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停止侵權與賠償損失在構成要件上的不同
在我國以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為主體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中,針對侵權行為,主要規定了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責任形式。司法界普遍認為,違法性是侵權行為的唯一構成要件,但不同的責任形式則在違法性的前提之下,還有各自不同的構成要件。
1.停止侵害。只要構成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即同時構成停止侵害的民事責任,在這里,侵權行為和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相同。此外,我國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都分別對即發侵權做出了類似的規定:當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即將實施侵犯其知識產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2.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目前,只有著作權法規定了這兩種責任形式,而且對其構成要件沒有明確規定,似乎可以認為只要構成侵犯著作權就要承擔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在筆者看來,該規定至少存在以下疏漏:
第一,關於消除影響。事實上,不僅在著作權法,而且在商標法、專利法領域,也存在因侵權行為對權利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問題,如對商譽的破壞、對消費者的誤導等。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假冒他人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筆者認為,這里規定的由管理專利部門進行的「公告」,在性質上當然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但其目的卻是消除影響,毫無疑問是應該由侵權人來承擔的一種民事責任。關於消除影響這一責任形式的要件,筆者認為除行為的違法性外,還應當包括在客觀上造成了不良影響,以及侵權行為與不良影響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第二,關於賠禮道歉。毫無疑問,這一責任形式存在的根據是對人身權益保護的需要。我們知道,在知識產權中除商標權沒有人身性權利外,著作權、專利權都包括人身權。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專利人身權雖然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但在第三章「專利的申請」中規定專利申請應寫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事實上承認了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署名權,這一權利毫無疑問也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因而存在適用賠禮道歉這種責任形式的空間。其構成要件中,除行為的違法性外,還應當包括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只有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法律使其承擔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才具有否定性評價的意義,才能達到預防損害而不僅僅是填補損害的目的。
3.賠償損失。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第六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以看出,賠償損失適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其構成要件是完整的「四要件」,即:損害事實、主觀過錯、行為的違法性以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但筆者以為,現有立法存在兩點不足:第一,著作權法中沒有類似規定,在賠償損失責任的認定上是否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不無疑問。第二,關於賠償損失的計算方法,如上述專利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在著作權法、商標法中均有類似規定。其中的「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是否等於權利人的損失?筆者認為並不等同,權利人的損失與侵權人的獲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判令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歸於權利人,這完全是一種與賠償損失不同的責任形式。
4.返還不當得利。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了十種責任形式,其中第四種為返還財產。而在整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條文中並沒有出現這種責任形式,筆者剛才談到的被作為賠償損失計算方法的「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是完全不同於賠償損失的另一種責任形式——返還不當得利。《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司法部門應有權責令侵權者向權利所有者支付費用,其中可以包括適當的律師費。在適當的情況下,即使侵權者不知道或者沒有正當的理由應該知道他從事了侵權活動,締約方也可以授權司法部門,責令返還其所得利潤或支付預先確定的損害賠償費。這一款規定的責令返還的「所得利潤」,即類似我國的「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不同的是,TRIPS協議規定的「返還所得利潤」是一種責任形式,而我國則是作為賠償數額的計算方法。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責任形式上的區別,而在於適用何種歸責原則之不同。TRIPS協議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返還所得利潤」,其適用的前提是「即使侵權者不知道或者沒有正當的理由應該知道他從事了侵權活動」,明明白白地規定了無過錯責任原則,其構成僅要求行為違法及行為人因侵權活動獲得了利潤。反觀我國,將其作為賠償損失的一種計算方法對待,而賠償損失適用的則是過錯責任原則,其構成要求具備完整的「四要件」,因此在沒有過錯、未給權利人造成事實損害的情況下,侵權人就沒有責任返還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這就在客觀上形成了侵權人只承擔停止侵害的責任,權利人對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得的利益不能主張任何權利的不合理狀態。
因此個人認為,在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中應確立返還不當得利的侵權責任,並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首先,在立法例上,各國民事立法中不當得利的成立均不考慮受益人的主觀因素,使其負有返還義務。其次,從法理上考查,第一,侵權人返還的利益系因侵權所得,如無侵權行為則不應獲此利益;第二,此既得利益是權利人知識信息價值的體現,本應由權利人通過行使其知識產權獲得;第三,使侵權人返還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並沒有對侵權人施以額外的懲罰。也就是說,返還不當得利並不是基於對侵權行為的否定性評價,也不具有懲罰性,僅僅是為了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沖突,校正不具合法性的利益歸屬關系。(知識產權報 王富強 趙 磊)
② 有人侵權專利權人不作為怎麼辦
專利侵權需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一)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專利法》對專利侵權主要是採用民事制裁,專利管理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在處理侵權的時候,主要是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和賠償損失。停止侵權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防止繼續侵權的方法。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任何人未經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實施了侵犯專利的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停止侵權。同時,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還可以請求採取預防措施,如處置已經生產出來的侵權產品等,人民法院可以做出訴訟保全的裁定,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責令提供擔保等訴訟保全措施。專利權人一旦證明了侵權事實,就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損害賠償應當貫徹公開原則,使專利權人因侵權行為受到的實際損失得到合理補償。
(二)侵權行為的行政責任 我國《專利法》對侵權行為中的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秘密、徇私舞弊等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另外,專利法還對侵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其目的在於維護科技人員和進行科研創造的其他人員的合法權益,以保護和激勵其進行發明和創造的積極性。《專利法》並規定了「冒充他人專利的包括產品和方法的,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情節較重可處五萬元以下罰款。」這樣有利於保護專利權人的何方權益。
(三)侵權行為的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主要給予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刑事制裁。因為侵權不僅僅涉及專利權人的財產權,有時也會涉及到公共利益。我國《專利法》對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機密以及徇私舞弊這三種規定了刑事責任。並在《專利法》中做了相關規定。
③ 未及時提報專利對公司造成損失怎麼賠償
第一有沒有合同約定提報時間,沒有約定如何談及時?未及時的危害、可能造成的賠償是否提前告知,第二,導致公司的損失的直接原因,損失了什麼得具體評估。第三,如果是職務發明,申請權利屬於公司,責任主要在公司管理,跟發明人關系不大。
④ 職務發明因單位不履行繳費義務失效,發明人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職務發明
的專利權歸單位享有,單位可以選擇放棄該項權利。你作為發明人不能因此主張賠償,除非你與公司另有關於此的約定。
⑤ 1、獲得賠償權可以向公司主張嗎2、職務發明人一般享有著作權的哪些權利
⒈獲得賠償復權?表述不清,是制違約賠償?人身損害賠償?精神賠償?如果是正常職務行為受到損害當然可以。
2、署名權和按約定獲得報酬的權利。
3、行政行為,具體的說是具體行政行為。
4、如果構成表見代理,是這樣的,沒什麼冤的,構成表見代理一定要求第三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自己沒管理好自己的公章啊合同之類的,怨誰。還有就是承擔責任後有權向無權員代理人即業務員追償。
5、兩個都錯,法院應直接受理,因為訴訟時效不是法院依職權審查的范圍,只要被告沒有提出超期法院就沒權利主張。
6、如果是主體工程分解,視為轉包,轉包合同無效;非主體分解,屬於分包,經發包人同意是有效,未經同意是可撤銷合同。
7、不會,沒學過。
8、也不清楚,這兩個要照專門學建築工程方面的人。
⑥ 發明專利被企業侵權,如果維權與經濟索賠
一、專利權被侵犯有什麼維權方式
專利權是專利人利用其發明創造的獨占權利,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當專利權遭受侵犯的時候,我們應該冷靜對待,用正確的方法維護權益:
(1)侵犯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2)不願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3)向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投訴。
張旭光律師: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專注股權架構,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投融資,訴訟風險評估策劃。
二、專利權人有哪些基本權利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專利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書面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後,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的報酬。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
張旭光律師補充:
三、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1、直接侵權行為。
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製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2、間接侵權行為。
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並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製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於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於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託,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以上就是對「專利權被侵犯有什麼維權方式」等問題進行的解答,專利權被他人侵犯的,維權的方式包括雙方協商解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權利保護中心投訴等。
⑦ 我和合夥人,還有項目發明人共同開公司做生意,我的合夥人把投資款直接匯給了項目發明人,一年後失敗賠錢
呵呵。。在主觀上不太合理,但手續上還是有點關系
⑧ 老闆佔用員工發明人著名權法律如何處理
屬於侵犯著作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可以要求老闆承擔侵權責任,以上十種可以擇一可以並用。『
⑨ 專利權人和發明人享有的權利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專利權人是對這個專利的相當於所有權,就是這個專利就是專利版權人的,以後要是有專利權技術被侵權賠償之類的都歸於專利權人;發明人是這個專利技術的發明人,相當於署名權,宣告下你有發明過這個技術。 一般公司里專利權人就是公司,發明人一般就是這個專利技術的實際發明人或老闆。 以上由八戒知識產權小編提供
⑩ 發明專利被侵權,已在商品上取證,採用什麼訴訟策略才能讓侵權公司經濟損失最大化
保護知識產權,是目前國家法律所規定的,你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讓侵權公司得到應有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