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勁力創造

勁力創造

發布時間:2021-11-07 01:13:15

1. "聽勁"與"懂勁"是不是一回事兒

不是一回事。

聽勁,是太極拳及推手中的專用術語。聽勁,是雙重之意,是耳聽、眼觀及周身肌膚觸覺,覺察和心靈、神經系統的感知。至於感知靈敏度的高低,是由練拳和推手工夫的深淺所決定的。聽勁大致可分如下三個階段:意是骨感聽之,二是皮感聽之,三是毫感聽之。

懂勁是太極拳推手勁法術語,指辯證地運用勁法變化規律於克敵制勝的能力。王宗岳《太極拳論》:"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懂勁以聽勁為基礎。運用時,先通過聽勁察知對方動作的來路去向和勁力大小,隨以對立而互生的帖走動作來應答對方。

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明確地指出,獲得太極拳成就所必須經過的途徑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由此可知,「懂勁」在太極拳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懂勁才能因人所動,隨屈就伸。因此,太極拳法將用感覺察覺對方動作的輕、重、快、慢及勁源動向,稱為「聽勁」。了解到對方的勁力情況,恰當地作出判斷,並根據對方的動向和企圖,制定出攻防方案,而制敵於未動之先,稱為 「懂勁」。

太極拳法要求通過粘走達到懂勁。拳論指出「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又說「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對方用剛強的勁力進攻時,我用圓弧動作來承接,既改變其勁力方向,又不為對方所制,稱之為走。這就是化敵之勁,以柔克剛。粘即是制。只有我順人背,才可以制人。我得機得勢,對方失機失勢,我處於主動的地位,這就是順。反之,機勢有利於對方而不利於我,我處於被動,這就是背。我順人背的機會和形勢,是通過沾連粘隨的感覺而加以判斷的,也稱之為粘。使用粘勁,應盡量掌握對方動作與勁力的運行過程。只要與對方沾接,就順其勢而迎就,因其動而屈而伸旋轉,用走勁來調整自己的平衡,並探測對方情況,審機應變,因勢利導。在粘走過程中,由於不丟不頂,遇勁即化,將會使對方的勁力不能達到目標繼續前進,或者中止其勁力而後撤,如此,都將改變其重心位置,為我破壞其平衡創造條件。以上所述,沒有強調任何力大手快之處,完全是通過粘走達到以柔克剛,以小制大,以弱制強,其中關鍵在於「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通過粘走達到「知己知彼」,因勢利導,深化懂勁之內涵。

聽勁要有定量概念,才能助於懂勁作出正確的判斷,制定符合客觀情況的攻防方案。任何一個力的組成都有三項要素:大小、方向和著力點,因此在力學上通常用矢量來表示力。要想了解一個力,首先須與此力接觸,才能感覺到它的大小和方向,否則是主觀上臆想和推測。所以聽勁要聽著力點的勁,「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李亦 畲 《五字訣》),而不是聽別處。掌握對方勁力的虛實變化,最重要的關鍵是著力點,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著力點上,務求精確地獲取此處勁力的大小和方向。
通過聽勁來了解對方的勁力,其途徑原則上有:一是盡量增長對方的勁力作用過程;二是盡量增加自己的勁力的敏感程度。太極拳法規定採取用意不用力的原則,以增長對勁力的敏感;採取由圓弧向直線轉化,以完成由防禦向進攻轉化。

2. 太極拳創始人是誰

太極拳的創始,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太極拳創自陳王廷。陳卜善武藝,精拳械,曾設武學社於村中,始開陳氏世代習拳舞械之風。明朝末年,陳氏第九世陳王 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了一種新的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

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廣開傳拳之門,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後,陳氏太極拳逐步演變出全國有代表性的「楊、武、吳、孫」等諸大流派。

另一種說法,張三豐創建了武當派,創始了內家拳。太極拳作為內家拳之首,尊稱張三豐為祖師,是一種自然歸屬。張三豐創立的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從道教經書中汲取了精華,引申而來。

張三豐所創立的拳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注重內功和陰陽變化,講求意、氣、力的協調統一,動作沉穩,姿勢含蓄,勁力渾厚,神意悠然。這些特徵無不與道家的清靜柔弱、淡泊無為的主張和道教的「三寶修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相吻合,內以養生,外以卻惡。

(2)勁力創造擴展閱讀:

楊氏太極拳發展歷史

楊露禪偷師

楊福魁(1799年-1872年),字露禪,河北永年人,就學於陳長興。楊露禪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葯字型大小「太和堂」中幹活。這葯店為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忠實可靠,又聰明能幹,便派他到陳家溝家中做工。

適逢陳長興借陳德瑚家授徒。楊心中十分羨慕,有心拜師學藝,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陳不收自己。他雖然懂得江湖禁忌 但因學藝心切,便在陳氏師徒練拳時,在一旁觀看,用心記下某些招式,無人時便私下練習。久而久之,竟有所得。

後被陳發現,見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沒有怪罪他 反而大膽摒棄門戶之見和江湖禁忌,和陳德瑚商量,准其在業余時間正式學習太極拳。

赴京授拳

楊式太極拳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第一代的祖師是楊露禪(1799——1872),他是從溫縣陳家溝學習了太極拳的真功夫後應親戚武汝清(1804—1887、時任清刑部奉天司主事、四川司員外郎、花翎二品銜)的邀請,率次子楊班侯(1837—1892)、季子楊健侯(1839—1917)到北京教拳。

楊班侯(時任清軍旗營武德騎尉銜、戴藍翎)因在北京打了洋人,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不敢再留用。

發揚光大

楊露禪藝成時,已是四十歲左右的人了。為了生活,他先在家鄉永年教授太極拳,後被人推薦去北京授徒。因武藝高強,號稱「楊無敵」。他在北京授拳時,因弟子多為王公大臣, 貝勒貴族,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又不耐艱苦。

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將自己所學太極拳中的一些高難度功架簡化,使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既適合穿長衫、留辮子的人練習,又有益於健身。後經其子、孫修改,定型而成楊式太極拳,並發展成大小兩種套路。

其特點是:柔和緩慢、舒展大方,速度緩勻,剛柔內含、深藏不露、輕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帶影響很大,學者日眾。

拳法傳承

傳子楊班侯,楊健侯(1839年-1917年),後其技由其孫楊少侯、楊澄甫(1883年-1936年)傳承。楊澄甫以大架為本,最後定型為當今流行的「楊家太極大架」。楊家內部仍然有大、中、小和長拳的傳授,但是拳架招式是以楊澄甫定型的大架為主。而且這四個架勢並不是四套拳,只是一套拳的四種打法。

傳說淵源

太極拳傳自張三豐真人。張三豐,遼東懿州人,道號三豐,生於宋末。身高七尺,鶴骨松姿,面如古月,慈眉善目,修髯如戟,頂作一髻寒暑唯一箬笠,手持佛塵,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太和山修練結庵玉虛宮,經書一覽成誦洪武二十七年,又入湖北武當山,與鄉人論經書談說不倦。

一日在屋誦經,有喜雀在院,其鳴如爭論,真人由窗視之,雀在柏樹,如鷹下觀,地上有一長蛇蟠結,仰視,二物相爭,雀鳴聲飛下展翅扇打,長蛇搖首微閃,躲過雀翅,雀自下隨飛樹上,少時性燥,又飛下翅打, 長蛇又蜿蜒輕身閃過,仍作盤形,如是多次並未打著。

後真人出,雀飛蛇走,真人由此而悟,蟠如太極,以柔克剛之理,由按太極變化而組成太極拳,養精氣神,動靜消長 通於易理,故傳之久遠,而功效愈著。

發源地

楊式太極拳發源地是河北永年廣府。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廣府鎮,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古城、水城、太極城。

古城廣府古稱曲梁,自西漢起,歷代為郡、府、州、縣治所。隋唐以前為土城,周長六里二百四十步。隋末唐初,夏王竇建德曾在此建都。古城內外歷史文物及遺存眾多,有廣府古城、弘濟橋、楊露禪和武禹襄故居、毛遂墓、藏兵洞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20餘處。

古城坐落在面積達4.6萬畝的河北省三大窪淀之一的永年窪中央,圍繞古城牆四周是長約5公里的護城河。永年窪平均海拔41米,淀內長年積水,且水質優良,歷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產養殖場,被人們贊譽為北國的「魚米之鄉」。

至2017年為止,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這種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的。以後,楊式又派生出李式、吳式太極拳,因而在太極拳界楊式顯然是執大旗地位的。在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永年的已佔其五 [2] 。

太極城這里是楊、武式太極拳的發源地,誕生了楊露禪和武禹襄兩大門派太極拳創始人,並衍生出孫式和吳式太極拳兩大門派,自1991年以來,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國際太極拳聯誼會,大力弘揚了太極文化。2005年,永年縣被命名為「中國太極拳之鄉」、「中國太極拳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極拳

3. 黯然銷魂掌掌法精妙勁力雄渾,是金庸筆下第一掌嗎

「黯然銷魂掌」威力無窮,是金庸作品《神鵰俠侶》小說中神鵰俠楊過窮數年光陰創造出來的獨門武功。


掌法無高下,關鍵在於使用者功力是否深厚,這才是關鍵之處。

4. 石灰吟.竹石.夏日絕句。古詩.詩人介紹.中心.注釋。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詩人介紹】於謙(1398.5.13-1457.2.16),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樂十九年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四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於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師,身自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太上皇得歸。天順元年謙以「謀逆」罪被冤殺。弘治謚肅愍,萬曆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於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中心】表達作者磊落的襟懷個崇高的人格。
【詩文大意】石灰經過無數次捶打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熊熊烈火焚燒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畏懼。只要把自己高尚的節操留在人世間。

《竹石》 【清】鄭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人介紹】
【中心】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詩文大意】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經受得住,仍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著。

《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詩人介紹】李清照(1084-1155),今山東省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中心】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詩文大意】活著應該做人中的豪傑,死後應該做鬼中的英雄,人們為什麼至今還思念項羽,就因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東。

5. 太極拳可以鍛煉身體,這套拳法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太極拳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辛亥革命前後,著名的太極拳大師的武術在北京享有很高的聲譽,廣泛用於治療疾病,保護健康,延長人們的壽命。關於太極拳的起源,其中以張三豐和陳家溝的說法最為主流。太極拳是張三豐創立的,太極拳的理論是建立在中國古典哲學的「太極理論」的基礎上,正如楊成甫在《太極拳全集》的序言中所寫,「先父遺言,太極拳是宋代張三豐所創,由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傳下來的。」

中國傳統文化是多元化的,反過來也是多元推動了傳統文化的發展,太極拳是在環境中誕生和發展的,逐漸地走向世界。太極拳集中體現了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偉大成就。從這個角度看,太極拳不是一個人、一個時間、一個地方創造出來的,而是前人不斷總結、整理、創新、發展出來的。縱觀近代太極拳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事物的生命利源於不斷的發展。

6. 什麼是懂勁

懂勁是太極拳推手勁法術語。指辯證地運用勁法變化規律於克敵制勝的能力。運用時,先通過聽勁察知對方動作的來路去向和勁力大小,隨以對立而互生的帖走動作來應答對方。
理論
王宗岳《太極拳論》:"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7. 「八極拳」怎麼學

1.首先是八極小架,之後再是八極單打。基本功有八極樁,插掌,沖錘,留意一下震腳與發聲,這個是八極拳的特色,也是配合發力的。八極拳發力的全過程可分為前期動作的運動過程和發力過程,發力動作的運動過程要放鬆,當動作運行到指定位置時,再突然發力。所以八極拳的發力過程要領總結起來就是:發力前的過程要放鬆、要快速,快速到位,到位發力。

2.八極拳的功法練習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完全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有個心理准備。首先八極拳里沒有那種霹靂旋風腿,鷂子翻身,雙龍出海等又炫,又酷的招式。之所以這個拳種知名度低,和他的姿勢難看,練法枯燥是有關聯的。

3.八極拳的發力對整體協調性要求很高,其細膩之處也很多,因此在練習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出現一些錯誤,總結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要領不明,二是片面理解,三是急於發力,四是勁力不合。

8. 武當絕技的創造過程是什麼

武當絕技創造經過

武當絕技、少林功夫,集中華武術之大成,是民族歷史遺產寶庫中兩顆燦爛的明珠。人們根據武當與少林武術的不同特點,分中國武術為南派北派、內家外家,素有「南尊武當,北重少林」之說。少林拳奉達摩為始祖,武當拳則以張三豐為開山。

張三豐是怎樣創造出內家拳的呢?這是明清以來武術界、學術界普遍感興趣的問題。迄今為止,流行三種說法:

1.真武神授。《王征南墓誌銘》和《寧波府志》載,張三豐北赴汴京途中的一個夜晚,夢見真武神君降臨,向他傳授拳法。次日黎明,張三豐被一群攔路搶劫的強盜圍住,便運用神授拳技打敗了這群強盜。從此,張三豐以拳技聞名於世。

2.鳥蛇斗的啟示。在武當山至今流傳著張三豐觀「鳥蛇斗」的故事,說張三豐在「邋遢崖」看見一隻鳥與一條蛇打架,每當鳥上下飛擊長蛇時,蛇就蜿蜒輕身,搖著閃避,不曾被擊中。相持時久,鳥已精疲力竭,無可奈何地飛走了。長蛇也自由自在地鑽進了草叢。張三豐由鳥蛇斗得到啟發:以柔可以克剛,以靜可以制動。於是,模仿長蛇的動作創造出了內家拳。

3.脫胎少林拳。拳師王征南的弟子黃百家在他所著的《內家拳法》中,說張三豐早先精熟少林拳法,後來對少林拳進行加工改造,遂自成一派,名內家拳。金一明所著《武當拳術秘訣》說得更為具體。他說,少林拳以五拳為精髓,以十八式為骨骼。張三豐始習少林拳,既得其精微奧旨,復從而翻之,變十八式為十八字,納五拳法入段錦。內家拳就這樣誕生了。

張三豐精貫道教經書,史稱他「論三教書,則吐辭滾滾,皆本道德忠孝」。他創立的內家拳技,諸如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純陽拳、混元拳、玄武棍等的命名和路數都是從道教經書中演繹引申而來的。內家拳博大精深,派別林立,但都奉張三豐為祖師,拳技也有著共同性的特徵,即注重內功,陰陽變化,動作沉穩,姿勢含蓄,勁力渾厚,神意悠然,講求意、氣、力的協調統一;體現在具體的應敵對抗中則是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這些特徵無不與道家清靜柔弱、淡泊無為的主張和道教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三寶」修煉相吻合。實際上,學術界和武術界都已看到內家拳是邋遢道人把道教修仙方法,諸如導引、吐納、氣功等融合提煉而成的。行家們說,內家拳是道家哲學在養生之道和技擊之法方面的一種實踐體現。有人還具體地指出,內家拳的「十段錦」是張三豐加工改造宋元道士的修煉方法「八段錦」而來的。

由於內家拳在明代採取身教口授,我們已無法確知張三豐所創拳法究竟是什麼樣兒了,也就只好根據清代以來的著作去了解它的基本練法和打法。練法分練步和練手。練步以馬步為主,凡18種步法;練手本為36字,歷代拳家又精簡為殘、推、援、奪、牽、捺、逼、吸、貼、躥、圈、插、拋、托、擦、撒、吞、吐18字,每字有四句口訣解釋其寓意,如「奪」字訣雲「奪字猛如虎,迎風招架中。回身勢莫奪,分推氣更雄」。張家拳的打法本有一首長長的歌訣,然非習武者難於領會其意,正如內家拳師所自詡的那樣「鐵鞋踏破江湖上,不及張家妙術工」。我們不妨看看它的打法原則。打法著眼於勁、打二字。勁有蓄勁、乘勁之別,打有等打、趕打之分。未打之先,蓄勁為主;已打之後,乘勁為佳。開手之始,等打為優;發手之後,趕打為上。內家拳的精妙之處集中體現在「六路拳」和「十段錦」中。行家們說,六路拳和十段錦多相同處,主在練骨,但作用有所不同,六路使骨骼緊縮,十段則使之開放。六路因攻防中前、後、左、右、上、下6個方位,且每個方位都有一趟拳路而得名,武術著作稱這種拳法極為神妙,「一縮形周身無縫隙,一撒臂通身皆有手」,「拉大架猶如鋪天蓋地,使小式則為仙人變形」。足見其招法之怪異,攻守之神威。

張三豐所創內家拳技「內以養生,外以卻惡」。實踐證明,習練這一拳法可以收到增強體質,延年祛病,陶冶性情,磨煉意志的功效,同時也能起到防身抗暴,抵禦外敵,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因而,張三豐創造內家拳有益於人類,是遺澤後世的一份珍貴歷史文化遺產,他將永遠受到後人的仰慕。

9. 蛤蟆功是誰創造的

歐陽烈、歐陽鋒兄弟天山困於白駝山谷,於絕 蛤蟆功代表人物--歐陽鋒望之際得五毒真人姜太虛所留之五毒奇經。不料一陣狂風,吹走其中五頁羊皮紙,僅得七頁。
歐陽烈兄弟據此練成一身絕技。
後歐陽鋒殺兄,繼位白駝山主。再後歐陽鋒獨創蛤蟆功,成為南宋時期天下武林五大高手之一,號稱西毒。

10. 太極的八種勁力如何練習

  1. 太極拳有五門 八勁之說
    五門 是:進 退 顧 盼定 也就是 前進 後退 左顧 右盼
    中定
    八勁 是; 掤 捋 擠 按 采 列 肘 靠
    這八勁個勁別 這些都在拳架子裡面 如果要練習這些勁別 就要從練習推手中慢慢領會 和提高 所以說掤 捋 擠 按 須認真 上下相隨人難侵 任他巨力來打我 四兩撥動八千斤。

  2.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拳術。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於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因此是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3. 太極拳是漢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它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煉,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4.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5. 太極拳松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6. 太極拳是一門最講求省力打人的藝術,所以借力打人、引進落空是太極拳最本質的特點。要掌握「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技藝,就是要懂得身法輕靈之理,以意運氣、以意打人,久之則身法無所不合。一身之勁在於整,一身之氣在於斂,身法能一一求對,輕靈自如,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機,而在上即能得勢,上下相隨,前後左右無不得力也。能得機得勢,乃能舍己從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敵變化;能因敵變化,「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7. 總之,引進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須完整統一,動則俱動,靜則俱靜,勁斷意不斷,才能一觸即發。牽引在上,運化在胸,儲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後發。一身須具備五張弓,才能做到蓄勁如張弓、發勁如發箭。勁以曲蓄而有餘,周身之勁在於整,發勁要專注一方,須認定準點,做到有的放矢。勁起於腳跟,由腳而腿而腰形於手指,須完整一氣,不能有絲毫間斷。

閱讀全文

與勁力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