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為孩子營造自由創造的氛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以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為前提,引導幼兒愉快、主動參與創造活動,為幼兒創設寬松愉悅、自由民主的音樂活動氛圍,讓他們能夠懷著愉悅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經驗自由思索、展開想像,充滿自信地與音樂進行交流,才能萌發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並使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由淺入深地引導創造,展示自己的才能。從改編歌詞、敲奏簡單樂句開始,發展到為圖片故事配音樂、創作樂曲、編動作等,激勵幼兒從自身實際出發,通過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力。比如:在《拔蘿卜》教學活動中,藉助老公公等角色的情節,引導幼兒傾聽不同的聲音,表現不同的形象,幼兒非常有創意,他們用不同的聲音、動作、樂器表現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小耗子,不但豐富了情節,而且還充實了音樂形象。尤其在表現角色的動態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創造力,又如欣賞樂曲《天鵝》時,我啟發幼兒進行配樂朗誦。其中有個幼兒是這樣「朗誦」的:「一隻小天鵝受傷了,我輕輕把它抱回家,給它養傷。可是天鵝很寂寞,它準是想媽媽了。我明天一定把它送回天鵝媽媽的懷抱。」只有讓幼兒按自己的條件、方式、願意去做,他們才能學得主動,才能發揮想像力和獨創性。盡管幼兒的表現還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體現了他們獨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創造力並不是要摒棄模仿,在音樂活動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學習方式,但必須較快地跨越這一分階段進入探索期,引導幼兒大膽創新、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例如在音樂《獅王進行曲》中小動物們幹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小動物表演的動作等都是幼兒模仿、想像和創編的因素。由於幼兒的情感體驗和表現表達很難全部預料,所以在活動中有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紊亂,但教師不要去訓斥孩子,而是要學會容忍,並在寬松的氛圍中鼓勵、支持和欣賞幼兒的創造表現。 二、為幼兒提供自主創造的機會。 《新綱要》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形式」,要使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並指出這種藝術表達是「自由表達」、是「創造表達」。但現實教學中,教師們常為了保證活動按計劃順利進行而代替孩子去體驗、判斷。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們往往要求幼兒按照成人的思維方式去感受理解音樂,使幼兒沒有機會主動感受、自由想像,只能在教師的牽引下被動參與。在這種教育影響下,孩子們的音樂興趣會日益減弱,音樂靈性會不斷消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和成功者。」作為教師,我善於捕捉幼兒不經意間的創造性的探索傾向,滿腔熱情鼓勵和指導,讓幼兒用特有的童心去感悟音樂,那麼,音樂的世界就會在孩子面前打開新的窗口、展示新的內容,哪怕她們的理解與原音樂內涵大相徑庭,也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學習過程的體驗。就象《動物狂歡曲》活動中,教師提供了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時間,鼓勵幼兒在感知音樂的過程中運用已有經驗展開想像,自由表現,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聯想用他們喜歡的顏色,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有的幼兒繪畫一對狐狸手拉手,其中一隻狐狸的另一隻手拿著一朵玫瑰花,另一隻狐狸則把另一隻手高高舉起,形象地表現狂歡的心情。還有的畫了獅子大王過生日的,畫小兔舉行運動會的,幼兒通過畫面充分表現出各自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當他們富有個性的理解以及稚嫩而新穎的創造性表現被教師接納、贊許和分享時,他們體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滿足了自我表現的需要,這種正向的情緒會激勵他們更加熱愛音樂。作為教師,我們不但要善於發現並細心呵護這些靈感的幼芽,而且還要創造機會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以真誠喜悅之心去發現、鼓勵、支持和欣賞他們的大膽表現。 三、重視孩子創造過程的體驗。 幼兒創造性音樂活動的真正目的是強調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心智的滿足,在挖掘音樂潛能中讓幼兒釋放能量,發展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應遵循重「過程」不重「結果」的觀念,營造自由創造的氛圍,注重幼兒的自我表達和表現。在音樂創造活動中,幼兒對「過程」比「結果」更感興趣,因為過程給幼兒帶來無比的滿足。例如,在音樂活動《兩只小象》中,根據歌曲內容,引導幼兒創編兩只小象勾鼻子動作,但幼兒在活動中,兩兩結伴不是在表演勾鼻子,而是在做游戲,表現出強烈的表現慾望,如果教師能馬上調整計劃,孩子們也許能體驗到自主探索和創造參與的快樂,能體驗到用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的樂趣。細致嚴密的教學計劃固然是必需的,但我們不能為了實現計劃而犧牲孩子們享受音樂的機會,不能為了得到設計好的答案而犧牲孩子們自主學習、創造的機會。其實孩子不是為了取悅成人才進行音樂活動的。真正的音樂教育在於給幼兒以快樂和享受,只要從幼兒實際和音樂教育的本質出發,時間上多一點少一點,環節上多一個少一個,內容上動一動、改一改,都是可行的。評價音樂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是孩子是否更加喜歡音樂、是否促進了孩子身心和諧的發展、是否為他們將來積極參與社會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礎。我們應重視孩子的過程性體驗,而非具體的結果。
❷ 幼兒園奧爾夫音樂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奧爾夫音樂教學
鏈接:
提取碼:q32o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他可以跨越國界,種族,年齡,讓不同國家的人,不同膚色的人,不同年齡的人產生共鳴,甚至胎兒能理解音樂。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❸ 奧爾夫教學法由何人何時傳入中國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早在二十年代,奧爾夫已痛感傳統音樂教學的弊病,致力於從根本上改革。1924年起,他與友人舞蹈家軍特在慕尼黑創建了一所「軍特體操-音樂-舞蹈學校」,使音樂與動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去教與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奧爾夫更把重點對象轉為兒童,通過廣播、電視播放兒童音樂教學實況,引起了巨大的反響。1
9 6
3年在奧地利薩爾茨堡建立了「奧爾夫學院」,作為世界性的奧爾夫音樂教育國際中心。它每年為來自五大洲各國的幾百名學員傳授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從而使他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日益廣泛的推廣。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內容豐富,教法生動活潑,深受學生的喜愛,不僅是孩子,連成人也會情趣盎然。而在教學方法上,其手段、教法更豐富多彩,且永遠在發展中,任何一個教法,一個教案都只是一種範例,一種模式僅供參考,萬不可硬套。
一、奧爾夫教學法最突出的特點
(一)創造性是靈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創造性思維是從小發展起來的,奧爾夫教學法正是抓住了這大好時機使一個人從小養成創新的思維習慣,並使創造性能力逐漸得到發展,這對人的一生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原本性——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這個體系的突出特點。原本性音樂學習注重人對音樂的最基本的感受,通過人們的自身參與,自發地自然地獲得。人人都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學習和掌握原本性音樂。
(二)實踐活動貫穿教學始終。奧爾夫教學法認為每節課不用太多的講述,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去做,接下來就是實踐排練與即興創作,讓學生感到每一節課都在「玩」,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多年來,音樂教育一直在研究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里有了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參與實踐活動,把教師怎樣講變成讓學生怎樣做。讓整節課都在實踐中進行,注重孩子在課堂中的感受。
(三)綜合性與音樂文化是奧爾夫教學的又一教學特色。課例的內容和形式是十分豐富的,集演唱、演奏、舞蹈、朗誦、表演於一體,所有的內容又緊緊與音樂文化相聯系,處處體現著人文精神,全面提高我們的音樂修養。奧爾夫認為,在每一節課例後要引導大家去做總結,要求每人都要發表個人的看法。這時大家將把自己的切身體驗提高到的科學理論上認識,並很自信的、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不但提高了個人歸納總結的能力,還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奧爾夫教學法給我的啟示
奧爾夫先生非常重視挖掘和培養每一個孩子的創造力。奧爾夫說過:「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他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創造力。老師從來不譏笑孩子們的創作,而是保護他們的勇氣,鼓勵他們再創作,在奧爾夫的世界裡沒有錯的,只鼓勵孩子勇敢嘗試。這樣才能學得主動,發揮想像力和獨創性。
奧爾夫一直強調,進行兒童音樂教育,應當從「元素性的」音樂教育著手。在奧爾夫之前的音樂理論家、教育家,已採用過「元素性」這個名詞。奧爾夫重新採用,並賦予了新的含義。他說「元素性的音樂決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一起的;他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所以應當強調指出:在小學里安排元素性的音樂,不是一項外加物,而是一項基本的、奠基性的項目。或許我們可以這樣來概括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思想原則:1.以自然的本性為出發點;2.發揮即興性、幻想性和創造性;3.必須自己動手(腳)去唱、奏、演、跳;4.也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音樂(包括伴奏、合奏的安排和創作);5.以節奏為基礎;6.重視體感(結合動作);7.強調興趣。在教學中具體地貫徹這些原則,即:應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和怎樣的教材、步驟進行,那還有待於大量的科學實驗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及從這個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經過實踐考驗的教材。在這些方面,奧爾夫和他的合作者凱特曼,以及奧爾夫學說的教師們和各國出色的奧爾夫音樂教師們,均已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值得我們廣泛、深人地學習、參考和應用。
三、適當拓寬、兼顧加深
講評試卷時,如僅僅就題論題,平鋪直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適當拓寬加深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才能使學有餘力的尖子生「吃得飽」。考試大都是對某一階段所學內容的檢查和考核,老師在講評時不應只局限於已學內容,否則有「燙剩飯」之嫌。當然,拓寬加深不能面面具到,應根據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和答題情況進行拓寬和加深。
四、方法靈活、激發興趣
由於試題形式多樣,講解方法也應因題型不同而靈活多變。這可以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講評變得趣味橫生,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平時運用的講解法、對話法、討論法、問答法、板演法等等,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五、善於總結、不斷提高
一套試題評講結束後,學生往往都把試卷放到一邊再也不管了,有的甚乾脆扔掉了。其實工作並沒有結束。老師應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通過這次考試,我有何得失,通過講評,我又有何啟發,講評完之後應讓學生回過頭來把整張試卷瀏覽一遍,有些問題和知識點也需要反思。如能把錯題、好題集中起來,作個記錄,做成錯題集,不斷積累,這將對避免重復犯錯,提高考試成績將大有益處。
正如這樣,我們學習奧爾夫的教學方法也要善於總結,並結合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參於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雖然我接觸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時間不長,但我已深深地認識到了自己作為一名音樂教員的職責的重要性。以往上音樂課,總是按照大綱該教什麼教什麼。課上要求課堂紀律要好,不允許學生亂說亂動,這樣就限制了他們的自由發揮,失去了奧爾夫所提到的音樂教育的原本性和即興性。奧爾夫教學法全面具體的體現著音樂素質教育的精神,我邊學習邊實踐,直接把一些課例或改編一些課例甚至重新編寫課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綜上所述,奧爾夫音樂體系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新鮮的氣息。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教育是未來世界的希望,應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把提高下一代的整體素質,作為教育者的堅定不移的追求!
❹ 誰接觸過奧爾夫啊!!!幫忙給我篇教案
今年九月份,在李妲娜老師的「奧爾夫教學法」的課上.使我了解到一種全新的音樂教學法. 「奧爾夫教學法」在歐洲已經相當成功的運用在兒童音樂啟蒙教育中了。但在中國,它卻還被作為一個全新的課題被推廣和運用.
奧爾夫自二.三十年代就對歐洲中世紀音樂,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早期的巴洛克音樂以及德意志民歌,進行深入的鑽研.盡管他不是音樂民族學家,但對亞.非洲的打擊樂器也有深入的研究.正是這些因素的影響,使他擺脫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制約,擺脫了歐洲大小調功能和聲體系的制約,轉向了一個嶄新的音樂天地.
由此創建了獨特的,創新的,開放的奧爾夫體系,奧爾夫力圖通過人類最自然,也最古老的實踐形式----即興演奏,以喚起幾乎在一切人,特別是兒童身上都存在的音樂本能.使音樂成為人們自發的要求和需要.奧爾夫同時強調音樂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而不是局限於音樂,奧爾夫強調音樂只是手段.通過音樂來培養人多方面的素質.包括許多「非音樂」的素質.同時奧爾夫認為兒童早期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重要,必須高度重視.在奧爾夫教學法的課堂上教師應自行安排和進行創造,現場自創尤為突出.奧爾夫同時強調節奏,並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做聲勢.尤其其強調兒歌,兒童游戲在兒童課堂上的重要地位.
以下是我對奧爾夫教學法特點的總結:
1. 節奏. 奧爾夫認為兒童音樂才能的發展,應從其自然趨勢出發.如四分音符為走步,八分音符是跑步的節奏等.他還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可以脫離旋律單獨存在.應當說奧爾夫強調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奧爾夫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並且同時要結合語言節奏,動作的節奏來訓練和培養兒童的節奏感.因此在一開始上課時就要安排一些有節奏的語言朗誦練習.如:
小 老 鼠∣ 上 燈 台 ∣偷 油 吃∣ 下 不 來∣ 喵 喵 喵∣
∣ 貓 來 了∣嘰 里 咕 嚕 嘰 里 咕 嚕∣ 滾 下 來‖
就這么一個小兒歌,你可以把他變成各種節奏來朗誦.然後再結合一定動作或舞蹈去加強節奏.,使孩子在邊朗誦邊跳或邊拍掌,跺腳等過程中.培養對節奏的敏感.這種基本節奏練習,應在兒童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穿插著進行.
2. 奧爾夫教學第二個重要特點就是打擊樂器.在奧爾夫的教學中一般不用鋼琴,小提琴等這種樂器,而採用精製的打擊樂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無固定音高而起節奏作用的兩類.如三角鐵,木質音條琴,鼓等等.利用打擊樂器有一些目的性.因為打擊樂器最易奏出節奏,這迎合奧爾夫以節奏為第一的目的.其次打擊樂器音色鮮明,富於幻想性,這很適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擊樂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術負擔.尤其對於孩子可以使它們盡心的演奏.打擊樂器的運用非常廣泛,他可以排練已經編好的歌曲和器樂曲.在排練過程中,可讓孩子們交換樂器,以便他們能夠掌握各種打擊樂器的使用.在打擊樂器的運用中常與朗誦,表演,舞蹈相結合起來運用.
3. 在奧爾夫教學法中即興演奏也是他的一大特點.由於打擊樂器的演奏技術簡易,和聲思維單純,而且伴奏的各個聲部均以固定的節奏型為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讓孩子一開始就作自由即興性演奏.這對培養孩子奏樂的靈活性,創造性以及合作能力都極其有益.即興演奏可以讓兒童直接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些正好符合奧爾夫要求孩子「動」 、「注重培養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 、要求孩子自己創造音樂,發展個性和創造性的精神.
以上是我對奧爾夫教學法的一些粗淺認識和特點總結.奧爾夫教學法正在以其獨特,新穎, 富於創造性的特點一步一步走進中國.讓中國的兒童在早期的音樂教育中有了更好的教材和方法,也讓我們這些從事音樂教育的人們受到很大的啟發,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今後的工作開辟了新天地.
❺ 奧爾夫音樂教育有什麼特點
1、綜合性;
2、即興性;
3、親自參與、訴諸感性、回歸人本;
4、從本土文化出發;
5、適於開端;
6、為所有人。
(5)奧爾夫創造力擴展閱讀:
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價值所在:
1、音樂教育不再是個別的,而是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了機會來感受,表現音樂的豐富性。
2、讓孩子們擺脫了琴凳琴弦的束縛,也不再只是被動地聆聽。沒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訓練,即可讓孩子進入表現音樂的階段,使學習音樂不再那麼「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動地學習固化的東西,而有了自己廣泛的即興創作的空間。
4、把孩子從單純的個體化的練聲,練琴帶入了合作的天地,讓他們早早地開始學習如何協作、服從、領導與被領導。
5、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系,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❻ 學習奧爾夫音樂的好處有哪些
學習奧爾夫音樂的好處有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專和協調能力、屬培養寶寶的聽力和創造力。
3、培養寶寶的聽力和創造力
0-3歲的寶寶,是聽力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讓寶寶多聽各種各樣的聲音和節奏,有助於聽力的發展。由於寶寶社會經驗較少,創造力的發展還不明顯。4歲的寶寶,是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如果充分運用寶寶這一時期的特點,可以開發寶寶的創造力。
❼ 奧爾夫音樂特色課程
奧爾夫音樂教學
鏈接:
提取碼:q32o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❽ 奧爾夫教學法的奧爾夫教學法
從音樂產生的本源和本質出發,即「訴諸感性,回歸人本」—這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這與我們原先對音樂教育本質和目的的認識,有著根本的不同。
奧爾夫認為:表達思想和情緒,是人類的本能慾望,並通過語言、歌唱(含樂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不斷地啟發和提升這種本能的表現力,而表現得好不好則不是追求的最終目標。而我們傳統的音樂教育認識卻不是這樣,我們的課程一直是把通過學習歌唱和樂理以及相關的音樂技巧和能力作為美育的手段和目標,目光集中在如何學得好上。
其實,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本能的唱、奏、舞蹈並不是很難的,甚至可以表現出一定的水平。因為出於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沒有擔心「學不會」而挨訓或丟面子的精神負擔,因而都會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滿足感。這種自然流露的形式還有助於促進學生即興發揮的創造力的萌發。由於這種創造力的萌發和得到激勵,所以造就了學生學習各種音樂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狀態,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必然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誘導者和參與者。愉悅身心、學習藝 術,二者相得益彰。這正是奧爾夫教學法的重要特點之一。
我國音樂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單純地教唱歌 —— 教材也 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現的,後來有了少量變化,少數學校也學一點器樂技巧。學生主要是模仿著現成的音樂藝術作品,很被動。教師呢,也是認真地追求著「出成果」,嚴厲地對待學生,學生自然會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由於在音樂方面人的先天素質客觀上有著很大差異,就我國原有的課程要求來說,總會有一部分學生離教學要求甚遠,於是他們自然對音樂「敬而遠之」,教師也束手無策。對此,奧爾夫的教學理念和體系應該能使我們從中得到很多啟示。 A節奏、旋律練習,包括:從朗誦入手,提取「節奏基石」;
B基本形體動作教學,包括:反應訓練;體操練習;動作訓練;動作變奏和動作組合;動作游戲;即興練習。 三大原則,包括
A 一切從兒童出發是奧爾夫教學法的首要原則;
B 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是奧爾夫教學法的又一個基本原則;
C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奧爾夫教學法的第三個基本原則,也是奧爾夫教學法的歸結點。
❾ 如何理解奧爾夫音樂教育即興創造性的特點
在這個音樂教育他就是特別的即興,而且他的創造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融入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