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筆的演變過程資料是什麼
公元前2000年:中國人用老鼠毛製成的毛筆寫字,墨水用煤煙、燈油和凝膠混合製成。
公元前1200年:埃及人從漿果、植物和礦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和色彩製成黑水。「筆」是細蘆葦。600年後,埃及人發明了紙草紙。
公元400年:許多文明社會都發明了更加穩定的墨水。它是用鐵鹽、橡樹樹癭和阿拉伯樹膠混合而成。這一基本配方使用了幾個世紀。
公元700年:羅馬人發明羽毛筆(鵝毛筆),用的是一種大鳥翅膀上的羽毛。羽毛筆在後來的1000年中成為(西方)主要的書寫工具。
1548年:西班牙書法家胡安·德·伊西亞爾在他的書法手冊中最早提及青銅筆。
1700年:尼古拉斯·比翁(法國路易十四時代的樂器製作大師)最早為自來水筆留下畫圖。他有5枝筆流傳下來。
(1)發明筆的資料擴展閱讀
筆選擇的注意事項
陷阱一:很多不透明的圓珠筆芯都不會按GB/T4306—92 (國標)的要求注足油墨的量,只有靠近筆尖處1-2厘米的油墨;有些透明的圓珠筆芯靠近筆尖的1厘米左右是可以寫的油墨,其餘的都寫不了。
陷阱二:劣質的油墨不能在0-40℃的國標要求的環境溫度范圍內使用,天氣熱了會流墨;天氣冷了又寫不出來。
陷阱三:圓珠筆的保質期國標要求為二年, 劣質的油墨幾個月就乾枯了。
陷阱四:圓珠筆的標准書寫角國標要求為47度,劣質的筆尖或劣質的油墨只有在垂直時能書寫,稍將筆桿握斜一點就難寫或寫不出來了(以握筆47度角左右,逆時針方向,快速打圈是直覺檢驗圓珠筆的好方法)。
陷阱五:圓珠筆與中性筆的筆桿多用塑膠做成,劣質產品的固定筆芯的蓋帽很容易滑牙、筆扣與筆套沒有接觸卡口、也沒有用膠水粘合,靠塑膠本身的張力接觸,容易脫落;尾塞用力書寫時也很容易頂脫。這些工廠的生產線幾乎全部按件計酬,就算有質量體系也不會做製程與製程終了的檢驗,質量體系形同虛設。
㈡ 筆是怎麼發明的
鉛筆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
在中世紀,人們用鉛和銀棒寫字,這種工具與其說是在寫字不如說是在刻字.到了15世紀義大利(Italy)製造出第一根鉛錫筆芯.
英國在1658年發現了石墨礦,它使寫字工具發生了一場革命,盡管這種筆當時非常昂貴.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鋼筆
鋼筆是一種主要以金屬當做筆身的筆類書寫工具,透過中空的筆管盛裝墨水(多為黑或藍),通過重力和毛細管作用,再經由鴨嘴式的筆頭書寫,寫時輕重有別,可說是西方書法的書寫工具。大部分鋼筆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葯水的小瓶或是吸管來填充墨水。關於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發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明了一種穩定加速流的鋼筆。只有3點關鍵的發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這些發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
毛筆
蒙恬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大將,曾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保衛國土,在毛筆發明前,中國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傳說蒙恬率軍駐扎在邊疆,需要經常向秦始皇奏報軍情,由於邊關戰情變化很快,文書往來非常頻繁,而刀刻速度又較慢,情急之下,蒙恬從兵士的裝備上撕下一撮紅纓,綁在竹竿上,蘸著點顏色寫起來,覺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製,作了許多能寫字的工具。北方狼多,士兵們常打狼,剝皮後,將狼毛製成筆頭。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筆的工具。這就是後來的狼毫毛筆和羊毫毛筆的來歷。這樣看來,說蒙恬發明了毛筆卻也當之無愧。
但1954年6月,在長沙左加公山發現了一座保持完好的戰國古墓,隨葬品中有一個竹筐,竹筐內發現了毛筆,筆毛是用上好的兔箭毛作的,這是至今為止發現時代較早也最完整的一支毛筆,比蒙恬用毛筆時間要早。另外,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其文化特點是彩陶,彩陶器形很多,上面繪有人面紋、魚紋、鳥紋、鹿紋、三角紋等多種花紋,彩陶的製作過程是先在軟的陶坯上描繪圖案,然後烘燒,推測當時的描繪工具應是毛筆類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工具。但由於沒有實物,只能是推測,如果確實是毛筆一類的工具,那麼毛筆的發明時間又要大大的上推了。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了毛筆,目前還是個謎。
㈢ 誰有「紙和筆的發明和演變」的資料
發明紙後,中國人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發明,所以隱藏了好幾百年,直到6世紀初才傳到日本。公元800年,造紙術被傳到埃及和摩洛哥,由摩爾人傳到歐洲。
㈣ 筆是怎樣發明的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毛筆之源一般人都以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殘留之朱書與墨跡,系用毛筆所寫。由此可知毛筆起於殷商之前,而蒙恬實為毛筆之改良者。
春秋、戰國時對筆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筆」、「聿」、「拂」等多種名稱。直到秦實行「書同文,車同軌」,才將筆的各種名稱統一稱作「筆」。相傳秦將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又據說蒙恬的夫人卜香蓮也精通制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到了漢代,筆已比較考究,路卮是當時的制筆高手。漢代制筆頭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還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軟毫並用。同時,筆管的質地和裝飾也豐富起來。據正史書籍記載,我國著名的宣筆就發明於漢代。
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自治區古居延地區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元代以後,以湖州為中心的制筆業日益興隆。我國的毛筆進入了第二個重要發展時期——湖筆時期。尤以羊毫筆最享盛名,為士林所愛,並得朝廷贊賞,此時的湖筆與宣筆已同享盛名,乃至超過了宣筆,成為全國毛筆的代表,譽滿海內外。被稱為「毛穎之技甲天下」的湖筆,發源於浙江省湖州市善璉鎮。古時,善璉隸屬湖州府,故這里出產的毛筆稱為湖筆,善璉也被譽為「筆都」。當時湖筆與徽墨、端硯、宣紙一起被稱為「文房四寶」,並出現了馮應科、張進中、吳升、姚愷、陸震、楊鼎、沈秀榮、潘又新等制筆名師。
明末清初,善璉湖筆逐漸外傳,善璉人在各地開設了一批著名的筆店,如北京的古月軒、賀連清,上海的周虎臣、楊振華、李鼎和,蘇州的貝松泉、陸益堂等。明清時期是中國制筆業發展的鼎盛期,供皇室的御用筆和官府用筆,製作精緻華麗自不待言,就連民間使用的毛筆,也十分注重裝飾和美觀。當時用作筆管的質材有竹,玉、雕漆、象牙、瓷,琺琅等,在筆管的裝飾上,也盡一切修飾之能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
㈤ 筆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1、鉛筆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
在中世紀,人們用鉛和銀棒寫字,這種工具與其說是在寫字不如說是在刻字.到了15世紀義大利(Italy)製造出第一根鉛錫筆芯.
英國在1658年發現了石墨礦,它使寫字工具發生了一場革命,盡管這種筆當時非常昂貴.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2、鋼筆
鋼筆是一種主要以金屬當做筆身的筆類書寫工具,透過中空的筆管盛裝墨水(多為黑或藍),通過重力和毛細管作用,再經由鴨嘴式的筆頭書寫,寫時輕重有別,可說是西方書法的書寫工具。大部分鋼筆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葯水的小瓶或是吸管來填充墨水。關於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發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明了一種穩定加速流的鋼筆。只有3點關鍵的發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這些發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
3、毛筆
蒙恬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大將,曾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保衛國土,在毛筆發明前,中國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傳說蒙恬率軍駐扎在邊疆,需要經常向秦始皇奏報軍情,由於邊關戰情變化很快,文書往來非常頻繁,而刀刻速度又較慢,情急之下,蒙恬從兵士的裝備上撕下一撮紅纓,綁在竹竿上,蘸著點顏色寫起來,覺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製,作了許多能寫字的工具。北方狼多,士兵們常打狼,剝皮後,將狼毛製成筆頭。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筆的工具。這就是後來的狼毫毛筆和羊毫毛筆的來歷。這樣看來,說蒙恬發明了毛筆卻也當之無愧。
但1954年6月,在長沙左加公山發現了一座保持完好的戰國古墓,隨葬品中有一個竹筐,竹筐內發現了毛筆,筆毛是用上好的兔箭毛作的,這是至今為止發現時代較早也最完整的一支毛筆,比蒙恬用毛筆時間要早。另外,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其文化特點是彩陶,彩陶器形很多,上面繪有人面紋、魚紋、鳥紋、鹿紋、三角紋等多種花紋,彩陶的製作過程是先在軟的陶坯上描繪圖案,然後烘燒,推測當時的描繪工具應是毛筆類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工具。但由於沒有實物,只能是推測,如果確實是毛筆一類的工具,那麼毛筆的發明時間又要大大的上推了。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了毛筆,目前還是個謎。
㈥ 筆的發明
不知道問的是不是毛筆?
而古代,在中國,使用的是毛筆。古希臘、古羅馬曾在木板面上塗蠟,然後用鐵棒在蠟面上劃寫。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將蘆葦桿削尖當筆使用。從中世紀開始,在歐美,則是使用蘆葦筆或鵝毛筆。
相傳毛筆是秦代大將蒙恬創造的。晉人張華的《博物志》上就有「蒙恬造筆」的記載;南朝周興嗣《千字文》中也有「恬筆倫紙」之說,都把蒙恬作為製造毛筆的始祖。近幾十年,隨著考古新發現,毛筆的產生,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
㈦ 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者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
鉛筆的發明--石墨+粘土
鉛筆發明者誕辰25O年
(埃菲社維也納2月18日電)盡管電腦已經得到普遍使用,但鉛筆仍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文具。人們現在紀念鉛筆的發明者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250周年誕辰。
哈特穆特誕生於1752年2月20日,他的父親是下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下,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後放在蠟中冷卻,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在中世紀,人們用鉛和銀棒寫字,這種工具與其說是在寫字不如說是在刻字。到了15世紀義大利製造出第一根鉛錫筆芯。
英國在1658年發現了石墨礦,它使寫字工具發生了一場革命,盡管這種筆當時非常昂貴。
毛筆是秦朝大將蒙恬發明的。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蒙恬率領30萬大軍向北進攻那裡的游牧民族匈奴。蒙恬帶兵向北,收復了河套,並在交界處修築了萬里長城。由於軍情瞬息萬變,蒙恬需要向內地送達大量書信。那時候,人們是用刀在竹簡上刻字的,為了刻寫大量書信,蒙恬的手下雙手磨出血泡,兩眼熬成白兔。於是蒙恬便竭力尋找好的書寫辦法。一天,蒙恬看到部下拿著紅纓槍比劃,忽然想到,何不把毛綁在竹竿上,蘸點顏色寫在白色的絲綢上呢?他試了試,效果真的很好。於是命手下如法制出許多「毛」筆來。那裡地處塞外,時有野狼出沒,也有人放牧羊群,狼毛和羊毛就成了最方便的制筆材料,這就是最早的狼豪筆和羊豪筆。
但有人認為實際發明時間要早許多。
1954年,我國長沙發掘出一座完整的戰國墳墓,裡面有一支毛筆。它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里,竿長18.5厘米,直徑0.4厘米,毛長2.5厘米,是用上好的兔毛製作的。但作法與現在的毛筆不同,並非將筆毛插在筆竿里,而是將筆毛轉在竿的外端,然後用細絲線纏住,外面塗漆。與筆放在一起的還有用來當「紙」用的竹片、刮削竹片的銅削和用來裝墨的小竹筒。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較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支毛筆。
一些學者認為,毛筆的產生可能遠遠早於戰國。因為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甲骨文片來看,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整齊劃一,有的字還細如毫發。其中一些文字寫而未刻,那麼,距今3000年前的人可能已經有了類似毛筆的書寫工具。而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發現的一些彩陶上也有各種圖案,大多線條流暢,應該是用類似於毛筆的工具畫上去,然後再在窯內燒制,這樣才能達到那樣的效果。
蒙恬發明毛筆在史書上有記載,但似乎此前已有毛筆使用,但還需要確切的考古發現來證實。
中性筆是日本人發明的。中性筆書寫的效果,最接近毛筆,可以寫出細致的筆劃來,比鋼筆、圓珠筆是一個不小的進步。相比日本人在中性筆墨水上的高技術含量,中國人發明的硬筆只是把鋼筆尖折了一個彎而已。
㈧ 有關筆的歷史和資料
我國的書寫用筆起源很早。根據未經刀刻過的甲骨文字判斷,夏商時期就已經有原始的筆了。如果再從新石器時期彩陶上面的花紋圖案來看,筆的產生還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
到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已經製作和使用書寫用筆了。那時筆的名稱繁多:吳國叫「不律」,燕國叫「弗」,楚國叫「幸」,秦國叫「筆」。
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筆」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傳說,我們所用的毛筆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蒙恬發明的。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括帶領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雙方打得非常激烈,戰爭拖了很長時間。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場上的情況,蒙恬要定期寫戰況報告遞送秦王。
那時,人們通常是用分簽蘸墨,然後再在絲做的絹布上寫字的,書寫速度很慢。蒙恬雖是個武將,卻有著滿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說的那種筆寫戰況報告,常使他感到影響思緒。
那種筆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寫不了幾個字就得停下來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會把非常貴重的絹給弄臟了。蒙恬以前就萌生過改造筆的念頭,這次要寫大量的戰況報告,這個願望就越來越強烈了。
戰爭的間隙中,蒙恬喜歡到野外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只野兔子回軍營。由於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裡沉沉的,一隻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彎彎曲曲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筆來寫字,不是更好嗎?」
回到營房之後,蒙恬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絹上寫出來的字斷斷續續的,不像樣子。蒙恬又試了幾次,還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塊絹也給浪費了。一氣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山石坑裡。
蒙恬並不甘心失敗,仍然抽時間琢磨別的改進方式。幾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這一天,他走出營房,想透透新鮮空氣。走過山石坑時,他又看到了坑裡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筆」。
蒙恬將它撿了起來,用手指捏了捏兔毛,發現兔毛濕源源的,毛色變得更白更柔軟了。蒙恬大受啟發,馬上跑回營房將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這時竟變得非常「聽話」,吸足了墨汁,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字體也顯得圓潤起來。
原來,山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由於這支筆是由竹管和兔毛組成的,蒙恬就在當時流行的筆名「幸」字上加了個「竹」字頭,把它叫做「笨」(今日簡寫作「筆」)。
(8)發明筆的資料擴展閱讀:
歷史上的名筆:
1、湖筆
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並稱為「文房四寶」,是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重要象徵。湖筆之鄉在善璉鎮。當地有筆祖蒙恬廟。相傳秦始皇的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外衣)」,發明了毛筆。
2006年,湖筆製作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太倉毛筆
太倉毛筆是一種民間工藝品。洛陽市孟津縣的太倉毛筆製作工藝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太倉毛筆最輝煌時,曾作為吏部的辦公用筆,因太倉毛筆的製作者多為潘姓人,素有「南湖北潘」之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房四寶
㈨ 筆是誰發明和演變的
史傳秦蒙恬造筆。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作戰,他都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王。當時,人們用竹簽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 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一隻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跡,心中不由來了靈感。他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插在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
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試了幾次,效果還是不行,於是隨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灰坑裡。
有一天,他無意中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筆。撿起來後,他發現濕漉漉的兔毛變得更白了。 他將兔毛筆往墨盤里一蘸,兔尾竟變得非常「聽話」,寫起字來非常流暢。 原來,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傳說這就是毛筆的來歷 。
(9)發明筆的資料擴展閱讀
中國上下五千年,形成自己的燦爛文化,古代常稱的「文房四寶」,就是傳統文化的外在體現。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其中四寶之首的筆,即毛筆,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產品。
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國文人都是用它揮灑奇思,宣洩情懷。文人以筆為鋤,以紙為田,筆耕不輟,因而漫長的中國歷史便成了「筆下春秋」。
毛筆,比古埃及的蘆管筆、歐洲的羽毛筆歷史更為悠久,可後者已退出歷史舞台,而毛筆與近代出現的鋼筆、鉛筆、圓珠筆,並稱為當代四大筆,在當今的書畫史上依然大放異彩,其生命力之強大令人嘆為觀止。
關於毛筆始於何時,眾說紛紜。最有故事性的說法要屬秦國大將軍蒙恬造筆。《史記》《博物志》等書籍上都有記載,蒙恬有君命在外,嫌以刀刻字太慢,於是「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製成毛筆。
因為這個傳說,蒙恬被尊為毛筆的始祖。浙江省湖州善璉百姓建「蒙公祠」,於每年蒙恬生日時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沿襲至今。但據史家考證,中國毛筆起源遠早於此,至少有6000年歷史。
㈩ 發明一支筆
我的答案也是invent a pen,你可以網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