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是誰
自第一次頒發諾貝爾醫學獎金以來,迄今已80年了,第一個獲得這項醫學獎金者,是德國微生物學家貝靈(1854~1917年),其主要成果是發明了白喉抗毒素。貝靈1878年畢業於柏林威廉皇家學院醫科,在做過一段時間軍醫後,於1889年到郭霍傳染病研究所工作。郭霍交給貝靈研究的課題是探索治療白喉的葯物。貝靈在進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把培養出的具有致病力的白喉菌液注射於小白鼠體內,使之發生白喉,然後注射碘劑。結果,大部分白鼠被碘劑毒死,小部分死於白喉,只有少數逃過了這兩道關口而生存下來。後來,他又給倖存的白鼠注射新鮮的白喉菌液,它們照常飲食,跑跳,並無白喉症狀。
幾天後,他再給這些倖存的白鼠注射加倍量的白喉菌液,它們依然如前,這使貝靈十分驚奇!他想,小白鼠在白喉病癒後,其體內必定產生了某種能抵抗白喉的物質。於是,他特從那些白喉病癒後的小白鼠身上抽出些血液,將其血清混和於新鮮而富於傳染性的白喉菌液里,然後注射到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同時,他把不加免疫血清的同等劑量白喉菌液注射於另外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作對照。結果,後者感染白喉死亡,而前者卻安然無恙。因而證明白喉病癒後,血清中的確存在著抗白喉的物質。
由於小白鼠太小,所產生的免疫血清有限,貝靈改用羊的免疫血清,經動物試驗,證明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同樣具有治療白喉的功效。1891年12月24日,貝靈第一次將他的新發明應用到臨床,被醫治者是一個白喉病危的小孩,他經注射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後得救,從而證實人類獲得了征服白喉的有力武器。
1895年,貝靈到馬爾堡建立白喉抗毒素研究所。由於臨床上對白喉抗毒素的需要量很大,貝靈後來改用牛免疫血清,最後又改用馬免疫血清。
由於貝靈發明白喉抗毒素的傑出成就,使得世界上不少兒童得以免除白喉的威脅,因此他在1901年獲得了首屆諾貝爾醫學獎金。
2. 血清療法的作用是什麼
血清療法的發明在20世紀初期曾引起過巨大的轟動。由於應用白喉和破傷風桿菌的抗毒血清能抵抗白喉和破傷風桿菌毒素,血清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細菌感染的有效方法。這項方法的發明人,德國醫學家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榮獲了1901年首次頒發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頒獎詞高度評價了他「在血清療法方面的工作,特別是應用於白喉方面。」並認為「他以這一項工作開辟了醫學科學領域中的一條新路,從而給醫生們一種和疾病與死亡作斗爭的勝利武器。」
馮·貝林本來是一名軍醫,他在從事醫療工作的同時參加了一些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在1883~1889年曾發現碘仿雖不能殺死細菌,但能中和細菌所釋放的毒素。軍方發現他有研究才能,於是讓他改作科學研究工作。1889年,他來到德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科赫的研究所從事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研究,這也使他有機會和當時一些傑出的同行接觸,如由於提出「側鏈說」和發明"606"而譽滿全球的醫學家艾利希、1883年確定白喉桿菌是白喉的病原體,並對白喉桿菌的細菌學做了大量工作的呂弗萊、1888~1890年證明引起白喉發病的是白喉桿菌的毒素而不是桿菌本身的魯克斯和耶辛等。
應當指出的是,貝林的許多工作是和日本微生物學家北里柴三郎(1852~1931)年一起完成的。在科赫研究所,貝林結識了北里柴三郎。這位日本學者精通中國古代醫學。他和貝林共同探討,結為好友。他們設想,病菌能產生毒素,毒害人和動物,那麼就一定會有一種能攻毒的抗毒素。這種思路據說是受到中國古代的「以毒攻毒」原理的啟發。另一方面,李斯特在當時因為解決了消毒問題而使外科手術得以順利進行,貝林受到李斯特這一重大成就的啟示,試圖找到一種體內,「消毒劑」以便將侵人體內的細菌毒素無害化。與此同時,伯利格和佛朗格爾的成果對他也起到了深刻的影響,他們從白喉桿菌培養物中制備出一種「毒素性白蛋白」物質,以適當量給豚鼠注射,可保護其不受白喉的感染。為檢驗這一假想,他們採用給動物注射破傷風桿菌來尋找體內是否能產生抗毒物質的實驗。在經過了300多次試驗後,他們最終發現,把曾經感染過破傷風桿菌而依然存活的動物的血清,注射給剛感染破傷風桿菌的動物,可以預防破傷風病症的發作。這一事實成功地指出,耐受過破傷風的動物血清中有著對抗破傷風毒素的抗毒素,它能中和毒素,使之失效,這在醫學上被稱為「抗毒素的被動免疫」。為此,貝林成為免疫學血清治療法的創始人。
1880年,貝林繼續用以毒攻毒的原理去消除白喉桿菌毒素。白喉桿菌為染色不勻的革蘭氏陽性桿菌,侵入人體咽部黏膜後,在表層組織繁殖形成菌落。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外毒素對細胞有強烈的毒性作用,使咽部組織產生炎症、壞死與滲出。滲出物質及壞死上皮細胞及細菌凝結成本病所特有的灰白色假膜,假膜范圍越大,毒素吸收越多,病情越重。毒素人血產生全身中毒性病變(如心肌炎)、周圍神經髓鞘變性、腎臟間質性病變和肝臟脂肪變性等。貝林將白喉桿菌注射到豚鼠身上,使它們患白喉病,然後注射不同毒性的葯物進行治療。結果,大量豚鼠死亡,僅有兩只豚鼠活了下來。緊接著,他注射比前一次劑量更大的白喉桿菌,沒有發現豚鼠不正常反應。他又把從白喉桿菌中分離出來的劇毒白喉毒素注射到這兩只豚鼠身上,結果還是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現象。
從這些實驗結果中不難發現,在這兩只耐受白喉桿菌的豚鼠體內,確實產生了一種能中和毒素的抗毒素,從而使它們的心臟不再受白喉毒素的麻痹。為了證明這種白喉抗毒素存在於耐受白喉桿菌的動物血清里,貝林又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他選出一隻耐受白喉桿菌的豚鼠和一隻未耐受白喉桿菌的豚鼠,從它們身上抽取一定數量的血,並分別分離出血清。將這些血清混合白喉毒素後分別注射到另兩只正常的豚鼠上,出現的結果是一隻存活,另一隻死亡。
為了從動物身上取得更多含有白喉抗毒素的血清,貝林在許多動物身上進行了反復試驗,最後在羊身上找到了大量含抗毒素的血清。
盡管破傷風抗毒素血清不能挽救患破傷風的病人,但是,動物的白喉抗毒素血清能不能用來治療白喉呢?貝林並未放棄這種想法。他和北里柴三郎進行了試驗,得出了肯定的結論。在他們的論文發表後僅一年多的時間,柏林的蓋斯林在1891年聖誕節之夜就用白喉抗毒素血清,第一次救活了病孩。據柏林的一家醫院的報告,病死率從48%降到13%,以後又有繼續下降。由於白喉是當時造成兒童死亡的主要疾病,因此,「血清治療」這項獨特的成就,轟動了全世界。為此,貝林與一位法國醫生分獲法國醫學院的獎金,貝林和北里柴三郎的研究也作出了理論上的貢獻。他們為免疫動物血清中這種物質創造了「抗毒素」的名稱,即把它注射給正常動物時,就能使該動物獲得免疫力。以後,根據他們的建議,某類抗體這一更普通的概念出現了。
1901年,由於貝林在抗毒素血清治療,特別是運用血清治療法防治白喉和破傷風等疾病方面的功績,他獲得了第一次設立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當時傳染病是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一種疾病,而且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血清療法給當時對傳染病的治療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在化學療法和抗生素出現之前,醫生們曾經在相當長時期內指望用血清療法治療其他傳染病。這也成為馮·貝林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原因。雖然馮·貝林當時的資歷和聲望都比科赫與艾利希低,但他獲得諾貝爾獎卻比他的老師(科赫是在1905年因研究結核桿菌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和同事(艾利希是在1908年因免疫學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獎的)都早。
貝林以及北里柴三郎的血清治療為征服傳染性疾病提供了一種重要依據。但是,生產白喉抗毒素的方法最初是很不理想的。直到艾利希設計出了測量血清中抗毒素含量的定量方法,並且解決了大量生產白喉抗毒素的技術問題後,血清治療才成了對付疾病的普遍有效手段。
3. 血清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國是1971年以後才有了自己的抗蛇毒血清,在1972年正式使用,由原中國動物回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答副會長、原浙江省動物學會蛇類分會會長、原浙江醫科大學生物學教授黃美華發明的。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到了1971年左右,抗蛇毒血清才大批量進入臨床。據江蘇無錫市崇武區人民衛生院的統計,該院1959-1971年,共收治蝮蛇咬傷患者1803例,死亡率4%。自1972年使用抗蝮蛇血清後,在1972-1973年收治的160例蝮蛇咬傷病人中,僅死亡1例,死亡率0.62%,由此可見抗蛇毒血清的功勞。
4. 抗蛇毒在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我國是1971年以後才有了自己的抗蛇毒血清,在1972年正式使用,由原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副會長、原浙江省動物學會蛇類分會會長、原浙江醫科大學生物學教授黃美華發明的。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到了1971年左右,抗蛇毒血清才大批量進入臨床。據江蘇無錫市崇武區人民衛生院的統計,該院1959-1971年,共收治蝮蛇咬傷患者1803例,死亡率4%。自1972年使用抗蝮蛇血清後,在1972-1973年收治的160例蝮蛇咬傷病人中,僅死亡1例,死亡率0.62%,由此可見抗蛇毒血清的功勞。
5. 蛇會被自己毒死嗎抗蛇毒血清是如何起作用的
全世界毒蛇幾千種,例如以毒聞名全球的,眼鏡蛇,海蛇,大攀蛇,銀環蛇,響尾蛇等等。而我國第一毒王稱號花落銀環蛇家族,其毒性是眼鏡蛇的10倍,1ml能滅掉一頭大象。那麼這種毒霸毒成這樣,要是咬到自己同類能不能把對方毒死呢?就算沒把同類給毒死,那麼能不能毒死其它蛇類呢?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毒蛇的毒遠比你想像的恐怖,不管有毒沒毒,看見它最好有多遠躲多遠,據統計越毒的蛇越好靜,只要你不是故意去招惹它,它是不會來攻擊你的。看見蛇最好通知專業捕蛇人來處理千萬不要自己去冒險。
6. 人體免疫球蛋白是誰在何時發現的
整個過程需要提到幾個重要的人物供你參考。
1891年德國學者Behring(埃米爾·馮·貝林)應用白喉抗毒素治療白喉獲得成功,開創免疫血清療法,提到「抗毒素」的血清治療,使得抗原,抗體概念逐步形成,於190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19世紀末的德國學者歐根·埃利希,他所提出的體液免疫理論和抗體生成側鏈學說使其在190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為了支持其學說,創造了主動免疫,被動免疫、抗體、補體、受體、類毒素、側鏈等術語。
抗體是免疫球蛋白20世紀30年代,通過電泳證明,抗體是γ-球蛋白。
1972年,Gerald Maurice Edelman(美國人)和Rodney Robert Porter(英國人)因為闡明了抗體的本質和化學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Edelman和Porter 各自發表了對抗體分子構造基本研究成果,他們皆將抗體分解成小片段來觀察。Porter主要致力於將抗體中負責與外來抗原結合的部分從抗體中分開,他發現可利用酵素--木瓜蛋白(papain),將抗體分成三部分,其中包含了兩個較小且相似的片段,可與抗原特異地結合,其它方面也有幾乎相同的性質;另外一片段欠缺活性,但保持原來的抗體分子具有生物學上的性質。Edelman將抗體分子假定與其它各種蛋白質一樣,由一些 polypeptide鏈所構成,而他認為polypeptide鏈間最可能以硫鍵結合在一起,故他試圖將這些鍵結打斷來觀察其中的各條polypeptide鏈,結果他發現這些胺基酸鏈單獨存在時都不具有任何抗體的功用。後來他們兩人終於證實:抗體是由四條 polypeptide 鏈,就是兩條同樣的light chains和兩條同樣的heavy chains所構成,並全部集合成一個Y 字型(參考fig.1.),其Y字上半部之 V 字型的兩邊,分別由一條light chain及一條heavy chain的上半部所組成,負責與外來的抗原結合,Y字的下半部則包含了兩條heavy chains的下半部;其實抗體有多種不同的種類,每一種都具有其不同的功能與特性,但是它們全部都具有上述所說的分子型態。Porter綜合這些結果提出抗體分子的標本,後來被證實具有非常的正確性。
1968年和1972年世界衛生和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的專門委員會決定,將具有抗體活性或抗體相似的球蛋白統稱為免疫球蛋白。
7. 蛇可能被自己毒死嗎抗蛇毒血清是怎樣起作用的
蛇毒本身就是一種蛋白質,其他動物對某種蛇毒是否免疫,取決於蛇的免疫系統是否對該外來蛋白質免疫,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王蛇(也名皇帝蛇),就對響尾蛇的毒液免疫。
全世界有超過三千種毒蛇,比如以毒性著名的內陸太攀蛇、眼鏡王蛇、海蛇、響尾蛇等等,我國境內毒性最強的當屬銀環蛇,其致死量(1mg)只有眼鏡王蛇的十分之一。
抗蛇毒血清的製取原理:蛇毒經過化學物質進行減毒處理後,注入動物體內(一般是馬),然後逐漸加大劑量,待馬的血液中產生足夠濃度的抗體後,再把馬血抽出來,經過離心沉澱、滅菌和過濾處理後,就能得到包含特異性抗體的血清,也就是抗蛇毒血清。
8. 貝靈為了研究白喉抗毒素用過哪些動物的免疫血清
1895年,貝靈到馬爾堡建立白喉抗毒素研究所。由於臨床上對白喉抗毒素的需要量很大,貝靈後來改用牛免疫血清,最後又改用馬免疫血清。
由於貝靈發明白喉抗毒素的傑出成就,使得世界上不少兒童得以免除白喉的威脅,因此他在1901年獲得了首屆諾貝爾醫學獎金。
9. 揭開抗血清之迷講了什麼偉大的創造
1854年3月15日,在西普魯士的亨斯道夫誕生了一個嬰兒,這就是後來蜚聲世界的「抗毒素免疫學」的創始人貝林。
年輕時的貝林在家鄉學醫,後來去柏林深造,他當過軍醫,在德軍的醫學院里當過講師。
一天,貝林意外地收到一封邀請信。令他驚喜的是,這封邀請信是當時世界聞名的細菌學家科赫,科赫邀請他到柏林的科赫研究所工作。
科赫研究所在世界聞名,曾先後發現了許多傳染病的病原菌。當貝林去的時候,已經發現了白喉桿菌和破傷風桿菌等。他們還發現,這些病原菌會產生毒素,使感染的人或動物發生種種病症,甚至死亡。許多學者都在設法找到一種能對抗白喉毒素和破傷風毒素的辦法,貝林也深深地被這一課題所吸引。他想,李斯特發明了消毒法使外科手術後不易感染,那麼,能不能找到一種體內消毒劑,在人的身體內對抗細菌毒素呢?
一天,他與日本學友北里柴三郎談了自己的想法,北里柴三郎說:「中國古醫書上有『以毒攻毒』的記載,我們不妨一試。」
一句話提醒了貝林,他說:「以毒攻毒,有道理,病原菌能產生毒素,我們也一定能找到一種可以攻毒的抗毒素。」於是,貝林便開始了他的試驗和研究。
最初,貝林把白喉桿菌注射到豚鼠體內,使豚鼠患上白喉,然後給這些豚鼠分別注射各種毒性的葯物進行治療。他希望能找到一種以毒攻毒的葯物,來對抗白喉桿菌,但是不久,這些豚鼠都死去了。
接著試驗,又一批豚鼠死去了。
終於有一次,有2隻豚鼠活了下來,貝林見了歡欣鼓舞,繼續對這2隻豚鼠進行試驗。他又加大了白喉桿菌注射的劑量,令人驚奇的是,這2隻豚鼠安然無恙。他立刻明白,這2隻豚鼠的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可以終生對抗白喉免疫了。
於是,貝林從2隻豚鼠體內抽取出一定數量的血液,這2隻豚鼠,1隻體內有了抗體,1隻沒有抗體。然後把血清分離出來,分別裝入2隻玻璃管中。貝林又往2隻玻璃管中裝入同樣多的白喉桿菌,把這2管血清分別注射到另外2個豚鼠體內,結果正如貝林所料,2個豚鼠中1隻活著,1隻死了。
實驗證實了,抗白喉毒素的物質存在於血清當中。貝林稱這種血清為「白喉抗毒素血清」。
接著,貝林又在兔子、狗、羊身上進行了試驗,進一步證明了抗血清的功效。
1891年12月的一天,在勃里格醫院里,進行了首例人體白喉抗血清試驗治療,結果大獲成功。從此宣布了抗血清的誕生。當時,柏林的一家醫院報告,由於用了白喉抗毒素血清,使白喉的死亡率由48%下降為13%。
不久,貝林和日本朋友北里柴三郎又研製成了破傷風抗毒素血清。「抗毒素免疫」便成了一種新的概念被人們接受。
1901年,為了表彰貝林對抗血清素的研究,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向他頒發了諾貝爾獎金。
1913年,貝林又將白喉毒素抗血清混合劑用於兒童,產生了自動免疫力,使兒童終生不得白喉,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10. 血清能夠治療蛇毒的原理是什麼,這種原理由誰最先發現的
血清能夠治療蛇毒的原理是抗原抗體反應,由科學家們發明。
抗體(血清)識別並特異性結合抗原(蛇毒),執行該功能的結構是抗體的V區,其中CDR部位在識別和結合特異性抗原中起決定性作用。抗體有單體、二聚體和五聚體,因此結合抗原表位的數日也不相同。
抗體的V區與抗原結合後,藉助於c區的作用,在體外可發生各種抗原抗體結合反應,有利於抗原或抗體的檢測和功能的判斷;在體內可中和毒素、阻斷病原體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B細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構成B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能輔助B細胞特異性識別抗原分子。
(10)抗血清發明擴展閱讀
1、抗毒血清的製作:
抗毒血清:對於某種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減弱、消失的血清。 製作時是將蛇毒、病原菌產的毒等小量多次地注射到兔子、馬血管內,每日慢慢加大注射量,一定時間後,因該動物體內產生抗體,經檢測,達到一定效價後,就可以抽血。血液分離血清後再經提純,就成了抗毒血清。
2、抗毒血清的的作用:
抗毒血清在臨床上的使用比較廣泛。在抗毒血清未被發明之前,許多人因為毒蛇、蠍子、毒蜘蛛(黑寡婦)等動物所叮咬而喪生,於是科學家發明了抗毒血清,從而挽救了大量人的生命,為人與自然的共存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