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道婆對於棉紡織技術的革新是什麼
所謂「擀」,是用「擀」的方法除去棉花中的棉籽,這是整套棉紡織工序的第一步。在黃道婆之前,脫棉籽是棉紡織過程中的一道難關。因為棉籽生於棉桃內部,為數又多,很難將其脫去。當時人們大都是用手直接將棉桃中的棉籽剝去,也有用手推鐵棍將其擠出的。這些方法效率都非常低,以至於原棉常常積壓在去棉籽這道工序上。黃道婆以黎族的踏車為基礎,創造出一種軋車,專門用來軋棉籽。這種軋車的主要結構為一對碾軸,是由一根直徑較小的鐵軸,配合一根直徑較大的木軸組成的。兩個軸上都裝有曲柄轉軸,操作時由兩人轉動碾軸,另一人將棉桃喂人兩軸中間的空隙里,利用這兩根直徑不同、速度不等、回轉方向相反的碾軸相互碾軋,將棉籽從棉桃里擠出來。這種軋車較之手剝棉籽不僅省力,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它的出現,是當時皮棉生產中一件重大技術革新。馬克思曾經提到,直到18世紀末,在盛產棉花的美國南部,奴隸主仍然驅使奴隸用手剝除棉籽。1793年美國人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在此之前,一個黑人緊張地勞動一天,未必能剝離出一磅棉花。現在我們看到,比惠特尼早近5個世紀,黃道婆已經率先做出了這項發明。接下去是「彈」。剝離棉籽後的皮棉,板結在一塊,無法用來紡紗,必須將其彈松。傳統的方法是用一尺多長的小竹弓來彈松棉花的。這種小竹弓用竹做弧,用線做弦,彈力小,效率低。黃道婆把小弓改成了四尺長的大弓,用繩弦代替線弦,而且還用檀木做的槌子擊弦彈棉。這樣比原來用手指彈撥的小竹弓效率高多了。彈棉的速度快了,彈出的棉花也均勻細致,為後面的紡紗、織造工序提高質量創造了條件。黃道婆改進的這種彈弓,直到現在有時在農村還能見到。「紡」是指紡紗。當時松江一帶用的棉紡車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而且這種車的原動輪較大,紡錠的轉速較快,紡紗時棉紗往往因牽伸不及造成拈度過高而易於崩斷。針對這種情況,黃道婆對傳統紡車做了幾處大膽的改動:首先是增加紗錠,由一枚變為三枚,並將手搖改為腳踏,從而使勞動強度有所降低,功效卻大大提高;其次是改動原動輪的輪徑,使之適當縮小,這就降低了紡錠轉速,解決了棉紗斷條問題。經黃道婆改進的這種三錠腳踏紡車,由於性能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廣,被人們廣泛採用。三錠腳踏紡車是紡織技術史上的一大發明,它比歐洲出現的類似紡車早了幾個世紀,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紗機械。這種三錠腳踏紡車操作起來也不是太難,一般婦女經過一段時間訓練都能掌握。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曾經說過,當英國人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要找到能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找雙頭人一樣不易。而黃道婆發明的紡車卻是三錠的,並且一般人都能掌握。由此更可以看出黃道婆這一發明的意義。「織」則指織布。黃道婆把江南先進的絲麻製作技術運用到棉織業中,並吸收了黎族同胞棉織技術的優點,總結出一套「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工藝。利用這套工藝,黃道婆與家鄉婦女在她們織的被、裙、帶、手巾等產品上,織出了折枝、團風、棋局、圖案字等紋飾,這些紋飾,鮮艷如畫、風格生動,因而風行一時。她們所織的烏泥涇被,成為馳名全國的產品。黃道婆的努力,帶動了自己家鄉及其周圍地區棉紡織業的發展,使得後來的烏泥涇及其所在的松江一帶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贏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聲譽。
② 黃道婆發明的什麼
元代棉紡織革新家。又稱黃婆。生卒年不詳。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人。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元至元三年(1337)為她立祠院,1957年又在上海為她建墓園並立紀念碑
③ 袁朝什麼發明的腳踏紡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織工具
黃道婆發明的三錠腳踏紡紗車
④ 黃道婆發明了什麼
黃道婆,又名黃婆或黃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紡織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黃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紡織家。又名黃婆,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
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她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由於烏泥涇和松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當時的太倉、上海等縣都加以仿效。棉紡織品五光十色,呈現了空前盛況。黃道婆去世以後,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為她立祠,歲時享祀。後因戰亂,祠被毀。
黃道婆生平畫像
黃道婆生平畫像(3)
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並請王逢作詩紀念。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張之象塑其像於寧國寺。清嘉慶年間,上海城內渡鶴樓西北小巷,立有小廟。黃道婆墓在上海縣華涇鎮北面的東灣村,於1957年重新修建並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區曾有先棉祠,建黃道婆禪院。上海豫院內,有清咸豐時作為布業公所的跋織亭,供奉黃道婆為始祖。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至今還傳頌著:「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隻筒子二匹布」的歌謠。
黃道婆 又稱黃婆,生於南宋末年淳祐年間,約1245年,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徐匯區東灣村)人。黃道婆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壓下,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白天她下地幹活,晚上她紡織布到深夜,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難摧殘著她,也磨煉了她,有一次,黃道婆被公 婆、丈夫一頓毒打後,又被關在柴房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她再也忍受不住這種非人的折磨,決心逃出去另尋生路。半夜,她在房頂上掏洞逃了出來,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後來就隨船到了海南島的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崖縣。在封建社會,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隻身流落異鄉,人生地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讓她有了安身之所,並且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還把他們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浙成為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在當地大受歡迎,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三十年。
但是,黃道婆始終懷念自己的故鄉。在元朝元貞年間,約1295年,她從崖州返回故鄉,回到了烏泥涇。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著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雖然她回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勞動對推動當地棉紡織業的迅速發展。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創造了新式紡車。
當時淞江一帶用報答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黃道婆就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復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帶很快地推廣開來。黃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紡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以外,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等織造技術、熱心向人們傳授。因此,當時烏泥涇出產的被、褥、帶、帨等棉織物,上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各種美麗的圖案,鮮艷如畫。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附近上海、太倉等地競相仿效。這些紡織品遠銷各地,很受歡迎,很快淞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幾百年久而不衰。16世紀初,當地農民織出的布,一天就有上萬匹。18世紀乃至19世紀,淞江布更遠銷歐美,獲得了很高聲譽。當時稱淞江布匹「衣被天下」,這偉大的成就其中當然凝聚了黃道婆的大量心血。
⑤ 黃道婆的發明是什麼
黃道婆,今上海一帶人,自幼家中貧寒,寄於人家做童養媳,由於生活所迫,她隻身逃離,流落在海南島崖州。崖州生產棉花,黎族婦女個個都是紡織能手,而且這里的紡車織機也比內地先進。黃道婆精心學習,成為一名技藝精湛的紡織能手。1295年,她懷著對故鄉的思念,帶著幾種織機和織品回到了久別20餘年的故鄉烏泥徑鎮。回鄉後,她一面將學到的新技術傳授給鄉親們,一面研究革新織機。她的革新和發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扎棉去籽方面,在改進了黎族人民所用的踏車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扎棉用的攪車,使二軸相軋,籽落於內,棉出於外,大大提高了工效。在彈花方面,將原來長1尺的小弓,改為長4尺的強而有力的大弓,這樣既提高了彈花的效率又保證了紡紗的質量;在紡紗方面,過去的紡車只有1個錠子,只能紡1根紗,而她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有3個錠子的腳踏紡車,同時可以紡3根紗,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發明,這種紡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車。她發明的這種紡車比歐洲人發明的紡兩根紗的紡機早了近500年,這項重大發明是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卓越貢獻。在整經和織布方面,她創造性的利用和改進了傳統絲織機,織出了各種美麗的棉布。她的這些成就在元代中期大科學家王禎的《農書》里都有記載。黃道婆的革新和發明,使我國古代紡織業出現了大變革,對我國古代的紡織工業有著重大意義。
⑥ 黃道婆發明了什麼
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傑出的科學家、發明家人才輩出,群星璀璨,構成了中國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與這道風景線不相稱的是,其中的女性,實在是太少了,真正是寥若晨星。尤其是女發明家,可以舉出姓名的,大概只有本文的主人公黃道婆一人而已。
關於黃道婆的生平事跡,封建社會的歷史書上很少記載,僅在元代末年一些筆記小說里略有反映。根據這些反映,可知她是當時的松江烏泥涇(今上海龍華)人,大概生於南宋末年,卒於元代初年。黃道婆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國棉織業發展的時代。我國棉織業出現比較晚,在棉花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絲、麻是我國先民的主要衣著原料。考古學研究的結果表明,至遲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比較成熟的絲織技術。到了漢朝,我國絲織技術發展得更加成熟。馬王堆出土的紡織品表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國的絲麻紡織技術,已經相當先進了。
但是,相對於絲麻紡織業來說,我國內地棉織業的發展就比較晚了。棉花原產地不在中國,而是在非洲和南亞次大陸。產於這些地方的棉花,後來經西亞、東南亞等不同途徑傳入我國,先是傳到雲南、新疆等地,後來又逐漸傳入內地的黃河、長江流域。到了宋代,長江流域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棉花種植。
棉花取代絲麻成為人們的主要衣著原料,是歷史的必然。絲織品從採桑養蠶、繅絲拈線,到織成衣物,環節多,成本高,非一般人所能享用;麻織品從種麻、漚麻、剝離麻皮、抽出纖維,到紡織成線,同樣存在工序多、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其禦寒效果也不好。棉花因為可以「不麻而布,不繭而絮」,而且禦寒效果好,穿著舒服,加之成本低廉,所以受到人們歡迎。自棉花傳入我國內地以後,棉布就逐步取代麻布,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要衣著原料。
但是,當時內地的棉花加工技術比較落後,人們對去籽、彈松、並條、紡紗等工序的處理還很原始。這種狀況,嚴重妨礙了棉紡織業的發展。因而改革棉花加工工具、提高紡織技術,就成為當時棉紡織業面臨的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黃道婆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她是適應時代要求而涌現的棉紡織技術革新家。
黃道婆出身貧苦,因生活所迫,十二三歲就給人家當了童養媳。像多數童養媳一樣,黃道婆的童養媳生活也是暗無天日的。在丈夫家裡,她白天下地幹活,晚上紡紗織布到深夜,一邊負擔繁重的勞動,一邊還要忍受公婆的非人虐待,挨打受氣是家常便飯。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對於這種虐待,她無法做公開的反抗,只好忍氣吞聲。隨著年齡的增長,公婆的虐待與日俱增。黃道婆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她萌發了逃離這個家庭的念頭。有一次,為了一件小事,黃道婆又受到了公婆的毒打,並被關在房子里不準吃飯。黃道婆忍無可忍,她終於下定了離開這個家庭的決心。於是,趁著晚上夜深人靜、公婆和丈夫都已熟睡的機會,黃道婆悄悄溜出家門,踏上了離家之路。
逃離家門之後,為了躲開丈夫有可能的追趕,黃道婆直奔黃浦江邊,躲進一條停泊在江邊的海船上。她只有一個念頭:隨船四海漂流,離家越遠越好。
天亮了,船主起錨開船,發現了黃道婆。黃道婆哭訴了自己的遭遇,船主十分同情,讓她留在了船上。就這樣,黃道婆隨船來到了遠離自己家鄉的海南島南部的崖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省崖縣。
崖州是海南少數民族黎族的聚居地。黃道婆隨船來到這里,十分幸運。在封建禮教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里,一個從來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隻身流落異鄉,人地生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使她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遭遇,從生活上給了她很多照顧,使得黃道婆很快就在那裡安頓了下來。
海南島是當時兩廣地區棉紡織業的中心。特別是崖州,棉紡織業相當發達。崖州的黎族婦女都以棉紡織為業。她們所掌握的紡織技術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她們紡織的「黎幕」、「黎單」、「鞍搭」、「花被」、「縵布」等產品極其精緻,全國聞名。黃道婆在當地安頓下來以後,開始向黎族婦女學習她們的紡織技術。黎族同胞也熱情地幫助她,不僅在生活上給她以照顧,而且把她們自己掌握的先進的紡織技術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黃道婆心靈手巧,非常虛心,加之從小受苦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好品質,因此在不長時間里就掌握了這些技術,並且還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對之有所發展。時光流逝,黃道婆逐漸成了一名出色的紡織技術能手。解決各類紡織技術問題,她得心應手。她織出的物品,精美程度甚至超過了當地的黎族同胞。
黃道婆在崖州生活了二三十年之久,和當地黎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她離家出走時那種義無反顧的情緒逐漸消失,她開始懷念起自己的家鄉來了。隨著年歲的增長,她的思鄉之情愈來愈迫切。她渴望著讓家鄉父老分享自己學到的先進的紡織技術。到了元貞年間,她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思鄉之情,辭別依依不捨的黎族同胞,帶著黎族人民創制的先進的紡織工具,搭順道海船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烏泥涇。
有幾句民間歌謠是這樣唱的:黃婆婆,黃婆婆,
教我紗,教我布,
兩只筒子兩匹布。
這是一首在原上海松江一帶世代相傳的歌謠,這首歌形象地表達了當地民眾對黃道婆革新紡織技術、並積極傳播新的紡織技術的感激之情。
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黃道婆回到烏泥涇後,看到自己的家鄉依然像過去一樣土地貧瘠,人民窮困,棉織業落後,棉紡織技術極其原始,還不如崖州,感到十分心痛。她決心利用自己在崖州學到的先進棉紡織技術,改革當地的棉紡織業,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實實在在做點兒事。
黃道婆在革新棉紡織技術上的主要貢獻,是她為了適應松江地區棉紡織業發展的需要,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棉紡織技術的完整的新工藝。在這套新工藝中,黃道婆對「擀、彈、紡、織」等項內容的革新最為引人注目。
所謂「擀」,是用「擀」的方法除去棉花中的棉籽,這是整套棉紡織工序的第一步。在黃道婆之前,脫棉籽是棉紡織過程中的一道難關。因為棉籽生於棉桃內部,為數又多,很難將其脫去。當時人們大都是用手直接將棉桃中的棉籽剝去,也有用手推鐵棍將其擠出的。這些方法效率都非常低,以至於原棉常常積壓在去棉籽這道工序上。黃道婆以黎族的踏車為基礎,創造出一種軋車,專門用來軋棉籽。這種軋車的主要結構為一對碾軸,是由一根直徑較小的鐵軸,配合一根直徑較大的木軸組成的。兩個軸上都裝有曲柄轉軸,操作時由兩人轉動碾軸,另一人將棉桃喂人兩軸中間的空隙里,利用這兩根直徑不同、速度不等、回轉方向相反的碾軸相互碾軋,將棉籽從棉桃里擠出來。這種軋車較之手剝棉籽不僅省力,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它的出現,是當時皮棉生產中一件重大技術革新。馬克思曾經提到,直到18世紀末,在盛產棉花的美國南部,奴隸主仍然驅使奴隸用手剝除棉籽。1793年美國人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在此之前,一個黑人緊張地勞動一天,未必能剝離出一磅棉花。現在我們看到,比惠特尼早近5個世紀,黃道婆已經率先做出了這項發明。
接下去是「彈」。剝離棉籽後的皮棉,板結在一塊,無法用來紡紗,必須將其彈松。傳統的方法是用一尺多長的小竹弓來彈松棉花的。這種小竹弓用竹做弧,用線做弦,彈力小,效率低。黃道婆把小弓改成了四尺長的大弓,用繩弦代替線弦,而且還用檀木做的槌子擊弦彈棉。這樣比原來用手指彈撥的小竹弓效率高多了。彈棉的速度快了,彈出的棉花也均勻細致,為後面的紡紗、織造工序提高質量創造了條件。黃道婆改進的這種彈弓,直到現在有時在農村還能見到。
「紡」是指紡紗。當時松江一帶用的棉紡車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而且這種車的原動輪較大,紡錠的轉速較快,紡紗時棉紗往往因牽伸不及造成拈度過高而易於崩斷。針對這種情況,黃道婆對傳統紡車做了幾處大膽的改動:首先是增加紗錠,由一枚變為三枚,並將手搖改為腳踏,從而使勞動強度有所降低,功效卻大大提高;其次是改動原動輪的輪徑,使之適當縮小,這就降低了紡錠轉速,解決了棉紗斷條問題。經黃道婆改進的這種三錠腳踏紡車,由於性能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廣,被人們廣泛採用。三錠腳踏紡車是紡織技術史上的一大發明,它比歐洲出現的類似紡車早了幾個世紀,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紗機械。這種三錠腳踏紡車操作起來也不是太難,一般婦女經過一段時間訓練都能掌握。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曾經說過,當英國人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要找到能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找雙頭人一樣不易。而黃道婆發明的紡車卻是三錠的,並且一般人都能掌握。由此更可以看出黃道婆這一發明的意義。
「織」則指織布。黃道婆把江南先進的絲麻製作技術運用到棉織業中,並吸收了黎族同胞棉織技術的優點,總結出一套「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工藝。利用這套工藝,黃道婆與家鄉婦女在她們織的被、裙、帶、手巾等產品上,織出了折枝、團風、棋局、圖案字等紋飾,這些紋飾,鮮艷如畫、風格生動,因而風行一時。她們所織的烏泥涇被,成為馳名全國的產品。黃道婆的努力,帶動了自己家鄉及其周圍地區棉紡織業的發展,使得後來的烏泥涇及其所在的松江一帶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贏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聲譽。
黃道婆回到自己的故鄉後,沒過多少年就去世了。但就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她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依靠自己的勤奮,革新了傳統的棉紡織技術,使松江地區的棉紡織業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局面,這實在是一個奇跡。
黃道婆對家鄉人民的貢獻是無私的。在古代中國,有一個陋習:人們一旦有了一技之長,往往要把其中的訣竅隱藏起來,密不示人。黃道婆沒有沾染上這一惡習。她以她博大的胸懷,把她所掌握的一切新技術,全部無償地奉獻給了家鄉的人民。
黃道婆剛去世不久,當地民眾就公推一趙姓鄉宦為首,為她建立了一所祠院,以表彰她的功績。這一祠院不久毀於戰火,於是,另一位張姓鄉宦又挺身而出,重新建造了祠院。
此外,在松江一帶,供奉黃道婆的祠院,還有好幾處,如現在上海市南區的先棉祠、豫園內的跋織亭等。可見當地人民對她的尊敬和懷念是如何深厚。
1957年4月,上海市為紀念這位古代技術革新家,為她重新修整了墓園,並在墓前樹起石碑,碑上記載了她的業績。黃道婆墓園的修復,為人們緬懷這位偉大的紡織技術革新家,提供了一個理想去處。
黃道婆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女性發明家。她的事跡,將永載史冊。
⑦ 黃道婆是因她發明紡車,而被奉為棉神的嗎
在中國早期的半神文化中,嫘祖被人們尊稱為「蠶神」,是傳說中創造紡織法的女神。
而另一位被稱為「棉神」的黃道婆,卻是宋末元初的真實人物。
可惜當時的人們不太重視這位平民婦女的事跡,所以在史料中並沒有給她立傳。黃道婆作為布業的始祖,一生的坎坷而又煌煌。
今天,上海市徐匯區龍吳路有一座黃母祠,又名先棉祠,是為紀念黃道婆傳授紡織技術、造福鄉里的功績而建。
黃母祠內供著一尊手裡拿著棉花、頭上扎著布巾的農村婦女塑像,這就是黃道婆。
黃道婆塑像額前布滿皺紋,臉上刻滿滄桑而又不失慈祥沉毅,使人瞻望起來十分親切、敬意油然而生。
黃道婆的發明中,有一種名為「斜紋布」的高級棉布,這種布採用「經直緯錯」的織法,非常具有立體感,史書記載此布「望之如絨」。
黃道婆帶領家鄉的姐妹們共同推動了松江地區棉紡織業的發展。手腦靈巧的烏泥涇鎮婦女們,都學會黃道婆新的織布法,她們所織的布,世人稱之為「烏泥涇織」行銷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日本和朝鮮,有「衣被天下」之,被稱譽為「松江美布」。
黃道婆去逝後,烏泥涇鎮人都十分懷念和感謝她,建造「先棉祠」來祭祀她,以表示感念她的恩澤。
⑧ 黃道婆發明的三錠腳踏紡車為何被人們廣泛採用
經黃道婆改進的這種三錠腳踏紡車,由於性能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廣,被人們廣泛採用。
三錠腳踏紡車是紡織技術史上的一大發明,它比歐洲出現的類似紡車早了幾個世紀,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紗機械。這種三錠腳踏紡車操作起來也不是太難,一般婦女經過一段時間訓練都能掌握。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曾經說過,當英國人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要找到能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找雙頭人一樣不易。而黃道婆發明的紡車卻是三錠的,並且一般人都能掌握。由此更可以看出黃道婆這一發明的意義。
⑨ 為什麼黃道婆做的腳踏車很先進
解放了手,一次同時可紡兩三錠線。是現代紡機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