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寫一份哈尼梯田的導游詞200字
自我介紹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來到七彩雲南這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我謹代表怡美國際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想必我前世肯定把脖子都扭斷了才換來今天與大家幾天共處的時光啊!我很珍惜與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我覺得這就是緣分。在接下來的幾天行程里我將竭盡全力為大家講解與服務,希望給大家一段輕松、愉快的旅途。
大家在眾多旅行社中選擇了怡美國際旅行社想必不僅僅是一種緣分,更多的應該是對怡美的支持與信任。作為怡美的一名導游,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你們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為大家的選擇點個贊!因為怡美國際旅行社是東南亞最大的旅遊平台商,公司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怡美實業產業鏈的綜合優勢,引入國際先進的旅行社經營理念和管理手段,成為了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的規模非常大,光導游就有近1000人,而且我們在服務區都設有怡美假日服務站,為遊客提供熱水、暈車葯等服務,這是其他旅行社所不能提供的。所以各位朋友,請相信你們的選擇,相信怡美國際旅行社,更要相信我,我將會帶領大家體驗不一樣的旅行。
在我身後的這一位呢請大家尊稱他為王師傅,在此次行程中,最辛苦的就是他了,當我們都進入夢鄉時他卻還在全神貫注地開車,現在就讓我們響起掌聲,給我們的王師傅加油鼓勁!在各位的家鄉可能是稱呼開車的人為司機,但在我們雲南啊是特別尊敬手藝人的,所以我們把開旅遊車的稱為師傅,只有拉小動物的才叫司機。請各位都入鄉隨俗,這樣玩得才會更加盡興。
那介紹了這么多,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我是誰了吧!我呢就是大家此次行程的導游,我的名字叫蘇XX,蘇是蘇東坡的蘇,X是X的X,請大家一定要記住了。因為大家這幾天行程的吃、住、行、游、購、娛就全部由我負責了,為了讓你更容易記住
我,你也可以叫我小蘇、蘇導,當然也可以叫我少數民族名字阿XX,但千萬別叫我服務員啊!
說到雲南啊,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是不是大象滿街跑,孔雀天上飛,還有咱少數民族。好,那大家都猜猜看,我是什麼民族呢?啊,對!我呢就是來自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名彝族姑娘,高考結束後我就獨自背起行囊來到了我們省會昆明讀書(轉自:www.bdFqy.com 千 葉帆 文摘:紅河哈尼梯田導游詞),讀的就是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就順理成章的當了一名導游。
提到我的家鄉紅河,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那絕對是被譽為「真正的大地雕塑」的紅河哈尼梯田啊!紅河哈尼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多個少數民族利用當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氣候條件,創造的農耕文明。而最具代表性的呢就當數元陽哈尼梯田了。智慧的哈尼族祖先在半山腰水源充足、溫暖向陽的山坡上選擇修建村寨,村寨的上方是茂密的森林,作為哈尼人民的水源地,村寨下方是梯田,為人的生存奉獻糧食。哈尼族在閑暇之餘喜歡沏上一壺醇香的普洱茶坐著喝喝茶、聊聊天,以緩解耕作的勞累。他們崇尚黑色,喜歡用自己織染的青黑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女子多穿無領上衣,下穿短褶裙。那大家知道我們哈尼族怎樣挑選一位勤勞、健康的姑娘嗎?第一、我們看她的屁股黑不黑!我們哈尼族姑娘穿的是短褶裙,在田間地里勞作的時候是要彎腰的,屁股向上抬,經太陽一曬就黑了,那屁股越黑是不是就證明她越勤勞了。第二、我們看她屁股露的多不多。因為在我們哈尼族姑娘的裙子上是佩戴銀飾、銀鏈的,銀飾、銀鏈一多,就會把裙子給墜下來。然而大家都知道,銀有除濕、去病、保健的功效,我們哈尼族姑娘佩戴銀飾、銀鏈呢,就可以有效去除體內因多年在田間地里勞作染上的濕氣,這樣姑娘的身體不就健康了嗎?
千百年來哈尼人民崇拜自然、認識自然、順應自然、改造自然,變自然生態為農業生態,將森林、村莊、梯田、水系四個要素,和諧統一,科學又實際,既解決了吃飯生存問題,又使環境得到了保護。1300多年以來,這個生態系統養育了這方水土的哈尼族、彝族、瑤族、傣族、壯族、漢族等等世居民族,各民族互幫互助,成為了紅河哈尼梯田一道道美麗的人文風景
線。說到這兒,可能大家又會有疑惑了,我們這么多民族是怎樣相互包容、和諧發展的呢?那不僅是因為我們有濃厚的梯田文化,還因為在我們享有「滇南鄒魯」美譽的紅河建水有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的全國第二大文廟,在這種儒家文化的影響下,我們各民族之間才得以友好往來,繁榮發展。我想對於大多數男士而言,對於紅河的印象更多的應該是咱香氣充足、口感舒適的紅河煙,對吧?目前紅河煙已成為我們紅河的一張名片了,它實現了紅河經濟的騰飛,也為雲南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紅河,希望大家下次來雲南的時候可以來到小蘇的家鄉紅河做客。最後用我的名字預祝各位朋友此次旅途:舒心、圓滿!
❷ 哈尼族人是如何利用自然條件從事生產和安排生活的
哈尼族
一進入祖國滇南的哀牢山區,讓人贊嘆的不僅僅是這里的青山綠水,還有那無數座高達數十級乃至數百級的「田山」。這些古老村落前鱗次櫛比的梯田,順著山勢,層層疊疊,猶如數不完的道道天梯,從遠遠的山腳箐底直掛山頂雲天,在茫茫雲海中若隱若現,不知是山的田,還是田的山。冬未春初,梯田波光粼粼,再加上那遠近山色,田邊村旁的棕擱樹、鳳尾竹的襯托,猶如一幅幅奇巧而壯麗的山水畫,構成哈尼山鄉特有的風光。
哈尼族是我國西南邊疆古老的民族之一,總人口125.4萬多。他們自稱為哈尼、卡多、雅尼、碧約、布都、白宏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共同意願,統一族名為「哈尼族」。哈尼族世代生息在巍峨蒼郁的哀牢群山之中,絕大部分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紅河與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其中哀牢山區的元江、墨江、紅河、元陽、金平、綠春、江城等縣,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占當地人口的一半以上,占哈尼族總人口的76%,其餘分布在無量山區、紅河以東各縣。
哈尼族有本民族語言,歷史上無本民族文字。1957年政府為其創造了一套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已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試驗推行。
哈尼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彝族、納西族、拉祜族等民族同源於古代的氏羌族群。隋唐時期,哈尼族先民與彝族先民同被稱為「烏蠻」。公元10世紀中葉,哀牢山區因遠、思陀、溪處、落恐、維摩、強現、王弄七部哈尼族因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有功,得到大理國段氏的分封,開始建立領主制度。在哈尼族地區,元朝設「和泥路(「和泥」一詞是哈尼族從唐代到清代年間最普遍的歷史名稱,也是自稱之一),明初改為和泥府,後來又分別設納樓、溪處、思陀、左能、落恐等長官司,隸屬臨安府。哈尼族首領被任命為大小土司。清代一部分土司被改土歸流,一部分地區仍保留土司制度。
近代,哈尼族進入封建社會,但各地發展不平衡。元江、墨江、鎮沉等地早已進入地主經濟階段,紅河南岸的元陽、紅河、綠春、金平和江城縣處於封建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過渡階段;西雙版納的哈尼族處於傣族封建領主統治之下,部分山區尚保留有原始社會殘余。哈尼族從事山區和半山區農業生產,以農產品為主要生活來源,並經營少量手工業、畜牧業、狩獵、採集、貿易等;尤其以善於耕種梯田和山地著稱。
哀牢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資源豐富。處處是山澗溪流,流水潺潺,常年不斷,真正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利用山區的自然條件開墾梯田種植水稻,是哈尼族的一大特長。據文獻記載,哈尼族先民墾田種稻歷史悠久。當他們還在「都廣之野」居住時,已耕田種稻了。唐代,聚居在哀牢山鎮沅江、墨江、元江、紅河等地的哈尼族先民耕作山田的技術已達到了「殊為精好」的水平。清代,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梯田被列名於中國農田史上七種田制之一。雲南多數的民族都善於開墾梯田,但所墾台數之多,難度之大,技術之精,則當首推哀牢山區的哈尼族。哀牢山區阡陌相連的座座「田山」,是哈尼族人民長期辛勤開發、精心耕種的成果,也是他們為祖國大地增添的錦綉。
哈尼族人民有著反帝反封建的光榮傳統。1855年~1874年,哀牢山爆發了哈尼族田四浪領導的農民反清起義,建立政權達20年之久,給封建統治者以有力打擊; 1917年又爆發過盧梅貝領導的反抗土司壓迫的起義; 1925年和1935年,哈尼族人民反擊法帝國主義的入侵,堅持了長期的斗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哈尼族人民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哈尼山寨一般建在朝陽、開闊、涼爽並有泉水的山樑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勢建立村寨,每寨少則幾戶人家,多則近千戶。沿著崎嶇的山路,走進哈尼村寨,你會看到村前梯田層層,村後是鬱郁蔥蔥的古木叢林或灌木山坡。材寨四周種植棕擱、竹,以及梨、李、桃、柿等果木樹和靛青。寨子邊沿的磨秋場(「苦扎扎」節日期間眾人娛樂場地)上豎著一根高約2米、直徑25厘米的木樁,稱「磨秋樁」,作為村寨的標志。哈尼族人民的住房風格較多地反映出農耕生活的特點,有土掌房、土木結構草頂樓房、干欄或竹木結構樓房等幾種。
哈尼族以農耕為主,因此,他們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對自然力的崇拜,其祭把活動與農業生產直接相聯。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階段,都要舉行特定的祭祀活動,而且,每次農業祭祀活動也就成了他們特有的節日。他們的主要傳統節日有「年首扎勒特」(十月年)、「苦扎扎」(五月節)、插秧節和嘗新節等。
「苦扎扎」是哀牢山一帶哈尼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每逢夏歷五月,哈尼族人民便迎來了盛大節日「苦扎扎」。節日歷時三至五天,慶典活動極為隆重。這時繁忙的春耕生產已經結束,盛夏農閑,有社交娛樂的時間,因此,「苦扎扎」節兼有社交娛樂、預祝「五穀豐登,人畜安康」的意思。節日里殺牛祭神,青年們聚集一起盪鞦韆、坐騎磨秋、摔跤、唱歌跳舞,盡情歡樂。有的地方夜晚還要在家裡點燃松明火把,敲擊什物,以示驅病魔出寨。
最有趣的是坐騎磨秋,這是「苦扎扎」節狂歡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磨秋,是指橫架在堅實秋樁頂部的松木秋桿。秋桿兩端坐騎人數相等,一般一邊一人為宜。一邊坐騎的人用腳猛力蹬地,便騰空而起,對方雙腳落地亦蹬地騰起,秋桿反復起落,飛旋不停,驚險緊張。勇敢的哈尼族小夥子在秋桿上翻飛如燕,悠然自得。
哈尼山鄉明媚的藍天、那層巒疊翠的群山,連接雲天、碧波粼粼的層層梯田,是那樣的和諧優美。可以說,哈尼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和節日、宗教信仰等都烙上了「梯田文化」的印記。林子里,山寨邊,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一個古老的民族邁著雄健堅實的步伐,頑強地創造著自己民族獨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❸ 哈尼族梯田的特點有哪些
一、哈尼族梯田(元陽梯田)特點如下
1、面積大,形狀各異的梯田連綿成片,每片面積多達上千畝;
2、地勢陡,從15度的緩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見梯田;
3、級數多,最多的時候能在一面坡上開出3001多級階梯;
4、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2多米的山上,可以到達水稻生長的最高極限。
二、元陽梯田
1、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
2、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
3、紅河哈尼梯田位於雲南南部,遍布於紅河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總面積約100萬畝,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園風光畫。
❹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培訓制度怎麼做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員工教育培訓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開發人力資源,樹立公司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提高員工素質,不斷為各崗位培養和輸送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以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特製訂本制度。 第二條 教育培訓體系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新員工崗前統一教育培訓; 2.員工在崗教育培訓。 二、崗前培訓 第三條 新錄用員工報到後應接受人力資源部組織的崗前培訓,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參加。培訓結果將作為今後定職定級的參考。 第四條 崗前培訓的目的: 1.使員工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經營目標、各項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盡早融合到員工隊伍中去,順利開始其職業生涯。 2.使新員工盡早掌握工作要領和工作程序、方法,達到工作質量標准,完成崗位職責創造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和個人收人的條件。 第五條 崗前培訓的內容: 1.講解公司歷史、現狀、經營范圍、特色和奮斗目標; 2.講解公司組織機構設置、介紹各部門人員; 3.講解各項辦公流程,組織學習各項規章制度; 4.介紹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輔導使用辦公設備; 5.解答疑問; 6.組織撰寫心得體會及工作意向。 第六條 專業技術性要求較強的崗位,由部門經理根據需要另行組織崗前專業培訓。培訓計劃及結果報行政部備案。 三、在崗培訓 第七條 在崗培訓的目的: 1.提高、完善和充實員工各項技能,使其具備多方面的才乾和更高水平的工作能力,為工作輪換和橫向調整以及日後的晉升創造條件; 2.減少工作中失誤、工傷事故和災害的發生,降低失誤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人身安全; 3.減少員工工作中的消耗和浪費,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243.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氣氛。 四、附則 第八條 本條例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第九條 本制度自xx 年xx月xx日起實施。 但願這個可以幫助你
❺ 我國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他們有哪些習俗
哈尼族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等縣。人口125萬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52年建立紅河哈尼族自治區(縣級),1957年11月18日與蒙自專區合並成立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4年5月18日建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1979年11月28日建立墨江哈尼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2日建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哈尼族有自已的語言,並有三種方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哈尼族過去一直沒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奧色密色》是哈尼族地區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較完整的一部神話史詩。
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區和半山區。住房一般是土木結構的樓房,土牆木,屋頂有平頂、雙斜面和四斜面幾種。
哈尼族社會發展不平衡,鄰近漢族地區,明清以來即進入封建社會,接近傣族的地區,則受傣族封建領主統治;個別地區還殘存一定的原始農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特點。哈尼族仍保存著父子連名制,反映了父權制的確立。
哈尼族主要從事農業,還善於種茶。哈尼族種植茶葉的歷史相當久遠,哈尼族地區的茶葉產量已佔雲南全省產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十月節(新年)和六月節。此外,與漢族一樣,也過春節、中秋節等。
禁忌:產婦分娩,忌外人闖入室內;進村時不能披著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腳架烘濕鞋;禁止砍伐「龍樹」和將污穢物扔置「龍樹」之下。
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日常食俗 哈尼族過去日食兩餐注食是當地產的稻米,玉米為輔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飯粑粑、米線、卷粉和豌豆涼粉等。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哈尼族分支僾尼人喜將瘦肉剁細,與大米、薑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並以此為主食的上品。擅長利用當地土特產原料腌制鹹菜、烹制肉類及各種風味菜餚。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塊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鹽、辣椒、惜和生肉製成的。比較有名的風味菜菜餚還有蜂蛹醬、暴腌芭蕉心、酸筍炒麂子肉、省肉鬆醬、清湯橄欖魚、螃蟹燉蛋清、煮蛇圓子等。不論平時或節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豆豉的吃法很多,可將其配上辣子、芫荽、姜、蒜苗燒熟作主菜;將豆豉切片炸香拌竦椒面當鹹菜等哈尼族有共享獵物之習,當獵食們進山捕獵歸來,無論獵物多少,全寨子人都可來分割獵物,各有家都可分享一份。如果獵物太少,就直接煮好,大家一起分享。
飲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飲用的酒多是自家釀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喝茶多用煨釅茶的方式。即先用銅壺或大口缸在火塘上將水燒沸,然後再放入茶葉煨煮,待再燒開時飲用。一般每天一次只飲一道。西雙版納的僾尼人都喝鮮茶,茶葉都是現喝現採的老葉,有的甚至是帶枝的老葉。燒茶時先將鮮茶用火烤至微黃或焦糊,然後投入沸水內,煮沸即可飲用,鮮茶有一種苦澀味,但能消暑解渴。
哈尼族過去認為火是家庭的生命,對火很敬畏,必須保護火種長久不息。每家都有數個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僅要煙火不斷,而且每個火塘的用處也不能弄混。一般一個火塘煮小鍋飯、炒菜用;一個火塘支有蒸鍋,專門用來蒸制食品;還有個火塘只煮豬食,從不亂用。
節慶、禮儀食俗 哈尼族傳統歷法把一年分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個季節,每季為四個月。在一年之中有過兩個年節的習慣。一個是十月年,另一個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在農歷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過,歷時五至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屆時家家都要殺一隻紅公雞,就地煮食,不得拿入室內,全家每一個成員都得吃上一塊雞肉,准備出嫁的姑娘則不能吃。隨後要做三個飯團和一些熟肉獻給同氏族中輩份最高的老人。寨子里要舉行盛大的街心宴,即每天有近百張桌子連在一起,各家各戶都爭相獻上自己的拿手好菜,以展示自己的烹調手藝;六月年是在六月里舉行,具體日期由祭司選定,以祭天神和穀神為主要內容。屆時也要殺雞宰羊,舉辦酒筵盛餐。在為天神建蓋秋房時,要在門口殺牛進行祭神,祭畢按人均分牛肉,共享神賜。還有小寨神及端午節、新米節等許多傳統節日,在節日中都要拿出最好的食物進行慶賀,以酒、雞和糯米飯必不可少,紅河地區的哈尼族每年七、八月間,還要舉行盛大的喝新谷酒儀式,預祝這一年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屆時要捋下新谷百餘粒,炸開花,放入酒瓶內泡酒,並備下豐盛的酒菜,請親朋友呂償新谷酒。當地產的錫制酒具非常精美。在民間不僅有許多酒節,還有許多酒歌。
哈尼族的樹皮製品
哈尼族素來熱情好客,只要有客人來,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後,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片肉,稱「喝燜鍋酒」。待客食呂講究食多量大,真誠實惠。在筵席期間常常酒歌不斷。客人離開時,有的還要送上一塊大粑粑和一包用芭蕉葉包好的腌肉、酥肉、豆腐圓子等食呂。西雙版納的僾尼人,宴請客人有男女分桌之習。按傳統習慣,家中分別設有男室、女室。只有男人可以與客人同桌用餐,婦女一般不陪客。進餐時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為首,首席一般由長者坐。在男室進餐,首席由男性長者坐,在女室就餐,首席則由女性長者坐。
哈尼族十分重視嬰兒出生和男女婚戀的喜慶活動。居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支系葉車人的男女豐年往往以配對就宴的方式選擇戀人,一般在配對就宴前,男方在徵得女方應諾後,由小夥子湊錢,請烹調師傅主廚,殺公雞、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進行准備。夜裡10點鍾左右開宴,參加者約10—30人,圍觀者熙熙攘攘。屆時燈火通明,桌上擺滿各式菜餚。先將煮熟的大公雞頭朝上擺上餐桌,並把兩個雞睾丸和一隻活螃蟹懸掛在雞身上,由「伙子頭」和「姑娘頭」從首席坐起,其餘男女依次配對入坐,隨後舉杯祝酒對歌,盡興方散。這時小夥子們用芭蕉葉包上糯米飯和菜送給姑娘們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雙方情意合,可相約下次會面的時間。當地人稱這種求愛方式為「阿巴多」,常為農閑時舉行。
典型食品 哈尼族地區物產豐富,烹飪方法獨特,具有本民族風味特點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雞、生炸竹蟲等,還有:蜂蛹醬,哈尼族僾尼支系風味小吃,用蜂蛹剁細與調料拌成醬而成。煮蛇圓子,哈尼族風味菜餚,用蛇肉泥擠成丸子先炸後煮。清湯橄欖魚,哈尼族傳統風味菜,用橄欖樹皮與小白魚煮制而成。
❻ 可以用什麼詩詞來贊美哈尼族從哪些方面可以體現出來
楹 聯 選 注
為參加長征抗戰部分健在的老將軍老戰士撰寫楹聯書法
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為隆重紀念這一重要的時刻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繼承發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向老一代革命家學習,在朋友建議下,特選擇了部分健在的曾經經歷長征、抗戰的老將軍、老戰士,為其精心構思創作嵌名聯,並潤筆賀贈。他們是共和國的功臣,德高望重。作為他們的晚輩,人民軍隊的後來人願以崇敬的心情、嚴謹的態度,認真打造錘煉這些楹聯書法作品,並視為一次重溫歷史和藝術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機會。現將此楹聯書法作品和創作這些作品的感悟、心得,創作手法及老將軍、老戰士的有關背景材料一並呈奉給各位師長朋友,歡迎指正。
人民解放軍是一所大學校,同全軍眾多戰友一樣,軍旅生涯耳濡目染,直接或間接從老一輩將士的英雄業績與代代傳承的我軍戰斗精神中汲取營養和力量,是我們的幸運。為傳承我軍光輝的戰斗精神,弘揚先進的民族文化,並能為他們做一點事情,是我們的榮幸。藉此,祝福老一輩革命家、老將軍、老戰士健康長壽!祝首長、戰友、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為肖克上將撰:
威嚴肖貌立天地 克令哲心泣鬼神
此聯採用插嵌式碎錦格手法,意在表現老一輩將士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開天劈地建立工農武裝的威武之勢。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無到有,腳踏祖國大地,背負人民希望,令侵略者和反動派聞風喪膽。英雄氣概,驚天地、泣鬼神。我認為,一副聯寫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將軍猶如建造一座碑廈,塑造一個形象,這是立意的使然,也堪為天人合一的必然。是心頭涌動的對革命前輩無限敬仰之情的流淌與抒發。
註:克令謂有美德,南朝齊謝眺《齊敬皇後哀策文》肇惟淑聖、克柔克令。
肖克,湖南省嘉禾縣人,1908年生,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師連長。參加了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軍事學院院長和第一政治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為呂正操上將撰:
呂律永和乾坤大 正誠操略天地寬
此聯採用插嵌丹頂格、碎錦格多格式,將姓名嵌入上下聯中。呂律,指我國古代樂律,有陽律、陰律各六,合為十二律。陽六曰律,陰六曰呂,全稱律呂或呂律。
此聯採用借喻的筆法遣句。音律和聲方為大美。借喻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追求乃是人類大同和社會的和諧。正因如此,老一輩將士不惜拋頭顱酒熱血,他們為了真理甘願獻出一切,正義無私,忠誠果敢,開創了祖國建設的新天地,人們將永記其功德。此聯還寓意,乾坤之大包容萬象和諧為宗、為美,天地氣象,寬廣萬千,唯有正道、忠誠方可領略,這應是恆理所在。
註:正誠指端正朴誠。曾國藩語「正誠篤行風楚之人,所取率多端士。」
呂正操,遼寧省海城縣人。1905年生,1922年參加東北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政治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為張萬年上將撰:
萬夫不當將軍氣魄 高年猶富戎馬情懷
此聯採用碎金格手法,旨在表現我軍高級將領正義在胸,為了中國人民的利益英勇善戰,威武不屈的英雄浩氣。將軍戎馬一生,年深歲久,愈加情切意重,與人民軍隊的未來和國防建設的步伐心心相系。
註:萬夫不當喻指萬人不能抵禦。形容極其勇健。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雲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張萬年,山東黃縣人,1928年8月生,1944年8月入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等職。上將軍銜。
為遲浩田上將撰:
浩然之氣浮日月 恬淡襟懷樂田園
此聯採用碎金格手法。此聯寫我軍高級將領歷盡戰爭考驗、出生入死所形成的凜凜浩氣,如同日月之光,感召後人奮進向上。他們是國家的功勛,身居高位,心懷恬淡,與士兵與百姓同命運、心連心。
遲浩田,山東招遠人,1929年7月生,1944年參加工作,1945年入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等職。上將軍銜。
為張廷發上將撰:
廷貴和平而濟世 德高望重乃發祥
此聯採用散嵌、碎錦格手法,將「廷」嵌在上聯第一字,「發」字嵌在下聯第六字。構思遣句以因果式成句,以表達對老將領光輝人生旅程的敬重和贊美之情。
張廷發,福建省沙縣人。1918年生,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空軍政治委員、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職。1955被年授予少將軍銜。
為洪學智上將撰:
洪操武略行無礙 博學文韜智圓融
此聯採用碎錦格手法,將老將軍名字分嵌,貫穿在上下聯中。此聯旨在描述一位文武幍略在手、學養智慧在心的老一輩革命家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英勇善戰不畏困苦、出生入死,所向披靡,圓融無礙的路程和心境。
註:(1)洪操指高深的節操。晉潘尼《車武館賦》:「嘉大雅之洪操。美明哲之保身」。
(2)圓融,佛教語,破除偏執,圓滿融通。
洪學智,安徽省金寨縣人。1913年生,1929年參加商南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總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為張漢丞將軍撰:
漢風威儀生劍膽 丞弼厚忠見琴心
此聯採用首嵌丹頂格手法撰寫,描寫老將軍繼承中華先祖大漢遺風,為中國革命和建設英勇果敢不畏艱險,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的高尚風范。一個有志之士當是有膽有情有義之人。「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也正是此義,才倍受人們所敬愛。
註:漢風,漢代的威風《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 輏軒東踐,漢風載徂(cu′過去)」。
丞弼:指輔佐的大臣。
張漢丞,原名楊業龍,湖北省麻城縣人。1913年生,1930年加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任海軍後勤部部長,海軍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為劉華清上將撰:
文韜武略風雲際 日月光華山水清
上聯採用了撰寫楹聯遣字手法中的「析字」法,析字法包括拼和拆兩種,此聯即將「劉」字的左右部首拆分為兩部分,即「文」「武」。下聯第四字、第七字則採用散嵌碎錦格手法。意在描繪一位文韜武略、叱吒風雲的將軍為共和國革命和建設中做出卓越貢獻,又同人民群眾一起享受著日月光明山水清華的美好生活。
劉華清,湖北省大悟縣人。1916年生,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海軍司令員,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為張震上將撰:
張馳文武道 震灼玉壺心
此聯採用首嵌式,又稱藏頭或丹頂聯。即把所嵌之名藏於兩聯的開頭。所謂丹頂是指突出頭頂上紅色即上下聯之首字,這樣可以把一個名稱顯示出來,別具一格。
上聯寫張震將軍允文允武、一張一弛之韜略,下聯寫震動光耀之威勢乃緣自於玉壺冰心。
註:震灼,震動並光耀,亦指威勢之盛。南朝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而清風嘉譽,震灼朝野。」
張震,湖南省平江縣人,1914年生,1926年任本地勞動童子團副團長,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大學校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為李耀文上將撰:
耀燦將星勛業重 博通文武儒風傳
此聯意在表達對抗戰將士的無限敬重。將星耀燦是光輝戰斗歷程的輝映,是救國救民偉大事業的縮影。艱難困苦,南征北戰鍛冶、成就了將士,他們博文通武節節勝利。在古老神聖、儒風綿邈的齊魯大地上演繹出一幕幕英雄的贊歌。此聯採用散嵌式碎錦格。
李耀文,原名張錫紳,山東省榮城人。1918年生,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參加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委員,中央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為盧仁燦將軍撰:
仁風智勇懷道義 燦日雲霞為文章
此聯採用首嵌式丹頂格。仁,古代指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觀念。老一輩將士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代表者,又是中華民族新時代的創造者,他們為了民族救亡大業,與侵略者和反動派鬥智斗勇,為了黨的理想目標,胸懷道義堅定不移,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建立了豐功偉績,盧仁燦將軍是其中代表之一,他戎裝在身半個多世紀,扛槍、為文,允文允武,若燦日之霞光彩照人。
盧仁燦,福建省永定縣人,1915年生,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政治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為方強將軍撰:
方略胸羅將軍浩氣 強兵富國大海情懷
此聯採用首嵌既丹頂格手法。旨在表達對方強老將軍的無限敬重之情。將軍統兵立馬方略在手,胸羅道義,浩然正氣。在我黨和軍隊的歷史上印證著將軍的足跡;振興海軍、富國強民始終是將軍的願望所系。
方強,原名方鰲軒,湖南省平江縣人。1911年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革命軍,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海軍軍事學院院長,國務院國防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第六機械部部長,海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為李水清將軍撰:
水遠山長雄關路 清風峻節壯士心
此聯採用首嵌式丹頂格手法,將水清將軍名字分嵌在上下聯第一字,意在贊頌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卓絕、玉汝玉成之大精神。中國革命路途漫漫、坎坷崎嶇,老一輩將士在黨的旗幟下跨越千山萬水、斬關奪隘,從井岡山星星之火到延安窯洞,從西柏坡到天安門廣場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談何容易!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無限敬重老一輩革命家,他們如高山之松柏,高風亮節,清韻天籟。風格獨存,壯士之心猶在,令後人為之感佩!
李水清,江西吉水縣人,1917年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第一工業部部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為小八路趙勇田撰:
勇略文華銘史冊 義行品峻勵田園
因工作關系與趙勇田部長熟悉,他是抗戰時期有名的小八路,從延安抗戰時期就開始撰寫報道文章,一直到離職修養從未間斷。一位可愛的小八路,一位可敬的抗戰勇士,撰文攝影為共和國歷史豐富了記載和財富。他現在雖已八十高齡,但仍筆耕不輟,勤勵田園,讓人無不敬佩!此聯採用插嵌式碎錦格手法撰寫。
趙勇田,1925年6月25日出生於河北省安平縣,1938年6月投身革命,12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參加八路軍,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83年4月從總參謀部文化部副部長職務上離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老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華社、人民日報通訊員多家報刊特約記者,著有《小八路日記》《開國將帥影錄》等數十部書作。
為桂紹彬將軍撰:
紹隆華夏膺厚福 彬蔚山川樂長春
一位歷經土地革命戰爭、兩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紅軍老戰士,槍林彈雨一路走來,為了共和國的今天,歷盡千難萬險,他們是人民的功臣,他們理應享受國家給予的榮譽和福報。此聯採用丹頂格手法,意在表達對這些老戰士、老將軍的無限敬意和美好祝願。
桂紹彬安徽省六安縣人。1916年生,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斗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二一八團營部書記,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政治部秘書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太岳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八縱隊政治部主任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軍航空學校政委,南海艦隊第二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應邀為名勝或名家撰聯題賀(部 分)
1、詩聯筆墨
2004年,我參與策劃並組織實施了中國楹聯學會楹聯書法藝術委員舉辦的中國楹聯界首屆自撰楹聯書法展,在中國楹聯界和書法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那段時間我一直在琢磨這些問題:一副優秀的楹聯書法作品,應該是什麼樣子?它蘊涵著什麼?什麼樣才是上乘的作品?我認為,這是一個有志於楹聯書法藝術的人必需認真思考和直接面對的。我想,做詩撰聯立意最為重要。立意深邃,引人入勝給人以心靈的啟迪,給人以美的享受方為上乘。而筆墨書法作為楹聯的載體更加直觀,它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筆法精到,墨法自然,筆筆字字入畫入法,行氣韻律生動,富有情致。這才算是一副上乘的楹聯書法作品。於是,我反復醞釀,認真構思,突出做詩撰聯與
筆墨書法的要旨,寫下這副主題性楹聯。
詩聯雋永吟天地明心載道,筆墨空靈入畫圖妙韻傳情。
撰好聯文,用什麼形式去表現呢?我作為這一活動策劃者之一和評委,在評審這些楹聯書法作品的同時,便有了一個強烈的感受,作品的形式完全是兩個條幅,太一致了。我在想,楹聯習稱對聯,原本是貼在門柱上的,然而又不完全盡然。那麼,我們不妨大膽嘗試改變一下傳統形式,讓其形式更加新穎,更具魅力。於是,我選用泥金紙,用兩個斗方書寫,上下兩塊裝裱,掛在軍博展覽大廳,成為200件作品中唯一一件形式別致的作品,引來了眾多人駐足。為慶祝中國楹聯學會成20周年,學會編選了的楹聯書法郵政名信片集,我試用扇面的形式,書寫了這一主題楹聯作品,同樣受到關注和青睞。
2、大釗樂亭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讓人感嘆。然,讓人崇敬稱道不已的革命先輩之一當數先驅李大釗。他出生在地處河北省渤海灣北部的樂亭。2001年6月正值中國共產黨誕辰八十周年前夕,我有幸來到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瞻拜了大釗紀念館和大釗故居,與此同時也進一步熟悉了解了樂亭的地緣文化及風土人情。李大釗為了尋求救國之真理,為了創建一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不惜拋灑頭顱,令世人敬仰。而樂亭文化源遠流長也同樣讓八方欽佩,樂亭的皮影、大鼓書、評劇等,影響著四面八方。於是,我便即興撰寫了這副首嵌式丹頂格嵌字楹聯,突出頌揚「大釗」、「樂亭」,人物與地緣給人的強烈印象。
大釗亮節光照千秋耀廣宇,樂亭文風芳傳萬里潤中華。
3、風雨海疆
風雨百年英雄畫卷由斯聚 海疆萬里壯麗史詩任爾觀
海軍檔案館是全軍一級先進檔案館,館藏資料齊全,管理使用檔案資料科學。因工作關系多與該館合作,感慨之餘隨撰此聯相贈高金昆館長。
4、鼓樂號聲
海軍軍樂團被譽為海軍形象的窗口,和平友好的使者。1992年至1999年因工作需要,我曾擔任其領隊並與他們長期相處。這支威武瀟灑,英氣逼人的年輕儀仗音樂隊伍,伴隨著海軍建設的步伐和國際外交的需要,足跡世界,載譽海內外。
2004年迎新春音樂會觀後,我不禁激情涌動,撰下了這副聯文。
鼓樂振軍威游四海傳和平友誼,
號聲抒壯氣越重洋展華夏雄姿。
2004年11月,海軍軍樂團在北京圖書館音樂廳演出成功,將此楹聯書法作品相贈。圖為與軍樂團李星及部分團員合影。
5、懷仁濟世
2004年8月,應中國佛教協會景偉之託,中國佛教協會副主席聖輝法師為湖南南嶽上封寺懷泉法師升座,寫一副楹聯書法致賀。北京靈光寺方丈常藏法師又打來電話囑書,落款以靈光寺主持聖輝、常藏率兩序大眾為名致賀。遵其意我為懷泉法師撰寫了這副散嵌式碎金格嵌名聯。
「懷仁抱德冰壺意,濟世惠人泉水情。」以表達對僧人大德慈善的敬重。
❼ 哈尼族梯田生態農業與漢族平原農業的異同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
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
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哈尼梯田被
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5處世界遺產,使中國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遺產國,僅次於義大利。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
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了增加糧食生產,很久以前勞動人民就在改造不利於農業生產的地形,將坡地修築成梯田,形成層層平地進行耕作。梯田在我國東部丘
陵、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地區廣泛分布,其中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境內的「哈尼梯田」堪稱世界梯田奇觀,已引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注。
一、位置
「哈尼梯田」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雲南哀牢山南段,元江南岸,包括紅河、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全部鑲嵌在海拔600米~2000米之間的山坡上,時隱時現,規模宏大。
哈
尼族是我國百萬人口以上的少數民族之一,居於我國西南的元江(紅河)、把邊江、瀾滄江流域的哀牢山、無量山和愛尼山地域。哀牢山梯田是居住在該地區的多個
民族(哈尼、彝、漢、傣、壯、苗、瑤、拉祜等)共同勞動的結晶,但正如《哈尼族簡史》所說:「雲南多數的山居民族都能開墾梯田,但所墾台數之多,技術之
精,則當首推元江南岸的哈尼族……」。從各少數民族耕山修田的技術來看,只有哀牢山下段哈尼族的梯田達到「殊為精好」的水平。因其開拓者的緣故,這里約
4.7萬公頃的梯田就被稱為「哈尼梯田」。
二、特點
哀牢山地形崎嶇,這些梯田既不同於印加、菲律賓梯田,也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的梯田,其突出的特點有:
1.面積大,海拔高,主要位於山體中部
哈
尼梯田約4.7萬公頃,核心區元陽縣境內就有約1.13萬公頃之多,佔耕地面積的53.1%。西南少數民族雖共居一山,但各個民族大致來說是按照海拔高低
分層而居。海拔144米~600米為河壩地區,為傣族居住;600米~1000米稱為峽谷區,為壯族居住;1000米~1400米稱為下半山區,多為彝族
居住;1400米~2000米為上半山區,為哈尼族居住,由此以上為高山區,多為苗族居住,因而,哈尼族的梯田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2000米的上
半山區。
2.地形坡度大,梯級多
西南地區,山高谷深,多為深切割中山地類型,地形呈V字形發育,從江邊河壩到高山峻嶺,
海拔落差極大,梯田也因勢就坡,坡大坡緩開大田,坡小坡陡開小田,大到十幾畝,小到如桌面大小。一般而言,坡度大於18°就不利於發展種植業,而哈尼梯田
坡度在15°~75°之間。以元陽梯田為例,坡度15°~25°的有約441.2公頃,25°~75°的有約137.6公頃;在馬街鄉登雲、鳩媽、丫多梯
田,15°~25°的也在約75.9公頃,25°~75°的有約226.6公頃。這些數字說明了元陽哈尼梯田壯觀與險峻的程度。以一坡而論,少則上百級,
最高級數達3000~5000級,一層一層朝著天際陳鋪。而聞名於世的印加梯田不過800多級。
3.種植作物以水稻為主
哈
尼人在哀牢山區紮根繁衍後,隨著人口的增多,生產糧食一直是當地人獲取生活條件的惟一方式,水稻產量高,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人們的墾殖中,半個世紀前元
陽縣梯田水稻,一般畝產就可達100千克~150千克,高的可達300千克。在「地無三尺平」、「天平嶺自雄」的哀牢山,稻作農耕的生產水平已經與內地平
壩地區相當。元陽在雲南成為一個主產糧縣,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向外地調出大批糧食,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4.歷史悠久,梯田布局呈良性的生態循環
公元12世紀,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在游歷梯田美景後寫道:「仰坡嶺坂之上,溝壑之間,漫山遍野皆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這篇游記,使這種新稻田形式,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稱。
在
哈尼人居住的山坡,每個村寨上方,都森林茂密,提供著水利、用材、薪炭之源,村寨下方千百級梯田生產糧食;村寨由蘑菇狀寨房組合成安度人生的居所;加上江
河蒸騰、森林儲蓄而成的高山天然綠色水庫,被文化生態學家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生態系
統。
三、哈尼梯田奇觀形成的自然因素
1.地形
雲南有94%的面積為山地,核心區元陽縣則100%的土地是崇山峻嶺,這里億萬年來受元江、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凸起兩側低下,山地連綿,地形呈V字形發育,不易耕作。為了生產糧食,必須對當地地形進行改造,這是哈尼梯田形成的重要基礎。
2.氣候
這
里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但因高差較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河壩峽谷因酷熱乾旱素稱「乾熱河谷區」,高山區因低溫、降水量大稱為「陰濕高寒區」,哈尼族居住
的海拔1400米~2000米為上半山區(2000米以上水稻很難生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3000毫米),年均溫在15℃
左右,年日照1670小時,植被介於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之間,非常適合水稻生產,因而在元江南岸哈尼族地區形成全省、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稻作梯田。
3.水源
種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哀牢山河壩區蒸發旺盛,水汽隨熱氣團層層上升,在高山區遇到冷氣團而冷卻凝聚成濃霧和充沛的降水。
由
於植被的垂直變化,哀牢山形成大面積的高山森林,這既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巨大的貯水作用,還有強大的蒸騰作用。森林中有無數泉、溪、瀑、潭、河。境內
以元江、藤條江兩大幹流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條,水資源總量26.9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1.47億立方米,是所有水源的總源頭,也是梯田稻作的命
脈。
四、哈尼梯田奇觀形成的人文因素
1.歷史上的修田和種植習俗
哈尼族自古以來就有耕種梯田的傳統,據
中國最古老的史書《尚書》記載,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礱江、安寧河流域)已經開
墾梯田,進行水稻耕作。後為躲戰亂,唐代定居元江南岸哀牢山區,據唐代樊綽所著《蠻書·雲南省內特產》描述「蠻治山田,殊為精好」,證明1200年前哈尼
族的梯田耕作已有相當高的水平。雖然哈尼、彝、漢、壯、傣、苗、瑤等民族共居一山,但因居於不適合水稻生長的高度,或因文化傳統除哈尼族外而少有水稻種
植。
2.科學合理的管理
在這樣坡度大的山區,如果沒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所開之田會前功盡棄。哈尼人以樹為守護神,將林木細分為神樹林、村寨林、水源林,這些樹林決不允許破壞,一旦有人違規,懲罰嚴厲。數個世紀以來,哈尼人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們的「森林-水源-梯田」系統。
在灌溉上,也有一套嚴密有效的用水制度,從開溝挖渠、用工投入,到溝權所屬、水量分配、溝渠管理和維修等等,無不精心經營。
水
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優勢,發明了「沖肥法」。每個村寨都挖有一至數個公用積肥塘,牛馬牲畜的糞便污水貯存於內,經年
累月,漚得烏黑發臭,成為高效農家肥,春耕時節挖開塘口,從大溝中放水將其沖入田中。也因此保持了哀牢山水、土、肥、田自然生態的完整,在今天看來,堪稱
生態農業的典範。
但是,在這樣的地形區,惟一不足的是,由於山高嶺峻,出門就要爬坡上坎,其勞動強度和難度比平壩地區要大許多倍。因此,「哈尼梯田」更加突現哈尼人的勤勞、智慧。它是哈尼族人民與哀牢山大自然相和諧、互促互補的、天人合一的人類大創造,是文化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產物。
❽ 哈尼梯田這個環境中有哪些環境要素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5處世界遺產,使中國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遺產國,僅次於義大利。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了增加糧食生產,很久以前勞動人民就在改造不利於農業生產的地形,將坡地修築成梯田,形成層層平地進行耕作。梯田在我國東部丘陵、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地區廣泛分布,其中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境內的「哈尼梯田」堪稱世界梯田奇觀,已引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注。 一、位置 「哈尼梯田」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雲南哀牢山南段,元江南岸,包括紅河、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全部鑲嵌在海拔600米~2000米之間的山坡上,時隱時現,規模宏大。 哈尼族是我國百萬人口以上的少數民族之一,居於我國西南的元江(紅河)、把邊江、瀾滄江流域的哀牢山、無量山和愛尼山地域。哀牢山梯田是居住在該地區的多個民族(哈尼、彝、漢、傣、壯、苗、瑤、拉祜等)共同勞動的結晶,但正如《哈尼族簡史》所說:「雲南多數的山居民族都能開墾梯田,但所墾台數之多,技術之精,則當首推元江南岸的哈尼族……」。從各少數民族耕山修田的技術來看,只有哀牢山下段哈尼族的梯田達到「殊為精好」的水平。因其開拓者的緣故,這里約4.7萬公頃的梯田就被稱為「哈尼梯田」。 二、特點 哀牢山地形崎嶇,這些梯田既不同於印加、菲律賓梯田,也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的梯田,其突出的特點有: 1.面積大,海拔高,主要位於山體中部 哈尼梯田約4.7萬公頃,核心區元陽縣境內就有約1.13萬公頃之多,佔耕地面積的53.1%。西南少數民族雖共居一山,但各個民族大致來說是按照海拔高低分層而居。海拔144米~600米為河壩地區,為傣族居住;600米~1000米稱為峽谷區,為壯族居住;1000米~1400米稱為下半山區,多為彝族居住;1400米~2000米為上半山區,為哈尼族居住,由此以上為高山區,多為苗族居住,因而,哈尼族的梯田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2000米的上半山區。 2.地形坡度大,梯級多 西南地區,山高谷深,多為深切割中山地類型,地形呈V字形發育,從江邊河壩到高山峻嶺,海拔落差極大,梯田也因勢就坡,坡大坡緩開大田,坡小坡陡開小田,大到十幾畝,小到如桌面大小。一般而言,坡度大於18°就不利於發展種植業,而哈尼梯田坡度在15°~75°之間。以元陽梯田為例,坡度15°~25°的有約441.2公頃,25°~75°的有約137.6公頃;在馬街鄉登雲、鳩媽、丫多梯田,15°~25°的也在約75.9公頃,25°~75°的有約226.6公頃。這些數字說明了元陽哈尼梯田壯觀與險峻的程度。以一坡而論,少則上百級,最高級數達3000~5000級,一層一層朝著天際陳鋪。而聞名於世的印加梯田不過800多級。 3.種植作物以水稻為主 哈尼人在哀牢山區紮根繁衍後,隨著人口的增多,生產糧食一直是當地人獲取生活條件的惟一方式,水稻產量高,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人們的墾殖中,半個世紀前元陽縣梯田水稻,一般畝產就可達100千克~150千克,高的可達300千克。在「地無三尺平」、「天平嶺自雄」的哀牢山,稻作農耕的生產水平已經與內地平壩地區相當。元陽在雲南成為一個主產糧縣,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向外地調出大批糧食,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4.歷史悠久,梯田布局呈良性的生態循環 公元12世紀,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在游歷梯田美景後寫道:「仰坡嶺坂之上,溝壑之間,漫山遍野皆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這篇游記,使這種新稻田形式,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稱。 在哈尼人居住的山坡,每個村寨上方,都森林茂密,提供著水利、用材、薪炭之源,村寨下方千百級梯田生產糧食;村寨由蘑菇狀寨房組合成安度人生的居所;加上江河蒸騰、森林儲蓄而成的高山天然綠色水庫,被文化生態學家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生態系統。 三、哈尼梯田奇觀形成的自然因素 1.地形 雲南有94%的面積為山地,核心區元陽縣則100%的土地是崇山峻嶺,這里億萬年來受元江、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凸起兩側低下,山地連綿,地形呈V字形發育,不易耕作。為了生產糧食,必須對當地地形進行改造,這是哈尼梯田形成的重要基礎。 2.氣候 這里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但因高差較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河壩峽谷因酷熱乾旱素稱「乾熱河谷區」,高山區因低溫、降水量大稱為「陰濕高寒區」,哈尼族居住的海拔1400米~2000米為上半山區(2000米以上水稻很難生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3000毫米),年均溫在15℃左右,年日照1670小時,植被介於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之間,非常適合水稻生產,因而在元江南岸哈尼族地區形成全省、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稻作梯田。 3.水源 種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哀牢山河壩區蒸發旺盛,水汽隨熱氣團層層上升,在高山區遇到冷氣團而冷卻凝聚成濃霧和充沛的降水。 由於植被的垂直變化,哀牢山形成大面積的高山森林,這既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巨大的貯水作用,還有強大的蒸騰作用。森林中有無數泉、溪、瀑、潭、河。境內以元江、藤條江兩大幹流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條,水資源總量26.9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1.47億立方米,是所有水源的總源頭,也是梯田稻作的命脈。 四、哈尼梯田奇觀形成的人文因素 1.歷史上的修田和種植習俗 哈尼族自古以來就有耕種梯田的傳統,據中國最古老的史書《尚書》記載,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礱江、安寧河流域)已經開墾梯田,進行水稻耕作。後為躲戰亂,唐代定居元江南岸哀牢山區,據唐代樊綽所著《蠻書·雲南省內特產》描述「蠻治山田,殊為精好」,證明1200年前哈尼族的梯田耕作已有相當高的水平。雖然哈尼、彝、漢、壯、傣、苗、瑤等民族共居一山,但因居於不適合水稻生長的高度,或因文化傳統除哈尼族外而少有水稻種植。 2.科學合理的管理 在這樣坡度大的山區,如果沒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所開之田會前功盡棄。哈尼人以樹為守護神,將林木細分為神樹林、村寨林、水源林,這些樹林決不允許破壞,一旦有人違規,懲罰嚴厲。數個世紀以來,哈尼人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們的「森林-水源-梯田」系統。 在灌溉上,也有一套嚴密有效的用水制度,從開溝挖渠、用工投入,到溝權所屬、水量分配、溝渠管理和維修等等,無不精心經營。 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優勢,發明了「沖肥法」。每個村寨都挖有一至數個公用積肥塘,牛馬牲畜的糞便污水貯存於內,經年累月,漚得烏黑發臭,成為高效農家肥,春耕時節挖開塘口,從大溝中放水將其沖入田中。也因此保持了哀牢山水、土、肥、田自然生態的完整,在今天看來,堪稱生態農業的典範。 但是,在這樣的地形區,惟一不足的是,由於山高嶺峻,出門就要爬坡上坎,其勞動強度和難度比平壩地區要大許多倍。因此,「哈尼梯田」更加突現哈尼人的勤勞、智慧。它是哈尼族人民與哀牢山大自然相和諧、互促互補的、天人合一的人類大創造,是文化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產物
❾ 哈尼梯田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1、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決定了元陽哈尼梯田必然形成為最壯麗、獨特的奇觀。元陽的地貌特徵是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多為切割中山地類型,即縣內眾山在億萬年中被紅河、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兩側低下,鳥瞰全境,山地連綿,層巒疊嶂,地形呈「V」形發育,高下之間,壯觀異常。
2、元陽地處亞熱帶和溫帶,是哀牢山夾縫中的一座縣城。元陽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壯麗和獨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結構所造成的。
元陽位於雲南省南部,而雲南省地形分布的特點是西北高、南部低,從滇西北的中甸、麗江經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納、紅河、文山,海拔漸漸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區常年無夏的寒溫帶、寒帶氣候類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區全年無冬的亞熱帶、熱帶氣候類型。
3、人文因素。全縣有63958.4公頃森林,其中東西觀音山有18167.6公頃原始森林,分布各山各嶺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頃,這些森林構成了巨大的天然綠色水庫,它們涵養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無數條小溪、清泉、瀑布和龍潭,提供了全縣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正所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9)創造營哈尼擴展閱讀
元陽有哈尼族、瑤族、苗族、傣族、壯族、彝族等民族。民族風情非常濃郁。在縣城的街上就可以看到趕街的少數民族的人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很有味道。但最好的欣賞民族風情的地方就是鄉下的街子。老勐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在那裡以苗,彝,瑤,哈尼為主,一到趕街日,山民們就盛裝出門。
街上商品琳琅滿目,有牲畜,生產資料,民族手工藝品,日常用品,農副產品,風味小吃等。這時候攝影是最佳時機。還有很多類似的街子。在三叔客棧打聽一下哪裡有趕街日以方便計劃。
節日太多,如火把節,三月街等。但最有特色的是哈播等地的長街宴,村子裡每家每戶准備好豐盛的食品,然後擺上沿街擺放的長桌,全村一起分享,外來的客人也可以一起吃。長度可達幾百米的大宴會,場面非常壯觀,這是在正月間的節日。