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打土機

發明打土機

發布時間:2021-11-04 23:14:46

❶ 漢代發明的耕地農具是什麼

人力翻車
漢代創造並製作人力翻車
翻車

漢代,出現了一種新式的提水工具——翻車。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時畢嵐發明了翻車,「翻車設機車以引水」。翻車的工作原理是:其上、下鏈輪,一主動,一從動,繞在輪上的翻板就是傳動鏈,這個翻板兼做提水的工作件,一面帶動翻車轉動,一面把水提上來。長期以來,翻車成為我國農村中應用最廣、最為重要的一種提水機械。馬鈞對翻車進行了改進,製造了新式翻車,結構精巧,能連續不斷地提水,效率大大提高。這種新式翻車也較省力,兒童都能轉動。以後,這種翻車發展為龍骨水車,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筒車

亦稱「水轉筒車」,是唐代出現的一種提水工具。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其原理為: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兩個硬樁,制一大輪,將大輪的軸擱在樁叉上。大輪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裡,可自由轉動。大輪輪輻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個個竹筒,岸旁湊近輪上水筒的位置,設有水槽。當大輪受水板受急流沖激,輪子轉動,水筒中灌滿水,轉過輪頂時,筒口向下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並沿水槽流向田間。此種筒車日夜不停車水澆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約產生於隋唐時代。唐詩人劉禹錫有《機汲記》加以描述。直至今日,雲、桂、川、甘、陝、粵等地仍使用之。此外,尚有「畜力筒車」,依靠齒輪傳動帶動筒車;「高轉筒車」,通過兩大輪,將低處之水帶向高處,結構均巧妙合理,為我國古代人民傑出發明。唐陳廷章《水輪賦》:「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匠氏之程。始崩騰以電散,俄宛轉以風生。雖破浪於川湄,善行無跡;既斡流於波面,終夜有聲。」宋梅堯臣《水輪詠》:「孤輪運寒水,無乃農自營。隨流轉自速,居高還復傾。」《宋史.太祖紀三》:「六月庚子,步至晉王邸,命作機輪,挽金水河注邸中為池。」宋李處權《土貴要予賦水輪》詩:「江南水輪不假人,智者創物真大巧。一輪十筒挹且注,循環下上無時了。」明王臨亨《粵劍編》卷三:「水車,每輻用水筒一枚,前仰後俯,轉輪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為輪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
筒車與三國時翻車比較,翻車轉動需人力帶動,而筒車則是隨水流自行轉動,可見優於前者。

❷ 機槍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機槍已經成為地面部隊的重要武器。可是,該槍的發明,既不是出自於軍械專家,更非出自有經驗的戰斗人員,而是出自於一名電氣工程師之手。這個人叫馬克沁,是美國人。馬克沁出身於窮苦人家,為了擺脫窮苦命運,他從小養成了好學和勤於思考的習慣,見到什麼問題,都要想個明白。遇到什麼困難,他總想找出解決的辦法。靠著這種刻苦學習和善於思考的精神,馬克沁成了小有名氣的電氣發明家,並在紐約開了一家照明設備安裝廠。他既是廠長,又是工程師。為了尋找電器照明設備的市場,有一年,馬克沁到歐洲進行考察。在歐洲考察期間,他參觀了一家兵工廠,在這里,對武器一竅不通的馬克沁,看到了一種奇怪的武器,即多管槍。這種槍有10根槍管,每根槍管中裝一粒子彈,需要4名士兵發射。在搬運時,需要10多個人抬。沒有槍械知識的馬克沁,看了一會兒,覺得這種設計方式很好笑,他就對工廠的一個負責人說:「用一根槍管連續發射和用10根槍管相繼發射,究竟哪一種方式更合理?」

「當然是用一根槍管連續發射更合理。」廠方的負責人很乾脆地回答。

「那麼,為什麼不用一根槍管,而用10根槍管呢?」馬克沁不解地問。

「原因很簡單,正是由於沒有人能夠解決用一根槍管連續發射的難題,才想出了用10根槍管相繼發射的辦法。」兵工廠的人回答說。

解決這個問題有那麼難嗎?」馬克沁問。

「也許在你看來不是難題,可是,我們卻一直解決不了。」廠方人員客氣地回答說。

喜歡向難題挑戰的馬克沁,決心攻下這個難題。從歐洲回到美國後,他暫停了自己的電氣安裝業務,集中精力解決單管連發問題。對槍械缺乏起碼知識的馬克沁,找來了各種各樣的步槍,一件件解剖、分析、思考。他找到了火槍不能連續射擊的關鍵,這就是槍膛靠什麼開鎖、槍拴靠什麼拉開的問題。

有一天,馬克沁扛著一支老式步槍來到郊外,他想體驗一下打槍的滋味。找到一處有土坡阻擋的地方,馬克沁就趴在地上,右肩抵著槍托,左手端著槍身,眯起左眼,瞄了一陣之後,他用右手勾動了板機。「砰」的一聲,子彈飛出,馬克沁的耳朵被震的嗡嗡響,他的右肩也隱隱作疼。耳朵響是子彈出膛時產生的強烈雜訊所致,而肩疼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馬克沁不明白,他又打了第二槍、第三槍、第四槍。每一次槍響時,槍托都強有力地作用於他的右肩上。這是什麼力量?馬克沁趴在地上思索。想著想著,他豁然開朗,原來子彈殼中的火葯,在燃燒時會產生多個方向的力。由於彈殼和槍管的限制,只有兩個方向的力產生了作用,一個方向是彈頭所指的方向,另一個方向就是與彈頭相反的方向。前一個力使彈丸飛出槍膛,後一個力使槍體向後運動。這後一個力就是後坐力。

後坐力能不能利用?馬克沁給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經過思索,他認為完全可以利用,比如,用它拉動槍拴、打開槍膛、退出彈殼等。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馬克沁終於利用後坐力,製造出第一支連發的自動槍。馬克沁為自己的發明而高興,他帶著自己的發明,找到美國軍方負責裝備采購的人員,向他們介紹自己發明的自動槍。而美國的裝備定購人員,知道馬克沁是個著名的電氣發明家,也知道他既沒有當過兵,又缺乏軍械知識,所以,對他的發明不僅置之不理,還稱他是騙子。馬克沁很失望,也很生氣,他耗盡家財,耽誤了生意,結果,搞出來的東西卻得不到承認。一氣之下,他來到英國。

英國人起初也不相信馬克沁的發明,無奈,他只好向親戚朋友借了一點錢,在倫敦郊外買了一塊地皮,建了一個簡陋的小工廠,開始試制他的自動槍。1884年5月,馬克沁終於製成了全自動槍,他在倫敦郊外的射擊場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使參觀的政客、貴族都嘖嘖稱奇。一名叫做維克斯的英國軍火商看中了馬克沁的發明,決定與他合作,聯合生產這種自動槍支,並命名該種自動槍為「機關槍」。不久,德國人、俄國人、法國人等都到英國購買這種槍支,就連美國人聽到英國人生產了自動槍之後,也遠涉重洋,前來購買樣品,准備仿造。

雖然是英國人最先生產了馬克沁機槍,但是,首先讓世人見到它的真正威力的卻是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索姆河戰役中,德國人讓英法聯軍償到了馬克沁機槍的厲害。1916年7月,英法聯軍與德軍在法國的索姆河展開了一場大規模會戰。聯軍人數多於德軍,而且,他們還有騎兵突擊和側應。戰鬥打響後,聯軍很快突入德軍陣地,德軍並沒有立刻還擊。聯軍指揮官自以為取得戰場主動,就盲目下令投入十幾個團的步兵和騎兵向德軍陣地猛攻。當聯軍距離德軍前沿陣地僅有數十米之後,德軍密集排列的馬克沁機槍突然撤掉偽裝,同時開火了。密集的子彈雨點般向聯軍泄來。聯軍成排成排地倒在前沿陣地上。第一個波次的進攻被打退後,英法聯軍的指揮官不服氣,又組織了第二、第三次沖鋒,結果,索姆河會戰變成了屠宰場,手握馬克沁機槍的德軍成了屠夫,而英法聯軍則成了被屠宰的對象。在一天之內,聯軍傷亡超過5萬人,5個野戰師被葬送了。索姆河一戰,使馬克沁機槍出了名。從此,他成為步兵中最有威力的輕武器。也成為各國軍隊爭相購買和仿造的兵器。

❸ 仿生學發明有那些,是如何發明的。

1、人工冷光

科學家通過螢火蟲的光,發明了一種不傷眼的光人工冷光。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2、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海上風暴來臨之前,海浪與空氣摩擦產生8~13HZ的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而水母特殊的聽覺系統可以聽到這種聲音。科學家通過研究,仿照水母的聽覺系統,發明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3、探路儀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4、蝴蝶與衛星控溫系統

當人造地球衛星在太空中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時,衛星上的各種精密儀器儀表很容易「烘烤」或「凍結」。蝴蝶的體表上長出一層薄薄的鱗片,用來調節體溫。科學家們仿照蝴蝶翅膀的結構,為人造衛星的太陽能表面設計載入了一種和蝴蝶鱗片相仿的控溫系統。

5、長頸鹿與宇航員

長頸鹿之所以能將血液通過長長的頸輸送到頭部,是由於長頸鹿的血壓很高。據測定,長頸鹿的血壓比人的正常血壓高出2倍。這樣高的血壓為什麼不會導致長頸鹿患腦溢血而死亡呢?這和長頸鹿身體的結構有關。長頸鹿血管周圍的肌肉非常發達,能壓縮血管,控制血流量。

科學家由此受到啟示,在訓練宇航員對,設置特殊器械,讓宇航員利用這種器械每天鍛煉,以防止宇航員血管周圍肌肉退化;在宇宙飛船升空時,科學家根據長頸鹿利用緊綳的皮膚可控制血管壓力的原理,研製了飛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氣裝置,隨著飛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氣體。

❹ 魯班發明了什麼東西。

(1)雲梯:是古復代攻制城用的器械。《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二者皆證明魯班造雲梯的事跡。
(2)鉤強:鉤強也叫"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據《墨子·魯問》記載:從前楚越水戰,因"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致使楚敗於越。楚為改變這種戰局,在魯班初到楚國後,就首先讓分製造了這種兵器,對敗退的敵船能鉤住,對進攻的敵船能抗拒。
(3)木鵲: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據《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4)木工工具:春秋戰國時期,建築木工的生產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魯班和當時的工匠建造房屋、橋梁,都離不開木工工具。《孟子·離婁》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足見當時已有"規"與"矩"。現在沿用的曲尺,可能就是魯班在"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現代木工稱它為"魯班尺"。
彈墨線用的小鉤又被稱為「班母」,刨木料時頂住木頭的卡口又叫做「班妻」,
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把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

❺ 打火機的發明歷史

最早的打火機被稱為火絨手槍,是在火絨盒和打火鐵盒的基礎上經過重大改進而製成的。在十七世紀中期人們在第一把軍用手槍的啟發中發明了第一把火絨手槍打火機。由於它們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用於取火是機械裝置,史學家和收藏家據此認定是最早期的打火機。火絨手槍打火機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社會,明顯的證據就是至今仍有人生產外形仿手槍的打火機。在十八世紀這個發明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就是第一代打火機。也是打火機的起源。

1823年德國化學家備貝萊納在實驗室發現:氫氣遇到鉑棉會起火。這一發現引發了他試制打火機的念頭。德貝萊納用一隻小玻璃筒盛上適量的稀硫酸,筒內裝一內管,內管中裝入鋅片,玻璃筒裝一頂蓋,頂蓋上有噴嘴、鉑棉和開關,內管中鋅片與硫酸接觸生成氫氣。一定量的氫氣產生的壓力將內管中的硫酸排入玻璃筒內,打開開關時,內管的氫氣沖到鉑棉上起火;內管與玻璃筒內的壓力重新平衡,硫酸再次進入內管,與鋅片反應又產生氫氣。如此世界上第一隻打火機便告誕生。但它有體積大不便攜帶,玻璃殼易碎,硫酸溢出有危險等缺點,沒能普及作用。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些煙草商店門口出現了一張很奇怪的招貼畫,一位士兵嘴裡叼著卷煙,一手握著來福槍,另一隻手裡卻捏著一個會冒火的小玩意兒。不知底細的人以為英軍又推出了什麼新式武器,其實,那不過是今天早已為大家所熟知的打火機。

據悉,打火機是一位名叫阿爾弗雷德·丹希爾的倫敦青年發明的。那時,他得知前線士兵想抽煙卻常常因為火柴受潮而無法點火。於是,他決心研製一種便於攜帶而不會受潮的打火機,後來他在一位化學家的幫助下發明了一種由金屬殼體和頂蓋結構組成的打火機。這種打火機在經過改進以後到1924年才投入大批量生產,大多數前線的煙民們還沒有來得及用上它,一戰就已經結束。

1920年法國出現了燈芯式打火機,燈芯是用硝石粉浸過的,容易被火花點燃,後來,改成將燈芯浸在苯中的苯打火機,這種打火機有時漏燃料,而且要經常更換燈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氣體燃料打火機,逐漸取代了苯燈芯打火機。將從天然氣中提取的丁烷氣壓縮到打火機中,使用時,丁烷氣體從打火機的頂端噴嘴中噴出,由打火裝置點燃,火焰的大小可通過調節噴氣量來控制,丁烷氣體用盡後,可從打火機底部的活門裝填。

打火機的點火系統也經長期改進,日益完善,老式的打火系統是由火石和火石輪組成,火石是鐵和鈰做成的合金。1906年奧地利化學家發現這種合金材料具有產生火花的性質,將火廠裝入打火機,靠機蓋上的鐵輪銼的磨擊,使火石產生火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彈葯專家使用壓電效應引爆炸彈。在炸彈的前端裝上像酒石酸鉀鈉和一些陶瓷類的晶體,受到強力沖擊時,會在瞬間產生高壓電荷,引爆炸葯。戰後,日本成功的將壓電效應就用在打火機上,在三四萬分之一秒內產生6000─8000伏高壓,使產生的火花點燃丁烷,省去了干電池或火石。

另一類打火機是以干電池為動力點火,一種是使用9─12伏層狀錳電池,打開開關時,盒內的微型變壓器將電壓升到9000伏,產生火花,點燃燃料。還有一種打火機內裝水銀電池和集成電路,產生高壓火花,這類打火機只要定期更換電池和補充燃料即可。亦稱「點火器」。據記載,約自公元前45000年起,古人不是通過木材的摩擦、旋捻或鑽孔,便是通過燧石相互撞擊點火;後來還運用氣動原理點火--點火泵或氣動點火器。

在中世紀法國人迪蒙埃是指了一種質量有所改善的氣動點火器。從14或15世紀到19世紀初,撞擊式點火器非常流行。17世紀末出現了一種帶有火絨和硫磺火柴的「圖林根點火器」。此外還有所謂「導火索點火器」。

從13世紀起就當作點火器用的那種凸透鏡,是在18世紀末普及的。1823年,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發明了以其姓氏命名的打火機。德貝萊納原為葯劑師,1810年任耶納大學化學和葯物學教授。生前對染色法提出過不少改良措施,研究過鉑、鎳、二氧化錳等的催化作用,並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製造出德貝萊納點火器。1812年,法國人貝托萊在各種化學實驗中發現可燃氣體,後人根據貝托萊的發明製成了浸沒式打火機。

1900年後試制了一些袖珍式打火機,如滾輪式打火機,摩擦式打火機等。為減少煙而作的努力,終於使如今風行的那種氣體打火機於1950年問世,如今又出現了很流行的感應打火機、指紋打火機等。

❻ 打土機的劃口怎麼生

挖機先停穩再幹活。有的新手毛毛躁躁,亂停亂放,也不看什麼地方,平不平,不先想好後著,結果一開工就進退兩難;

❼ 誰第一個發明了拖拉機

自古以來,有很多人試圖以機械力代替人力和畜力進行耕作。但直到19世紀歐洲進入蒸汽機時代後,才使動力型農業機械的誕生成為可能。19世紀30年代,已有人開始研究用蒸汽車輛牽引農機具進行田間作業。但當時所能造出的蒸汽機牽引車輛(即蒸汽拖拉機的前身)猶如一個水火車頭,它即使不陷在田裡,也會把土壓得很實,根本無法耕種。1851年,英國的法拉斯和史密斯首次用蒸汽機實現了農田機械耕作。有人把這看作是農業機械化的開端,但當時他們的辦法是把蒸汽機安放在田頭,用鋼絲繩遠遠地牽引在田裡翻耕的犁鏵。後來隨著蒸汽機製造技術的進步,出現了小型化的蒸汽發動機,把它安裝在車輛底盤上驅動車輪行駛,使它能夠從地頭開進田地里直接牽引農機具,這才誕生了拖拉機,法國的阿拉巴爾特和美國伊利諾斯州的R·C·帕爾文分別在1856年和1873年發明了最早的蒸汽動力拖拉機。當時的拖拉機與早期的蒸汽機汽車很相似,但馬力更大,行駛速度較慢。
最初的拖拉機笨重而昂貴,使用不便,往往需數人操作,適用於在廣闊原野上耕作,一般個體農民難以負擔,1889年,美國芝加哥的查達發動機公司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內燃機農用拖拉機—— 「巴加」號拖拉機。由於內燃機比較輕便,易於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故它的出現為拖拉機的推廣應用打下了基礎。20世紀初,瑞典、德國、匈牙利和英國等國幾乎同時製造出以柴油內燃機為動力的拖拉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爭的原因,勞動力不足和農產品價格上漲,促進了農田拖拉機的發展。1910—1920年間,以蒸汽機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拖拉機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後者顯示了更大的優越性,逐漸淘汰了前者。今天的拖拉機都使用柴油內燃機。

拖拉機分為輪式和履帶式兩種。最早的拖拉機使用的是鐵輪,不僅笨重、容易陷車,而且經常會壓傷植物的根,早在蒸汽汽車誕生後不久的19世紀30年代,就有人設想給汽車輪子套裝木頭和橡膠製作的 「履帶」,讓沉重的蒸汽汽車能在松軟的土地上行走,但是早期的履帶性能和使用效果並不好,直到1901年美國的倫巴德在研製林業用牽引車輛時,才發明出第一條實用效果較好的履帶。3年後,加利福尼亞的工程師霍爾特應用倫巴德的發明,設計製造了 「77」型蒸汽拖拉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履帶式拖拉機。1904年11月24日,這台拖拉機進行了首次試驗,後來又投入批量生產。1906年,霍爾特創辦的拖拉機製造公司又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以汽油內燃機為動力的履帶式拖拉機,這種拖拉機翌年開始批量生產,是當時最成功的拖拉機,並成為數年後英國研製世界上第一種坦克時所參考的樣車。

在輪式拖拉機的發展上,最初人們是將鋼制的車輪加寬,加大著地面積,減少壓強,但效果並不好,後來又想出了在鋼輪外加一層橡膠保護層的辦法,汽車輪胎誕生後,人們先後給拖拉機使用了實心和充氣胎。但汽車輪胎並不完全適用於拖拉機,一是汽車輪胎的溝紋過於淺細。二是人們發現拖拉機在輪胎氣不足時反而比氣很足時的軟地行駛性能更好。1932年,美國的菲爾斯當輪胎和橡膠公司生產出一種大尺寸的高花紋低壓充氣橡膠輪胎。這是第一種真正適用於農用拖拉機輪胎,它極大提高了輪式拖拉機的行駛和牽引性能。

到本世紀40年代末,在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等地,拖拉機已取代了牲畜,成為農場的主要動力,此後,拖拉機又在東歐、亞洲、南美和非洲得到的推廣使用。

❽ 簡述郵票打孔機發明的經過

郵票打孔機發明的經過是這樣的: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阿切爾到倫敦一家小酒館喝酒。在發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

拿著一大張郵票,右手在身上翻著什麼。看樣子,他是在找裁郵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

有的衣袋,也沒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爾求助:「先生,您帶小刀了嗎?」阿切爾搖搖頭,說「對

不起,我也沒帶。」 那個人想了想,從西服領帶上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都刺上小

孔,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於

是,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造出來了。用它打過孔的整張郵票,很容易一枚

枚地撕開,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英國郵政部門立即採用。

❾ 深坑打夯機誰發明的

早在公元一世紀,亞歷山大的希羅已論述了用水力、風力和熱空氣推動的機械。後來人們開始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運用利用風能和水能的風帆、風車、水車水磨等。18世紀末蒸汽機的問世,開拓了化學能的利用,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導致了工業革命。19世紀末,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汽車、機車、船舶提供了動力,並導致飛機的發明,使人類交通運輸業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更促進了機械製造業的巨大發展。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著汽輪機、燃氣輪機、噴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的發明,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大提高,人們的交往更加方便,人類活動的領域更加開闊,航天事業得以開拓,從而進一步帶動和促進了其他科學和工業部門的發展。風力提水機動力機械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動力機械的雜訊、特別是熱力發動機的排放物又給人類造成了日益嚴重的公害。動力機械按將自然界中不同能量轉變為機械能的方式,可以分為風力機械、水力機械和熱力發動機三大類。風力機械有風帆、風車(風力機)、風磨等。二十世紀出現了直接應用風力的發電裝置,但受到自然風區分布的限制,因為一般認為風速大於4米/秒才有利用價值。據估計,地球上蘊有風能約達10吉瓦,已經利用的不及百分之一,故風能大有開發的前景。水利機械有水車、水磨、水輪機等。20世紀以來,利用水輪機發電的水電站日益增多,因為水電站具有運行費用低、無污染、取用不竭等優點。但是興建水庫、水壩,初始投資較大、建設時間較長,而且對生態平衡、地質力態平衡也有影響。中國水能蘊藏量約為680兆瓦,居世界之首,很有開發和利用的餘地。熱力發動機包括蒸汽機、汽輪機、內燃機(汽油機、柴油機、煤氣機等)、熱氣機、燃氣輪機、噴氣發動機等。在工業、農業、交通、采礦、兵工等部門,內燃機的應用最為廣泛。船舶、機車、汽車、物料搬運機械、土方機械、坦克、排灌機械、小型發電裝置等無不以內燃機為動力。汽油機是以汽油為燃料,採用電點火,轉速一般在3000~6000轉/分,甚至高達每分鍾一萬轉。功率由幾百瓦至幾百千瓦。在農林方面廣泛用作採茶機、割草機、機鋤、噴葯機、割灌機、機鋸等的動力;在交通方面用作摩托車、汽車、小艇的動力。此外,用於通信和電影放映機的小型發電機組,采礦用鑿岩機、建築用打夯機等無不以小型汽油機作動力。早期的飛機曾以大型汽油機為動力,後已基本上為渦輪機,特別是噴氣式發動機所取代。汽油機的排放物對人類環境的污染毒害十分嚴重。20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柴油機是以柴油為燃料,利用壓縮熱自燃,轉速一般在百餘轉至五、六千轉每分鍾,功率由幾千瓦至數萬千瓦。廣泛用作汽車、拖拉機、坦克、船舶、軍艦、機車、發電機組、物料搬運機械、土方機械等的動力。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世界性的石油危機,以及柴油機具有較高的熱效率,因此應用范圍也日益擴大。一些過去採用汽油機的領域,如小轎車、輕型卡車等採用柴油機作為動力的日漸增多。煤氣機是以煤氣、天然氣和其他可燃氣體為燃料,有採用電點火的,也有採用噴入少量柴油壓燃引火的。由於氣體燃料來源的限制,加上煤氣機本身體積大、攜帶困難等原因,它的應用遠不及汽油機、柴油機廣泛。煤氣機大多應用於固定式動力裝置,但也有將氣體燃料裝囊,或液化裝瓶以用於運輸車輛的,但因使用不便,未能推廣。蒸汽機是把蒸汽中的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熱力裝置。由於工作效率過低,除在少數國家仍用於機車外,已基本被淘汰。汽輪機是廣泛用於大型發電機組和大型船舶的動力裝置。熱氣機也稱斯特林發動機,是以空氣、氫和氦等作為工質、按回熱閉式熱力循環,進行周期性的壓縮和膨脹而作功的熱力發動機。熱氣機是外燃機,可以採用多種燃料,同時還具有雜訊低、振動小和排污較少等優點,主要缺點是散熱器大、密封困難和成本較高。燃氣輪機是以燃料燃燒產生的燃氣直接推動渦輪作功的裝置。轉速可高達數萬轉每分鍾,效率也較高。燃氣輪機分為開式循環和閉式循環兩種,多用作發電機組船舶、機車和飛機的動力。噴氣發動機是利用燃料燃燒氣體排出過程中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作功的熱力發動機,主要用於航空和航天方面。噴氣式發動機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空氣噴氣式發動機和火箭噴氣式發動機。從外界吸入空氣作為工質,以空氣中所含的氧作為氧化劑的噴氣發動機稱為空氣噴氣發動機。它又可分為無壓氣機空氣噴氣發動機和有壓氣機空氣噴氣發動機兩種。現代航空上採用最廣的燃氣輪噴氣式發動機就屬於後一種。燃料和氧化劑都由發動機或飛行器本身攜帶的噴氣發動機,稱為火箭噴氣發動機,或簡稱火箭發動機。按其所用燃料分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和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兩種,它們主要用作兵器和太空梭的動力

閱讀全文

與發明打土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