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戽斗誰發明的

戽斗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10-29 20:45:18

① 王禎是誰

王禎字伯善。山東東平人。元代初年(1271年前後)生;元代中後期(1330年前後)卒。農學、農業機械。

王禎的家鄉,在元初已是封建文人薈萃的地方。早在窩闊台時代,萬戶嚴實就曾經在東平「興學養士」,當時的名士,如李昶、王磐、徐士隆、李謙等都曾在東平先後設帳授徒,培養了一批為封建王朝服務的人才,著名的有徐琰、申屠致遠、孟祺等人。其中孟祺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曾任山東西道勸農副使,曾參與編寫過《農桑輯要》一書。王禎可能受其影響而開始接觸農學,他在《王禎農書》中曾引用許多《農桑輯要》的資料。

王禎在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任宣州旌德縣(今安徽旌德)縣尹(縣官),任職6年,後於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調任信州永豐縣(今江西廣豐)縣尹。他在縣尹任內,為老百姓辦過不少好事。據《旌德縣志》記載,他在縣尹任內,一直過著極為儉朴的生活,從未搜括過民財。不僅如此,他還捐出自己的部分薪俸,辦學校、建壇廟、修橋梁、興辦了不少造福於民的公共事業。此外,他還兼施醫葯,救濟窮苦有病的人,深受當地人民的稱贊。王禎不僅是廉潔奉公的縣官,而且是勸農興桑、積極發展農業生產的農學家。他認為作為地方官,如果不熟悉農業生產,不懂得農業知識,就難盡到勸導農桑的責任。他不僅搜羅以前的歷代農書,孜孜研讀,而且經常注意觀察各地的農事操作和農業機具,從而為他撰寫農書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對那些只知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進行了無情的抨擊:這些人自己都不懂「農作之事」,「安能勸人」。他們常以勸農為借口,前呼後擁地下鄉敲詐勒索,名為「愛民」,實是害民。他還說,這些當官的只以「驕奢為事」,從來不想一想所享用的一寸絲、一口飯都出自「野夫田婦之手」,他們橫征暴斂,盡力搜括民脂民膏來養肥自己。他的言行充滿了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

② 古代的筒車和翻車分別是什麼時期發明

筒車最初發明於隋朝,但唐朝的筒車勝於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漢代的畢嵐是我國歷史上「翻車」的「創造」者,而三國時的馬鈞,應是翻車技術的「改進」者。

筒車(chinese noria)亦稱「水轉筒車」。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據史料記載,筒車發明於隋而盛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種靠水力自動的古老筒車,在家鄉鬱郁蔥蔥的山簡、溪流間構成了一幅幅遠古的田園春色圖,為中國古代人民傑出發明。

筒車又稱 「天車」 、「竹車」 、「水輪」、「水車」,是水力灌溉工具。按照材質分竹筒車和木筒車兩種。筒車的水輪直立於河邊水中, 輪周斜裝若干竹木製小筒, 有達四十二管者。利用水流推動主輪; 輪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滿, 至頂傾出, 接以木槽, 導入渠田。最早的記載見於唐代, 宋以後逐漸推廣。南宋張孝祥《於湖居士集》中《竹車》詩雲: 「轉此大法輪, 救汝旱歲苦」。「老農用不知,瞬息了千畝。」功效顯著,較人、畜力翻車為優, 一些地區沿用至今。

翻車又名龍骨水車,舊時中國民間灌溉農田用的龍骨水車。為世界上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農用水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曹魏時,經過改制的翻車用於灌溉。

《後漢書》記有畢嵐作翻車,三國馬鈞加以完善。翻車可用手搖、腳踏、牛轉、水轉或風轉驅動。龍骨葉板用作鏈條,卧於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池塘邊。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驅動鏈輪,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如此連續循環,把水輸送到需要之處,可連續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運方便,還可及時轉移取水點,即可灌溉,亦可排澇。中國古代鏈傳動的最早應用就是在翻車上,是農業灌溉機械的一項重大改進。

(2)戽斗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莊周《南華經》記載的漢陰抱翁老人恥用的桔槔,即是豎於井邊的提水器械。隨著社會的發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來越被重視,先後又出現了戽斗、汲筒、龍骨車(又名翻車)和筒車。戽斗是用粗繩縛於木桶或笆斗的兩邊,兩人對立各執一繩,將河水汲入田間。

汲筒是用打通竹節之粗大竹桿,相互連接,隨地勢高下,用木石支架,跨越澗谷,引水入田。龍骨車是用連串的活節木板裝入水槽中,上面輔以橫軸利用人力踏轉或利用牛力旋轉,溝溪河水隨板導入田中。筒車是利用水力運轉的原理,讓竹筒取水,流水自轉導灌入田,不用人力。

筒車的使用在安康始於南宋郭浩營田時。恆口千工堰龍口下筒車河是郭浩營田時制筒車引水入渠處,故地留「筒車河」之名。在河東岸崖壁上遺有石刻兩方,字跡雖已漫漶,但依稀仍可認出「奉檄制龍筒車」、「提水入堰」、「灌田」等字樣。

後來發展的高轉筒車,王禎《農書》描繪的高轉筒車,屬於提水機械。以人力或畜力為動力,外形如龍骨車,其運水部件如井車,其上、下都有木架,各裝一個木輪,輪徑約四尺(明代一尺約合0.32公尺)輪緣旁邊高、中間低,當中做出凹槽,更顯凹凸不平,以加大輪緣與竹筒的摩擦力。

下面輪子半浸水中,兩輪上用竹索相連,竹索長約一尺,竹筒間距離約五寸,在上下兩輪之間、在上面竹索與竹筒之下,用木架及木板托住,以承受竹筒盛滿水後的重量。高轉筒車也用人力或畜力轉動上輪。

綁著竹筒的竹索是傳動件,當上輪轉動時,竹索及下輪都隨著轉動,竹筒也隨竹索上下。當竹筒下行到水中時,就兜滿水,而後隨竹索上行,到達上輪高處時,竹筒將水侵瀉到水槽內,如此循環不已。帶動連成串的小竹筒盛水,沿水槽而上,可在高岸上從低水源地區取水。

南宋以來,筒車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並漸行推廣普及。明、清之際,安康各縣都可見到筒車。地方誌書多有記載。諸如平利壩河的筒車埡,紫陽縣的筒車溝,寧陝縣汶水河的筒車灣這些至今沿用的地名,即可探尋到當年的蹤跡。在漢濱區迎風鄉黃洋河畔,至今仍可看到筒車風姿。它們在噴珠濺玉、澆灌農田的同時,也成了人們旅遊觀光的靚麗風景。

③ 筒車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什麼玩意

筒車發明於隋而勝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陳廷章在《水輪賦》示意圖曰:「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匠氏之程。始崩騰以電散,俄宛轉以風生。雖破浪於川湄,善行無跡;既斡流於波面,終夜有聲。」把它安裝在有流水的河邊上,因為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動木葉輪不停轉動,將地槽里的水通過竹筒提升到高處,倒入天槽流進農田中。這種靠水力自動的古老筒車,在家鄉鬱郁蔥蔥的山簡、溪流間構成了一幅幅遠古的田園春色圖,為中國古代人民傑出發明。

④ 古代的筒車和翻車分別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筒車
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
水力筒車。莊周《南華經》記載的漢陰抱翁老人恥用的桔槔,即是豎於井邊的提水器械。隨著社會的發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來越被重視,先後又出現了戽斗、汲筒、龍骨車(又名翻車)。
翻車
據《後漢書·張讓傳》記載,東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畢嵐曾製造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

⑤ 中國古代那個人發明了水車

中國正式記載中的水車,則大約到東漢時才產生。東漢末年靈帝時,命畢嵐回造「翻車」,已有輪軸槽板等基答本裝置。又有一說三國時魏人馬均也有「翻車」的製造(見《三國志.魏志》卷二九杜 傳裴松之注)。不論「翻車「究竟首創於何人之手,總之,從東漢到三國」翻車「正式的產生。

⑥ 戽斗何時出現的

戽斗:一種用柳條或竹、木製成的、兩側系有長繩的斗狀提水工具,有記載始於元代。

《王楨農書》農器圖譜集有「戽斗」一條:挹水器也。又說: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車,當旱之際,乃用戽斗,控以雙綆,兩人挈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
王楨系東魯人氏,他的《農書》記的都是北方的物產器具,可見戽斗本是北方的太平風物,慢慢地傳到南方。南方水系發達,灌溉不難,但只要田地高於水面,便須倚賴人力輸水。水車大約是最著名的灌溉農具,連城裡的孩子都知道:)水車一人即能操作,我試過,很考驗臂力,用不來,但我喜歡看水車車水,木頭槳片那麼流利地撲進水裡,水一格格地升上來,很有韻律感。戽斗得兩人來,但如果水面不低,好農夫也能一個人用上手,我也能用,不過不能持久,算不上好農夫。
《農書》說,戽斗可用柳條編成,這種戽斗我沒見過,柳條戽斗應該是中國古時手工業發達的一個極好的證明,柳條編的盛水籃子,可以想像嗎?:)我們村子裡用的戽斗有木頭箍的,不過不特好用,木比水輕,要潛下去把水舀起來,需要額外的技巧和力氣。用得多的是塑料戽斗,從供銷社或個體商店買來塑料戽斗,穿過木棒,繫上四條繩子,便是成品,可以用了。
水稻田極耗水,隔天便須戽水灌溉。霧蒙蒙的早晨,草尖掛著露珠,才走一會,褲腳便濕了,後來太陽升起來,霧氣和露水都不見了,再一會就熱起來,直到中午,才能回家歇息。
戽水是極費時耗力的勞動。哪家要是有泉眼自流灌溉的水田,那是極受羨慕的資產。我們村子山田少,溪田一分也無,多的是填海而成的改良田,這種田貧瘠難耕,還得不時放水洗田,海田鹽分太多了。因此家家為戽水所苦。只有夏天水庫放水時,清水經漫長的渡槽和水渠再經導流渠送到田裡,大家才能休息幾天。水庫清水到時,舉村歡騰,那歡樂的氣氛,至今記得。網路戽斗一詞,竟檢舉出放翁的一首詩,《喜雨》,「水車罷踏戽斗藏,家家買酒歌時康。」天雨便可免灌,農人歡喜。古今皆同啊。
王楨,中國元朝的發明家,正史上無傳,他的事跡見於安徽、江西的志書中。 相傳元朝有一個縣令名叫王楨,年輕時在宣州旌德縣當縣令。他發現自古以來,農民一向以「靠天吃飯」的方式耕作讓農業停滯不前,因而積極提倡農桑,並為中國的農業帶來諸多貢獻貢獻。王楨對農業的第一大貢獻是:發明綠肥。其方法是將大堆青草漚爛,然後當作肥料施到田裡。眼見著王楨的農作物長得非常茂盛,農民也都跟著仿效起來。 接著,王楨又發明了另一項偉大的農業工具:水碾車。這是利用水力沖擊水輪,使之產生動力,將水從低處引至高處的發明。隨後不久,王楨又將水碾車改良成可以一邊引水,一邊碾米,磨面和春榖的農業機械-水輪三事。數百年來,這項發明使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從勞動里解放出來,大幅度的減輕了農民的工作量。
王禎不但在農業科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貢獻,即便在機械史和印刷史上,也有光輝的成就。像他這樣多才多藝的科學家,在中國科學史上是可說是難能可貴的人才。
水車罷踏戽斗藏,家家買酒歌時康。
宋 陸游《喜雨》詩
戽斗,挹水器也……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車,當旱之際,乃用戽斗。控以雙綆,兩人挈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
明 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十七
﹝龍船﹞順流而折,謂『打招』。一招水如濺珠,中置戽斗戽水。
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
亦可用於形容人的相貌,意思是下巴比一般人略長。也稱地包天
在正常情況下,當上下牙齒咬合時,應該是上前牙咬在下前牙的外面,若相反的話即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這在醫學上稱「前牙反牙合」、「反牙合」,俗稱「地包天」,也叫「兜齒」,也稱為「戽斗」。

⑦ 古代的筒車和翻車分別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筒車在春秋時期就已發明。莊周《南華經》記載的漢陰抱翁老人恥用的桔槔,即是豎於井邊的提水器械。隨著社會的發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來越被重視。

翻車在東漢時有宦官畢嵐發明,畢嵐所創造的翻車,雖未直接運用於農業生產,但「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用翻車灑水於南北郊路,來節省百姓灑水的費用),故對於國計民生也是有一定貢獻的。

(7)戽斗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筒車立輪周圍斜裝若干小竹筒(或小木筒)。下部水筒在塘中裝水後隨輪轉至上部,自動瀉水入木槽灌溉田地。筒車由水力驅動。

還有一種高轉筒車,有兩個立輪,上下各豎一輪,下輪的一半沒在水中。當上輪轉動時,水筒盛水自下隨著木槽向上,將水瀉入上輪,空筒隨輪轉下盛水。筒車是一種利用水力自動提水的工具,也有用畜力轉動的。簡車在黃河中下游一帶較多。

翻車車身以木板作漕為水道,槽中設行道板,環以龍骨板葉作刮水器,兩頭裝大、小輪軸。利用人力、畜力或風力帶動龍骨板將水刮入車槽,水沿車槽提升至高處而流入田間。在近代水泵發明之前,它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提水工具之一,對於灌溉農田、發展農業生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⑧ 歷史疑問

民間最早的汲水用具該是"桔槔"。《莊子.外篇.天地篇》中,載子貢南遊,反途路過漢陰時,看到一個老丈人辛苦的抱瓮汲水灌溉,事倍而工半,於是告訴老翁一種省力的器具,名曰之『槔』。它的製作方式是:『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掣水若抽,數如沃湯。』也就是用一條橫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掛著汲水的木桶,一端掛著重物,像杠桿似的,可以節省汲水的力量。從抱瓮灌地到桔槔汲水初步利用器械,可以說是水車發明的先軀。

水車發展史資料看這里
http://..com/question/28678756.html?si=3
http://ke..com/view/65944.html?tp=0_00
水排

水排是我國古代一種冶鐵用的水利鼓風裝置。人類早期的鼓風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爐子用好幾個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動這些排囊,就叫「水排」。水排發明於東漢早期,是南陽太守杜詩(?-38)在總結勞動人民實踐經驗基礎上發明的。因為它「用力少,見功多」所以大家樂於使用。三國時期的韓暨把它推廣到了魏國官營冶煉作坊中,用水排代替過去的馬排、人排,四季不歇。水排不但節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風能力比較強,因此促進了冶鐵業的發展。水排在我國沿用了很長一個時期,直到本世紀七十年代,一些地方還在使用。
漢代的水排由同一時期的水碓和翻車結構推測,也是一種輪軸拉桿傳動裝置、我國古代水排構造的詳細技術最早見於元代的《王禎農書》,依水輪放置方式的差別,分為立輪式和卧輪式兩種。都是通過輪軸、拉桿及繩索把圓周運動變成直線往復運動的,以此達到起閉風扇和鼓風的目的。因為水輪轉動一次,風扇可以起閉多次,所以鼓風效能大大提高。

http://images.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www.cws.net.cn/cwsadmin/UploadFiles/yemao20041123103618458.jpg&imgrefurl=http://www.cws.net.cn/kjcg/CWSArticle_View.asp%3FCWSNewsID%3D17232&h=330&w=371&sz=22&hl=zh-CN&start=25&tbnid=Wi5peo_Ly691MM:&tbnh=109&tbnw=122&prev=/images%3Fq%3D%25E6%25B0%25B4%25E6%258E%2592%26start%3D20%26ndsp%3D20%26svnum%3D10%26hl%3Dzh-CN%26lr%3D%26newwindow%3D1%26sa%3DN

翻車

漢代,出現了一種新式的提水工具——翻車。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時畢嵐發明了翻車,「翻車設機車以引水」。翻車的工作原理是:其上、下鏈輪,一主動,一從動,繞在輪上的翻板就是傳動鏈,這個翻板兼做提水的工作件,一面帶動翻車轉動,一面把水提上來。長期以來,翻車成為我國農村中應用最廣、最為重要的一種提水機械。馬鈞對翻車進行了改進,製造了新式翻車,結構精巧,能連續不斷地提水,效率大大提高。這種新式翻車也較省力,兒童都能轉動。以後,這種翻車發展為龍骨水車,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1129415952&tn=imagedetail&word=翻車&in=2

筒車

亦稱「水轉筒車」,是唐代出現的一種提水工具。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其原理為: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兩個硬樁,制一大輪,將大輪的軸擱在樁叉上。大輪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裡,可自由轉動。大輪輪輻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個個竹筒,岸旁湊近輪上水筒的位置,設有水槽。當大輪受水板受急流沖激,輪子轉動,水筒中灌滿水,轉過輪頂時,筒口向下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並沿水槽流向田間。此種筒車日夜不停車水澆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約產生於隋唐時代。唐詩人劉禹錫有《機汲記》加以描述。直至今日,雲、桂、川、甘、陝、粵等地仍使用之。此外,尚有「畜力筒車」,依靠齒輪傳動帶動筒車;「高轉筒車」,通過兩大輪,將低處之水帶向高處,結構均巧妙合理,為我國古代人民傑出發明。唐陳廷章《水輪賦》:「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匠氏之程。始崩騰以電散,俄宛轉以風生。雖破浪於川湄,善行無跡;既斡流於波面,終夜有聲。」宋梅堯臣《水輪詠》:「孤輪運寒水,無乃農自營。隨流轉自速,居高還復傾。」《宋史.太祖紀三》:「六月庚子,步至晉王邸,命作機輪,挽金水河注邸中為池。」宋李處權《土貴要予賦水輪》詩:「江南水輪不假人,智者創物真大巧。一輪十筒挹且注,循環下上無時了。」明王臨亨《粵劍編》卷三:「水車,每輻用水筒一枚,前仰後俯,轉輪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為輪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802764503&tn=imagedetail&word=筒車&in=5

⑨ 戽斗是哪個朝代的謝謝

宋代。

戽斗一種取水灌田用的舊式農具。用竹篾、藤條等編成。記載始於宋代。

戽斗是一種取水灌田用的舊式漢族農具。用竹篾、藤條等編成。略似斗,兩邊有繩,使用時兩人對站,拉繩汲水。亦有中間裝把供一人使用的。亦可用於形容人的相貌,意思是下巴比一般人略長。也稱地包天。

(9)戽斗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農業灌溉方式一般可分為為傳統的地面灌溉、普通噴灌以及微灌。傳統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溝灌、淹灌和漫灌,但這類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較低,是一類很不合理的農業灌溉方式。

另外,普通噴灌技術是中國農業生產中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噴灌技術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現代農業微灌溉技術包括微噴灌、滴灌、滲灌等。這些灌溉技術一般節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較傳統灌溉模式高,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弊端。

現代科學灌溉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資源,緩解地下水開采過量、地殼下沉的嚴峻局面,同樣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與精確施肥的有機結合,改善農作物、果樹等的生長條件,提高單產和果實品質,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閱讀全文

與戽斗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