達的慾望, 創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說的格律就是不同藝術表現的某種特有的形式。藝術要創造、又 要有格律豈不是有些矛盾?其實這句「從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達了一種境 界,這種境界既能隨心所欲的表現有不會跳出一種表達的方式。即――格律。這 種境界是經歷無數困惑及磨礪,歷練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規范內表達無限的 內容。因為藝術是有一定規范的具有社會性的一種情感表達,規范在真正的藝術 家哪裡不是束縛而是一種事物共性的展示, 而其中的才氣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將表 露無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會牽絆才子,合理的利用它為我們服務才是根 本。 十三、「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齊白石老人教育學生時的話。 同朱先生其說不謀而和。 其實創造與模仿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創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帶有創造的成 分,藝術創作應該有作者自己真實的情感流露,有感而發必能有所成就,這里的 「感」是別人無法模仿得來的。創造與模仿只要把我好一個「度」才好。大多藝術家 都從模仿開始逐漸磨礪技巧,進而進行隨心所欲的創造境界。模仿應該是創作過 程中的一種階段,創造才是藝術家的目的。 十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 才有靈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 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 筆下才有神韻。 心中才有靈感, 靈感可以映射出一個天才, 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 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文章結束,對於朱先生說的人生的藝術化在本節中已經分析的及其透徹了。不 需多言,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 一個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藝術化的,誰知道如何把握一種「度」,誰懂得「和諧」的 規律誰就能藝術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種駕馭生活的本領,要辛苦要勤 奮,有所得有所失,得失來去全賴一種心境,心多寬路就多寬,豁達樂觀的心境 就是藝術,因為那是一種精神境界,是積極生活的態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經 意的一個靈感,細細體味心境、宇宙、斗轉星移,日月流轉的變化,有情趣的生 活、帶一顆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賞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 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獲頗多。
談美——讀朱光潛先生《談美》 什麼叫做美,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在心與物的關繫上 面;但這種關系並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像的,在物為刺激,在 心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來表現情趣。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 象世界,超乎利害關系而獨立。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 朱老先生認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 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 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 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朱老先生全書以「談美」為「免俗」、「人心凈化」的目標出發,順著美 從哪裡來、美是什麼及美的特點這一脈絡層層展開,娓娓道來,抒發 了這位美學大家的人格理想、審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 目標——「人生的藝術化」。 全書滲透了朱老先生對藝術與人生關系的 深刻體悟。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而朱老先生卻說要「無所 為而為」 。當然,這里的「所為」並非完全相同的一個定義。朱老先 生說的「無所為」是不受任何限制,以心靈為載體來感受世界,感受 美。 朱老先生把人生分為廣狹兩義:藝術雖與「實際人生」有距離,與 「整個人生」卻並無隔閡; 「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 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 是藝術的活動。 」他說: 「生活上的藝術家也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 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 」又引西方哲人之 說: 「至高的美在無所為而為的玩索」 ,以為這「還是一種美」 。又說: 「一切哲學系統也都只能當作藝術作品去看。 」又說: 「真理在離開實 用而成為情趣中心時,就已經是美感的對象;……所以科學的活動也 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 」這樣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體了。 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度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 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看著朱老先生妙趣橫生的例子貫穿文章上下, 讓本來晦澀難懂、抽象的美學概念在我們腦海中也慢慢具體起來。比 如,一件文物,帶給三個人觀摩,文物商、考古學家、藝術家。三個 人對於同一個事物所做出的第一反應卻截然不同。 文物商會考慮這件 文物現價值多少錢,略加炒作會升值多少,收藏一定的時間後會翻幾 番,等等。考古學家這時腦海中卻會浮現出,這個文物大概歸於哪個 時期,屬於民間文物還是官宦出土物,是否完好,等等一系列專業問 題。而藝術家卻會拋開這些「俗不可耐」 「有所為而為」的束縛,只 去欣賞它的造型、色澤等,它所呈現出的美感。那是一種以心靈為載 體,在美感的世界中無限暢游的樂事。正如朱老先生書中提到的「在 實用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於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 志;在科學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心理活 動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 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價值,不是事物所本 有的特質。離開人的觀點而言,事物都混然無別,善惡、真偽、美醜 就漫無意義。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觀的成分。 」 人生在世,活著,便被不同的世俗之事纏身。人多因貪婪、慾望、 權利而被「俗事染身」 。人,由於「未能免俗」 就不能以「無所為 , 而為」的精神作高尚純潔的企求。 「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一 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一定要於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 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 太不能耐苦,」朱老先生對於現代青年的毛病,曾這樣慨乎言之。征 之現狀,不禁同感。作為現代青年中的一名,要擺脫掉那些「俗不可 耐」的毛病,以「無所謂而為」的精神作為信條,不斷地鞭策自己。 現代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做功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了世俗 圖近利。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其實生活中也離不開藝術。人與動物的區別不 僅僅在於會使用工具。 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的就是於飲食男女之外還 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 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在有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環 境需要的奴隸;在無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這就 是前面說的,人要以心靈為載體,暢游美感的世界,並不要拘泥於現 實世界的溝溝坎坎。要沖破現實的束縛,摒棄人性中不堪的一面,寄 情與美感的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美感修養,免於俗事染身。 朱老先生,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也許許 多同學會認為這具有一定的高度,是一般人不可達到的。但我認為, 所謂的「藝術化」並不是大家曾經偏執的所認為的那樣。而是,一種 讓心靈凈化,摒棄那些混沌俗事,美從心生的一種過程。 正如朱老先生所言,美無關「風月」 ,美並不只僅存於「風月」 。它 要求洗刷人心,要求人生美化,更要求人心的凈化。
㈡ 概括朱光潛《談美》中每個話題的要點
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六「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
八「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
十空中樓閣——創造的想像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十三「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十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㈢ 《談美》讀後感
朱光潛的這本《談美》從總體來看是本談藝術欣賞的專業書,但其中充滿著對人生觀的思考,讓我對其推崇倍至;
1.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多數人對自己的現狀、當下的境遇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而如果回憶過去,總會覺得過去很美,即使想起當時吃過的苦,現在回憶起來也不覺得那樣苦了。
我們看別人的境遇,總覺得別人就沒有自己的那些煩惱,無論是否心生羨慕,總還是覺得別人的好。
我們喜歡有空就到處走走,對於各處的奇觀異景總有「到此一游」的渴望,而對天天接觸、早已看慣的景物則覺得乏味無趣。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孰不知「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才能安閑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緻。看現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著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慾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2.人生的藝術化
「實際生活只是整個人生之中的一個片段,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其中全體與部分都息息相關,不能稍有移動或增減。這種藝術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現。
其次,『修辭立其誠』是文章的要訣,一首詩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於中然後形於外,不容有絲毫假借。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朱晦庵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有為源頭活水來。』藝術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
......
「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覺得有趣味』就是欣賞。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能否欣賞。」
......
最後,書中以阿爾卑斯山上寫給遊人的一句話作為全書的結尾;我也在此將這句話送給讀到本篇日誌的你以及我自己,那就是:
「慢慢走,欣賞啊!」
㈣ 求人教版語文必修4名著導讀《談美》薦文
胡經之薦書:《談美》
作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鍾情的一本書。那本書可以是他學術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書,已經不是他作為學養的需求了,因為他讀的書已經太多,歲月都在書中浸泡著。一半是生活,一半是書籍。書的靈魂會圍著他的生活打轉。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經之:
朱老的《談美》讓我受益終生
胡經之先生是國內美學界的著名學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籌建之時即來到深圳,對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貢獻。生於江南的書香家庭、19歲即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胡經之先生,在大半個世紀以來讀的書可謂汗牛充棟,而對他影響至深的書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談美》。
「朱先生的書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種態度:第一是實用的,第二是科學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學研究的就是第三種態度。」胡經之從小在太湖邊上讀書,蘇州園林和自然風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論好比一把火炬,讓他獲得了重觀世界的一道路徑。中學畢業後,胡經之懷著對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學,並在進入學校第一年的春節上門去拜訪了朱先生,從此開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誼。
朱老這本書除了是胡經之先生的美學啟蒙以外,更是胡經之先生的學術起點。「朱老書中很多觀點我都同意,除了一點,他認為大自然本身沒有美醜可談,美與不美在於個人主觀意願。但我認為,世界上本來就有美醜,能否感受到美取決於個人的美學修養和眼光。大學時我以這個問題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當時我的觀點是和宗白華先生一致的,我們三人經常就美醜的問題進行爭辯。」但除此之外,對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讓胡經之先生的學術如虎添翼,後來胡經之的著作《文藝美學》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現在我還常常翻閱這本書,我的學術研究是成長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後人將在這座富礦中繼續挖掘到無窮無盡的寶藏。」
讀《談美》
看完朱光潛的《談美》,感覺好像聽到了蘇格拉底的談話,翻看了塞涅卡的書信,閱讀了蒙田的隨筆,一些眾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來闡明自己的理論。深入淺出,微言大義。一滴水雖小,卻能從中看見七彩的陽光;一片枯葉的飄落雖不起眼,卻能預示著秋的來臨;眼睛在整個身體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細觀察它,卻能洞悉人心;脈搏的跳動經常讓人意識不到,但醫生認真感受它,則可以了解你的身體狀況。理論希望為我們揭示事物的本質,它是抽象的,但它卻來源於無數的具體現象。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現象太多了,心中的誤解也太多了,而這本書,正是一位能夠幫助我們撥開迷霧,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義的書,書里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真」的領域有邏輯學來研究,「善」的領域有倫理學來研究,「感性」的領域則有美學來研究。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美是怎樣的?一連串的問題等待著美學去回答。開卷有益,作善至祥。讀完《談美》,確實對美學有了一點體味。
⊙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
記得好像是2000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有這樣一個辯題: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當時場上雙方唇槍舌劍,說得天花亂墜,把我弄得一頭霧水。說它是客觀存在,有些大家看起來很難看人的,在藝術家那裡也許就是美人,這顯然是人主觀意願的作用;說它是主觀感受,倒也不完全是,畢竟美是有一定標準的,不是純主觀的。
世界,遠遠不止於地球這顆行星,遠遠不止於我們整個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邏輯性地從人身體的現在條件出發向外伸展。它從我們的位置、時間和方式出發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間、時間和邏輯方向上。世界太大了,無限的大,我們則太渺小。還是禪者說的好: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讀完最後一節,心裡覺得很震撼。「人生的藝術化」,可以說是朱光潛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十分詩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是不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任何理論和學說,都來源於對於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卻又經常給人感覺遠離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點、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聽他們的政治理想。四人說完後,孔子最終贊賞曾點的意思。曾點希望自己能夠陶醉在禮樂教化所帶來的社會和諧、人民安樂的景象之中,使禮樂教化真正滲透到人們的生活里。朱光潛似乎也有同樣的意思,美是藝術的,它就在生活中。我們藝術的生活,讓美滲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藝術,即是美。這是何等美麗的境界啊。
看完這一節,又想起叔本華的一段話:「事實上當我們正在進行某項偉大事業或創造某件不朽作品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本身。我們每日辛勤勞作,考慮的只是達到眼前的目標,完成當下的計劃。然而,只有當我們把人生看作一個聯系著的整體時,我們的品質和能力才能展現其真實面貌。我們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彷彿是某種幸福的靈感引導著我們在千百條趨向毀滅的道路中,選擇那唯一真實的途徑。」日子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關鍵在於你怎樣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覺得它是一本日歷,每天撕掉一頁就少一頁,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乾枯的。你覺得它是一本日記,每天記錄一些故事就會使你的生命豐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積極的、情趣豐富的。在這個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不過都是些平凡人,但我們要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我們是平凡人,但我們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中國的民樂其實很美,寧靜、淳樸且毫無功利性,但是我們的心太浮躁了,聽不下去這些「土氣」的東西。但是,在傷心的時候偶然聽到《二泉映月》,在高興的時候湊巧聽到《金蛇狂午》,也會怦然心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聞得到,因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裡的綠地越來越多了,每天從旁邊經過的時候,總是匆匆忙忙。其實只要稍作停留,會發現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間蹦蹦跳跳的喜鵲和麻雀也很可愛。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少的只是發現美、感受美的心靈。還是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
《談美》導讀
作者:鞦韆夢 出自:夢的天空 瀏覽/評論:154/2 日期:2008年5月17日 20:30
品讀美學之味,領會藝術之神
一、【作者檔案】
朱光潛,美學家、文藝理論家與翻譯家。1897年9月19日,他生於安徽桐城的一個經濟上破落的書香之家。他從6歲到15歲,一直接受父親的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師范學校中文系,次年進香港大學,主攻教育學。
1922年畢業後,他在上海中國公學和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執教,並與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葉聖陶、豐子愷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達學園,籌辦開明書店和《一般》雜志(後改名《中學生》。
192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系後,他到吳淞中國公學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編。
1925年夏,他受公費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修英國文學及藝術史,兼修哲學、心理學。1929年畢業,便轉入倫敦大學,同時在法國巴黎大學注冊,後又入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以論文《悲劇心理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29年畢業後轉入倫敦大學文學院,次年進入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文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1933年秋回國,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任教,並曾任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教務長、北京大學文學院代理院長。,
1936年初,他邀集北平的一些詩人學者梁宗岱、朱自清、馮至、俞平伯、卞之琳、何其芳、沈從文、李健吾、曹葆華等,組成「讀詩會」;同年5月,又與胡適、顧頡剛、羅常培、吳世昌、沈從文等發起成立「中國風謠學會」。
1937年5月,他任《文學雜志》創刊的主編。他在發刊詞中提出了「自由生發,自由討論」的口號。這個刊物成為「京派」作家的主要陣地,在當時文藝界有過較大影響。在這個階段也是他文藝創作的一個成長期。
1942年起他任武漢大學外文系主任兼教務長;抗戰勝利後,重返北京大學任西語系教授,並曾代理文學院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一直是北京大學教授,歷任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職。但他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試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學術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學理論問題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成為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國現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拓荒者之一。此外他還致力於翻譯西方美學名著,他的數量眾多的譯著和譯文為我國的美學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1986年3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
二、【內容提要】
《談美》一書的主體部分共有十五個章節,對其進行分析,大致的觀點有:美感產生的條件,美感與相似心理的辨別,對美本身的分析,藝術與游戲以及藝術創造的條件。
(一)前三章說到的是『態度、距離和移情』即美感產生的三個必要條件。
(1)我們的態度是美感產生的首要條件。
作者以對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說明我們看待事物時,總會帶有自己獨特的態度。這由於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而那實用層次的態度是我們的本能對物質慾望的反映,因而它帶有很強的功利性;但對於美或美感而言,它是物質活動之外的有意義,是精神的,也是無功利的,就如文中說的「在審美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於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於直覺,活動空間也更廣闊無疆」。美是從我們的態度中得來的,那麼美代表了一種精神;而作為精神與心靈的主體的我們,我們會從藝術作品中獲得自己心靈的滿足,也體味出了在實用與科學中無存的性質,此時我們便是獲得了美感。因為審美的態度正是審美及美的存在的意義,所以藝術作品才能獲得不朽,於人才更親切。
(2)距離是美感產生的另一個因素。作者引用典故「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明:我們在審美的過程中是不能以一種實用的態度,因為美的差別是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這個距離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只有「均衡」、「適當」才能引起美感。
(3)移情是美感產生的又一個條件。
作者在第三章說到,「推己及物」即「移情」會讓我們對於自身以外的客觀事物,產生了審美的情素,移情和美感經驗是有密切關系的。但移情不一定就是美感經驗的產生,不過美感經驗中卻常含有移情作用。經過一系列的「推己及物」和「以物及我」,即是移情的美感經驗---物與我情趣之間的往復迴流後,心裡有美的意象,美的情素,則是美感產生的功效。
(二)作者是從下面三對名詞的區別來說明美感與相似心理的辨別的。
首先是美感與快感。
作者以「血色艷麗的英國姑娘比希臘女神鵰像美」鮮明生動的例子證明,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而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美感是起於形象的直覺,是一種極自由的活動,甚至要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時美感的態度是不帶意志的,是帶有快感享受的,但快感並不一定就是美感;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而不是反省的。
二是美感與聯想的區別。
「聯想」是知覺、記憶和想像發生的基礎,而藝術審美離不開知覺的想像,因此,藝術中美感的發生是聯想的必然之果。美感起於直覺,不帶思考,但聯想卻帶有思考性質;美感是帶有聯想的,但聯想並不一定就是美感。這些聯想縱然有時能提高觀者對於某件藝術品的審美好感,但作品本身的美卻未必因此而增加,反因精神的渙散而減少。這是所謂的「美感經驗實際上都是堅持實際人生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
三是考證批評和審美之別。考證批評不是欣賞,它也沒有固定的評價標准,我們對藝術形象本身分析時,要慎重,並不能帶有主觀功利性的目的。作者認為欣賞之前的考證批評是必要的。批評的態度是冷靜的,不雜情感的;欣賞的態度則注重我們情感與物的姿態的交流。遇到文藝作品,我們不能始終持批評的態度,那麼會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經驗。
終上所述,審美的過程中是帶有快感、聯想和考證批評的,但快感、聯想和考證批評並不就是美感。
(三)對美本身的分析。
1、首先作者是從人的角度與物的角度(「美之人情」與「美之物理」)來分析美的本身的。物需先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後能使人覺得它美,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造出美來。即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也就是說「美的形象是心靈從混亂的自然中所創造成的整體,美的物件首先是自然的」。
2、另外作者從對相關的兩種審美態度(批判寫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錯誤)進行比較分析,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身。
3、對於美本身的分析,還體現在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具體關系中。自然美可以化為藝術丑,自然丑也可以化為藝術美;但藝術美醜和自然美醜是兩件事;藝術美不是靠模仿自然美而得來的。
(四)本書在藝術與游戲。同游戲一樣,藝術創造把欣賞所得的對象主觀化,使它成為一個具體的情景,然後通過某種媒介,造出一種具體的作品來。但藝術終究高於游戲,因為藝術帶有社會責任性。當藝術創造出一個意象之後,作者還要進一步把這種意象轉化成具體的形象,而游戲只需自我滿足,自我盡興而已。
(五)文章的後部分是藝術創造的條件。
藝術創作是藝術的生命力,其條件是想像。各種想像發揮各自的功能,更好地進行情境表達,完成藝術創作。而情感是藝術創作的原動力。情感的發生由一種意象而得來的,才有發生的可能;換一種情感就意味著換了一種意象,而情感飽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種格律裡面的,具有程式化特點的。但是形式化的格律有束縛藝術的弊端,所以在格律中我們既要承襲共同的東西,也要在恪守群性的前提下做到個性的隨心所欲,要讓情感從束縛中掙得自由,在整齊中醞釀出變化。另外,模仿是表現意象的本領,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者叮囑我們要記住:凡是藝術家必須要是一半是匠人,要模仿;一半是詩人,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妙悟。
三、【個性導讀】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懷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凈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一)美是什麼?美感又是什麼?
對於我們青少年朋友來說,這些問題似乎深奧得雲山霧罩。但是作者卻從一個具體的事例入手,從三種不同人對於一棵古松的不同態度來談。他舉例說: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錢,植物學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長結構,而畫家則看到它的氣質、風韻,也就是「美感」。這就是我們對待客觀對象「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三種不同的態度。通過木材商、植物學家和畫家對一棵古松的不同態度,作者指出「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的就是於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由此結出:美是無功利性的,是無用之用。而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在於追求「無用」上。古往今來,多少聖人粗茶淡飯還能夠「不改其樂」,這就是他們用審美的態度看待人生了。
然而,是不是因為木材商和植物學家他們不具備審美細胞而沒有看到美的嗎?於是作者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來解釋了這一現象。他指出當人們在欣賞事物時,普遍具有一種「圍城」心態,當我們太關心利益和知識的時候,美就離我們遠了。
「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距離太遠和太近,我們都不能看清楚美的。所以我們必須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才能真正進入並沉浸在藝術的美感之中。
(二)那麼美是怎麼產生的,是事物本身就具備的嗎?
作者用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比喻講了美學上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他告訴我們這種移情的現象被稱為「宇宙的人情化」。我們知道,宇宙本來是無所謂情的,而人們經常說「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只不過是人賦予了天地萬物以情,所以花兒會笑,大海也會哭,所以這個世界因而豐富多彩了。讀到這里,或許你會發現美學中的一個難題---美究竟是客觀還是主觀的問題?作者在文中說:「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後所產生的嬰兒。」美的欣賞就是「把自然加以藝術化,所謂藝術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這所謂的「情人眼底出西施」。
我們平時誇某人某物很漂亮,這屬於「美」嗎?於是作者通過「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的比喻,告訴我們兩種極易混淆的感覺—美感與快感。他說 「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而不是反省的」。這讓我們明白:當我們感覺到高興而聯想到自身的慾望時,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因為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會使人暫時忘記自我而專注於欣賞的對象當中,是不包含功利目的的。
美是怎麼產生的呢,是由聯想所產生的嗎?作者借用牛希濟的兩句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戀芳草」,指出「許多通常被認為美感的經驗其實並非美感」,而是「實際人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由萋萋芳草,聯想到綠羅裙;可是由一種古董,聯想到金錢,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聯想都是美。美,是一種「專注」,沒有了專注,也就沒有了美了。
當我們懂得了美的內涵後,我們會急切地想知道怎樣去欣賞美吧?對於這個問題,有許多學者便對考證和批評進行爭辯,他們是否屬於美學欣賞呢?作者在文中便指出「考證所得的是歷史的知識。歷史的知識可以幫助欣賞卻不是欣賞本身。」「總而言之,考據不是欣賞,批評也不是欣賞,但是欣賞卻不可無考證與批評。」所以說,會做考證和欣賞的,並且有藝術細胞的人,才是真正的藝術大師。
跟美頗有聯系的一個詞兒叫做「丑」,那麼丑是美的反面還是美的一種呢?是不是畫一個少女就要比畫一位老太太要更美呢?朱光潛指出:藝術的美醜和自然的美醜是兩件事,藝術的美不是從模仿自然美得來的。而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都是主張藝術模仿自然,所以它們是錯誤的。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所以,「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產生藝術美的。我們必須把從自然這部字典上得來的文字,用自己的心去創造出好的文章,而這好的文章,是字典上本來沒有的。
作者跟我們講解了以上基本的美學觀念後,又進一步跟我們談了藝術與游戲、藝術與想像、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三)你會把藝術與小孩子的游戲聯系在一起嗎?它們有相通之處嗎?
作者堅定地告訴我們:「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想想看,大多數大藝術家都有一顆童心,這說明越是會游戲的人就越擅長藝術。但是藝術是帶有社會性的,「不能不顧到媒介的選擇和技巧的鍛煉,它逐漸發達到現在,已經在游戲前面走得很遠,令游戲望塵莫及了。」不過,游戲裡面有美感因素,這么說,美感與藝術是來源於游戲精神的。
那麼對於創造,它又是從哪裡來的?作者便以王昌齡的七絕《長信怨》為例,分析指出藝術創造的定義「就是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但在其中想像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烏鴉身上的日影,這是一個多麼平常的景象,但是詩人通過想像,把它和帝王的恩寵聯系在一起,於是,一種言不盡意的藝術感覺便有了。
當然光靠想像,不能進行藝術創造,還需要情感。作者便借司空圖《詩品》中的一句話「超以想像外,得其環中」指出:「詩人於想像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意象」是朱光潛先生美學理論的重要概念,它對於突出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總之情感是想像的統帥,意象是情感的翅膀,「意」與「象」合了,那麼藝術創造便成功了。
(四)或許我們會疑慮,既然想像與情感都是主觀的東西,那麼藝術創造就可以完全不顧「客觀事實」。可是真正的自由會存在嗎?作者在文中強調「在藝術方面,受情感飽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種格律裡面的。」「格律不能束縛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家的地位。」「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後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他們都從束縛中掙扎得自由,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最後能夠達到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時,那就是聖人了。可見,藝術創造是既要尊重規律,又要超越規律的。這又涉及到了模仿的問題。我們學習走路,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為什麼我們的學習要從模仿開始?作者指出「各種藝術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學習技巧首先要「模仿」,凡是藝術家都應該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妙悟來自性靈,手腕則可得於模仿。」模仿到後來,應該達到一種似與不似之間的地位,完全不似則喪失了藝術的普遍性,完全相似又喪失了藝術的主體性。這就叫「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這就是藝術美對模範的境界!
讀至此,你能夠弄懂「似」,又能夠「不似」嗎?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啊,世上是沒有真正的「生而知之」者的。作者也說:「只有死工功夫固然不盡能發明或創造,但是能發明創造者卻大半是下過死工夫來的。」「凡是藝術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圍之內用工夫,須處處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養。」對,如果我們的知識面不廣,眼界不夠開闊,在任何領域是成不了大師的。
從藝術欣賞,到藝術創造,朱光潛先給我們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後,在全書的末尾,還表達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觀:人生的藝術化。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廣義的藝術。「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文章忌俗濫,生活也忌俗濫。」
朋友們,讀完了這本書,你們可要記得朱光潛先生贈送給我們的一句標語:「慢慢走,欣賞啊!」
四、【名家點評】
(1) 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
---------- 朱自清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
(2)學習美學也好,學習藝術也好,關鍵不在能否掌握一、兩種技能,而是要看我們能否達到一種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種,能夠達到朱光潛先生所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則可以說『今生無愧矣』。
----------- 張法,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四屆霍英東基金獎獲得者;《思之未思》。
(3)讀朱先生的書,是從這本書到那本書的跋涉,那光景有時也確乎可以讓人忘記這其實不過是端坐書齋在想像中游目騁懷。光潛先生追求的是對書中之理的抽繹,編織,條貫,一生在書中過活。他讀了那麼多書,又那麼有耐心一向我們介紹這些書中密如蛛網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線索,叫人不得不佩服。
------- 郜元寶 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上海市中、長篇小說獎評委;《遠遠望去的印象》
(4)「作為美學家,朱光潛不滿足於關在書齋中研究理論,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審美眼光推廣到大眾之中。他的《談美》對於把中國人從泛政治化的畸形視界中解放出來嘉惠實多,而尤以《談美》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於阿爾卑斯山谷中的這句旅遊廣告語『慢慢走,欣賞啊』,成了喚醒中國人古老藝術心靈的一時名言。」
----- 周實 《齊人論物》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㈤ 求一篇《談美》(朱光潛)的讀後感
實話:不是我寫的。談美》讀後感 朱光潛把自己寫於1932年的《談美》稱為「通俗敘述」《文藝心理學》的「縮寫本」。《文藝心理學》我是還沒有讀過,但是這本小書的確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經讀過的書庫當中很難有一本可以與她相媲美,因為朱光潛先生把枯燥、復雜的理論變得平易近人了。倘若如今「百家講壇」的學術明星們看見七十多年前朱光潛先生的作為,不知道他們是否會赧顏。 《談美》全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體系,她就像一個耐心的長者又像一個親切的朋友在與你交談。讀罷此書恍然大悟:美學也是一個很好玩很有意思的東西。 以下概括《談美》各個章節的大意—— 《開場話》開門見山地表述了先生寫這本書的目的何在。醫治社會腐濁、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葯是「無所為而為」的藝術活動,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利害得失。作者用明白曉暢的話語使讀者體驗「美感」,然後再以「美感」的態度推廣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學家、畫家三人對一棵古松的三種不同態度得出結論:個人所見事物的形象是個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價值。木商的實用的態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偏重事物的關系、抽象思考,畫家的美感的態度的最大特點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絕緣。因此美是事物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藝術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廣之,美的事物和實際人生之中存在一種適當的距離。道德是實際人生的規范;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它本來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覺誤認為在物的屬性,把無生氣的東西看成有生氣的東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所謂美感經驗,其實不過是在聚精會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迴流而已。人不但移情於物,而且極易模仿物的形象。 《四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艷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享樂主義的美學錯誤地將「快感」等同於「美感」,「快感」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美感」的態度不帶意志,所以不帶佔有欲。作者把弗洛伊德派心理學也納入享樂主義。「美感」過後伴隨著「快感」。 《五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聯想是以舊經驗詮釋新經驗,大多數情況下是散漫飄忽、偶然的。美感源於某事物能喚起甜美的聯想,但是聯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在內容而在形式。 《六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考證、批評都不是欣賞(美感),但欣賞卻要有考據學、批評學作基礎。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美是外物、人心婚媾後所產的嬰兒,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形象是心靈從混亂的自然中所創造成的整體,但是事物也要本來就有可綜合為整體的可能性。 《八 「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都錯誤地承認自然中本來有「美」,它們以為藝術的任務在模仿。通常所謂「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態,「藝術美」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藝術化了。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創造和欣賞都是要見出一種意境,造出一種形象,都要根據想像與情感,但是創造卻須再進一步,把這種意境外射出來,成為具體的作品。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但是因為藝術帶有社會性,須留有作品傳達情思於觀者,不能不顧到媒介的選擇和技巧的鍛煉。 《十 空中樓閣——創造的想像》想像多半是再現的,即用以往的經驗來印證新經驗;想像也有創造的,創造是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創造的想像又可分為兩種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聯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後有選擇,只有選擇時就已經是創造。聯想可分接近聯想和類似聯想,類似聯想又有「擬人」「托物」兩種結果。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情感的陰驅潛率使詩人對於出於己者跳出來視察,對於出於人者須鑽進去體驗。舊經驗的新綜合的原動力就是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協調,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原來似散漫、重復的意象也可以變成不散漫、不重復。 《十二 「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借用寫詩詞必須受格律約束的道理,說明藝術的前規大半是先由自然律變而為規范律,再由規范律變而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藝術家大半都是從格律中做出來的,後來都做到脫化規律的境界。 《十三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因襲格律的技巧可以分為兩項說,一項是關於傳達的方法,一項是關於媒介的知識。傳達的方法在於練習和模仿,繪畫和作文均是如此。關於媒介的知識的學習就是利用過去的經驗,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藝術家都必須有一半是詩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來自性靈,手腕則可得於模仿。 《十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遺傳和環境對於天才的影響非常重大,但是這只是一種本錢,個人還有努力的餘地。靈感是突如其來,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潛意識中醞釀成的情思猛然涌現於意識,是潛意識中的工作在意識中的收獲。 《十五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為廣義的藝術。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廣義說,善就是一種美,惡就是一種丑。不但善與美是一體的,真與美也並沒有隔閡。 縱觀全書,先生博學多才的本事已經領教過了,無論是古典詩詞、傳說典故,還是藝術流派都信手拈來。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十一、十二章,因為先生系統地闡述創造與想像、情感、格律的關系時竟然把王昌齡的小詩《長信怨》:「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優帶昭陽日影來。」分析得令人嘆為觀止:王昌齡使用接近聯想寫到「團扇」,「寒鴉」是擬人的手法隱喻趙飛燕,「昭陽日影」象徵皇帝的恩寵,長信宮四周的許多事物之中只有帶昭陽日影的寒鴉可以和棄婦的情懷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顯出一種「怨」的情境。《長信怨》前兩句拆開來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後兩句,但是如果沒有前兩句所描寫的榮華冷落的情境,便顯不出後兩句的精彩。《長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齡的獨創,但是「七絕」這種格律卻不是他的特創,他以前和以後也有許多詩人用它。 這忽然給我一個啟示,通過心理學和美學的分析,原來唐詩如此值得玩味啊,原來文章也可以這樣作
㈥ 求:《談美》讀後感
朱光潛(1897—1986),安徽銅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給青年的二十封信》、《談修養》、《談美》、《詩論》、《談文學》等。
其中只讀過朱先生的《談美》和《文藝心理學》,對於《談美》其精闢、客觀的分析和論證實為欣賞,稱贊。以下羅列每一章節的精彩之處,略賦個人拙思主觀之感,引以對朱先生之《談美》的敬意。
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談及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裡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欣賞的同時也賦予了其畫家內心世界對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麼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說人類歷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著光,指引人們的靈魂、凈化人們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話:「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先生在此明確的指出了藝術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應該也是其中道理。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
不同藝術各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同京劇有唱、念、坐、打。相聲有說、學、逗、唱。等其有規矩的表演方式,是經過人們多年在舞台上磨礪總結出的表演形式,而這些形式是經過人們運用藝術規律如誇張、變形等方式,拉開同實際生活的距離,而其內容又不脫離生活。
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感和神秘感,容易從實際生活中的利害關系出發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鮮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離感就容易產生美感,這也如同《圍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無非是因為有距離,有神秘感而迸發出美感,使人嚮往。如此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這個段落里朱先生引用《莊子。秋水》里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人的美感經驗的道理,即:美感經驗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迴流。人的認知有時是伴隨人的主觀情趣來判斷事物的。那麼這種主觀的情趣對事物進行判斷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映射到身邊的事物中去。這種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經驗息息相關的。如同朱先生講到在欣賞古松時,除卻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還有個人對古松的內心欣賞情趣也會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賞者的個人認知經驗在裡面,這也是人們看到某某事物時會說:我認為如何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其實人們在對事物賦予個人的某種情趣的定義同時人們也在不經意中模仿著事物本身的一些屬性。也就是說人的美感經驗不是單獨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觀情趣獨立產生,因為事物的物理屬性,因為人的移情作用,兩種屬性的結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經驗。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
其實美感和快感無時無刻都沖斥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但究其出發點就又產生了前面朱先生講的不同態度的問題。美感不是實用主義,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活動,而快感是處於實際應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會產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會產生快感,但這些都不會有美感。雕像和英國姑娘一個是雕塑藝術品一個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單從實用角度出發那還是英國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這里朱先生告訴我們明確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對於美的欣賞要不帶功利和實用的心態去看去理解。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我姑且如此解釋朱先生的這段文章。聯想是偶然的、雜亂的、無序的,而美感的東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結構的、抽離出來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諧狀態的東西。美感經驗可以使人產生對事物的聯想,而單純的聯想不能算做美感經驗。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種直覺。一瞬間的感受。而聯想會帶著思考,這種思考會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乾的事物中去,無法直接單純的欣賞一件事物本身,而會產生浮想聯翩的心理活動,所以美感經驗同聯想是有不同含義的兩種概念,不能混淆。
六、「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考證、批評與欣賞
這段文章可以看出對一部文藝作品所持的不同態度,考證更接近科學家的方式,批評更接近哲學家或政治家的態度,而欣賞更多的是有藝術情趣的藝術家或一部分人的行為。考證、批評不等同於欣賞,但欣賞需要了解藝術作品的一些相關知識,才能更好的欣賞。證多是伴隨對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歷史判斷,過於理性,少了對藝術作品欣賞時的直覺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賞。而批評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觀的規矩或一成不變的框子來規范藝術作品。我個人認為批評家如果不客觀的評論藝術作品那他的文章將一無是處。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賞的批評。不能把原有的美醜標准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下同一而論,要把自己放到作品當中去,反復品味其中然後有感而發。 朱先生最後講到考證和批評都不是欣賞,而欣賞需要有考證和批評在其中,欣賞需要有考證基礎和批評的態度,這也是辨證法的觀點對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與自然
美是什麼?言論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屬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動對事物產生的一種態度。單獨有自然物理屬性而沒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覺――美也無從產生。自然在經過人的心理感覺加工後產生了美感,不同的經驗會產生不同的感覺,美的欣賞是對自然的一種再加工、再創造。個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結果就不同。俗話講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講是人們經過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種心理活動結果。這種結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觀的審美經驗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產生的結果。美和自然也是對立統一的一種關系,美感沒有自然的物理屬性就無從產生,而物的物理屬性沒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無法衍生出美來。對於美我們應從兩方面來看,美不是憑空產生的。
八、「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德拉克洛瓦
這里又可以提到「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句話。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雖略有分別但究其觀點都是「模仿自然」。我們常說的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藝術的美是以自然為內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種形式而表達出來的,單純的自然是無法定義其美還是丑,因為有了人的感受或說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這個概念。理想主義雖說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經過理想化後的一種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東西。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模仿自然。藝術的美是要高於自然的,自然不過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體,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變得美,這種美也是人的一種再創造,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們講的藝術美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形象醜陋的元素經過藝術家的重新排列組織它就會變得和諧,變得有美感,簡單的說人以自然為元素,不同的情趣會創造出不同的形態,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藝術美,而只模仿自然是無法感受到真正的藝術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
藝術家創作作品時多是有感而發,這里的感也可以釋為感受欣賞,然後有了感覺便把他表現一番,或詩或畫或唱或書等等。創造不是憑空出來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其實可以這樣理解,游戲的過程包含著純粹的自由狀態,既是游戲便可天馬行空般的來去自由,包含著大量的人的想像、情緒、感覺,就是再創造一種狀態,它以自然生活為載體,是玩家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方式,這游戲的行為是沒有社會性的、不具備傳達創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藝術還是有區別的,藝術要有社會性因為作品的評定有一半兒還要社會中的大眾來參與才算完整。那麼如果一個藝術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藝術表達方式,又不失其一顆童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那麼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動人的。
十、空中樓閣――創造的想像
既是創造就會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像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創作時有些時平時觀察的印象再現,但這種單純的自然還是雜亂無章的,需要從中進行提煉,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達其情感時,想像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創造,敢於創造的想像,能夠用平時所看所得經過重新組合,把不存在的東西表達出來,這就是創造的想像,當然這些需要積累和對生活的沉澱。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朱先生講:藝術的任物是在創造意象,但是這種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飽和的。這里談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發的狀態,創造需有飽滿的情緒才能做到有感而發,一揮而促。藝術是具有社會性的,作者在表現的同時也在傳達其特有的情緒,引發觀者的共鳴,作者的喜怒哀樂都會通過其作品隱隱或直接表露出來,或讓人痛心或讓人高興等等。情感可以說是創造的原動力,因為有情感才有了表達的慾望,創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說的格律就是不同藝術表現的某種特有的形式。藝術要創造、又要有格律豈不是有些矛盾?其實這句「從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達了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既能隨心所欲的表現有不會跳出一種表達的方式。即――格律。這種境界是經歷無數困惑及磨礪,歷練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規范內表達無限的內容。因為藝術是有一定規范的具有社會性的一種情感表達,規范在真正的藝術家哪裡不是束縛而是一種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氣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將表露無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會牽絆才子,合理的利用它為我們服務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齊白石老人教育學生時的話。同朱先生其說不謀而和。其實創造與模仿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創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帶有創造的成分,藝術創作應該有作者自己真實的情感流露,有感而發必能有所成就,這里的「感」是別人無法模仿得來的。創造與模仿只要把我好一個「度」才好。大多藝術家都從模仿開始逐漸磨礪技巧,進而進行隨心所欲的創造境界。模仿應該是創作過程中的一種階段,創造才是藝術家的目的。
十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有靈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可以映射出一個天才,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文章結束,對於朱先生說的人生的藝術化在本節中已經分析的及其透徹了。不需多言,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藝術化的,誰知道如何把握一種「度」,誰懂得「和諧」的規律誰就能藝術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種駕馭生活的本領,要辛苦要勤奮,有所得有所失,得失來去全賴一種心境,心多寬路就多寬,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因為那是一種精神境界,是積極生活的態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經意的一個靈感,細細體味心境、宇宙、斗轉星移,日月流轉的變化,有情趣的生活、帶一顆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賞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獲頗多。
㈦ 《談美》的讀書感悟
本書作者朱光潛,字孟實。他90歲生涯的大部分都貢獻給了中國的美學事業,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稱為「美學老人」。 朱光潛的《談美》寫於1932年,由著名的開明書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寫過一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用書信的形式,漫談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問題,發人思考,指點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響,成為重印了30多次的暢銷書。但這本書主要談的是人生修養,還沒有充分展示朱光潛的美學思想。於是,作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潛以「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為副標題,寫作了這本《談美》。 作者是懷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寫這本不厚的小冊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凈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讀了這本書後同樣受益匪淺。 美是聯想所產生的嗎?作者借用牛希濟的兩句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指出「許多通常被認為美感的經驗其實並非美感」,而是「實際人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由萋萋芳草,聯想到綠羅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聯想到金錢,並不是所有的聯想,都是美的。純粹的美,永遠是一種「專注」,離開了專注,就已經離開了美了。 講解了基本的美學觀念之後,作者又進一步跟我們談了藝術與游戲、藝術與想像、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告訴我們藝術創造除了想像之外,還需要情感。 藝術創造除了想像之外,還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圖《詩品》中的一句話「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指出:「詩人於想像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意象」是朱光潛美學理論的重要概念,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沒有情感的統帥,想像也許會雜亂紛紜,有了情感的主導,則綱舉目張,「意」與「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說:「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我認為確實如此,通過他的講解,我真正認識了美,欣賞了美,發現了美。他的見解也的確「人性化」。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說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 我認為學習美學也好,學習藝術也好,關鍵不在能否掌握一兩種技能,而是要看我們能否達到一種境界。若能夠達到朱光潛先生所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說「今生無愧」了。
㈧ 誰幫忙講下《談美》的大概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就讀後感嘛)
胡經之薦書:《談美》
作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鍾情的一本書。那本書可以是他學術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書,已經不是他作為學養的需求了,因為他讀的書已經太多,歲月都在書中浸泡著。一半是生活,一半是書籍。書的靈魂會圍著他的生活打轉。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經之:
朱老的《談美》讓我受益終生
胡經之先生是國內美學界的著名學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籌建之時即來到深圳,對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貢獻。生於江南的書香家庭、19歲即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胡經之先生,在大半個世紀以來讀的書可謂汗牛充棟,而對他影響至深的書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談美》。
「朱先生的書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種態度:第一是實用的,第二是科學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學研究的就是第三種態度。」胡經之從小在太湖邊上讀書,蘇州園林和自然風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論好比一把火炬,讓他獲得了重觀世界的一道路徑。中學畢業後,胡經之懷著對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學,並在進入學校第一年的春節上門去拜訪了朱先生,從此開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誼。
朱老這本書除了是胡經之先生的美學啟蒙以外,更是胡經之先生的學術起點。「朱老書中很多觀點我都同意,除了一點,他認為大自然本身沒有美醜可談,美與不美在於個人主觀意願。但我認為,世界上本來就有美醜,能否感受到美取決於個人的美學修養和眼光。大學時我以這個問題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當時我的觀點是和宗白華先生一致的,我們三人經常就美醜的問題進行爭辯。」但除此之外,對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讓胡經之先生的學術如虎添翼,後來胡經之的著作《文藝美學》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現在我還常常翻閱這本書,我的學術研究是成長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後人將在這座富礦中繼續挖掘到無窮無盡的寶藏。」
讀《談美》
看完朱光潛的《談美》,感覺好像聽到了蘇格拉底的談話,翻看了塞涅卡的書信,閱讀了蒙田的隨筆,一些眾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來闡明自己的理論。深入淺出,微言大義。一滴水雖小,卻能從中看見七彩的陽光;一片枯葉的飄落雖不起眼,卻能預示著秋的來臨;眼睛在整個身體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細觀察它,卻能洞悉人心;脈搏的跳動經常讓人意識不到,但醫生認真感受它,則可以了解你的身體狀況。理論希望為我們揭示事物的本質,它是抽象的,但它卻來源於無數的具體現象。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現象太多了,心中的誤解也太多了,而這本書,正是一位能夠幫助我們撥開迷霧,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義的書,書里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真」的領域有邏輯學來研究,「善」的領域有倫理學來研究,「感性」的領域則有美學來研究。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美是怎樣的?一連串的問題等待著美學去回答。開卷有益,作善至祥。讀完《談美》,確實對美學有了一點體味。
⊙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
記得好像是2000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有這樣一個辯題: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當時場上雙方唇槍舌劍,說得天花亂墜,把我弄得一頭霧水。說它是客觀存在,有些大家看起來很難看人的,在藝術家那裡也許就是美人,這顯然是人主觀意願的作用;說它是主觀感受,倒也不完全是,畢竟美是有一定標準的,不是純主觀的。
世界,遠遠不止於地球這顆行星,遠遠不止於我們整個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邏輯性地從人身體的現在條件出發向外伸展。它從我們的位置、時間和方式出發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間、時間和邏輯方向上。世界太大了,無限的大,我們則太渺小。還是禪者說的好: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讀完最後一節,心裡覺得很震撼。「人生的藝術化」,可以說是朱光潛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十分詩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是不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任何理論和學說,都來源於對於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卻又經常給人感覺遠離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點、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聽他們的政治理想。四人說完後,孔子最終贊賞曾點的意思。曾點希望自己能夠陶醉在禮樂教化所帶來的社會和諧、人民安樂的景象之中,使禮樂教化真正滲透到人們的生活里。朱光潛似乎也有同樣的意思,美是藝術的,它就在生活中。我們藝術的生活,讓美滲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藝術,即是美。這是何等美麗的境界啊。
看完這一節,又想起叔本華的一段話:「事實上當我們正在進行某項偉大事業或創造某件不朽作品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本身。我們每日辛勤勞作,考慮的只是達到眼前的目標,完成當下的計劃。然而,只有當我們把人生看作一個聯系著的整體時,我們的品質和能力才能展現其真實面貌。我們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彷彿是某種幸福的靈感引導著我們在千百條趨向毀滅的道路中,選擇那唯一真實的途徑。」日子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關鍵在於你怎樣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覺得它是一本日歷,每天撕掉一頁就少一頁,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乾枯的。你覺得它是一本日記,每天記錄一些故事就會使你的生命豐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積極的、情趣豐富的。在這個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不過都是些平凡人,但我們要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我們是平凡人,但我們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中國的民樂其實很美,寧靜、淳樸且毫無功利性,但是我們的心太浮躁了,聽不下去這些「土氣」的東西。但是,在傷心的時候偶然聽到《二泉映月》,在高興的時候湊巧聽到《金蛇狂午》,也會怦然心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聞得到,因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裡的綠地越來越多了,每天從旁邊經過的時候,總是匆匆忙忙。其實只要稍作停留,會發現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間蹦蹦跳跳的喜鵲和麻雀也很可愛。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少的只是發現美、感受美的心靈。還是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
答案補充 《談美》導讀
作者:鞦韆夢 出自:夢的天空 瀏覽/評論:154/2 日期:2008年5月17日 20:30
品讀美學之味,領會藝術之神
一、【作者檔案】
朱光潛,美學家、文藝理論家與翻譯家。1897年9月19日,他生於安徽桐城的一個經濟上破落的書香之家。他從6歲到15歲,一直接受父親的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師范學校中文系,次年進香港大學,主攻教育學。
1922年畢業後,他在上海中國公學和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執教,並與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葉聖陶、豐子愷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達學園,籌辦開明書店和《一般》雜志(後改名《中學生》。
192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系後,他到吳淞中國公學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編。答案補充 1925年夏,他受公費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修英國文學及藝術史,兼修哲學、心理學。1929年畢業,便轉入倫敦大學,同時在法國巴黎大學注冊,後又入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以論文《悲劇心理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29年畢業後轉入倫敦大學文學院,次年進入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文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1933年秋回國,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任教,並曾任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教務長、北京大學文學院代理院長。,答案補充 1936年初,他邀集北平的一些詩人學者梁宗岱、朱自清、馮至、俞平伯、卞之琳、何其芳、沈從文、李健吾、曹葆華等,組成「讀詩會」;同年5月,又與胡適、顧頡剛、羅常培、吳世昌、沈從文等發起成立「中國風謠學會」。
1937年5月,他任《文學雜志》創刊的主編。他在發刊詞中提出了「自由生發,自由討論」的口號。這個刊物成為「京派」作家的主要陣地,在當時文藝界有過較大影響。在這個階段也是他文藝創作的一個成長期。
1942年起他任武漢大學外文系主任兼教務長;抗戰勝利後,重返北京大學任西語系教授,並曾代理文學院院長。答案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一直是北京大學教授,歷任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職。但他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試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學術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學理論問題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成為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國現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拓荒者之一。此外他還致力於翻譯西方美學名著,他的數量眾多的譯著和譯文為我國的美學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1986年3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
二、【內容提要】
《談美》一書的主體部分共有十五個章節,對其進行分析,大致的觀點有:美感產生的條件,美感與相似心理的辨別,對美本身的分析,藝術與游戲以及藝術創造的條件。
(一)前三章說到的是『態度、距離和移情』即美感產生的三個必要條件。
(1)我們的態度是美感產生的首要條件。答案補充 作者以對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說明我們看待事物時,總會帶有自己獨特的態度。這由於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而那實用層次的態度是我們的本能對物質慾望的反映,因而它帶有很強的功利性;但對於美或美感而言,它是物質活動之外的有意義,是精神的,也是無功利的,就如文中說的「在審美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於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於直覺,活動空間也更廣闊無疆」。美是從我們的態度中得來的,那麼美代表了一種精神;而作為精神與心靈的主體的我們,我們會從藝術作品中獲得自己心靈的滿足,也體味出了在實用與科學中無存的性質,此時我們便是獲得了美感。因為審美的態度正是審美及美的存在的意義,所以藝術作品才能獲得不朽,於人才更親切。
(2)距離是美感產生的另一個因素。作者引用典故「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明:我們在審美的過程中是不能以一種實用的態度,因為美的差別是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這個距離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只有「均衡」、「適當」才能引起美感。答案補充 3)移情是美感產生的又一個條件。
作者在第三章說到,「推己及物」即「移情」會讓我們對於自身以外的客觀事物,產生了審美的情素,移情和美感經驗是有密切關系的。但移情不一定就是美感經驗的產生,不過美感經驗中卻常含有移情作用。經過一系列的「推己及物」和「以物及我」,即是移情的美感經驗---物與我情趣之間的往復迴流後,心裡有美的意象,美的情素,則是美感產生的功效。
(二)作者是從下面三對名詞的區別來說明美感與相似心理的辨別的。
首先是美感與快感。
作者以「血色艷麗的英國姑娘比希臘女神鵰像美」鮮明生動的例子證明,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而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美感是起於形象的直覺,是一種極自由的活動,甚至要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時美感的態度是不帶意志的,是帶有快感享受的,但快感並不一定就是美感;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而不是反省的。答案補充 二是美感與聯想的區別。
「聯想」是知覺、記憶和想像發生的基礎,而藝術審美離不開知覺的想像,因此,藝術中美感的發生是聯想的必然之果。美感起於直覺,不帶思考,但聯想卻帶有思考性質;美感是帶有聯想的,但聯想並不一定就是美感。這些聯想縱然有時能提高觀者對於某件藝術品的審美好感,但作品本身的美卻未必因此而增加,反因精神的渙散而減少。這是所謂的「美感經驗實際上都是堅持實際人生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
三是考證批評和審美之別。考證批評不是欣賞,它也沒有固定的評價標准,我們對藝術形象本身分析時,要慎重,並不能帶有主觀功利性的目的。作者認為欣賞之前的考證批評是必要的。批評的態度是冷靜的,不雜情感的;欣賞的態度則注重我們情感與物的姿態的交流。遇到文藝作品,我們不能始終持批評的態度,那麼會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經驗。
終上所述,審美的過程中是帶有快感、聯想和考證批評的,但快感、聯想和考證批評並不就是美感。答案補充 三)對美本身的分析。
1、首先作者是從人的角度與物的角度(「美之人情」與「美之物理」)來分析美的本身的。物需先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後能使人覺得它美,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造出美來。即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也就是說「美的形象是心靈從混亂的自然中所創造成的整體,美的物件首先是自然的」。
2、另外作者從對相關的兩種審美態度(批判寫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錯誤)進行比較分析,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身。
3、對於美本身的分析,還體現在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具體關系中。自然美可以化為藝術丑,自然丑也可以化為藝術美;但藝術美醜和自然美醜是兩件事;藝術美不是靠模仿自然美而得來的。
(四)本書在藝術與游戲。同游戲一樣,藝術創造把欣賞所得的對象主觀化,使它成為一個具體的情景,然後通過某種媒介,造出一種具體的作品來。但藝術終究高於游戲,因為藝術帶有社會責任性。當藝術創造出一個意象之後,作者還要進一步把這種意象轉化成具體的形象,而游戲只需自我滿足,自我盡興而已。答案補充 五)文章的後部分是藝術創造的條件。
藝術創作是藝術的生命力,其條件是想像。各種想像發揮各自的功能,更好地進行情境表達,完成藝術創作。而情感是藝術創作的原動力。情感的發生由一種意象而得來的,才有發生的可能;換一種情感就意味著換了一種意象,而情感飽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種格律裡面的,具有程式化特點的。但是形式化的格律有束縛藝術的弊端,所以在格律中我們既要承襲共同的東西,也要在恪守群性的前提下做到個性的隨心所欲,要讓情感從束縛中掙得自由,在整齊中醞釀出變化。另外,模仿是表現意象的本領,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者叮囑我們要記住:凡是藝術家必須要是一半是匠人,要模仿;一半是詩人,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妙悟。
三、【個性導讀】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懷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凈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一)美是什麼?美感又是什麼?答案補充 對於我們青少年朋友來說,這些問題似乎深奧得雲山霧罩。但是作者卻從一個具體的事例入手,從三種不同人對於一棵古松的不同態度來談。他舉例說: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錢,植物學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長結構,而畫家則看到它的氣質、風韻,也就是「美感」。這就是我們對待客觀對象「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三種不同的態度。通過木材商、植物學家和畫家對一棵古松的不同態度,作者指出「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的就是於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由此結出:美是無功利性的,是無用之用。而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在於追求「無用」上。古往今來,多少聖人粗茶淡飯還能夠「不改其樂」,這就是他們用審美的態度看待人生了。
然而,是不是因為木材商和植物學家他們不具備審美細胞而沒有看到美的嗎?於是作者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來解釋了這一現象。他指出當人們在欣賞事物時,普遍具有一種「圍城」心態,當我們太關心利益和知識的時候,美就離我們遠了。答案補充 「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距離太遠和太近,我們都不能看清楚美的。所以我們必須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才能真正進入並沉浸在藝術的美感之中。
(二)那麼美是怎麼產生的,是事物本身就具備的嗎?
作者用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比喻講了美學上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他告訴我們這種移情的現象被稱為「宇宙的人情化」。我們知道,宇宙本來是無所謂情的,而人們經常說「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只不過是人賦予了天地萬物以情,所以花兒會笑,大海也會哭,所以這個世界因而豐富多彩了。讀到這里,或許你會發現美學中的一個難題---美究竟是客觀還是主觀的問題?作者在文中說:「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後所產生的嬰兒。」美的欣賞就是「把自然加以藝術化,所謂藝術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這所謂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答案補充 我們平時誇某人某物很漂亮,這屬於「美」嗎?於是作者通過「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的比喻,告訴我們兩種極易混淆的感覺—美感與快感。他說 「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而不是反省的」。這讓我們明白:當我們感覺到高興而聯想到自身的慾望時,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因為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會使人暫時忘記自我而專注於欣賞的對象當中,是不包含功利目的的。
美是怎麼產生的呢,是由聯想所產生的嗎?作者借用牛希濟的兩句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戀芳草」,指出「許多通常被認為美感的經驗其實並非美感」,而是「實際人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由萋萋芳草,聯想到綠羅裙;可是由一種古董,聯想到金錢,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聯想都是美。美,是一種「專注」,沒有了專注,也就沒有了美了。答案補充 當我們懂得了美的內涵後,我們會急切地想知道怎樣去欣賞美吧?對於這個問題,有許多學者便對考證和批評進行爭辯,他們是否屬於美學欣賞呢?作者在文中便指出「考證所得的是歷史的知識。歷史的知識可以幫助欣賞卻不是欣賞本身。」「總而言之,考據不是欣賞,批評也不是欣賞,但是欣賞卻不可無考證與批評。」所以說,會做考證和欣賞的,並且有藝術細胞的人,才是真正的藝術大師。
跟美頗有聯系的一個詞兒叫做「丑」,那麼丑是美的反面還是美的一種呢?是不是畫一個少女就要比畫一位老太太要更美呢?朱光潛指出:藝術的美醜和自然的美醜是兩件事,藝術的美不是從模仿自然美得來的。而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都是主張藝術模仿自然,所以它們是錯誤的。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所以,「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產生藝術美的。我們必須把從自然這部字典上得來的文字,用自己的心去創造出好的文章,而這好的文章,是字典上本來沒有的。答案補充 作者跟我們講解了以上基本的美學觀念後,又進一步跟我們談了藝術與游戲、藝術與想像、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三)你會把藝術與小孩子的游戲聯系在一起嗎?它們有相通之處嗎?
作者堅定地告訴我們:「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想想看,大多數大藝術家都有一顆童心,這說明越是會游戲的人就越擅長藝術。但是藝術是帶有社會性的,「不能不顧到媒介的選擇和技巧的鍛煉,它逐漸發達到現在,已經在游戲前面走得很遠,令游戲望塵莫及了。」不過,游戲裡面有美感因素,這么說,美感與藝術是來源於游戲精神的。
那麼對於創造,它又是從哪裡來的?作者便以王昌齡的七絕《長信怨》為例,分析指出藝術創造的定義「就是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但在其中想像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烏鴉身上的日影,這是一個多麼平常的景象,但是詩人通過想像,把它和帝王的恩寵聯系在一起,於是,一種言不盡意的藝術感覺便有了。答案補充 當然光靠想像,不能進行藝術創造,還需要情感。作者便借司空圖《詩品》中的一句話「超以想像外,得其環中」指出:「詩人於想像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意象」是朱光潛先生美學理論的重要概念,它對於突出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總之情感是想像的統帥,意象是情感的翅膀,「意」與「象」合了,那麼藝術創造便成功了。答案補充 (四)或許我們會疑慮,既然想像與情感都是主觀的東西,那麼藝術創造就可以完全不顧「客觀事實」。可是真正的自由會存在嗎?作者在文中強調「在藝術方面,受情感飽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種格律裡面的。」「格律不能束縛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家的地位。」「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後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他們都從束縛中掙扎得自由,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最後能夠達到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時,那就是聖人了。可見,藝術創造是既要尊重規律,又要超越規律的。這又涉及到了模仿的問題。我們學習走路,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為什麼我們的學習要從模仿開始?作者指出「各種藝術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學習技巧首先要「模仿」,凡是藝術家都應該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妙悟來自性靈,手腕則可得於模仿。」模仿到後來,應該達到一種似與不似之間的地位,完全不似則喪失了藝術的普遍性,完全相似又喪失了藝術的主體性。這就叫「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這就是藝術美對模範的境界!答案補充 讀至此,你能夠弄懂「似」,又能夠「不似」嗎?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啊,世上是沒有真正的「生而知之」者的。作者也說:「只有死工功夫固然不盡能發明或創造,但是能發明創造者卻大半是下過死工夫來的。」「凡是藝術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圍之內用工夫,須處處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養。」對,如果我們的知識面不廣,眼界不夠開闊,在任何領域是成不了大師的。
從藝術欣賞,到藝術創造,朱光潛先給我們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後,在全書的末尾,還表達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觀:人生的藝術化。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廣義的藝術。「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文章忌俗濫,生活也忌俗濫。」
朋友們,讀完了這本書,你們可要記得朱光潛先生贈送給我們的一句標語:「慢慢走,欣賞啊!」答案補充 四、【名家點評】
(1) 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
---------- 朱自清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
(2)學習美學也好,學習藝術也好,關鍵不在能否掌握一、兩種技能,而是要看我們能否達到一種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種,能夠達到朱光潛先生所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則可以說『今生無愧矣』。
----------- 張法,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四屆霍英東基金獎獲得者;《思之未思》。
(3)讀朱先生的書,是從這本書到那本書的跋涉,那光景有時也確乎可以讓人忘記這其實不過是端坐書齋在想像中游目騁懷。光潛先生追求的是對書中之理的抽繹,編織,條貫,一生在書中過活。他讀了那麼多書,又那麼有耐心一向我們介紹這些書中密如蛛網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線索,叫人不得不佩服。答案補充 ------- 郜元寶 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上海市中、長篇小說獎評委;《遠遠望去的印象》
(4)「作為美學家,朱光潛不滿足於關在書齋中研究理論,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審美眼光推廣到大眾之中。他的《談美》對於把中國人從泛政治化的畸形視界中解放出來嘉惠實多,而尤以《談美》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於阿爾卑斯山谷中的這句旅遊廣告語『慢慢走,欣賞啊』,成了喚醒中國人古老藝術心靈的一時名言。」
----- 周實 《齊人論物》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㈨ 談美 讀後感1000字
《談美》
一天的光陰轉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時光。我讀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過這第13封信,我對美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這就是朱光潛先生在83歲那年寫給青年的美學認識讀物《談美》。
《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免俗」。這是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其中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系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凈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嘗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裡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說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秘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對美學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認識。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溫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第13封信,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會讓你喜歡上這第13封信,讀完後,一身輕爽,凈化了心靈,提升了精神世界。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
㈩ 求《談美》讀後感!
《談美》讀後感
一天的光陰轉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時光。我讀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過這第13封信,我對美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這就是朱光潛先生在83歲那年寫給青年的美學認識讀物《談美》。
《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免俗」。這是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其中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系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凈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嘗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裡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說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秘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對美學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認識。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溫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第13封信,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會讓你喜歡上這第13封信,讀完後,一身輕爽,凈化了心靈,提升了精神世界。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