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形容傳承的成語
繼往開來 [jì wǎng kāi lái]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繼:繼承;開:開辟。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褒義
出 處
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有大功於斯世也。」
例 句
真正的革命家應該具有~的宏偉抱負,而不只是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功。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承上啟下 承前啟後 古今中外
B. 關於創造的成語
【筆參造化】:造化:創造化育。一支筆參與了創造化育。形容文筆高妙。
【步人後塵】:後塵:走路或行車時後面揚起的塵土。指跟在人家後面走。比喻追隨模仿,學人家的樣子,沒有創造性。
【陳陳相因】:陳:舊;因:沿襲。原指皇倉之糧逐年增加,陳糧上壓陳糧。後多比喻沿襲老一套,無創造革新。
【陳言務去】: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要排除陳舊的東西,努力創造、革新。
【獨得之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獨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
【飛必沖天】:一飛起來,就必定會沖上青天。比喻不幹則已,一干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來。
【廣開言路】:廣:擴大;言路:進言的道路。指盡量給下面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
【葫蘆依樣】:依樣畫葫蘆。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創造。
【花樣翻新】:指獨出心裁,創造新花樣。
【花樣新翻】:指獨出心裁,創造新花樣。同「花樣翻新」。
【戛戛獨造】:戛戛:形容獨創。別出心裁,富有創造性。
【另開生面】: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螞蟻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創造奇跡。用作貶義指人自不量力。
【千頭桔奴】:上千棵桔樹就像上千個家奴。指前人為後人創造財富。
【神領意造】:指用心神領會和創造藝術形象。
【推陳出新】: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無所作為】:作為:作出成績。沒有做出任何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尋章摘句】: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一人向隅】:隅:角落。一個人朝著屋角創造性落淚。形容在公共聚會中因一個人的不悅影響了整個氣氛。
【一人向隅,滿堂不樂】:隅:角落。一個人朝著屋角創造性落淚,屋裡的人都不高興。形容在公共聚會中因一個人的不悅影響了整個氣氛。
【一人向隅,一堂不歡】:隅:角落。一個人朝著屋角創造性落淚,屋裡的人都不高興。形容在公共聚會中因一個人的不悅影響了整個氣氛。
【種玉藍田】:種:栽種,培養;藍田:今屬陝西,以產玉著名。比喻長得其所。指為締結良緣創造條件。
【鑄新淘舊】:創造新的,汰除舊的。
【自成機杼】:機杼:織機和梭子。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自出機軸】:比喻作文章能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和體裁。同「自出機杼」。
【自出機杼】: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出於自己的創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自我作古】:作古: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自我作故】:作故: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C. 形容「傳承」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薪盡火傳
【拼音】: xīn jìn huǒ chuán
【解釋】: 薪:柴。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一代代地傳下去。
【出處】: 《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舉例造句】: 風流雲散,賢豪才色總成空;薪盡火傳,工匠市廛都有韻。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
2、【成語】: 繼往開來
【拼音】: jì wǎng kāi lái
【解釋】: 繼:繼承;開:開辟。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出處】: 宋·朱熹《朱子全書·周子書》:「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
【舉例造句】: 將來昌明聖教,繼往開來,舍我其誰?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
3、【成語】: 推陳出新
【拼音】: tuī chén chū xīn
【解釋】: 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出處】: 清·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別致。」
【舉例造句】: 研究棋藝,推陳出新。 ★陳毅《題〈圍棋名譜精選〉》詩
4、【成語】: 代代相傳
【拼音】: dài dài xiāng chuán
【解釋】: 一代接一代地相繼傳下去。
【出處】:陸文夫《被女性化的蘇州人》:「代代相傳,使得蘇州人在文化心態上具有一定的封閉性。」
【舉例造句】: 我們一定要將林州人民戰天斗地、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
5、【成語】: 一脈相承
【拼音】: yī mài xiāng chéng
【解釋】: 一脈:一個血統;相承:繼承。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批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出處】: 宋·錢時《兩漢筆記》卷十一:「是故言必稱堯舜,而非堯舜之道則不敢陳於王前,一脈相承,如薪傳火,無他道也。」
【舉例造句】: 如果我們再知道他們是好到如之問《祭楊盈川文》所說的那程度,我們便更能瞭然於王、楊與沈、宋所以是一脈相承之故。 ★聞一多《四傑》
D. 關於傳承的成語
關於傳承的成語:
【不肖子孫】:不肖:不象,不賢。指品德差,沒出息,不能繼承先輩事業的子孫或晚輩。
【承前啟後】:承:承接;啟:開創。承接前面的,開創後來的。指繼承前人事業,為後人開辟道路。
【承嬗離合】:繼承演變。
【承先啟後】:繼承前代的,啟發後代的。
【鳳毛濟美】:舊時比喻父親做官,兒子能繼承父業。
【奉天承運】: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
【父析子荷】:父劈柴,子擔柴。比喻子孫繼承父輩的未竟之業。
【負薪構堂】:指繼承先人德業。
【干父之蠱】:干:承擔,從事;蠱:事、事業。繼承並能勝任父親曾從事的事業。
【古為今用】: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使之為今天的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後繼乏人】:繼:繼承;乏:缺少。沒有後人來繼承前人的事業。
【後繼無人】:繼:繼承。沒有後人來繼承前人的事業。
【後繼有人】:繼:繼承。有後人繼承前人的事業。
【箕裘堂構】:指子孫繼承先輩的事業。
【箕裘頹墮】:箕裘:比喻先輩的事業;頹墮:衰落,頹廢。比喻先輩的事業沒有人繼承。
【箕引裘隨】:比喻子弟能繼承父兄之業。
【繼承衣缽】:衣缽:佛教用語,指法衣和食缽。泛指繼承某人的思想體系,學術知識或技巧技能。
【繼繼存存】:指前後相承,延續不斷。同「繼繼承承」。
【繼繼繩繩】:指前後相承,延續不斷。同「繼繼承承」。
【繼天立極】:繼:繼承;天、極:指皇帝。繼承天子的皇位。
【繼往開來】:繼:繼承;開:開辟。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繼志述事】:繼:繼承;志:志向;述:敘述。繼承先哲的志向來言事理政。
【開國承家】:指建立邦國,繼承封邑。
【開來繼往】:繼承前人的事業,並為將來開辟道路。
【克傳弓冶】:猶克紹箕裘。比喻能繼承父祖的事業。
【克紹箕裘】:克:能夠;紹:繼承;箕:畚箕;裘:皮襖。比喻能繼承父祖的事業。
【克嗣良裘】:比喻能繼承父祖的事業。同「克紹箕裘」。
【肯構肯堂】: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裡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後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肯堂肯構】: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裡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後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良弓無改】:指繼承父祖的優良傳統和事業。
【旁搜遠紹】:旁:廣泛;搜:搜集;紹:繼承。廣泛地搜集引證資料,窮本溯源地說明來歷,以進行論證。
【入品用蔭】:品:指官級;蔭:封建官僚的子孫以先代官級而受封。指繼承先輩的官爵。
【紹休聖緒】:紹:繼續,接續。指繼承祖先聖哲的美好事業。
【繩厥祖武】:繩:繼續;武:足跡。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喻繼承祖業。
【繩其祖武】:繩:繼續;武:足跡。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喻繼承祖業。
【繩先啟後】:即承前啟後。指繼承前人事業,為後人開辟道路。
【世濟其美】:指後代繼承前代的美德。
【推陳出新】: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為裘為箕】:用以比喻子弟能繼承父兄的事業。
【吾道東矣】:道:主張。自己的學術主張得人繼承和推廣。
【吾道將東】:道:學術主張。指自己的學術或主張得到繼承和推廣。
【襲冶承弓】:指繼承父業。
【相門出相】:宰相門里還出宰相。舊指名門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
【相門相種】:相:宰相、丞相、相國。指宰相的子孫能夠繼承父業,有將相的才能。
【相門有相】:宰相門里還出宰相。舊指名門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
【相門有相,將門有將】:相:宰相、丞相、相國。指宰相和大將之家的子孫能夠繼承父業,有將相的才能。
【孝子賢孫】: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現比喻忠實繼承某種主張或舊傳統思想的人
【業紹箕裘】:紹:繼承;箕:畚箕;裘:獸皮襖。比喻能繼承父祖的事業。
【一脈親承】:一脈:一個血統;承:繼承。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指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一脈相承】:一脈:一個血統;相承:繼承。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指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一脈相傳】:一脈:一個血統。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指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一系相承】:一系:一個血統;相承:繼承。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指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衣缽之傳】:原指佛教徒師父把袈裟和食缽傳授給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學問、技能的傳授和繼承。
【遺訓可秉】:秉:秉承,領受。前人留下來的訓告可以繼承。
【以荷析薪】:原指父親劈柴,兒子不能承受擔當。後比喻繼承父業。
【與時俱進】:是指准確把握時代特徵,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和發展。
【子承父業】: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子繼父業】: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E. 關於「傳承」的成語有哪些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通古博今
F. 有關傳承的四字成語
1、一脈相承
【拼音】:yī mài xiāng chéng
【釋義】: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批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出處】:聞一多《四傑》:「如果我們再知道他們是好到如之問《祭楊盈川文》所說的那程度,我們便更能瞭然於王、楊與沈、宋所以是一脈相承之故。」
2、【衣缽相承】
【拼音】yī bō xiāng chéng
【釋義】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作謂語、定語;用於技術、學術等。
3、【一系相承】
【拼音】yī xì xiāng chéng
【釋義】一系:一個血統;相承:繼承。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批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4、革新變舊_網路詞典
[釋義] 指更造新的,改易舊的.
[拼音] [gé xīn biàn jiù]
[出處] 《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今臣所立,易以取信.但蹤核始終,大存緩密,革新變舊,有約有繁.」
5、承嬗離合
發音 chéng shàn lí hé
釋義 繼承演變。
清 王先謙 《<續古文辭類纂>序》:「學者讀 文正 《歐陽生文集序》及 南屏 《與篠岑論文派書》,百餘年文人承嬗離合之跡,略可覩矣。」
G. 與傳承與創新有關的成語
傳統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與自然的長期交往活動中所積累和積淀下來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各種事物的總和。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文化,特別傳統文化與教育密不可分,在人類歷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過教育這種社會遺傳方式延續下去,又藉助人們的不斷創新而造成變化,由量變的積累和積淀,而導致質的飛躍、從而形成在質上明顯不同的進化著的文化、文明的歷史。 我們中國目前從經濟也好,從文化也好,都處在一個轉折點上。1911年推翻滿清王朝是一個起點,而現在,是到了一個轉折點的時刻,還沒到終點。為什麼談到這個問題呢,現在社會出現很多現象,經濟是很繁榮,社會發展是很快,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每一個字的含金量都比過去大大的增加,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同時,大量反常的社會現象、人文現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比如說,十幾歲的小孩,為了上網,為了玩游戲,為了幾十塊錢,把家裡的老人殺了;還有個父親,為了能從學校要點賠償,把自己的親生小孩殺了;還有個是東北的一個人,把孩子壓死了,逃跑時把孩子拖了兩公里,類似這種很多反道德、反人倫的事情,層出不窮。社會霉點在不斷地擴大、漫延。現在的GDP與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相比,不知增長了多少倍,但是人們的道德水平比以前明顯下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經濟在增長,文明卻在墮落,是因為中國缺文化、缺宗教嗎?還是我們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了?還是中國人缺了什麼?在我看來,是中國自1917年以來,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臍帶」給剪斷了。鑒於此等嚴重勢態,我們提出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在正本清源的基礎上承續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為構建和諧社會、復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貢獻綿薄之力。一、 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的必要性 由於「十年動亂」和極左思潮的影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度被嚴重「妖魔化」,大部退出了自身的歷史舞台。雖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了改革開放,社會發展走出了極左路線造成的誤區,但是,因為改革開放主要限於經濟領域,著眼於經濟發展,又由於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也席捲中國,各種西方文化及價值觀對我國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的影響愈來愈大。他們中不少人視傳統為腐朽,以全盤西化為價值取向,致使整個民族的素質急劇下降,而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的現代價值取向己經給中國帶來了人文及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任其發展必然產生無法迴避的生存危機。
H. 比喻「傳承」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衣缽相承[ yī bō xiāng chéng ]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出處:《舊唐書·神秀傳》
2、衣缽相傳[ yī bō xiāng chuán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出 處:《舊唐書·神秀傳》:「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3、薪火相傳[xīn huǒ xiāng chuán]:古時候比喻形骸有盡而精神不滅;後人用來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
出處:《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原以柴燒盡,火種仍可留傳。
4、承前啟後[ chéng qián qǐ hòu ]:承:承接;啟:開創。承接前面的,開創後來的;指繼承前人事業,為後人開辟道路。
出處:明·朱國禎《涌幢小品·曾有菴贈文》「公承前草創,啟後規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5、繼往開來 [jì wǎng kāi lái]:繼:繼承;開:開辟;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有大功於斯世也。」
6、開來繼往[ kāi lái jì wǎng ]:繼承前人的事業,並為將來開辟道路。
7、一脈相傳[ yī mài xiāng chéng ]::一脈:一個血統;相承:繼承。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指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出 處: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北京的流言報,是從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章士釗『整頓學風』以還,一脈相傳,歷來如此的。」
8、推陳出新[ tuī chén chū xīn ]: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出處:清·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別致。
9、鳳毛濟美[ fèng máo jì měi]:舊時比喻父親做官,兒子能繼承父業。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你不聽見說他們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鳳毛濟美,可欽可敬。
10、一系相承[ yī xì xiāng chéng ]:一系:一個血統;相承:繼承。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批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出 處:宋·錢時《兩漢筆記》卷十一:「是故言必稱堯舜,而非堯舜之道則不敢陳於王前,一脈相承,如薪傳火,無他道也。」
I. 表示「傳承」的成語有哪些
繼往開來、言傳身教、承前啟後、承先啟後、一脈相傳。
一、 繼往開來
釋義:繼:繼承;往:過去;來:未來。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出處:《傳習錄》上卷:「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朝代:明
作者:王守仁
白話釋義:朱熹的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就要繼往開來,所以一味只在考索著述上下功夫。
示例:青年人要有繼往開來的遠大志向,才能成大功立大業。
二、言傳身教
釋義:言傳:語言上傳授、講解;身教:親身以行動教導。一面在言語上傳授;講解;一面在行動上示範。指言語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後漢書 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朝代:南朝.宋
作者:范曄
白話釋義:用身教的人從,以言教的研究。
示例:好的領導幹部,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領導大家共同奮斗。
三、承前啟後
釋義:承:承接;啟:開創、開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後面的。多用於事業、學問方面。也作「承先啟後。」
出處:《涌幢小品 曾有菴贈文》:「公承前草創,啟後規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朝代:明
作者:朱國禎
白話釋義:公承前創業,打開後規模,這樣的功德,永遠垂名。
示例: 本篇論文意在剖析小說中的宰制與反抗,力求承前啟後。
四、承先啟後
釋義:繼承前代的,啟發後代的。
出處:《湖海詩傳 尹繼善》:「文端公歷任封疆,晚歸台閣,歲歷五十餘載,承先啟後,三代平章。」
朝代:清
作者: 王昶
白話釋義:文端公歷任疆界,晚上回到台閣,年過五十餘年,承先啟後,三代平章。
示例: 這段文字對文章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
五、一脈相傳
釋義: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的繼承關系。
出處:《三祝記 敘別》:「純仁今日將麥舟賑濟曼卿,這才是一脈相傳,何愁皇天不佑。」
朝代:明
作者: 汪廷訥
白話釋義:范純仁今天將麥船救濟曼卿,這才是一個脈相傳,何愁上天不保佑。
示例:與之一脈相傳,規劃編制實施的核心層面由戰略規劃、品牌策劃兩大子系統構成,其他層面均圍繞其發揮作用。
J. 有關傳承的成語有哪些
有關傳承的成語有:
干父之蠱
gàn fù zhī gǔ
成語解釋 干:承擔,從事;蠱:事、事業。繼承並能勝任父親曾從事的事業。
成語出處 《周易·蠱》:「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
古為今用
gǔ wéi jīn yòng
成語解釋 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使之為今天的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成語出處 毛澤東《書信選集·致陸定一》:「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父析子荷
fù xī zǐ hé
成語解釋 父劈柴,子擔柴。比喻子孫繼承父輩的未竟之業。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長城縣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銘》:「大丈夫貯蓄材術,樹置功利,鎡基富貴,焯耀家邦,不當其身,而得於後;父析子荷,相去幾何?」
鳳毛濟美
fèng máo jì měi
成語解釋 舊時比喻父親做官,兒子能繼承父業。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你不聽見說他們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鳳毛濟美,可欽,可敬!」
負薪構堂
fù xīn gòu táng
成語解釋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後以「負薪構堂」指繼承先人德業。
成語出處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