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大陸簡體字是誰發明的

大陸簡體字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11-03 22:26:57

⑴ 中國的簡體字是誰發明的從什麼開始的

不能說是某個人發明的。
現在推行的簡體字很大一部分在古代就已經有了。
近代漢字簡化運動,源於太平天國,後中斷。
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白話文和簡體字。
1956年正式推行簡體字。

⑵ 簡體漢字是誰發明的

簡體字是長期累計的,不是單個人的發明,有的簡體字從春秋時期就有了。簡化漢字由來已久,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

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楷書的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為「俗體字」。

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為簡單,但總量過少,因此到了商周時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許多字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復,而之後的隸變更是比今天的簡化字更為徹底,也開創了漢字與偏旁形體不一的先河。

(2)大陸簡體字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簡化字可以說是清末民初對中國傳統文化矯枉過正的一種延續。那個時代的文人飽受國家積貧積弱的痛苦,在接受西方、反思自己的時候往往矯枉過正。將儒學批的一無是處,將中醫看做巫術,將傳統武術看做裝神弄鬼,將傳統建築推倒重建,將文物古跡肆意毀壞、甚至想漢語拉丁化。

這在當時的環境中是時髦的、是「先進」的、是「科學」的、是順從民意的。但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隨著中國的不斷富強,民族的自信與文化在不斷恢復。第一批簡化字在1960年代全票通過,而第二批簡化字卻在施行後不被大家認可而草草收場,這就是民族自信與文化的復興。

⑶ 簡體字是誰發明的

簡 甲骨文化字漢字由來已久,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 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 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化一直是主要傾向,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都有簡體字。現在見到的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是殷商武丁時期(公元前1250年開始)的甲骨文,距今3259年。此前陶文符號只認出了個別符號,還讀不出一句話來,因而還不能證明已經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或者文字。戰國和秦漢時期是漢字形體大變動的時代,篆書變為隸書,再到楷書,都是在這段時間里完成的。由古代篆書到近代漢字隸書的隸變是質的飛躍。東漢後期出現楷書,從此字體才穩定下來,漢字形體是漢朝定型的,一直用到今天,這樣我們的文字才稱為「漢字」,到現在為止總共使用了約1849年。 簡化的原則是約定俗成。1956年以來正式推行的簡體字大多數古已有之,有顏元孫的《干祿字書》、劉復和李家瑞的《宋元以來俗字譜》(1930年)、錢玄同的《簡體字譜》(1935年)等為證。《簡化字總表》第一表350個字、第二表132個字,共482個字。有人考察其中388個字的來源,發現漢代和以前出現的有111個字(佔28.61%),三國到唐代出現的有55個字(佔14.17%),唐代和以前的合計有166個字(佔42.78%),宋代到清代出現的有175個字(佔45.1%),清代和以前的合計有341個字(佔87.88%),民國時期出現的有46個字(佔11.86%),民國和以前的合計有387個字(佔99.74%),1949年以後出現的僅有1個字(佔0.26%)。

⑷ 請問中國的簡體字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誰發明的呢

不是那個人發明的
現在大陸通行的簡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的,以後雖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為中國大陸的用字標准。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在報刊上試用很短的一段時間後就宣布廢除了。'

簡體中文
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是現代中文的一種標准化寫法,與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相對。簡體中文主要由傳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在中國大陸地區推行的簡化字所組成。

簡體中文通常被等同於中國大陸現在的中文用字系統(規范漢字),不過其實此系統和台灣、香港的用字系統的差異除了簡繁漢字本身的分別外,也有很大部份源於不同的異體字選擇和字形的分別,所以「簡體中文」的筆劃不一定較少;例如台港用的「強(因字形顯示關系,未能正確展示該字形,該的組合形態方式與簡字相同,由[弓][厶][蟲]組成,不過[口]的位置由[厶]取代)」字,大陸用的是「強」,筆劃還比較多。

目前,簡體中文主要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一些華人社區中使用。過去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並存於聯合國各式文件中,然而中華民國於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目前聯合國中無成員國家使用繁體中文字體。

簡體用語
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除了漢字寫法(如簡化字和繁體字間,以及各地漢字寫法規范)的差異外,通常認為還存在詞彙上的差異。例如繁體中文裡多用的「原子筆」,在簡體中文中多用「圓珠筆」等等。由於有這種差異,「簡體用語」這種說法隨之產生。不過其實這並非繁簡中文本身的差異,而主要是由於使用兩者的人群,尤其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在20世紀中葉由於政治原因分隔後交流較少,造成了用詞習慣的差異。這種現象在1980年代以來由於科技術語的不同而更加明顯。而且,在同樣使用簡體中文的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詞習慣的不同。因此,有人指出正確的提法應為「中國大陸用語」、「新加坡用語」等,而非「簡體用語」。

電腦中的簡體中文
由於使用簡體中文的主要是中國大陸,故此電腦中的「簡體中文」一直以來其實代指「中國大陸中文」,意即絕大部份軟體的「簡體中文版」使用的是中國大陸的用語和翻譯,此等軟體亦通行於其他使用簡體中文的社群。

中文編碼
簡體中文自1980年代以來通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總局公布的GB 2312,以及其後繼的GBK和GB 18030中文編碼。近年來隨著Unicode跨語言編碼集的出現,也被廣泛使用。

簡體中文的來歷

中國文字的簡化,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中國大陸政府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主持關心下,結合了上百名專家,對數千個常用的中國文字進行了一次字體的簡化。當時的出發點,應該說是分析了中國的國情。中國經歷了上百年的內憂外患,國弱民窮。中國又是一個幾千年的農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農村,而當時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文化,建設國家,識字掃盲成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簡化文字,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數以億計的人民大眾,能夠盡早盡快地識字認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學生在校學習,以此為最基本的基礎,才有可能學習科技,建立一個富強的國家。

有些台灣人第一眼看到簡體字,大概會感到驚訝。中國大陸的字改變了那麼多,尤其是離鄉幾十年的老兵,看到家鄉變了,文字也變了。有的人討厭看簡體字,一見到它就說是「匪書」、「匪文」。更有的人把文字簡化運動看滿清政府的剃發相提並論,說共產黨為了要改造人民,強迫人民閱讀簡體字,事實上不然。

漢字自古以來就有繁體與簡體兩套寫法,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就可發現漢字簡體的形跡,例如「車」就有多種寫法。後來經過篆體隸化,並存兩種寫法的文字越來越多。由六朝到隋唐,漢字逐漸隸楷化,當時或許是為了美觀對稱,很多古字都增加筆畫,而簡體字開始被稱為「俗體」、「小寫」、「破字」等,在民間社會仍廣為流傳。

不過,有時候文字有簡化和繁化的現象,左傳和甲骨文上有假借字,當一件我們要表達的事很抽象,最初時無法造字,於是找來一個與它音近的字來借代,當後來或者可以造字了,就有這個抽象概念的本字了。有時後來仍舊無法造字,於是一個字去加偏旁,去別異,表示與本來假借的字不同。而有時一個字越寫越繁了,人有覺得麻煩了,就去簡化了,於是在魏晉有俗文字學,即俗體字。也有的字越來越簡單了,又不易看清本義了,所以又去替它加筆畫了,所以繁化了。
所以,筆劃寫得越來越繁的字,絕對不少於寫得越來越簡的字。

繁化和簡化的字,在古代就已存在。有些人造新字,後來就通行使用。例如:楊堅在北周時以外戚輔政,進封「隨王」,但他嫌「隨」有「走」之意,於是改「隨」為「隋」。武則天最愛造字,她一生造了十多個字。其中一個「國」字,她改成「口」中間加「武」,但後來覺得自己被包圍在圍城中,就不再使用。中國文字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後,隨著時代改變,出現了繁體、簡體、俗體、異體等字。官方的文書,都採用繁體,其他的文字是難登大雅之堂。這段期間,民間文字的使用多是采約定成俗的方式,一直到太平天國時期,才開始文字的簡化。

近代漢字簡化運動

「近代漢字簡化運動,源於太平天國,為了提升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文件都書簡體。經非正式統計,太平天國總共使用一百多個簡體字,其中80%為後來的中共採用」(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P.38)。太平天國最有名的字是將「國」的「或」改成「王」,不過太平天國滅亡後,文字簡化運動也停止。

清朝末年,中國面臨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在這國事動盪、人心思變的年代,許多知識份子憂國憂民,力主變法圖強。維新運動時,一些愛國的知識份子考慮到若要救國圖強就要普及教育、培養人才,就要克服復雜的漢字所造成的障礙。在此思潮下,漢字拼音化於焉展開。維新運動主要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皆主張文字拼音化,但是維新運動只有百日,拼音化運動也胎死腹中。(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P.5~6)

五四運動的白話文運動為大家所知悉,事實上,文字簡化運動應和白話文運動相提並論,因為兩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部份。在此期間,許多人提出提升國人知識水平的方法,要提升知識水準就先提升識字率,增加識字率就要將復雜的中國字簡化。簡化文字獲得許多知識份子的贊成,主張使用白話文的知識份子絕大部份贊成文字簡化。著名的國學家胡適也不反對。

1922年錢玄同在北洋政府國語統一籌備會提出《減省漢字筆化方案》說「文字是一種工具,自應以適用與否為首要標准,改用拼音是治本方法,簡化漢字是治標方法,治標方法是目前最切要的方法」。當時還提出漢字拼音化,能說就能寫,不過中國字同音字很多,拼音化根本行不通,遂作罷。
1935年春,上海文化界發起大規模漢字簡化運動,當時稱為「手頭字運動」。意即一般人怎麼寫,書就怎麼印,使得文字比較容易寫、容易認,更能普及大眾。同年八月,國民政府公告第一批簡化字324個,簡化的原則為:1、述而不作。2、擇社會上比較通行之簡體字最先採用。3、已簡化的字就不再求簡。但是,立刻遭到國民黨元老戴季陶等的反對。結果,於1936年2月廢止使用。及至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漢字簡化運動在共產黨的統治范圍內推廣,該區的報章雜志使用了既有的或創造的簡體字,這些字又稱為「解放字」。(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P.41)

中共的文字簡化運動

1956年1月28日——中共第一批簡體字出爐
1949年中共政權成立,在1952年2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收集民間及民國以來主張漢字簡化學者們的建議,於1954年底提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於1955年2月公布於人民日報上,7月,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由董必武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該會成員。該會於1956年1月28日通過簡化字515字及簡化偏旁54個。(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P.75)

造字紅衛兵

「在1964年國務院又公告了《簡化字總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使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類推的1754字,共2236字,這就是今天通行大陸的簡體字。」(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P.95)在1967-69年文革火熱時期,各地方紅衛兵都曾推出不同程度過份簡化的字體,文革後也明令禁止使用。

短命的二簡方案

到了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剛結束,隨即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的草案。1986年由「國務院」廢止「二簡方案」。同年,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組成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並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時發表「關於簡化字的聯合通知」,一致表示: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應當保持穩定,以利應用。至此,大陸漢字簡化運動暫告一段落。(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P.105)
2000年12月,中共通過了一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並定於2001年一月一日生效。中共中央將以法律形式確定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的通用的語言文字地位,同時對方言、繁體字和異體字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允許在一定領域和特定地區內長期存在,但不能在普通話播音和電影中夾雜濫用。電影、電視劇中扮演領袖人物的演員,在劇中一般也要說普通話,如因內容需要,使用某些方言不宜過多,使用方言的電影和電視劇的數量也要有所控制,但地方戲劇則不在此列。(中國時報2000年12月10日)

漢字簡化有九大原則,敘述如下:
1. 保留原字輪廓:如龜 (龜)、慮(慮)。
2. 保留原字部份特徵省略其他:如聲(聲)、醫(醫)。
3. 改換筆劃較簡之偏旁:如擁(擁)、戰(戰)。
4. 形聲字改用簡單的聲符:如驚(驚)、護(護)。
5. 相通字合並:如「里」和「裏」相通,以較簡的「里」為合並字。「余」和「餘」相通,合並字為「余」。
6. 草書楷化:如專(專)、東(東)、車(車)、轉(轉)。
7. 採用古象形、指示、會意字:如三人成眾(眾),雙人為從(從),網(網)。這些古字既簡單又符合造字原理。當初這些古字可能是為了美觀而繁化。
8. 用簡單符號取代復雜偏旁:如雞(雞)、歡(歡)、難(難)之左偏旁改ㄡ。
9. 採用古字:如聖為聖,禮(禮),無(無),塵(塵)等字。

值得一提的是,五四運動領袖之一羅家倫來到台灣之後曾大力鼓吹文字簡化運動,被黨國大老抨擊為「為匪宣傳」。胡適在美國看到大陸實行簡體字,直說簡得很好。

⑸ 簡體漢字是誰創造的在什麼年代創造出的

倉頡造字只是關於(漢)字的起源的諸多傳說中的一種。這種傳說是不正確的,但反映了當時人的認識水平。漢字的出現,不是某一個人的創造,而是在不斷的使用中自然產生的。

但是,在起源階段,也一定有人(未必限於一個人)做了收集整理的工作,後人可能將此人誤為漢字的創造者。

關於繁體字和簡體字,是一個稍微復雜的問題。

漢字是不斷演變的。根據目前的發現,最早的成體系的漢字是金文和甲骨文(金文是正體),後來經過比較復雜的演變過程,出現了楷體,漢字在字體上基本定型。其中隸書的出現(也就是所謂隸變)是古今漢字的一個分水嶺。在隸變之前的古文字中,文字的形義之間保留了更豐富的關聯信息,而隸變之後,這種關聯減少且呈現出更強的符號化特徵。

本來是無所謂繁體字的,是因為後來出現了簡體字的概念。簡體字也不是由哪一個人創制的,而是根據歷史上和民間使用的簡省的字體,並且以一些比較有規律和系統性的法則對原有的字形加以簡化並將其確定下來。歸根結底,簡體字也是在不斷使用中形成的,不是哪一個人的創造。

⑹ 簡體字完全是大陸發明的嗎

我一直以來以為目前大陸採用的簡體漢字是49年解放後新中國組織語言學家創造的,而台灣地區一直沿用繁體字,前一陣子還傳出台灣要繁體字申遺的傳聞,引起了大陸的一些輿論認為大陸應該用五到十年的時間恢復繁體字,以便於兩岸交流和更好的傳承中華文化雲雲.甚至有人在今年的兩會上有提案.但是前幾天大陸著名的語言學家許嘉璐先生去台灣參訪,談到繁簡之爭時澄清了一些事實.原來,簡體字並非大陸獨創,是國民政府時期的三十年代,就下令實施的文字,當時可能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推廣開來使用.
五十年代後大陸實行的簡體字,有八成五的文字,是繼承國民政府的政策內容;另外一成五的簡體字,源自於大陸學者根據古書和碑刻文上所遺留的簡體字而創造.
當然由繁到簡不是僅僅為了簡化就了事,而是既要有傳承,即不要去掉漢字的魂魄,又要符合一定歷史社會時期中的發展要求,既是學術問題,更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需求.不是現在有人說的要恢復繁體字那麼簡單的問題.
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甲骨文開始算起,歷經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每一種文字的興起都和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史環環相扣.比如隸書有一段時期也叫秦隸,到底是在秦之李斯發明小篆之後普及還是秦亡六國之前就已經被普遍使用的問題,曾經引起語言界很多爭論,有人認為是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提倡書同文,於是推廣小篆體,但是小篆問世之後發現篆體筆畫繁復,且圓體書寫困難不便於推廣而後才又推廣秦隸,要知道,當初許多古人是在竹簡上用刀刻字,方正的秦隸比起圓體的小篆更易刻書,而且方正的秦隸書寫速度明顯要快於圓體的小篆.於是以秦隸取小篆代之推廣全國.但是有學者認為,秦隸早於小篆就已經在天下一統之前就在秦一國被普及使用,後來推之全國.後來有兩件事情證明後者觀點.其一,李斯發明的小篆後來很少有傳世的碑文或竹簡被發現,現在發現的唯一小篆文字僅僅是泰山之上李斯留下的一處石刻碑文而已.證明小篆問世後並沒有被大規模的推廣開來.
其二, 在湖北先後出土了若干秦簡發現,有秦隸書寫的大量秦國法律條文,據考古專家研究,
書寫這些法律條文的秦司法官員應該是在秦滅楚之前書寫上的;也有秦國士兵遠征楚國時書寫的家書,從秦國的外派楚地的司法官員以至普通秦國士兵都使用秦隸,可見秦隸至少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前就已經在秦國一國推廣使用了.再結合後來的從秦隸發展出來的漢隸的普及,都證明了文字從繁到簡是歷史發展的事實脈絡.
再看看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事實,解放後中國大陸地區文盲率的大幅下降,簡體漢字的推廣功不可沒!
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在不損害絕大多數漢字內涵的情況下,簡體字更容易書寫和記憶,當然推廣速度也更快.
再說說與漢字繁簡之爭的另外一個相關問題,就是東漢許慎對漢字發展的貢獻。縱觀漢字發展歷史,東漢的許慎的貢獻是最大的.他的著作<<說文解字對漢字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因為漢字發展到了漢隸的階段,方方正正的書寫已經成型,至於後來的楷書,草書,行書其實變化都不是很大,但是漢隸與之前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比較起來,差異還是蠻大的,
秦隸和漢隸倒是差別不大,比如有個漢朝的儒生, 他要去國家圖書館查閱一下儒家經典,那麼他必須面對春秋的書簡, 那時候並沒有書同文啊,
齊國魯國的文字和秦隸並不一致! 那麼他的閱讀一定有困難的!
如果他要閱讀更早的金文,那就更加苦惱了!許慎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他窮畢生精力研究比較搜集整理了甲骨文,金文,春秋戰國各國文字,以致小篆,隸書達到10506個漢字,然後逐一注音,比照,釋義,他把<<說文解字做成了既是字典又是網路全書!
極大的便利了後人的查閱和學習,他也在不經意間為漢字的傳承發展建立了一個橋梁!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後來的人能夠找到的上古資料就越來越少,可以查證的佐證越來越稀缺,他的工作變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個絕唱!現在公認的《說文解字》有四大偉大之處:
1、《說文解字》創造了字典式的體例。被稱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國第一部研究漢字的著作。《說文解字》的「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以偏旁分中的編制方法,一直成為編字典的一種主要體例。
2、《說文解字》總結小篆線條的規律,同時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來面貌。
3、《說文解字》創造了「六書」的定義,即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主要是「造字法」,轉注、假借是「用字法」。並把「六書」具體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漢字發展歷史和規律的資料。
4、《說文解字》通過小篆形體的分析,說明造字的本義,不但成為古漢語語音和詞彙的寶庫,並且保存了有關古代歷史、文獻、社會文化、經濟的原始資料。
總之兩千年來,《說文解字》是文字學上的首創之書,也是最有權威之書,它的作者許慎的名字與他的傑作成為後人閱讀古籍,探討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橋梁和鑰匙。每一個中國人,日常生活離不開漢字,而許慎首開研究漢字之事,功莫大焉。

⑺ 簡體字誰發明的,為什麼要用簡體字

問題一:簡體字是長期累計的,不是單個人的發明,有的簡體字從春秋時期就有了。

問題二:為了提升識字率。

近代漢字簡化運動,源於太平天國,為了提升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文件都書寫簡體。

五四運動的白話文運動為大家所知悉,事實上,文字簡化運動應和白話文運動相提並論,因為兩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3年,胡適在《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的《卷頭言》中說:「中國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驚人的文法革新,他們還做了一件同樣驚人的革新事業:就是漢字形體上的大改革,就是「破體字的創造與提倡」。學者的建議引起蔣介石的關注。他找來教育部部長王世傑詢問漢字簡化的可行性。

(7)大陸簡體字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一、支持

1、從歷史地位來看:簡體字並不是憑空捏造,大部分的簡體字歷史都在千年以上,有些甚至比繁體字歷史更為悠久,古往今來不管是創造、使用與改進漢字的都是最普通的民眾。由此可見,簡體字的地位是由人民賦予的,而不是長著四隻眼睛的神話人物倉頡。

2、從實用方便來看:簡體字添加了大量的形聲字與會意字,使人更方便書寫與記憶,能在更小的字體下清晰的顯示,人的眼睛也看起來更舒適,而密密麻麻的繁體字無論如何也做不成一本辭海的縮印本。

二、反對

1、對簡體字最大的詬病之處莫過於合並字,比如:人才與剛纔、茶幾與幾個,郁蔥與憂郁,原本是兩個字,簡體字把它們合並為一個讀音相同、筆畫較少的那個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喜好繁體書法的人士常常用錯字以至於出洋相。

2、簡體字部分由行、草演化而來,楷書書寫後美觀程度受到極大影響。

3、字形復雜對印刷的影響雖然存在,但我國已經基本克服了這一問題。辭海縮印本中「編纂」的纂,「饕餮」等字復雜程度不遜於大多數繁體字,但都實現了比較完美的印刷。

⑻ 簡體字誰發明的

漢字簡化簡史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
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
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
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
」。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營」、「壽」 、「盡」、「敵」「繼」、「燭」、「壯」、「齊」、「淵」、「婁」、「顧」
、「獻」、「變」、「燈」、「墳」、「驢」,等等。唐代顏元孫著《干祿字書》 和王仁〔日句〕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
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 范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 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合為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 不同的簡化字,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實」、「寶」、「聽」、「萬 」、「禮」、「舊」、「與」、「庄」、「夢」、「雖」、「醫」、「陽」、「鳳 」、「聲」、「義」、「亂」、「台」、「黨」、「歸」、「辦」、「辭」「斷 」、「羅」、「會」、「憐」、「懷」等等共達330多個。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志》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 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 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 ,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聯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 主張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為正體字應用於一切規的書面語。它提出的 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復、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 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匯 》,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准字表》,收簡體字3
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
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 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
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是歷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 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
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 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
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 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 產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 字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 分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
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 草案〕》,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 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布,在全國推
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 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
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 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這 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准。

而在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同樣也在簡化漢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簡體字502個,除了67字(稱為「異體簡 化字」),均與中國公布的簡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簡體字總表》,收
簡體字2248個,包括了中國公布的所有簡化字,以及10個中國尚未簡化的, 如「要」、「窗」。1976年5月,頒布《簡體字總表》修訂本,刪除這10個
簡化字和異體簡體字,從而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馬來西亞:1972年成立「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出版《
簡化漢字總表》,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泰國:本來規定華文學校一律不準用簡體字教學,在聯合國以簡體字為漢字標
准後,宣布取消原來的限制,於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華文學校都可教學簡體字
,發行簡繁對照表手冊,並在小學課本上附加簡繁對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漢字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民間也長期流行一些簡體字。1 946年日本內閣公布《當用漢字表》,收字1850個,其中有131個是簡體 字,與中國簡體字相同的有53個,差不多相同的有9個。

南朝鮮:1983年《朝鮮日報》公布第一批簡體字90個,在《朝鮮日報》 上使用,與中國相同的有29個,差不多相同的有4個。

台灣和香港不使用簡化字,除了對簡化漢文字的認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政治上的對立局面,沒有可能接受這種形式的大陸的變革

⑼ 簡體字是誰發明的

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錢玄同-於1922年和1935年.兩年發表,但1936年2月便被收回了。 第二階段是大陸於1956年通過,再於1964年和1986年.這2年更新改進後,沿用至今。 詳細資料: 簡體字的由來 中國近百年的漢字簡化運動著重形體簡化,主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五四〃運動時期。於1922年,錢玄同發表了《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簡省漢字筆畫的提議》等一批論文。當中指出當時的漢字筆畫太多,不適用於學術和教育界上。 1935年6月,錢玄同編成了《簡體字譜》,收二千三百多字。教育部門從中選了三百二十四個字,並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這是歷史上第一批官方公布的簡體字。可是,這件事受到當時復古守舊派人士反對,故此這個簡化字表於1936年2月便被收回了。 第二階段是大陸建國以後的簡化運動。於1950年,大陸教育部開始搜集常用簡體字。1956年1月,國務院通過 《漢字簡化方案》,並在全國分批推行。該方案共收簡體字五百一十五個,簡化偏旁五十四個。到了1964年,文改會編印了 《簡化字總表》。該表在 《漢字簡化方案》的基礎上,用簡化偏旁類推的方法,將簡化字的數量增加到二千二百三十六個。1986年,大陸發表經過個別調整的 《簡化字總表》,作為人們學習使用簡化字的規范。這總

⑽ 簡體字是何時何人發明的

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錢玄同-於1922年和1935年.兩年發表,但1936年2月便被收回了。 第二階段是大陸於1956年通過,再於1964年和1986年.這2年更新改進後,沿用至今。 詳細資料: 簡體字的由來 中國近百年的漢字簡化運動著重形體簡化,主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五四″運動時期。於1922年,錢玄同發表了《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簡省漢字筆畫的提議》等一批論文。當中指出當時的漢字筆畫太多,不適用於學術和教育界上。 1935年6月,錢玄同編成了《簡體字譜》,收二千三百多字。教育部門從中選了三百二十四個字,並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這是歷史上第一批官方公布的簡體字。可是,這件事受到當時復古守舊派人士反對,故此這個簡化字表於1936年2月便被收回了。 第二階段是大陸建國以後的簡化運動。於1950年,大陸教育部開始搜集常用簡體字。1956年1月,國務院通過 《漢字簡化方案》,並在全國分批推行。該方案共收簡體字五百一十五個,簡化偏旁五十四個。到了1964年,文改會編印了 《簡化字總表》。該表在 《漢字簡化方案》的基礎上,用簡化偏旁類推的方法,將簡化字的數量增加到二千二百三十六個。1986年,大陸發表經過個別調整的 《簡化字總表》,作為人們學習使用簡化字的規范。這總表一直沿用至今。參考資料: http://www.hkbbs.us/redirect.php?tid=16970&goto=newpost

閱讀全文

與大陸簡體字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